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树

合集下载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合欢树》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意蕴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方法:颂读法,归纳法,探讨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语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古往今来,关于母亲的故事、文章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文章有《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绵绵的爱化作了密密的针脚。

冰心在《繁星》中写道“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我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母亲的怀里”可见,母亲还是儿女心灵的港湾,这一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每个人笔下的母亲都不尽相同,因为发生的事情不一样,个人的体验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

二、课文分析(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1、老师朗读第一段,指定一排学生依次朗读课文,熟悉文本,看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出示课件) 明确:年龄“我”母亲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看幻灯提问题)由这张幻灯片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明确:(1)条理清楚(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分析把握母子间的亲情母亲对儿子1、在这篇描写母亲的文章中,你认为最能体现母爱的是哪些段落?明确:第2、3两段,也就是作者二十岁的时候。

《合欢树》史铁生 ppt课件

《合欢树》史铁生 ppt课件

《合欢树》史铁生
《合欢树》史铁史生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 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 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 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 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 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 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 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 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 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 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三十岁 小说发表 思念感怀
积劳成疾 不在人世
母亲从外貌到性格的巨大变化甚至反差说明了什么?
形象特点: “年轻” “聪明” “好看”
母 亲 爱美 爱生活 争强好胜 也 有点孩子气



赛 获



使母亲形象显得率真可爱,与后文母亲因操 劳过度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 “扫兴” “故意笑” “装作” ——倔强 好强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合欢树》史铁生
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
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 ……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
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
车进出太不易。
可以去却不想去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这 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 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 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
《合欢树》 史铁生
史铁生
▪ 合欢树,落叶乔木,伞形树 冠。叶互生,为偶数。花美, 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 日出而开,日落而合。有 “马缨花”、“绒花”之称。 常象征夫妻恩爱、婚姻美满。

合欢树的栽培技术

合欢树的栽培技术

净化空气
合欢树对多种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都有较强的抗性和吸收 能力,能够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污染。
防风固沙
合欢树生长迅速,树冠茂密,能够有效地防止风沙侵袭,保持土壤水分,具 有很好的防风固沙效果。
观赏价值
优美树形
合欢树树干挺拔,树冠开展,季相变化明显,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木材市场应用
合欢树的木材硬度较高,可用于制作家具、工艺品和建筑材料等。由于人们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合欢树的木材价值也将逐渐得到认可。
未来发展趋势
品种选育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未来将进一步开展合欢树的品种选育工作,选育出更 加优良的品种,提高其适应性和观赏价值。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将会有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合欢树的栽培和加 工中,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质量。
艳丽花朵
合欢树的花朵呈粉红色或白色,状如绒球,非常艳丽,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经济价值
木材用途
合欢树的木材坚韧耐用,可制作家具、工艺品等,具有很高 的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合欢树的树皮和花蕾均可入药,具有安神、解郁、活血等功 效,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05
合欢树的前景展望
市场前景
绿化市场应用
合欢树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适合作为城市绿化和园林景观树种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合欢树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合欢树的栽培技术》
目录
• 合欢树的基本信息 • 合欢树的栽培技术 • 合欢树的管理技术 • 合欢树的应用价值 • 合欢树的前景展望
01
合欢树的基本信息
合欢树的特点
1 2
优美树形
合欢树树形优美,树冠开阔,呈圆锥形,枝条 开展有序,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史铁生:合欢树

史铁生:合欢树

史铁生:合欢树
《合欢树》是中国作家史铁生创作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于1980年发表。

《合欢树》以家庭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展现了一个常年围绕着合欢树的家庭故事。

小说主要围绕着主人公叶云生和他的家人展开,通过叶云生对合欢树的疯狂崇拜和依恋,以及叶云生和他的女儿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家庭中的权力斗争、欲望、嫉妒和冷漠。

在小说中,合欢树是叶云生的精神支撑和情感寄托。

他将合欢树视为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与之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叶云生发现自己对合欢树的依赖越来越深,逐渐失去了对真正的人际关系和家庭的关注。

他的妻子、女儿和儿子在他的心中逐渐被合欢树取代,最终导致了家庭的破裂和悲剧的发生。

该小说以其深刻的家庭描写、细腻的情感叙述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广受赞誉。

它通过对合欢树的象征意义的探索,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物之间的诸多问题。

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独特的想象力,展示了史铁生作品中常见的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丰富的内涵。

史铁生《合欢树》ppt课件

史铁生《合欢树》ppt课件
运用修辞手法
史铁生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增强 情感的表达力度,使读者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作品中所蕴含 的情感。
情感波动和转折处理
情感的自然流露
作品中人物的情感随着故事情节 的发展而自然波动,读者可以清 晰地感受到人物情感的起伏变化,
增强了阅读的感染力。
情感与理智的交织
史铁生在处理情感时,不仅注重 情感的直接表达,还通过人物的 理智思考和内心挣扎,展现了情
《务虚笔记》
史铁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通过讲述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等人的人生经 历,探讨了生命、爱情、死亡等哲学命题。作品以诗意的语言和独特的叙事风 格,展现了人类生存的困境和追求生命意义的努力。
《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散文集,以地坛公园为背景,通过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深入思考和 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作品语言优美,情感真 挚,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
情感表达与传递方式探讨
细腻情感描绘技巧
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
史铁生在《合欢树》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内心 的微妙变化和情感的细腻流转,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人 物的情感世界。
借助环境烘托 作品中环境的描写不仅营造了氛围,还巧妙地映衬出人物 的情感。例如,合欢树的形象与人物的内心感受相互呼应, 形成了独特的情感表达。
2010年因病去世,享年59岁
《合欢树》创作背景
《合欢树》是史铁生 的代表作之一,创作 于20世纪80年代
合欢树作为象征物贯 穿全文,表达了作者 对生命和爱的深刻思 考
作品以作者亲身经历 为背景,讲述了一个 关于生命、成长和母 爱的故事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 时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 品

史铁生《合欢树》课件

史铁生《合欢树》课件

史铁生《合欢树》课件一、教学内容《合欢树》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史铁生所著的《合欢树》展开,通过对合欢树的描述,反映出作者对生命、亲情和自然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合欢树的特点及作者的感悟。

2. 领悟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合欢树所表达的生命哲理。

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合欢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合欢树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文字魅力。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合欢树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进行例题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文中的其他修辞手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生命哲理,分享各自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合欢树》2. 板书内容:a. 合欢树特点:生命力顽强、充满情感b. 作者感悟:尊重生命、珍视亲情、热爱自然c.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篇短文。

b.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生命的感悟。

2. 答案:a. 略b.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让学生了解了合欢树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的植物,学会用心感悟生命,提高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其创作风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合欢树所表达的生命哲理。

《合欢树》文章结构

《合欢树》文章结构

《合欢树》文章结构
《合欢树》是一首古诗歌,文章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首句是“合欢树前集小酌”,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知道
诗歌的背景是在合欢树下,主人公在品尝酒水。

接下来的两句话“留
连赏心乐未央,蜂蝶纷纷过墙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场景,让人产
生心旷神怡的感觉。

中间:中间是描写合欢树的部分,通过对合欢树的描写,传达出
一种美好、和谐的情感。

首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接着描述荷叶、蜻蜓、燕子等一系列自然景观,最后重点描写了合欢树的形态与美丽:“梨花一枝春带雨,桃李十树月通天;”
结尾:结尾部分再次回到人的角度上,首句是“歌管楼前梧叶下”,通过描述人们欢声笑语的场景,结束了整篇诗歌。

最后一句
“数声清啸泪纵横”,表达了主人公离别的伤感,给整首诗歌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合欢树》完整版教学ppt课件-2024鲜版

《合欢树》完整版教学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7
创作背景:《合欢树》是史铁生在怀念母亲 的一篇散文。文章写于1984年11月,当时 作者32岁,已经走出人生的困境,开始文
学创作并小有成就,对母亲已经去世这件事 情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在这种状况下
写出的文章,更容易打动人心。
5
文学地位与影响
2024/3/27
01
《合欢树》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怀人散文,也是史铁生最 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2024/3/27
通过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提供多元化的解读视角,丰富作品内涵。
14
04 艺术手法与审美体验
2024/3/27
15
独特艺术手法分析
01
02
03
象征手法
通过合欢树这一象征性意 象,表达了对生命、爱情 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2024/3/27
意识流叙述
运用意识流手法,打破时 空界限,展现人物内心世 界的变化和情感的流动。
21
如何借鉴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引用经典
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经典语句, 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借鉴表达方式
学习经典语句的表达方式,如比 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自己
的写作水平。
启发思考
通过解读经典语句的深刻内涵, 启发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为写作
提供灵感和素材。
2024/3/27
22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阅读《合欢树》后,你对生命、成长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文章中哪些情节或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你认为作者在写作中运用了哪些技巧和手法,使得文章更具感染力和启发性?
2024/3/27
25
小组活动: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本文一开头就写了“我”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解析】提问点在第1段,相关点涉及全篇。

除了第1段本身的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一段是为后文服务的,局部必须与整体相联系,才能分析出它的作用。

因此,把握作品思路、体会作者情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答案】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

②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

③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9.“母亲”对“我”的爱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尽一切力量医治“我”的腿,精神上给“我”鼓励,为儿子写作到处奔忙。

10.本文描写母亲的文字并不多,作者反而花了很多笔墨写合欢树,这是为什么?
【答案】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种的,想到树就想到母亲;合欢树也是母亲过去艰难生活的见证,是唤起他们母子希望的所在,作者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都熔铸在对合欢树的叙述中,语气平淡,而情寓于中。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

她这样说
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
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

“是个好兆头”。

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
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
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

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3.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

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4分)
4.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

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4分)A、C
2.(4分)
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很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

②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

③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3.(4分)
①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亲的执着与无私。

②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亲的深厚与恒久。

4.(6分)
要点:
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合欢树》练习题
1.说说下列粗体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

还:
②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

尽力:
2.作者在文中叙述了母亲生前的哪些事情?从中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3.史铁生有着不同一般人的生活经历,你对这位作家了解多少呢?请说说你知道的史铁生。

[来源:学|科|网Z|X|X|K]
4.文章中提到"那个孩子",请你说说这个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5."合欢树"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6.文章语言朴素但情感厚重,请你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来源:中.考.资.源.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

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

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刊、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

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②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兰旦些尽丝迪边世l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7.选文的第一段中两个加着重号的词语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①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

终于:
②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还是:
8.从选文中邻居对我的态度,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9.第②段开始就说"我没料到"合欢树还活着,为什么会"没料到"呢?
10.第②段中加着重号的"竟"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11.第②段中的"叹息"、"高兴"表达了母亲对合欢树一种怎样的寄托?
12.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别处"是指什么而言?
参考答案
1.①表现母亲一直不放弃给"我"治病,对"我"的病情好转充满了希望。

②"我"的病是自己的痛,更是母亲的痛,我们都努力不让对方感到难过,表现了母子情深。

2."我"作文获奖,母亲的反应;为"我"治病,支持我写作等。

寄托了"我"对努秦的思念、感激以及深深的眷恋之情。

3.略。

4.表现作者对未来的一种寄托。

5.寄托了对母亲的追思,是连接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凸现主题,深化感情。

6.略。

7.①"终于"是邻居们担心"我"伤感,表现了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②"还是"表现了我对母亲那巨大的思念之情一直在心里抑制着,克制了几次的冲动,也是为了不让大家陪着自己伤感。

8.对母亲的怀念,对"我"的关心爱护。

9.母亲去世后,合欢树无人照料,没想到它生命力那么顽强。

10.出乎意料,同时也表现了欣喜之情。

11.母亲把合欢树看作是儿子病情好转的一种预兆,树枯母叹,树荣母乐,它寄托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感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12.指"我"的病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