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遥控器IC.
红外遥控--芯片资料

红外遥控–芯片资料1. 引言本文档将对红外遥控(红外遥控系统)中常用的芯片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红外遥控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遥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常用的红外遥控芯片,包括其原理、功能特点和应用场景。
2. 红外遥控芯片2.1 TSOP系列TSOP(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系列是常见的红外遥控接收器芯片,由Vishay公司开发。
TSOP芯片以其高度集成、低功耗和强大的抗干扰能力在市场上备受关注。
2.1.1 原理TSOP芯片是一种红外遥控接收器模块,主要工作在38kHz的红外调制波形下。
当红外遥控信号经过TSOP芯片时,芯片内部的红外解调电路会将红外信号解调为标准的电平信号,使之方便后续的处理。
2.1.2 功能特点•高灵敏度:TSOP芯片采用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接收到较远距离的红外信号。
•低功耗:TSOP芯片的功耗非常低,适合长时间使用的设备。
•强大的抗干扰能力:TSOP芯片内部集成了强大的抗干扰电路,能够有效抑制环境中的干扰信号,保证遥控信号的可靠性。
2.1.3 应用场景TSOP芯片广泛用于电视、机顶盒、空调等家电产品中的红外遥控系统。
2.2 PT2262/PT2272系列PT2262/PT2272系列是常用的红外遥控编解码芯片,由Princeton Technology Corp.公司推出。
PT2262/PT2272芯片组合常常用于遥控系统的编码和解码功能。
2.2.1 原理PT2262芯片作为编码器,将输入的信号转换成对应的二进制编码,并通过红外发射器发送出去。
PT2272芯片作为解码器,接收红外遥控信号,并将其解码为对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被控设备。
2.2.2 功能特点•编码译码一体化:PT2262/PT2272芯片提供了完整的编码和解码功能,方便遥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灵活性:PT2262/PT2272芯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编码,以满足多样化的遥控需求。
红外遥控器6122芯片规格书

WD6122 红外遥控发射电路WD6122 芯片是通用红外遥控发射集成电路,采用CMOS 工艺制造,最多可外接64个按键,并有三组双重按键。
封装形式为SOP-24和SOP-20。
一.特点z低压CMOS 工艺制造z工作电压范围宽z通过外部接法最多可产生65536种用户码z可通过SEL管脚选择,最多可支持128+ 6条指令码z SOP-24、SOP-20、COB封装形式可选二. 应用范围z VCD、DVD 播放机、电视机、组合音响设备、电视机顶盒三. 产品规格分类z WD6122-001:SEL2接GND ,ROM中数据为0z WD6122-002:SEL2接VDD,用户专用模式四. 结构框图WD6122 红外遥控发射电路五. 管脚图及管脚说明1. 管脚图2. 管脚说明管脚号 符号 输入输出 功能描述23、24、1~6 KI0-KI7 I 键扫描输入端7 REM O数据输出管脚(遥控输出)8 Vdd 电源正极9 SEL I 选择管脚10 OSCO O 振荡器管脚(输出)11 OSCI I 振荡器管脚(输入)12 Vss 电源负极13 LMP O 输出LED指示(呈闪烁状态)21~14 KI/O0~KI/O7I/O 键扫描输入/输出管脚22 CCS I 键扫描输入WD6122 红外遥控发射电路六. 功能说明1. 编码方式WD6122 所发射的一帧码含有一个引导码,16位的用户编码和8位的键数据码、键数据码的反码也同时被传送。
码型结构如下:引导码由一个9ms的载波波形和4.5ms的关断时间构成,它作为随后发射的码的引导,这样当接收系统是由微处理器构成的时候,能更有效地处理码的接收与检测及其它各项控制之间的时序关系。
编码采用脉冲位置调制方式(PPM)。
利用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区分“0”和“1”。
每次8位的码被传送之后,它们的反码也被传送,减少了系统的误码率。
2.键盘输入矩阵WD6122键盘输入矩阵请参考下图:3.按键输入WD6122 在键扫描输入端KI0~KI7 和键扫描定时信号输入/输出端KI/O0~KI/O7构成的8×8 矩阵上共设置64 个按键。
红外芯片技术指标

红外芯片技术指标引言红外芯片是一种能够接收和发射红外线信号的集成电路芯片。
它广泛应用于红外通信、红外遥控、红外测温等领域。
本文将对红外芯片的技术指标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接收灵敏度、发射功率、工作频率等方面的内容。
接收灵敏度接收灵敏度是指红外芯片接收红外信号的灵敏程度。
它通常以最小接收功率来衡量。
接收灵敏度越高,红外芯片能够接收到更弱的红外信号,从而提高了红外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接收灵敏度的单位通常为dBm。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要求红外芯片的接收灵敏度在-20dBm至-80dBm之间。
发射功率发射功率是指红外芯片发射红外信号时的功率大小。
它直接影响了红外信号的传输距离和穿透能力。
发射功率越大,红外信号的传输距离越远,穿透能力也越强。
发射功率的单位通常为mW。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要求红外芯片的发射功率在1mW至10mW之间。
工作频率工作频率是指红外芯片工作时所使用的频率范围。
红外通信系统通常采用的是38kHz的载波频率。
红外遥控系统则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载波频率,常见的有36kHz、40kHz等。
工作频率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确定,以避免与其他设备的频率冲突。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红外芯片接收到红外信号后产生响应的时间。
它是衡量红外芯片反应速度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响应时间越短,红外芯片的反应速度越快,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响应能力。
红外芯片的响应时间通常在几十纳秒至几毫秒之间。
抗干扰能力抗干扰能力是指红外芯片在强干扰环境下的工作能力。
红外通信和红外遥控系统常常会受到外界光线干扰的影响,如太阳光、荧光灯等。
红外芯片的抗干扰能力越强,能够更好地过滤掉干扰信号,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功耗功耗是指红外芯片在工作过程中所消耗的电能。
低功耗是当前芯片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它能够延长红外设备的使用时间,减少电池更换的频率。
红外芯片的功耗通常以毫瓦(mW)为单位进行衡量,一般要求功耗在几十mW至几百mW之间。
红外遥控芯片

红外遥控芯片红外遥控芯片(Infrared Remote Control Chip)是一种集成电路,用于接收和解码红外遥控信号。
红外遥控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中被广泛应用,如电视机、空调、音响等,方便用户通过遥控器实现设备控制。
红外遥控芯片主要由红外接收模块、解码模块和输出控制模块组成。
红外接收模块通过感应红外光信号,将红外遥控器发出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解码模块负责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解码为二进制数据,以便后续处理。
输出控制模块根据解码得到的二进制数据,进行相应的输出控制操作,例如打开或关闭设备、调整音量等。
红外遥控芯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红外光通信技术。
红外光是一种波长较长的电磁波,无法被人眼直接看到。
红外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光信号,通过空气传播到红外接收器上。
红外接收器是由红外接收器件和前置放大电路组成,能够将红外光转化为电信号。
红外遥控信号通常采用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技术。
在发送端,遥控器将不同按键对应的指令编码为一系列的脉冲信号,其中低电平表示逻辑0,高电平表示逻辑1。
在红外遥控芯片接收到信号后,解码模块对脉冲信号进行解码,还原出原始的指令数据。
红外遥控芯片的性能主要由接收灵敏度和解码能力决定。
接收灵敏度指的是芯片对红外信号的感应能力,决定了红外遥控器的有效距离和角度范围。
解码能力指的是芯片对不同遥控器编码格式的支持程度,不同厂家的遥控器可能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
红外遥控芯片还可以配合其他功能模块实现更加丰富的应用。
例如,可以与显示屏驱动芯片结合,实现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的交互,显示当前操作的状态。
另外,还可以与无线通信芯片结合,将遥控信号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输到其他设备,实现多设备的统一控制。
红外遥控芯片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它的研发和应用对提升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外遥控芯片的接收灵敏度和解码能力将继续提高,使其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发挥作用,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
BC7210 红外遥控解码芯片

BC7210 红外遥控解码芯片BC7210芯片,是由海外知名厂家制造,比高公司拥有版权的红外遥控解码专用芯片。
BC7210 可以完成目前国内市场上最常用的飞利浦RC5和NEC两种红外编码信号的解码。
(支持的编码芯片包括:SAA3010, KS51900, uPD6121, uPD6122, TC9012, KS5410, MN6010, LC7426, PT2210, PT2221, PT2222, SC6121, SC6122, SC9012等等) BC7210的输出可以设置为并行输出或者串行输出,串行输出方式兼容SPI和UART两种接口,可以轻松完成与各种MCU、PC机的接口。
可以取代SAA3049等芯片。
芯片的主要特点如下:支持飞利浦RC5和NEC两种编码方式用户可选择使用或不使用用户码(Customer Code,或称地址码)用户码可由外接电阻/二极管设置并行/串行两种输出方式兼容SPI/UART两种串行输出方式(UART波特率为9600)采用数字滤波技术,高抗干扰,无误码接收有效指示输出低成本,SO20封装BC7210最简应用图:相关价格:BC7210是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的红外解码芯片,采用SO20封装,单片的零售价格仅为4.99元,并且,用户可以向我们申请免费样品,同时,考虑到SO封装不便于测试,我们还以最低的成本价供应具有完整电路,包括BC7210、晶振、红外接收头、8位地址码拨码开关的红外接收解码板成品,仅售¥18元。
邮购不设最低起购量,芯片、解码板1片起售。
所有顾客免收普通邮费,总货款金额在2500元以下时,如需快递,除特别注明外,请另加包装、邮资费30元。
12键500/1000/2000米遥控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无线遥控器都是四通道的,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需要遥控的场合,四通道已经足够,但是如果需要用一个遥控器对多于4个接收装置进行遥控,也就是组成一发多收系统时,就非常不方便。
常见应用比如遥控大型沙盘模型、遥控整个小区的安防设备、遥控家里的多个电器设备等等。
IRM-56384红外线遥控无级调光控制IC规格书及应用说明

IR12B508A/B红外线遥控无级调光控制IC规格书Version 0一:概述:这款是一款用于红外线遥控无级调光控制IC。
集红外线无线遥控接收和2路PWM调光输出功能一体.同时可以通过电源开关控制分段调光功能(线控调色温).可以提供SOP8,DIP8两种封装。
依照CH1和CH2输出极性不同我们有A和B两个型号。
A对应为正极性输出,B对应为反极性输出。
客户应该根据你的应用需要正确选择对应的型号。
二:引脚功能描述1:IC引脚功能图:1 2 3 48 7 6 5VDD NC NC IR INVSSC1hC2HSW 图 1脚位编号脚位名称功能描述1 VDD IC供电电源正极,接5V直流电源。
2 NC 留空引脚,留作将来扩展用,在电路设计时该脚位悬空。
3 NC 留空引脚,留作将来扩展用,在电路设计时该脚位悬空。
4 IRIN 红外线遥控数据接收引脚,接红外线遥控接收头信号输出引脚。
5 SW 开关控制信号输入。
可以是3~5V直流高/低电平逻辑信号,也可以是3~5V50Hz,100Hz脉冲信号。
6 CH2 PWM信号输出第二通道7 CH1 PWM信号输出第一通道8 VSS IC供电电源负极,接电源地表 12:引脚说明1 VDD:接IC供电电源,电压范围3~5V DC2 NC:应用时留空3 NC:应用时留空4 IRIN:红外线遥控数据接收引脚,接红外线遥控接收头信号输出引脚。
必须保证红外线接收头输出脉冲电平大于2/3VDD 电压。
5 SW : 开关控制信号输入脚,用于接收电源开关的开/关信号进行输出控制。
脉冲电平大于2/3VDD 电压。
控制信号可以是直流高/低电平逻辑信号。
6 CH2:负载输出控制第二通道,后缀A 型号IC 输出正极性控制。
后缀B 型号IC 输出反极性控制。
7 CH1:负载输出控制第一通道,后缀A 型号IC 输出正极性控制。
后缀B 型号IC 输出反极性控制。
说明:正极性是指输出通道置为有效输出时引脚出高电平,无效时输出低电平。
红外解码芯片

红外解码芯片红外解码芯片是一种能够接收和解码红外信号的集成电路,常用于红外遥控器和红外通信领域。
它可以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被其他电子设备识别和处理。
红外解码芯片的主要功能是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解码为二进制数据,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它通常由红外接收器、解码模块和输出接口组成。
红外接收器负责接收红外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解码模块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和解码,将其转化为二进制数据;输出接口将解码后的数据输出给其他电子设备。
红外解码芯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红外线的物理特性。
当红外遥控器发送信号时,它会产生红外光脉冲,其中包含有关按键的信息。
红外接收器接收到这些红外光脉冲后,将其转化为对应的电信号。
解码模块根据一定的解码算法,将电信号解码为二进制数据。
然后,这些数据可以被其他电子设备识别和处理。
红外解码芯片具有高速解码、高精度解码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它可以快速地解码红外信号,并输出准确的二进制数据。
同时,它也具有抵抗电磁干扰和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稳定地工作。
红外解码芯片在遥控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接收和解码各种类型的红外信号,包括多种红外遥控器协议。
它可以用于控制电视、空调、音响、摄像机等各种电子设备。
通过红外解码芯片,遥控器可以将按键操作转化为红外信号,从而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控制。
此外,红外解码芯片还可以用于红外通信领域。
它可以接收和解码来自其他红外设备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二进制数据。
通过红外通信,可以实现无线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总之,红外解码芯片是一种重要的集成电路,它能够将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解码为二进制数据,并输出给其他电子设备。
它在红外遥控和红外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红外解码芯片将会更加高效、精确和智能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遥控芯片型号

遥控芯片型号遥控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用于遥控器的电子控制部分。
它通过接收遥控器发送的信号,并进行解码和处理,控制遥控器的各种操作和功能。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遥控芯片型号的介绍:型号:NEC uPD6121主要特点:1. 封装:16脚DIP封装,适用于贴片式安装;2. 工作电压范围:2.4V至5.5V,适用于各种遥控器电路;3. 频率范围:315MHz或433.92MHz,可根据需要选择;4. 支持协议:NEC红外协议,通用性强;5. 内置解码器:具有高度稳定的解码电路,能够可靠地解码各种遥控信号;6. 低功耗:采用低功耗电路设计,延长电池使用时间;7. 可编程功能:可以通过编程改变遥控器的工作模式,实现个性化设置;8. 引脚功能齐全:包括供电、解码输出、数据输入等多种功能引脚。
NEC uPD6121芯片是一种高性能、稳定可靠的遥控芯片,广泛应用于家庭电器、车载设备、消费电子等领域的遥控器产品中。
它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遥控器设计。
NEC uPD6121芯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红外线遥控信号,并将其解码为对应的数字信号。
通过编程,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遥控器功能设置,包括按键映射、延时设置、多个设备控制等。
该芯片的设计和封装使其易于安装和布线,适用于各种遥控器的生产和制造。
其低功耗设计有助于延长遥控器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总结起来,NEC uPD6121是一款高性能、稳定可靠的遥控芯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灵活的功能设置。
它的特点包括封装适应性强、工作电压范围大、支持多种协议、低功耗设计等。
在遥控器产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为用户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遥控操作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线遥控器IC
特征
• 可支持32种系统。
• 28只脚SOP 封装。
• 单个管脚的振荡器。
• 双相位发射技术。
• 可提供2,048个编码。
概述
MXT3010是采用CMOS 技术制造之红外线遥控发射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工作电压低,可支持32种系统,每个系统最多可提供64条码,因此MXT3010可提供多达2,048个码。
应用
• 电视机、磁带录像机、音响设备、多媒体系统和个人计算机等。
功能方块图
MDOUT C3 KO0
KO7
VDD
GND
DOUT
封装形式及脚位说明
极限参数
电气特性
功能说明
键盘操作
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种:有效的按键操作,会使电路产生一一对应的码输出。
符合以下两种情况的键操作,被认为是有效的键操作——
1)一个KI 输入端与一个KO 输出端相连。
2)当系统模式选择(SMS)管脚为低电平时,C0~C3中的一个输入端与KO0~KO7中的一个输出端相连;若SMS 管脚为高电平时,必须在C 输入端和KO 输出端之间,用导线连起来,以产生相应的系统码。
如果出现一个KI 输入端或C 输入端与一个以上KO 输出相连时,则最后一个键扫描信号被视为有效操作。
按键的接触电阻与连接电阻之和,最大不能超过7K Ω。
无效的按键操作不产生任何码输出。
当两个以上的KI 输入键、C 输入键或KI 输入键和C 输入键被同时按下,将被视为无效的操作,此时振荡器不会起振。
数据输出
°°
产生的编码将经由MDOUT 脚输出,它是由以下几个部份所组成:1)起始码部份—1.5位元(2个逻辑“1”);2)控制码部份—1位元;3)系统码部份—5位元;4)指令码部份—6位元;数据输出格式请参阅下图的说明。
在有效按键被按下时,KO 端会经过一段等待时间(Debounce time=16位元长)加上一段扫描时间(2位元长),而在扫描时间内,KO 端依次交替导通。
码的传送采用双相位技术,请参阅右图。
另外,MDOUT 的输出是以1/12振荡频率、25%占空比脉冲调制的编码信号。
在静态模式下,MDOUT 的输出为不导通(3态输出);扫描信号输出端(KO0~KO7)为N 沟MOS 管漏极开路输出,并处于导通状态。
系统模式
a)组合系统模式(SMS=低电平)
KI 和C 扫描输入端均内置有P 沟道的上拉晶体管(亦即它们平常处于高电平)。
当有效键操作产生,即它们与扫描输出端相连时,这些输入端会被拉成低电平。
在KI~KO 或C~KO 键盘矩阵上的键操作会启动一个等待时间周期,一旦按键时间超过18个位元的时间长度而无任何抖动,振荡器开始动作并锁存资料,按键可以放开。
在18个位元长的按键时间内,若有抖动或按键中断,器件立即被复位。
在等待时间的最后,KO 扫描输出端关闭,开始两个周期的键扫描。
当KI 或C 输入端检测到低电平输入时,一个锁存信号会被送至系统码锁存器(C 输入)或指令码锁存器(KI 输入);锁存系统码数据后,在键持续按着的时间内,电路会在选中的系统码上产生最后一个指令码(即所有有效指令码位均为“1”)。
指令码的锁存会使电路将该指令码与系统码一起保存在系统存贮器中。
放开按键时,若当时没有数据在传送,则电路会自动复位,若键放开时正在发送码,则会将这一组码发送完毕再复位。
b)单一系统模式(SMS=高电平)
在单一系统模式时,与组合系统模式一样,KI 输入端也由内置的P 沟上拉晶体管拉成高电平,而C 输入端由于被关闭了上拉晶体管而被禁止。
系统编码由C 输入端与KO 输出端之间的短接矩阵来实现。
等待时间只能由KI~KO 之间的键盘矩阵上的有效按键来启动。
一旦按键时间超过18个位元长而中间无抖动,振荡器启动,信号被锁存,按键可以放开。
在18个位元长的按键时间内,若有抖动或按键中断,器件会被复位。
在等待时间的最后,KI 输入线上的上拉晶体管会被关闭,同时在第一个键扫描周期内,C 输入线上的上拉晶体管会被打开,C 输入矩阵上的短接点会被转换成系统码而存于系统存贮器中。
在第一个扫描周期结束时,C 输入线上的上拉晶体管又重被关闭,而再度被禁止。
同时,KI 输入线上的上拉晶体管又被打开,指令码由第二个扫描周期产生。
该指令码也被锁存,并与系统码一起发射出去。
按键释放的检测
控制码
(2位元长)
此处,等待时间+扫瞄时间=18个位元长
重复时间=4x16个位元长
逻辑“1”
逻辑“0”
此处,1位元的时间长度=3x28xTosc=1.688ms(典型值Tosc=1/455KHz)
在按键释放后还带有一个附加的控制位元,这个附加的控制位元告诉接收解码电路如下之讯息:下一组码将会发送一组新的指令。
这个功能在传送更大量的数据资料显得格外重要(如电传通道数或数据页码)。
这个控制位元在至少发送一组代码后起作用;每一组代码传送之前都有扫描周期,这样,即使在代码发送期间停止按键时,也能产生正确的系统码和指令码。
器件的复位
在下列情况下,器件会立即复位:
1)在等待时间内,按键被释放。
2)在两组代码发送间,按键被释放。
3)在矩阵扫描期间
a)在某一个键扫描驱动输出端为低阻态(逻辑“0”)时按键被释放。
b)在该按键被检测到之前释放。
c)SMS为高电平时,若C~KO之间的短接矩阵无接点。
振荡器
MXT3010芯片内的振荡器采用单管脚输入/输出的型式,使用时,只需在该脚与地之间加一陶瓷谐振器即可。
如:TOKO CRK429等。
按键指令码表(KI~KO)
系统码矩阵表(C~KO)
参考应用线路
邦定脚位图及坐标
芯片衬底应与PCB 的VDD 连接
封装尺寸图
SOP 28只脚,单位:
mm(inch)
0.15
.006)
0.25
.001)
0.25x45˚
.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