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大叶性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ppt课件

大叶性肺炎(图)
大叶性肺炎(图)
大叶性肺炎(图)
第七节
★
谢
谢
精品课件
二 病因病理
第七节
★ 由多种细菌均可引起大叶性肺炎,但 绝大多数为肺炎链球菌,其中以Ⅲ型致 病力最强。
★ 分期 大叶性肺炎其病变主要为肺泡内 的纤维素性渗出性炎症。一般只累及单 侧肺,以下叶多见,也可先后或同时发 生于两个以上肺叶。典型的自然发展过 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期:
精品课件
四个分期
第七节
致病菌95%为肺炎链球菌,根据病变的发展可分为四期: ①充血期(发病后1 2—24小时):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肺泡腔
精品课件
★ 左侧气胸 气胸
精品课件
第七节
右侧
一、大叶性肺炎(3) 第七节
【影像学表现】 CT: 充血期 磨玻璃密度,边缘模糊 实变期 叶裂为界致密影,充气支气管
征(实变) 消散期 密度减低,斑片影,实变区充
气,吸收
பைடு நூலகம்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第七节
大 叶 性 肺 炎
右 下 叶
CT右片中纵叶隔肺窗炎 大叶性肺炎(图)
精品课件
阻塞性肺炎 第七节
★ 一般患者年龄偏大; ★ 常有有吸烟史; ★ 阻塞初期常为不完全性,密度不均,可夹杂含
气的肺组织,同时多合并不全性肺不张; ★ 要特别注意同侧肺门有无增大或肿块; ★ 临床症状和体征类似于一般的肺炎,其特点是
经抗生素治疗后吸收缓慢、不完全吸收或在同 一部位反复发作,此时应高度怀疑阻塞性肺炎 可能,需行胸部CT扫描进一步观察支气管是否 有阻塞。
精品课件
胸腔积液
第七节
★ 少量积液: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肋膈角变钝, 膈顶模糊,膈面以上呈均匀的致密影,其上缘 在第4前肋水平以下,呈外高内低的弧形凹 面;
【小动物影像技术课件】大叶性肺炎影像诊断技术

色鼻液,有短弱的咳嗽。呼吸频数,叩诊有大片浊音或弓 形浊音区。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啰音。心音亢进,以后减 弱,脉博加快并不与体温升高同步。当体温升高2~3℃或 更高时,脉博每分钟不过增多10~15次。该病的一个特征 性的临床表现就是流铁锈色鼻涕。
《小动物影像技术》
【影像诊断】
1.检查方法 拍摄胸部正位和侧位X线片。 本病的病理过程十分典型,而且带有明显的阶段性,
(图1)
《小动物影像技术》
消散期:大叶性肺炎通常在发病两周内即可消散 和吸收,称为消散期。由于吸收的先后不同,X线 表现常不一致。吸收初期可见原来的肺叶内阴影 ,由大片浓密、均质,逐渐变为疏松透亮淡薄, 其范围亦明显缩小。而后显示为弥散性的大小不 等、不规则的斑片状阴影,最后变得淡如飞絮而 全部消失。 在大叶性肺炎时常常发生胸膜炎,伴发胸膜增厚 和胸腔积液,在X线检查亦有相应的改变。经过不 良的大叶性肺炎,消散作用延迟,应特别注意继 发肺脓肿、肺坏疽和肺硬变等并发症。
《小动物影像技术》
2.影像表现 在犬病临床上
,大叶性肺炎,一 侧性的居多。有时 病变部相当广泛, 可占据一侧肺脏或 整个肺野,呈均质 致密阴影(图2) 。
(图2)
《小动物影像技术》
3.注意事项 需要主要的是,近年来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往往使大叶性肺炎的发展受抑制,而失去典型临床经过和X线 表现,此时应进行综合性诊断。并定期进行摄片检查。
叶的前下部
预后
预后良好
预后差
《小动物影像技术》
【思考与讨论】 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有何异同?
《小动物影像技术》
谢谢
所以在其病理经过的各个阶段,具有较典型的X线表现。 充血期:此期可能无明显的X线征像,或仅可发现病
《小动物影像技术》
【影像诊断】
1.检查方法 拍摄胸部正位和侧位X线片。 本病的病理过程十分典型,而且带有明显的阶段性,
(图1)
《小动物影像技术》
消散期:大叶性肺炎通常在发病两周内即可消散 和吸收,称为消散期。由于吸收的先后不同,X线 表现常不一致。吸收初期可见原来的肺叶内阴影 ,由大片浓密、均质,逐渐变为疏松透亮淡薄, 其范围亦明显缩小。而后显示为弥散性的大小不 等、不规则的斑片状阴影,最后变得淡如飞絮而 全部消失。 在大叶性肺炎时常常发生胸膜炎,伴发胸膜增厚 和胸腔积液,在X线检查亦有相应的改变。经过不 良的大叶性肺炎,消散作用延迟,应特别注意继 发肺脓肿、肺坏疽和肺硬变等并发症。
《小动物影像技术》
2.影像表现 在犬病临床上
,大叶性肺炎,一 侧性的居多。有时 病变部相当广泛, 可占据一侧肺脏或 整个肺野,呈均质 致密阴影(图2) 。
(图2)
《小动物影像技术》
3.注意事项 需要主要的是,近年来由于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往往使大叶性肺炎的发展受抑制,而失去典型临床经过和X线 表现,此时应进行综合性诊断。并定期进行摄片检查。
叶的前下部
预后
预后良好
预后差
《小动物影像技术》
【思考与讨论】 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有何异同?
《小动物影像技术》
谢谢
所以在其病理经过的各个阶段,具有较典型的X线表现。 充血期:此期可能无明显的X线征像,或仅可发现病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肾移植术后3个月,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胸部平片见两上肺散在斑片状淡泊渗出影
3天后胸片,出现大片实变 并且进展迅速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同一病例。次日CT示两上网状 模糊影,肺间质浸润为主病变
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的鉴别诊断
• 细菌性肺炎:叶或段的实变影,病变较局 限,一般多为一段或以一叶病变发生,很 少发生两肺或一肺弥漫性病变。 • 支原体肺炎:病变以间质改变为主。早期 表现肺纹理增多模糊及网状纹理,进展时 呈局限或者广泛的片状磨玻璃影,自肺门 向肺野外围伸展的大片扇形阴影。CT可显 示早期小叶中心磨玻璃影或实变影,肺间 质炎症、网状阴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影。
入院检查
• 体温 39.5℃,脉搏106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20/70mmHg。双侧扁桃体1°肿大,双肺呼吸音增粗,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 白细胞9.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9% • 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ALT)达76U/l,血糖 8.4mmol/L • 心肌酶指标提示明显升高:肌酸激酶(CK)达 1240U/L,肌酸激酶-心肌同功酶(CK-MB)88U/L, LDH达587U/L • 痰培养:草绿色链球菌 • 口咽含漱液及气管吸取液送省疾病中心检测,RTPCR 法检测出乙型流感病毒
完全大叶性实变
大叶性肺炎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实变起自肺叶外周、 紧邻胸膜,然后向肺野中心扩散。
抗炎后复查病灶基本吸收
球形肺炎CT表现
• 边缘清楚、光滑,呈球形或类球形的病灶,密度 较均匀。有的灶中央密度低于周边(液化坏死), 有时可形成小空洞,钙化、支气管气相偶尔可见; • 增强扫描示病灶软组织部分明显强化,呈均匀强 化、周边环形强化或部分强化,少数不强化; • 肿块边缘不规则,毛刺多较长.部分为索条状,可 有周围充血征(晕环)、血管集束征等; • 病灶多贴近胸膜呈广基相贴,伴局部胸膜增厚但 少有胸水及胸壁改变,有时可见胸膜下脂肪层增 厚,部分病灶见典型胸膜凹陷征.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诊断课件

• 病灶动态变化快。
PPT学习交流
13
PPT学习交流
14
干酪性肺炎
• 多见于上肺的大叶性病变; • 密度多不均匀; • 可见气管充气征和(或)空洞,但不严格按肺叶
或肺段的解剖结构,边界模糊 • 在病灶的附近、同侧以致对侧肺野内往往可见到
有播散的小叶性渗出病灶; • 临床上除高热之外兼具结核的其他特征。
PPT学习交流
15
阻塞性肺炎
一般患者年龄偏大; 常有有吸烟史; 阻塞初期常为不完全性,密度不均,可夹杂含气
的肺组织,同时多合并不全性肺不张; 要特别注意同侧肺门有无增大或肿块; 临床症状和体征类似于一般的肺炎,其特点是经
抗生素治疗后吸收缓慢、不完全吸收或在同一部 位反复发作,此时应高度怀疑阻塞性肺炎可能, 需行胸部CT扫描进一步观察支气管是否有阻塞。
如果治疗及时、恰当,大叶性肺炎可在2周左右明显或完全吸
收;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病变可延迟吸收,甚至演变为
肺脓肿。
PPT学习交流
4
影像表现
• 充血期:X线无阳性征象或仅表现为局限性肺纹 理增粗;CT表现为边缘模糊的磨玻璃样阴影;
• 实变期(红色及灰色肝变期):可见整个肺叶、 大部分肺叶或肺段呈高密度阴影,阴影密度均 匀,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肺叶实变以叶间裂 为界,边缘清楚;
PPT学习交流
16
诊断:
(右肺上叶后段)大叶性肺炎
• 临床病史、实验室资料以及某些特征性影像表现 • 患者,男,32岁。 • 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
胸部后前位平片
胸部CT肺窗
纵隔窗
PPT学习交流
17
Thank you!
PPT学习交流
18
• 消散期:大叶阴影密度减低,由大叶阴影逐渐 变为散在斑片状阴影,进而演变为索条状阴影, 直至完全吸收。
PPT学习交流
13
PPT学习交流
14
干酪性肺炎
• 多见于上肺的大叶性病变; • 密度多不均匀; • 可见气管充气征和(或)空洞,但不严格按肺叶
或肺段的解剖结构,边界模糊 • 在病灶的附近、同侧以致对侧肺野内往往可见到
有播散的小叶性渗出病灶; • 临床上除高热之外兼具结核的其他特征。
PPT学习交流
15
阻塞性肺炎
一般患者年龄偏大; 常有有吸烟史; 阻塞初期常为不完全性,密度不均,可夹杂含气
的肺组织,同时多合并不全性肺不张; 要特别注意同侧肺门有无增大或肿块; 临床症状和体征类似于一般的肺炎,其特点是经
抗生素治疗后吸收缓慢、不完全吸收或在同一部 位反复发作,此时应高度怀疑阻塞性肺炎可能, 需行胸部CT扫描进一步观察支气管是否有阻塞。
如果治疗及时、恰当,大叶性肺炎可在2周左右明显或完全吸
收;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病变可延迟吸收,甚至演变为
肺脓肿。
PPT学习交流
4
影像表现
• 充血期:X线无阳性征象或仅表现为局限性肺纹 理增粗;CT表现为边缘模糊的磨玻璃样阴影;
• 实变期(红色及灰色肝变期):可见整个肺叶、 大部分肺叶或肺段呈高密度阴影,阴影密度均 匀,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肺叶实变以叶间裂 为界,边缘清楚;
PPT学习交流
16
诊断:
(右肺上叶后段)大叶性肺炎
• 临床病史、实验室资料以及某些特征性影像表现 • 患者,男,32岁。 • 因“发热、咳嗽3天”入院。
胸部后前位平片
胸部CT肺窗
纵隔窗
PPT学习交流
17
Thank you!
PPT学习交流
18
• 消散期:大叶阴影密度减低,由大叶阴影逐渐 变为散在斑片状阴影,进而演变为索条状阴影, 直至完全吸收。
大叶性肺炎影像诊断

大叶性肺炎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 赅的阐述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说出大叶性肺炎的概念及临床表
描述各期的影像表现。
尝试病例的影像可见描述,提高阅
现;
2.
说出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分期,并
技能目标:
片和诊断水平。
目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重、难点
重点:大叶性肺炎病理 的不同分期与
全吸收消散,或仅留少量索条状影。
性肺炎
右上叶大叶
右中叶 肺炎正 侧位片 ↓ → ↓
空气支气管征
右下肺大叶性肺炎(治 疗前) 同一人(治疗一周后)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充血期:病变呈磨玻璃样密度影,边缘模糊; 实变期:可见沿大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实变影,内可见
空气支气管征; 消散期:随病变的吸收,实变影密度减低,呈散在、大
ABCE
ABCD
五.大叶性肺炎与大叶性肺不张的鉴别点有( )(多选)
六.肺体积:肺炎不变,肺不张小 七.支气管充气征:肺炎有,肺不张无 八.纵隔位置:肺炎不变,肺不张向患侧移位 九.膈肌:肺炎动度可能小,肺不张、膈升高 一○.肋间隙:肺炎和肺不张均无变化
小结
一.大叶性肺炎的病因、诱因; 二.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பைடு நூலகம்理
; 三.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表现; 四.大叶性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作业
一.大叶性肺炎病理分期及对应X线 影像表现?
二.男性患者,32岁,发热、咳嗽3 天,体温最高39、8℃,胸片及 CT检查见下图。该病例应诊断为 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谢谢!
一. 指出肺部渗出性病变和肺实变,叙述错误的是(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 赅的阐述观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说出大叶性肺炎的概念及临床表
描述各期的影像表现。
尝试病例的影像可见描述,提高阅
现;
2.
说出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分期,并
技能目标:
片和诊断水平。
目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重、难点
重点:大叶性肺炎病理 的不同分期与
全吸收消散,或仅留少量索条状影。
性肺炎
右上叶大叶
右中叶 肺炎正 侧位片 ↓ → ↓
空气支气管征
右下肺大叶性肺炎(治 疗前) 同一人(治疗一周后)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充血期:病变呈磨玻璃样密度影,边缘模糊; 实变期:可见沿大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实变影,内可见
空气支气管征; 消散期:随病变的吸收,实变影密度减低,呈散在、大
ABCE
ABCD
五.大叶性肺炎与大叶性肺不张的鉴别点有( )(多选)
六.肺体积:肺炎不变,肺不张小 七.支气管充气征:肺炎有,肺不张无 八.纵隔位置:肺炎不变,肺不张向患侧移位 九.膈肌:肺炎动度可能小,肺不张、膈升高 一○.肋间隙:肺炎和肺不张均无变化
小结
一.大叶性肺炎的病因、诱因; 二.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பைடு நூலகம்理
; 三.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表现; 四.大叶性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作业
一.大叶性肺炎病理分期及对应X线 影像表现?
二.男性患者,32岁,发热、咳嗽3 天,体温最高39、8℃,胸片及 CT检查见下图。该病例应诊断为 哪种疾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谢谢!
一. 指出肺部渗出性病变和肺实变,叙述错误的是(
大叶性肺炎影像表现

大叶性肺炎影像表现
大叶性肺炎
• 大叶性肺炎(lobarpneumonia)为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主要致 病菌为肺炎链球菌。
【临床与病理】
• 多见于青壮年,临床上起病急,以突然高热、胸痛、咳铁锈色痰 为临床特征。
• 临床体征可出现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呼吸音减低和肺部啰音等。 • 有些大叶性肺炎可有上腹痛。血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
【临床与病理】
• ②红色肝样变期:2~3天后肺泡内充满大量纤维蛋白及许多红细胞 等渗出物,使肺组织变硬切面呈红色肝样。
• ③灰色肝样变期:再经过2~3天,肺泡内红细胞减少而代之以大量 的白细胞,肺组织切面呈灰色肝样。
• ④消散期:在发病1周后肺泡内的纤维渗出物开始溶解而被吸收、 消失,肺泡重新充气。
• 消散期病变呈散在、大小不一的斑片状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一步吸收仅见条索 状阴影或病灶完全消失。
大叶性肺炎 ab 分别为 CT 纵隔窗平扫及增强,显示右上叶实变,可见典 型的“空气支气管征”,増强后可见实变肺组织强化,血管走行规则;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大叶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较典型,实变期的影像学表现亦较具特 征性,所以诊断一般不难。
胞明显增高。
【临床与病理】
• 炎性渗出主要在肺泡,而支气管及间质很少有改变。大叶性肺炎 的病理改变可分为四期:
• ①充血期:发病后12~24小时为充血期,此时肺部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肺泡内有浆液性渗出液。渗出液中细胞不多,肺泡内仍可 含气体。炎性渗液及细菌经细支气管及肺泡壁上的肺泡孔扩展到 邻近肺泡而使炎症区扩大。
【影像学表现】
• 1.X线 X线表现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通常X线征象较临床症状出 现要晚。基本X线表现为不同形状及范围的渗出与实变。
大叶性肺炎
• 大叶性肺炎(lobarpneumonia)为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炎症,主要致 病菌为肺炎链球菌。
【临床与病理】
• 多见于青壮年,临床上起病急,以突然高热、胸痛、咳铁锈色痰 为临床特征。
• 临床体征可出现叩诊浊音、语颤增强、呼吸音减低和肺部啰音等。 • 有些大叶性肺炎可有上腹痛。血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
【临床与病理】
• ②红色肝样变期:2~3天后肺泡内充满大量纤维蛋白及许多红细胞 等渗出物,使肺组织变硬切面呈红色肝样。
• ③灰色肝样变期:再经过2~3天,肺泡内红细胞减少而代之以大量 的白细胞,肺组织切面呈灰色肝样。
• ④消散期:在发病1周后肺泡内的纤维渗出物开始溶解而被吸收、 消失,肺泡重新充气。
• 消散期病变呈散在、大小不一的斑片状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一步吸收仅见条索 状阴影或病灶完全消失。
大叶性肺炎 ab 分别为 CT 纵隔窗平扫及增强,显示右上叶实变,可见典 型的“空气支气管征”,増强后可见实变肺组织强化,血管走行规则;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大叶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较典型,实变期的影像学表现亦较具特 征性,所以诊断一般不难。
胞明显增高。
【临床与病理】
• 炎性渗出主要在肺泡,而支气管及间质很少有改变。大叶性肺炎 的病理改变可分为四期:
• ①充血期:发病后12~24小时为充血期,此时肺部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肺泡内有浆液性渗出液。渗出液中细胞不多,肺泡内仍可 含气体。炎性渗液及细菌经细支气管及肺泡壁上的肺泡孔扩展到 邻近肺泡而使炎症区扩大。
【影像学表现】
• 1.X线 X线表现与病理分期密切相关,通常X线征象较临床症状出 现要晚。基本X线表现为不同形状及范围的渗出与实变。
放射科业务学习-影像中诊断的肺炎

• 影像表现:主要表现为斑片状阴影及融合大片阴影,斑片影多在两下肺野中内带,沿支
气管分布,各小叶内渗出物的性质可不相同;CT上还常见小结节影(10mm以下),呈“树芽” 分布。化脓性病变时可有脓腔、肺气囊等多形态影像,肺门淋巴结可增大;治疗不佳可形 成脓胸、慢性炎症及支气管扩张等。
肺纹理增强、模糊:支气管肺炎。
间质性肺炎在影像中的表现
肺部炎症---支气管肺炎
•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
•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2岁以内儿 童多发。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但夏季 并不例外,甚至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支气管肺炎最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起, 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
支气管肺炎在CT中的表现
肺部炎症--间质性肺炎
•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简称ILD) 是以弥漫性肺实质、 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
• X 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 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ILD 通常不是恶性的,也不是由已知的感染性致病源所引起的。 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力、厌食、四肢关节 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
放射科业务学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像中诊断的肺炎
肺部炎症
• 1.大叶性肺炎 2.支气管肺炎 (小叶性肺炎) 3. 病毒性肺炎 • 4.支原体肺炎 5.过敏性肺炎 7.间质性肺炎 6.机 偶性肺炎 7.放射性肺炎 8.吸入性肺炎 9.慢性肺炎 10.肺炎性 假瘤 11.肺脓肿
肺部炎症--大叶性肺炎
气管分布,各小叶内渗出物的性质可不相同;CT上还常见小结节影(10mm以下),呈“树芽” 分布。化脓性病变时可有脓腔、肺气囊等多形态影像,肺门淋巴结可增大;治疗不佳可形 成脓胸、慢性炎症及支气管扩张等。
肺纹理增强、模糊:支气管肺炎。
间质性肺炎在影像中的表现
肺部炎症---支气管肺炎
•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
•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2岁以内儿 童多发。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但夏季 并不例外,甚至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支气管肺炎最常由细菌或病毒引起, 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
支气管肺炎在CT中的表现
肺部炎症--间质性肺炎
•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简称ILD) 是以弥漫性肺实质、 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
• X 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 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ILD 通常不是恶性的,也不是由已知的感染性致病源所引起的。 继发感染时可有黏液浓痰,伴明显消瘦、乏力、厌食、四肢关节 痛等全身症状,急性期可伴有发热。
放射科业务学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像中诊断的肺炎
肺部炎症
• 1.大叶性肺炎 2.支气管肺炎 (小叶性肺炎) 3. 病毒性肺炎 • 4.支原体肺炎 5.过敏性肺炎 7.间质性肺炎 6.机 偶性肺炎 7.放射性肺炎 8.吸入性肺炎 9.慢性肺炎 10.肺炎性 假瘤 11.肺脓肿
肺部炎症--大叶性肺炎
肺炎影像学诊断

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影像表现
两肺多同时累及,且以两下肺明显
实变含气支气管征均为下肺 胸膜下多发小结节或小扇形的磨玻璃、不均 质棉絮状密度,且纵膈窗显示为蜂窝状是其 特点
衣原体肺炎
老年患者中,浸润可能分布更广;胸腔积液少见。50% 的患者胸片在4周内改善。20%的患者需胸片改善需超过 9周。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
肺炎克雷伯杆菌
当克雷伯杆菌感染肺实质时,表现为非节 段性分布的均匀实变影。空气支气管征常 见。据了解,肺炎克雷伯杆菌特别趋于产 生大范围实变阴影, 导致肺叶扩大,形成 叶间裂膨出征。常见肺脓肿形成、胸腔积 液和脓胸。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肺部感染也 可表现为支气管肺炎的特点,特别是当院 内感染发生时。
肺炎的治疗
6.厌氧菌:首选青霉素联用克林霉素或甲硝唑。 7.支原体、百日咳杆菌、衣原体,选用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8.真菌:首选氟康唑。 疗程:一般用至热退和主要呼吸道症状明显改善后3-7 天。肺炎链球菌7-10天,流感嗜血杆菌14天左右,葡萄 球菌3-4周,支原体、衣原体2-3周,真菌性肺炎1-2个 月。 三、氧疗 四、对症治疗
肺炎链球菌
偶尔,肺炎球菌性肺炎可表现为局灶性结节或肿块, 常称为“球形肺炎”。罕见空洞和脓肿形成。50%或 更少的患者可合并胸膜疾病、胸腔积液或脓胸。胸部 CT 常表现为小叶含气实变影、周围实变的磨玻璃样 影、分叶阴影、3 ~ 10mm 界限不清的小叶中心型结 节、支气管壁增厚及光滑的小叶间隔增厚。。
间质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沿支气管分布或散在分布的小斑
片状实变及磨玻璃影,或部分融合成片
肺炎链球菌
肺炎球菌性肺炎在胸片上呈典型的气腔肺炎,有侵犯 到胸膜的实变影,常可见空气支气管征,肺体积无缩 小。肺炎球菌性肺炎也可见斑片状、多灶性实变影, 符合支气管肺炎,罕见的是伴有含气实变的间质性改 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临床 病理改变及影像征象的关系
检查方法
复习思考题
1、问答题: 大叶性肺炎的病理改变及X线表现是什么? 2、名词解释:
支气管气像 airbronchogram
大叶性肺炎(右上叶后段)
大叶性肺炎(右中叶)
大 叶 性 肺 炎 右 下 叶
大叶性肺炎
实变 支气管气象
治疗前后
大叶性肺炎示意图
鉴别诊断
发热伴肺大片状阴影:
急性肺脓肿:化脓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干酪性肺炎:结核杆菌。 阻塞性肺炎:中心型肺癌。
急性肺脓肿
早期为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病灶的一边常紧贴胸膜、纵隔或叶 间裂。
病理变化
充血期(发病后12-24小时):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肺泡腔内有少量渗出液。 红色肝变期 (发病后2-3天):肺泡腔内充有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 灰色肝变期 (发病后4-6天):肺泡腔内出现大量白细胞。 消 散 期 ( 发病后7-l 0天 ):白细胞溶解,纤维素性渗出物逐渐被吸收。 如果治疗及时、恰当,大叶性肺炎可在2周左右 明显或完全吸收; 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病变可延迟吸收,甚 至演变为肺脓肿。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白细胞18.2*109/ 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92%。尿常规白细胞3~5个/高倍。
胸部X光片:右上肺野大片密度均匀致密阴影。
病例
胸部后前位平片 胸部CT肺窗 纵隔窗
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累及一个肺段 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诊断
医学影像科
病例摘要
男,32岁。 淋雨受惊后全身不适、咽痛、发热、胸痛三天。 三天前淋雨受惊后全身不适、咽痛,次日晨出现畏寒、寒战,约半小时后发热达39C°、头痛、咳 嗽伴有右上胸部痛,自服去痛片后出汗,体温稍降,但未降至正常。昨日再次出现寒战、高热达 39.5 C°,咳嗽和胸痛加剧,并咳出少许铁锈色痰。 体检:T 39C°,P 104次/分,R 30次/分,BP 100/70 mmHg。急性面容,神智清楚,呼吸促,颜 面口唇无发绀。皮肤、粘膜温度较高,干燥。胸廓对称,右侧呼吸动度减弱,语音震颤增强,右上 肺呈浊音,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少许湿性罗音。
在病灶的附近、同侧以致对侧肺野内往往可见到有播散的小叶性 渗出病灶; 临床上除高热之外兼具结核的其他特征。
阻塞性肺炎
一般患者年龄偏大。 常有有吸烟史。 阻塞初期常为不完全性,密度不均,
可夹杂含气的肺组织,同时多合并不全性肺不张。
要特别注意同侧肺门有无增大或肿块。 临床症状和体征类似于一般的肺炎,其特点是经抗生素治疗后吸收缓慢、不完全 吸收或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此时应高度怀疑阻塞性肺炎可能,需行胸部CT扫 描进一步观察支气管是否有阻塞。
的急性炎症。
本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
大叶性肺炎病理不同分期改变与影像学表现。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难点:
大叶性肺炎的病理与影像表现特征的理解。
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壮年。
多于冬春季节发病。诱因多为受凉、淋雨等。
发病急,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及气急为常见症状,咯铁锈色 痰为典型表现,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增高。
影像学征象
充血期:
X线无阳性征象或仅表现为局限性肺纹理增粗。 CT表现为边缘模糊的磨玻璃样阴影。
实变期(红色及灰色肝变期):
可见整个肺叶、大部分肺叶或肺段呈高密度阴影,阴影密度均匀,内可见支气管 充气征,肺叶实变以叶间裂为界,边缘清楚。
消散期:
大叶阴影密度减低,由大叶阴影逐渐变为散在斑片状阴部分咳出并有空气进入时,于浓密的炎性浸润阴影中常可见 到带有液平的空洞,空洞的内壁光整或略不规则,空洞的四周有较厚 的炎性浸润,浸润的边界模糊不清。
病灶动态变化快。
肺脓肿
干酪性肺炎
多见于上肺的大叶性病变;
密度多不均匀;
可见气管充气征和(或)空洞,但不严格按肺叶或肺段的解剖结 构,边界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