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匹配网络习题解
匹配网络习题解

习题1:求1uH 电感与5欧电阻串联电路在10MHz 、100MHz 、1GHz 下的并联等效电路(分别计算出相应的元件值)。
解:222s s ps 22s sp 2s p s s p(1)1(1)s s R X R Q R R R X X X X Q R X Q R X ⎧+==+⎪⎪⎨+⎪==+⎪⎩==习题2:某接收机输入回路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C 1=5pF ,C 2=15pF ,Rs =75 Ω,RL =300 Ω。
为了使电路匹配,即负载RL 等效到LC回路输入端的电阻R′L =Rs , 线圈初、次级匝数比N1/N2应该是多少? 解:电容接入系数p1为:480025.0300/'25.015552112211====+=+=p RL RL c c c p电感接入系数p2为:1429.0)21/(22/112/12/1211125.04800/7522=-=+=+===p p N N N N N N N N N p p习题3:试设计一个г型匹配网络,使100Ω的电阻性负载在100MHz 时转换为50Ω。
(1)画出匹配网络的电路结构; (2)计算匹配网络的元件值;解:(1)因须将阻抗从大变为小,故电路结构如X1R=100Rin=50图。
其中X1、X2为性质相反的电抗元件。
将X2和R 变为串联结构,则: 22'50100(1)5012210022'50(11/)12'50R Q R Q X X X X Q X X ==+=====+==● 若X1=50,则X2=-100,有:150/(2)50/(21006)7.968()79.6()12 1.5911()15.9()(2)100L f e e H nH C e F pF f πππ===-===-= ● 若X1=-50,则X2=100,有:11 3.1811()31.8()(2)502100/(2)100/(21006) 1.597()159()C e F pF f L f e e H nH πππ==-====-=X1X2'R ’=50Rin=50。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网络层1.网络层向上提供的服务有哪两种?是比较其优缺点。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面向连接”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服务或“无连接”数据报服务前者预约了双方通信所需的一切网络资源。
优点是能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即所传送的分组不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不按序列到达终点),也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缺点是路由器复杂,网络成本高;后者无网络资源障碍,尽力而为,优缺点与前者互易2.网络互连有何实际意义?进行网络互连时,有哪些共同的问题需要解决?网络互联可扩大用户共享资源范围和更大的通信区域进行网络互连时,需要解决共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寻址方案不同的最大分组长度不同的网络接入机制不同的超时控制不同的差错恢复方法不同的状态报告方法不同的路由选择技术不同的用户接入控制不同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不同的管理与控制方式3.作为中间设备,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有何区别?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4.试简单说明下列协议的作用:IP、ARP、RARP和ICMP。
IP协议:实现网络互连。
使参与互连的性能各异的网络从用户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统一的网络。
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ARP协议: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R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问题。
ICMP:提供差错报告和询问报文,以提高IP数据交付成功的机会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用于探寻、转发本局域网内的组成员关系。
5.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为ABCDE 5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图论中的匹配理论和网络流问题

时间复杂度:最大匹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较高,为指数级别,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受 到限制。
应用场景:最大匹配算法在计算机科学、 运筹学、经济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解决指派问题、工作调度问题等 方面。
匹配的应用场景
计算机科学:匹配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广泛应用于图算法、数据结构等领域 物理学:在物理学中,匹配理论用于描述粒子相互作用和量子场论中的现象 经济学:匹配理论在经济学中用于研究市场均衡和劳动力市场匹配等问题 社会学:在社会学中,匹配理论用于研究婚姻匹配、教育匹配和职业匹配等现象
电力网络优化: 在网络中合理 分配电力,降 低能耗并提高 电力系统的稳
定性。
通信网络设计: 优化通信网络 的数据传输, 提高网络的吞 吐量和可靠性。
物流配送:通 过优化物流配 送网络,提高 配送效率并降 低运输成本。
网络流算法的分类
最大流算法:寻找从源点到汇点的最大流量 最小割算法:确定将源点划分为两个子集的最小割点集合 最小费用流算法:在满足容量限制和流量平衡的前提下,寻找最小费用流 最短路径算法:寻找从源点到汇点的最短路径
优化目标:最小化 总流量,使得流量 分配均匀,避免拥 堵和瓶颈
算法实现: Dijkstra算法、 Bellman-Ford算 法等
应用场景:交通网 络、通信网络、电 力网络等
多源多汇问题
定义:多个源点和 多个汇点在网络中 同时进行流量的传 输
优化目标:寻找最 优解,使得总流量 传输成本最低或传 输时间最短
最小割问题的应用:在网络流问题中,最 小割问题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流量最大化和 容量限制问题。
最小割问题的求解方法:常见的求解最小 割问题的算法有Kruskal算法和Prim算法。
最小割问题的性质:最小割问题具有NP 难解性质,即目前没有已知的多项式时 间复杂度的算法来求解最小割问题。
计算机网络习题讲解

4-34 与下列掩码相对应的网络前缀各有多少比特? (1)192.0.0.0; (2)240.0.0.0; (3)255.224.0.0; (4)255.255.255.252。
答案:点分十进制的地址化成二进制记法,1的个数就是前缀的 个数。 (1)11000 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2比特 (2)11110 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4比特 (3)11111111 11100 00000000,对应的网络前缀是11比特 (4)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00,对应的网络前缀 是30比特
6次
当用户A向用户B发送数据时,详细描述A是如何通过网关和ARP协议与B进 行通讯的,包传输过程中源和目的的ip地址以及mac地址是如何变化的。
4-20. 设某路由器建立了如下路由表(这三列分别是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和下一跳路由器,若直接交付则最后一列表示应当 从哪一个接口转发出去):
目的网络
子网掩码
答:212=()2,56=()2 132=(10000100)2 133=(10000101)2 134=(10000110)2 135=(10000111)2 所以共同的前缀有22位,即11010100 00111000 100001,聚合的 CIDR地址块是:212.56.132.0/22
4-31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86.32/12匹配?请说明理由。 (1)86.33.224.123;(2)86.79.65.216;(3)86.58.119.74; (4)86.68.206.154。
子网网络号
129.250.1.0 129.250.2.0 129.250.3.0 129.250.4.0 129.250.5.0 129.250.6.0 129.250.7.0 129.250.8.0 129.250.9.0 129.250.10.0 129.250.11.0 129.250.12.0 129.250.13.0 129.250.14.0 129.250.15.0 129.250.16.0
第5章 匹配网络

分布参数元件是在主传输线上串联一 段传输线或并联支节构成。在距负载某处 可以并联一段终端短路或终端开路的传输 线,此并联传输线称为支节(或短截线)。
本节讨论用单支节、双支节及四分之 一波长阻抗变换器实现匹配网络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微带线、带状线、同 轴线及平行双导线,本节画图时用平行双 导线说明匹配网络的结构。
信源与负载之间的共轭匹配,是使传 输线的输入阻抗与信源的内阻互为共轭复 数,此时信源的功率输出为最大。 电路匹配是通过匹配网络实现的。
匹配关系到系统的传输效率、功率容 量和工作稳定性,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3个 方面。
(1)从信源到负载实现最大功率传 输。 (2)减小线路反射,目的是减小噪 声干扰,提高信噪比。 (3)传输相同功率时线上电压驻波 系数最小,功率承受能力最大。
第5章 匹配网络
在射频电路的设计中,阻抗匹配是最 重要的概念之一,是电路和系统设计时必 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在匹配网络的设计中,解析方法很繁 杂,本章只讨论用史密斯圆图的设计方法。 史密斯圆图在射频电路的分析中是一个必 须的工具,尤其在匹配网络的设计中显得 更为重要。
本章首先讨论匹配网络的目的及选择 准则,然后讨论集总参数元件电路的匹配 网络设计、分布参数元件电路的匹配网络 设计和混合参数元件电路的匹配网络设计。
T形匹配网络如图5.11(a)所示,π形匹 配网络如图5.11(b)所示,这里用例题介绍 按预定Qn值设计T形和π形匹配网络的方法。
图5.11 T形和π形匹配网络
图5.12 例5.5用图
图5.13 例5.6用图
5.3 分布参数元件电路的匹配 网络设计
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波长不断减小, 当波长与元器件尺寸或电路尺寸相当时, 可以采用分布参数元件实现匹配网络。
网络安全习题与答案

第5章1判断题1-1 TCP/IP是ARPAnet中最早使用的通信协议。
〔×〕1-2 TCP/IP最早应用在ARPAnet中。
〔√〕1-3 由于在TCP协议的传输过程中,传输层需要将从应用层接收到的数据以字节为组成单元划分成多个字节段,然后每个字节段单独进展路由传输,所以TCP是面向字节流的可靠的传输方式。
〔√〕1-4 ARP缓存只能保存主动查询获得的IP和MAC的对应关系,而不会保存以广播形式接收到的IP和MAC的对应关系。
〔×〕1-5 ARP欺骗只会影响计算机,而不会影响交换机和路由器等设备。
〔×〕1-6 DHCP服务器只能给客户端提供IP地址和网关地址,而不能提供DNS的IP地址。
〔×〕1-7 TCP和UDP一样都是面向字节流的数据传输方式。
〔×〕1-8 在使用DNS的网络中,只能使用域名来访问网络,而不能使用IP地址。
〔×〕1-9 DNS缓存中毒是修改了用户端计算机缓存中的解析记录,将域名指向错误的IP地址。
〔×〕1-10 在DNSSEC系统中,只要在DNS服务器之间进展安全认证,而不需要在DNS客户端进展安全认证。
〔×〕2 填空题2-1 在网络接口层,将添加了网络首部的协议数据单元称网络组分组或数据帧。
2-2 用户在通过ADSL拨号方式上网时,IP地址与相关参数是DHCP服务器分配的。
2-3 TCP SYN泛洪攻击属于一种典型的DOS攻击。
2-4 DNS同时调用了TCP和UDP的53端口,其中 UTP 53 端口用于DNS客户端与DNS服务器端的通信,而 TCP 53 端口用于DNS区域之间的数据复制。
3 选择题3-1 下面关于IP协议的描述,不正确的答案是〔 B 〕A. 提供一种“尽力而为〞的服务B. 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服务C. 是TCP/IP体系网络层唯一的一个协议D. 由于IP协议的PDU称为分组,所以IP网络也称为分组网络3-2 下面关于ARP工作原理的描述,不正确的答案是〔 C 〕A. 是通过IP地址查询对应的MAC地址B. ARP缓存中的数据是动态更新的C. ARP请求报文可以跨网段传输D. ARPA是通过AMC查询对应的IP地址3-3 ARP欺骗的实质是〔 A 〕A. 提供虚拟的MAC与IP地址的组合B. 让其他计算机知道自己的存在C. 窃取用户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D. 扰乱网络的正常运行3-4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对网关IP和MAC地址进展绑定的操作为〔 C 〕A. ARP –a 192.168.0.1 00-0a-03-aa-5d-ffB. ARP –d 192.168.0.1 00-0a-03-aa-5d-ffC. ARP –s 192.168.0.1 00-0a-03-aa-5d-ffD. ARP –g 192.168.0.1 00-0a-03-aa-5d-ff3-5 无法提供DHCP服务的设备可能是〔 C 〕A. 无线路由器B. 交换机C. 集线器D. 运行Windows 2008操作系统的计算机3-6 DHCP Snooping的功能是〔 B 〕A. 防止ARP欺骗B. 防止DHCP欺骗C. 进展端口与MAC地址的绑定D. 提供基于端口的用户认证3-7 TCP SYN泛洪攻击的原理是利用了〔 A 〕A. TCP三次握手过程B. TCP面向流的工作机制C. TCP数据传输中的窗口技术D. TCP连接终止时的FIN报文3-8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如果要显示当前TCP和UDP的详细通信情况,可以运行〔 D 〕A. ARP –aB. ipconfig/allC. netstat –nabD. ne -ab3-9 DNS的功能是〔 B 〕A. 建立应用进程与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B. 建立IP地址与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C. 建立IP地址与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D. 建立设备端口与MAC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3-10 当用户通过域名访问某一合法时,打开的却是一个不健康的,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D 〕A. ARP欺骗B. DHCP欺骗C. TCP SYN攻击D. DNS缓存中毒3-11 DNSSEC中并未采用〔 C 〕A.数字签名技术B. 公钥加密技术C. 对称加密技术D. 报文摘要技术第6章1判断题1-1 计算机病毒只会破坏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而对其他网络设备不起作用。
《通信电路》(沈伟慈)课后习题答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优质内容]
![《通信电路》(沈伟慈)课后习题答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优质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f213bcbe45c3b3567ec8bd5.png)
习题解答汇编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高级培训
1
习题解答汇编
第1章
1.1 解:
(1)1—1端短接时,谐振电感
L
1
02C
(2
1 106 )2 100 10 12
253 H
高级培训
2
习题解答汇编
(2)1-1端接时,因为
0
1 CxC Cx C
0L
所以
(提示:可以参考教材中例3.4电路进行修改)
高级培训
40
习题解答汇编
第4章
4.1 解:如题4.1图所示。
(a)
题4.1图
高级培训
(b)
41
习题解答汇编
(c)
题4.1图
高级培训
42
习题解答汇编
4.2 解:(a)不能,不能满足三点式法则。 (b)不能,同上。 (c)能,满足三点式法则。 (d)能,两级反相放大。 (e)不能。若第二级负载C2改为电阻则有可能产生振荡。
高级培训
23
习题解答汇编
2.6 解: (提示:此题可以参照教材图2.2.1画出晶体管共基 极Y参数等效电路,然后再画出放大器等效电路.)
根据条件可以求得:
C C Cob 28pF,
g g P g ob n 2 g L 288S
Au0
n y fb g
17.4
BW g 1.64MHz
高级培训
43
习题解答汇编 4.3 解:(1)可将此电路用共基电路等效,如题4.3图所示。
题4.3图
高级培训
44
习题解答汇编
f0
2
1
2.6MHz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与解答讲解

本文所有的习题均来自教师上课布置的题目和书上,答案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第一章计算机概论1.术语解释计算机网络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通信子网资源子网2.计算机网络的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以一个你所熟悉的因特网应用为例,说明你对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的理解。
4.计算机网络如何分类?请分别举出一个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实例,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
5.何为计算机网络的二级子网结构?请说明它们的功能和组成。
6.常用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各自有何特点?试画出它们的拓扑结构图。
7.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功能?8.目前,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哪些方面?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解释下列术语网络体系结构服务接口协议实体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封装数据解封装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CA.数据连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3.数据的加密和解密属于 OSI 模型的功能。
BA.网络层 B.表示层 C.物理层 D.数据链路层4.O SI 参考模型包括哪 7 层?5.同一台计算机之间相邻层如何通信?6.不同计算机上同等层之间如何通信?7.简述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
8.简述数据发送方封装的过程。
9.O SI 参考模型中每一层数据单元分别是什么?10.在 TCP/IP协议中各层有哪些主要协议?11.试说明层次、协议、服务和接口的关系12.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13.试比较 TCP/IP 模型和 OSI 模型的异同点。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
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2.81.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与无连接的网络服务解析: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与无连接的网络服务就相当于生活中的电话系统和普通邮政系统所提供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1:求1uH 电感与5欧电阻串联电路在10MHz 、100MHz 、1GHz 下的并联等1
效电路(分别计算出相应的元件值)。
2 解: 3
4
5
6
7
8
9
10
11
12 f Xs(ωL
s) Rs Q Rp Xp Lp 10MHz 62.83 5 12.57 794.6 63.2
1.006u
H 100MHz 628.32 5 125.7 78.96k 628.4 1.0001
222s s p s 22s s p 2s p s s p
(1)1(1)s s R X R Q R R R X X X X Q R X Q R X ⎧+==+⎪⎪⎨+⎪==+⎪⎩==
13
习题2:某接收机输入回路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C 1=5pF ,C 2=15pF ,R15 s =75 Ω,RL =300 Ω。
为了使电路匹配,即负载RL 等效到LC回路输入端的16 电阻R′L =Rs , 线圈初、次级匝数比N1/N2应该是多少?
17 解:电容接入系数p1为:
18 19 4800
25.0300/'25
.01555
211
2211====+=+=
p RL RL c c c p
20 电感接入系数p2为: 21 1429
.0)21/(22/11
2/12
/
1211125
.04800/7522=-=+=+===p p N N N N N N N N N p p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习题3:试设计一个г型匹配网络,使100Ω的电阻性负载在100MHz 时转换为32 50Ω。
33 (1)画出匹配网络的电路结构;
34 (2)计算匹配网络的元件值;
35
解:(1)
36
37 因须将阻抗从大变为小,故电路结构如图。
其中X1、X2为性质相反的电抗元38
件。
39 将X2和R 变为串联结构,则: 40 22'50100(1)5012
21002
2'50(11/)12'50
R Q R
Q X X X X Q X X ==+=====+== 41 若X1=50,则X2=-100,有:
42 150/(2)50/(21006)7.968()79.6()12 1.5911()15.9()(2)100
L f e e H nH C e F pF f πππ===-===-= 43 若X1=-50,则X2=100,有:
44 X1X2R=100
Rin=50
X1X2'R ’=50Rin=50
11 3.1811()31.8()(2)502100/(2)100/(21006) 1.597()159()C e F pF f L f e e H nH πππ==-====-=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