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四才子组成人员名单
明代吴中四杰

明代吴中四杰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因四人或是吴中人,或在吴中生活多年,并以诗名著世,故时人比之于初唐四杰而称之为“吴中四杰”。
这是给大家推荐的明代吴中四杰,一起来看看吧。
四人由元入明,诗多怀旧、题咏之作多抒发故国之思和生民之痛。
四人创作风格不尽相同,以高启的文学成就最高,有人称其为明代诗人之冠,高启才华横溢,善学古人,各体兼优,诗风浑朴似汉魏,尤擅长于七言歌行。
杨基诗风纤巧,咏物之作更为有名。
张羽诗深思冶炼,朴实含华。
徐贲诗律法谨严,于三家别为一格。
高启(1336—1374)明初著名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
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
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
明洪武初,召修《元史》,为翰林院国史编修。
洪武三年(1370),擢高启为户部侍郎,力辞不受。
洪武七年(1374),因代苏州知府魏观撰《郡治上梁文》,触怒明太祖朱元璋,被腰斩于南京,年仅三十九岁。
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高启在元末明初以演义、小说、戏曲为主流文化的环境下,挑起了发展诗歌的重担,力求改变元末以来缛丽不实的诗风,推动诗歌的继续发展。
但他死于盛年,尚未能够达到自成一家的程度。
对于高启在诗坛上的地位,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七)评论说:“诸体并工,天才绝特,允为明三百年诗人称首,不止冠绝一时也。
”元末杨维祯大力提倡新奇险怪诗风,独高启不肯附合,提出博取众长,“随事师法”,所作诗歌俊逸清丽,部分作品对民生疾苦及当时的阶级矛盾亦有所反映,在当时影响很大。
时人谢徽称:“季迪之诗,缘情随事,因物赋形,横纵百出,开合变化。
”稍后的李东阳也说:“国初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高才力声调过三人远甚,百余年来,亦未见卓然有过之者。
”(以上并见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引)但由于他过早夭折,又慑于朱元璋猜忌杀戮明初文武大臣的恐怖政策,故其诗作大多寄托深微,表现委婉,往往“意在言外”(清汪端《明三十家诗选》),思想内容上缺乏反映现实的广度与力度,且多模拟之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吴中四才子

可惜鸳鸯终独宿,何年合葬到横塘。
• 祝允明撰《唐子畏墓志并铭》:“放浪形迹,翩翩远 游,扁舟独迈……得疾久,少愈,稍治旧绪。其学 务穷研造化,玄蕴象数,寻究律历,求扬马玄虚、 邵氏声音之理而赞订之。傍及风鸟壬遁太乙,出入 天人之间,将为一家学。未及成章而没。”
对于唐寅之文,允明又说:“子畏为文,或丽或淡, 或精或泛,无常态,不肯为锻炼功,其思常多而不 尽用”。
袁袠撰《唐伯虎集序》说他“诗文甚多”,“尤工四 六,藻思丽逸,翩翩有奇气”。但又说他天官(一鹏 )书》
• 《周礼》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 唐 武后 光宅 元年改吏部为天官,旋复旧。后世亦称吏 部为天官。
• 问祝子曰:“斯何恶而去之?”祝子不应。又 问:“子亦以科第之录、场屋之业若赘疣然, 何不及之?”曰:“试录者,国家用才之阶、 彰劝之具,是王章也,非书也。科举之作, 士借以应求,今工之斧斤也,抑亦非文矣, 不足去。”又问:“所将去若是,将不有甚 于兹者乎?胡弗之睹?”曰:“下此者吾弗有 之矣。丹灶之方盗邻也,房中之猥者淫诲也, 妖谶之文吾耳目无接也,吾安得有之而安得 去之?”
祝允明
•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长 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间中举人后,七次 应进士考试而不第,遂以举人身份入仕,任广 东兴定知县,迁应天府通判,不久辞官。 有 《怀星堂集》、《祝子罪知录》 。
《示续》
自吾以上二世单传,汝若终鲜兄弟,则三世
矣。同曾祖之族,即麟之儿有二人,麟既不肖, 二孺漂落远外,亦终当收之。此外无一人矣。 吾家以善积望乡郡,迨二百年,仕显相袭。天 之佑荫过厚,吾等侥幸逾分多矣。独惟枝叶单 薄,殊为可戚。吾既已老,所望于汝,倍于他 情,乃复弥甚,将若之何!此固自天意,人不与 力,然予年至此际,西岫高而羲轮下,曷胜惘 惘之怀也!作好官,建勋名,固是门户大佳事, 要是次义;只是不断文书种子,至要至要。苟 此业不坠,则名行自立,势必然也。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分别是谁

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简介: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的并称。
因四人都是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全以文名著称于世,故称"吴中四杰"。
四人由元入明,诗多怀旧、题咏之作,抒发故国之思和生民之痛。
高启:高启(1336-1373)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汉族,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唐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友"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杨基:杨基(1326~?) 元末明初诗人。
字孟载,号眉庵。
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生长于吴中(今江苏苏州),明初十才子之一。
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
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
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
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
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诗倍加称赏,于是扬名吴中,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张羽:张羽(1323-1385),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元末明初浔阳(今江西九江)人,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
官至太常丞,工诗善画,山水宗法米氏父子。
早年随父宦江浙,后与徐贲约定侨居吴兴,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吴中(今江苏苏州)。
洪武初年入京,得不到朱元璋喜好,洪武四年又至京师,为太常丞,洪武十八年(1385年)流放岭南,未半道召还,投龙江而死(注:不是跳江自杀,而是绑起来被扔到长江里淹死)。
吴中四才子

吴中四才子
吴中四才子指的是江南四大才子。
是指明代的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
因他们在诗词、绘画、书法上各有千秋,且四人均生活在苏州地区,因而被后人合称为“四大才子”。
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
唐寅(1470至1523年),相传因生於寅年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故民间多称其为唐伯虎,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祝允明(1461至1527年),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
文徵明(1470至1559年),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道家、文学家。
徐祯卿(1479至1511年),字昌谷,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历史上真实的吴中四才子(完结)

历史上真实的吴中四才子(完结)
曲栏风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
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
文征明山水
世语唐寅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然余独爱文征明!
文征明像
文征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
为人谦和而耿介。
文征明扇面画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其与沈周共创“吴派”。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
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草书七绝诗
归去来兮辞
行书七律诗
行书午门朝见诗
行书五律
行书雪后早朝诗
小楷老子列传
小楷醉翁亭记
浒溪草堂图
兰亭图
茅亭挥尘图
漪兰竹石图
玉兰图
《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
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扬魂梦,黯然情绪,蝴蝶过墙去。
骎骎娇眼开仍,悄无人至还凝伫。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历代书法大家——“吴中四才子”和“二沈”

历代书法大家——“吴中四才子”和“二沈”吴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
唐寅“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的书法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钩挑牵丝绵软,结构亦略趋松散。
故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稿》中评议:“伯虎书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
”其实,唐寅的书法与绘画一样,均注意广涉诸家、融会贯通,面貌也很多样,只是享年不永,尚未达到“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之境界。
依据文献记载和存世作品,他曾泛学赵孟頫、李邕、颜真卿、米芾各家,并在不同时期呈不同侧重,从而形成不断变化的阶段面貌。
唐伯虎《落花诗册》文征明初名壁(也作璧),徵明是他的字,后来又改字徵仲,祖籍衡山,自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斋名停云馆。
长洲(今苏州)人,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
文征明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
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亦即所谓的“秀才”。
中国诗歌流派(十):唐朝吴中四士及其代表作

中国诗歌流派(十):唐朝吴中四士及其代表作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
在唐初,盛唐之际,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
四人中贺知章、张若虚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张旭是书法家,也是诗人,包融所传诗不多。
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
“四士'性格狂放,诗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往往透露出一些新的气息、新的情趣,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特点。
一、张若虚(约647年—约730年),字、号均不详,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扬州(今属江苏扬州)人。
初唐诗人。
以《春江花月夜》著名。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他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春江花月夜唐代作者: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代答闺梦还唐代作者:张若虚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
试衫着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
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洪州客舍寄柳博士芳唐代作者:张若虚去年燕巢主人屋,今年花发路傍枝。
年年为客不到舍,旧国存亡那得知。
胡尘一起乱天下,何处春风无别离。
洪州客舍寄柳博士芳晚秋赠张折冲此公事制举唐代作者:张若虚都尉今无事,时清但闭关。
夜霜戎马瘦,秋草射堂闲。
唐代名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容四人并称为

唐代名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容四人并称为
唐代名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容合称是吴中四士,其中贺知章、张若虚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张旭是书法家,也是诗人,包融所传诗不多。
诗作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
“四士”性格狂放,诗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往往透露出一些新的气息、新的情趣,体现了唐诗从初唐到盛唐过渡的特色。
在唐诗中,多以诗歌内容和风格划分流派,如边塞诗人、山水诗人、田园诗人等;而吴中四士,则是以地域相同来称谓同一时期的四位诗人的,他们都是江浙一带的人。
古时这一带属吴郡,贺知章,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张旭,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市)人;张若虚,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包融,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
四人因此被后人称为"吴中四士"。
他们的诗歌都写得清新婉丽,自成风格。
除包融外,都有名诗传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门四才子组成人员名单:
吴门四才子:吴俊彬,刘思清,江善明,张培河
吴门神笔20人名单
吴门神笔20人名单:王富生(书法),廖琪(书法),王占和(毛体书法),夏云功(书画),母志华(书法),周开畅(书画),吴晗玥(书画),郑志强(国画),李江海(书画),陈耀(书法),张凯(国画),吴起健(书法),战中平(书法),吕青春(书法),郑迎嘉(书画),王东升(书画),刘木彬(书法),郭世昌(书法),贝品伦(国画),姜海良(国画)
以上人员网上公布,网上可以搜到
吴门八雅书画派代表人物100人名单吴门八雅书画派代表人物100人名单:姜连鑫,周开畅,王占和,李江海,陈耀,宋仁君,王富生,于社会,王晓华,曲大鹏,赵伟,秦承勇,王兰州,曾祥能,刘思清,依兰,战中平,姜海良,程静冬,孙行开,杨诚,唐琦,刘士君,张兆铼,李新贵,杨永全,李中廷,王君浩,陈少敏,刘敬花,魏保庆,白文斌,宋仁君,莫葵,张凯,夏云功,贝品伦,王东升,张正中,高天明,张明贵,吴起健,郑迎嘉,丁云峰,王克正,刘木彬,江善明,张玉峰,陶红,廖琪,吴晗玥,郑志强,雷金乔,
王功成,吕青春,郭世昌,高涛,胡博春,徐晓晶,花金苓,朱克俊,朱德华,吴振海,张培河,吴培成,姬保国,冯成仙,何善国,王福山,徐福灵,王晓华,赵桂娥,武占秀,陈照帅,黄晃,王克春,胡和初,钱荣军,韦天卫,曾燕斌,钱强,王开勇,史洪河,郑耀禄,王钧一,于嘉慧,曾丽瑾,江里强,陈庆军,张平安,王星燃,陈同聚,谢立湘,马茂虎,母志华,胡乐根,自胜氢,郑高军,李纪成。
以上人员网上公布,网上可以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