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诊断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常见肺炎的影像诊断1

病理变化:
镜下不同的发展阶段,病变的表现和严重程度不 一致。早期病变的细支气管充血、水肿,表面附 着粘液性渗出物,随病情进展,病变支气管、细 支气管几周围肺泡腔出现中性及红细胞、脱落的 上皮细胞,周围肺组织充血,可有浆液渗出,部 分肺泡过度扩张;中性粒细胞渗出增多时,支气 管及周围肺组织破坏,呈完全化脓性炎症改变。
(3)灰色肝样变期 第5—6天,病变肺叶仍 肿大,充血消退,由红色转为灰白色,称 灰肝期。肺泡腔内渗出的纤维素增多,相 邻肺泡纤维素丝连接成网,纤维素网中有 大量中性粒细胞,肺泡腔毛细血管受压, 肺泡腔内红细胞几乎很少见到。此期渗出 物中不易检出细菌。
大叶性肺炎
灰色肝样变期 肺泡腔内充满渗出的纤维素及中性粒细胞, 箭头示相邻肺泡腔内纤维素经肺泡间孔互相连接.
支气管树整体观
右主叶支气管 右上叶支气管
右中叶支气管
气管 左主支气管
左上叶支气管
左下叶支气管
右下叶支气管
支气管树
支气管肺段
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分布区的全部肺组织总 称支气管肺段,它是构成肺的形态学和功能学的 基本单位。
通常左右肺各有10个肺段。有时因左肺尖段与后 段、前底段与内侧底段支气管共干,此时左肺只 有8个支气管肺段。
大叶性肺炎
病变肺叶肿胀,色灰黄, 质实如肝.
(2)红色肝样变期 第3—4天,肿大的肺 叶充血呈暗红色,质地变实,切面灰红, 似肝脏外观,故称此。此期肺泡腔内充满 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间杂少量中性粒细 胞和巨噬细胞,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 细胞吞噬、崩解后,形成含铁血黄素随痰 液咳出,致使痰液呈铁锈色。病变波及胸 膜时,引起纤维素性胸膜炎,发生胸痛, 随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CT表现 一侧或双下肺多发渗出性病灶,呈 斑片状模糊影。
肺炎CT表现完整版本

致病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厌氧 菌、梭形杆菌等。
感染途径: -- 吸入性; --血源性; -- 直接侵入。
肺部炎症—肺脓肿
病理发展: --急性期 --亚急性期 --慢性期
肺部炎症—肺脓肿
临床表现:
--急性期:发病急剧, 高热、寒战、体温呈 弛张型,胸痛,咯脓 臭痰,有时咯血。 WBC明显升高。
马赛克灌注
猪头冻肉征—过敏性肺炎特征表现
肺部炎症—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 因胸部恶性肿瘤接受大剂量放射照射引 起的肺部急、慢性损害。
肺部炎症—放射性肺炎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胸痛、气短, 有时发热,症状轻重与照射野大小有关。
影像表现: --发生部位与照射野有关; --急性期 --慢性期
--弥漫性肺气肿改变.
间质纤维化、急性间质性肺肺炎。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间质性肺炎
慢性间质性肺炎
肺部炎症—过敏性肺炎
过敏性肺炎(allergic pneumonia)又 称吕弗留综合征(LÖffler syndrome) 指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引起的肺部炎症。
肺部炎症—过敏性肺炎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小儿多见, 发热、咳嗽、气急、 紫绀,临床症状明显 而体征少。
急性间质性肺炎大体病理标本
肺部炎症—间质性肺炎
影像表现:
--肺纹理增强模糊、 紊乱,两肺下野明显;
-- 肺门影增大、增浓, 结构紊乱模糊,肺门 支气管周围炎;
-- 网状、小点状阴影: 肺间质炎症的重叠影 像,与模糊的肺纹理 并存。
Acute Radiation is
肺部炎症—放射性肺炎
影像表现: -- 晚期肺体积缩小 -- 邻近肺组织代偿性 肺气肿。
感染途径: -- 吸入性; --血源性; -- 直接侵入。
肺部炎症—肺脓肿
病理发展: --急性期 --亚急性期 --慢性期
肺部炎症—肺脓肿
临床表现:
--急性期:发病急剧, 高热、寒战、体温呈 弛张型,胸痛,咯脓 臭痰,有时咯血。 WBC明显升高。
马赛克灌注
猪头冻肉征—过敏性肺炎特征表现
肺部炎症—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pneumonitis): 因胸部恶性肿瘤接受大剂量放射照射引 起的肺部急、慢性损害。
肺部炎症—放射性肺炎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胸痛、气短, 有时发热,症状轻重与照射野大小有关。
影像表现: --发生部位与照射野有关; --急性期 --慢性期
--弥漫性肺气肿改变.
间质纤维化、急性间质性肺肺炎。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间质性肺炎
慢性间质性肺炎
肺部炎症—过敏性肺炎
过敏性肺炎(allergic pneumonia)又 称吕弗留综合征(LÖffler syndrome) 指机体对某种物质过敏引起的肺部炎症。
肺部炎症—过敏性肺炎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小儿多见, 发热、咳嗽、气急、 紫绀,临床症状明显 而体征少。
急性间质性肺炎大体病理标本
肺部炎症—间质性肺炎
影像表现:
--肺纹理增强模糊、 紊乱,两肺下野明显;
-- 肺门影增大、增浓, 结构紊乱模糊,肺门 支气管周围炎;
-- 网状、小点状阴影: 肺间质炎症的重叠影 像,与模糊的肺纹理 并存。
Acute Radiation is
肺部炎症—放射性肺炎
影像表现: -- 晚期肺体积缩小 -- 邻近肺组织代偿性 肺气肿。
诊断大叶性肺炎报告单

诊断大叶性肺炎报告单大叶性肺炎报告单报告编号:001报告日期:2022年9月30日一、患者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65岁住院号:20220930二、临床资料主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
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
三、体格检查体温:38.5℃呼吸频率:24次/分钟心率:90次/分钟血压:140/90 mmHg肺部听诊:左下肺闻及湿啰音。
四、实验室检查结果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5 x 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2.0 x 10^9/L淋巴细胞计数:1.5 x 10^9/L血红蛋白:120 g/L血小板计数:200 x 10^9/L2. 胸部X光左下肺实变阴影,伴有渗出性病变。
3. 痰液培养革兰阴性杆菌生长,Klebsiella pneumoniae。
五、诊断结果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所示,该患者被诊断为大叶性肺炎。
六、治疗方案1. 给予抗生素治疗: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2. 控制发热和胸痛: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于胸痛可以使用有效的镇痛药控制。
3. 加强支持疗法:保持患者充足的液体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七、随访计划1. 定期监测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
2. 观察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3. 定期进行胸部X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备注: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请临床医生根据临床判断和最新研究成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肾移植术后3个月,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胸部平片见两上肺散在斑片状淡泊渗出影
3天后胸片,出现大片实变 并且进展迅速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同一病例。次日CT示两上网状 模糊影,肺间质浸润为主病变
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的鉴别诊断
• 细菌性肺炎:叶或段的实变影,病变较局 限,一般多为一段或以一叶病变发生,很 少发生两肺或一肺弥漫性病变。 • 支原体肺炎:病变以间质改变为主。早期 表现肺纹理增多模糊及网状纹理,进展时 呈局限或者广泛的片状磨玻璃影,自肺门 向肺野外围伸展的大片扇形阴影。CT可显 示早期小叶中心磨玻璃影或实变影,肺间 质炎症、网状阴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影。
入院检查
• 体温 39.5℃,脉搏106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20/70mmHg。双侧扁桃体1°肿大,双肺呼吸音增粗,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 白细胞9.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9% • 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ALT)达76U/l,血糖 8.4mmol/L • 心肌酶指标提示明显升高:肌酸激酶(CK)达 1240U/L,肌酸激酶-心肌同功酶(CK-MB)88U/L, LDH达587U/L • 痰培养:草绿色链球菌 • 口咽含漱液及气管吸取液送省疾病中心检测,RTPCR 法检测出乙型流感病毒
完全大叶性实变
大叶性肺炎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实变起自肺叶外周、 紧邻胸膜,然后向肺野中心扩散。
抗炎后复查病灶基本吸收
球形肺炎CT表现
• 边缘清楚、光滑,呈球形或类球形的病灶,密度 较均匀。有的灶中央密度低于周边(液化坏死), 有时可形成小空洞,钙化、支气管气相偶尔可见; • 增强扫描示病灶软组织部分明显强化,呈均匀强 化、周边环形强化或部分强化,少数不强化; • 肿块边缘不规则,毛刺多较长.部分为索条状,可 有周围充血征(晕环)、血管集束征等; • 病灶多贴近胸膜呈广基相贴,伴局部胸膜增厚但 少有胸水及胸壁改变,有时可见胸膜下脂肪层增 厚,部分病灶见典型胸膜凹陷征.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诊断课件

• 病灶动态变化快。
PPT学习交流
13
PPT学习交流
14
干酪性肺炎
• 多见于上肺的大叶性病变; • 密度多不均匀; • 可见气管充气征和(或)空洞,但不严格按肺叶
或肺段的解剖结构,边界模糊 • 在病灶的附近、同侧以致对侧肺野内往往可见到
有播散的小叶性渗出病灶; • 临床上除高热之外兼具结核的其他特征。
PPT学习交流
15
阻塞性肺炎
一般患者年龄偏大; 常有有吸烟史; 阻塞初期常为不完全性,密度不均,可夹杂含气
的肺组织,同时多合并不全性肺不张; 要特别注意同侧肺门有无增大或肿块; 临床症状和体征类似于一般的肺炎,其特点是经
抗生素治疗后吸收缓慢、不完全吸收或在同一部 位反复发作,此时应高度怀疑阻塞性肺炎可能, 需行胸部CT扫描进一步观察支气管是否有阻塞。
如果治疗及时、恰当,大叶性肺炎可在2周左右明显或完全吸
收;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病变可延迟吸收,甚至演变为
肺脓肿。
PPT学习交流
4
影像表现
• 充血期:X线无阳性征象或仅表现为局限性肺纹 理增粗;CT表现为边缘模糊的磨玻璃样阴影;
• 实变期(红色及灰色肝变期):可见整个肺叶、 大部分肺叶或肺段呈高密度阴影,阴影密度均 匀,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肺叶实变以叶间裂 为界,边缘清楚;
PPT学习交流
16
诊断:
(右肺上叶后段)大叶性肺炎
• 临床病史、实验室资料以及某些特征性影像表现 • 患者,男,32岁。 • 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
胸部后前位平片
胸部CT肺窗
纵隔窗
PPT学习交流
17
Thank you!
PPT学习交流
18
• 消散期:大叶阴影密度减低,由大叶阴影逐渐 变为散在斑片状阴影,进而演变为索条状阴影, 直至完全吸收。
PPT学习交流
13
PPT学习交流
14
干酪性肺炎
• 多见于上肺的大叶性病变; • 密度多不均匀; • 可见气管充气征和(或)空洞,但不严格按肺叶
或肺段的解剖结构,边界模糊 • 在病灶的附近、同侧以致对侧肺野内往往可见到
有播散的小叶性渗出病灶; • 临床上除高热之外兼具结核的其他特征。
PPT学习交流
15
阻塞性肺炎
一般患者年龄偏大; 常有有吸烟史; 阻塞初期常为不完全性,密度不均,可夹杂含气
的肺组织,同时多合并不全性肺不张; 要特别注意同侧肺门有无增大或肿块; 临床症状和体征类似于一般的肺炎,其特点是经
抗生素治疗后吸收缓慢、不完全吸收或在同一部 位反复发作,此时应高度怀疑阻塞性肺炎可能, 需行胸部CT扫描进一步观察支气管是否有阻塞。
如果治疗及时、恰当,大叶性肺炎可在2周左右明显或完全吸
收;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病变可延迟吸收,甚至演变为
肺脓肿。
PPT学习交流
4
影像表现
• 充血期:X线无阳性征象或仅表现为局限性肺纹 理增粗;CT表现为边缘模糊的磨玻璃样阴影;
• 实变期(红色及灰色肝变期):可见整个肺叶、 大部分肺叶或肺段呈高密度阴影,阴影密度均 匀,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肺叶实变以叶间裂 为界,边缘清楚;
PPT学习交流
16
诊断:
(右肺上叶后段)大叶性肺炎
• 临床病史、实验室资料以及某些特征性影像表现 • 患者,男,32岁。 • 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
胸部后前位平片
胸部CT肺窗
纵隔窗
PPT学习交流
17
Thank you!
PPT学习交流
18
• 消散期:大叶阴影密度减低,由大叶阴影逐渐 变为散在斑片状阴影,进而演变为索条状阴影, 直至完全吸收。
肺炎影像学诊断

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影像表现
两肺多同时累及,且以两下肺明显
实变含气支气管征均为下肺 胸膜下多发小结节或小扇形的磨玻璃、不均 质棉絮状密度,且纵膈窗显示为蜂窝状是其 特点
衣原体肺炎
老年患者中,浸润可能分布更广;胸腔积液少见。50% 的患者胸片在4周内改善。20%的患者需胸片改善需超过 9周。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肺炎克雷伯杆菌
当克雷伯杆菌感染肺实质时,表现为非节 段性分布的均匀实变影。空气支气管征常 见。据了解,肺炎克雷伯杆菌特别趋于产 生大范围实变阴影, 导致肺叶扩大,形成 叶间裂膨出征。常见肺脓肿形成、胸腔积 液和脓胸。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肺部感染也 可表现为支气管肺炎的特点,特别是当院 内感染发生时。
肺炎的治疗
6.厌氧菌:首选青霉素联用克林霉素或甲硝唑。 7.支原体、百日咳杆菌、衣原体,选用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8.真菌:首选氟康唑。 疗程:一般用至热退和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3-7 天。肺炎链球菌7-10天,流感嗜血杆菌14天左右,葡萄 球菌3-4周,支原体、衣原体2-3周,真菌性肺炎1-2个 月。 三、氧疗 四、对症治疗
肺炎链球菌
偶尔,肺炎球菌性肺炎可表现为局灶性结节或肿块, 常称为“球形肺炎”。罕见空洞和脓肿形成。50%或 更少的患者可合并胸膜疾病、胸腔积液或脓胸。胸部 CT 常表现为小叶含气实变影、周围实变的磨玻璃样 影、分叶阴影、3 ~ 10mm 界限不清的小叶中心型结 节、支气管壁增厚及光滑的小叶间隔增厚。。
间质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沿支气管分布或散在分布的小斑
片状实变及磨玻璃影,或部分融合成片
肺炎链球菌
肺炎球菌性肺炎在胸片上呈典型的气腔肺炎,有侵犯 到胸膜的实变影,常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肺体积无缩 小。肺炎球菌性肺炎也可见斑片状、多灶性实变影, 符合支气管肺炎,罕见的是伴有含气实变的间质性改 变
影像诊断学(肺炎)

大叶性肺炎
• 病理
充血期:发病12—24小时以内,肺泡毛细血管 扩张,肺泡少量渗出液。
红色肝样变期:2—3天后,肺泡内大量渗出液, 内含较大量的红细胞,形成肺实变。 灰色肝样变期:4—6天后,肺泡内RBC降低, WBC升高。 消散期: 1 周后肺内渗出物被吸收,重新充气。
大叶性肺炎
• 临床表现 :骤然高热,寒战,咳嗽,胸 痛,铁锈色痰,白细胞明显升高。
• 病理 1.为化脓性小叶炎症,可累及肺实质和肺间质。 2.病灶实变区有组织坏死而形成脓肿。 3.脓液及渗出物在小支气管内形成活瓣阻塞, 产生肺气囊。
化脓性肺炎
• 临床表现 起病急,常有高热,畏寒,咳嗽, 咳脓血痰,气促,胸痛等。
化脓性肺炎
• 影像学表现
1.支源性:两肺大小不等的多发性斑片状密度 增高影,边缘模糊。
6月26日
7月4日
间质性肺炎
(二)CT表现 (显示影像学特征) ⑴ 早期:肺内磨玻璃样密度片状阴影,小 叶内间质增厚及小叶间隔增厚。 ⑵ 进展期:小叶间隔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⑶ 晚期:广泛网状或蜂窝状阴影,合并肺 气肿、肺大泡或支气管扩张。
化脓性肺炎
又称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有支源性和 血源性两种传播途径,多见于小儿及老年者。
呼吸疾病影像诊断
肺 部 炎 症
肺炎
• 单从影像学观察来判断肺炎是由何种病 原体所致常有困难,但影像学检查可以 发现病变、确定病变部位。
• 临床常按部位分:大叶性肺炎、小叶性 肺炎、间质性肺炎。
• • • • •
大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间质性肺炎 化脓性肺炎 肺脓肿
大叶性肺炎
• 由肺炎链球菌引起,好发于春冬季,青 壮年多见,侵犯肺叶或肺段,目前以节 段性多见。
肺结核的影像诊断(X线)最新版本

圆、椭圆及分叶状
φ 2~3cm,少数可达4cm,单发(也可多发) 锁骨下区(或其它部位),上叶尖后段、丅叶背段
密度均匀,轮廓光滑(可有空洞,为干酪物液化后 排出形成,形态不一,厚壁多见)
可有层状、环状、斑点状钙化影
卫星灶
.
.
.
干酪性肺炎 Caseous pneumonia 见于抵抗力极差,对结核杆菌高度过敏者,临床症状重。 大叶性——大片渗出性炎变干酪坏死 小叶性——干酪坏死经支气管播散而成 X表现:
纤维粘连; C、肺叶变形: 病变肺叶收缩,患侧肺门上提,
呈垂柳状; D、代偿性肺气肿 E、胸膜肥厚粘连 F、纵隔向患侧移位
.
X线表现(了解)
锁骨上下区有形状不规则的慢性纤维空洞,周 围伴有较广泛的索条状纤维性改变和散在的新老不 一病灶。
同侧和/或对侧多可见斑点状的支气管播散。
由于广泛的纤维收缩,常使同侧肺门上提,肺 纹理垂直向下呈垂柳状,可合并支扩。
.
1998年中华结核病学会制定了新的结核病分类方 法:
原发型肺结核(I型)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包括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和亚急性 或慢性血行播散肺结核。
继发型肺结核(III型)是主要类型,包括浸润为主型、干 酪为主型和空洞为主型。
结核性胸膜炎(IV型)临床已经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包括 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脓胸。
.
变质性病变→干酪性肺炎
渗出或增殖→ → → 肺段或肺叶范围干酪性肺炎
发展快、融合
→ → → 延支气管播撒 液化 部分吸收 排出形成空洞
干酪性病变易液化形成空洞,并经支气管播散(传染性较强), 多需经钙化愈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灶动态变化快。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干酪性肺炎
多见于上肺的大叶性病变; 密度多不均匀; 可见气管充气征和(或)空洞,但不严
格按肺叶或肺段的解剖结构,边界模糊 在病灶的附近、同侧以致对侧肺野内往
往可见到有播散的小叶性渗出病灶; 临床上除高热之外兼具结核的其他特征。
实用文档
阻塞性肺炎
一般患者年龄偏大; 常有有吸烟史; 阻塞初期常为不完全性,密度不均,可夹杂含
患者,男,32岁。 胸部后前位因平片“发热胸、部C咳T肺窗嗽3天”入院。纵隔窗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病例
胸部后前位平片
胸部CT肺窗
纵隔窗
患者,男,32岁。
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
实用文档
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壮年,多于冬春季节发 病,发病急。高热、寒战、咳嗽、胸痛 及气急为常见症状,咯铁锈色痰为典型 表现,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白细胞计数 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增菌,根据病变的发展可分为四期: ①充血期(发病后1 2—24小时):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肺泡
腔内有少量渗出液。 ②红色肝变期(发病后2—3天):肺泡腔内充有纤维素及大量
红细胞。 ③灰色肝变期(发病后4—6天):肺泡腔内出现大量白细胞。 ④消散期(发病后7一l 0天):白细胞溶解,纤维素性渗出物逐
气的肺组织,同时多合并不全性肺不张; 要特别注意同侧肺门有无增大或肿块; 临床症状和体征类似于一般的肺炎,其特点是
经抗生素治疗后吸收缓慢、不完全吸收或在同 一部位反复发作,此时应高度怀疑阻塞性肺炎 可能,需行胸部CT扫描进一步观察支气管是否 有阻塞。
实用文档
诊断:
(右肺上叶后段)大叶性肺炎
临床病史、实验室资料以及某些特征性 影像表现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诊断
048 012004026616
实用文档
局灶性肺炎是一种良性病变,在临床上与周围型肺癌常常难以鉴别。 文献报道35.7%~78.0%的局灶性肺炎支气管血管聚拢现象,本组
有18例(占64.3%)病灶肺门侧可见迂曲增粗的血管影,表现为血管 纹理增粗、扭曲、紊乱,边缘模糊,收缩聚拢,并可进入病灶内,但无僵直 和受牵拉改变,主要为肺门侧血管炎性充血所致及病灶内及其周围纤维增生 引起。最近研究发现肺癌的血管集中征可高达67%,主要表现为血管纹理 呈串珠样增粗,血管受牵拉移位或至病灶边缘出现截断现象。 空气支气管征在肺癌的出现率高达65%,而在肺良性结节的出现率仅为 5%,此征象常常提示恶性。本组28例中有6例局灶性肺炎可见到此征象 (21.4%)。高分辨率CT显示为病灶内管状低密度影或连续几个层面 出现的小点状低密度影,其病理基础为病灶内纤维组织增生收缩引起的支气 管扩张。周围型肺癌内的空气支气管征的病理基础为未被肿瘤侵犯的小支气 管、细支气管的断面。 尽管局灶性肺炎的影像表现不典型,但笔者亦发现了一些有助于与肺癌鉴 别的特征性CT表现:病变分布于肺野周边并以宽基底与胸膜相连或沿支气 管血管分布,病变边缘呈锯齿状或有粗长毛刺,病变肺门侧血管充血增粗, 周围存在卫星病灶,常提示本病。对于具有胸膜凹陷、空气支气管征的不典 型病例,CT诊断也较困难,短期CT随访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本病 的确诊仍需依赖病理诊断。
球菌引起的 干酪性肺炎:结核杆菌引起的 阻塞性肺炎:中心型肺癌引起的
实用文档
急性肺脓肿
早期为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病灶 的一边常紧贴胸膜、纵隔或叶间裂;
坏死物被部分咳出并有空气进入时,于 浓密的炎性浸润阴影中常可见到带有液 平的空洞,空洞的内壁光整或略不规则, 空洞的四周有较厚的炎性浸润,浸润的 边界模糊不清;
消散期:大叶阴影密度减低,由大叶阴影逐渐 变为散在斑片状阴影,进而演变为索条状阴影, 直至完全吸收。
实用文档
大叶性肺炎(右上叶后段)
实用文档
大叶性肺炎(右中叶)
实用文档
大 叶 性 肺 炎
右 下 叶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治疗前后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鉴别诊断
发热伴肺大片状阴影: 急性肺脓肿:化脓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
渐被吸收。 如果治疗及时、恰当,大叶性肺炎可在2周左右明显或完全吸
收;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病变可延迟吸收,甚至演变 为肺脓肿。
实用文档
影像表现
充血期:X线无阳性征象或仅表现为局限性肺 纹理增粗;CT表现为边缘模糊的磨玻璃样阴影;
实变期(红色及灰色肝变期):可见整个肺叶、 大部分肺叶或肺段呈高密度阴影,阴影密度均 匀,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肺叶实变以叶间裂 为界,边缘清楚;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干酪性肺炎
多见于上肺的大叶性病变; 密度多不均匀; 可见气管充气征和(或)空洞,但不严
格按肺叶或肺段的解剖结构,边界模糊 在病灶的附近、同侧以致对侧肺野内往
往可见到有播散的小叶性渗出病灶; 临床上除高热之外兼具结核的其他特征。
实用文档
阻塞性肺炎
一般患者年龄偏大; 常有有吸烟史; 阻塞初期常为不完全性,密度不均,可夹杂含
患者,男,32岁。 胸部后前位因平片“发热胸、部C咳T肺窗嗽3天”入院。纵隔窗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病例
胸部后前位平片
胸部CT肺窗
纵隔窗
患者,男,32岁。
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
实用文档
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壮年,多于冬春季节发 病,发病急。高热、寒战、咳嗽、胸痛 及气急为常见症状,咯铁锈色痰为典型 表现,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白细胞计数 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增菌,根据病变的发展可分为四期: ①充血期(发病后1 2—24小时):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肺泡
腔内有少量渗出液。 ②红色肝变期(发病后2—3天):肺泡腔内充有纤维素及大量
红细胞。 ③灰色肝变期(发病后4—6天):肺泡腔内出现大量白细胞。 ④消散期(发病后7一l 0天):白细胞溶解,纤维素性渗出物逐
气的肺组织,同时多合并不全性肺不张; 要特别注意同侧肺门有无增大或肿块; 临床症状和体征类似于一般的肺炎,其特点是
经抗生素治疗后吸收缓慢、不完全吸收或在同 一部位反复发作,此时应高度怀疑阻塞性肺炎 可能,需行胸部CT扫描进一步观察支气管是否 有阻塞。
实用文档
诊断:
(右肺上叶后段)大叶性肺炎
临床病史、实验室资料以及某些特征性 影像表现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诊断
048 012004026616
实用文档
局灶性肺炎是一种良性病变,在临床上与周围型肺癌常常难以鉴别。 文献报道35.7%~78.0%的局灶性肺炎支气管血管聚拢现象,本组
有18例(占64.3%)病灶肺门侧可见迂曲增粗的血管影,表现为血管 纹理增粗、扭曲、紊乱,边缘模糊,收缩聚拢,并可进入病灶内,但无僵直 和受牵拉改变,主要为肺门侧血管炎性充血所致及病灶内及其周围纤维增生 引起。最近研究发现肺癌的血管集中征可高达67%,主要表现为血管纹理 呈串珠样增粗,血管受牵拉移位或至病灶边缘出现截断现象。 空气支气管征在肺癌的出现率高达65%,而在肺良性结节的出现率仅为 5%,此征象常常提示恶性。本组28例中有6例局灶性肺炎可见到此征象 (21.4%)。高分辨率CT显示为病灶内管状低密度影或连续几个层面 出现的小点状低密度影,其病理基础为病灶内纤维组织增生收缩引起的支气 管扩张。周围型肺癌内的空气支气管征的病理基础为未被肿瘤侵犯的小支气 管、细支气管的断面。 尽管局灶性肺炎的影像表现不典型,但笔者亦发现了一些有助于与肺癌鉴 别的特征性CT表现:病变分布于肺野周边并以宽基底与胸膜相连或沿支气 管血管分布,病变边缘呈锯齿状或有粗长毛刺,病变肺门侧血管充血增粗, 周围存在卫星病灶,常提示本病。对于具有胸膜凹陷、空气支气管征的不典 型病例,CT诊断也较困难,短期CT随访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本病 的确诊仍需依赖病理诊断。
球菌引起的 干酪性肺炎:结核杆菌引起的 阻塞性肺炎:中心型肺癌引起的
实用文档
急性肺脓肿
早期为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病灶 的一边常紧贴胸膜、纵隔或叶间裂;
坏死物被部分咳出并有空气进入时,于 浓密的炎性浸润阴影中常可见到带有液 平的空洞,空洞的内壁光整或略不规则, 空洞的四周有较厚的炎性浸润,浸润的 边界模糊不清;
消散期:大叶阴影密度减低,由大叶阴影逐渐 变为散在斑片状阴影,进而演变为索条状阴影, 直至完全吸收。
实用文档
大叶性肺炎(右上叶后段)
实用文档
大叶性肺炎(右中叶)
实用文档
大 叶 性 肺 炎
右 下 叶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治疗前后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鉴别诊断
发热伴肺大片状阴影: 急性肺脓肿:化脓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
渐被吸收。 如果治疗及时、恰当,大叶性肺炎可在2周左右明显或完全吸
收;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病变可延迟吸收,甚至演变 为肺脓肿。
实用文档
影像表现
充血期:X线无阳性征象或仅表现为局限性肺 纹理增粗;CT表现为边缘模糊的磨玻璃样阴影;
实变期(红色及灰色肝变期):可见整个肺叶、 大部分肺叶或肺段呈高密度阴影,阴影密度均 匀,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肺叶实变以叶间裂 为界,边缘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