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合集下载

长输管线球阀结构的设计研究

长输管线球阀结构的设计研究

长输管线球阀结构的设计研究摘要:根据作者几年来对我国长输管线球阀的研究,介绍一种新设计的管线阀门—紧急切断球阀,并对其中的主要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关键词:长输管线球阀设计研究一、概述为使我国西部的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国家提出开发大西部的重大决策。

开发新疆地区的石油和夭然气资源,是开发西部的重大举措之一。

要使西部的油、气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唯一的办法是将油、气通过管线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国家为此将建设“西气东输”管网工程,即铺设主管线,西起塔里木的轮南气田,东到上海地区,全线长约4200 km。

从国外的建设和运输的经验来看,在相同输送量的情况下,建一条大口径的管线比建几条小口径的管线更为经济;而且采用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介质的输送压力,同样能够增加效益。

所以,西气东输采取的管径为:DN =1000 mm, PN = 10.0 MPa。

这样的参数在我国以前的输气管网中是从来没有的。

我国西气东输管线距离长,管线经过沙漠、雨林、沼泽、山地、河流(长江、黄河)、平原,所经地区气候恶劣,环境温度变化范围为——30-80 -C,环境条件差。

因此对长输管线阀门的要求比通用阀门的要求要高得多,要求长输管线阀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高的密封性、更高的强度,以确保长输管线安全可靠运行。

二、管线球阀的发展长输管线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在我国已初具规模,特别是管线球阀的发展。

目前在国内管线上应用的国产管线球阀,参数已达到了PN = 6.4 MPa, DN = 1000 mm,但与西气东输工程中要求的参数,还有一段距离,管线球阀的紧急切断装置,国内还不能生产。

另外,全焊接的球阀,国内还没有产品应用的历史。

三、管线球阀的相关标准AP16D管线阀门AP16FA阀门的耐火试验AP1607较密封和90。

转向阀门的耐火试验AP1598阀门的检验和试验ANSI B16.34法兰、螺纹和焊接端阀门JB/T7745管线球阀四、管线球阀的特点及要求在长输管线中,要求线路截断阀—管线球阀能够控制管道中的介质,具有开关作用,改变介质流向和防止倒流,发送或通过管道清洗球,防止事故发生,自动、紧急切断,封闭或打开管线等。

管线阀门的双关双泄放与双隔离泄放

管线阀门的双关双泄放与双隔离泄放

管线球阀的双关双泄放与双隔离泄放一、管线阀门的发展管线阀门自1914年第一条9公里长的输油管线在美国中部建成,从此就拉开了管道工业发展的序幕。

实际上管道工业的迅速发展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事,根据统计,全世界已建成管线260万公里,其中输油管线80万公里,输气管线140万公里,其他石油化工产品输送管线40万公里。

输油输气管线是一条能源供应线,是一条生命线,已遍布全球,并且每年仍以3万公里的速度递增。

油气工业的发展给管道工业注入了活力,使管道运输成为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在内的五大运输体系之一。

管线阀门的最高压力级达PN42.0Mpa (Class2500),阀门最大通径60英寸(DN1500)。

用管线来输送液体或气体,其成本是铁路运输的1/3,海上运输的2/3,所以近一百年来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长距离输送管道称之谓长输管线,长输管线上使用的阀门称之谓管线阀门,有球阀、闸阀、止回阀、旋塞阀,是一种满足管道运输的特殊要求,具备特殊功能的专用阀门。

对于球阀则称之谓管线球阀。

自从耳轴式球阀得到广泛应用以来,球阀便拥有了双关双泄放功能。

长期以来,“双关双泄放”一词的意思是指球阀和闸阀的一种基本功能。

历史上,双关双泄放指的是阀门隔离开每个入口的压力,并排空阀座之间空腔的功能。

排空阀座间的空腔后,用户无需将阀门从管道上拆下便可检查出阀座上的所有泄漏源。

进年来,“双关双泄放”一词被用来表达双隔离泄放,这种用法其实并不准确。

双隔离泄放可以对压力源产生双重隔离屏障,并在两道屏障间有一个泄放口。

但是词语的错误使用导致了认识上的混淆。

API 6D/ISO14313中既有“双关双泄放阀门”的定义,也有“双隔离泄放阀门”的定义,这两种阀门有着明显的区别。

终端用户和制造商们在订单上描述阀门的功能时必须非常精准,这样才能使最后的生产体系按照预期的方式运行。

如果按照上面的定义使用这两个术语就可以澄清用户对阀门功能的要求了。

双关双泄放阀门(DBB)适用于大多数的球阀应用领域,而双隔离泄放阀(DIB)在许多领域可能会是更加适合的选择。

管线球阀的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管线球阀的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管线球阀的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1 概述用管线输送液体或者气体在近年来获得了迅速的进展。

长输管线(长距离输送管道)上使用的阀门被称之管线阀门。

管线阀门(球阀、闸阀、止回阀与旋塞阀等)是一种满足管道运输的特殊要求并具备特殊功能的专用阀门。

关于管线球阀其技术标准是美国石油协会颁发的 API6D 与国际标准 ISO 14313-1999。

这种球阀全通径、低流阻,作为长输管线用阀已得到快速的进展。

2 技术性能长输管线的实际工况环境恶劣,其安装从北极圈到赤道,从高山到海底,从高原到沙漠,其间穿过地震带、沼泽地、冻土层、江河、湖泊与山坡,有的架设,有的直埋地下,在野外操作,维修困难,要求 30 年使用寿命。

长输管线通常输送的介质为原油与天然气,虽经处理但介质含有硫化物、杂质及异物,且要求零级密封。

因此,对管线球阀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

(1)强度与韧性阀门除了承受内部介质压力之外,尚需承受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轴向拉力与压力。

考虑滑坡,地面沉降,洪水而引起的外部载荷,在寒带及冰冻地区尚需考虑材料低温冲击韧性,防止低温脆性断裂。

关于全焊接阀体球阀,焊缝及热影响区,需要按照断裂力学理论,考虑其断裂韧性。

(2)零级密封阀门要求零级密封,以确保对下游端管线的有效截断。

考虑介质中金属颗粒对零级密封的影响,金属对金属密封作为初级密封,PTFE/橡胶对金属作为次级密封,与一旦密封失效时应采取紧急密封措施。

(3)失火安全与防静电管线球阀设计需考虑失火安全。

一旦失火,阀门的外漏与内漏不能超过API607 规定的泄漏标准。

球体被非金属材料夹持,可能产生静电,务必与阀体导通,在 24V DC 下,电阻值< 10Ω。

(4)DBB 功能(Double Brock & Bleed)在阀腔排泄时,上游端阀座与下游端阀座应同时自动切断,以确保排放时的安全。

(5)防止阀腔压力的夹持不管阀门处于开启或者关闭位置,均应防止介质在阀腔中被夹持。

2023年阀门技术发展趋势和产品开发方向分析

2023年阀门技术发展趋势和产品开发方向分析

1.阀门泄漏率降低技术:节能关键
2.十年降率由3%降至2%,阀门泄漏率全球趋势下滑
节能技术
1.阀门技术创新以应对环保与减排压力发展在阀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阀门技术也需要适应这一趋势。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减少阀门排放的环境污染。
2.阀门技术需不断创新以实现环保要求为了实现环保要求,阀门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以减少或消除阀门在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例如,阀门制造商可以研发和应用低排放密封技术,减少阀门泄漏排放的可能性,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阀门的材料选择也可以重点考虑环保因素,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新材料应用
制造技术趋势
1. 阀门智能化发展趋势5%100亿
2.多样化的智能功能
1. 多功能阀门
2. 低能耗阀门
3. 环保阀门
阀门技术发展方向
Digitalization and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数字化与智能化阀门技术
数据采集与处理
远程控制与运维
自适应优化与节能减排
产品开发方向
传感器
智能阀门
自动化控制
工业过程
控制系统
智能化
1.高耐压耐腐,现代阀门更可靠更高的耐压和耐腐蚀性能:随着工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对阀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阀门技术正在朝着更高的耐压和耐腐蚀性能方向发展。新材料的应用和阀门设计的改进,使得现代阀门能够适应更高的工作压力和更复杂的工况环境,提供更可靠的服务。
1.高科技材料在阀门中的应用2.高科技材料助力阀门抗腐蚀、耐高温,解决恶劣工况
技术合作与市场机遇
1. 自动化控制需求
2. 高温高压环境需求
3. 环保节能需求

石油和天然气固定球管线球阀

石油和天然气固定球管线球阀
服务,以获得竞争优势。
中高端市场国产化
我国球阀企业在中高端市场仍有 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技术创新 和提高产品质量,有望实现国产
化替代。
政策法规对行业的影响
环保要求提高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包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这将对球阀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促使 其提高环保性能和技术水平。
石油工业
用于石油开采、运输、 储存等过程中的管道控
制。
天然气工业
用于天然气开采、运输 、储存等过程中的管道
控制。
化工领域
用于化工原料、产品等 输送过程中的管道控制

其他领域
还可应用于航空航天、 军事等领域。
02
石油和天然气固定球管线球阀 的结构与原理
结构组成
球体
球阀的关键部件,通常由高强 度材料制成,能够在开启和关 闭过程中自由旋转。
安装要求
安装位置
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确 保球阀能够正常工作,并 便于操作和维护。
安装方向
根据流体流向和操作要求 ,确定球阀的安装方向。
连接方式
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如 法兰连接、螺纹连接等, 确保球阀与管道的密封性 和可靠性。
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
定期对球阀进行检查,包括外 观、密封性能、操作性能等,
确保其正常工作。
确保安全
固定球管线球阀能够有效地控制 管道中介质的流量和流向,防止 介质泄漏和倒流,保障管道输送
的安全。
提高效率
固定球管线球阀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能和流通能力,能够减少介质输送 过程中的阻力,提高输送效率。
降低成本
固定球管线球阀的使用寿命长,维 修方便,能够降低管道维护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调节阀的重大突破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

调节阀的重大突破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

调节阀的重大突破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摘要:分析了第一代调节阀存在笨重、功能不全、可靠性差的三大问题,以此作为新型产品的突破方向,研制出了“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

它一问世,立即受到使用单位和设计院的好评和高度重视,作为新型产品,它将逐步取代现行的主导产品,成为下世纪调节阀的主流。

关键词: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1、调节阀的历史回顾早在60年代以前,单座阀、双座阀、隔膜阀、角型阀、蝶阀、球阀、三通阀、套筒阀、偏心旋转阀计九大类调节阀相继问世,然而在这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产品没有大的突破,更说不上更新换代,人们只是在改进和完善上下功夫。

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70年代的cv3000及80年代国内的精小型单座阀、套筒阀。

它们比老式产品的重量和高度下降了30%,但在功能和可靠性方面并没有突破。

所以,仅代表60~70年代水平的单座阀、双座阀、套筒阀至今仍然是调节阀的主导产品,这显然与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

故此,调节阀行业急需期待新一代产品的问世。

2、现行主导产品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了寻找调节阀的突破方向,必然首先全面了解调节阀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1 997年对调节阀作了专门调查,共反映出9个问题:1)太笨重占3313%;2)品种繁多给使用带来极大的麻烦占6711%;3)泄漏大占4215%;4)经常堵卡、动作迟钝占2518%;5)寿命短占1317%;6)推力不够,阀关不严占916%;7)流量系数小、调节范围小占512%;8)阀外泄占413%;9)振荡、振动、啸叫占117%。

产生这些问题无疑与阀的自身缺陷、生产质量、使用质量有关,但仅从阀自身缺陷上找原因有如下三大问题。

2.1、笨重调节阀轻则几十公斤,上百公斤,重则几百公斤,甚至上千公斤。

它给调节阀的运输、起吊、安装、维护带来很大的麻烦。

2.2、功能不全功能不全,必然形成多品种共存,以便功能互补。

它给调节阀的计算、选型、维护、备品备件、工厂管理等带来相当大的不便。

2.3、可靠性差可靠性差必然出现如“漏、滴、堵、卡、动作差”等问题。

国外先进标准在长输管线全焊接球阀中的应用

国外先进标准在长输管线全焊接球阀中的应用

四.全焊球阀的制造检验
1 体锻件的试样取样 阀
阀体是 重要 的承 压零件 ,通 常采 用对试 棒 的力学
循这些标准的要求,可以为全焊接球阀提供可靠保障。
性能分析来代表阀体锻件的 力学性能 ,但 由于大 I径锻 : 1 件壁厚较厚 ,试棒通常较小 ,不能代表锻件真 实的 力学 性能 ,而 且热 处理 时 由于 试棒 直径较 小 ,同样 的热处
三 大口径全焊球阀的壁厚设计
A I 标准是管线球阀的设计、制造和检验的基础 P6 D
标准 ,但对阀门的壁厚设计没有规定 ,各制造商 自己选 定标 准进行设计 。

理,阀体锻件的性能会与试棒不一样。可以采用下面两 种方法取样。
第 一种方法可 以采用A MEB VC 第Ⅷ卷第二分 S P 册31. 2 . 4 的试块来 代替 阀体 锻件来检 查锻件 的力学(),计算壁厚t7. m。 8 2 =3 r 5 a
采用 AS 63 的公式 时采用 的是通道 直径进 ME B1 .4
A I14 P 10是管线 及其 设施的焊接规范 , 定了管线 规
的焊接应遵循的规定,规定了管线的焊接工艺评定要
求 、无损检测要求及C O 试验要求 等。实际上全焊接 T D
通 埒机 械 制 造 j
l6 au # l M M n t' l l e
国外先进标准在长输管线 全焊接球阀中的应用
苏州 纽 威阀 门股 份有 限公 司 ( 江苏 2 52 ) 高开 科 119
【 要】 介绍 了用于 长输管线全焊接球 阀设计、 摘
制造 及检 验 的支持标 准 ,如 :A ID S E 1 .4 P6 、A M B 3 、 6
据。
BV P C第Ⅷ卷第一分册U 2壁厚公式计算的壁厚,如 G7

超达API6D规范及管线阀门的的设计与使用几个问题的探讨

超达API6D规范及管线阀门的的设计与使用几个问题的探讨
①、试验顺序:a、阀杆倒密封试验;b、 液压壳体试验;c、液压密封试验。
由于阀杆的倒密封试验需要松开填料压 盖,因此,按照该试验程序可以有效的 检查填料压盖重新上紧后是否完好。
1、API 6D-2019(第23版)试验的基本要求
②、API 6D的试验介质是淡水,经协商后 可以采用粘度不超过水的轻油。与API 598标准差别很大,API 598标准根据阀 门种类、口径及压力级的不同,分别规 定采用高压密封试验或低压密封试验, 而API 6D标准的常规压力试验则不包括 低压气密封试验,只有在用户有特殊要 求时才进行低压气密封试验或高压气密 封试验。
2、关于阀门的类型
API 6D的阀门包括了闸阀、旋塞阀、 球阀和止回阀4大阀类,API 6D-2019(第 23版)的止回阀增加了轴流式和活塞式两 种类型,阀门的公称尺寸范围也适当做了 扩大,如,Class900的球阀,公称尺寸范 围从原来的DN650扩大到了DN900, Class1500的球阀,公称尺寸范围从原来的 DN400扩大到了DN650。
API 6D规范适用的压力级为: PN20(Class150) PN50(Class300) PN64(Class400) PN100(Class600) PN150(Class900) PN250(Class1500) PN420(Class2500)
4、关于公称压力
8、关于阀门手轮直径的规定
API 6D规定,阀门的手轮直径不应超过结构长度或 1000mm,两者取小值。同时规定作用在手轮上的最大 操作力不能超过360N。
规定最大操作力是为了阀门操作者能够比较轻松自如的 操作阀门,是对阀门设计与制造者的一个合理的要求。 对于手轮直径的规定,主要是考虑阀门的安装及使用者 的操作,过大的手轮直径不利于使用者的操作。但是, 该规定过于笼统,特别是对于Class150闸阀,由于阀门 的结构长度很短,如DN100(NPS4)的结构长度只有 229mm,DN250(NPS10)的结构长度只有330mm,因 此,对于部分Class150闸阀,要使手轮直径小于结构长 度,同时又要阀门的操作力小于360N,这样的规定不 是很合理,在实际应用中也没有必要,特别是对于管线 阀门,手轮的尺寸一般不会影响阀门的安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用函数表达来解读: 阀体强度(壁厚)=f(材料,压力,温
度,口径,结构形式,阀门类别,外部载 荷)
阀体的壁厚=F(Class,口径)。 阀门的设计,制造按Class(磅级)和口 径来分类。——阀门标准化设计。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但是,问题有它的两面性。这样 一个不考虑阀门种类,阀体的结构型 式,一个组别内材料的不同强度给出 的最小壁厚,是一个“保守上限值”。 这一值对中小阀门影响不大,随着口 径增大,压力等级提高,材料的消耗 增加很大。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B16.34与API 6D不存在紧密的关联。 API 6D标准与API 6D的阀门在B 16.34,
1978年正式颁布之前,已经使用了三十年。 1978年以后,B 16.34作为API 6D的一个引
用标准。 2008年之前的API 6D标准中,没有具体指
出引用B 16.34的具体章节。 B16.34引言中提出,本标准可能不适合于
这是经过近40年两个标准的相 互影响、渗透,形成的一个新的认 识,形成一个新的标准条款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B16.34的发展历史
ß ASME B16.34是由美国机械工程师 学会(ASME)制定,并由美国国家 标准学会(ANSI)批准;
ß API 6D是美国石油学会(API)制 定,并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 批准;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某些国外的阀门制造商把B16.34作为产 品的设计标准,不准确的引用B16.34的某 些章节。
国内的阀门制造业,全面执行B16.34的 设计标准,并在某些标准中把B16.34的最 小壁厚作为强制执行的标准。列入TS认证。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提供了一个保守的“上限值”
忽略阀门种类,阀门结构型式对强度的 影响,所以标准是保守的。
对阀体局部应力的考虑,包含在材料 的安全系数,所以标准是保守的。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提供了一个保守的“上限值” 对于同组别材料中不同材
料,不同机械性能对阀体强度 影响未予考虑,所以标准是保 守的。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B16.34的发展历史
1999年,修订该标准,包括公制单位作为主 要的参考单位。采用最新版的ASME锅炉压力 容器规范,第Ⅱ卷D部分的数据,重新计算 所有的压力—温度等级。即2004版于2004年 2月20日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批准。
2007年开始修订,修改压力——温度等级, 增加新材料,所有的应符合最新版的ASME锅 炉压力容器规范,第Ⅱ卷,D部分的材料性 能。即2009版于2009年6月18日由美国国家 标准学会(ANSI)批准。
二、ASME B16.34与API6D发展的历史
第一个标准是有关螺纹的标准, 发行于1924年,至今已有500个标 准,覆盖石油工业的所有领域。 API标准是:
学会的技术权威,是一个技术中心, 代表行业的水平和提供最佳范例, 促进规程合理化, 在全世界石油领域中运行, API是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认可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B16.34的发展历史
1977年6月16日,由美国国家 标准学会(ANSI)批准发布 B16.34“法兰端、螺纹端、焊接 端钢制阀门”技术标准。
提出“压力—温度等级”来 规范承压壳体边界力学性能与压 力、温度材料的函数关系。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B16.34的发展历史
1981年8月14日,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批准B 16.34第二版。扩大了材料的应用范围,增 加了镍基合金。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提供了一个保守的“上限值”
B16.34的最大贡献是简 化了阀门的设计,提供了一 个全球标准化的阀门产品。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ß 四、ASME B16.34与API 6D的关联 与存在问题
—B16.34在2008年之前不是API 6D的设计标准; —B16.34在2008年以后是可选的设计标准 之一。
已经使用的阀门……,例如,API 6D阀门。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例如: API 6D的阀门结构:上装式球阀和三段式 管线球阀(无阀颈阀门),它的设计不符
合B 16.34中6.1.3阀体颈部中的要求,
即: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ß 三、B16.34标准对阀门制造业贡 献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B16.34对阀门制造业的贡献:
历史上阀门的设计,输入: 通径D,工作压力P,工作温度t,
工作介质(决定材料),阀门类别, 阀门结构,外部载荷等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B16.34对阀门制造业的贡献: 用表格形式建立阀体压力边界 完整性与材料、压力、温度的 关系,提出阀门磅级Class概念, 按Class来设计阀门的理念。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一. B 16.34引言
标准明确指出,标准反映阀 门的通用要求,这一要求不适合已 经使用的API 6D管线球阀。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一. B 16.34引言
这一引言从1978年第一版至2013年第五版 没有变化,唯一的变更是: ß 1978版—1998版,引言中含有“本引言不 是B16.34——XX版的一部分”。 ß 2013新版,取消了引言中“本引言不是 B16.34——XX版的问题是: (1)管线球阀是一个无阀颈的阀门; 上装式阀门的阀颈很短; 不符合B16.34的相关规定。 (2)B16.34提供的是一个保守的上限
值,在大口径产品设计中偏于保守 而增加阀门制造成本。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为协调API 6D-2008版对壁厚作出变更: 在6.1.1壁厚节中提出“对于多件阀体结构,如三片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 革
2020/11/29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ß一、ASME B16.34
第五版2013 引言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一. B 16.34引言
美国国家标准旨在为制造商、用户, 以及公众之间提供一个双方约定的基 础。
美国国家标准的存在本身并不排除 不符合该标准产品的制造,销售或产 品的使用。
只有在引用本标准,作为产品的指 定标准、规范、销售合同或公共法规 时,才确定强制遵守。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一. B 16.34引言
引言第一段说了三个内容: 1. B16.34标准是供需双方约定的基础; 2. 标准本身不排除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
制造、销售和使用; 3. 引用本标准作为产品标准,要强制遵
守。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一. B 16.34引言
本标准必须指出,标准是反映各 行业阀门通用的某些要求,这些要求 可能不适合于某些已知用途的阀门, 它可能包含某些令人满意的成功经验 证实的产品特性。油、气产品管道中 开发和使用的相关阀门就是恰当的例 子。这些阀门符合现有的API 6D标准, 其自身就可满足联邦法规和管道安全 运行局输送部所制定的规则要求。
1985年,增加了承插焊和螺纹端阀门的要求。 1994年,采用适用于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
范》的最新材料数据,按照附录F重新计算 压力—温度等级表。并与1996年10月3日由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批准。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B16.34的发展历史
1999年,修订该标准,包括公制单位作为主 要的参考单位。采用最新版的ASME锅炉压力 容器规范,第Ⅱ卷D部分的数据,重新计算 所有的压力—温度等级。即2004版于2004年 2月20日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批准。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二、ASME B16.34与API6D发展的历史 ß API 6D的前身是API 5GI,发行
于1936年九月 ß 经五次修订,于1947年第五版发
行时正式更名为API 6D。至今已出 版第24版。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B16.34的发展与演变
1969年12月,美国国家标准 B 16委员会的名称从“管道法兰 和管件标准化委员会”改为“阀 门、管件和垫片标准化委员会”, 该委员会批准成立一个分委会来 制定不同于法兰连接端的钢制阀 门的新标准的方案。
美国 Cameron API 6D,ANSI相关标准
意大利 Grove B16.34,API 6D
德国 Shuck AD 2000,API 6D
捷克 MSA
B16.34,ASME Ⅷ-(1)(2),API 6D
日本 TIX
ASME Ⅷ, API 6D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1. Cameron,舒克,日本TIX的阀 体不满足B16.34;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例如一个Class900,NPS 48的 球阀,德国舒克公司按AD 2000设 计的重量为为19吨,而按B16.34设 计的重量为28.5吨。所以阀门制造 业按ASME第Ⅷ卷锅炉压力容器建造 规则设计势在必行。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国外管线球阀著名公司对B16.34标准在 样本中的表述:
式的壁厚要求”。 (C)对于多件阀体结构的阀门,如三片式球阀,其
中阀体是由主阀体和附属于它的两个左、右阀体 构成的,其内径d值确定为: (1)对于两个左、右阀体,d值应符合6.1.2节(a) 的要求。 (2)对于主阀体,d值应是主阀体的内径。如果主 阀体壁有轴向孔,无论是直通的还是部分螺纹连 接的,内外管间隙也应满足图2中f和g的尺寸要求。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ß二、ASME B16.34与 API 6D发展的历史
管线球阀设计的重大变革
二、ASME B16.34与API6D发展的历史
API(美国石油学会)作为美国 贸易协会下属的一个机构成立于 1991年。
其任务是,向政府提供税务 建议,所属工业领域的统计,制订 行业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