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考物理理想变压器模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物理小题狂练19: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附解析)

2020届高考物理小题狂练19: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附解析)

2020届高考物理小题狂练19: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附解析)一、考点内容(1)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和动态分析;(2)远距离输电问题。

二、考点突破1.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2,副线圈与阻值R=10 Ω的电阻相连,原线圈两端所加的电压u=102sin 100π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14.1 VB.原线圈中的电流为4 AC.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400 WD.副线圈中交流电的频率为100 Hz2.有一理想变压器,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所示,灯L1、L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

当S断开时,灯L正常发光。

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A.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增大B.灯L1、L2都能正常发光C.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减小D.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3.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电路中装有0.5 A的保险丝L(电阻忽略不计),原线圈匝数n1=600,副线圈匝数n2=120。

当原线圈接在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源上,要使整个电路和用电器正常工作,则副线圈两端可以接()A.阻值为12 Ω的电阻B.并联两盏“36 V40 W”的灯泡C.工作频率为10 Hz的用电设备D.耐压值为36 V的电容器4.(多选)图(a)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R T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为定值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

原线圈所接电压u随时间t按正弦规律变电阻,R1化,如图(b)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4∶1B.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之比为1∶4C.u随t变化的规律为u=51sin(50πt)(国际单位制)D.若热敏电阻R T的温度升高,则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5.(多选)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组成闭合电路。

线圈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bc边匀速转动,磁场只分布在bc边的左侧,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线圈面积为S,转动角速度为ω,匝数为N,线圈电阻不计。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题30 理想变压器模型与远距离输电(解析版)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专题30 理想变压器模型与远距离输电(解析版)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30 理想变压器模型与远距离输电【专题导航】目录热点题型一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的应用 (1)(一)只有一个副线圈 (1)(二)有多个副线圈 (3)热点题型二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 (4)(一)匝数不变时的动态分析 (5)(二)负载电阻不变时的动态分析 (6)(三)变压器副线圈接有二极管 (7)热点题型三远距离输电模型 (8)【题型归纳】 (10)【题型归纳】热点题型一理想变压器基本规律的应用理想变压器以及原、副线圈基本量的关系(一)只有一个副线圈【例1】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1、R2和R3的阻值分别为3 Ω、1 Ω和4 Ω,Ⓐ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A .2B .3C .4D .5 【答案】 B【解析】 设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k ,根据变压器匝数比与电流成反比的关系,则原线圈电流为I 时,副线圈电流为kI ;原线圈电流为4I 时,副线圈电流为4kI . 根据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得 UI -I 2R 1=(kI )2(R 2+R 3) 4UI -(4I )2R 1=(4kI )2R 2联立两式代入数据解得k =3选项B 正确.【变式1】(2019·山西高三二模)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两端连接正弦交流电源u =2202sin314t (V),副线圈接电阻R ,同时接有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读数约为31.1 VB .若仅将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到原来的2倍C .若仅将R 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入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D .若R 的阻值和副线圈匝数同时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出功率增加到原来的4倍 【答案】 B【解析】 根据u =2202sin314t (V)可知,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U 1=220 V ,电压表的读数为变压器输出电压的有效值,由U 1U 2=n 1n 2得,电压表读数为U 2=22 V ,A 错误;若仅将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根据U 1U 2=n 1n 2可知,U 2增大到原来的2倍,由I 2=U 2R 可知,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到原来的2倍,B 正确;输入电压和匝数比不变,则输出电压U 2不变,若仅将R 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由I 2=U 2R可知,副线圈电流变为原来的一半,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一半,由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可知,输入功率也变为原来的一半,C 错误;若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U 2增加到原来的2倍,若R 的阻值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输出功率P 2=U 22R变为原来的2倍,D 错误。

2020(人教版)高考物理复习 课时过关题36 变压器电能的输送(含答案解析)

2020(人教版)高考物理复习 课时过关题36 变压器电能的输送(含答案解析)

2020(人教版)高考物理复习 课时过关题36变压器电能的输送1.教学用发电机能够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利用该发电机(内阻可忽略)通过理想变压器向定值电阻R 供电,电路如图所示,理想交流电流表A 、理想交流电压表V 的读数分别为I 、U ,R消耗的功率为P.若发电机线圈的转速变为原来的12,则( )A .R 消耗的功率变为12PB .电压表V 的读数变为12UC .电流表A 的读数变为2ID .通过R 的交变电流频率不变2.如图所示是发电厂通过升压变压器进行高压输电,接近用户端时再通过降压变压器降压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图中变压器均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图中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设发电厂输出的电压一定,两条输电线总电阻用R 0表示,变阻器R 相当于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当用电器增加时,相当于R 变小,则当用电进入高峰时 ( )A .电压表V 1、V 2的读数均不变,电流表A 2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 1的读数减小B .电压表V 3、V 4的读数均减小,电流表A 2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 3的读数减小C .电压表V 2、V 3的读数之差与电流表A 2的读数的比值不变D .线路损耗功率不变3.普通的交流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测量电流,通常要通过电流互感器来连接,图中电流互感器ab 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少,工作时电流为I ab ,cd 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多,工作时电流为I cd ,为了使电流表能正常工作,则( )A .ab 接MN 、cd 接PQ ,I ab <I cdB .ab 接MN 、cd 接PQ ,I ab >I cdC .ab 接PQ 、cd 接MN ,I ab <I cdD .ab 接PQ 、cd 接MN ,I ab >I cd4.如图所示,甲图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接在u=122sin 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与阻值R 1=2 Ω的电阻接成闭合电路,电流表为理想电流表.乙图中阻值R 2=32 Ω的电阻直接接到u=122sin 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结果电阻R 1与R 2消耗的电功率相等,则( )A .通过电阻R 1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0.02 HzB .电阻R 1消耗的电功率为9 WC .电流表的示数为6 AD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5.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a 、b 间作为原线圈.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c 、d 间作为副线圈.在a 、b 间输入电压为U 1的交变电流时,c 、d 间的输出电压为U 2,在将滑动触头从M 点顺时针转到N 点的过程中( )A .U 2>U 1,U 2降低B .U 2>U 1,U 2升高C .U 2<U 1,U 2降低D .U 2<U 1,U 2升高6.用220 V 的正弦交流电通过理想变压器对一负载供电,变压器输出电压是110 V ,通过负载的电流图象如图所示,则( )A .变压器输入功率约为3.9 WB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是110 V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是1∶2D .负载电流的函数表达式i=0.05sin ⎝⎛⎭⎪⎫100πt +π2 A 7.如图是原、副线圈都有中心抽头(匝数一半处)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 1与电流表连接,副线圈通过另一单刀双掷开关S 2与定值电阻R 0相连接,通过S 1、S 2可以改变原、副线圈的匝数.现在原线圈加一电压有效值为U 的正弦交流电,当S 1接a ,S 2接c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S 1接a ,S 2接d 时,电流为2IB .当S 1接a ,S 2接d 时,电流为I2C .当S 1接b ,S 2接c 时,电流为4ID .当S 1接b ,S 2接d 时,电流为I28.如图所示,电路中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 1=1 000匝,两个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2=500匝、n 3=200匝,分别接一个R=55 Ω的电阻,在原线圈上接入U 1=220 V 的交流电源.则两副线圈输出电功率之比P 2P 3和原线圈中的电流I 1分别是( )A.P 2P 3=52,I 1=2.8 A B.P 2P 3=25,I 1=2.8 A C.P 2P 3=254,I 1=1.16 A D.P 2P 3=425,I 1=1.16 A 9.如图所示,边长为L 、匝数为N 、电阻不计的正方形线圈abcd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绕转轴O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轴OO′垂直于磁感线,制成一台交流发电机,它与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从正方形线圈处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交流发电机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NB ωL 2sin ωt B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为2∶1C .电压表V 示数为NB ωL 2D .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均减小10.如图所示的变压器,接如图甲所示的交流电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容器能正常工作,现将电源换成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则( )A .由于乙交变电流的周期短,因此灯泡比第一次亮B .由于乙的频率比甲的大,因此电容器有可能被击穿C .无论接甲电源,还是接乙电源,若滑动触头P 向上移动,灯泡都变暗D .若将原线圈n 1的匝数增加,灯泡消耗的功率将变大11. (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 1不变,闭合开关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向下滑动时,灯L 变亮B .P 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C .P 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D .P 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12. (多选)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L 1、L 2、L 3为三只规格均为“9V 6 W”的相同灯泡,各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输入端接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示数为2 AB .电压表的示数为27 2 VC .副线圈两端接入耐压值为8 V 的电容器能正常工作D .变压器副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13. (多选)如图为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T 1和降压变压器T 2向用户供电.已知输电线的总电阻R=10 Ω,降压变压器T 2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副线圈与用电器R 0组成闭合电路.若T 1、T 2均为理想变压器,T 2的副线圈两端电压u=2202sin 100πt V ,当用电器电阻R 0=11 Ω时( )A .通过用电器R 0的电流有效值是20 AB .当用电器的电阻R 0减小时,输电线损耗的功率也随着减小C .发电机中的电流变化频率为100 HzD .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4 650 W14. (多选)如图为远距离输送交流电的系统示意图,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随着用户负载增多,发电机F 达到额定功率时,降压变压器输出功率仍然不足,用户的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那么,在发电机以额定功率工作的情况下,为了适当提高用户的用电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 .适当减小输电线的电阻rB .适当提高n 4n 3C .适当提高n 2n 1的同时,降低n 4n 3D .适当降低n 2n 1的同时,提高n 4n 3答案解析1.答案为:B ;解析:[根据ω=2πn 可知转速变为原来的12,则角速度变为原来的12,根据E m =nBS ω可知电动机产生的最大电动势为原来的12,根据U=E m 2可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有效值变为原来的12,即原线圈的输出电压变为原来的12,根据n 1n 2=U 1U 2可知副线圈的输入电压变为原来的12,即电压表示数变为原来的12,根据P=U 2R 可知R 消耗的电功率变为14P ,A 错误,B 正确;副线圈中的电流为I 2=12U R ,即变为原来的12,根据n 1n 2=I 2I 1可知原线圈中的电流也变为原来的12,C 错误;转速减小为原来的12,则频率变为原来的12,D 错误.]2.答案为: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电压表V 1、V 2的示数不变,当用电进入高峰时,电阻R 减小,电流表A 3的读数增大,电流表A 2、A 1的读数都增大,R 0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V 3读数减小,电压表V 4的读数也减小,A 、B 均错误;电压表V 2、V 3的读数之差与电流表A 2的读数的比值是R 0的阻值,不变,C 正确;线路损耗功率ΔP=I 22R 0增大,D 错误.]3.答案为:B ;解析:[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原理,线圈电流与匝数成反比,ab 接MN ,通过的电流较大,电流表接在cd 两端,通过的电流较小,B 正确.]4.答案为:D ;解析:[由u=122sin 100πt(V)可知:ω=100π=2πf ,解得f=50 Hz ,A 错误;因为R 1、R 2消耗的功率相等,设R 1两端的电压为U 1,U 21R 1=U2R 2,解得U 1=3 V ,由理想变压器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得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D 正确;R 1上的电流I 1=U 1R 1=1.5 A ,电阻R 1消耗的电功率P=U 21R 1=4.5 W ,B 、C 错误.]5.答案为:C ;解析:[由题图可知,cd 间的线圈为整个线圈的一部分,故其匝数比作为原线圈的整个线圈的匝数少,根据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可知,U 2<U 1,当触头由M 点顺时针旋转到N 点的过程中,cd 间线圈的匝数减少,所以输出电压降低,选项C 正确.]6.答案为:A ;解析:[由题图可知通过负载的电流最大值为I m =0.05 A ,周期T=0.02 s ,故电流的函数表达式i=I m sin 2πTt=0.05sin 100πt(A),D 错误;理想变压器匝数比等于电压比,即 n 1∶n 2=U 1∶U 2=2∶1,C 错误;输出电压U 2=110 V ,其最大值U 2m =2U 2=110 2 V ,B 错误;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即输入功率P=I 2U 2=0.052×110 W≈3.9 W,A 正确.]解析:[设S 1、S 2分别接a 、c 时,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 1∶n 2,则输出电压U 2=n 2n 1U ,功率P=UI=U 22R 0;在S 1、S 2分别接a 、d 时,输出电压U 2′=n 2U 2n 1,功率P′=UI′=U 2′2R 0,联立得I′=14I ,A 、B项均错,同理可知,C 项对,D 项错误.]8.答案为:C ;解析:[对两个副线圈有U 1U 2=n 1n 2,U 1U 3=n 1n 3,所以U 2=110 V ,U 3=44 V ,又P=U 2R ,所以P 2P 3=U 22U 23=254;由欧姆定律得I 2=U 2R =2 A ,I 3=U 3R=0.8 A ,对有两个副线圈的变压器有:n 1I 1=n 2I 2+n 3I 3,得I 1=1.16 A ,C 正确.]9.答案为:C ;解析:[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e=E m cos ωt=NBL 2ωcos ωt ,A 错误;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B 错误;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2NBL 2ω,电压表的示数是R 两端电压的有效值,设为U ,⎝⎛⎭⎪⎫2NBL 2ω22R ·T 2=U 2R·T,解得U=NBL 2ω,C 正确;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 错误.]10.答案为:C ;解析:[灯泡的亮度与周期无关,取决于有效值,故A 错误;电容器的击穿电压取决于电压的最大值,与频率无关,故B 错误;无论接哪个电源,输入电压相同,滑片向上移动时,接入电阻增大,则灯泡均变暗,故C 正确;若将副线圈n 1的匝数增加,则输出电压将减小,故灯泡消耗的功率将变小,故D 错误.]11.答案为:BD ;解析:[P 向上或向下滑动时,由变压器的电压特点U 1U 2=n 1n 2可知,U 2不变,灯L 的亮度也不变,A 项错误,B 项正确;P 向上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副线圈电路总电阻减小,由P=U2R可知,变压器的输出功率P 2变大,又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则输入功率P 1也变大,由P 1=U 1I 1及U 1不变可知,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大,C 项错误,D 项正确.]12.答案为:AD ;解析:[由输入端交变电压u -t 图象知,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2722V=27 V ,由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3∶1,可得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3∶1,电流之比为1∶3,设灯泡两端电压为U ,所以U=9 V ,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9 V ,三只灯泡均能正常发光,电流表的读数I=3×69A=2 A ,A 正确;电压表的示数为有效值27 V ,B 错误;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9 2 V ,C 错误;变压器副线圈两端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 ,D 正确.]解析:[通过用电器R0的电流有效值I=UR0=22011A=20 A,A正确;当用电器的电阻R0减小时,由于电压不变,电流增大,输电线上的电流也增大,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B错误;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f=50 Hz,C错误;降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P1=UI=220×20 W=4 400 W,由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得输电线上的电流为I′=5 A,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ΔP=I′2R=25×10 W=250 W,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P=P1+ΔP=4 650 W,D正确.]14.答案为:AC;解析:[当发电机输出功率一定时,为使用户得到更大的功率,需减小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根据ΔP=I2r,可以减小输电线的电阻r,A对;也可以通过提高输电电压,减小输送电流,即提高n2n1,这样使线圈n3两端电压变大,为使用户的用电器正常工作需要适当降低n4n3,C对.]。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物理真题分类(变压器的原理)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物理真题分类(变压器的原理)汇编(附答案)

历年(2020-2023)全国高考物理真题与模拟题分类(变压器的原理)汇编一、单选题1.(2023ꞏ山东ꞏ统考高考真题)某节能储能输电网络如图所示,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1= 250V,输出功率500kW。

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n3:n4= 50:1,输电线总电阻R= 62.5Ω。

其余线路电阻不计,用户端电压U4= 220V,功率88kW,所有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电机的输出电流为368A B.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4.8kWC.输送给储能站的功率为408kW D.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n1:n2= 1:442.(2023ꞏ北京ꞏ统考高考真题)自制一个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600匝和190匝的变压器,原线圈接12V的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接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

实际测得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5V。

下列措施有可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的是()A.仅增加原线圈匝数B.仅增加副线圈匝数C.将原、副线圈匝数都增为原来的两倍D.将两个3.8V小灯泡并联起来接入副线圈3.(2023ꞏ浙江ꞏ统考高考真题)我国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送电端用“整流”设备将交流变换成直流,用户端用“逆变”设备再将直流变换成交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送电端先升压再整流B.用户端先降压再变交流C.1100kV是指交流电的最大值D.输电功率由送电端电压决定4.(2022ꞏ重庆ꞏ高考真题)低压卤素灯在家庭电路中使用时需要变压器降压。

若将“12V 50W”的交流卤素灯直接通过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接入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后能正常工作,则( )A.卤素灯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B.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553∶C.流过卤素灯的电流为0.24A D.卤素灯的电阻为9685.(2022ꞏ北京ꞏ高考真题)某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输出电压为22000V,输出电流为300mA。

该变压器( )∶B.输入电流为30AA.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001∶C.输入电流的最大值为D.原、副线圈交流电的频率之比为11006.(2022ꞏ河北ꞏ统考高考真题)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的风力发电场是北京冬奥会绿色电能的主要供应地之一,其发电、输电简易模型如图所示,已知风轮机叶片转速为每秒z转,通过转速比为1:n的升速齿轮箱带动发电机线圈高速转动,发电机线圈面积为S ,匝数为N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0=t 时刻,线圈所在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流经过理想变压器升压后。

2020年高考真题:物理(新课标ⅲ)【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真题:物理(新课标ⅲ)【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全国统⼀⾼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如图,水平放置的圆柱形光滑玻璃棒左边绕有一线圈,右边套有一金属圆环。

圆环初始时静止。

将图中开关S由断开状态拨至连接状态,电路接通的瞬间,可观察到()A.拨至M端或N端,圆环都向左运动B.拨至M端或N端,圆环都向右运动C.拨至M端时圆环向左运动,拨至N端时向右运动D.拨至M端时圆环向右运动,拨至N端时向左运动2.(6分)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已知甲的质量为1kg,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A.3J B.4J C.5J D.6J3.(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着陆前曾绕月球飞行,某段时间可认为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半径为月球半径的K倍。

已知地球半径R是月球半径的P倍,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Q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嫦娥四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速率为()A.B.C.D.4.(6分)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

系统平衡时,O 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若α=70°,则β等于()A.45°B.55°C.60°D.70°5.(6分)真空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边界为两个半径分别为a和3a的同轴圆柱面,磁场的方向与圆柱轴线平行,其横截面如图所示。

一速率为v的电子从圆心沿半径方向进入磁场。

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忽略重力。

为使该电子的运动被限制在图中实线圆围成的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为()A.B.C.D.6.(6分)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首次产生了人工放射性同位素X,反应方程为He+Al→X+n.X会衰变成原子核Y,衰变方程为X→Y+e.则()A.X的质量数与Y的质量数相等B.X的电荷数比Y的电荷数少1C.X的电荷数比Al的电荷数多2D.X的质量数与Al的质量数相等7.(6分)在图(a)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1、R2、R3均为固定电阻,R2=10Ω,R3=20Ω,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2020版高考物理 考点规范练习本32 理想变压器电能的输送(含答案解析)

2020版高考物理 考点规范练习本32 理想变压器电能的输送(含答案解析)
A.R1 的功率为 0.2 W B.电压表的示数为 5 2 V
C.水平外力为恒力 D.变压器铁芯中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为 0.04 Wb/s
9. (多选)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4∶1,原线圈与一可变电阻串联后,接 入一正弦式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固定电阻的阻值为 R0,负载电阻的阻值 R=11R0,V 是理 想电压表。现将负载电阻的阻值减小为 R=5R0,保持变压器输入电流不变,此时电压表的读 数为 5.0 V,则( )
2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入电压的频率为 50 Hz,经过变压器后通过电阻的交变电流频率为 25 Hz B.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1.41 V,电流表的示数为 0.35 A C.S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1 V,电流表的示数为 0.25 A D.闭合开关 S,电容器将被击穿 8.如图所示,一个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 50,副线圈的匝数为 100,原线圈两端接在光滑的 水平平行导轨上,导轨间距为 0.4 m。导轨上有一长度略大于导轨间距且垂直于导轨的导体 棒,导轨与导体棒的电阻忽略不计。副线圈回路中电阻 R1=5 Ω,R2=15 Ω,图中交流电压表 为理想电压表。导轨所在空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1 T 的匀强磁场。导 体棒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v=5sin 10πt(m/s),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25∶22
D.允许变压器输出的最大功率为 1 000 W
5.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 220 V 交变电流变为 110 V。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
数为 800,则副线圈匝数为( )
A.200
B.400
C.1 600

人教版高二物理变压器专题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变压器专题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变压器专题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导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导线框与理想变压器相连,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理想变压器副线圈接入一台机械效率较大的交流电动机,电动机连接一质量为200g的重物恰好以速度v=匀速上升,已知电动机内阻210m/sr=Ω,不计导线框及其余导线电阻,不计一切摩擦,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A.电动机的机械效率为80%B.电流表的示数为0.1AC.副线圈电流的频率为5Hz D.图甲时刻导线框的电流方向为ABCD 2.美国使用的电吹风在120V的电压下正常工作,现将它在标准电压为220V的中国使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要使电吹风正常工作,所需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应为6:11B.标准电压220V指的是交流电的有效值C.标准电压220V指的是交流电的峰值D.变压器中匝数少的线圈导线较细,匝数多的线圈导线较粗3.如图所示,理想自耦变压器输入端接入正弦交流电2202sin100π(V)=,输出端可以u t通过调节触头1K的位置来改变输出端匝数,同时在输出端并联一个指示灯L,输出电路中K的位置可以改变R的阻值,两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以下说接入滑动变阻器R,调节2法正确的是()A.指示灯L常亮且通过指示灯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B.不论开关S状态如何,电压表示数为2202C.闭合开关S,仅向下滑动1K,输入功率变小D.闭合开关S,仅向下滑动2K,电表示数不变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u =2202sin100πt V 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 =11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读数约为156VB .电流表的读数为20.0AC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1100WD .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0.01s5.升流器是电力部门和工矿企业的电器设备做电流负载试验及温升试验的专用设备,其工作原理简化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第十一章交变电流专题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和制约关系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第十一章交变电流专题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和制约关系

专题11.3 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和制约关系一、选择题1.(2020中原名校联盟质检)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三个灯泡L1、L2、L3都标有“6V,6W”,L4标有“6V,12W”,若它们都能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 ∶n2和ab间电压分别为A.2 ∶1,24VB.2 ∶l,30VC.1 ∶2,24VD.1∶2,30V【参考答案】B【名师解析】L2、L3 并联后与 L4 串联,灯泡正常发光.说明副线圈电压为U2=12V;副线圈功率为P2=6W+6W+12W=24W,根据P2= U2 I2得I2=2A.。

根据变压器的输入的功率和输出的功率相等,P2= P1=U1 I1,而I2=2I1,所以U1=24V;根据变压器变压公式,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得n1 ∶n2= U1 ∶U2=2 ∶l,所以 Uab=U1+UL1=(24+6)V=30V,选项B正确。

2. (2020广东湛江调研)将u=2202sin100πtV的电压输入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55∶1,R=10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B.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读数为0.22AC.闭合开关S后,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1.6WD.断开开关S后,电流表的读数为0.22A【参考答案】C3.(2020·云南统测)如图所示,将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为u =2202sin 100πt(V)的交流电源上,在副线圈两端并联接入规格为“22 V,22 W”的灯泡10个,灯泡均正常发光。

除灯泡外的电阻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02∶1B .电流表示数为1 AC .电流表示数为10 AD .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为5 Hz【参考答案】B【名师解析】由原线圈电压瞬时值表达式可知,原线圈输入电压有效值为220 V ,交变电流的频率f =1T=ω2π=50 Hz ,D 项错;副线圈上灯泡正常发光,说明副线圈输出电压有效值为22 V ,由理想变压器变压规律可知,n 1n 2=U 1U 2=10,A 项错;由灯泡电功率P =UI 可知,通过每只灯泡的电流为1 A ,故副线圈输出电流为10 A ,由理想变压器变流规律可知,I 2I 1=10,所以原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1 A ,B 项正确,C 项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变压器模型李仕才一、理想变压器的几个基本问题(1)理想变压器的构造、作用、原理及特征。

构造:两组线圈(原、副线圈)绕在同一个闭合铁心上构成所谓的变压器。

作用:在办理送电能的过程中改变电压。

原理: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

特征:正因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所以变压器只能在输送交变电流的电能过程中改变交流电压。

(2)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及规律如图所示,在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两端加交流电压U 1后,由于电磁感应的原因,原、副线圈中都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222111,φεφεn t n 忽略原、副线圈内阻,有 2211,εε==U U 。

另外,考虑到铁心的导磁作用而且忽略漏磁,即认为任意时刻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条数都相同,于是又有21φφ∆=∆。

由此便可得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化规律为2121n n U U =。

在此基础上再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失(一般包括了线圈内能量损失和铁心内能量损失这两部分,分别俗称为“铜损”和“铁损”),有21P P =,而111U I P =,222U I P =。

于是又得理想变压器的电流变化规律为1221n n I I =。

由此可见:①理想变压器的理想化条件一般指的是:忽略原、副线圈内阻上的分压,忽略原、副线圈磁通量的差别,忽略变压器自身的能量损耗(实际上还忽略了变压器原、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素的差别)。

②理想变压器的规律实质上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上述理想化条件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3)多组副线圈理想变压器的规律。

如图所示,原线圈匝数为1n ,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1n 、2n 相应的电压分别为1U 、2U 和3U ,相应的电流分别为1I 、2I 和3I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可得2121n n U U =① 3131n n U U =②可得 3232n n U U =③ 根据出入P P =得:332211I U I U I U +=④将①③代入④得3232221212I n n U I U I n n U +=整理得 332211n I n I n I +=(4)原副线圈的地位原(副)线圈在原(副)线圈回路中所处的地位是充当负载(电源)。

二、解决理想变压器问题的绝招招数一 能量守恒法(功率思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为P 入=P 出,即P 1=P 2;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P 1=P 2+P 3+…… 招数二 电流、电压关系法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2121n n U U =;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只要绕在同一闭合铁芯上,任意两线圈之间总有QPQ P n n U U = 对只有一个副绕组的变压器有1221n n I I =; 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n 1I 1=n 2I 2+n 3I 3+…… 招数三 等效负载电阻法变压器等效负载电阻公式的推导: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 1:n 2,原线圈输入电压为U 1,副线圈负载电阻为R ,如图1(1)所示,在变压器正常工作时,求a 、b 间的等效电阻。

先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1(2)所示,设变压器等效负载电阻为R '在(1)中由变压器的分压规律:2121n n U U =得: 1122U n n U =,所以负载电阻R 消耗的功率为:在(2)中等效电阻消耗的功率为:RU P '='21因P P '=,所以等效电阻为:R n n R 2221='(重要结论)【例题一】(2016·全国新课标Ⅰ)一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电阻R 1、R 2和R 3的阻值分别为3 Ω、1 Ω和4 Ω,A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U 为正弦交流电压源,输出电压的有效值恒定。

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当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4I 。

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A .2B .3C .4D .5解法一:能量守恒法:设原副线圈匝数比为k S 断开)()(322121R R kI R I IU P ++==①S 闭合 22122)4()4(4R kI R I IU P +==②①②得124P P =即:2222221648534I k I I k I +=+⨯)(化简得3=k 解法二:电流、电压关系法设原副线圈匝数比为k S 断开时k I I U U ==1221 由图可知kI R R kI R R I U 5)()(323222=+=+= 即I k U 215=则I I k IR U U 35211+=+=①S 闭合k I I U U ==1221由图可知 kI kIR R I U 442222==⨯= 即I k U 214=则I I k IR U U 1244211+=+=② 由①②得3=k解法三:等效负载电阻法设原副线圈匝数比为k S 断开时等效负载电阻为23224)(k R R k R =+=则I I k R R I U 25)(21+=+=①S 闭合时等效负载电阻为222k R k R =='则I I k R R I U 214)(421+=+'=② ①②得3=k【例题二】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四个灯泡完全相同,其额定电压为U ,若已知灯泡L 3和L 4恰能正常工作,那么 ( ) A L 1和L 2都能正常工作 B L 1和L 2都不能正常工作 C 交流电源电压为2U D 交流电源电压为4U【解析】四个灯泡完全相同则电阻均为R L 3和L 4恰能正常工作则RU I =1根据1221n n I I = RU I I n n I 2211212=== 又因为432I I I +=所以43L L 、的电流RUI I ==43电压均为U 所以均能正常发光。

设交流电源的电压为0U 根据U U U 210+=及2121n n U U =则U U 21=所以U U 40= 【另解】能量守恒:设交流电源的电压为0U 根据能量守恒U I P U I P 10144===灯总,所以U U 40=【例题三】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由一个原线圈和两个副线圈组成,匝数比1:2:3::321=n n n ,a 、b 端接正弦交流电,电路中电阻321R R R ==,其余电阻均不计。

若3R 消耗的功率为P ,则1R 消耗的功率为A. 9PB.925P C.35P D. 91P 【解析】方法一:设原线圈的电压为U 则副线圈的电压分别为U 32、U 31因为3R 的功率P R U R U P ===931223)(,则2R 的功率P RU R U P 49432222===)( 根据能量守恒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P 5,则UPI 51=那么1R 消耗的功率R U P R I P 2211)5(==又因为P UR 912=所以9251P P =。

方法二:设原线圈的电压为U 则副线圈的电压分别为U 32、U 31设3R 中的电流为I 则2R 中的电流为I 2,设1R 中的电流为1I 则由能量守恒U I U I U I 1323=+得I I 351=所以PR I R I P 9259252211===解法三:由332211n I n I n I +=得3135I I =根据R I P 2=则925::23211==I I P P 所以P R I R I P 9259252211===。

【例题四】如图所示,某理想变压器有一个原线圈 ,匝数n 11320=匝,接220伏电路上,另有两个副线圈,甲线圈匝数n 230=匝,线圈中电流为I 212=.安,另一个乙线圈两端电压U 310=伏,电流为I 3=0.5 安。

求(1)乙线圈的匝数和甲线圈两端的电压。

(2)原线圈中的电流。

解:(1)∵n n U U 1313=∴n U n U 331110132022060==⨯=·匝 ∵U U n n 1212=∴U U n n 21212203013205==⨯=·V (2)∵P P P 123=+I U I U I U 112233···=+∴I 12201250510⨯=⨯+⨯..得I A 1005=.。

巩固训练1、(海南卷)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原线圈与一可变电阻串联后,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固定电阻的阻值为R 0,负载电阻的阻值R =11R 0,是理想电压表;现将负载电阻的阻值减小为R =5R 0,保持变压器输入电流不变,此时电压表读数为5.0V ,则A.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34VB.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24VC.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68VD.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48V 【答案】AD2、(全国卷)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9166==k ,V U B. 9122==k ,V U C. 3166==k ,V U D. 3122==k ,V U 答案:A3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接入的电阻阻值均为R ,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以a 、b 端接有电压为2sin1O πtV 的交流电,开关S 处于断开状态时,设电压表读数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R 消耗的功率之比为k ,则A. U=88V , 14k = B. U=110V ,k=4C. 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会成小D. 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会减小 答案:AD三、理想变压器动态分析⑴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21n n 一定时,输出电压U 2由输入电压决定,即U 2=12n n U 1,可简述为“原制约副”。

⑵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21n n 一定,且输入电压U 1确定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 1由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I 2决定,即I 1=12n n I 2,可简述为“副制约原”。

⑶负载制约:① 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P 2由用户负载决定,P 2=P 负1+P 负2+…;② 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I 2由用户负载及电压U 2确定,I 2=22U P ; 动态分析问题的思路程序可表示为:U 122222121I R U I U n n U U 决定决定负载−−−−−→−=−−−−→−=决定决定−−−−→−=−−−−−−−−→−==1112211211)(U I P I U I U I P P P 1 【例题1】如图,为一理想变压器,K 为单刀双掷开关,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U 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I 1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则:A.保持U 1及P 的位置不变,K 由a 合到b 时,I 1将增大B.保持U 1及P 的位置不变,K 由b 合到a 时,R 消耗的功率减小C.保持U 1不变,K 合在a 处,使P 上滑,I 1将增大D.保持P 的位置不变,K 合在a 处,若U 1增大,I 1将增大 【解析】K 由a 合到b 时,n 1减小,由2121n n U U =,可知U 2增大,P 2=RU 22随之增大,而P 1=P 2,又P 1=I 1U 1,从而I 1增大,A 正确;K 由b 合到a 时,与上述情况相反,P 2将减小,B 正确;P 上滑时,R 增大,P 2=RU 22减小,又P 1=P 2,P 1=I 1U 1,从而I 1减小,C 错误;U 1增大,由2121n n U U =可知,U 2增大,I 2=RU 2随之增大,由1221n n I I 可知I 1也增大,D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