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第七章 拜占庭文明汇总

合集下载

拜占庭

拜占庭

2、典型建筑: 圣维塔莱教堂:外形八角形、造型轻巧、结 构奇特. 索非亚教堂:①背景:始建于公元532年,不仅是宗 教性建筑,也是王权的象征 . 体现出政教合一的思想. ②特点:规模宏大,结构紧密,构思巧妙,平 面为椭圆形,祭坛正中,有一最大 穹顶.象征王权的集中与统一,拜 占庭灭亡后,土耳其人把其改为 大清真寺,现在教堂四周伊斯兰 风格的尖塔就是后来土耳其人 所建.
四、室内元素特征:
1、构造特点:外墙上的大盲券中套有券洞窗 或连券柱组成的“复式窗”。 2、柱头特点:上下大小的斗状透雕植物纹样。 3、家具: 材料—木,石,青铜作骨架木片,螺钿、 象牙、金、银、珐琅等,镶嵌家具 表面,或彩绘色图案。 造型—坐具造型有房山形。圆券形,花瓣 形,半圆形,扶手多为方条状,装 饰上喜用希腊十字、花朵、圆环、 连券柱,花冠,狮、马、人形,也 常用阿拉伯伊斯兰式纹样。
五、饰品:
1、象牙雕饰:一块三折板,两边两块用合 页与中间一块相连,上面浮雕 人物是耶稣及他的门徒们。 2、镶嵌画:《查士丁尼大帝及其随从》圣 维塔莱教堂 特点:气氛庄严肃目、人物平面,轮廓 线粗放,明快,有装饰趣味。查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 部分, 西边以罗马为中心,东边以 拜占庭为中心即君士坦丁堡,西 罗马灭亡后,东罗马继续存在.直 到1453年为奥斯曼土耳其人所 灭.
二、文化背景:继承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精神,吸 取了西亚、波斯、阿拉伯等地的 艺术成分。
三、建筑特征:纪念性、宏伟性强、创造出集中、 统一而开阔的室内空间,外观精 美华丽,主要材料是优秀粘土砖 和灰浆、罗马混凝土、石材. 1、造型特点:下面基本是方形基座,上部为5个 圆顶,中央圆顶高于其它四个帆 拱、顶.

拜占庭ppt

拜占庭ppt

03
的保障。
手工业的发展
拜占庭帝国的手工业发展繁荣,特别是纺织业 、造船业和制陶业。
拜占庭帝国的工匠技艺高超,其产品在市场上 具有很高的价值。
手工业的发展为拜占庭帝国的经济带来了多元 化的特点,也为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04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发展
文学的成就
丰富的文献收藏
拜占庭帝国收藏了大量古典文献和早期基督教文献,为后世研究 古代文化和基督教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经济背景
03
拜占庭帝国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手工业和贸易,其首都君士
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02
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制度
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制度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拜占庭帝国的经济状况
贸易的繁荣
1
拜占庭帝国在贸易上具有极高的地位,特别是 与意大利的贸易往来。
2
拜占庭帝国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桥梁,其贸易 网络覆盖了欧亚非三洲。
世研究这些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
02
天文学研究
拜占庭帝国在天文学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对行星运动和历法编制等
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03
数学应用
拜占庭帝国在数学应用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成就,如在建筑、航海和手
工艺品制作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了数学知识。
05
拜占庭帝国的宗教信仰
东正教的传播
早期基督教
在拜占庭帝国建立之前,基督教已经在罗马帝国境内传 播,并逐渐成为国教。
民众生活
宗教信仰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婚姻、家庭、节庆等 ,成为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06
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力量
强大的海军
拜占庭帝国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海军之一,其海军舰 队由数百艘战船组成,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和作战。

拜占庭文明简述

拜占庭文明简述

拜占庭文明简述拜占庭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住开来的作用。

一方面,它使古典文化适用于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形式;另一方面,它保护古典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免遭灭亡,使古典文化能够传于后世。

本文将从拜占庭文明的发展、特征和传播三个方面来简单介绍拜占庭文明。

拜占庭文明的发展拜占庭文明是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以东正教思想为指导所构成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其文明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萌芽、发展、停滞、黄金、衰落五个时期。

萌芽时期拜占庭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君士坦丁时代,公元3—4世纪,罗马帝国由于西部蛮族的严重威胁,罗马的君主开始寻找相对稳定的地区作为帝国新的中心。

最终,君士坦丁大帝选定了地中海和黑海之交的港口城市—拜占庭,下令在此兴建“新罗马”,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建国初期,拜占庭政府即拨专款用于收集和整理古代图书,在各城市建立国家图书馆,古希腊时代的许多作品在这一时期得到系统整理,拜占庭文明从此萌芽。

发展时期查士丁尼时代,帝国的文化艺术兴盛一时,查士丁尼下令重编了古罗马的法规,制定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这是欧洲第一部完整的法律汇编,该法典成为此后百年拜占庭的法律,也为近代欧洲法律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为了讨好已经成为国教的基督教,查士丁尼大帝下令封闭了雅典所有的学校包括柏拉图学园,并摧毁了一些图书馆,这一举动敲响了古典文化的丧钟。

与此同时,教会图书馆发展迅速,几乎所有教堂和修道院均设立图书馆,这一时期,基督教会文化基本上取代了古典文化的地位。

由于东正教在帝国中始终附属于皇帝,没有形成西方那种教权一度高于俗权,教会笼罩一切的局面,因此当时民间的藏书仍然十分丰富。

停滞时期公元7世纪到9世纪,经历了波斯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的多方面长期打击后,教育事业和艺术创造受到极大影响,文明发展相对停滞。

希拉克略时期,经过领土的收缩和军区制改革后的拜占廷帝国,剩下的基本上是希腊的东西,希腊语被定为国家语言,标志着拜占庭帝国从末期罗马帝国向希腊化的拜占庭帝国的转变。

拜占庭帝国:千年帝国的兴衰与遗产

拜占庭帝国:千年帝国的兴衰与遗产

拜占庭帝国:千年帝国的兴衰与遗产拜占庭帝国,又称为东罗马帝国,是古代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95年。

拜占庭帝国在中世纪时期,成为了欧洲和亚洲的文化、宗教和政治中心,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过程、政治制度、文化成就以及遗产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过程1.兴起拜占庭帝国的兴起始于公元395年,当时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由他的两个儿子统治。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设在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因此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建立,标志着古代罗马帝国的分裂,也预示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

2.黄金时代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大约从公元6世纪中叶到10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拜占庭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拜占庭帝国的领土扩张到了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北非等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在政治方面,拜占庭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为了巩固皇权,拜占庭帝国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如设立官僚机构、加强中央集权等。

此外,拜占庭帝国还实行世袭制,确保皇位的稳定传承。

在经济方面,拜占庭帝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发达的贸易网络。

拜占庭帝国的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粮食产量充足。

同时,拜占庭帝国还控制了地中海贸易的要道,与周边国家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往来。

在文化方面,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罗马的文化传统,同时又吸收了东方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成就主要体现在建筑、艺术、宗教等方面。

拜占庭建筑以其宏伟壮观、精美细腻而著称于世,如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等。

拜占庭艺术则以马赛克画、壁画、金器等为代表,展示了拜占庭人民高超的艺术技艺。

此外,拜占庭帝国还是基督教东正教的中心,对世界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衰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拜占庭帝国逐渐陷入了内外困境。

从10世纪中叶开始,拜占庭帝国的国力逐渐衰落,领土不断缩小。

世界古代文明——拜占庭文明

世界古代文明——拜占庭文明

世界古代⽂明——拜占庭⽂明拜占庭⽂化是欧洲中古⽂化的明珠,是⼈类⽂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住开来的作⽤。

拜占庭⽂化在世界范围内游牧民族普遍冲击农耕民族的时代,保护古典希腊罗马⽂化遗产免遭灭亡,使古典⽂化能够传于后世。

同时,拜占庭⼈使古典⽂化适合于中古社会⽣活,形成古典⽂化的特殊形式。

1、拜占庭⽂化概况拜占庭⽂化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发展⽔平较⾼,因此在⽂化发展缓慢的中古欧洲发挥积极作⽤,直接促进斯拉夫世界的⽂明化,加速斯拉夫各民族国家的发展,并形成以东正教为核⼼的东欧世界。

拜占庭⽂化还对周围其他民族⽂化产⽣积极的影响,推动中古时期不同⽂化间的交流。

拜占庭⽂化为中古晚期的西欧提供有利于未来发展的进步因素,在学术和艺术领域留下的宝贵遗产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世界。

中世纪初期,当罗马帝国的西半部在⽇⽿曼⼈的⼊侵下成为⽀离破碎的众多王国时,东半部却顶住了冲击,以拜占庭帝国的形式继续存在了⼀千年,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其帝国攻破。

其间,拜占庭帝国虽然先后遭到伊斯兰势⼒的蚕⾷,保加利亚⼈的冲击,甚⾄同属基督教的西⽅世界的劫掠,但它在风⾬飘摇中存在了⼀千年,这本⾝就已经颇为难得了。

拜占庭以东⽅为其主要疆⼟,以希腊语为其⼤众语⾔,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化的存留;教会在帝国中始终附属于皇帝,没有形成西⽅那种教权⼀度⾼于俗权,教会笼罩⼀切的局⾯,因此教会⽂化和世俗⽂化并存共荣,这也为希腊⽂化的继续存留创造了氛围。

可以说,西⽅能够发⽣⽂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化能在西南欧重新⽣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桥。

2、政府注重图书馆的建设拜占庭政府⾼度重视作为学术研究重要条件的图书馆的建设。

建国初期,政府即拨专款⽤于收集和整理古代图书。

在各⼤中城市建⽴国家图书馆.古希腊时代的许多作品即是在这⼀时期得到系统整理。

查⼠丁尼时代推⾏的思想专制政策摧毁了⼀些图书馆,其中亚历⼭⼤⾥亚图书馆和雅典图书馆的藏书破坏最为严重。

拜占庭

拜占庭

中世纪东欧:拜占廷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廷的旧址,故又名拜占廷帝国。

在西罗马崩溃后,它继续保持了政治、经济上的繁荣,成为东地中海的一个强国。

一、查士丁尼时期的拜占廷:P115—P160拜占庭历史上“第一黄金期”查士丁尼(527-565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皇帝,他的主要目标是重新征服西方已经丧失的土地,恢复罗马帝国。

为实现这个目标,他首先采取措施巩固帝国内部,1、查士丁尼改革:(1)编纂法典:529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10卷,533年编成《法学汇纂》50卷,收辑了历代法学家的论文。

同年又颁布《法理概要》(法学家指南)阐明法学原理,将534年以后颁布的法令汇集成册,称为《新法典》。

查士丁尼时代汇集整理的全部罗马法律文献,统称《罗马民法汇编》。

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典。

从十二世纪起,这部法典成为西欧各国研究和制订法律的基础。

(2)改革行政:拜占廷在行政区划上分两大郡、七大州和六十个行省,由皇帝派官吏行使地方统治权。

查士丁尼时期,帝国政治非常腐败,贪污、贿赂成风,大小官员滥用职权,对人民进行敲诈勒索。

查士丁尼实行一些缓解矛盾的措施,如惩治贪污,限制贵族特权。

实行长子继承制。

但同时查士丁尼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和教堂,在各地到处修筑桥梁,改善道路,设立防卫网。

政府开支扩大,赋税就不断加重,人民不堪重负,到处爆发起义,规模最大的是532年1月首都群众发动的“尼卡起义”(希腊语胜利之意,为起义者口号),君士坦丁堡除皇宫外尽落入起义者手中,后来查士丁尼的大将贝利撒留利用雇佣军镇压了这次起义,帝国的统治才得以继续维持下去。

2、对外政策基本方针:东方和平;西方战争(1)532年,他不惜以高代价和波斯缔结和约。

稳定东部边境,然后集中力量侵略西方。

(2)533年,派贝利撒留率军入侵汪达尔王国,攻占其首都迦太基,灭亡了汪达尔王国。

随后在北非恢复了帝国的行政机构。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1PPT课件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1PPT课件

2、外因 斯拉夫人的农村公社制度。 (全国设11个军区,将土地赐封将
领和士兵,形成的军事封邑体系。) 3、伊苏里亚王朝(717建立)与“圣像破 坏运动”
国王颁布诏令,禁止教会供奉圣像和 崇拜偶像, 进而捣毁圣像,封闭修道院, 没收教会土地与财物,强迫修道士还俗。
破坏圣像运动的目的是遏制教会势力和 强化王权。
第七章 东欧诸国
本章主要叙述拜占庭与俄罗斯封建制度形成的历 史,重点掌握三大问题:一是拜占庭国家对东欧及 南欧的影响(波兰、捷克等)以及在西罗马帝国灭 亡后何以会延续近千年之久?二是以俄罗斯为代表 的国家都未经过奴隶制阶段而直接过渡到封建社 会,原因何在?三是注意外部因素对这一地区发展 的影响(十字军东侵、蒙古西征等)。
四、拜占庭的封建化进程(7-11世纪)
(一)封建制度的形成 1、内因
蛮族入侵与希拉克略王朝(610-711 年)的军事、政治改革: 康斯坦斯二世(641-668年在位)与 “军区制”(Themes)及其实施的后 果——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军事力 量,能有效抵御外族入侵;社会上产 生了新的军事贵族,逐渐与旧贵族结 合,构成了新兴的封建主阶级(豪强 或称“吉那特”)。此即早期封建生 产关系的萌芽。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 陷落,拜占庭帝国灭亡。
第一 季度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与拜占庭文明的延续: 斯拉夫人文字、东正教的信仰以及教俗政 治的特定模式 (俄罗斯的政治文明可谓典 型)。
第二节古代俄罗斯国家
一、古代罗斯国家 ************* 相关问题**************** 1、俄罗斯文明与拜占庭文明具有密切 的联系,拜占庭文明对于俄罗斯文明 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斯拉夫文字的 起源、东正教的意识形态、皇权凌驾 于教权之上的政治制度——俄罗斯文 明构成拜占庭文明传统的延伸。 2、斯拉夫人的分布 西斯拉夫人:东欧平原的西部,大致 相当于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地区。 东斯拉夫人:东欧平原的东部,大致 相当于俄罗斯、乌克兰与白俄地区。 南斯拉夫人:巴尔干半岛,大致相当 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与 斯洛文尼亚地区。********************

《拜占庭建筑》课件

《拜占庭建筑》课件

旅游价值:拜占庭建 筑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保护和修复工作有 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 展
社会教育:拜占庭建 筑是重要的社会教育 资源,保护和修复工 作有助于提高公众的 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拜占庭 建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欧洲联盟:提供资金和技术支 持,保护拜占庭建筑
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展拜占庭 建筑保护项目,提高公众意识
地理位置:位于土耳其伊 斯坦布尔
建筑风格:拜占庭式建筑
历史背景:始建于公元 532年,由查士丁尼大帝 下令建造
建:东正教的重要 教堂,被誉为“世界第八 大奇迹”
保护现状:1985年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位置:意大利 罗马
建筑风格:拜 占庭式建筑
公元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 帝国攻占君士 坦丁堡,东罗
马帝国灭亡
早期阶段:公元330-527年,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筑风格受到罗马和希腊的影响。
中期阶段:公元527-1056年,建筑风格逐渐形成,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如圣索菲亚大教 堂。
后期阶段:公元1056-1453年,建筑风格更加成熟,出现了许多精美的建筑,如圣马可大教堂。
保护措施: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拜占庭 建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保护和修复,如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部分拜占庭建筑列入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
研究价值:拜占庭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 科学价值,对研究古代建筑、宗教、文化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价值:拜占庭 建筑是古代文明的 重要遗产,具有极 高的历史价值
文化传承:拜占庭建筑 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保护和修复工作有助于 传承和弘扬文化
建筑功能:主要用于宗教、政治、文化等公共建筑,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纪念意义
色彩丰富:以金色、蓝色、红色为主,色彩鲜艳 镶嵌工艺:使用马赛克、玻璃、宝石等材料进行镶嵌装饰 雕塑艺术:大量使用雕塑,如浮雕、圆雕等 建筑结构:采用穹顶、拱门、柱廊等结构形式,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后掉头进行西征。533年,贝利撒留率军进攻北非的 汪达尔王国,揭开了长达20多年的查士丁尼征服战争的 序幕,534年灭汪达尔。
查 士 丁 尼 皇 帝

535年出兵意大利,开始了征服东哥特王国的战争, 直到554年才消灭了东哥特王国。同年,拜占庭利用 西哥特王国内讧,出兵占领了西班牙的东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海地区。 至此,拜占庭对西方的征服达到极限。然而,长期的
保证了政治的相对稳固。

其三,帝国还执行了相对灵活的外交政策,通过联姻、
送礼、经济收买等手段,阻止敌国的进攻。同时,还经
常挑拨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转移矛头。

其四、拜占庭帝国还掌握着一支较为强大的军队,当阿 拉伯人兴起以后,拜占庭还建立了强大的海军,装备着 一种被称为“希腊火”的喷火器,喷射一种易燃液体,
战争耗尽了东部的财力,加重了东罗马居民的负担,
激化了社会矛盾。
6世纪拜占庭帝国版图

查士丁尼还成立了一个罗马法编纂委员会,审订了自
哈德良皇帝(117-138)以后400多年来历代元老院的
决议和皇帝诏令,于529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共10卷。后来又把历代法学家解释法律的论文汇总整 理,于533年编成《法理汇要》50卷。同年又颁布的 《法学总纲》,可以看作是罗马法基本原则的教科书。
使日耳曼人转向西部。

查士丁尼皇帝(Justinian I)统治时期(527-565年在
位),被认为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他在内政、外交、经济、军事方面都有所建树。这位皇 帝出生于西罗马,仍然说拉丁语,他的西部情结,使他 不惜动用东部的资源,去夺取西罗马以前的核心地带。
532年,他与波斯帝国缔结和约,停止了与波斯的战争,
(Heraclius)610年登基,建立希拉克略王朝起,拜占
庭帝国开始以希腊语为官方语言,在政治关注上更注重 东方。

拜占庭的统治者最终在6世纪末,击退了波斯人的进
攻,但从7世纪开始,拜占庭面临着一个新的更为强 劲的对手,即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迅速夺取了原 属拜占庭帝国的一些地盘,如叙利亚、巴勒斯坦、埃 及和北非等地。到了650年,拜占庭帝国的范围缩小
最后又将534年以后颁布的法令于565年编纂成《法令
新编》,这是查士丁尼自己颁布的法律。

以前的法令都是以拉丁文写成,而《法令新编》却以 希腊文写成,它意味着拜占庭帝国以拉丁文作为法律
媒介的历史的终结。上述所有法律文献统称《罗马民
法大全》,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 献,对以后欧洲各国的立法有重大影响。
第七章 拜占庭文明

公元476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原来环地中海地
区的统一局面遭到破坏,通常人们将此看作是罗马帝国 的终结。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说,罗马帝国的东部地区 仍然保持帝国的名称,保留了不少罗马的文化遗产,罗 马帝国似乎还在延续着。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被后人称
为东罗马帝国的政体,在文化上却表现出与前罗马帝国
承认。在东罗马,人们认为君士坦丁大主教才是教会的
领袖。拜占庭帝国所在地区曾是犹太教产生和流传的地 区,具有犹太教的深厚基础,7世纪后又受到伊斯兰教
挑战。

在这样的环境下,拜占庭的基督教会和统治者,非常强 调教会的纯正性和正统性,对教理的探讨抱有极大的兴 趣。甚至一般的老百姓,也非常关注一些深奥的宗教问 题。有的故事说,拜占庭的面包师有时也会沉湎于宗教 问题的思考,买面包的人问他,面包多少价钱,他却回
而引燃敌船而将其摧毁。

其五,宗教起到凝聚帝国精神力量的作用,这就是带有 拜占庭色彩的教会势力,拜占庭文明在许多方面是与它 的宗教相联系的。
希腊火
二、破坏圣象运动与东西教会的分裂

拜占庭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深厚的基督教氛
围。首都君士坦丁堡就是由第一个支持基督教的皇帝建
立的,自此后,君士坦丁堡一直是基督教的重要中心之 一。在早期,君士坦丁主教区曾与罗马、亚历山大、安 条克、耶路撒冷等大主教区齐名。后来,罗马和罗马教 皇的地位逐渐突出,但这种领导地位在拜占庭并未得到

在查士丁尼之后,拜占庭内部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内
战,与此同时又受到外族的进攻。东部有波斯人的挤压,
巴尔干半岛遭到来自亚洲的阿瓦尔人(Avars)和来自 欧洲的斯拉夫人的入侵。意大利半岛则被伦巴底人征服。

查士丁尼以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在语言方面,查 士丁尼时,拜占庭帝国还通行拉丁语。而从希拉克略
至小亚西亚、巴尔干半岛南部、意大利半岛的部分地
区和邻近岛屿。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能够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还延续这么多 年有它自己的原因。 首先,这是一片相对富饶的土地,这里有发达的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接壤处,又位于 黑海和地中海的出入口,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人们,非 常容易和自然地汇集到这个帝国的中心,由此促进了
地区至今还保留着拜占庭风格的建筑。
一、拜占庭帝国的形成和延续

早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前,东西罗马就已分而治之。 戴克里先皇帝设立“双皇帝”制度,君士坦丁大帝更
是在拜占庭设立新的都城,这种东方化的政策,最终
导致在395年东西罗马正式分裂。但这种分裂却幸运 地使东罗马帝国免遭了日耳曼人征服的命运。东罗马 帝国比西罗马帝国更早受到日耳曼人的骚扰,但它凭 借自己内部的力量,抵挡住了日耳曼人的入侵,而迫

商业贸易的发展。国家通过税收获得大量资金,足以
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

其次,在政治上实行了更有效的统治。拜占庭帝国实行
高度的中央集权的统治,皇帝拥有全权,而更重要的是, 帝国还拥有一批相对忠诚和高效的官吏。因此,虽然拜 占庭帝国常常出现一些宫廷阴谋和叛乱,但由于帝国时 不时也出一些明智的君主,再加上官僚机构的稳定有效,
相当不同的特性。这一地区通行希腊语,创立了不同的 基督教分支,君主制度也较接近东方色彩。

所以,人们在文化上将它视为一种新的类型,因为东罗 马帝国建都拜占庭,人们也称它为拜占庭帝国,与之相 联系的文化称之为“拜占庭文化”。拜占庭文化不仅局 限在东罗马帝国,它也影响了周边的一些地区,最重要
的就是俄罗斯,其次还有意大利的威尼斯地区等,这些
答说:圣父比圣子耶稣基督更伟大。正是在这样的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