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 张国良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_1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发布时间:2021-05-12T06:43:50.673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1年2期作者:姜波[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需求在不断地增加,公路桥梁质量、数量等的要求也在增加,其中高速公路病害也经常出现,路基沉降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各级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对路基施工全过程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路基的施工质量。
身份证号码:2302311988030XXXX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公路建设需求在不断地增加,公路桥梁质量、数量等的要求也在增加,其中高速公路病害也经常出现,路基沉降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各级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对路基施工全过程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路基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沉降;施工控制一、高速公路路基沉降产生的原因原地基处理不当在高速公路原地基施工中,通常只是对原地面用推土机或挖掘机进行清表,没有彻底对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行检测便直接进行路基填筑。
一旦原地基部分处于软土地基,在路基自重和外界荷载的作用下,软土地基就会发生沉降变形,导致地基上的路基及路面随之沉降,进而产生开裂或坍塌破坏。
由此可见,原地基的稳定性是确保路基稳定性的先决条件,只有将原地基加固稳定才能保证路基沉降量在规范容许的范围内。
路基填筑材料选择不当高速公路路基填筑过程中,经常由于填筑材料选择不当导致路基产生沉降。
在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提高施工进度,会就地取材或者低价购买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填料进行路基填筑,尤其是掺入了一些淤泥土、垃圾土、草根土等不合格且难以压实的路基填料。
当高速公路投入运营后,在车辆荷载与自然环境的长时间作用下就会发生不均匀沉降。
路基压实度不足高速公路路基沉降与路基填筑时的压实度有着密切联系,压实度能否达到规范要求,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每层路基填筑厚度是否超标,若填筑厚度超过规范要求值或超过试验段确定的厚度值,则很难将路基压实;其次是压实遍数是否满足规定的遍数要求,施工队经常由于赶工期、赶进度、机械司机偷懒等因素导致路基压实遍数不足,进而使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再次是在碾压过程中,填料的含水量是否能够达到最佳含水量,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影响压实质量;最后是压实机械的重量是否满足要求,压路机重量的选择是根据试验段来确定的,若压路机重量偏小容易出现压不实的情况。
城市道路路基路面沉降的机理与施工控制技术

城市道路路基路面沉降的机理与施工控制技术发表时间:2020-09-17T15:46:25.623Z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4期作者:孙颖超[导读] 道路工程是城市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孙颖超北京建智达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01300摘要:道路工程是城市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路面塌陷问题的出现将对人们的正常出行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阻碍城市的发展。
引发道路路面塌陷的原因较多,以路基沉陷最为典型。
文章从路基路面沉陷的发生机理入手,详细分析了路基路面发生沉降的原因,如路基压实度欠佳、路基中含有部分软弱基础未得到有效处理等,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控制技术。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面沉降;填料处理前言城市道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城市道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原因造成道路质量降低,致使道路在使用中出现病害。
其中,对交通安全影响最大的是路基沉陷,对车辆行驶安全产生较大危害,影响交通正常运行。
1.城市道路路基路面沉降机理交通运输建设领域,公路是极为关键的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也得益于完整的道路交通网络。
城市道路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路面沉降现象,从具体成因来看,主要与路基有关,该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欠佳时,在持续性的路面动载作用下,路基路面实际承受的荷载超出自身可承受范围,随之就会引发路基路面沉降的情况。
2.路基路面沉降原因具体来说,路基路面发生沉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路基压实度欠佳,具体原因有:碾压作业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现场气候过于干燥,或是施工周边存在暗埋式构造物;施工单位为提升施工速度将碾压持续时间缩短,从而路基未得到充分的碾压处理;原材料控制不到位,如填料的含水量超出合理范围,在此环境下碾压将对压实度带来影响;未注重对路基边缘土体的碾压,该处与路基的压实度存在较大差异等。
(2)路基中含有部分软弱基础,此部分在施工中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因此降低了整体稳定性。
试析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_1

试析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发布时间:2021-05-26T12:34:55.147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40卷2月4期作者:张良宝[导读] 近年来我国在开展道路桥梁的施工工作期间张良宝身份证号:2306231988****047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开展道路桥梁的施工工作期间,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的发生率较高,在发生此类问题之后很容易诱发路基路面工程的凹凸不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发生,车辆行驶期间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问题,尤其交通拥堵问题较为严重,很容易出现突发性的交通事故问题,对整体工程的应用效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不能合理改善技术的应用形式,就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诸多的风险问题。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引言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在道路桥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能确保台背部分、地基结构和其他区域的质量,严重影响沉降段路基路面的质量。
因此企业在施工中必须要积极采用各种预防变形问题、提升施工质量的施工技术,积极使用搭板施工技术、结构建设技术等等,预防变形问题与其他问题的情况下,优化整合先进的技术。
1?道路桥梁结构发生沉降的主要原因 1.1地基形变当地基出现形变之后,这一段路桥往往容易出现沉降变形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这类地基的土壤缝隙较大,并且含水量较高,一旦出现沉降现象后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过往车辆的正常行驶产生很大的影响。
1.2路堤变形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台背回填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往往都是用普通黏性土来进行的,在进行回填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做好压实操作。
台背土方压实施工的难度较大,如果压实度不符合标准往往会致使土方含水量过大的情况出现,势必会直接影响到路桥地基的综合稳定性,同时也容易导致路堤沉降变形的现象出现。
无砂混凝土小桩复合地基处理高填方路基的试验与工程应用

21 验 设 计 .试
本试验共完成 了三种不同桩长( = m,= m,=1m) L 4 L 6 L 0 的单桩 复合 和 多桩 复合地基 的载荷试验 1 。其 中单桩复合 同一桩长各 3组 , 2组 三桩 复合 同一桩长各 1 , 组 桩径 30 0 mm, 间距 10 mm, 20 三角形 布桩 。桩顶位 于厚 1 m粘土( — ) . 5 2 1层顶 , 该土层含水量 4 %,= 0k a  ̄3 MP 。 4 f 9 P, - . a 桩身 k E 6 位于厚 64 一 . m粘土(— ) , .O 76 0 2 2层 含水量 3 . =4 k a 6MP 。以 4 %, 10 P , = 5 E a 下土 层 系 粉质 粘 土 ( — ) , 66 8 m, 薄层 粉 土及 粉 砂 ,= O P, 23层 厚 . . 夹 —8 f l5k a k
科 技 信 息
工 程 技 术
无 l 5 土 小 桩复 合 地基 i R凝 ¥ 处理 高 填 方 路 基 硇 试 验 与 工 程 应用 滨州 市公 路 管理局 刘1工 程概 述 .
亮 张 国 良 刘
琳
滨州公路工程总公司中标湖北新滩大桥 ,新滩东荆河大桥 引道路 基平均填高 73, 1 填至 65 时发现垂直及水平方 向的异常位移 。填 方 7 1 .m 最大沉 降量达 5 0 3 mm。后经 补探发 现原 自然 地面下 1 m 下 存在 约 . 5 8 m 厚 淤 泥 质 土 , 重 威 胁 该 路 基 的 稳 定 , 立 即 进行 加 固处 理 。 . 5 严 需 经过反复 比较认为采用无砂混凝土小桩复合地基技术处理该地 基 较为 合 适 , 优 势 如 下 : 其 该淤泥质土属软塑 一流塑状态 , 承载力标准值为 fk 7 k a s = 0 P, , 天然含 水量 为 5 . 6 . , 隙 比为 1 6 — . 6 干 容 重 为 1.— 0 K / 73 %一 1 % 孔 4 .912, 5 7 O7 1. Nm , 2 湿 容 重 为 1 . 1 . K / 现 场 勘 察 发 现 该 淤 泥 质 土 具 有 一 定 含 沙 69 64 N m 。 — 2 量, 淤泥 中夹砂为小桩压浆提供 了良好的通道 , 同时砂粒 与水 泥形成 的 水泥土具有较好的强度 , 这为无砂混凝土小桩技术优势 的发挥 ( 竖向增 强体 和压浆双重作用 ) 提供了地 质条件 。 无砂混凝土小桩具有竖向增强体和压浆双重技术效果 , 决定了该 技 术对地基变形的控制能力是较强的,采用该技术 尚存在 7 m填土的荷载 如何合理地分配到小桩及桩间土的问题 , 因此, 在大面积使用该技术前应 针对无砂混凝土复合地基的特点进行 工艺试验和复合地基变形试验。
五老峰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应用

的顺序依次进行灌注。具体根据出水情况,可以 调整灌浆顺序,双浆液灌浆参数根据现场实际情 况实时调整。
五 老 峰 隧 道 右 线 K26+275 掌 子 面 施 工 至 K26+275 桩号时,右侧拱顶处出水以股状水为主, 水质较浑,根据现场实测喷射距离为 40m,水压 为 2.5MPa,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量约为 980m3/h,较大的涌水阻碍 着施工的正常进行,通过此关键技术,顺利的 处治了高压涌水,减小了后续抽排水压力,保 证施工安全进行,解决了地下水过渡流水造成 的影响,截断了导水裂隙通道,切断补给水源, 而且有效地防止地下水资源过度流失,保护了 环境。
云南水力发电
第 37卷
84
YUNNAN WATER POWER
第4期
五老峰特长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应用
吕航 1,赵高锦 2,张国良 1,高朝义 1,马晓彪 1,段麟 1
(1.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41;2. 红河州交通运输局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云南 红河州 661000)
3 采用的施工关键技术
3.1 软岩大变形段施工关键技术措施 软岩大变形段施工历来是隧道施工的难题,
如何提高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水平,预防变形和塌 方,确保施工安全,其核心是抓住软弱围岩隧道工 程特点,落实好“一强化、二紧跟、三超前、四到位” 施工技术关键环节。“一强化”是指强化监控量测, 通过可靠的监控数据来准确评价围岩与支护结构 的稳定状态,为判断围岩稳定性及支护、衬砌可 靠性,调整围岩级别、变更支护参数等提供可靠 的依据。“二紧跟”是指初期支护钢拱架紧跟掌 子面、初期支护仰拱封闭成环紧跟下台阶。由于 不良地质情况下的围岩松散破碎,自稳能力较差, 隧道开挖后,需要及早施作初期支护钢拱架封闭 仰拱,尽早形成完整、封闭的支护结构,成环承载, 整体受力。“三超前”是指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加固、 超前支护,采用 TGP、瞬变电磁仪、地质雷达、 钻探相结合的方法相互补充和印证,提高了预报 的准确性[7-8]。软弱围岩段施工采取了以下加强 初期支护的措施:①将初期支护钢拱架间距加密; ②增大工字钢型号;③锁脚锚管加长、加粗,并 进行注浆;④调整径向小导管间距,并进行注浆 固结。通过采用以上措施,对软弱围岩段施工沉 降和收敛控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四到位”是 指工法选择到位、支护措施到位、快速封闭到位、 衬砌质量到位。针对软弱围岩严格按照“短台阶、 管超前、强支护、早封闭、快成环”的原则组织施工, 重点是短台阶开挖和预留核心土施工,台阶每次 开挖长度不得大于 1 榀,中、下台阶一次开挖长 度不得大于 2 榀,且不得对称开挖,仰拱开挖不 得大于 5m,开挖完成后及时封闭成环,进行仰拱 施工,二衬紧跟。二次衬砌是在初期支护内侧施 作的模筑混凝土结构,作为安全储备,是隧道结 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衬砌质量到位对抑制围 岩变形至关重要,通过采用钢模台车带模注浆施 工技术,减少衬砌浇筑过程中的施工冷缝和拱顶 脱空及不密实现象,保证衬砌混凝土的实体质量。
对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简述

能因工程地基或整体结构 刚度差异 的问题 , 造成路基下 陷沉 降的问 果 。 3 . 1 . 2支座 的选择: 在 搭板接近桥 台一端 的下 面 , 需要铺设 厚度 题, 给人们的出行带来 了安全隐患。对公路 桥梁沉降段路基路 面施 为 l 2 c m的油毡作为铺垫层 。如果选择 的支座的主要制作材料是 工技术 的应用和施工质量 的控制 , 是降低沉降问题出现可能性 的有 那么要求将 支座之 间的距离保持大约 8 0 e m左右 , 一般 效 措施 ,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了工程结 构整体的应用性 , 进而保证 了 板式橡胶的 , 车辆在行驶过程 中的舒适性 和安全性 , 使其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要求制作的规格都按照 1 5 0 m m×1 5 0 mm x( 2 1 ~ 3 8 ) mm。 3 . 1 _ 3 倒 角的制作: 搭板一旦 出现转动现象 , 肯定会对 高速公路 效 益得 到提 升 。 或者是公路 的路面结构造成一定程度 的损坏 , 所以需 要将 牛腿 和接 2 路 桥 沉 降 段产 生不 均 匀 沉 降 的原 因 路桥沉 降问题 的产生对人们出行的安全 产生 了不利影 响, 同时 近桥 台一端两部分的上缘位置都改制成倒角状态 。 3 . 2地 基 的处 理 方 式 也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 了严重过 的损害 。 对路桥沉降段 出现沉降 路 桥工程施工 中 , 面临的施工条件是 不 同是 , 这些 条件对 于工 问题进行妥善地解决是非常必要的 , 该 问题产生 的原 因也是多方面 其情况直接 的。下面对路桥沉 降段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和研究 , 程的建设影 响巨大。其中最为主要 的就是地质 的问题 , 影响着 工程地基 的建设和施工 。保证地基建设 的科学性 , 是提高工 主要 由以下几点 : 程结构质量 的必要条件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 沉降程度 上的差 2 . 1 桥头引道地基处治达不到要求 避免 因路桥结构 的变形而产生错 台。为 了有效 的防止桥 台出现 在车辆行驶过 程中 , 经 常会 出现桥头跳车 的现象 , 这 就说明在 异 , 必须要采取 正确的措施提高地基 的刚度 , 减轻 回填 路桥工程 的建设 中 , 出现了结构的下 陷。这种 问题对车辆及人们 的 非正常 的位移 ,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基桩对地基产生 的侧 向流动来 防止桥 台 出行安全产生了一定 的威胁 。从根本上说 , 出现这种 问题 的主要原 材料 , 那么就可 因, 是 由于路 桥结构的地基 出现沉 降问题 , 不能够在 正常承载主体 的不正常位移。在实 际修筑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沟壑地段 , 含水量多 的特点 , 跟粘 土层之问进 结构 的压力 , 进而造成道路不平等问题的产生。地基沉 降是 路桥 工 以利用该 地段 土壤之间孔隙大 、 如果施工季节为雨季 , 会导致粘土很 难被 晒干 , 在回填 程 施 工 中常 见 的 问题 , 主 要 是 因 为 在工 程施 工 设 计 中 , 没 有 着 重 对 行换土作业。 地质 土层进行勘查 ,地下软土层没有被及 时发现而造成下线 问题 。 的时候就需要全部用石灰土来进行 密实工作 。 这时在路基以下的石 能够有效的控制并且 避免 沉降引 另外 , 在工程建设施工 中 , 没有采用合理有效 的方式对软土层进 行 灰土层可 以说是一层渐变土层带 , 有效处理 , 也是该问题 出现 的主要 原因之一 , 导致了路桥工程地 基 起 的变 形 。 3 . 3台 后 的填 筑 方 式 的沉降 , 进而影响工程整体结构 的质量。 在 选择桥 台后 面的填筑材料 时 ,也一定要 确保材料 的性能 良 2 . 2桥 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满足要求 质量可靠 , 一般会 在桥 台后面 5~1 0 m 的范围内应用 。在这时需 按照标准要求 , 在公路建设 中, 几乎所有桥梁 、 通道和 明涵等都 好 , 第一 , 通常在公 路和桥梁之 间发生的现象 就 需要对其进行 台背填土处治 。 由于台背填 土压实度受诸 多工程管理 要注意 以下 几个方面: 因此在选择过 渡段 上的填筑材料时 , 一定要确保 其 因素 的影响 , 比如施工的用料 、 顺序 、 机械 、 经验和施工作业 面等 , 在 是刚柔 的过渡 , 第二 , 由于压实 台后时 工程实践 中普遍存在 台背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现象 , 这也 处于桥 台和路基两 种材 料的刚度 中间位置 ; 遇到的施工难度通常会 比较大 ,所 以在建设 高速公路 的过 程中, 严 是造成路桥沉降段 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一个 主要原 因。 格的要求 压实 的程度 , 选择 的填筑材料也一定要易于压实作业的进 2 . 3桥头 引道沉降段结构设计不合理 第三 , 选择填筑材料时要求其具有 良好的透水性能 , 通常这些材 搭板结构是桥头引道沉 降段施工 中常见 的施工方式 , 但是在 实 行 。 际的施工过程 中, 难 以保证搭板结构 的质量 和完整性 , 这就造成 了 料会包含碎石 土 、 强度很高 的工业废渣以及砂砾土等 。 虽然在施工 中, 采取 了一些降低结构 刚度变化的措施 , 还是 出现 了 结 束 语 公路桥梁工程 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 国经济 的发展 , 并对人们生 跳车的现象 。 总体来说 , 在桥头引道沉 降段结构施工前 , 没有做好施 加强路桥工程建设 的质量 , 提升工程在 工设计或是施工设计不合理 , 是造成工程结构沉降问题出现的主要 活质 量存 在着 巨大 的影 响 , 应用过程 中的品质和效果 , 是我 国在交通建设 中的重要 内容 。路桥 原因。 结构沉降 问题对于工程 的质量影 响巨大 , 进而对公路的运 营造成了 3 路 桥 沉 降段 路基 路 面 施 工 技 术 和质 量 控 制 加强对路桥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 路桥沉 降所产生的危害性是极大的 , 不仅对正常 的交通运输造 严重的威胁 。针对这一 问题 , 能够产生 良好 的效果 。通过文 中的研究能够认 成了损害 , 甚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也产生 了威胁 。如交通线路 的建 术管理和质量控制 , 在公 路桥梁的建设 中, 科学地施工技术 管理和质量控 制是非 设过程 中 , 路桥工程 都出现这种问题 , 必将会对经济 的建设 和发展 识到 , 但是需要注意 的是 , 在施工过程 中应对工程 的具 体情况 生生不力的影响。 面对找 问题 的产生 , 结合其产生的原 因进行研究 , 常必要 的, 提高施工设计方案 的科 学性 , 保证 技术实施 的科 学性和 保证路桥工程沉降段 的施工技术 的科学应用 , 做好施工 的质量控制 进行分析 ,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对策 张国平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对策张国平发表时间:2017-10-23T10:35:34.0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6期作者:张国平[导读] 道路桥梁工程出现沉降,是常见的问题之一,会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工程本身的使用效果。
湖北交投智能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促使道路施工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是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这一项措施,提高其施工技术越来越重要。
本文就通过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地的探讨,以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而提出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中得以应用的具体措施,进一步促进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实施方式;效果1道路桥梁工程出现沉降问题的原因道路桥梁工程出现沉降,是常见的问题之一,会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工程本身的使用效果。
针对道路桥梁工程沉降问题的产生原因,需要积极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保障施工质量。
1.1道路桥梁工程中的结构设计问题结构设计方案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当前,在开展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搭板、增加钢筋铺设数量的建设方式,这种方式在路基修建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优势。
这些工程建设方式,主要是针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路面的结构进行改造,积极提升道路的抗压性和整体承载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能够有效控制行车中的跳车问题。
1.2道路桥梁工程中压实度方面的问题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路面台背填土是重要的施工环节,但是这一环节在实际开展施工作业的时候,面临的难度较大,建筑工序较为繁琐,同时工程建设的质量还会受到多方面问题的影响,其中出现一些问题,都会容易导致道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出现沉降问题。
1.3道路桥梁工程中引道地基方面的问题当前道路桥梁工程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沉降问题的出现,将会加重行车过程中所出现的跳车问题,同时这种问题的反复发生,将会更加加重地基的下沉情况,针对这种下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的话,就能够发现其中仍然存在着结构设计方面的问题。
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 张高峰

试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张高峰摘要:道路桥梁路基路面建设质量的提高必然离不开先进的施工技术,现阶段我国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大多都是由于技术方面的底蕴不足,因此道路桥梁施工时必须要有效的针对施工过程中的不足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引言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时候,难免会遇到软土地基。
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处理,将会使得道路桥梁出现沉降的现象,使得道路桥梁的使用年限大幅度缩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交通事故。
因此,对于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1道路桥梁沉降机理阐述1.1台背地基的变形。
对于道路桥梁的台背地基,不同的施工土质所具有的蓄水能力不同。
如果台背地基以软土土壤为主,那么当有较强降雨量的时候,台背地基很容易出现积水,而在积水的冲刷之下,往往会使得台背地基的土质出现流失,这样将会导致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越来越低,最终出现变形的情况。
1.2桥头搭板设置不当。
在对道路桥梁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道路施工所使用的施工材料和桥梁施工所使用的施工材料是不一样的,因此其所能承载的压力也是不一样的。
这样当车辆在通过道路桥梁连接处的时候,路基的桥头搭板存在着弹性支撑,因为路基处的土体和桥台的距离很小,但是桥台属于刚性结构,是不会发生沉降的,而对于路基纵向层面而言,因为交通工具的行驶而使路基的荷载不停变化,最终产生的应力就会不均匀分布,导致刚性结构逐渐变化到半刚性(柔性)结构,进而出现不均匀沉降的情况,导致该路段会出现波浪形路面。
1.3路堤发生变形。
普通黏性土是在公路施工中普遍使用的台背回填材质,但基于施工实际地形与条件的各不相同,也增加了压实台背土方的难度,若是不能保证土体压实的密度,则无法使土方含水量达到规定标准,投入使用之后便会成为发生沉降的潜在隐患。
由于受到路堤自重、车辆垂直负荷这两个因素的影响,路基密实度增强,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发生路堤坍塌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张国良
发表时间:2019-06-24T14:34:31.43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作者:张国良[导读] 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沉降现象的发生几率,不断提升路基施工水平,从而确保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山东省滨州公路工程总公司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政府逐渐加大了公路等基础设施力度,但由于对路基施工等环节的控制不够到位,导致公路质量问题频发,极大的降低了交通参与者的驾乘感受,也使得施工单位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从分析公路路基发生沉降的影响因素入手,对路基沉降的施工控制技术进行探讨和总结,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实现对整个路基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从而
有效避免路基的沉降问题,切实提高公路工程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公路;路基沉降;施工技术控制
引言毫无疑问,公路是我国利用最为广泛的基础交通设施,其建设质量不仅影响到其自身使用寿命,更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公路质量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公路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从当前情况来看,路基沉降在我国的公路使用过程中相当常见,属于普遍存在的一种公路病害,极大的影响了公路质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沉降现象的发生几率,不断提升路基施工水平,从而确保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1 公路路基沉降的原因笔者认为,导致公路路基发生沉降的原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公路位置,简而言之,由于近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公路建设遍及全国各地,无论是盆地还是高原,都要确保公路的畅通。
但不同的地理地质条件,引发路基沉降的几率会有较大差异。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为了确保丘陵等地势复杂地区的公路质量,必须对该路段进行填土铺平处理,则路基势必会高出其周围地势,而且,事实充分表明,沉降在填土路基中最为常见,所以,在山区等地形相对复杂的地区,公路路基发生沉降的几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二是所处地区的水文特点,事实表明,水流的浸泡容易引发路基的沉降,也就是说,如果公路建设必须经过江河湖泊段,但在施工过程中又没有采取台座或者垫高的施工操作,则路基必然会长期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和冲击,长此以往,路基沉降将不可避免,一般而言,如果路基施工时的地下水位比较高,必须将其降至标准水位的半米以下才能够继续施工,以有效降低地下水对路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三是气候条件,气候是诸多路基沉降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如果路基施工过程中,温度发生剧烈变化,则会对路基质量带来影响,所以北方的公路施工一般会避开冬季,因为北方冬季的温度可能低至零下三四十度,使混凝土中的水分结冻,待气温回升,结冻的部分融化,使得路基中含水量超过标准,造成承载力降低,进而导致路基沉降,而且,公路工程一般规模较大,跨季节施工是一种常态,如果温差较大,路基的质量也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久而久之,也可能引发路基的沉降。
2 路基沉降的施工控制技术2.1 路堤施工技术路堤施工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路路基沉降施工控制,一般认为,路堤施工技术包括轻质路堤技术和加筋路堤技术两种,前者是选择轻质材料进行填土施工,最大限度的降低路堤对地基的压力,从而达到有效控制路基沉降的目的;后者则是在地基的土体中装置的向筋体,在土体与筋体所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下,使二者的承受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使地基的稳定性得到提高,进而有效避免地基沉降的发生。
2.2 地基施工技术众所周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所要求的材料、设备及工艺等都会有一定的差别。
而且,地基的稳定性能会直接影响到公路质量,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于路基沉降问题,一般会采取灌装沉降处理法;但在地质情况极为恶劣的路段,则一般要采取措施进行土质改良,即排水固结法,也就是说要采取措施将土质中多余的水分排出,从而达到提升土体密度、增强土体强度的目的;在一些公路施工过程中,出于提升地基承载力的需要,会采用复合型地基的方式,复合型地基根据所需材料的不同又区分为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有水泥土桩、碎石桩及加筋土复合地基等。
2.3 沉降观测技术按照相关路基建设标准和要求,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路基沉降观测原则,也就是说,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利用专业的沉降测量仪,对相关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得到相关沉降数据;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视具体情况来决定参考数据,比如在填土施工时,一般要以地表沉降数据作为参考,通过对填土速度的控制来判断路基沉降的趋势;而且,在路基施工时,必须确保地表水平的稳定,因此掌握地表水平位移的趋势是完全必要的,因此必须通过测量,得到精准的隆起量数据,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地表水平的稳定性;同时,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地下土体的位移数据,以确定受到破坏的具体位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从而确保路基的稳定。
2.4 控制地下水位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为了有效控制沉降问题,对于含水量较大的路基一般都要采取措施来降低地下水水位,从而达到提升路基的稳定性的目的;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如果地下水位超出标准水位,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否则由于长时间的水流浸泡,必然会造成路基土体的松散或流失,导致路基承载力下降,进而发生沉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采用深挖边沟或开挖盲沟等方式来控制地下水位。
2.5 路基碾压技术碾压施工的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路基沉降的影响因素,也就是说,如果在碾压过程中没有完全按照施工要求进行分层碾压,或者碾压不到位,导致路基强度达不到标准,也可能会引发沉降问题;同时,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必须经过精密的测算,以便将路基的沉降范围控制在合理区间之内,也就是说,通过对比不同强度碾压施工中沉降值的变化,来计算出公路投入使用后的沉降区间,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结语
综上可知,路基沉降在公路使用过程中比较常见,其影响因素较多,想完全避免并不现实。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只能通过有效的施工控制技术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增强路基的稳定性,来达到降低路基沉降几率、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莎莎.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2):142-143.
[2]倪宝书.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2):211.
[3]杨江峰,张丽云.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8):94.
[4]林利安.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探讨[J].四川建材,2016,42(2):191,194.
[5]张元峰,李艳萍.公路路基沉降及施工控制技术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