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原理》参考书《冶金原理》,李洪桂编,科学
江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内容

《C#程序设计》,田原李素若文斌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空间数据库》,(第二版)兰小机刘德儿编江西理工大学讲义2007
080104
工程力学
《岩石力学与工程》,蔡美峰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理论力学》(第三版),郝桐生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陈万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二版),李景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070205
凝聚态物理
请咨询学院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1)岩土方向:《建筑施工》,郭正兴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混凝土结构》,东南同济天津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建筑方向:《建筑材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085215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三版),陈伯时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离散数学》,左孝凌,李为鑑,刘永才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有机化学》,高鸿宾,高教出版社
081704
应用化学
《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冶金热力学基础

式中,
ln
xk
B
为组元的活度系数的自然对数随xk的变化率。
实为践常中数发时现,,用一定温 BK度表,示一,定称压为力活,度xA相→1互时作,用系lnxk数B 。
2. 冶金物理化学的发展
2.1 国内
• 陈新民(1912~1992),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有色金属冶金先驱 ,研究火法冶金、湿法冶金、氯化冶金及熔体热力学理论。 1945年在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获科学博士学位。著名的冶金物理化学家 。
• 1947年与J.Chipman共同发表《H2-H2O混合气体与Fe液中Cr的平衡》 • 他的“金属―氧系热力学和动力学”、“高温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
1. 本课程作用及主要内容
1.1 地位
冶金专业专业基础课程。 普通化学、高等数学、物理化学为基础。 与物理化学相比,更接近于实际应用。 目的:为开设专业课与以后发展作理论准备
物理化学
专业课
(冶金物理化学)
火法冶金特点:一高三多
1.2 作用
• 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应用到冶金过程中,阐 明冶金过程的物理化学规律,为控制和强化冶金过程提供 理论依据。
在气相中蒸汽压的关系
2) 活度及活度系数的提出
对于组元i的浓度在xi' xi xi*区间,组元i既不服从拉乌尔定律,也不服从亨利定律。 为了使用这两个定律线性关系的形式描述溶液中组元i的浓度与其在气相中的蒸汽压 的关系,对两个定律进行了修正。
• 拉乌尔定律修正为:pi pi*aR,i pi*( i xi )
第一篇 冶金热力学基础
1.1 概述 1.2 溶液 1.3 冶金反应的焓及吉布斯自由能变
冶金 研究生 参考书目

冶金研究生参考书目
以下是冶金工程相关研究生专业的部分参考书目:
1.《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王筱留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年。
2.《现代冶金学钢铁冶金卷》(炼钢部分),朱苗勇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年。
3.《有色金属冶金学》,邱竹贤,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年。
4.《冶金专业英语》(钢铁冶金部分),侯向东,冶金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二
版。
5.《冶金工程专业英语》(有色冶金部分),李进,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年。
6.《冶金原理》,李洪桂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7.《有色冶金原理》,傅崇说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
8.《钢铁冶金原理》,黄希祜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以上是部分相关参考书目,建议根据具体研究方向和目标院校进一步选择适合的参考书目。
冶金原理李洪桂老师讲课文稿

1− (1− R)
1/ Fp
= k' t
三维尺寸不等时F 三维尺寸不等时Fp 的取值介于 2和3之间
1− (1− R)
(2)化学反应控制的主要特征为: (2)化学反应控制的主要特征为: 化学反应控制的主要特征为
1/ Fp
= k' t
对单一致密球体在C 为常数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控制时,1 (1对单一致密球体在C0为常数的条件下,化学反应控制时,1-(1-R)1/3 与 t 成直线关系,直线通过原点。 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较大,为30~85kJ·mol 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较大,为30~85kJ·mol-1 实例: 实例:白钨矿的苏打分解: CaWO4(s)+Na2CO3(aq) = CaCO3(s) + Na2WO4(aq)
第十三章冶金过程的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冶金过程的气131132133134135136137气液固多相反应过程的机理收缩核模型化学反应控制内扩散控制外扩散控制混合控制影响气液固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131气液固多相反应过程的机理收缩核模型固多相反应过程的机理收缩核模型步骤1步骤1
第十三章 冶金过程的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 冶金过程的气(
E +B RT
lnk
实例: 实例: Na2CO3(aq) + CaWO4(s) = Na2WO4(aq) + CaCO3(s)
E= 69.9kJ·mol-1
1/T×103/K-1 ×
13.3 内扩散控制
1.模型
Cs
C s′
aA(s) + bB( g,l ) = eE(s) + dD( g,l )
C0 Co:反应剂的整体浓度
通过几何运算求出r 通过几何运算求出r,r0与反应分数R的关系:
第二篇 火法冶金原理 第3章 硫化矿的火法冶金 8h资料

有色冶金原理
2MeS 3O2 2MeO 2SO2 有色金属硫化矿氧化焙烧
(1)
MeS O2 Me SO2
(2)
金属硫化物直接氧化成金属的反应,这 类金属对氧和硫的亲和力都比较小,其 硫化物容易离解,而其中的硫又很容易 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产生二氧化硫, 使金属得到还原。
目录 3.1 3.2
直接氧化熔炼硫化物制取金属
目录 3.1 3.2
3.3
3.4 3.5
7
安徽工业大学 ·有色金属冶金系
有色冶金原理
3.1.2 硫化矿高温下五种反应类型
硫化矿的处理过程虽然比较复杂,但从硫化 矿物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来考虑,大致可归 纳为五种类型:
目录 3.1 3.2
3.3
3.4 3.5
8
安徽工业大学 ·有色金属冶金系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T (C)
目录 3.1 3.2
3.3
3.4 3.5
12
安徽工业大学 ·有色金属冶金系
有色冶金原理
deltaG (kJ)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目录
-50.000 -100.000 -150.000
500
1000
1500
2000
T (C)
deltaG (kJ)
目录 3.1 3.2
3.3
3.4 3.5
安徽工业大学 ·有色金属冶金系
有色冶金原理
deltaG (kJ)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00 0
冶金原理ppt课件

图9-2 PCOPCO2总压变化时布多尔 反应的%CO-T关系图
● t < 400℃时,%CO≈0 反应基本上不能进行;随着温度升高,%CO变化 不明显。
● t = 400~1000℃时 随着温度升高,%CO明显增大。
● t > 1000℃时,%CO≈100 反应进行得很完全。
在高温下,有碳存在时,气相中几乎全部 为 CO。
2000 -26920 7. 02
◆ 在通常的冶炼温度范围内,氢的燃烧反应进行得十分完全, 平衡时氧的分压可忽略不计。
◆ 氢燃烧反应的 rG T线与CO燃烧反应的 于一点,交点温度:
rG线相T 交
-503921+117. 36T = -564840+173. 64T
T = 1083K
◆ 温度高于1083K,H2对氧的亲和势大于CO对氧的亲和势 H2的还原能力大于CO的还原能力。 温度低于1083K,则相反。
◆ 在较大
PH的2 /下PH,2OH2可将WO3、MoO3、FeO等还原成金属。
◆ 在适当
的下,氢可还原钨、钼、铌、钽等的氯化物。
4、金属还原剂
PH2 /PH2O
◆ 铝、钙、镁等活性金属可作为绝大部分氧化物的还原剂。
◆钠、钙、镁是氯化物体系最强的还原剂。
9.2 燃烧反应
火法冶金常用的燃料
固体燃料 煤和焦碳,其可燃成分为C 气体燃料 煤气和天然气,其可燃成分主要为CO和 H2 液体燃料 重油等,其可燃成分主要为CO和H2
● 两个反应的 rG 线T(图9-4)相交于1083K。
◇ 低于1083K,生成CO2的反应优先进行; ◇ 高于1083K生成CO的反应优先进行。
2、水蒸气与碳的反应
冶金原理及工艺-教学大纲 2014-修订-1015

《冶金原理及工艺》教学大纲Metallurgical Principles and Processes(学分2 ,学时32 )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在《物理化学》课程学习结束以后,进一步学习物理化学的基本理论在金属冶金熔炼过程中的应用,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的基础,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金属冶金及熔炼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工艺原理和技术方法等,培养学生利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金属冶金过程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1. 绪论、活度及氧位图(2学时) §1.1 热力学基本概念;§1.2化学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1.3活度的概念及意义;§1.4氧位图及其意义。
§2. 熔渣、熔剂性质(2学时) §2.1 熔渣结构理论介绍;§2.2熔渣的化学性质(碱度、氧化能力、还原能力);§2.3熔渣的物理性质(熔化性、粘度、界面性质);§2.4 合金熔炼过程中的润湿现象。
§3.合金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4学时) §3.1 形成溶液时氧化物的氧位;§3.2氧化还原的热力学条件;§3.3金属元素在铁熔液中的氧化;§3.4合金元素被Cu2O氧化及被CO2氧化;§3.5合金元素的选择性氧化;§3.6脱碳反应。
§4. 合金熔体内杂质的去除(6学时) §4.1夹杂形成的动力学;§4.2夹杂形成的影响因素;§4.3脱氧反应;§4.4脱磷反应;§4.5脱硫反应;§4.6去气过程。
§5. 典型合金的熔炼工艺方法(12学时) §5.1铁合金熔炼工艺;(4学时)§5.2铝合金熔炼工艺;(3学时)§5.3铜合金熔炼工艺;(3学时)§5.4镁合金熔炼工艺;(1学时)§5.5钛合金熔炼工艺。
《冶金原理》课后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1 冶金原理研究的主要容包括_冶金动力学、冶金热力学、冶金溶液。
2 金属熔体指液态的金属、合金。
1、冶金原理是提取冶金的主要基础科学,它主要是应用__物理化学、_____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提取冶金过程,为解决有关__技术___问题、开拓__新__的冶金工艺、推进冶金技术的发展指明方向。
、2、根据组成熔体的主要成分的不同,一般将冶金熔体分为__金属熔体、熔渣、熔盐、熔硫。
3、冶金原理按具体的冶金对象分为__钢铁____冶金原理及__有色金属___冶金原理。
4、根据熔渣在冶炼过程中的作用的不同,熔渣主要分为____冶炼渣、精炼渣、富集渣、合成渣____四种。
在生产实践中,必须根据各种冶炼过程的特点,合理地选择_熔渣____,使之具有符合冶炼要求的物理化学性质。
5、熔渣是_金属提炼______和_____精炼过程__的重要产物之一。
6、熔渣是指主要由各种_氧化物_____熔合而成的熔体。
7、__富集渣______的作用在于使原料中的某些有用成分富集于炉渣中,以便在后续工序中将它们回收利用。
8、__精炼渣_____的作用是捕集粗金属中杂质元素的氧化产物,使之与主金属分离。
9、在造锍熔炼过程中,为了使锍的液滴在熔渣中更好的沉降、降低主金属在渣中的损失,要求熔渣具有较低的粘度、密度、渣-锍界面力。
10、为了提高有价金属的回收率、降低冶炼过程的能耗,必须使锍具有合适的物理化学性质。
11、在生产实践中,必须根据各种冶炼过程的特点,合理地选择__熔渣成分______,使之具有符合冶炼要求的物理化学性质。
12、冶金过程热力学可以解决的问题有:1)计算给定条件下的;根据的正负判断该条件下反应能否自发地向________进行:2)计算给定条件下的平衡常数,确定反应进行的______;3)分析影响反应的和平衡常数,为进一步提高________指明努力方向。
预期方向;限度;转化率。
13大多数有色冶金炉渣和钢渣的主要氧化物:FeO、CaO、SiO214高炉渣和某些有色冶金炉渣的主要氧化物:CaO、Al2O3、SiO215熔盐——盐的熔融态液体,通常指无机盐的熔融体16在高温冶金过程中处于熔融状态的反应介质或反应产物叫________ 冶金熔体1、应为熔盐有着与水溶液相似的性质,因此熔盐电解成为了铝、镁、衲、锂等金属唯一的或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金原理》参考书:《冶金原理》,李洪桂编,科学出版社,2005年考试范围:主要内容包括冶金熔体的相平衡图、冶金熔体的结构、冶金熔体的物理性质、冶金熔体的化学性质、化合物的生成分解反应、化合物的生成分解反应、高温分解分离提纯过程、冶金过程的气固相反应动力学、冶金过程的液气相反应动力学、电极过程动力学。
重点掌握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与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计算;化学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组分活度的相互作用系数概念与应用;冶金中主要二元渣系相图;具有简单三元共晶体的相图;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参数状态图;氧势图及其应用;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条件;氧化物的间接还原反应热力学;湿法冶金的优点,湿法冶金流程的基本表示方法;浸出过程热力学,浸出过程动力学;沉淀和结晶,水溶液中金属的沉积;电解精炼和电解提取,电解制取金属和金属粉末;萃取方式,萃取机理和萃取平衡。
《冶金传输原理》参考书:《冶金设备基础-传递原理级物料输送》,唐谟堂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
考试范围:动量传输:主要掌握流体静力学特性、静力学基本方程、流体动力学的几个重要方程、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等,特别是掌握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动量方程的应用,分析流动状态、边界层特征,计算流动过程的能量损失。
热量传输:导热主要掌握能量方程及其在定解条件下的求解;对流传热主要掌握对流传热系数的几种求解方法;辐射传热要求能够利用辐射网络的方法求解物体间的辐射传热,掌握气体辐射的特点及其计算方法。
质量传输:掌握传质微分方程,对典型稳态、非稳态扩散传质问题的求解,掌握对流传质系数的不同求解方法以及典型相间传质问题的分析方法。
《硅酸盐物理化学》参考书:1、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程,胡志强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2、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陆佩文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考试范围:紧密堆积原理、鲍林规则;典型晶体结构分析,硅酸盐晶体结构分析,晶体几种类型的结构缺陷。
熔体的结构与性质,玻璃的形成条件;固体界面的结构,界面的结构及界面应力,粘土-水系统的性质及瘠性料的悬浮与塑化。
热力学计算方法及实例分析。
单
元系统、二元系统和三元系统相图的分析方法,专业相图的分析。
晶体中扩散的特点及宏观规律,扩散的推动力及微观结构,扩散系数,不同类型晶体中扩散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固相反应动力学。
相变的类型,液-固相变的热力学规律和动力学规律,液-液相变的分类、分相的热力学理论、分相动力学。
烧结的基本理论、模型,固相烧结和液相烧结的传质机理,晶体长大与二次再结晶的理论及工艺控制。
《材料科学基础》优选参考教材:《材料科学基础》石德珂主编,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材料科学与工程》文九巴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8,第一版
可参考教材:《金属学原理》侯增寿,卢光熙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金属学》胡赓祥,钱苗根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考试范围:一、公共部分
晶体结构和缺陷:立方晶系晶向晶面指数,致密度计算,理论体积密度计算,晶体缺陷与材料性能的关系;
凝固理论:均匀形核时临界晶核半径、形核功的推导,影响形核率的因素,控制晶粒大小的途径和理论依据,纯金属和固溶体晶体长大方式和理论,铸锭宏观组织的控制和理论;
塑性变形和再结晶:滑移系、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临界分切应力的计算,塑性变形对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材料强化四大途径的机制,塑性变形后的加热对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相图:Fe-Fe3C相图平衡结晶过程分析(用冷却曲线),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计算,金相显微组织;伪共晶、离异共晶;
二、其他部分(该部分两个内容,请任选其一)
内容一:
位错的运动方式、位错的线张力、位错的分解与合成;相图热力学;三
元系相图及其类型、重心法则、共线法则、具有四相平衡反应的三元系
共晶相图;扩散、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及其应用、间隙扩散和
空位扩散、扩散驱动力、反应扩散、影响扩散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