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二院脑瘫评估标准
脑瘫的诊断标准

脑瘫的诊断标准脑瘫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通常在婴儿期或幼儿期就会出现。
脑瘫的诊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专业评估和测试,以确定患者是否真的患有脑瘫。
下面将介绍脑瘫的诊断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首先,脑瘫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收集。
医生会询问患者出生时是否有窒息或其他并发症,以及在成长过程中是否有头部受伤或其他疾病史。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脑瘫的诊断非常重要。
其次,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评估。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姿势、肌肉张力、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等。
神经系统评估则包括对患者的运动、感觉和反射等进行详细的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神经系统方面的异常。
另外,医生还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脑部MRI或CT扫描,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因,如脑部损伤、肿瘤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脑瘫的诊断,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此外,脑瘫的诊断还需要进行运动功能评估。
医生会对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肌肉力量、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以确定是否存在运动障碍。
这些评估通常需要专业的康复医生或物理治疗师进行。
最后,脑瘫的诊断还需要符合特定的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脑瘫是一种导致姿势和运动障碍的永久性疾病,通常在婴儿期或幼儿期就会出现。
诊断脑瘫需要符合这一定义,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总的来说,脑瘫的诊断需要经过多个方面的评估和测试,包括病史收集、体格检查、神经系统评估、影像学检查和运动功能评估等。
只有经过专业医生的综合评估,并符合特定的诊断标准,才能确定患者是否真的患有脑瘫。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脑瘫的诊断标准,为相关患者和家属提供帮助。
脑瘫的诊断标准

脑瘫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致病因素发生在母妊娠时、围产期或新生儿时期。
●婴儿时期出现的中枢性瘫疾。
●除外进行性疾病(代谢病、肿瘤等)所致的中枢性瘫痪。
●除外正常小儿一过性运动发育落后。
此外,脑瘫的诊断还需要结合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了解颅脑结构有无异常,以帮助判断病因及预后。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脑电图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符合脑瘫的诊断标准。
如果对诊断结果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前往上级医院就诊。
除了常规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外,脑瘫的诊断还可以采用以下不同寻常的方法:
●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CT检查,可以发现脑损伤的证据,如颅
内缺血和缺氧性损害、脑软化灶、异常信号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辅助医生对脑瘫进行诊断。
●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不仅能够帮助患者确诊疾病,同时还可以查出患者是否存在癫
痫问题。
这种诊断方式具有细节化,可以根据结果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神经学检查:通过神经学检查可以发现脑瘫患儿大多数有明显运动障碍,有运动发育落
后、明显姿势异常、会有中枢性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
以上不同寻常的诊断方法在诊断脑瘫时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针对性。
然而,具体的诊断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来选择。
脑瘫诊断标准

脑瘫诊断标准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实质性损害,并在出生后或婴幼儿时期出现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为了准确诊断脑瘫,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评估和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史
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家长关于患儿的出生史、生长发育情况、既往病史、治疗情况等。
特别是要关注患儿是否有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缺氧、黄疸等可能导致脑损害的危险因素。
2.体格检查
医生会仔细观察患儿的身体状况,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以评估其生长发育情况。
同时,医生会检查患儿的肌张力、肌力、姿势等,以了解其运动功能和姿势控制情况。
3.实验室检查
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疾病或病因。
4.影像学检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患儿的脑部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患儿的脑部结构、功能和病变情况。
5.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脑电图(EEG)、肌电图(EMG)等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了
解患儿的神经传导功能和肌肉状态,为诊断提供进一步支持。
6.智力及行为评估
医生会通过一些专门的评估工具,如智力测验、行为评估等,以了解患儿的认知、行为和情绪状况。
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患儿的脑损害程度及预后。
7.医生诊断
在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和智力及行为评估等信息的基础上,医生会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诊断结论。
如果诊断为脑瘫,医生会进一步评估患儿的残疾程度、康复需求和治疗方法等。
2016二院脑瘫评估标准

现场查看
评估工具
具有运动治疗和作业治疗的相关评估量表和工具(2 分)
2
现场查看
教学设备
配有开展脑瘫儿童康复教学的基本设备:电视机、DVD机、录音 机、照相机、电脑、投影仪等(1 分)
1
现场查看
人 员 配 置 及 队 伍 建 设 (20 分)
人员 配置
项目管理
由机构主任或分管肢体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负责人担任(2 分)
业务范围
开展肢体残疾(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与服务(1分);向家长提供指导、培训、 转介服务(1分);开展社区、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宣传普及康复知识(1分)
3
a.查阅机构职责及相关
记录b.现场考察
规模与 场地
日训规模
※平均日收训(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能力不小于20名 (半日制 1/2人数折算)(1 分)
1
a.现场查看 b.查阅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配备※小于此标准不予评估
6
a.随机抽查在训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典型病例现场观摩 ※核心条款业务按照要求 必须开展,缺项不予评估
※有个体化教学方案(3分)
3
a.随机抽查在训儿童训练档
案b.现场观摩训练课堂
社会融合活动≥1次/月(2分)
2
查相关活动主题记录
训练时间
机构康复≥6个月(2分);※每名儿童每日运动治疗时间至少安排两节课,每节课不少于20分钟(2分),作业治疗至少一节课,一节课不应少于20分钟 (2分),1岁以上儿童个训课(包括康复教育、心理、音乐等)每周不少于1节课(2分);☆开展语言和言语训练,每节课不少于20分钟(1分)
6
a.随机抽查在训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核心条款业务按照 要求必须开展,缺项不 予评估
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

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
脑瘫评定是一项重要的医学评估,旨在确定一个人是否患有脑瘫并确定其疾病
的种类和程度。
脑瘫是一种导致运动和姿势异常的永久性疾病,通常是在婴儿期或儿童早期发生的。
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病历资料和家庭背景:评定过程通常会开始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和家庭背景
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脑瘫的原因和可能的诱因非常重要。
2.身体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运动和姿势
异常。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肌张力、协调性和姿势控制等方面。
3.功能评估:评定过程中会评估患者的功能能力,包括行走、坐立、卧位等。
这有助于确定脑瘫对患者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影响程度。
4.神经影像学检查:通过使用脑部核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等
技术,医生可以检查患者的脑结构和神经电活动。
这有助于确定脑瘫的类型和程度。
5.发育评估:对于婴儿和幼儿,医生会评估其迟缓的发育情况,包括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交等方面。
这有助于确定脑瘫对他们发育的影响。
6.病情分级:根据评定结果,医生会将脑瘫患者的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等级。
这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总之,脑瘫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收集病历资料和家庭背景、进行身体检查和功
能评估,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对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并最终确定脑瘫的种类和程度。
这些评定结果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和康复方案至关重要。
2016二院脑瘫评估标准

现场查看
评估工具
具有运动治疗和作业治疗的相关评估量表和工具(2分)
2
现场查看
教学设备
配有开展脑瘫儿童康复教学的基本设备:电视机、DVD机、录音机、照相机、电脑、投影仪等(1分)
1
现场查看
人员配置及队构主任或分管肢体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负责人担任(2分)
2
a.现场考察b.查阅学历证书和相关工作经历材料c.个别访谈
5
查阅训练档案、影像等相关资料
随访
指导
家庭康复
指导
机构训练结束的儿童有社区、家庭康复训练计划(2分),每月有随访指导,并有随访记录( 2分)
4
a.查阅记录b.残疾儿童家庭访谈
质量控制
(15分)
规章制度
制度建设
有项目实施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资金使用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合理使用(2分)
2
相关专业人员查看
池州市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
单位:
项目
内容
评分标准
分值
检查方法
得分
机
构
建
设
(25
分)
基本条件
登记注册
经工商管理部门审批登记(□事业单位 □民办非企业单位 □其它)请注明(1分);具有独立法人/有明确的上级业务主管单位,请注明区卫生局(1分)
2
查阅从业执照
※二证缺一,不予评估
制定并实施项目岗位人员工作制度(1分);实施患者需知告知、卫生保健、安全防护、设备管理等制度(1分);建立抢救性项目工作筛查、康复救助工作流程(1分);有项目工作年度计划与总结(1分)
4
a.现场查看b.查阅相关档案
康复
脑性瘫痪各年龄组详细分级标准.

脑性瘫痪各年龄组详细分级标准小于2岁的脑性瘫痪患儿I级:孩子可以坐位转换,还能坐在地板上用双手玩东西。
孩子能用手和膝盖爬行,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
18个月到2岁的孩子可以不用任何辅助设施独立行走。
Ⅱ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是需要用手支撑来维持身体的平衡。
孩子能贴着地面匍匐爬行或者用双手和膝盖爬行。
他们有可能拉着物体站起来并且扶着家具走几步。
Ⅲ级:孩子需要在下背部有支撑的情况下维持坐姿,还能够翻身及用腹部贴着地面爬行。
Ⅳ级:孩子可以控制头部,但坐在地板上的时候躯干需要支撑。
他们可以从俯卧翻成仰卧,也可能从仰卧翻成俯卧。
V级:生理上的损伤限制了孩子对自主运动的控制能力。
孩子在俯卧位和坐位时不能维持头部和躯干的抗重力姿势,只能在大人的帮助下翻身。
2~4岁的脑性瘫痪患儿I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玩东西。
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的帮助下完成地板上坐位和站立位的姿势转换,把行走作为首选移动方式,并不需要任何助步器械的帮助。
Ⅱ级:孩子可以坐在地板上,.但当双手拿物体的时候可能控制不了平衡。
他们可以在没有大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如地坐位转换,可以拉着物体坐在稳定的对方,可以用手和膝盖交替爬行,可以扶着家具慢慢移动。
他们首选的移动方式是使用助步器行走。
Ⅲ级:孩子可以用“W"状的姿势独自维持坐姿(坐在屈曲内旋的臀部和膝之间),并可能需要在大人的帮助下维持其他坐姿。
腹爬或者手膝并用爬行是他们首选的自身移动的方式(但是常常不会双腿协调交替运动)。
他们能拉着物体爬起来站在稳定的地方并做短距离的移动。
如果有助步器或者大人帮助掌握方向和转弯,他们可以在房间里短距离行走。
Ⅳ级:这一级的孩子能坐在椅子上,但他们需要依靠特别的椅子来控制躯干,从而解放双手。
他们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或者在有稳定的平面供他们用手推或拉的时候坐进椅子或离开椅子,顶多能在大人的监督下用助步器走一段很短的距离,但很难转身也很难在不平的平面上维持身体的平衡。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标准

小儿脑瘫康复评定标准
一、神经学检查
1.观察小儿的神经反射情况,包括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等。
2.观察小儿的肌张力、肌力、腱反射等运动功能情况。
3.观察小儿的皮肤、指甲、毛发等营养状况,以及神经系统的病理症状。
二、运动功能评估
1.观察小儿的运动发育情况,包括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
2.评估小儿的平衡能力、协调性和灵活性等运动素质。
3.评估小儿的步行能力、步态和姿势等。
三、姿势评估
1.观察小儿的姿势是否稳定,是否出现异常姿势。
2.评估小儿的肌张力是否正常,是否有肌肉痉挛或松弛的情况。
3.评估小儿的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是否正常。
四、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1.评估小儿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进食、穿衣、洗漱等。
2.评估小儿的社交能力和学习能力等。
3.评估小儿的言语表达和沟通能力等。
五、智力评估
1.使用智力测试工具评估小儿的智力水平,如语言能力、记忆能力、注意力等。
2.观察小儿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等高级认知功能。
3.了解小儿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等。
六、情绪行为评估
1.观察小儿的情绪表现,如是否稳定、愉快,是否有焦虑、抑郁等情况。
2.评估小儿的行为表现是否正常,如是否有攻击性行为、自闭性行为等。
3.了解小儿的生活规律和睡眠情况等。
七、发育水平评估
1.根据小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评估其身体发育情况,如身高、体重、头围等。
2.评估小儿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如心肺功能、消化功能等。
3.了解小儿的免疫系统和营养状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依据项目要求开展工作,制定本单位实施项目工作的相关管理、财务、安全、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制度
1分
1.现场查看
2.查阅档案资料
3.电话随机抽查
4.查看问卷记录
5.家长访谈
每年度上报项目执行情况自查和总结报告
1分
儿童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100%
2分
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85%
2分
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知情满意率≥90%
5
现场查看
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公共盥洗设施(1分)
1
现场查看
设备
设施
运动治疗室
楔形垫、训练阶梯、站立架(1分)、平行杠、助行架、滚筒(1分)、大龙球、沙袋、哑铃、力量训练带(1分)
3
现场查看
作业治疗室
上肢和手功能训练辅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用具(1分)、上肢和手指矫形器或支具(1分)、专用桌椅(姿势保持辅具)(1分)
3.☆表示项目内容为加分项,共计10分。
4.此表不必上报,各地残联、机构存档备查。
池州市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试行)
项目
评估内容及计分标准
分值
得分
评估方法
基
本
条
件
5
分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
1分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
2.查看从业执照
3.查看合格证书
2
查看项目任务数与建档情况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85%(3分)
3
查看三次康复评估记录
矫形器配置率≥60%(2分)
2
查阅项目任务数与配置率
家长满意度≥90%(2分)
2
按照《家长问卷调查表》内容对3-5名在训儿童家长进行访谈,1-2名家长进行电话访谈
说明:1.满分为100分,80分及以上为合格。
2.※项目代表核心条款,不符合要求者不予参评。
8
a.随机抽查在训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和记录b.家长访谈
家长培训
每周开展一对一的亲子同训或家长培训1次并有详细记录(2分),有家长反馈记录(1分)
3
a.查阅家长培训记录b.随机与家长访谈
矫形器
对需要安装矫形器的儿童及时转介进行矫形器适配(3分),☆有矫形器适配服务记录(1分)
3
查阅训练档案
康复档案
按照项目要求,建立康复训练档案(2分),有体现儿童康复训练前后过程及效果变化的文字,有图片和音像资料(3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电话随机抽查3.家长访谈
家长培训每月至少1次,每次至少1小时
2分
家长能够依据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完成在家庭和社区适合的目标
家长知道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
2分
家长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实施康复训练
2分
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目标实现75%以上
2分
小计
10分
合计
32分
质
量
监
督
1分
合计
业务主管
配备专职业务主管1名,业务主管具备医学/教育等专业背景大专以上学历(1分);从事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实践工作3年以上,具有脑瘫儿童康复评估和制定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能力,组织开展康复教学示范工作(2分)
3
技术人员
康复医师≥1名(1分),执业范围应为康复医学专业、儿科专业、中医专业或中西医结合专业之一(2分);康复治疗人员≥2名(1分),具有医疗、康复、护理、教育等专业背景并经过相关专业领域学习(2分);有特殊教育、幼教、心理等专业背景并经过岗前培训的教师≥2名,(1分);☆配有社会工作者(1分)
康复
教师
有专(兼)职、经过培训的教师,具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专业背景,并取得教师资格
教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10;每年参加30学时以上的相关继续教育
教师可由经过相关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兼任
4分
小计
20分
合计
23分
业务开展情况32分
机构康复训练时间和
活动
每名儿童在机构内训练时间至少6个月
6分
1.查阅档案资料
开展肢体残疾(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与服务(1分);向家长提供指导、培训、转介服务(1分);开展社区、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宣传普及康复知识(1分)
3
a.查阅机构职责及相关记录b.现场考察
规模与场地
日训规模
※平均日收训(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能力不小于20名(半日制1/2人数折算)(1分)
1
a.现场查看b.查阅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配备
4.个案抽查
开展脑瘫儿童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言语、认知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
3分
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
1分
开展脑瘫儿童转介和跟踪服务
1分
小计
8分
家长培训
向家长提供脑瘫康复咨询服务
1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座谈、访谈
向家长提供脑瘫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1分
小计
2分
宣传普及康复知识
2分
组织儿童参加社会融合活动每年≥6次
2分
小计
10分
合计
10分
总计
100分
加
分
项
20
分
有教育资质
5分
1.查看资质证书
2.现场查看
有医疗资质
5分
设置在有教育或医疗资质的残联康复中心内
2分
如提供餐饮,有卫生合格证和独立的厨房操作间
2分
增设语言/认知训练室、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生活辅导室等专用训练室,并开展相应课程
查阅档案资料
有专业人员对康复服务活动设计、家长培训等相关记录等资料
1分
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
1分
小计
3分
合计
15分
场所设置与设施
1 5分
室内外康复训练场所通风透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
1分
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
1分
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不少于150㎡
1分
5
查阅训练档案、影像等相关资料
随访
指导
家庭康复
指导
机构训练结束的儿童有社区、家庭康复训练计划(2分),每月有随访指导,并有随访记录(2分)
4
a.查阅记录b.残疾儿童家庭访谈
质量控制
(15分)
规章制度
制度建设
有项目实施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资金使用严格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合理使用(2分)
2
相关专业人员查看
6
a.随机抽查在训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典型病例现场观摩
※核心条款业务按照要求必须开展,缺项不予评估
※有个体化教学方案(3分)
3
a.随机抽查在训儿童训练档案b.现场观摩训练课堂
社会融合活动≥1次/月(2分)
2
查相关活动主题记录
训练时间
机构康复≥6个月(2分);※每名儿童每日运动治疗时间至少安排两节课,每节课不少于20分钟(2分),作业治疗至少一节课,一节课不应少于20分钟(2分),1岁以上儿童个训课(包括康复教育、心理、音乐等)每周不少于1节课(2分);☆开展语言和言语训练,每节课不少于20分钟(1分)
1.5分
小计
7.5分
合计
15分
人员配置与要求23分
项目管理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1名,由机构主任或分管脑瘫儿童康复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担任
1分
1.现场查看
2.座谈、访谈
有一定的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
1分
经过项目管理专项培训
1分
小计
3分
项目专业人员
脑瘫儿童康复教育业务主管需具有医疗、教育、心理、社会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4.现场查看
注:其中任何一项不达标者不予评估
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
1分
日收训能力不少于20名
1分
康复服务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要求
1分
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
1分
小计
5分
合计
5分
业务职能15分
康复训练
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
3分
1.查阅档案资料
2.现场观摩
3.座谈、访谈
开展诊断、评估和康复训练技术培训与小组个案分析讨论等(2分);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并有日常培训工作记录和考核登记(1分)
3
a.查阅相关学习记录
b.与工作人员访谈
业务开展
(40分)
康复
训练
康复评估
※开展粗大运动评估(1分)、精细运动评估(1分)、生活自理能力评估(1分);开展姿势与反射、肌张力、肌力、关节活动度评估(1分),☆开展言语语言能力评估(1分);※有相应的评估记录(2分)
2分
1.现场观摩
2.查阅档案资料
3.座谈、访谈
康复
医师
有专(兼)职康复医师,并有执业医师资格证
康复医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20
每年参加40学时以上相关技术培训
6分
康复
治疗
师
有医疗、康复、护理等专业背景并接受过脑瘫康复专业培训
康复治疗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5
每年参加40学时以上相关技术培训
8分
池州市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
单位:
项目
内容
评分标准
分值
检查方法
得分
机
构
建
设
(25
分)
基本条件
登记注册
经工商管理部门审批登记(□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其它)请注明(1分);具有独立法人/有明确的上级业务主管单位,请注明区卫生局(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