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容的分类

合集下载

固态电容资料

固态电容资料

Hale Waihona Puke 天蓝日本化工电容(NCC):,Nippon chemi con 日化电容顶部识别代码很有特色,样子很像写扁了的“口”字。
艳红万裕电容:顶级系列URL电容性能从参数上来说甚至优于尼吉康的LF系列,直追三洋的SPEC电容。除了URL系列外,万裕电容还有稍微廉价的YF、YI、YD、X-CON等系列。
蓝色立隆电容:立隆电容的表面会写上OCR、OCRZ字样,这是立隆电容最重要的识别特征。
粉色松木电容:这种电容往往出现在中低端显卡以及主打性价比的显卡上。
多色的钰邦电容:目前华硕板卡中广泛采用钰邦电容,从外观识别角度来说,钰邦电容的色彩非常多,有黑色、灰色、红色、紫色等几种,钰邦电容的LOGO特别鲜明,由环形半封闭圈和中间的一个小点组成,识别度很高。
紫色三洋电容OS-CON:鲜艳紫色识别色彩外加SVP或者SEPC的英文字母同时出现,就基本可以判断是三洋电容.
蓝色尼吉康电容:Nichicon“蓝宝石” 的真正名称就叫做尼吉康.尼吉康固态电容分为LF系列和LE系列两种,最常见的是LF系列。
红色富士通电容:富士通电容顶端一定会有“F”字样,不过富士通电容部分已经和尼吉康电容合并为一家企业。在合并后出产的富士通电容表面标识除了惯常的红色外,英文部分已经改成“FP”字样。

主板换电容 固态电容规格

主板换电容 固态电容规格

标签:it/科技主板换电容固态电容规分类:硬件格这段时间改主板换电容的人超多,但问来问去基本上就是那么几个陈旧问题,干脆我一次性把这些问题总结一下。

常用的固态电容规格基本上就是这几种:1:CPU供电部分:680uF/2.5v就没有问题,当然用1500uF/2.5v就更保险了,当然还得看你自己主板电容插槽的间距,电压不用担心2.5v 不够,现在桌面级CPU的电压没有超过2v的。

品牌方面建议用JP化工。

2:CPU滤波部分:330uF/16v,至于用日化的还是三洋SEP到无所谓,看个人喜好了,330是固体聚合物16里最高的了,没有比它再高的啦,这里的16v电压绝对不能少。

3:内存部分:用560uF/4v没问题,因为现在内存电压没有超过4v 的4:PCI,AGP,PCI-E部分:如果是1000uF/6.3v的话那一样用560uF/4v 替换,如果有的个别部分原来是1500uF/6.3v的个人感觉最好换成820uF/6.3v的会更保险(这处电压有些达到5v如果换560uF/4v的话电容温度会很高,切记!)5:主板其他部分:如果是470uF/10v那换成270uF/10v,如果是470uF/16v,那换成180uF/16v,如果还有其他类型的统一换成100uF/16v肯定没问题,当然还得注意插脚间距。

最后就是焊接手法的好坏了,手法好的话一般主板改造成功率应该100%,至于我所说的液体换固体的办法是没有什么换算公式的,只要了解主板各个部分的实际电压就OK了,(CPU本身电压不会超过2v,滤波电压12v以上,内存电压没有超过4v的,PCI,AGP,PCI-E 总线电压应该是5v外部接口部分一般是10v-16v)有一条是肯定的,所有的主板是不会超过16v电压的,不要认为用220v的300W或者400W电源主板的电压也就很高.分享到新浪微博。

固态电容全面分析

固态电容全面分析

四:固态电容全面分析第一点,固态电容为高频电解电容,受此范围限制,高频电容普遍容量做的都不高,固态电容在耐压超过16V后容量显著减小,到20V 为330UF,25V,35V均为220UF。

50V56UF,63V39UF。

高频电容还有一点就是在低频情况下,性能不太好,阻抗很大,工作频率在100KHz 到300KHz效果最理想。

第二点,固态电容受体积限制,不同于铝电解,体积可以理论上无限大,而且由于技术材料不同,最高电压仅63V。

最低电压2.5V。

所以限制了很多的用途,比如电源的输入端无法选用。

第三点,固态电容成本高,是铝电解电容的数倍。

材料工艺各不相同,而且没有全球化大规模的生产,目前全球生产厂家大约在10-15家。

量没走的上去,成本高是在所难免的。

第四点,关于固态电容的选型。

滤高频的情况下,固态电容的容量可以选择液态铝电解容量的1/4到1/5。

电压无须抛高。

例如工作电压2.4V纹波电压不超过2.8V就可以选用2.5V的固态电容,如果纹波电压超过2.8V就要选用4V的了。

不过选型毫无疑问也是受到实际线路板的设计限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五点,固态电容的寿命问题。

固态电容的标准寿命为105度2000H,95度6600小时,85度20000H,75度66000H,65度200000H。

20万小时超过20年。

第六点,固态电容的温度特性。

固态电容耐温性能非常良好,由于内部电解质为固体,没有电解液的沸点,冰点等诸多问题,永不爆浆。

而且更加耐高低温,在温度105度工作环境下,依然运行良好,-55度时依然能够工作,容量损失不大。

固态电容的PEDT专利到期,固态电容可望取代传统电容综合媒体报道,台湾铝质电解电容器厂商近几年来都积极投入固态电容研发制造行列,不过由于桌面计算机需求减缓、日系厂商产能大增之下,固态电容器价格竞争转趋激烈,台系厂商虽仍具备价格优势,但是还是不如国内固态电容生产厂家,而各家厂家都在上游介电材料PEDT专利到期后(上游关键原料PEDT专利原掌握在德国H.C.Strack公司,过去为拜耳子公司,2007年售予凯雷集团),固态电容价格也更加平民化,进而取代传统铝质电容市场,台系厂商和中国大陆厂商或能抢得一席之地,占领一部分日系固态电容厂家的市场份额。

固态电容参数

固态电容参数

固态电容参数固态电容是一种电子元件,它由一个绝缘材料和两个电极组成。

与传统的液态电容器相比,固态电容器更加稳定和可靠,并且具有更长的寿命。

固态电容器的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容量固态电容的最基本参数是容量,它通常以法拉(F)为单位来表示。

容量指的是电容器在两个导体之间存储电荷的能力,即它可以存储多少能够产生电场的能量。

通常情况下,固态电容的容量范围从几皮法拉到数百微法拉不等。

2. 电压另一个重要参数是电压,它指的是可以施加在固态电容上的最大直流或交流电压。

如果施加超过这个值的电压,则可能会损坏或烧毁该元件。

因此,在选择固态电容时必须确保所选型号具有足够高的额定工作电压。

3. 串联等效串联阻抗(ESR)串联等效串联阻抗(ESR)是指在AC信号下,由于内部材料和结构导致内部阻抗而引起损耗,并表现为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

ESR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它会影响电容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常,ESR 越低,固态电容器的性能就越好。

4. 串联等效串联电感(ESL)串联等效串联电感(ESL)是指在高频应用中,在由于内部材料和结构导致内部感性而引起的损耗,并表现为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感。

ESL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它会影响固态电容器在高频应用中的性能。

5. 稳定性固态电容器的稳定性指其保持其特定参数(如容量和ESR)不变的能力。

稳定性取决于制造工艺和材料质量,并且对于某些应用程序来说非常重要。

6. 工作温度范围工作温度范围是指固态电容器可以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通常情况下,该参数以摄氏度为单位表示,并且制造商会提供最小和最大工作温度值。

7. 封装类型封装类型指外壳形状和尺寸。

不同类型的封装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应用程序。

例如,表面贴装封装适用于高密度电路板,而螺纹封装适用于高功率应用。

总之,固态电容器的参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影响了电容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选择固态电容器时,必须考虑这些参数,并确保所选型号符合所需应用程序的要求。

固态电容的技术讲解

固态电容的技术讲解

固态电容的技术讲解一、固态电容的介绍固态电容全称为:固态铝质电解电容。

它与普通电容(即液态铝质电解电容)最大差别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介电材料,液态铝电容介电材料为电解液,而固态电容的介电材料则为导电性高分子。

那固态电容又好在哪里呢?对于经常去网吧或者长时间使用电脑的朋友,一定有过或者听过由于主板电容导致电脑不稳定,甚至于主板电容爆裂的事情!那就是因为一方面主板在长时间使用中,过热导致电解液受热膨胀,导致电容失去作用甚至由于超过沸点导致膨胀爆裂!另一方面是,如果主板在长期不通电的情形下,电解液容易与氧化铝形成化学反应,造成开机或通电时形成爆炸的现象。

但是如果采用固态电容,就完全没有这样的隐患和危险了!二、教大家分辨几种常见的固态电容1、紫色三洋铝壳 OS-CON固态电容三洋的固态电容是公认最好的板卡固态电容,我个人也最喜欢这种,它的技术、稳定性是最好的,不过成本也应该是最高的一种吧。

市场上不多见,多数用在高端显卡、主板上它的型号最常见按的有SVP、SEPC系列(似乎也有直插封装的)下面右边的紫色电容也是三洋的固态电容,是最早出现的固态电容就是这一种,当年在高端电器上才会用到的极品电容。

这种电容一般都是没有防爆纹的(也就是上面的K或者十字纹)。

但是防爆纹的不一定是固态电容。

注意:最左边那个“SACON ”是假洋鬼子,外形和标识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三洋OS-CON固态电容,其实是个台系普通铝电解电容。

2、化工铝壳直插固态电容日本化工 Nippon chemi con (NCC) 也是市场上见得最多的固态电容之一。

型号PS的意思是铝超低阻聚合物,这一个系列也是不错的,仅次于三洋的。

下图的电容就是日本化工的。

日本化工的电容不好认,因为它的产品线比较长,型号多而且都是蓝色的。

而有很多台系的固态电容也是蓝色的。

例如下面的一张图片,是精英780G供电部分的特写。

浅蓝色的是台湾OCR的固态电容,深一点的则是台湾UPS的固态电容。

一般固态电容的分辨

一般固态电容的分辨

一般固态电容的分辨半导体电解液固态电解电容目前只有日系厂家有能力生产,其耐压较普通电解电容低,体积较普通电解电容小,且没有外包的塑料绝缘皮也没有安全泄压切口,且所有参数均标在圆柱体的顶端,半圆指示的一侧为负极,其颜色是彩色的,注意:不是所有的贴片电容均是固态电解电容,其中黑色的是普通电解电容。

固态电容也有引出管脚的直插封装。

上面写的参数一般为三行分别表示:制造商代码/容量uF/耐压v。

全面认识固态电容常见电容的分辨:一般来说,固态电容是由铝壳包裹的,而电解电容则多是采用塑料皮包裹。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例如:著名的三洋OSCON固态电容则是采用紫色的塑料包皮。

如图:右边这2个就没防爆纹。

富士通R5级固态电容上有K字防爆纹,但也不能直接下定义说只要有防爆纹的电容都不是固态电容。

电容顶部的K或十字的主要作用是缓冲,固态电容不像液态电容那样容易膨胀,因此大部分固态电容不需要防爆纹。

但是仍有部分品牌的固态电容出于安全考虑采用了防爆纹。

富士通R5级固态电容常见主板:昂达主板、技嘉部分主板、XBOX、工作站主板等。

台系:OCRZ 立隆电容因为价格较低,这种电容被采大量采用,事实上使用这种电容能成功节省出一定成本,反之给最终用户带来了真正的性价比!{常见主板:磐正、七彩虹}日系:NCC 日本化工固态电容。

日本化工Nippon chemi con常见主板:技嘉尼吉康固态电容Panasonic 松下电容普通铝电解电容这种电容在通路显卡上太常见了,使用了铝壳封装所以很多人都误认为是固态电容,实际上它是普通的铝电解液电容,捷微、金鹰、启亨、柏能等一些代工厂在低端显卡上都大量使用了这种电容。

其特点就是容量大、耐压、价格极其便宜。

XLL 电容不带防爆纹的不一定是固态电容:固态电容开了防爆纹也没什么坏处,但液态电容必须开有防爆纹。

可是偏偏有些厂商铤而走险,为了降低成本省掉了开槽这一道工序,更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厂商,为了加强产品的卖相,给普通液态电容或者二手翻新电容安装了漂亮的铝壳,从而以次充好。

固态电容发展趋势

固态电容发展趋势

固态电容发展趋势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发展,电容器作为电子元器件的一种重要类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在电容器中,固态电容作为一种新型电容器,由于其具有小体积、大容量、长寿命、高稳定性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了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本文将从固态电容的基本概念、分类、制造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详细介绍固态电容的发展趋势。

一、固态电容的基本概念固态电容是指电容器中的电介质为固体材料的电容器。

与传统的电解电容和陶瓷电容相比,固态电容具有更高的工作电压和更高的频率响应,因此在高频电路中应用广泛。

固态电容的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另一种是金属-绝缘体-金属结构。

其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的固态电容器由于具有更高的电容值和更低的损耗因素而更为常用。

二、固态电容的分类固态电容按照不同的电介质材料和制造工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铝电解固态电容:以铝箔作为正极,以金属氧化物作为负极。

由于其容量大、价格便宜、制造工艺成熟等优点,是目前市场上最为常用的一种固态电容。

2、钽电解固态电容:以钽金属作为正极,以金属氧化物作为负极。

由于其具有更高的工作电压和更低的ESR(等效串联电阻),因此在高频电路中应用广泛。

3、多层陶瓷固态电容:以陶瓷材料作为电介质,由于其具有更高的频率响应和更低的漏电流,因此在高频电路中应用广泛。

4、聚合物固态电容:以聚合物材料作为电介质,由于其具有更高的电容值和更低的ESR,因此在高频电路中应用广泛。

三、固态电容的制造工艺固态电容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电极材料制备:根据电容器的要求,选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制备正负极电极。

2、电极表面处理:通过氧化、阳极氧化等工艺,使电极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提高电容器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电介质制备:根据电容器的要求,选用不同的电介质材料制备电介质。

4、电介质涂覆:将电介质涂覆在电极表面,形成电容器的极板。

5、电容器组装:将制备好的电容器极板进行组装,形成最终的电容器产品。

固态电容性能全方位解析16页word

固态电容性能全方位解析16页word

固态电容性能全方位解析16页word在Socket478时代,主板采用何种品牌的电容一直就是DIY玩家讨论的比较多的话题之一。

在那个年代,如果一款主板的处理器供电部分采用的是全日系电容,先不说别的方面究竟如何,至少这款主板会第一时间就能吸引到大部分DIY玩家的眼球,也会受到绝大多数DIY玩家的肯定;如果有一款主板采用的是全日系电容,那更是会被许多DIY玩家看做是主板中的极品,即使该款主板的市场零售价格再高,也不用担心销量的问题。

采用全日系电容的AbitNF7主板曾经是许多DIY玩家心中的极品主板之一进入LGA775平台之后,随着中央处理器(CPU)运算频率及晶体管数目不断的增加,为求系统稳定,英特尔(Intel)建议主板(MB)厂商,在新一代的主板上使用固态电容。

I老大发话,份量自然是不同凡响,越来越多的主板厂商都将自家的高端主板的处理器供电部分均采用的是固态电容,那么究竟什么是固态电容呢第1页固态电容的全名为固态铝质电解电容,是目前电容器产品中最高阶的产品,固态电容的介电材料则为功能性导电高分子,能大幅提升产品的稳定度与安全性,它与液态铝质电解电容最大差别,在于所使用的介电材料,过去铝质电解电容所使用的介电材料是电解液,而固态电容则是导电性高分子材料。

解析固态电容既然固态电容如此受到Intel和主板厂商的重视,那么究竟固态电容有何种特性呢,相较之前的电解电容来说,又有何优点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一一做出详细的解析。

首先来谈谈电解电容的局限性。

第2页由于近年来PC的频率越来越高,功耗随之增大,这对于CPU\\Memory\\PCIE某predevice供电部分的电容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而传统水系电解电容无论阻抗再低,总依然存在,总也会产生热,当温度升高时,仍会不可避免的与作为阳极的铝制外壳发生水合作用,于是水分逐渐减少。

此时滤波与稳压的电容功能也会不断降低甚至因为温度的持续攀升,进而产生鼓凸漏液的情况因而发生(就是DIY玩家通常所说的“电容爆浆”),往往因为故障的并联电容造成主板的运行不正常,甚或完全无法运行而需要送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态电容的分类
电容的种类首先要按照介质种类来分。

按介质可分为无机介质电容器、有机介质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三大类。

1、无机介质电容器:包括人们熟悉的陶瓷电容以及云母电容,在CPU上我们会
经常看到陶瓷电容。

陶瓷电容的综合性能很好,可以应用GHz级别的超高频器件上,比如CPU/GPU。

当然,它的价格也很贵。

2、有机介质电容器:例如薄膜电容器,这类电容经常用在音箱上,其特性是比
较精密、耐高温高压。

3、电解电容器:人们所熟知的铝电容,铝电容其实都是电解电容。

如果说电容
是电子元器件中最重要和不可取代的元件的话,那么电解电容器又在整个电容产业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我国电解电容年产量300亿只,且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0%,占全球电解电容产量的1/3以上。

电解电容的分类,传统的方法都是按阳极材质,比如说铝、钽或者铌。

但这种凭阳极判断电容性能的方法已经过时了,目前决定电解电容性能的关键并不在于阳极,而在于电解质,也就是阴极。

按照阴极材料分类,电解电容器可分为电解液、二氧化锰、TCNQ有机半导体、固体聚合物导体等。

右侧是一个简单的、并不完整的电容分类表,主要列举了一些在板卡设备上最常见的电容类型,通过这个直观的树型表可以对电容的分类、命名方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常用的电容有电解液电容、固态电容和钽电容。

在很多用户的眼中,主板,显卡,工业控制板等产品是否使用固态电容,决定了该板卡是否处于较高的档次。

固态电容这两年在国内技术发展迅速,由原来的SANYO一枝独秀,到现在众多国内,国外品牌争锋天下。

固态电容已经走下了神坛,很多普通的电子,数码产品都大量使用这类产品,图示固态电容类似于常见的铝电解电容,部分可替换,另外有一种固态电容,片状,用于替换普通钽电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