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考研导师介绍一

合集下载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英语语言文学导师介绍之十一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英语语言文学导师介绍之十一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英语语言文学导师介绍之十一周敏女,1971年生,英美文学博士(后),研究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博士骨干,河南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国际美学会会员、国际媒介生态学学会会员。

学术成果:近年来,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国外文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后殖民身份:奈保尔小说研究》、《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等。

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1)、新闻出版署“经典外译项目”(2010)、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2009)、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2008)、商务印书馆“汉译学术名著”项目(2008)、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创新团队项目(2011)等科研项目。

为研究生开设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课程,曾应邀在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讲授研究生课程《媒介与意识形态》。

学术研究之外,擅长会议口译,曾为包括国家领导人、诺贝尔奖得主访华活动、联合国计划发展署、世博会、国际博协大会等担任同声传译、交替口译译员。

庄智象男,1954年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1977年2月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先后任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外语界》杂志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学报编辑部副主任。

1987年至1988年赴美任访问学者,1993年调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工作,先后任副总编辑、副社长、常务副社长、社长兼副总编辑、社长兼总支书记、社长兼总编辑。

1989年起先后任全国高校外语学刊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会长,上海出版经营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工作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版协理事、常务理事,中国版协经营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大学版协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上海市版协副主席,中国辞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英语语言文学导师介绍之五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英语语言文学导师介绍之五
曾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003 年)《文化视域中的美国犹太 文学》、上海市教委社科等多个社科项目、中国社科院外文所重大项 目(子项:《索尔·贝娄学术史研究》)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重大项目
5
(《美国文学断代史系列研究》)。曾荣获上海市第十届社科奖(著 作类)三等奖等奖项。 已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包括:
莎士比亚研究、美国诗歌研究、英汉—汉英翻译 讲授课程
1)本科生阶段:综合英语、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翻译 理论与技巧、美国诗歌选读、圣经故事、外国报刊选读等;
2)硕士生阶段:美国文学背景史、美国诗歌研究、莎士比 亚戏剧研究等;
8
3)博士生阶段:西方文论研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等。 学术成果 专著:
1
研究方向: 语言学与英语教学,英语口语、听力与口译。
科研项目: “上海市英语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培训与考试项目研究” 课题 主持开发“上海市外语口译(中、高级)资格证书”项目, 并任项目组组长
主要科研成果: 主要编著: 《托福听力基础教程》(第一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1991 年出版); 《基础英语口语教程》(第一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1992 年出版); 《托福词汇与阅读基础教程》(第一编者)(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 1994 年出版); 《三资企业实用英语》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英汉译注词典》(编者)(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出版); 《商务英语口语教程》(主编、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 1998 年出版); 《英汉对照英语会话手册》(主编、编者)(上海交通大 学出版社 1998 年出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09 年第 10 期) 文学史叙事的述体、时空及其伦理关系——以王瑶的《中国 新文学史稿》为例(《思想战线》,2009 年第 5 期) 阿多诺与法兰克福学派(《文学理论前沿》,2009 年第 6 卷) 韦勒克的文学史观(《上海大学学报》,2009 年第 3 期) 中国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现状(《当代外国文学》,2009 年第 1 期) “隐含作者”新解(《江西社会科学》,2008 年第 6 期)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
6.邵毅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个人经历 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博士,读博期间于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中心做公开学术讲 座,受到高度评价。曾赴美任访问学者,赴英国伦敦参加翻译学国际学术会议,
5
任大会发言人,还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获得大会好评。 ►研究领域与学术成果 研究领域为当代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女性主义与翻译、翻译史等。出版有学术 专著《重写与制约:从女性主义角度论<傲慢与偏见>的中译本》、国家级规划 教材《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等,并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 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展多项科研项目。目前主持的项目有上海市“浦江人才 计划”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211 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高校 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 ►授课情况 多年来主要担任翻译课教学工作,已开设过的课程主要有:翻译理论与实践、文 献翻译、英汉互译、精读、写作等。 ►获奖情况 教学期间,曾获“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Nation-State, and the Globalisation of British Aestheticism。
►研究领域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英文学关系、现代化理论、译介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
研究、英国社会政治文化分析。
►学术成果
公开发表的论文:
1、‘Aristocracy for the Common People: Chinese Commodities in Oscar
1
1.陈琦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
男,1982 年生。文学博士,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个人经历及获奖情况
2000 年 9 月至 2004 年 6 月,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文科基地班),获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导师介绍

1.耶鲁安男,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211岗位特聘教授”。

►个人经历1989年毕业于荷兰内梅亨大学,随后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留学一年。

毕业后在内梅亨MaxPlanck心理语言学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

一年后进入莱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4年取得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发表于1996年,题目:Segmentalstructureandcomplexsegments,由莱顿大学的ColinEwen教授和康涅狄格大学的HarryvanderHulst指导)。

在随后的几年中,耶鲁安作为讲师和助理教授任职于莱顿大学英语学院和语言学学院,并在莱顿大学的语言学研究中心担任管理工作。

耶鲁安创建了莱顿大学语言学学术研究型硕士班,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生前来求学,为莱顿大学的语言学专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9年9月,耶鲁安受聘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任语言学教授。

2010年初,耶鲁安获得由上海市教委颁发的“东方学者”荣誉证书(被授予特聘教授称号,并获得相关科研基金),并在2010年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推举为博士生导师。

►教学及研究成果耶鲁安教授在音系学,语音学,词态学,心理语言学以及历史语言学方面都有广泛研究。

他主要的研究领域是:音系学理论与心理语言学理论的结合研究。

到目前为止,耶鲁安教授已经在莱顿大学指导了5位博士生,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与其他教授合作指导了若干名硕士博士毕业生。

在上外任教期间,发表了若干篇论文,并被邀请在多个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作演讲嘉宾。

关于耶鲁安教授的更多信息及学术著作,请参考http://jmw64.webklik.nl ►开设课程语音学、音系学、心理语言学、形态学2.侯靖靖女,1974年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个人经历1996年7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后,免试直升为本校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年3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2005年9月,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攻读翻译学博士学位,并于2008年6月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英语笔译专业导师介绍(精)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英语笔译专业导师介绍(精)

1.王育伟2008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获硕士学位。

2014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获博士学位。

2008年以来,在上外高翻学院翻译服务部担任翻译和审校,翻译大量联合国文件、政府外宣文件和各类其他商业文件,在非文学翻译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主要译作:中文译作:《迷雾之子Ⅲ:永世英雄》(上下册、《耶路撒冷》,以及《泰山闯地心》;合译的英文作品:《朱自清散文》、《任正非传》。

2.何雯婷博士,上外高翻专业笔译课教师。

►获得荣誉及社会兼职:曾参与联合国环境署文件和粮农组织文件的翻译及审校,参与世博公众参与馆、上海美术馆展馆、上海机场集团企业、上海申通地铁、昆山市外办、吴江市外办等的资料翻译工作以及国新办对外系列宣传片、《今日中国文学》杂志系列文学评论(于美国出版发行等翻译工作;并历时 2年、总字数为 170万字的大型翻译项目——《董浩云日记》中担任项目管理和审校。

►发表论文:《“公司简介”类文本翻译探讨——以<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简介>英译为例》 (《东方翻译》2009年第 2期;《上外高翻 MTI 专业笔译教学模式探讨》(《东方翻译》2012年第 1期; 《<思考汉英翻译:翻译方法课程评述>——一本别开生面的汉英翻译教材》(《东方翻译》2012年第 3期。

3.龚锐博士,上外高翻专业笔译课教师。

►主要译作:2008年加入高翻实训中心,曾赴联合国粮农组织意大利罗马总部承担笔译工作; 参与政府文件、国新办外宣记录片翻译和静安文化快递编译等工作; 参与《朱自清散文》和《任正非的竞争智慧》英译本的翻译工作。

►获得荣誉及社会兼职:长期担任《东方翻译》杂志编辑, 对翻译理论也有独到见解, 曾发表论文《MTI 专业笔译实战项目教学模式探讨——以国新办宣传片项目为例》。

4. 董翔晓►个人简历:董翔晓,1984年至今,在美国从事英汉翻译工作,并提供相关商业咨询。

于 1989年参与创建一家亚洲语言翻译和排版公司,并任业务总监,直至 1999年退出公司。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导师介绍二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导师介绍二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导师介绍二(整理转载)赵蓉晖语言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学历教育/进修与访学:2001年获俄语语言学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完成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后研究出站。

工作简历:2005年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院前身)任专职研究员;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社会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等。

教学课程:讲授过的课程包括《普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学研究方法》、《语言学名著导读》、《口语研究》、《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综合俄语》、《俄语口语》等。

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口语学及教学。

目前主攻方向为语言政策与外语规划。

主要科研成果:专著、文集、教材:《现代俄语中的目的关系及其表达方式》(俄文版),独立,莫斯科伙伴出版社,2003《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独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迈向21世纪的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独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索绪尔研究在中国》,独立,商务印书馆,2005《俄罗斯现代语言学:口语学》,第一作者、丛书副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俄罗斯国情概况》,第三作者,军事谊文出版社,2007 期刊、文集论文《论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社会观》,独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5),《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1(1)《口语学与社会语言学》,独立,《外语研究》2001(3)《俄语语音中的若干性别差异》,独立,《中国俄语教学》2002(3)《语言与社会性别:俄语研究的新方向》,独立,《外语研究》2002(4)《普通语言学史述要》,第二作者,《外语教学》2003(1)《社会语言学的历史与现状》,独立,《外语研究》2003(1)《中国社会语言学发展的若干特点》,独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开拓研究领域,加强方法建设——〈中国俄语教学〉十年文献调查与分析》,独立,《中国俄语教学》2004(1)《女性文字与女性社会》,独立,《社会学家茶座》2004(2)《索绪尔生平事迹及其学术道路》,独立,《澳门语言学刊》2004(3)《最近十年的中国社会语言学》,独立,《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索绪尔研究在中国:原著翻译及版本学研究》,独立,《博士论丛(第5卷)》,军事谊文出版社,2005科教奖励:《论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的社会观》,河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2001/9;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2002/8;《口语学与社会语言学》,河南省社会科联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2/7;《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8;《基于建构主义的俄语网络教学研究》(第二作者),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论文评比一等奖,2007/7;2006年被评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二届青年博士骨干。

高等教育-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导师简介:陆永昌

高等教育-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导师简介:陆永昌

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导师简介:陆永昌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硕士导师简介:陆永昌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研究生,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真题,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陆永昌,1950年出生,江苏扬州人。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教授,翻译专业研究生导师。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翻译家协会会员。

学历教育/进修与访学:1965年进入泰州师范(后更名为泰州师范专科学校)师范毕业后,弃笔从戎,军旅生活使一个普通战斗员变成一个基层指挥员,之后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后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工作简历:1972年至今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教师;1982年至1986年曾在上海市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工作;1991年至1993年受国家教委委派往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翻译系任教;回国后继续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执教,历任上海外国语学院高年级教研室主任、理论教研室主任、系办公室主任。

1994年被聘为副教授,2000年被聘为教授。

现任俄语系翻译教研室主任。

课程教学:先后从事本科生的文学理论、比较文学、苏俄文学史、名著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生的中国翻译理论、苏俄翻译理论、俄汉文学翻译理论等课程教学。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俄罗斯文学主要科研成果:学术专著:《俄汉文学翻译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快乐家庭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译著:《雪地寻踪》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森林报秋》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与研究生陶爱苏译);《森林报冬》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与研究生朱玥晗、杨晨译); 《森林报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与研究生沈尧译);《森林报夏》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与研究生张琪、朱巧玲译) 《白夜》中国致公出版社(2005);《白夜》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赌徒白夜》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赌徒白夜》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赌徒》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白夜》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帕纳耶娃回忆录》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鲸群离去》漓江出版社(1997);《天质女人阶梯》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与达曼华译) 《狗的日记》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愿您的孩子幸福》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列宁的一生》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女性必读》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与达曼华译);《创世纪的案件》沈阳出版社(1988);《阿勃拉莫夫中篇小说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合译);编写的工具书:《苏联文学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与廖鸿钧等三人合编);《当代阿拉伯文学词典》译林出版社(1991,与朱威烈等四人合编);《青年文学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作为主要编写人参加编写);《中西比较文学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作为主要编写人参加编写);代表性论文:1.翻译学研究与世界民族文化的融合——作为一门学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载世界俄语教师联合会第12次世界大会论文集:《时间与空间中的俄语和俄罗斯文学》第五卷);2.坚持翻译科学认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载《城市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东方文库》一书第30卷);3.别出心裁魅力永恒——读苏联作家比安基的《森林报》,安徽人民出版社,载《森林报秋》、《森林报冬》、《森林报春》、《森林报夏》(2010);4.关于语义与翻译,《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9.2);5.礼仪之邦为何被妖魔化——文化战略与翻译进程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载《现代人文中国思想中国学术》一书);6.翻译与翻译教学反思,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8,载《俄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一书);7.翻译,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载《人文教育文明价值传统》);8.翻译——不能再增文化障碍,《译林》(2006.3);9.从“dragon”与“龙”的翻译说起,《中华读书报》(2006-4-5);10.俄语音韵修辞汉译初探,重庆出版社(2005,载《俄罗斯语言与文化探索》一书);11.走出翻译的误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12-1,载《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二辑》);12.跨文化无障碍——翻译研究之方向,《上海翻译》S1期(2005);13.陨落于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俄罗斯抒情诗人叶赛宁的悲剧,《译林》(2005.5);14.全球化背景下翻译进程思考,《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15.永恒的泪不尽的愁——读鲍·瓦西里耶夫的短篇小说《展品&……》,《名作欣赏》(2003-3-1);16.翻译时代文化——翻译进程思考,《译林》(2004.2);17.翻译与时代,《中华读书报》(2003.10.15);18.先进文化代表与文学概论课的设置,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10,载《学习与研究》;19.真实自然、情浓意深——读叶赛宁短篇小说《白水湖畔》,《名作欣赏》(2003.2);20.译文要“译”,翻译要“翻”——谈俄中翻译教学,《第六届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3.4,台湾淡江大学);21.力求在翻译教材中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载《语言.文化.外语教学》);22.俄罗斯诗人曼、曼德尔施塔姆悲惨的命运,《译林》(2003.1);23.探索、迷茫与变体——从俄罗斯作家利巴托夫的创作看苏联文学的演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载《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论文集》);24.新一代的父与子的冲突——读谢·叶辛的中篇小说《摹仿者》,《名作欣赏》(2000.6);25.论文学翻译的“动态“标准,《外国语》(2000.5);26.新世纪外国文学翻译新构想,《第四届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0.6,台湾淡江大学);27.论诗人勃洛克晚期的信念,《译林》(1999.5);28.蕴藉的诗意辛辣的讽刺——谈陀氏早期小说《白夜》及其它,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载《白夜》一书);29.文学翻译,再现原汁原味的过程,《中华读书报》(1999.8.4);30.“白银时代热”及其他,《文汇报》”文艺百家"栏(1999.5.8);31.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文汇报》文艺百家理论版(1998.12.18);32.高尔基是自杀身亡的吗?《译林》(1997.6);33.人性的悲剧人性的呼唤——《鲸群离去》及其它,广西漓江出版社(1997,载《鲸群离去》一书);34.生活习俗的牺牲品——从马雅可夫斯基的绝命书看诗人死因,《福建外语》(1997.1);35.试论鲁迅在俄、苏的影响,《中国文化与世界》(第4辑,1996);36.以情动人,以情取胜——读普里斯塔夫金的小说,《名作欣赏》(1995.6);37.从俄罗斯电影看俄罗斯人的观念变化,《国际观察》(1995.6);38.论马雅可夫斯基的最后悲剧,《名作欣赏》(1995.5);39.利用电视录像进行“文学概论”教学的实例与体会,《外语电化教学》(1995.3);40.我眼中的俄罗斯教育,《国际观察》(1995.2)科研与教学奖励:1.《论文学翻译的“动态”标准》获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首届全国高校专业俄语优秀论文二等奖(2010);2.《俄汉文学翻译概论》获教育部外语指导委员会、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颁发的全国首届全国高校专业俄语优秀教材三等奖(2010);3.《翻译,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获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届科研成果三等奖(2009);4.《礼仪之邦为何被妖魔化—文化战略与翻译进程思考》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08);5.《翻译,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07);6.《论文学翻译标准的动态“内涵”》获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六届科研成果三等奖(2001)。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导师介绍之一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导师介绍之一
2
对比语言学、语用学、文学语言学 个人荣誉:
2003 年,“从语误谈综合英语中的文化教学”获省社会科学一 等奖。
2001 年,“英汉颜色词的国俗语义对比研究”获市社会科学一 等奖。
2003 年,获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2001 年,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享受校特殊科研津贴。 2001 年,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一等奖。 学术成果: 学术会议: 1、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高层论坛,2010. 09 上海。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研讨会,2010. 07 北京。 3、上海市留学生教育研究会年会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 2010. 06 上海。 4、中国修辞学会成立 2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 11 上 海。 5、全国高校英语教育教材研讨会,2004. 08 西安。 6、全国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研讨会,2003. 08 北京。 7、全国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研讨会,2001. 08 杭州。 学术论文: 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 30 篇,其中代表性论文有:
3
1、原始思维与诗歌语言,《江汉论坛》2006 年第 12 期,独著。 2、从国俗语义角度看英诗的“欢乐”意象,《外语研究》2007 年第 2 期,独著。 3、汉英诗歌中的“理趣”意象与国俗语义,《山东文学》2005 年第 9 期,独著。 4、语言坐标系与诗歌意象语言的语义理解,《广西社会科学》 2011 年第 4 期,独著。 5、“四季”意象在汉英诗歌中的文化意蕴,《湖北社会科学》 2004 年第 1 期,独著。 6、英语中的暗含否定及其汉译,《当代教育》(香港)2002 年第 4 期,独著。 7、领略修辞的奥妙,《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 年第 6 期,独 著。 8、诗歌意象语言与日常语言,《天中学刊》,2009 年第 1 期, 独著。 9、汉英诗歌爱情意象的文化阐释,《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 年第 5 期,独著。 10、诗歌意象语言的用词特点,《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 年第 4 期,独著。 科研项目: 主持、主要参与科研项目 8 项,主要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阿拉伯语语言文学考研导师介绍一(整理转载)
蔡伟良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学术骨干。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特邀研究员。

1976年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日阿语系阿拉伯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1977年到1979年,赴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文学院留学。

1981年到1983年,经教育部推荐受聘于原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教育部,在也门萨那中等技术学校任教。

曾多次应邀前往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日本、俄罗斯、意大利、美国以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学术访问。

自1983年起先后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学院副院长、处长等职。

研究方向:
阿拉伯文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讲授课程:
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一、二、三年级基础课、语法、报刊选读、阿语口语、阿拉伯文学简史、阿拉伯文学选读等,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献阅读、古代阿拉伯文学——作家与作品研究、现代阿拉伯文学——作家与作品研究等,为博士生开设的课程有阿拉伯文学专题研究、《古兰经》与《圣训》研究等。

学术成果:
相继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发表论文数十篇,主要有:“试论倭马亚时期的阿拉伯散文”、“苏菲派哲学思想浅析”、“伊斯兰哲学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试论凯拉姆学的产生死阿拉伯伊斯兰思想发展的端起”、“试论伊斯兰教主要教派早期政治思想”等。

出版的论著主要有:《灿烂的阿拔斯文化》(原国家教委七五社科重点项目,并获首届中国阿拉伯语教育界优秀科研成果奖)、《阿拉伯文学史》、《当代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社会与文化》;
出版的译著主要有:《底比斯之战》(埃及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吉布中篇小说)、《苦涩的爱》(叙利亚著名作家、阿拉伯小说王子萨莱姆·欧杰利中篇小说)、《先知全书》(阿拉伯著名文学家纪伯伦散文诗,在大陆和台湾同时出版)、《罗马喷泉咏叹》(黎巴嫩著名作家梅·齐亚黛散文选)、《南风》(阿尔及利亚著名作家哈杜卡中篇小说)、《中国之旅》(游记)等;
主持《大辞海》阿拉伯文学辞条的撰写,参与原七五国家社科项目《中国伊斯兰百科》部分辞条的撰写。

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部科研项目有《阿拉伯古诗研究——诗歌、诗人、诗论》。

个人荣誉:
1987年获上海市人民政府记大功奖,1991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4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999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02年获上外教育奖励基金管理一等奖。

陈万里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曾任《阿拉伯世界》杂志编辑部负责人、阿拉伯语系总支副书记、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办副主任、人事处处长。

1977年2月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工作至今。

1977年9月至1979年7月被教育部录取为公派阿拉伯也门萨那大学留学生,1980年至1982年、1989年至1993年由教育部派遣,在中国援建的也门萨那专业技术学校中国教学专家组任翻译教师,专家组副组长等职务,承担《建筑结构》、《建筑力学》、《机械制图》等课程的翻译教学工作。

研究方向:
阿拉伯国情、文化;中东政治。

讲授课程:
《阿拉伯概况》、《伊斯兰史》、《阿拉伯社会与文化》、《国际问题专题研究》等。

学术成果:
专著:《阿拉伯概况》、《伊斯兰简史》、《当代埃及社会与文化》(教育部2001年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子项目,与王有勇合著)等;
编著:《非洲通史·近代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世界成语典故辞典》等;
译著:《客死他乡》、《阿拉伯非洲历史文选》(合译)等;
论文:发表了《关于伊斯兰教东传的几个问题》、《全球化:埃及的对策与措施》、《阿拉伯民族意识的形成和觉醒》、《中东的周期性动荡和战争成因》、《海湾阿拉伯国家对外政策将更趋务实性》等论文和文章计50多篇。

个人荣誉:
1997年《伊斯兰简史》一书获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界科研成果奖;1998年《非洲通史·近代卷》一书获教育部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历史学一等奖;2003年《当代埃及社会与文化》一书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三等奖;2004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教育管理一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