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声音传感器实验
声音传递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 研究声音在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
3. 分析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特性。
二、实验器材1. 音叉2. 橡皮筋3. 水槽4. 温度计5. 玻璃管6. 钢尺7. 传感器8. 计算器三、实验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并分析温度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1)将橡皮筋固定在音叉上,用音叉敲击橡皮筋,观察声音的产生。
(2)将音叉放置在橡皮筋上,用传感器测量橡皮筋振动的频率。
(3)改变橡皮筋的长度,重复步骤(2),记录不同长度下橡皮筋振动的频率。
2. 实验二: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1)将音叉放置在水槽中,用音叉敲击水面,观察声音的产生。
(2)将音叉放置在水中,用传感器测量水振动的频率。
(3)改变水的温度,重复步骤(2),记录不同温度下水振动的频率。
3. 实验三: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1)将音叉放置在玻璃管中,用音叉敲击玻璃管,观察声音的产生。
(2)将音叉放置在玻璃管中,用传感器测量空气振动的频率。
(3)改变玻璃管的长度,重复步骤(2),记录不同长度下空气振动的频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一,我们发现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与橡皮筋的长度有关。
当橡皮筋长度增加时,振动频率降低,声音传播速度减慢。
2. 实验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二,我们发现水振动的频率与水的温度有关。
当水温升高时,振动频率增加,声音传播速度加快。
3. 实验三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三,我们发现空气振动的频率与玻璃管的长度有关。
当玻璃管长度增加时,振动频率降低,声音传播速度减慢。
六、结论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2.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3.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声音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声音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导语:声音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设备,在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声音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声波传感器声波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测量环境中声音强度的传感器。
它通常由麦克风和信号处理电路组成。
在物理实验中,声波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声学研究、声音分析和振动研究等领域。
使用声波传感器进行实验时,需要将其连接到数据采集设备,并通过合适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麦克风麦克风是声音传感器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能够将环境中的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并输出给其他设备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物理实验中,麦克风通常被用来测量声音的频率、振幅和时域特性等。
使用麦克风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安静,避免噪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三、压电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利用压电效应将声音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物理实验中,压电传感器常用于测量声音的强度和压力。
使用压电传感器进行实验时,需要将其固定在被测物体表面,以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感知声音的传播和变化。
四、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是一种通过光电效应进行声音传感的器件。
它利用光敏材料对入射光的反应产生电信号,从而实现声音的捕捉和测量。
在物理实验中,光电传感器常用于测量声音的频率和强度,并可与其他仪器进行联动使用。
使用光电传感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保持传感器和光源的稳定,并进行适当的校准。
五、声频分析仪声频分析仪是一种专门用于分析声音频率和振幅的设备。
它通常由声音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和显示屏等组成。
在物理实验中,声频分析仪广泛应用于噪音控制、声学研究和声音检测等领域。
使用声频分析仪进行实验时,需要将传感器正确连接,并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整。
六、使用声音传感器的注意事项1. 实验环境的选择:选择相对安静的实验环境,减少噪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传感器的放置:将传感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保证其能够准确感知声音的传播和变化。
初中物理声学实验套装教案

初中物理声学实验套装教案实验目的: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2. 学习使用声学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3. 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特性,如音调、响度和音色。
实验器材:1. 声学实验套装;2. 扬声器;3. 声音传感器;4. 尺子;5. 细线;6. 泡沫球。
实验步骤: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组装实验装置:将扬声器固定在实验台上,将声音传感器连接到扬声器上,并将尺子的一端固定在扬声器上,另一端伸出实验台面。
2. 打开扬声器,观察尺子的振动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3. 改变扬声器的音量大小,观察尺子的振动幅度,并记录观察结果。
二、声音的传播速度1. 将泡沫球放在尺子的伸出端,观察并记录泡沫球的振动情况。
2. 改变尺子伸出实验台面的长度,再次观察并记录泡沫球的振动情况。
3. 分析振动情况,探讨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三、声音的音调1. 改变扬声器的频率,观察并记录尺子的振动情况。
2. 分析振动情况,探讨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四、声音的响度1. 改变扬声器的音量大小,观察并记录尺子的振动幅度。
2. 分析振动幅度,探讨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五、声音的音色1. 尝试使用不同的乐器或声音源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尺子的振动情况。
2. 分析振动情况,探讨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关系。
实验总结: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需要介质进行传播;2. 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 声音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2. 操作仪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3. 保持实验台面的清洁和整齐。
实验拓展:1. 探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否受温度的影响;2. 尝试使用其他介质(如水、固体)进行声音传播的实验;3. 研究乐器的音色与演奏技巧的关系。
实验评价:1. 能正确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步骤;2. 能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3.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验结果;4. 能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四 声音传感器实验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四声音传感器实验实验时间: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 学习CC2530 单片机GPIO 的使用。
2. 学习声音传感器的使用二、实验原理1. CC2530 节点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硬件接口(1). 声音传感器模块(MIC)引脚GND:外接GNDDO:数字量输出接口(0 和1)+5V:外接5V 电源(2). 传感器模块与2. GPIO(1). 简介CC2530单片机具有21个数字输入/输出引脚,可以配置为通用数字I/O或外设I/O信号,配置为连接到ADC、定时器或USART外设。
这些I/O口的用途可以通过一系列寄存器配置,由用户软件加以实现。
I/O端口具备如下特性:●21个数字I/O引脚●可以配置为通用I/O或外部设备I/O●输入口具备上拉或下拉能力●具有外部中断能力。
这21个I/O引脚都可以用作于外部中断源输入口。
因此如果需要外部设备可以产生中断。
外部中断功能也可以从睡眠模式唤醒设备。
(2). 寄存器简介本次实验中主要涉及到GPIO的寄存器如下:3. MIC 声音传感器(1). 概述声音传感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话筒(麦克风)。
它用来接收声波,显示声音的振动图象。
但不能对噪声的强度进行测量。
该传感器内置一个对声音敏感的电容式驻极体话筒。
声波使话筒内的驻极体薄膜振动,导致电容的变化,而产生与之对应变化的微小电压。
这一电压随后被转化成0-5V 的电压,经过比较器转换数字信号后,被数据采集器接受,并传送给计算机。
传感器特点:●具有信号输出指示。
●输出有效信号为低电平。
●当有声音时输出低电平,信号灯亮。
应用范围:●可以用于声控灯,配合光敏传感器做声光报警,以及声音控制,声音检测的场合。
(2). 使用方法本实验利用CC2530 的GPIO 读取声音传感器模块的检测结果输出端,当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低电平;未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高电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这种情况判断是否有声音在传感器附近产生。
小学信息技术传感器体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传感器体验教案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接收并转换某种物理量或信号的装置,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让小学生体验传感器,可以增强他们对于科技的兴趣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基于此目的,设计了以下小学信息技术传感器体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对传感技术的兴趣。
2. 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掌握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硬件设备:各种传感器(例如光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电子模块、面包板、导线等。
2. 软件工具:Arduino编程软件、Processing软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身边有哪些设备或物品是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的?请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思考,初步了解传感器的概念。
2. 了解传感器(15分钟)分小组进行,每组选择一种传感器进行研究,并准备一份简单的介绍。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和了解来认识不同的传感器。
3. 传感器体验(60分钟)3.1 实验一:光敏电阻(15分钟)学生使用光敏电阻,连接电路并通过Arduino编写程序,实现通过光照强度控制LED灯的亮度。
3.2 实验二:温度传感器(15分钟)学生使用温度传感器,连接电路并通过Arduino编写程序,实现通过温度变化控制LED灯的颜色。
3.3 实验三:压力传感器(15分钟)学生使用压力传感器,连接电路并通过Arduino编写程序,实现通过压力大小控制蜂鸣器的声音大小。
3.4 实验四:声音传感器(15分钟)学生使用声音传感器,连接电路并通过Arduino编写程序,实现通过声音大小控制舵机的转动角度。
4. 总结与展示(20分钟)学生将各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通过Processing软件将实验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介绍实验过程和展示结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实验的方式,学生能够了解不同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声学实验技术中的传感器选择要点

声学实验技术中的传感器选择要点声学实验技术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工程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感器作为声学实验技术的核心元件,对数据采集和信号处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声学实验技术中传感器选择的要点,以及如何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一、传感器的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传感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不同声学实验需要测量的声波频率范围不同,因此需要选择频率响应范围适合的传感器。
频率响应一般用Hertz(Hz)表示,可以查看传感器的数据手册或技术规格表来获取相关信息。
在进行声学实验时,需要事先确定测量频率范围,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二、传感器的灵敏度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
灵敏度决定了传感器对声音信号的捕捉能力。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根据实验需求确定合适的灵敏度范围。
如果实验中的声音信号较小,则需要选择高灵敏度的传感器以保证信号的准确捕捉;如果实验中的声音信号较大,则可以选择灵敏度较低的传感器以避免信号过载。
传感器的灵敏度一般以Volts per Pascal(V/Pa)或Millivolts per Pascal (mV/Pa)表示。
三、传感器的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是传感器能够处理的最大和最小信号幅度之间的比值。
传感器的动态范围越大,可以处理的信号范围就越广。
在实际实验中,声音信号的幅度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选择具有较大动态范围的传感器非常重要。
传感器的动态范围一般以Decibel(dB)表示。
四、传感器的线性度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输入物理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如果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线性度,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关系就比较稳定和可靠。
在声学实验技术中,为了获取准确和可重复的实验数据,需要选择线性度较好的传感器。
五、传感器的噪音水平传感器的噪音水平是指传感器本身产生的非目标信号。
噪音的存在会干扰采集到的声音信号,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较低噪音水平的传感器。
噪音水平一般以Decibel(dB)表示,可以查看传感器的技术规格表来获取相关信息。
小班科学教案声音传感器

小班科学教案声音传感器小班科学教案:声音传感器引言: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各种智能设备和应用。
其中,声音传感器是一项基于声波来检测、记录和分析环境声音的技术。
声音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业和科学领域。
在小班科学教学中,引入声音传感器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声音和声波的特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利用声音传感器进行小班科学教学并设计一份完整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声音传感器是一种用来检测、记录和分析声音的仪器,通过该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声音的特性,如振动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和音量大小等。
2. 理解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了解如何利用声音传感器进行科学实验。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的能力,学会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
4.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为了进行本节课的科学实验活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 声音传感器:选择一个适合小班学生使用的声音传感器,建议选择外观简洁、耐用、易操作的传感器。
2. 电脑或平板设备:用于连接声音传感器,显示实验数据和进行相关讲解。
3. 实验工具:如电脑、软件等。
4. 实验器材:如其他设备、音响、音乐等。
5. 实验配件:如电源线、数据线、扬声器等。
三、教学步骤本教案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步骤,旨在帮助教师在小班科学课堂中有效地运用声音传感器进行教学。
以下是教学步骤的概述:1. 前导活动在开始实验之前,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声波以及声音传感器的作用。
可以通过一些趣味的问题和实例,激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
2. 实验介绍向学生们简要介绍声音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并解释声音传感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声音传感器可以检测和记录声音,让他们明确本次实验的目标和方法。
3. 实验操作详细介绍声音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步骤。
让学生们跟随指导进行操作,利用声音传感器测量不同声音的音量,探索声音传感器的灵敏度,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四 声音传感器实验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四声音传感器实验实验时间: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 学习CC2530 单片机GPIO 的使用。
2. 学习声音传感器的使用二、实验原理1. CC2530 节点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硬件接口(1). 声音传感器模块(MIC)引脚GND:外接GNDDO:数字量输出接口(0 和1)+5V:外接5V 电源(2). 传感器模块与2. GPIO(1). 简介CC2530单片机具有21个数字输入/输出引脚,可以配置为通用数字I/O或外设I/O信号,配置为连接到ADC、定时器或USART外设。
这些I/O口的用途可以通过一系列寄存器配置,由用户软件加以实现。
I/O端口具备如下特性:●21个数字I/O引脚●可以配置为通用I/O或外部设备I/O●输入口具备上拉或下拉能力●具有外部中断能力。
这21个I/O引脚都可以用作于外部中断源输入口。
因此如果需要外部设备可以产生中断。
外部中断功能也可以从睡眠模式唤醒设备。
(2). 寄存器简介本次实验中主要涉及到GPIO的寄存器如下:3. MIC 声音传感器(1). 概述声音传感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话筒(麦克风)。
它用来接收声波,显示声音的振动图象。
但不能对噪声的强度进行测量。
该传感器内置一个对声音敏感的电容式驻极体话筒。
声波使话筒内的驻极体薄膜振动,导致电容的变化,而产生与之对应变化的微小电压。
这一电压随后被转化成0-5V 的电压,经过比较器转换数字信号后,被数据采集器接受,并传送给计算机。
传感器特点:●具有信号输出指示。
●输出有效信号为低电平。
●当有声音时输出低电平,信号灯亮。
应用范围:●可以用于声控灯,配合光敏传感器做声光报警,以及声音控制,声音检测的场合。
(2). 使用方法本实验利用CC2530 的GPIO 读取声音传感器模块的检测结果输出端,当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低电平;未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高电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这种情况判断是否有声音在传感器附近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四声音传感器实验实验时间:2016.10.21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CC2530 单片机GPIO 的使用。
2. 学习声音传感器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1. CC2530 节点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硬件接口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1). 声音传感器模块(MIC)引脚
GND:外接GND
DO:数字量输出接口(0 和1)
+5V:外接5V 电源
(2). 传感器模块与CC2530 模块之间的连接
传感器模块CC2530 模块
GND GND
DO P1_4
+5V VDD(5V)
2. GPIO
(1). 简介
CC2530单片机具有21个数字输入/输出引脚,可以配置为通用数字I/O或外设I/O信号,配置为连接到ADC、定时器或USART外设。
这些I/O口的用途可以通过一系列寄存器配置,由用户软件加以实现。
I/O端口具备如下特性:
●21个数字I/O引脚
●可以配置为通用I/O或外部设备I/O
●输入口具备上拉或下拉能力
●具有外部中断能力。
这21个I/O引脚都可以用作于外部中断源输入口。
因此如果需要外部设备可以产生中断。
外部中断功能也可以从睡眠模式唤醒设备。
(2). 寄存器简介
本次实验中主要涉及到GPIO的寄存器如下:
3. MIC 声音传感器
(1). 概述
声音传感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话筒(麦克风)。
它用来接收声波,显示声音的振动图象。
但不能对噪声的强度进行测量。
该传感器内置一个对声音敏感的电容式驻极体话筒。
声波使话筒内的驻极体薄膜振动,导致电容的变化,而产生与之对应变化的微小电压。
这一电压随后被转化成0-5V 的电压,经过比较器转换数字信号后,被数据采集器接受,并传送给计算机。
传感器特点:
●具有信号输出指示。
●输出有效信号为低电平。
●当有声音时输出低电平,信号灯亮。
应用范围:
●可以用于声控灯,配合光敏传感器做声光报警,以及声音控制,声音检测的场合。
(2). 使用方法
本实验利用CC2530 的GPIO 读取声音传感器模块的检测结果输出端,当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低电平;未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高电平。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这种情况判断是否有声音在传感器附近产生。
4.程序流程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将CC2430 仿真器的一端JTAG 接口与一个CC2530 模块相连,并打开CC2530 节点的电源,再将CC2430 仿真器的另一端用USB 接口与PC 计算机相连。
2. 用MiniUSB 线将CC2530 节点与计算机的USB 口连接起来后,打开串口调试器软件,设置波特率57600,校验位None,数据位8,停止位1,然后点击打开串口按钮,如下图所示:
说明:串口号可以在设备管理器看到,具体方法如下图所示:
3. 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8051 8.10 打开配套传感器实中的“SerialPort.Edition\18.IRDMS\Main.eww”工程文件。
4. 点击IAR 功能菜单上的绿色下载按钮,进入程序下载页面,如下图所示:
5. 程序下载完成后,点击IAR 开发环境中的运行程序按钮运行程序,如下图所示:
此外,也可以通过点击其它按钮实现对当前程序的调试(单步、断点、暂停、步入等功能)。
6. 扩展实验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传感器工作的状况,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利用光盘中配套的上位机软件CurveDisplay 来观察传感器的数据曲线。
操作步骤
(1). 将仿真器的一端JTAG 接口与一个CC2530 模块相连,并打开CC2530 节点的电源,再将仿真器的另一端用USB 接口与PC 计算机相连。
(2). 用MiniUSB 线将CC2530 节点与计算机的USB 口连接起来后,打开配套传感器实验中的“CurveDisplay\Curve3Display.exe”上位机软件,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后,再设置波特率57600,校验位None,数据位8,停止位1,最后点击打开连接按钮,如下所示:
(3). 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8051 8.10 打开配套传感器实验中的“Curve.Edition\10.ADXL345\Main.eww”工程文件,然后通过IAR 将程序下载到CC2530 模块中。
程序下载完成后,点击IAR 开发环境中的运行程序按钮运行程序。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1. 程序正常运行后,每采集一次传感器检测结果,串口信息更新一次,如下图所示:
如下图所示:
2. 在实验过程中,对着传感器说话或者吹气,当有声音产生时,传感器模块上的红色LED 被点亮,当无振动产生时,红色LED 熄灭。
3. 扩展实验现象
(1).程序正常运行后,在CurveDisplay 软件中可以观察到传感器的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
(2). 在实验过程中,用手移动或旋转CC2530 节点,可以在Curve3Display 软件上的传
感器数据曲线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熟悉了对CC2530 单片机ADC 模块的使用,并学会了的了声音传感器的使用。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己去熟悉程序代码并对其按键功能进行扩展,实现按键控制传感器的采样,让我又学到了很多内容。
六、源程序清单(加上必要的注释)
核心代码
1. 初始化声音传感器
void InitSound(void) //初始化声音传感器
{
//引脚(P1_6,通用IO,输入)
P1SEL &= ~0x40;
P1DIR &= ~0x40;
}
2. 主函数
void main(void)
{
//初始化时钟
InitClock();
//初始化IO
InitGPIO();
//初始化串口USART0
InitUART();
//初始化声音传感器
InitSound();
//关闭GPIO_RLED 和GPIO_GLED
GPIO_RLED = 0;
GPIO_GLED = 0;
//发送串口初始化成功消息
UART_SendStr("\nUSART0 Init Successfully!\n"); while(1)
{
//红灯:点亮-->检测到人体,熄灭-->未检测到人体if(ckFlag == 1)
{
//点亮GPIO_RLED
GPIO_RLED = 1;
//发送消息提示未检测到声音
UART_SendStr("Sound: Detected\n");
}
else
{
//关闭GPIO_RLED
GPIO_RLED = 0;
//发送消息提示未检测到声音
UART_SendStr("Sound: None\n");
}
//绿灯:点亮-->开始检测,熄灭-->停止检测
if(SOUND_DETECT == 0)
{
//关闭GPIO_GLED
GPIO_GLED = 0;
}
else
{
//点亮GPIO_GLED
GPIO_GLED = 1;
ckFlag = 0;
}
//延时200ms
DelayXms(200);
}
}
3). 中断处理函数
//P1 外部中断服务函数
#pragma vector = P1INT_VECTOR
__interrupt void P1_ISR(void)
{
IRCON2 &= ~0x08; //清除P1 中断标志
if(P1IFG & 0x40)
{
ckFlag = 1;
P1IFG &= ~0x40; //清除P1.6 中断标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