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1岩石的组成
《岩石的组成》作业设计方案

《岩石的组成》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设计目的本次作业旨在让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以及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对地质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内容1. 岩石组成观察:学生自行收集不同类型的岩石样本,观察并记录岩石的颜色、质地、结构以及可能的矿物成分。
2. 岩石分类练习:学生根据岩石的组成特征,将收集到的岩石样本进行分类,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并进一步区分具体的岩石种类。
3. 岩石组成分析:学生选择一种具体的岩石种类,仔细分析其组成成分,包括主要矿物、次要矿物、结构特征等,并结合地质学知识解释其形成机制。
4. 岩石实验: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岩石实验,如矿物酸性测试、矿物硬度测试,以验证自己对岩石组成的观察和分析。
5. 岩石展示:学生利用图文资料或模型展示自己收集、观察和分析的岩石样本,并向同学介绍其特点和形成背景。
三、设计步骤1. 学生收集岩石样本,并记录每个样本的来源地点和采集时间。
2. 学生对岩石样本进行观察和描述,准确记录岩石的特征。
3.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将岩石分类并标注分类依据。
4. 学生选择一种岩石种类进行深入分析,撰写小结报告。
5. 学生进行岩石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6. 学生准备岩石展示材料,包括文字说明、图片或模型等。
7. 学生进行岩石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评价方式1. 观察记录:对学生岩石观察和描述的准确性进行评分。
2. 分类准确性:对学生对岩石进行分类的准确性和分类依据的合理性进行评分。
3. 分析深度:对学生岩石分析报告的内容丰富度和深度进行评分。
4. 实验技巧:对学生进行岩石实验的技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分。
5. 展示效果:对学生岩石展示材料的完整性和表达方式进行评分。
五、参考资料岩石图谱、地质学教材、岩石分析工具等。
六、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岩石收集、观察、分类、分析、实验、展示等环节,并按要求完成作业报告。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1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共32张PPT)

记录单:
等
分类标准
等
写上岩石编号
沉积岩:是地面岩石在外力作质岩: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因受温度、 压力及化学影响,使原来的结构、构造等发 生变化即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却 凝结而成的岩石。
使用观察工具提示:
1.用放大镜观察,你能发现这块岩石的条纹的特 征吗?还能观察到什么? 2.用铁钉刻划,划痕与指甲划的一样吗? 这块岩 石是硬还是软?还发现了什么? 3.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否冒泡?
分类提示:
1.我们将岩石分成了几类?是按什么 标准分的? 2.我们想到了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 法? 3.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一样吗?
小学科学(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
各种各样的岩石
同空气、流水一样处处可见,海底、 脚底、山里无一不是它的存在,它是世界 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形状多样,大多坚硬 无比,常用于住房造瓦 。
岩石
1.采集岩石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如何观察岩石?
1.一定要在大人的带领下才能去采集岩石。 2.看、听、摸、闻、用工具。
《岩石的组成》岩石和矿物PPT2 图文

旧的东西其实极好。学生时代喜 欢写信 ,只是 今天书 信似乎 早已被 人遗忘 ,那些 旧的记 忆,被 尘埃轻 轻覆盖 ,曾经 的笔端 洇湿了 笔锋, 告慰着 那时的 心绪。 现在读 来,仿 佛嗅到 时光深 处的香 气,一 朵墨色 小花晕 染了眼 角,眉 梢,是 飞扬的 青春, 无知年 少的轻 狂,这 份带不 走的青 涩,美 丽而忧 伤。
成的。
4、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 4000 )种。 5、在花岗岩的三种矿物中呈透明、玻璃状的
矿物是(钻石)。
课堂作业 二、判断 1、矿物是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物质 。
(√ )
2、花岗岩主要是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 物组成的。(√ )
3、地球上已经知道的矿物有近百种。 ( × )
课堂作业
三、连线(將下列物质与其相应的用途连接起来)
时光就是这么不经用,很快自己 做了母 亲,我 才深深 的知道 ,这样 的爱, 不带任 何附加 条件, 不因万 物毁灭 而更改 。只想 守护血 浓于水 的旧时 光,即 便峥嵘 岁月将 容颜划 伤,相 信一切 都是最 好的安 排。那 时的时 光无限 温柔, 当清水 载着陈 旧的往 事,站 在时光 这头, 看时光 那头, 一切变 得分明 。执笔 书写, 旧时光 的春去 秋来, 欢喜也 好,忧 伤也好 ,时间 窖藏, 流光曼 卷里所 有的宠 爱,疼 惜,活 色生香 的脑海 存在。
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属于火成
岩之一种。普通花岗岩由石英、长石、
云石等组成,又因有色矿物而带有黑
色或暗绿色,整体而言常受长石左右
其色泽。黑花岗岩的暗绿色或黑色岩
石,由斜长石、辉石、橄榄石、角闪
石等造岩而成,故黑花岗岩又分成斑
粝岩、辉绿岩、玄武岩等三种。
花岗岩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岩石,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3《岩石的组成》说课稿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3《岩石的组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岩石的组成》是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岩石的组成和分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岩石的形成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的岩石的特点。
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自然界的现象充满了好奇心。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岩石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知道不同类型的岩石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岩石的组成,知道不同类型的岩石的特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岩石形成的过程,以及不同类型岩石之间的转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岩石,激发学生对岩石的好奇心。
2.探究: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岩石,引导学生思考岩石的组成和形成过程。
3.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岩石实验,加深对岩石特点的理解。
4.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岩石的分类和转化规律。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记忆。
6.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岩石的组成和分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我将设计以下板书: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操作、讨论的能力。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3课《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岩石的组成》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3课,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种类的岩石,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岩石的基本组成和特征。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活动的安排,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他们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岩石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对于岩石的组成和分类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实践,帮助他们掌握岩石的基本组成和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岩石的基本组成和特征,能够正确识别不同种类的岩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使他们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岩石的基本组成和特征。
2.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种类的岩石,使他们能够正确识别岩石的种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岩石的基本组成和特征。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岩石,分析它们的特征。
3.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岩石组成和特征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类岩石的标本或图片,用于展示和分析。
2.准备显微镜等观察工具,方便学生观察岩石的微观结构。
3.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类岩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岩石的种类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岩石的基本组成和特征,让学生初步了解岩石的分类。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岩石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岩石的微观结构,分析岩石的组成和特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观察到的岩石特征,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岩石的组成》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岩石的组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第四章《岩石与矿物》的第三节《岩石的组成》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岩石的组成成分,了解不同岩石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掌握岩石的基本分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岩石的组成成分,掌握不同岩石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观察、分析岩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研究岩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岩石的组成成分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岩石样品、放大镜、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直尺、岩石样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不同种类的岩石,让学生观察、触摸,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对这些岩石的初步认识。
2. 教学内容讲解(1)岩石的组成成分:讲解岩石由矿物、化石、玻璃质等组成,其中矿物是岩石的主要成分。
(2)岩石的特点: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等不同岩石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3)岩石的分类:讲解岩石的分类方法,如按成因、按颜色、按硬度等分类。
3. 例题讲解以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为例,讲解它们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分类方法。
4. 随堂练习分发岩石样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观察、分类,并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岩石的组成矿物化石玻璃质2. 岩石的特点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3. 岩石的分类按成因按颜色按硬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岩石,并说明它们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分类。
(2)观察家附近的岩石,尝试进行分类,并记录观察结果。
2. 答案(2)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岩石的组成、特点及分类方法。
小学科学岩石的组成课件ppt

肉眼观察法
01
02
03
观察岩石的颜色
不同岩石有不同的颜色, 可以初步判断岩石类型。
变质岩主要类型和特征
01
02
03
04
板岩
由粘土岩等低级岩石变质而成 ,具有板状构造,易于劈分成 薄片。
片岩
具有片状构造,由粘土岩等岩 石变质而成,矿物颗粒较细, 具有丝绢光泽。
片麻岩
具有片麻状构造,由粘土岩、 粉砂岩等岩石变质而成,矿物 颗粒较粗,常呈深色。
大理岩
由石灰岩或白云岩变质而成, 具有等粒或不等粒变晶结构, 颜色多样,常呈白色或灰色。
100%
砂岩
由砂粒胶结而成,砂粒直径在20.05毫米之间,常呈淡褐色或红 色,质地较硬。
80%
页岩
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具有薄页 状或薄片状层理,易分裂成薄片 ,常呈黑色或灰黑色。
沉积岩中常见化石和遗迹
化石
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如贝壳、珊瑚、植物叶片等,这些化石是古生物遗留下 来的化石化痕迹。
遗迹
沉积岩中还可能保存有古生物的遗迹,如足迹、爬痕、潜穴等,这些遗迹可以 反映古生物的生活环境和行为方式。
04
火成岩特征及其组成
火成岩形成条件和过程
形成条件
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浆是地壳或上地幔部分熔融而形成的炽热 、粘稠的熔融体。
形成过程
岩浆在地下深处形成后,沿着地壳的裂缝或薄弱地带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冷 却凝固,形成各种火成岩。
火成岩主要类型和特征
主要类型
根据岩浆冷却凝固的环境不同,火成岩可分为深成岩、浅成 岩和喷出岩三种类型。
变质岩中常见矿物和构造
常见矿物
变质岩中常见的矿物有石英、长石、 云母、角闪石、辉石等。这些矿物在 变质过程中可能重新组合或形成新的 矿物。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的组成》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的组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涉及第三章《岩石与矿物》的第三节《岩石的组成》。
详细内容包括:岩石的概念、组成和分类;各类岩石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识别不同岩石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的概念、组成和分类,能够识别常见的岩石类型。
2. 掌握各类岩石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各类岩石的特征。
教学重点:岩石的概念、组成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岩石标本、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单、画图工具、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岩石标本,引导学生观察、触摸,激发学生对岩石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岩石的概念、组成和分类。
(2)展示各类岩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特征。
(3)介绍岩石的形成过程。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岩石标本,尝试识别岩石类型。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岩石的观察、描述和分类,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对学生的观察和分类结果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岩石的概念、组成和分类2. 各类岩石的特征及其形成过程3. 岩石的识别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岩石的概念、组成和分类。
(2)举例说明各类岩石的特征。
(3)描述岩石的形成过程。
2. 答案:(1)岩石是由矿物质、有机质和流体组成的一种自然集合体。
(2)如: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等。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收集各类岩石标本,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2)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了解更多的地质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各类岩石的特征。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岩石的观察、描述和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岗岩的观察记录
我发现花岗岩由 种颗粒组成
颜色
这种颗粒的特点
第一种颗粒
第二种颗粒
第三种颗粒
这些不同的颗粒到底是什么呢?
观察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标本,它们各 有什么样的特点?
长石
石英
云母
虽然花岗岩有各种各样的颜 色,但是,它们主要都是由这三 种矿物组成的。
这三种矿物是怎样的呢?
自然断面
1
2
长石
云母Βιβλιοθήκη 云母云母通常呈 板状、片状,颜 色随化学成分的 变化而异,玻璃 光泽 、珍珠光 泽。
在花岗岩中, 云母呈小而发光 的晶体,有深色 的黑云母和浅色 的白云母两种。
黑色的云母
粉红色的长石
灰色的石英
石英
云母 长石
显微镜下的花岗岩
花岗岩的观察记录
我发现花岗岩由 3 种颗粒组成 颜色 这种颗粒的特点
蓝铜矿
萤石
石墨
形状、颜色、透明度、 光泽度、硬度、手感、 ……
石墨:形状为 片状或块状, 颜色铁黑色或 钢灰色,不透 明,强金属光 泽或光泽暗淡, 质软,触摸具 滑腻感,染手 染纸……
观察并描述矿物
矿物资料卡
矿物名称
赤铁矿
触觉:
粗糙
颜色:
铁黑色、暗红色
赤铁矿
我 透明度: 不透明
发 现
条痕:
棕红色
岩石的组成
观察
下列图片中都用到了一种岩 石,是什么呢?
花岗岩
1
2
3
4
一、美丽的花岗岩
花岗岩的形成:
花岗岩是地壳深处的岩浆在沿着地 壳裂缝向上渗透的过程中,还未到达地 表就已经冷却变硬形成的岩石。所以花 岗岩是岩浆岩的一种。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花岗岩,看看组成花岗岩的 几种颗粒是什么样的?它们分别是什么?
第一种颗粒
(石英) 第二种颗粒 (长石) 第三种颗粒 (云母)
无色或白色,透 一端有尖角的柱状或 明、闪闪发光 长柱状,较硬
红色或黄色
柱状或板状、细粒状, 比较软
白色或灰色、 褐色、黑色
片状或鳞状,很硬
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 的矿物。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 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 成的岩石,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 和云母组成的。
的 光泽度: 金属光泽
特 点 硬度:
较硬,用钉子能划 伤
形状:
没有固定的形状
……
……
冶炼
各种铁制品
考考你
1、矿物和岩石有什么不同? 2、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矿物?
二、常见矿物
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矿物有近4000种。 矿物是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物质。
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 比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 铅笔芯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做首饰 的金、银和钻石等。
常见的矿物
石盐 方铅矿
石墨
硫黄
金刚石
石膏 辉锑矿
大水晶
辉锑矿
食盐
石膏
黄 铜 矿
金刚石
蓝晶石
3
4
石英
石英
石英晶 体是一端有 尖角的柱状 或长柱状, 颜色因混入 不同杂质而 具有多种色 彩,具玻璃 光泽或脂肪 光泽,质地 坚硬 。
长石
长石
长石晶体常 呈柱状或板状, 细粒状,颜色肉 红、浅黄、白或 者灰白等,为地 壳中最常见的矿 物,比例达到 60%,在火成岩、 变质岩、沉积岩 中都可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