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注意实验

第六章注意实验
第六章注意实验

第六章注意实验

第一节注意的理论和实验

一、过滤器理论与双耳分听技术

(一)早期选择模型

?提出者: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D. E. Broadbent, 1958)

观点:

?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个体的神经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是极有限的,因此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使中枢神经系统不至于负担过重。

?注意过滤器相当于一个开关,体现出对信息的选择作用。它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放过一些信息,使其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其他通道则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暂时储存在短时记忆中并迅速衰退。

?新异的、较强的、具有生物意义的刺激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

?个体所期待的刺激也容易受到注意。

(二)中期选择模型(衰减模型)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A. M. Treisman, 1960)

观点:

?注意过滤器不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没有受到注意而设想被关闭的通道所传递的信息并没有完全被阻断,只是被衰减,其中重要的信息仍可以得到高级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

中期选择模型强调

?信息是大量输入的,这与早期选择模型一致。

?加工过程是“衰减”式的

?过滤器的位置有两个,一为语义分析之前的外周过滤器,一为语义分析之后的中枢过滤器。

(三)晚期选择模型

?提出者:多依奇和多依奇(Deutsch & Detusch, 1963)

?观点:

?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息加工的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

?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

二、资源限制理论

?提出者:卡纳曼(1973)最先初提出

?观点:把注意看作心理资源,认为人的心理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注意的有限性不是过滤器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到了从事操作的有限心理资源的限制。

?注意的功能就是资源分配。

?诺曼和博布罗(Norman & Bobrow, 1975)进一步精确化心理资源的概念,提出材料限制和资源限制的划分。

?材料限制——指作业受到任务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因而即使分配到较多的资源也不能改善其作业水平。

?资源限制——指作业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这种过程便能顺利进行。

?资源限制理论实用性很强

?资源限制理论不能被证伪——按照资源分配理论,如果两个任务无法在任务作业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被同时执行,那么它们需要同一个资源;如果没有观察到作业水平下降,那么它们不需要同一个有限

三、特征整合理论与错觉性结合实验

(一)特征整合理论

?提出者:特瑞斯曼(1977、1980)

?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

?客体则是一些特征的结合

?注意的作用是特征正确组合的关键

?特征整合理论认为,在空间知觉中,要借由注意把客体的特征捆绑在一起。

?客体知觉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前注意阶段

?特征整合阶段

?视觉搜索实验

(二)错觉性结合实验

?错觉性结合指在不注意的条件下,向被试呈现的不同客体的特征发生彼此交换的现象。

第二节注意的操作定义

一、任务定义注意

?什么是任务定义注意(task-defined attention)

–把注意定义为是否正确地执行了某项任务

?任务定义的关键问题

–避免任务定义注意与注意机制的混淆

–避免任务定义注意与维度值任务定义注意的混淆

二、持续性注意

?持续性注意(maintaining attention)描述的是注意的保持过程,即在同一对象或同一任务上保持一段时间的注意。

?区分引起注意的过程和保持注意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工作记忆损伤可能会造成注意保持上的困难。

三、加工定向注意

?加工定向注意(process-oriented attention)把注意看成一个把心理集中于多个感觉输入的一个主动加工过程,其功能在于提高了某些“被注意到”的任务或信息的加工质量。

?注意被看作从可选物中做出选择的过程

?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心理加工过程的效率

?概括:加工定向注意是指为了改进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而把认知加工过程限制并集中在所有当前信息的某个子集上的过程。

第三节注意的研究方法

一、提示范式

?基本原理:

用刺激或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它输入源的加工作比较。

?提示范式的自变量主要有提示的有效性和提示类型

?提示范式的研究范例

提示范式的自变量

?提示的有效性:提示指向的位置和刺激出现位置的吻合程度。

?可以控制注意指向目标出现位置的可能性大小。

?有效试验(valid trail):反应时最短

?无效试验(invalid trail ):反应时最长

?中立试验(neutral trail):反应时中等

提示类型

?根据提示是否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的位置分为:外围提示, 符号提示

?根据整个实验中有效试验和无效试验的比例分为:预言性提示,非预言性提示

提示范式研究范例

?知觉负载说

?注意选择点由干扰点决定

?知觉负载大--早期选择

?工作记忆负载大--晚期选择

?福格尔(Vogel,2000)借助提示范式检验知觉负载说:

?高记忆负载条件下,不管提示在知觉加工前后出现,都具有影响--晚期选择

?高知觉负载条件下,提示只有在知觉加工时出现才具有影响--早期选择

二、搜索范式

?基本原理:要求被试寻找一个或多个混在在非目标刺激中的目标刺激。

–实验时,这些刺激可以同时呈现也可以相继呈现。

–搜索范式为研究者区分出平行搜索和序列搜索两种模式

?最常见的搜索范式:

?视觉搜索任务

?搜索函数

–斜率几乎为零--平行搜索

–反应时随刺激规模而增大--循序搜索

–目标缺乏试验的斜率大于目标呈现试验--中止加工

–否则--终结加工

三、过滤范式

?基本原理:使被试的注意指向一个信息源,而实验者评估的是那些未被注意的信息的加工过程,以此来研究注意的某些特征。

–整体-局部范式

–双侧任务范式

–负启动范式

整体-局部范式

?大图形由小图形组成

?自变量:

–要求被试注意整体还是局部

–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是否一致

?实验结果:

–当要求被试报告局部特征时,如果整体特征与局部特征不一致,那么反应时变慢。

–当要求被试报告整体特征时,局部特征是否与整体特征一致几乎没有影响。

双侧任务范式

?任务要求:要求被试报告呈现于画面中央的字母而忽略呈现于目标两侧的字母(即要求被试注意中央的字母)。

?自变量:中央和两侧的字母不一致

?实验结果:中央和两侧的字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短

注意从目标区域到附近区域的分散程度

负启动范式

?方法:在该范式中,每次试验呈现两个刺激,其中一个需要被注意并作出反应。

如呈现重叠的黑色和白色字母,要求被试说出每个白色字母的名称。

?结果:当前次试验中不被注意的项目在下一个试验中变成被注意的项目时,被试的反应时变长。

注意的自动分配

四、双任务范式

?关心注意是如何在多个并行任务间起到指向和调节作用的。

?基本方法: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

?实验结果:作业操作特性函数

作业特性操作函数

–把一个任务中的作业水平定义为另一个任务的作业水平的函数

?常见的三种结果:

两个任务包含相同的认知加工过程,两者成绩成反比关系

–两个任务相对独立时,同时执行两个任务和单独执行每个任务时一样好

–某项任务略受另一项任务的影响,但不成完全相反的关系

五、电生理学研究方法

?脑电图技术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

?在时间上与事件相联系的电位

?ERP的许多成分可以作为注意状态的指标。如,N100,

ERP的应用领域

?注意分散任务的研究:

–对目标刺激的注意,提高了ERP在P200到P300的振幅。

?不随意注意的研究:

–不匹配负波与朝向反应相关

?有关早期选择模型的研究:

–目标呈现与目标不呈现的ERP差异在刺激呈现后的100毫秒内开始表现出来(时间上对应于感觉加工)。

第六章 固定资产-答案

第六章固定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09年1月1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22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37.4万元,发生的运杂费为5万元,设备安装时,领用企业的原材料一批,其账面成本为10万元,计税价格(等于公允价值)为12万元,取得时增值税为1.7万元,除此之外,发生其他支出15万元,则该项设备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289.1 B.250 C.291.1 D.293.44 1[答案]:B [解析]: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220+5+10+15=250(万元)。[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2、甲公司购入设备安装某生产线。该设备购买价格为2500万元,增值税额为425万元,支付保险、装卸费用25万元。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等费用33万元。该原材料的增值税负担率为17%。假定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入账价值为()万元。 A、2650 B、2658 C、2675 D、3100 2、【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2500+25+100+33=2658(万元)。购买设备发生的增值税425万可以抵扣,不计入成本,领用原材料的进项税可以抵扣,不作进项税额转出,也不计入设备成本。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外购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3.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到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是()。 A.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 B.固定资产装修 C.当期计提的固定资产的减值 D.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 3[答案]:A [解析]:选项A,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影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4.甲企业购入三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A.B.C,均不需要安装。实际支付的价款总额为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A的公允价值为60万元,固定资产B的公允价值为40万元,固定资产C的公允价值为20万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问题)。固定资产A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60 B.50 C.100 D.120 4[答案]:B [解析]: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5.下列固定资产中,不应计提折旧的有()。 A.正在改扩建的固定资产 B.因季节性原因停工的固定资产 C.进行日常维修的固定资产 D.定期大修理的固定资产 5[答案]:A [解析]:选项A,改扩建的固定资产已经转入了在建工程,在改扩建期间不需要计提折旧。选项D,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部分,可以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费用化,计入

第六章固定资产汇总解析

第六章固定资产 一、名词解释 1.固定资产: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有形资产。 2.原始价值:是指企业购置、建造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3.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4.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收入)扣除预计处置费用(清理费用)后的余额。 5.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6.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二、填空题 1.固定资产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一年的有形资产。 2.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包括: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3.固定资产按照使用情况分类,可以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三类。 4.固定资产按照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综合分类,可以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出租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土地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七类。 5.固定资产的计量基础有:原始价值重置成本净值。 6.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7.固定资产租赁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两项。 8.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可以分为两类:资本化后续支出和费用化后续支出。 9.企业应设置“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登记簿”进行固定资产的明细分类核算。 10.“在建工程”账户可按照“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待摊支出”以及“单项工程”等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三、单项选择题 1.企业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D) A.投资单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B市价 C.评估确认的原价 D.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 2.一项资产,确认为固定资产的前提是(D) A.使用寿命一年以上 B.单位价值较高 C.符合固定资产定义 D.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并同时满足固定资产确认的两个条件 3.为建造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利息支出,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应记入(B)账户 A.“在建工程” B.“财务费用” C.“销售费用” D.“管理费用” 4.某公司固定资产建造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时间连续超过三个月的,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B)

被试内和被试间设计讲课稿

《索尔索&麦克林实验心理学》索尔索、麦克林 实验设计:对控制条件的设计,人们可以在控制条件中对人类与动物的活动、思维或行为进行实证观察。 心理学实验:至少操纵一个变量来研究因果关系的研究。我们着重强调实验研究,研究者在实验研究中操纵一些因素(变量),控制其他因素,并探究操纵的变量在另一 变量上的效应。有些实验中,研究者可能不通过物理方式操纵变量,而通过选 择进行操纵。 实验设计的基本流程:研究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进行观测——得出结论 研究的步骤:文献综述+创造性思维——确定研究问题——形成假设——定义变量——确定被试——选择研究方法——设计研究(实验设计之前的步骤)——获得被试的 同意——实施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结果——撰写报告— —修改、完善、提出新的假设 实验设计的评论(如何评论) 1.自变量是什么?它至少有两个水平吗,或者是使用了实验组和控制组设计?如果没有, 说明设计存在缺陷。任何实验都需要将一种处理与其他处理进行比较。 2.自变量是被试变量还是可操作变量? 3.因变量是什么?如何进行测量? 4.假定自变量有两个水平,是否除自变量外的所有条件保持一致?如果没有,说明实验中 存在变量混淆。 5.实验使用了哪种设计? 6.…… 被试间设计(随机化被试设计) 被试内设计(重复测量设计):通过让所有被试接受所有实验处理来保证各处理组在被试变 量上的同质性。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的顺序平衡方法:拉丁 方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 两类实验设计的比较 一个实验要对隔离喂养的和集体喂养的大鼠进行比较,显然同一被试不可能同时参加这两种处理。再如一个研究要比较高智商和低智商的被试,或法语教学的两种方法,显然各处理应当使用独立的被试组。所以有些实验使用独立组设计会更容易。被试内设计通常适用于被试需要对不同情境下的几种刺激进行多次反应的情况,而这些刺激可以认为是实验的自变量。另外,一些对顺序效应感兴趣的研究也需要使用被试内设计。例如,研究者如果想了解被试从高奖赏情境转到低奖赏情景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就需要让被试同时参加这两种条件的处理。 《实验心理学概论——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入门》张学民 单变量组间实验设计:在一个实验设计中,有几种实验处理就需要几组被试。(举例)P84 评价: 1.优点 第一,在组间实验设计中,由于每组被试只接受一个水平的实验处理,在一个水平上就可以获得大量的实验数据。 第二,能够使单一水平的实验处理在短时间内完成,避免被试因为试验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厌烦情绪或疲劳效应。 第三,排除了组内实验设计中由于被试接受几种水平的实验处理导致的学习迁移效应。 第四,不需要在不同实验处理之间采用平衡顺序误差的实验设计。

实验六-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六、视图和图表的定义及使用实验 姓名胡艺敏学号38 系别 女 数计学院 班 级 11计科师 范 主讲教师江凤莲指导教师江凤莲实验日期2013 4-27 专 业 计算机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同组实验者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利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的视图创建向导和图表创建向导建立视图表和关系图(图表),加深对视图和图表概念的理解,了解视图和图表的作用。 二、实验要求 1)调出创建视图向导,在图书-读者库中按下列T-SQL描述创建读者视图。 CREATE VIEW 读者_VIEW AS SELECT 图书.*,借阅.* FROM 图书,借阅,读者 WHERE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AND借阅.读者编号=读者.编号; 2)调出向导,按T-SQL描述创建借阅_计算机图书视图。 CREATE VIEW 借阅_计算机图书 AS SELECT 图书.*,借阅.* FROM 图书,借阅 WHERE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AND图书.类别=‘计算机’ 3)调出创建图表向导,完成在图书_读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_借阅图表的操作。要求该图表包括图书和借阅两个表,通过“图书.书号=借阅.书号”外码与被参照表之间的关联。 4)查看以上视图和图表的属性,并修改到正确为止。 三、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 四、实验环境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五、实验内容: (1)实验代码(可加附页): (1)基本操作实验 1)查看图书-读者库结构信息,根据给定的T-SQL语句确定视图结构信息,如表10所示。 表10 视图结构信息 序号视图名 数据库 名 相关表名列定义元组定义 1 读者_VIEW 图书-读 者 图书,借阅, 读者 图书.*, 借阅.*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AND 借阅.读者编号=读者. 编号 2 借阅_计算 机图书 图书-读 者 图书,借阅 图书.*, 借阅.*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AND图书.类别='计算机' 2)查看图书-读者库结构信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图表结构信息,如表11所示。 表11 图表结构信息 图表名数据库名主表名参照表 名 关联定义 读者_VIEW 图书-读 者 借阅图书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2)实验结果(可加附页):

第六章---固定资产练习及答案范文教学内容

第六章固定资产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有()。 A.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 B.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工程毁损净损失 C.进行日常修理发生的人工费用 D.安装过程中领用原材料所负担的增值税 2、某公司2006年9月初增加设备一台,该项设备原值44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净残值为4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至2008年末,对该项设备进行检查后,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23000元,减值测试后,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年限和净残值等均不变。则2009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为()元。 A.10000 B.8000 C.6909.09 D.9000 3、.20×7年8月17日远华股份有限公司接受长远公司以一台设备进行投资。该设备的原价为130万 元,已提折旧40万元,计提减值准备20万元,投资合同约定的价值为66万元(该金额是公允的),占远华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20%,远华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2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税费。远华股份有限公司接受投资的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90 B.70 C.110 D.66 4、下列固定资产中,当月应计提折旧的是()。 A.当月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B.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 C.当月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设备D.大修理停用的设备 5、大洋公司2007年6月20日自行建造的一条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建造成本为200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2008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520 B.280 C.260 D.585 6、新兴公司购进机床一台,其入账价值为2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1.12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 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项设备第三年应提折旧额为()万元。 A.48 B.16 C.40 D.25.60 7、M企业对X生产设备进行改良,该设备原价为5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改良中发生各项 支出共计50万元。改良时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为20万元。则该项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350 B.370 C.330 D.550 8、下列各项,不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的有()。 A.出售的固定资产 B.盘亏的固定资产 C.报废的固定资产D.毁损的固定资产 9、.甲公司出售设备一台,售价为14万元。该设备的原价为15万元,已提折旧2.5万元。假设不考 虑相关税费,本期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万元。 A.15.5 B.16.5 C.14 D.1.5 10、期末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影响当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的是()。 A.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B.购买固定资产支付的运杂费 C.工程达到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正常损失 D.发生的没有超过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改良支出 11、某企业对生产线进行扩建。该生产线原价为1500万元,已提折旧500万元。扩建生产线时发生 扩建支出600万元,假定该项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同时在扩建时处理残料发生变价收入50万元。该生产线新的原价应为()万元。

sql大作业实验报告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2) 1 、需求概述 (2) 2 、功能简介 (2) 第二章、概念结构设计 (3) 1、在员工实体内的E-R图 (3) 2、部门实体内的E-R图 (3) 3、在工资实体内的E-R图 (3) 第三章、逻辑结构设计 (4) 第四章、物理结构设计 (4) 第五章、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5) 一、数据库的创建 (5) 二、表格的建立 (5) 1、建立Employsse表插入数据并设计相关的完整性约束 (5) 2、建立departments表插入数据并设计相关的完整性约束 (7) 3、建立 salary表插入数据并设计相关的完整性约束 (8) 三、建立视图 (9) 四、建立触发器 (10) 五、建立自定义函数 (12) 六、建立存储过程 (13) 第六章、总结 (14)

第一章、需求分析 1 、需求概述 针对现代化公司管理情况,员工管理工作是公司运行中的一个重环节,是整个公司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它的内容对于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公司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工籍,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公司员工管理系统借助于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大大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处理的准确性。 能够进行数据库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等处理功能,进行联机处理的相应时间要短。 具体功能包括:系统应该提供员工数据的插入、删除、更新、查询;员工基本信息查询的功能。 2 、功能简介 员工管理系统它可以有效的管理员工信息情况。具体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基本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学生信息管理包括添加、查看学生列表等功能。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通知单 课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规范操作要点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备注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

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实验通知单 课题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规范操作要点 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

C语言实验报告第6章答案

6.2基础实验 一、程序分析 分析以下程序段完成的功能,填写在序号后的空白处,并运行验证结果。 1.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s=12345↙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 int main( ) { inta[]={1,2,3,4,5},i,j=1,s=0; for(i=4;i>=0;i--) { s=s+a[i]*j; j=j*10; } printf(“ s= %d \n” , s ); return 0; } 2.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____7 5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 int main( ) { int k ; int a[3][3]={9,8,7,6,5,4,3,2,1}; for(k=0;k<3;k++) printf(“%d ”,a[k][2-k]); return 0; } 3. 以下程序的功能是:____查找最大值元素及下标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 int main( ) { int i, j ,x =0 ,y = 0 , m ; int a[3][3] = { 1, -2 , 0 , 4 , -5 , 6 , 2 , 4 }; m = a [0][0] ; for (i=0 ;i < 3 ;i++) for (j = 0 ; j<3 ; j++ ) if ( a[ i] [ j ] >m ) { m = a[ i ][ j ] ; x = i ;

y = j ; } printf(“ ( % d , % d ) = % d \n”, x , y,m ); return 0; } 运行结果:___(1 , 2 ) = 6↙_________________ 4. 以下程序的的运行结果是:__8,I am student!___________________。#include int main( ) { char s1[50]= “I am ”; char s2[ ]=“student!” ; printf(“%d,”, strlen(s2) ); strcat(s1,s2); printf(“%s\n”,s1); return 0; } 5.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 int main( ) { char b[7]={“67da12”}; int i,s=0; for(i=0;b[i]>='0'&&b[i]<='9';i+=2) s=10*s+b[i]-'0'; printf (“%d\n”,s); return 0; } 6. 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CQM_____________________。 #include int main( ) { int i=0; char a[ ]= “cbm”,b [ ]= “cqid”,c[10]; while(a[i]!='\0'&&b[i]!='\0') { if(a[i]>=b[i]) c[i]=a[i]-32; else c[i]=b[i]-32; ++i;

第六章 固定资产

第六章固定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若作为固定资产,其单位价值应在()以上。 A.3000元 B.5000元 C.2000元 D.4000元 2.将固定资产分类为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两大类的划分标准是()。 A.使用情况 B.经济用途 C.使用性能 D.来源渠道 3.将固定资产分类为动力设备、运输设备、管理用具等的划分标准是()。 A.使用情况 B.经济用途 C.使用性能 D.来源渠道 4.以原始价值作为固定资产的基本计价标准符合的会计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一贯性原则 C.权责发生原则 D.谨慎性原则 5.下列支出项目,不应计入自营工程成本是()。 A.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提供的水、电费 B.工程领用库存商品的销项税额 C.工程物资发生的盘亏 D.非正常原因造成工程报废净损失 6.不会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是()。 A.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B.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C.固定资产的性能 D.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7.下列固定资产不能计提折旧的是()。 A.已计提入账的土地 B.大修理期间的固定资产 C.季节性停产的固定资产 D.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8.下列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中属于资本性支出的是()。 A.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支出 B.固定资产重新安装支出 C.固定资产部分换新支出 D.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 9.下列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中属于收益性支出的是()。 A.固定资产修理支出 B.固定资产整个资产单元换新 C.固定资产扩建支出 D.固定资产重新安装 10.重新安装固定资产时,转出的初始安装成本的账面净值应计入()。 A.其他业务成本 B.营业外支出 C.管理费用 D.本年利润 11.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实际支付买价20万元,增值税3.4万元;另支付运杂费0.3万元,途中保险费0.1万元。安装过程中,领用一批原材料,成本4万元,售价为5万元,支付安装人员的工资2万元,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其入账价值为()万元。 A.30.65 B.27.08 C.30.48 D.26.4 12.企业接受海外捐赠的设备一台,同类新设备的市价为100万元,估计成新率为60%,预计尚可使用6年,预计净残值为6.3万元。支付关税5万元,国内运杂费1万元,设备已安装完毕,支付安装调试费2万元。则该设备的入账价值是()万元。 A.68 B.61.7 C.101.7 D.66 13.企业对生产线进行扩建。该生产线原价为800万元,已提折旧200万元。扩建生产线时领用原材料账面成本50万元,计税价格为7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为扩建资产支付给职工的人工费为20万元,扩建时残料生产变价收入4万元,扩建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则扩建后生产线新的原价应为()万元。 A.874.5 B.666 C.877.9 D.674.5 14.下列各项固定资产中,应计提折旧的是()。 A.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设备 B.闲置的设备 C.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设备 D.经营租赁租入的设备 15.企业大型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应计入()。

实验六 实验报告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实用技术实验任课教师:包崇明 姓名:匿名学号:2013…….专业:软件工程成绩: 实验6 数据库完整性 实验6-1 完整性约束 1、在学生表上面创建下列CHECK约束 【注】:因为学生表已经存在,所以这里使用添加check约束的方法实现: (1)创建入学日期约束“Enter_University_date_rule”,假定该学校于1923年4月30日创建。要求:入学日期必须大于等于学校创建日期,并且小于等于当前日期 测试语句: 结果(添加的check约束起作用了),如图: (2)创建学生年龄约束“Age_rule”。要求:学生年龄必须在15~30岁之间 测试语句 结果(添加”Age_rule”成功,并且年龄为’2015/4/27’没有违反”Enter_University_date_rule” 约束,进一步说明了(1)中的check约束添加成功,如图:

【注】:考虑到时间关系,下面的部分解答中将会省略测试约束的步骤。 (3)创建学生性别约束“Sex_rule”。要求:性别只能为“男”或“女” (4)创建学生成绩约束“Score_rule”。要求:学生成绩只能在0~100之间 (5)用图形方法查看学生成绩约束“Score_rule”,截图为: 2、删除约束Enter_University_date_rule 测试语句: 结果:(更新成功)

3、创建声明式默认约束:在创建表的过程中创建默认约束 (1)创建表“default_example”,表中包含字段pid、name、sex、age。要求设定sex的默认值为“男”、age的默认值为18。 创建default_example表语句: 采用SQL语句进行插入元祖: 执行结果为:(默认值起作用了!!) (2)插入一条编号为100 的记录,执行结果为: (3)修改默认值 一般先删除老的默认约束,再新建一个默认约束方法如下: 删除约束:alter TABLE default_example drop 约束名 新建默认约束:alter TABLE default_example add constraint df_age default(20) for age ①删除老的默认约束:

实验六视图的定义及使用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六视图的定义及使用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任务 (一)建立视图(运行并观察结果) 1.建立信息系学生的视图IS_student。 CREATE VIEW IS_Student AS SELECT Sno,Sname,S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IS' 2.建立信息系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的视图IS_S1。CREATE VIEW IS_S1(Sno,Sname,Grade) AS SELECT,Sname,Grade FROM Student,SC WHERE Sdept='IS'AND =AND ='1';

3.建立信息系选修了1号课程且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的视图IS_S2。CREATE VIEW IS_S2 AS SELECT Sno,Sname,Grade FROM IS_S1 WHERE Grade>=90 4.建立一个反映学生出生年份的视图BT_S。 CREATE VIEW BT_S(Sno,Sname,Sbirth) AS SELECT Sno,Sname,2004-Sage FROM Student

5.将学生的学号及他的平均成绩定义为一个视图S_G。CREATE VIEW S_G(Sno,Gavg) AS SELECT Sno,AVG(Grade) FROM SC GROUP BY Sno 6.将课程的课号及选修人数定义为一个视图C_XIU。CREATE VIEW C_XIU(Cno,Scount)

AS SELECT Cno,COUNT(*) FROM SC GROUP BY Cno (二)查询视图(运行并观察结果) 1.在信息系学生的视图中找出年龄小于20岁的学生。SELECT Sno,Sage FROM IS_Student WHERE Sage<20 2.查询信息系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 SELECT,Sname FROM IS_Student,SC WHERE=AND ='1'

数值分析第六章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Newton-cotes型求积公式 二、实验目的 学会Newton-cotes型求积公式,并应用该算法于实际问题。 三、实验内容 求定积分?π cos xdx e x 四、实验要求 选择等分份数n,用复化Simpson求积公式求上述定积分的误差不超过8 10-的近似值,用MATLAB中的内部函数int求此定积分的准确值,与利用复化Simpson求积公式计算的近似值进行比较。 五、实验程序与输出结果 在MATALAB的Editor窗口中输入以下程序: function y=comsimpson(fun,a,b,n) z1=feval (fun,a)+ feval (fun,b);m=n/2; h=(b-a)/(2*m); x=a; z2=0; z3=0; x2=0; x3=0; for k=2:2:2*m x2=x+k*h; z2= z2+2*feval (fun,x2); end for k=3:2:2*m x3=x+k*h; z3= z3+4*feval (fun,x3); end y=(z1+z2+z3)*h/3; 然后保存为然后保存为comsimpson.m的文件 在MATALAB工作窗口命令窗口中输入: Q2 =comsimpson (@fun,0,pi,1000000000) syms x fi=int(exp(x).*cos(x),x,0,pi); Fs= double (fi)

wQ2= double (abs(fi-Q2) ) 运行后结果: Q2=-12.0703,Fs=-12.0703, wQ2=5.2654e-08 六、实验结果分析 利用复化simpson求积公式计算运行后其结果为Q2=-12.0703,利用内部函数求解的结果为Fs=-12.0703,两者的误差为wQ2=5.2654e-08。从中可以看出误差结果达到了1E-8级数,而相对应的N已经取到了10亿次,再增大N对结果已经没有太大变化。可见复化simpson要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需要运算的次数比较大。

第六章固定资产复习进程

第六章固定资产 第一节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1.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是指确定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成本包括企业为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 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多种多样,如外购、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和融资租赁等,在不同取得方式下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构成也不尽相同。1.外购固定资产 (1)不需安装 成本=购买价款+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相关税费(如增值税不可抵扣时也计入成本)因购买后即达到可使用状态,则直接作为“固定资产”入账。 (2)需安装 成本=(1)+安装费 因购买后还需要经安装才能达到可使用状态,因此,在购买时将其成本计入“在建工程”,安装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在建工程”,安装完毕以后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固定资产的全部成本从“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账户。 例:2009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生产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100万元,进项税17万,发生运输费5000元,款项全部付清。 分增值税不可抵扣和可抵扣两种情况处理。 例:2009年2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机器设备,设备价款50万,进项税8.5万,支付的运输费0.25万,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安装设备时,领用本公司原材料一批,价值3万,购进该批材料时支付的进项税额为0.51万,支付安装工人的工资为4900元。 分增值税不可抵扣和可抵扣两种情况处理。 不可抵扣: (1)借:在建工程587500 贷:银行存款587500 (2)借:在建工程40000 贷:原材料30000 应交税费—增(进项税额转出)5100 应付职工薪酬4900 (3)借:固定资产627500 贷:在建工程627500 可抵扣: (1)借:在建工程502325 应交税费—增(进)85175 贷:银行存款587500 (2)借:在建工程34900 贷:原材料30000 应付职工薪酬4900 (3)借:固定资产537225

C 上机实验报告 实验六

实验六多态性 1.实验目的 1.掌握运算符重载的方法 2.学习使用虚函数实现动态多态性 2.实验要求 1.定义Point类,有坐标_x,_y两个成员变量;对Point类重载“++”(自增)、“――”(自减)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 2.定义一个车(vehie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它们都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观察虚函数的作用。 3.(选做)对实验4中的People类重载“==”运算符和“=”运算符,“==”运算符判断两个people类对象的id属性是否相等;“=”运算符实现People类对象的赋值操作。 3.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定义Point类,在类中定义整型的私有成员变量_x_y,定义成员函数Point&operator++();Pointoperator++(int);以实现对Point类重载“++”(自增)运算符,定义成员函数Point &operator--();Pointoperator--(int);以实现对Point 类重载“--”(自减)运算符,实现对坐标值的改变。程序名:1ab8_1.cpp。

2.编写程序定义一个车(vehicle)基类,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由此派生出自行车(bicycle)类、汽车(motorcar)类,从bicycle和motorcar派生出摩托车(motorcycle)类,它们都有Run、Stop等成员函数。在main()函数中定义vehicle、bicycle、motorcar、motorcycle的对象,调用其Run()、Stop()函数,观察其执行情况。再分别用vehicle类型的指针来调用这几个对象的成员函数,看看能否成功;把Run、Stop定义为虚函数,再试试看。程序名:lab8_2.cpp。 4.思考题 1.如何将一个运算符重载为类的成员函数? 函数类型operator运算符(形参表) { 函数体; } 2.如何将一个运算符重载为类的友元函数? friend函数类型operator运算符(形参表) { 函数体; } 3.如何实现运行时刻的多态? 在基类的成员函数前加上virtual,就可以在它的派生类中声明相同名字和类型的成员函数,在运行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判断并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6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6 Y ?=-4.16+0.382ln 1X +1.222ln 2 X -0.081ln 3X -0.048ln X 4-0.102lnX 5 (-2.16) (7.59) (9.03) (-5.30) (-1.06) (-1.76) 2 R =0.9816 2 R =0.9768 F=202.77 D.W.=1.79 由于2 R 较大且接近于1,而且F=202.77>)19,5(05.0F =2.74,故认为粮食生产与上述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但由于X 4,X 5前参数估计值未能通过t 检验,而且符号的经济意义也不合理,故认为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2、检验简单相关系数: LOG(X1) LOG(X2) LOG(X3) LOG(X4) LOG(X5) LOG(X1) 1.000000 -0.568744 0.451700 0.964357 0.440205 LOG(X2) -0.568744 1.000000 -0.214097 -0.697625 -0.073270 LOG(X3) 0.451700 -0.214097 1.000000 0.398780 0.411279 LOG(X4) 0.964357 -0.697625 0.398780 1.000000 0.279528 LOG(X5) 0.440205 -0.073270 0.411279 0.279528 1.000000

(1)Ln Y?=8.902+0.224ln 1X (43.2) (8.78) R^2=0.7702 D.W.=0.94 (2) Ln Y?=15.15+0.384ln 2X (2.56) (-0.75) R^2=0.0240 D.W.=0.34

安卓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Android开发与应用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2013教育技术学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年级班学号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 目录 1. 2. 3. 4. 5. 6.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课程名称:android 应用开发本课课时:4 课时 授课单元:第一章Android简介与环境搭建 教知识目标: (1) 认识 Android 学(2) 搭建 Android 开发环境 (3) 开发第一个 Android 应用 目(4) Android 应用结构分析 能力目标: 标掌握如何搭建 Android 开发环境,创建和运行 Android 项目,清楚 Android 应用程序的运行过程和 Android 应用程序的结构;了解 Android 应用开发的背景知识 及发展潜力。 教学重点:(1) 搭建 Android 开发环境 (2) Android 应用程序的结构及运行过程。 教学难点:(1) 搭建 Android 环境过程比较复杂,注意每个工具的安装细节 (2) Android 应用程序结构之间的关系,各项目文件夹的作用 教学媒体多媒体机房 教学手段:讲授(PPT)+程序演示 教学内容进程设计 主要步骤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教学环境教师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1)认识 Android 告知(教学(2)搭建 Android 开发环境 课件演示明确本项目教学目的15 内容) (3)开发第一个 Android 应用分钟 (4)Android 应用结构分析 问题引入法: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学生讨论: (1) 第一款Android 手机 展,使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移 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引入(项目动通讯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市场争15 课件演示(2)Android 手机的特 引入) 夺战也愈演愈烈,这一章我们从什点,以及我们使用分钟么是Android开始引入,然后深入 智能手机与一般手探究Android的过程 机的区别 (1) 如何搭建 Android 开发环境 (JDK的安装及java环境的搭(1) 多媒体教老师把搭建 Android 实施(任务建、Eclipse的安装、ADT插学环境, 如何创建、运行120 驱动) 件的安装、Android SDK的安(2) 案例教学Android 项目演示给分钟装及配置) (3) 视频教学学生后,给学生时间自 (2) 如何创建 SDK 模拟器己安装

华中科技大学汇编实验报告6

华中科技大学汇编实验报告6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实验名称:实验六输入输出与中断处理程序设计 实验时间: 2016-4-26,14:00-17:30 实验地点:南一楼804室74号实验台 指导教师:张勇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409班学号:U201414813 姓名:唐礼威 同组学生:无报告日期:2016年 5 月2日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报告的内容由本人独立完成,有关观点、方法、数据和文献等的引用已经在文中指出。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或成果,不存在剽窃、抄袭行为。 特此声明! 学生签名: 日期: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目录 1实验目的与要求 (3) 2实验内容 (3) 3实验过程 (4) 3.1任务1 (4) 3.1.1设计思想及存储单元分配 (4) 3.1.2流程图 (4) 3.1.3源程序 (4) 3.1.4实验步骤 (6) 3.1.5实验记录 (7) 3.2任务2 (7) 3.2.1设计思想及存储单元分配 (7) 3.2.2流程图 (9) 3.2.3源程序 (9) 3.2.4实验步骤 (12) 3.2.5实验记录 (12) 3.3任务3 (14) 3.3.1设计思想及存储单元分配 (14) 3.3.2流程图 (14) 3.3.3源程序 (14) 3.3.4实验步骤 (17) 3.3.5实验记录 (17) 4体会 (18) 参考文献 (19)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中断矢量表的概念; (2)熟悉I/O访问,BIOS功能调用方法; (3) 掌握实方式下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制与调试方法。 2实验内容 任务1:用三种方式获取中断类型码10H对应的中断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 要求:首先要进入虚拟机状态,然后 (1)直接运行调试工具(TD.EXE),观察中断矢量表中的信息。 (2)编写程序,用DOS系统功能调用方式获取,观察功能调用相应的出口参数与“(1)”看到的结果是否相同(使用TD观看出口参数即可)。 (3)编写程序,直接读取相应内存单元,观察读到的数据与“(1)”看到的结果是否相同(使用TD观看程序的执行结果即可)。 任务2:编写一个接管键盘中断的中断服务程序并驻留内存,要求在程序返回DOS 操作系统后,键盘的按键A变成了按键B,而B变成了A。 要求: (1)在DOS虚拟机或DOS窗口下执行程序,中断服务程序驻留内存。 (2)在DOS命令行下按键A,屏幕显示为B,按B时屏幕显示为A。执行TD,在代码区输入指令“MOV AX,0”看是否能发生变化。 (3)选作:另外编写一个中断服务程序的卸载程序,将键盘中断服务程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也就是还原中断矢量表的信息)。 任务3:读取CMOS内指定单元的信息,按照16进制形式显示在屏幕上。 要求:

C实验报告6参考答案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实验6 数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赋值和输入输出的方法。 2. 掌握字符数组和字符串函数的使用。 3. 掌握与数组有关的算法。 二、实验内容 1 (1中存在的错误,以实现其功能。程序以文件名保存。 #include<> void main() {int n=10,i,sum=0; int a[n]; int a[10]; for(i=0;i<10;i++) { scanf("%d",a[i]); scanf("%d",&a[i]); sum=sum+a[i]; } printf("sum=%d\n",sum); } (2)下列程序的功能为:将字符串b 连接到字符串a 。纠正程序中存在的错误,以实现其功能。程序以文件名保存。 #include<> void main( ) { char a[]="wel",b[]="come"; char a[20] int i,n=0; while(!a[n]) n++; while(a[n] != '\0') n++; for(i=0;b[i]!='\0';i++) a[n+i]=b[i]; a[n+i]=’\0’; printf("%s\n",a); } (3)下列程序的功能为:找出一个二维数组中的鞍点,即该位置上的元素在该行上最大,在该列上最小。也可能没有鞍点。纠正程序中存在的错误,以实现其功能。程序以文件名保存。 #include<>

#define N 4 #define M 4 main() { Array int i,j,k,flag1,flag2,a[N][M],max,maxj; for (i=0;imax) if (a[i][j]>=max) { max=a[i][j]; m axj=j; } for (k=0,flag1=1;ka[k][maxj]) f lag1=0; if (flag1) { printf("\nThe saddle point is:a[%d][%d]=%d\n",i,maxj,max); flag2=1; } } if ( flag2) if (! flag2) printf("\nThere is no saddle point in the Matrix\n"); } 2.程序填空题 (1)以下程序的功能是:采用二分法在给定的有序数组中查找用户输入的值,并显示查找结果。补充完善程序,以实现其功能。程序以文件名保存。 #include "" #define N 10 main() { int a[ ]={0,1,2,3,4,5,6,7,8,9},k; int low=0,high=N-1,mid,find=0; printf("请输入欲查找的值:\n"); scanf("%d",&k); while (low<=high) { mid=(low+high)/2; if(a[mid]==k) { printf("找到位置为:%d\n",mid+1);find=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