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水蒸气性质表 (便查)
有机化学实验五 水蒸汽蒸馏

实验五水蒸气蒸馏一.实验目的:1.学习水蒸汽蒸馏的原理及应用;2. 掌握水蒸汽蒸馏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3.比较水蒸气蒸馏、普通蒸馏和分馏的异同点。
二.实验重点和难点:1. 学习水蒸汽蒸馏的原理及应用;2.掌握水蒸汽蒸馏的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装置和药品:实验仪器:玻璃管250mL圆底烧瓶克氏蒸馏瓶冷凝管接引管接液瓶电热套T形管(弹簧夹) 温度计及套管分液漏斗量筒弯管化学试剂:苯胺(化学纯) 20mL四.实验装置图:【参见教材P82图3.8所示】五.实验原理:水蒸气蒸馏(Steam Distillation)原理,简言之,就是当水和不(或难)溶于水的化合物一起存在时,整个体系的蒸气压力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应为各组分蒸气压力之和。
即:P=P水+ P A(P A为与不(或难)溶化合物的蒸气压)。
当P与外界大气压相等时,混合物就沸腾。
这时的温度即为它们的沸点,所以混合物的沸点将比任何一组分的沸点都要低一些。
而且在低于1000C的温度下随水蒸汽一起蒸馏出来。
这样的操作叫水蒸气蒸馏。
水蒸汽蒸馏是用来分离和提纯液态或固态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方法。
1.常用在下列几种情况下:(1). 某些沸点高的有机化合物,在常压蒸馏虽可与副产品分离,但易将其破坏。
(2). 混合物中含有大量树脂状杂质或不挥发性杂质,采用蒸馏、萃取等方法都难于分离。
(3). 从较多固体反应物中分离出被吸附的液体。
2.被提纯物质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 不溶或难溶于水。
(2). 共沸腾下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
(3). 在100℃左右时,必须具有一定的蒸气压(一般不小于1.33KPa) 。
3.基本原理:当有机物与水一起共热时,整个体系的蒸气压力,根据分压定律(道尔顿Dalton分压定律) ,应为各组分蒸气压之和。
即:P=Pa+Pb式中:P----代表总蒸气压;Pa----代表水的蒸气压;Pb----代表与水不相溶物质或难溶物质的蒸气压。
调查记录表五年级随便

调查记录表五年级随便一、调查目的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我们的时代和以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广大新生事物中,互联网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在网络的温室里,很多人用物不当而悔恨终身,针对这一现象,我针对身边部分群体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
二、调查方法1、过书籍资料查找,分析原因。
2、走访调查同学和亲朋好友,介绍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用眼身心健康。
3、访问网络专家曾对用网不当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1、出现用眼不当主要的人群。
2、介绍网络增添的益处与弊端。
3、如何预防因用眼不当而导致的不良反应。
经调查,我辨认出以下几点:1、用眼不当的人,部分出现在夜猫子,网络作家群体中。
2、存有许多中小学生都说道过自己就是夜猫子,每天一回到家不是先做作业,而是先抽出手机,先好好地玩一遍;有些人看看电子书能够看见12点,而书包都没有关上,甚至有些人说明自己存有很深的电子写作网瘾,每天看看没法电子书就浑身疼。
3、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也有很多人热衷于新游戏。
四、结论当下,人们网络使用量明显过大,因此引起的问题层出不穷。
然而正如《小学生上网手册》中所说:“适当游戏益脑,大玩游戏伤身。
”不要让自己经常阅读电子书、玩游戏,这样就不会形成太大的网瘾;如果你的网瘾实在太大了,可以请爸爸妈妈定期收走自己的手机,这样就可以不断削弱网瘾。
虽然我们的时代科技繁盛,不必为吃喝玩乐佩戴而犯愁,但恳请不要沉迷于网络,它可以套住你的双眼,可以使你看不出这人与自然而幸福的大千世界。
一、问题的提出星期五时,跑跑步广播操,我们成群结队地从操场回去。
图然,指着靠岸在我们前面的那辆大巴车发动了,用剩一团又一团的大量废气,存有几人跑过去一言着味,就立刻蒙住鼻子,奋不顾身地跳了过来。
我也捂住鼻子跳了过来,大口的体温新鲜空气。
为什么汽车排泄的气并使我们很疼?我搞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1)玩游戏搜寻资料。
(2)向别人询问。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废气中含有: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硫氧化物等,它们都比空气重,加上碳粒(黑烟)灰尘、水蒸气形成气溶胶,更不易挥发扩散。
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入学摸底考试 化学答案

湘豫名校联考2023年8月高三秋季入学摸底考试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科学合理使用添加剂并控制用量,能提高食品品质,A项错误;添加生石灰的主要目的是吸收SO₂减少酸雨的形成,不是减少CO₂排放减缓温室效应,B 项错误;食用氯化钠超标,容易引发高血压等疾病,采用含一定比例氯化钾的食盐,有助于降低血压,C 项正确;燃气是易燃、易爆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事故,开电灯会产生电火花,禁止开灯,D项错误。
2.C【命题意图】本题以物质结构与性质为载体考查类比能力,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元素的电负性减小,A 项正确;干冰、碘晶体都是分子晶体,B 项正确;苯使甲基活化,甲苯能与酸性KMnO₄溶液反应使其褪色,C 项错误;CuO 促进铁离子水解,MgO 也 .能促进铝离子水解,D项正确。
3. B【命题意图】本题以绿矾为载体考查物质组成、性质以及检验;意在考查实验能力及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解析】依题意,青矾的主要成分是,FeSO₁·7H₂O, 强热青矾分解生成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水蒸气,经冷凝(液化)制备硫酸溶液(“矾油”)。
SO₂ 不和氯化钡溶液反应,A 项错误;使甲基橙溶液变红色,说明“矾油”的水溶液显酸性,B 项正确;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在氮气保护下,强热青矾分解时部分硫的化合价降低,必有铁元素化合价升高,可以生成Fe₂O₃、Fe₃O₄, 固体溶于桥硫酸,加入硫氰化铵溶液,溶液变红色,只能说明固体含+3价铁,不能说明只有Fe₂O₃ 生成,C 项错误;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也会生成硫酸钡,D 项错误。
4.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化学计量,意在考查推理与计算能力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解析】氮气的分子式为He(单原子分子),氘气的分子式为Di,He 的质量数为4,质子数为2,故中子数为2; D 的质量数为2,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1个He 分子含2个中子,1个D₂分子含2个中子,故等体积这两种气体含中子数之比为1:1,A项错误。
一篇文章:快速看懂焓湿图!

⼀篇⽂章:快速看懂焓湿图!空调的任务是对⼀定环境的空⽓的温度、湿度、⽓流速度及空⽓的洁净度进⾏调节。
空⽓既是需要利⽤空调技术对特定空间空⽓环境进⾏调节和控制的主体,⼜是空调⼯程中需要根据不同要求进⾏热湿处理的对象。
因此,全⾯、深⼊地了解空⽓的特性,熟悉反映空⽓状态的参数及相互间关系的线图,会熟练运⽤焓湿图是学习和掌握中央空调技术的重要基础。
空⽓的状态参数我们常说的空⽓是⼲空⽓和⽔蒸⽓的混合物。
空⽓中⽔蒸⽓含量的变化对空⽓的⼲燥和潮湿程度会产⽣重要影响,从⽽对⼈的舒适感及健康、产品产量和质量、⽣产⼯艺过程、设备状况、处理空⽓的能耗等都有极⼤的影响。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平时可以忽略的空⽓中的⽔蒸⽓,在空调范畴⾥不仅不能忽略⽽且还要把它放在⾮常重要的地位来对待。
空⽓除了组成、性质、状态等定性的描述外,为便于对其进⾏处理和调控,还需要有对空⽓进⾏定量分析和描述的物理量,称为空⽓的状态参数。
状态参数通常是指识别某⼀个或某⼀类客观事物的数值特征或数量特征的度量。
可以说每⼀个客观的物体都有其特定的“状态参数”。
从空调的⽬的出发,主要从压⼒、温度、湿度和能量特性四个⽅⾯来描述空⽓的状态,所涉及的参数即为空⽓的状态参数。
温度:露点温度t L、⼲球温度t、湿球温度t S。
湿度:含湿量d、相对湿度φ。
压⼒:⼤⽓压⼒B、⽔蒸⽓分压⼒P q、饱和⽔蒸⽓分压⼒P q,b。
焓:h。
露点温度任⼀状态的未饱和空⽓,在保持所含⽔蒸⽓量不变的条件下,使其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低于某⼀个临界温度时,空⽓中的⽔蒸⽓便开始凝结出来,这个临界温度就称为这个状态空⽓的露点温度。
露点温度通常⽤t L表⽰,单位为℃。
在含湿量不变时,空⽓温度下降,由未饱和状态变为饱和状态,此时空⽓的相对湿度φ= 1O0%。
在空调技术中,把空⽓降温⾄露点温度,达到除湿⼲燥空⽓的⽬的。
湿度在空调⼯程中,测量和调节空⽓的湿度是仅次于温度控制的重要任务,尤其是需要知道空⽓中⽔蒸⽓的含量有多少和某⼀状态空⽓吸收⽔蒸⽓的能⼒有多⼤时。
水蒸气与湿空气

一、空气调节装置的工作概况
图9-15 空气调节装置示意图
第七节 湿空气的典型过程
二、湿空气的几种典型过程 1.绝热混合过程
图9-16 确定混合后湿空气的状态
第七节 湿空气的典型过程
0.001(ma1+ma2)d3=0.001ma1d1+0.001ma2d2
第七节 湿空气的典型过程
2.汽化阶段
第二节 水的定压加热汽化过程
3.过热阶段
第二节 水的定压加热汽化过程
解:1)因t=150℃>ts=99.63℃,故该蒸汽处于过热蒸汽状态。过热度D=t-ts=(99.64)℃=50.37℃。 2)10kg工质中既含有蒸汽又含有水,即处于汽、水共存状态,故为湿蒸汽状态,其温度必为饱和温度ts=99.63℃。
第七节 湿空气的典型过程
2.加热过程
Cycle Diagram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Cycle name
Add Your Text
Diagram
Your Slogan here
第五节 湿空气的基本概念
解:1)由饱和水蒸气表查得21℃时水蒸气的饱和压力为ps=0.024 896×105Pa,故水蒸气分压力为
2)由式(9-21)得含湿量为
第五节 湿空气的基本概念
第六节 湿空气的参数与h-d图
一、湿空气的焓
第六节 湿空气的参数与h-d图
二、湿空气的其他参数
三、湿空气的h-d图
第三节 水蒸气的表和图
二、水蒸气的h-s图
第三节 水蒸气的表和图
由于水蒸气表是不连续的,在求表列间隔中的数据时,必须使用内插法。因此,根据分析计算和研究的实际需要,可以用状态参数坐标图绘制水蒸气的各种热力性质图。如前述p⁃v图和T⁃s图,这两种图在分析过程中是有其特点的。但在工程上常常需要计算功量和热量,这在p⁃v图和T⁃s图上就需要计算过程曲线下的面积,而面积的计算,特别是不规则曲线包围的面积的计算,极不方便。如能在一种图上以线段精确地表示热量及功量的数值,则对于热功计算可以提供极大的方便,而h⁃s图就具有这种作用。因定压下的加热量(或放热量)等于焓差,即qp=h2-h1,而绝热膨胀的焓降等于技术功,即wt=h2-h1,故如在以焓为纵坐标、熵为横坐标的h⁃s图上,精确地画出标有数据的定温、定压线等,则用它作热工方面的数值计算是非常方便的。
2024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95

2024年北师大新版八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9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我国东南部主要气候类型 ( )A. 热带沙漠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2、将灯L1、L2串联在某电路中,发现灯L2比灯L1亮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L2的电流比L1大B. 通过L2的电流比L1小C. 通过两灯的电流一样大D. 无法比较通过两灯的电流大小3、防范触电事故最重要的是要有安全用电意识,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用手把他打开B. 家用电器或电线着火时,应迅速用水来灭火C. 更换灯泡、搬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D. 在照明电路中,电灯的开关应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4、有五种物质;其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①汽车排出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天然水蒸发成水蒸气④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A. ②④B. ①②⑤C. ⑧⑤D. ①③④5、巨磁电阻(GMR)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值随外磁场减小而增大的现象;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闭合开关S1;S2并使滑片P向右滑动时,指示灯亮度及电流表的变化情况是()A. 指示灯变亮电流表示数增大B. 指示灯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减小C. 指示灯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增大D. 指示灯变暗电流表示数减小6、水(H2O)被称为“生命之源”,双氧水(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构成相同B. 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C. 都含有氢分子D. 性质相似7、原始生命形成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收紫外线伤害,主要靠()A. 臭氧层B. 海洋C. 原始大气D. 自身具备抵抗紫外的能力8、小明从岸边看水中的鱼,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往一杯水中放入一块糖.过一会儿,会变甜了.这一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____.10、居民楼道中照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____伏,它与控制其亮暗的“声控开关”是____联连接的.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其示数单位是____.1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5个氮原子____;(2)2个水分子____;(3)3个碳酸根离子____;(4)金刚石的主要成分____.12、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2m高处有一盏灯成像在其中,灯的像距离该灯____m;若用手水平拨动转盘,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停止拨动转盘后,转盘还会继续转动,这是由于转盘具有____________ .13、物体____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现代干燥技术

第1章 湿气体和湿物料的性质
(8)露点ts 使不饱和的湿空气在总压和绝对湿度不变的情 况下冷却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为该湿空气的露 点。 (9)湿球温度 tw 在不饱和的空气-蒸汽混合气环境中,湿 物料(含水量足够多)蒸发少量液体而达到平衡时的温 度,称为湿球温度。 (10)绝热饱和温度tas 在一个绝热系统中,湿空气与液体 接触足够长的时间达到平衡时,湿空气便达到饱和。 此时气相和液相为同一温度。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 气相显热的减少等于部分液体汽化所需的潜热,因而 湿空气在饱和过程中的焓保持不变。此平衡温度称为 绝热饱和温度。
第3章 基本干燥过程的计算
但在实践中,常因假设了某些参数而忽略了 优化,这些参数为气流速度ug:,进口气体温 度Tg1,惰性气体流量WB等。 干燥器的设计过程通常包括下列计算步骤: ——由热、质衡算确定出口空气的温度Tg2和湿度 y 2; ——由Tg2、y2及其他有关参数确定干燥操作的平 均推动力; ——确定热、质传递系数;
第2章 干燥中的试验技术和测量方法
当试验的目的是选择适宜的干燥设备和确定设计 所需要的数据时,需在试验设备上作一系列试验。 试验设备应与实际设备为同一种类型,并在相同的 热力条件和物料处理状态下作试验。参数变动的范 围要宽一些。在有条件时试验最好在已有的工业设 备上进行。 2 物料湿含量和气体湿度的测定 物料湿含量的测定方法,一类是直接测量法,另一类是 间接测量法
第1章 湿气体和湿物料的性质
内能的绝对值M(J/kg)是未知的,但是相对于某一任 意定义的基准温度便可计算其数值。此外,在稳定流动 系统中,有一种为克服阻力以强制流入和流出系统的附 加能量。单位质量的附加能量,称为流动功,记为 pv 。 此处, p 为压力;v 为比容。单位质量内能 u 和流动功 PD之组合称为焓I,由下式定义:
第九章相变——精选推荐

第九章相变第九章相变前⼋章我们重点讨论了⽓体的各种性质,也介绍了液体、固体的基本热学性质。
可以说,我们基本上研究了所有的物质。
到此为⽌,我们对热学这门课的梗概应该有⼀个轮廓了。
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的原则是⾃然界最基本的原则。
⾃然界中许多物质都以固、液、⽓三种集聚态存在,然⽽物质的三态可以互相转化并为物质本的性所决定。
例如,常态下液体的⽔可变成⽔蒸汽,也可变成冰,⽽且冰可直接变成汽。
都⾮常形象地说明了这种联系。
显然,这⼀系列转化都与物质内部微粒的热运动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作为普通物理的热学,⾄少应当对这个问题有⼀个简明的回答,哪怕是最肤浅的。
物质为什么会发⽣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的条件什么?物态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
这正是本章的内容。
§1单元第⼀级相变的主要特征教学⽬的和要求:理解“相变”等概念,理解“相变潜热”的物理意义。
掌握单元系⼀级相变的普遍特点和简单规律。
教学时间:⼀课时教学内容:⼀.预备知识:1.何谓相?物理性质均匀的部分,它和其它部分之间有⼀定的分界⾯隔离开来。
例如:冰和⽔的混合物,冰块和⽔有分界⾯,冰块⾥⽔物理性质三均匀的,液体中的⽔物理性质也是均匀的。
那么,冰释⼀个相,⽔也是⼀个相。
2.单元复相系(1)单元:⼀种学化物质(2)单元单相:⼀种化学物质⼀个相的体系例如:冰总是⽔的单元单相系⽔、⽔蒸汽没有混合,是两个单元相性(3)单元复相系:⼀种化学物质,有两个或以上的相。
这样的体系为单元复相系例如,冰⽔混合物是⽔的单元:相系开着的⽔也是⽔的⼀个单元⼆相系固体中不同的点阵结构可视为不同的相。
本书只研究单元系3.相变:物体的相变发⽣变化叫相变相变是在⼀定的温度和压强下进⾏的。
例如,在1atm和100℃时,⽔由液体相变成汽相,但若P不是1atm时,沸点也不再是100℃。
⾼压锅就是这样。
4.⼆级相变:没有什么积的变化,也没有相变潜热,⼈有热容易膨胀系数,⾼温压缩系数发⽣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