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口耳目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第3课《口耳目》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第3课《口耳目》

站如—— 松
坐如—— 钟
行如—— 风
卧如—— 弓
05.朗读韵文,识记理解运用
开火车读 站如松, 同桌互读 坐如钟。 师生对读 行如风, 做动作读 卧如弓。
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韵文。
下课啦
同学们,下节课见哦!
我们身体发的这些部位,都可 以用一个字来描述它们。我们今天 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kǒu

shǒu





ěr

互动练习
听老师读生字词,请同学们指 一指自己身上的部位。


口 耳

给下列生字组词,举手回答!
目: 目光 目录
目的
口: 开口 人口 门口
手: 手心 双手 手背
拍手读儿歌
手足口耳目, 人的五件宝, 学习和劳动, 天天离不了。
朗读韵文,识记理解运用
zhàn

站如松: 图片中的京剧演员站得笔 直,像一颗挺立的松树。 立地有根基、不动摇。
朗读韵文,识记理解运用
直、挺拔
站如松
好像
生活中你见过谁做到“站如松”?
朗读韵文,识记理解运用
zuò

坐如钟: 图片中包公的坐姿像钟一 样端正、四平八稳,全身 松而不懈
朗读韵文,识记理解运用
首先,我们来学习三个笔画
撇丿
下笔由重到轻, 从粗到细
弯钩 ㇁
轻轻下笔,呈弓背 形,略带点儿弯。
横折 ㄱ
下笔由轻到重,转折处 略停顿,然后竖下,由 重到轻,略微偏左。
kǒu

组词:
口罩
口气
书写:
左右两个竖向笔画应稍稍往里斜, 上略宽,下略窄。

识字3 口耳目(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识字3 口耳目(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识字3 口耳目》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教材版本:部编版【教学目标】1. 认识“口、耳、目”等7个生字,会写“耳、目”等4个字。

2. 能够正确地朗读词语,注意“手足”是复合词。

3. 正确地朗读儿歌,注意语气和停顿。

4. 结合图片,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内容】1. 词语认读:口、耳、目、手、足、站、坐。

2. 儿歌《小小的船》。

3. 词语书写:耳、目、手、足。

【教学重点】1. 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 正确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1. 正确认读“站、坐”两个词语。

2. 正确书写“耳、目、手、足”。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生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些新的生字,你们准备好了吗?2. 出示课题:识字3 口耳目。

二、学习词语1. 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读:口、耳、目、手、足、站、坐。

2.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指导。

3. 学生齐读,教师纠正读音。

三、学习儿歌1. 出示儿歌《小小的船》,教师范读。

2. 学生跟读,注意语气和停顿。

3.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指导。

4. 学生齐读,教师纠正读音。

四、巩固练习1. 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 学生齐读儿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词语和儿歌。

2. 出示课题:识字3 口耳目。

二、学习词语书写1. 出示田字格,教师示范书写“耳、目、手、足”。

2. 学生跟随教师书写,教师指导。

3. 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耳、目、手、足”。

2.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书写错误。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收获。

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儿歌。

3. 学生能够结合图片,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词语认读、儿歌学习、书写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7个生字,会写了4个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指导学生的书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_3口耳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3口耳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口耳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口、耳”等5个生字,识记字形并了解汉字的演变。

②会写横折,把“口、目”2个带横折的字写规范、规范,注重书写习惯养成的培养。

③了解“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①识字方法②挖掘本课的语言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说句的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自己的身体,培养良好的身体姿势。

教学重点:识字。

教学难点:识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在黑板上早打上田字格教学流程: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一、游戏导入1.上课前,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我说你指,小手伸出,放在鼻子上,准备好了吗?“鼻子鼻子眼睛,鼻子鼻子耳朵,鼻子鼻子嘴巴,鼻子鼻子鼻子……”,刚刚我们做的游戏指的就是我们的五官,今天就来学习我们五官中重要的部分口耳目,齐读课题。

二、看图识字1. 引导观察图画。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图画里有谁?她在干什么?她忍不住夸起来这样的花,她会怎样夸?他用什么夸的?学习“口”字(1)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看老师的口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个字。

大家猜的都很正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2)老师让你看着我的口形,你却看着我的嘴,这是为什么?(让学生明确,“嘴”就是“口”。

)大家说得对,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像什么呢?对,这就是古时候的人根据口的形状写的口字。

后来字形慢慢变化,就变成了今天的口。

(3)同学们,我们的口(嘴巴)能做哪些事呢?(讲话、吃饭、喝水……)(4)你能用口字口头组词吗?(口语、入口、开口、口水、口才、口罩等)请你们观察观察她的动作吧!她用什么指的?学习“手”字(1)我说你做:招手,摆手,拍手,挥手……(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对,这就是古时候的人根据手的形状写的手字。

后来字形慢慢变化,就变成了今天的手。

(3)同学们,我们的手能做哪些事呢?(洗脸、提东西……)(4)你能给手找个好朋友吗?(手心、拍手……)这么美丽的花,小女孩真想和朋友分享呀!所以她叫来了他的好朋友!看!她来了!她怎么来的?图字对照,认记“足”字。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PPT课件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PPT课件

判断坐姿是否正确。
走路时像风一样轻快有力。
行如风 脚步轻,行如风, 收腹摆手挺起胸。
卧如弓 卧床睡觉时像弓一样弯曲。
生字卡片读一读
识字







学写字

人口 门口

目光 目录

耳朵 木耳

手上 大手
笔画学习 横折 下笔先写横段,稍稍停顿改变方向写竖段。
学写字
书写:左右两个竖向笔画 应稍稍往里斜,上略宽, 下略窄。
观察图画
看看课本中的图画, 说一说:图中的人物 在干什么?
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 一位小女孩儿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 花也要开放了!” 小男孩听到了,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
听读生字
听老师读生字,你 来把生字圈出来。
学认字
口耳 目手足
老师读,同学们指自己身上的部位





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情?(课后题)
学写字
书写:(1)竖要直。(2)中间 的两横不碰到右边的竖段。(3) 横向笔画之间等距。
学写字
书写:(1)第一笔横长度中等,要平 且稳。(2)最后一横长,稍向右上斜。 口诀:一横压两竖,两竖不对齐,小横 往里藏,大横来保护。
笔画学习

弯钩
书写:下笔由重到 轻,从粗到细。
书写:轻轻下笔,呈弓 背形,略带点儿弯。
一年级上册
口耳目
人教统编版语文
《小手拍拍》
第一课时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手指伸出来 手指伸出来 眼睛在哪里 眼睛在这里 用手指出来 用手指出来 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 手指伸出来 手指伸出来 鼻子在哪里 鼻子在这里 用手指出来 用手指出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口耳目》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口耳目》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3 口耳目优质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看图识字,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

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2.结合课文插图,学习一些身体部位的名称。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4.结合身体部位,认识生字,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识字。

要认读的7 个生字中,“足、坐”是平舌音,“手、站”是翘舌音。

教师要让学生用上生字进行日常表达,在语境中正音,激发学生认读的兴趣。

(1)看图说话正音。

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

可以说说图中人物在干什么,如,“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

”“一位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小男孩走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

”随机出示生字“口、耳、目、手、足”,再引导学生用上生字说一句话。

(2)组词正音。

如“手”的读音是翘舌音,要重点正音。

教师可以让学生举起手,边认指手的各部位边说词语,如“手心、手掌、手背、手指、手腕、手臂”。

还可以教师边做搓手的动作边说词语,启发学生做做说说,如“招手、挥手、拍手、摇手、握手”。

让学生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认读正音。

充分利用身体部位和生活经验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1)图文结合,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口、耳、目、手、足”的字形与每个身体部位的形状有一定的相似度。

教师可以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图片,让学生将实物、图片与汉字联系起来,发现汉字字形和各身体部位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

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学设计(有配套PPT课件)

识字3《口耳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口、耳”等7个字,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重点难点重点:识字,掌握字形。

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口、耳”等7个字。

2. 认识人体有关的部位,了解相关动作规范。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说说图中人物在干什么?预设1:“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

”预设2:“一位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预设3:“小男孩走过来挥着手和她们打招呼。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图中有哪些生字,你认识它们吗?二、读准课文,认识字词(一)观察图片,学习“手、足、口、耳、目”。

1.分别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图片,学生看图读出图片对应的身体部位名称。

同桌之间互动,一个指自己的身体部位,一个读出该部位对应的汉字。

请代表上讲台给大家演示一下。

师生互动,老师指,学生们读。

2.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目”“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

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口:①象形字识记。

“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

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

“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①比较识记。

“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

“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目:①数笔画识记。

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四、五笔都是横。

②用一用。

“目”——目光、耳目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听课时,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老师身上。

手:①数笔画识记。

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一年级上3口耳目

一年级上3口耳目

一年级上3口耳目《一年级上 3 口耳目》对于刚刚踏入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学习“口耳目”是他们语文学习旅程中的重要一步。

这三个简单而基础的汉字,不仅是孩子们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工具,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认知意义。

“口”,这个字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张开的嘴巴。

小朋友们每天都要用嘴巴吃饭、说话、唱歌。

当我们饿了,会用嘴巴说“我饿了”;当我们开心时,会用嘴巴大笑,发出“哈哈哈”的声音。

嘴巴还能帮助我们品尝各种美味的食物,比如甜甜的糖果、香香的蛋糕。

而且,嘴巴的形状和动作也能表达不同的情绪,生气的时候可能会撅起嘴巴,惊讶的时候会张大嘴巴。

“耳”字就像是两个小小的耳朵。

耳朵是我们倾听世界的窗口。

我们能通过耳朵听到鸟儿清脆的歌声,听到爸爸妈妈亲切的呼唤,听到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有趣故事。

当外面刮风下雨时,耳朵能让我们听到呼呼的风声和滴答滴答的雨声。

晚上睡觉前,还能听到妈妈温柔地给我们讲晚安故事。

耳朵不仅能让我们听到声音,还能帮助我们分辨声音的方向和远近。

“目”字就像一只大大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让我们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蓝色的天空、绿色的草地。

在课堂上,我们用眼睛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看书本上的图画。

回到家里,我们用眼睛看电视、看动画片。

走在路上,我们用眼睛看红绿灯,注意交通安全。

眼睛还能让我们看到小伙伴们的笑脸,感受到他们的快乐。

学习“口耳目”这三个字,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不仅仅是认识了三个汉字,更是对自己身体器官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学习,小朋友们能更加清楚地知道这些器官的作用,也能学会更好地保护它们。

比如,要保护好嘴巴,不能吃太多的垃圾食品,不然会肚子疼;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让嘴巴保持干净和健康。

保护耳朵也很重要,不能把小玩具或者小豆子放进耳朵里,听音乐或者看电视的时候声音不能太大,不然会伤害到耳朵。

还有眼睛,看书和写字的时候要坐端正,不能离书本太近,也不能长时间看电视或者玩手机,要经常看看远处,让眼睛得到休息。

小学语文3.口耳目——象形字的产生和意义

小学语文3.口耳目——象形字的产生和意义

象形字的产生和意义1.象形字的产生: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

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石刻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例如中国甲骨文的象形字“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特别是繁体的[龜])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繁体的[門]更像)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酒”字去掉三点水就像一个酒瓶里面有酒,所以酒去掉三点水也读jiǔ,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2.象形字的意义:象形字的产生,是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使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更为密切,并开始成为真正记录语言的工具。

从造字方法来看,象形字最能反映本义。

例如“身”字,古文字像女子侧身大腹怀孕之形,其本义为身孕。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

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对联集锦》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

——泰戈尔你是一个积极向上,有自信心的孩子。

学习上有计划、有目标,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学习状态挺好;心态平和,关心、帮助同学,关心班集体,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具有较强的劳动观念,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尊敬师长。

希望你再接再厉,不满足于现状,争取做的更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习生字

笔顺: 组词:门口 出口 异口同声
认识笔画:
同学们,我们的口(嘴巴) 能做哪些事呢?

笔顺: 组词:目光 目的 过目不忘

笔顺: 组词:耳目 耳朵 耳聪目明
猜谜语 圆圆脑袋一座山,兄弟两人住两边。 各种声音能听见,从小到老不见面。
同学们,我们的耳朵又能干 什么呢?

笔顺: 组词:手足 双手 握手言和
语文一年级上册 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识字3 口耳目
一、导入新课
摸五官游戏
要求: 老师喊口号:“鼻子鼻子眼睛,
鼻子鼻子耳朵……”学生用右手 摸到指定位置。
二、尝试认字
认真观察 一下,图画里 有几个人?他 们在干什么? 想象一下,他 们可能会说些 什么?
图中生字你 认识几个?你 是怎么认识它 们的呢?
点击小喇叭, 播放《中国功夫》
×

××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将“口、目、耳、手” 各写4个。
六、结构梳理
(口语) (目前) (耳光) (手心)
站、坐 要端正
认识笔画:
站如松
站立的时候要保 持身体直立,不要 东倒西歪,要像松 树一样挺拔。
坐如钟
坐要有坐样,要 端端正正,像座钟 一样。
生活中你见过哪 些人站如松?
又见过哪些人坐 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走,侧卧
更舒适。
在体育活动时,哪些运动主要靠 手,哪些运动主要靠足?
四、拓展延伸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这句话出自:葛晨虹《中国古代的风俗礼 仪》:“后人主张坐立行走、举手投足都得 有式有度,‘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 如弓。’如何做到这一点?这需要‘心时时 严正,身时时整肃,足步步规矩,念时时平 安,声气时时和蔼,喜怒时时中节,如此时 时习礼,则会面容严肃,视容清明,立容如 山,浩然正气充分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