菜地里的歌(儿歌)
(课件优选)-幼儿园大班上学期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1、根据常见蔬菜的不同特征,尝试仿编歌谣,体验仿编问答式儿歌的快乐。
(重、难点)2、知道蔬菜营养丰富,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课件;蔬菜及儿歌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说说蔬菜。
1、出示PPT1:这个影子可能是什么蔬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蔬菜只有细长的形状吗?小结:蔬菜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2、出示PPT2:这绿绿的会是什么蔬菜?蔬菜都是绿色的吗?你还知道哪些颜色的菜?小结:蔬菜是五颜六色的。
3、出示PPT3:(1)这是蔬菜,你还能说出其他藏在泥土里的蔬菜吗?(2)除了藏在泥土里,有没有长在其他地方的蔬菜?(藤上、水里)小结:菜地里的蔬菜长得真奇妙。
本,文来源:大;考吧幼;师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还有的生长地方也不一样。
4、你们喜欢吃蔬菜吗?为什么?小结:蔬菜既美味营养又丰富,特别是维生素含量高,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能使我们更健康。
二、念念歌谣。
过渡: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有趣的歌谣《菜地里的歌》,这首歌谣和我们平时念的可不一样,我们来听一听吧!1、根据线索,破译歌谣。
提问:它告诉了我们蔬菜的什么特征?小结:歌谣是根据蔬菜的形状、颜色、生长环境等特征来介绍蔬菜的。
2、跟着节奏,念念儿歌。
(口齿、速度)第一遍:教师问,幼儿答。
第二遍:幼儿问,教师答。
第三遍:个别幼儿问,其他幼儿答。
小结:这首儿歌一句问、一句答,线索就在问句中,这样的儿歌形式叫做问答儿歌,非常有趣。
三、编编歌谣。
过渡:这些只是蔬菜家族中的一小部分,你们想不想将其他品种的蔬菜也编进菜地歌谣呀?我们编的时候可以根据蔬菜的颜色、外形、生长地方来仿编。
1、交代要求。
(1)两人一组。
(2)商量选择两种或三种不同的蔬菜。
(3)编一编、说一说,一个问、一个答。
2、小组介绍。
四、活动延伸。
将生活中其他的蔬菜也编进歌谣里。
关于蔬菜的儿歌童谣四篇

关于蔬菜的儿歌童谣四篇
推荐文章
小学生法律知识儿歌四篇精选热度:发展对象思想汇报四篇热度:超级好听的英语儿童诗歌热度:精选简短的英语儿歌双语热度:超级简单的英语儿歌热度:
蔬菜,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小孩和大人们都要多吃蔬菜,既能美容养颜,又能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蔬菜的儿歌,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蔬菜的儿歌篇一
《小柿子》
小柿子,像灯笼,
照得大地红通通。
灯笼大,灯笼多,
好像天边架彩虹。
关于蔬菜的儿歌篇二
《瓜果蔬菜歌》
瓜果蔬菜营养好,
儿童成长不能少。
辣椒维C属第一,
降脂降压吃玉米。
萝卜清凉能润肺,
生菜利肝又养胃。
多吃西瓜解暑气,
菠萝提高记忆力。
关于蔬菜的儿歌篇三
《多吃瓜果和蔬菜》
小朋友,要记牢,
瓜果蔬菜很重要。
红萝卜,红彤彤,
大鸭梨,像金钟。
茄子黄瓜长又长,
样样都有好营养。
多吃瓜果和蔬菜,
身体健康又可爱。
关于蔬菜的儿歌篇四
《菜地里的歌》
豆角青青细又长,
丝瓜身穿绿衣裳。
茄子高高打灯笼,
萝卜地下捉迷藏。
辣椒长着尖尖嘴,
黄瓜越老皮越黄。
幼儿园中班《菜地里的歌》的教案(精选10篇)

幼儿园中班《菜地里的歌》的教案(精选10篇)幼儿园中班《菜地里的歌》的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各种蔬菜的基本特征。
2.按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续编。
活动准备1.课件:图片-各种菜活动过程一、导入谈话:你们看到过菜地吗?看到菜地里有些什么蔬菜?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二、展开1.幼儿完整欣赏儿歌,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2.提问:(1)儿歌里说菜地里有些什么蔬菜?(2)你最喜欢儿歌里的哪一段?3.出示图片,幼儿再次欣赏。
帮助幼儿理解词语并学习蔬菜的基本特征。
4.用说上句接下句的方法学习儿歌。
5.幼儿可以跟着录音轻轻地朗诵。
6.分一半幼儿提问,一半幼儿回答。
幼儿园中班《菜地里的歌》的教案篇2设计意图:进入大班,幼儿对周围食物的探索和发现的欲望更加强烈,对问题的探究也越来越主动。
随着"绿色菜篮子"小主题的开展,幼儿对蔬菜的关注、好奇也越来越多,如在就餐时他们就想知道"今天吃的是什么蔬菜?""它是什么样子的?"等。
于是结合主题的开展和幼儿的关注点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1、区分不同蔬菜的特点,了解它们生长在不同的地方。
2、学用对歌的方式念儿歌。
活动准备:1、标记:"泥土上"、"泥土里"、"水里""藤蔓上"2、蔬菜图片及其文字。
3、儿歌活动重难点:区分不同蔬菜的特点,用对歌的方式念儿歌。
活动过程:一、交流讨论价值取向:说说各种蔬菜的名称及其特点。
1、看,老师带来了菜地里的很多蔬菜,一起看看有些什么蔬菜?(出示蔬菜图片)重点提问:它们是什么?是长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从蔬菜的形状、颜色等方面进行表达。
--将幼儿说到的蔬菜名称用汉字标识。
2、这些蔬菜都是长在哪里的呢?(泥土上、泥土里、水里、挂在藤蔓上)小结:虽然不同的蔬菜长在不同的地方,但是这些蔬菜都很有营养,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帮助。
幼儿园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含反思

1. 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了解蔬菜的特点和名称。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粮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蔬菜,并能够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称。
难点:帮助幼儿运用词汇描述蔬菜的特点,并能够仿编儿歌。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蔬菜图片、蔬菜模型、儿歌音乐。
2. 教学场地:教室、游乐场。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蔬菜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蔬菜的颜色、形状和特点,并让幼儿尝试说出蔬菜的名称。
2. 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幼儿介绍各种蔬菜,让幼儿认真观察蔬菜的特点,并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蔬菜。
3. 儿歌学唱:教师教唱《菜地里的歌》,让幼儿边听边跟着唱,引导幼儿学说儿歌中的词汇,并能够正确地模仿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4.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蔬菜,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展示蔬菜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学习过程,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思。
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表现和表达能力,评价幼儿对蔬菜的认识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教师还需要关注幼儿对儿歌的学唱情况和表演能力的发挥,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指导。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蔬菜认知游戏,如亲子一起制作蔬菜拼图、烹饪蔬菜美食等。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蔬菜主题墙饰,展示蔬菜图片和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增强幼儿对蔬菜的认知和兴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组织方式和幼儿的参与程度,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观察、表达和互动。
2. 教师思考如何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蔬菜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蔬菜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责任心。
大班语言活动《菜地里的歌》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菜地里的歌》优秀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通过学习《菜地里的歌》,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诗歌表演,提高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菜地里的歌》诗歌文本2. 教学工具:投影仪、图片、蔬菜模型等3.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菜地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菜地,引导幼儿注意菜地里的蔬菜种类和特点。
2. 学习诗歌:教师朗读《菜地里的歌》,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随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意境。
3. 诗歌表演: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蔬菜进行诗歌表演。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总结诗歌表演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察家庭菜地,共同创作一首关于菜地的诗歌。
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或户外菜地创设“蔬菜乐园”,让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展示自己对蔬菜的认识和喜爱。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诗歌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是否在家鼓励幼儿观察菜地,共同创作诗歌。
3. 幼儿作品:评价幼儿在活动延伸环节创作的蔬菜诗歌或绘画作品。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受伤。
2. 注意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幼儿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诗歌内容。
3.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个别辅导和鼓励。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蔬菜图片和视频,用于教学辅助。
2. 教具材料:准备蔬菜模型、彩色笔、画纸等,供幼儿创作使用。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带领幼儿观察菜地,引导幼儿注意蔬菜的种类和特点。
2. 学习诗歌:朗读《菜地里的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
3. 诗歌表演:分组进行诗歌表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大胆表达。
菜地里的歌幼儿园音乐教案

菜地里的歌幼儿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蔬菜的生长环境和特点,知道不同蔬菜的名称。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学会用动作和歌声表现蔬菜的生长过程。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菜地里的歌》2. 蔬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土豆、豆芽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菜地里的歌》,并能用动作表现蔬菜的生长过程。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以及用动作表达蔬菜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蔬菜图片、歌曲乐谱、录音机、音响设备、动作道具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正常运行,有利于幼儿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菜地,观察各种蔬菜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引导幼儿说出蔬菜的名称。
2. 教学歌曲:教师播放歌曲《菜地里的歌》,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歌曲的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意义。
4. 动作编排:教师根据歌曲节奏,为幼儿编排动作,让幼儿用动作表现蔬菜的生长过程。
5. 练习演唱:教师指导幼儿练习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6. 表演展示: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展示自己学会的歌曲和动作。
7. 总结: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蔬菜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8.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和动作。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社区菜地,让幼儿亲身体验蔬菜的生长过程。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现。
2. 演唱能力:评估幼儿在演唱歌曲时的音准、节奏和表达能力。
3. 动作表现:评价幼儿在动作编排和表演展示中的表现。
八、教学修改1. 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幼儿园儿歌《菜地里的歌》PPT课件

什么青青细又长?
蛇瓜
韭菜
蒜心
什么身穿绿衣裳?
苦瓜 丝瓜 节瓜
什么灯笼高高挂?
灯笼椒
西红柿
什么地下捉迷藏?
土豆
番薯 芋头
什么白白像朵云?
蘑菇白白像朵云瓜青青细又长。 苦瓜身穿绿衣裳。 辣椒灯笼高高挂。 土豆地下捉迷藏。 蘑菇白白像朵云。 茄子越老皮越紫。
萝卜地下捉迷藏。
什么越老皮越黄?
南瓜越老皮越黄。
什么一层包一层?
卷心菜一层包一层。
什么红红圆溜溜?
西红柿红红圆溜溜。
什么白白像朵云?
花菜白白像朵云。
儿歌:菜地里的歌
豆角青青细又长。 黄瓜身穿绿衣裳。 茄子灯笼高高挂。 辣椒长着尖尖嘴。 萝卜地下捉迷藏。 南瓜越老皮越黄。 卷心菜一层包一层。 西红柿红红圆溜溜。 花菜白白像朵云。
我喜欢吃____。
西红柿
南瓜
玉米
红萝卜
黄瓜
生菜
西兰花
洋葱
辣椒
茄子
苦瓜
大白菜
青菜
菠菜
葫芦瓜
芦笋
云南小瓜
土豆
儿歌:
菜地里的歌
什么青青细又长?
豆角青青细又长。
什么身穿绿衣裳?
黄瓜身穿绿衣裳。
什么灯笼高高挂?
茄子灯笼高高挂。
什么长着尖尖嘴?
辣椒长着尖尖嘴。
什么地下捉迷藏?
幼儿园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含反思

幼儿园语言教案《菜地里的歌》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各种蔬菜,并能够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字。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蔬菜,并能够正确地说出它们的名字。
难点: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蔬菜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蔬菜的图片、蔬菜模型、歌曲《菜地里的歌》音频。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2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引入主题(3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蔬菜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蔬菜的名字,并简要介绍蔬菜的特点。
3. 学习歌曲(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菜地里的歌》,让幼儿边听边跟唱,感受歌曲的韵律和趣味。
4. 实践活动(4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些蔬菜模型。
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蔬菜的特点,并编一首属于自己的《菜地里的歌》。
5. 展示与分享(3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编写的《菜地里的歌》,其他幼儿和教师给予鼓励和赞赏。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2.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如何?是否都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蔬菜的特点?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有,如何改进?4. 如何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健康饮食的意识?5.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如何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进行蔬菜认知游戏,如亲子制作蔬菜卡片、一起烹饪蔬菜等。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自然角或主题墙上,布置蔬菜主题的展板或画作,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不断加深对蔬菜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幼儿的表现,记录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蔬菜的认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