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学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最新《钢铁冶金原理》考试重点

最新《钢铁冶金原理》考试重点

Br 0Brf B BrB f0BrFea最新《钢铁冶金原理》考试重点1、 活度、活度系数、活度的标准态:以拉乌尔定律或亨利定律为基准或参考态,引入修正后的浓度值称为活度;而此修正系数称为活度系数。

具有纯物质、假想纯物质及 =1﹪溶液蒸汽压或两定律的比例常数的状态称为活度的标准态。

2、 、 、 的含义:, 分别为以拉乌尔定律为基准或参考态,对组分浓度修正时的修正系数和以亨利定律为基准或参考态,对组分浓度修正时的修正系数。

指的是稀溶液以纯物质为标准态的活度系数,其值为常数。

3、 活度标准态选择的一般原则以及钢铁冶金过程中组分活度标准态如何选择?一般作为溶剂或浓度较高的组分可选纯物质作为标准态,若组分的浓度比较低时,可选用假想纯物质或质量为1﹪溶液作为标准态。

在冶金过程中,作为溶剂的铁,如果其中元素的溶解量不高,而铁的浓度很高时,可选纯物质作为标准态, =x [Fe]=1,Fe r =1 ;如果溶液属于稀溶液,则可以浓度代替活度(H K 标准态);熔渣中组分的活度常选用纯物质标准态。

4、 理想溶液,稀溶液以及超额函数:理想溶液:在整个浓度范围内,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稀溶液:溶质蒸汽压服从亨利定律,溶剂蒸汽压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超额函数:实际溶液的偏摩尔量(或摩尔量)与假想其作为理想溶液时的偏摩尔量(或摩尔量)的差值。

ex BG=RT lnBrex mG=RTln BBx r∑5,为什么温度升高使实际溶液趋向于理想性质?由()2BB T T G H T∂∆∂=-∆ 知:2ln B BT r H RT∂∂=-∆当0B H ∆< 时,ln 0B T r ∂∂>;Bw当0B H ∆> 时,ln 0B T r ∂∂<。

即温度升高时,成正偏差()1B r >的溶液的B r 值减少;而成负偏差()1B r <的溶液的B r 值则增大,溶液的有序态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6、 活度的测定及计算方法有哪些?请说明其原理。

钢铁冶金概论复习资料

钢铁冶金概论复习资料

钢铁冶金概论期末复习(炼铁部分)1比较说明不同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铁矿石→去脉石、杂质和氧→铁铁→精炼(脱S、P、Si等)→钢还原熔化过程氧化精炼过程(炼铁)(炼钢)1.绘制高炉本体内型结构说明各部分名称(画白色部分即可:炉喉、炉身、炉腰、炉腹、炉缸、风口、渣口、铁口)高炉五大附属系统名称及作用(1)原料供应系统:保证及时、准确、稳定地将合格原料从贮矿槽送上高炉的炉顶;(2)送风系统:保证连续可靠地供给高炉冶炼所需数量和保证足够温度的热风;(3)渣铁处理系统:及时处理高炉排放出的渣铁,保证高炉生产正常运行,获得合格的生铁和炉渣产品;(4)煤气清洗系统:保证回收高炉煤气,使其含尘量降到15mg/m3左右,以便利用;(5)燃料喷吹系统:保证喷入高炉所需燃料,以代替部分焦炭消耗。

高炉内按物料变化五个区域的划分,并简单了解各部分的变化过程(1)块状区主要特征:焦与炭呈交替分布层状,皆为固体状态主要反应:矿石间接还原,碳酸盐分解(2)软熔区主要特征:矿石呈软熔状,对煤气阻力大主要反应:矿石的直接还原,渗碳和焦炭的气化反应(3)滴落区主要特征:焦炭下降,其间夹杂渣铁液滴主要反应:非铁元素还原,脱碳、渗碳、焦炭的气化反应(4)焦炭回旋区主要特征:焦炭作回旋运动主要反应:鼓风中的氧和蒸汽与焦炭及喷入的辅助燃料发生燃烧反应(5)炉缸区主要特征:渣铁相对静止,并暂存于此主要反应:最终的渣铁反应熟练掌握高炉冶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表达方式1有效容积利用系数ημ定义: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每昼夜生产的合格铁量(t/m3·d)我国ημ=1.6~2.4(t/m3·d)日本ημ=1.8~2.8(t/m3·d)2焦比定义: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焦炭的千克数(kg/t)我国焦比为250~650(kg/t)3煤比定义: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煤粉的千克数(kg/t)我国煤比为50~220(kg/t)4燃料比(焦比+煤比)定义: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固体燃料的总和(kg/t)我国燃料比为450~700(kg/t)5综合焦比(焦比+煤比×煤焦置换比)6煤焦置换比定义:喷吹1kg煤粉所能替代的焦炭的千克数,一般为0.8左右7焦炭冶炼强度定义: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每昼夜燃烧的焦炭吨数(t/m3·d)8综合冶炼强度定义: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每昼夜燃烧的综合焦炭的吨数(t/m3·d),一般为0.9~1.15t/m3·d利用系数、焦比及冶炼强度三者关系纯焦冶炼时:利用系数=焦炭冶炼强度/焦比喷吹燃料时:利用系数=综合冶炼强度/综合焦比(5)休风率定义:指高炉休风时间占规定作业时间的百分比(6)焦炭负荷指每批炉料中铁矿石的重量与焦炭重量之比,用以评估燃料利用水平和调节配料四种天然铁矿石的名称和分子式及特点(1)磁铁矿:主要含铁矿物为Fe3O4 特点:理论含铁量72.4%,红条痕,较软,易还原。

钢铁冶金学试题及答案三通用一篇

钢铁冶金学试题及答案三通用一篇

钢铁冶金学试题及答案三通用一篇钢铁冶金学试题及答案三 1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冶金:研究经济地从矿石或其它原料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科学。

2.炉外精炼:将转炉、平炉或电炉中初炼过的钢液移到另一个容器中进行精炼的炼钢过程,也叫“二次炼钢”。

炼钢过程因此分为初炼和精炼两步进行。

3.钢铁生产的产品:生铁、铁合金和钢。

4.高炉冶炼强度:是指冶炼过程强化的程度,以每昼夜(d)燃烧的干焦量衡量:冶炼强度=干焦用量/(有效容积×实际工作日)[t/(m3·d)]5.炼钢原料: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焦炭、熔剂。

6.炉渣碱度:炉渣中碱性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总和与酸性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总和之比,常用炉渣中的氧化钙含量与二氧化硅含量之比表示,符号R=CaO/SiO2。

7.炼铁原料: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焦炭、熔剂。

8.铁水预处理:在炼铁-炼钢之间的`工序,包括脱Si、S、P等。

9.RH:真空循环脱气法:驱动气体从上升管下部1/3处吹入时,带动钢包中的钢液经上升管喷入真空室,钢液在真空室脱气后从下降管返回钢包。

10.连铸工序的功能:将钢水转化成一定规格铸坯,衔接炼钢-轧钢区段,是化学冶金向物理冶金转变的结合部。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简述烧结工艺过程?答:是一种抽风烧结过程,在烧结时,采用负压抽风,自上而下燃烧,燃料时形成五层:烧结矿层、燃烧层、预热层、冷料层和垫底料层。

2.高炉的结构及附属设备?答:5段式结构:炉喉、炉身、炉腰、炉腹和炉缸,附属设备有:原料供应、送风、煤气净化、渣铁处理、高炉喷吹等系统。

3.炼钢的主要任务?答:“4脱”-“2去”-“1提温”-浇铸钢水成规格一定的铸坯。

具体如下:是将废钢、生铁料脱碳、去除有害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去除有害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提高温度和调整成分,炼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钢,并使钢具有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

(优质)(冶金行业)冶金导论考试复习资料

(优质)(冶金行业)冶金导论考试复习资料

(冶金行业)冶金导论考试复习资料冶金导论复习一、名词解释:1、焙烧:将矿石或精矿置于适当的气氛下,加热至低于它们的熔点温度,发生氧化、还原或其它化学变化的过程。

其目的是改变原料中提取对象的化学组成,满足熔炼或浸出的要求。

按控制的气氛不同,分为:氧化焙烧:还原焙烧:硫酸化焙烧氯化焙烧等。

2、浸出:用适当的浸出剂(如酸、碱、盐等水溶液)选择性地与矿石、精矿、焙砂等矿物原料中金属组分发生化学作用,并使之溶解而与其它不溶组分初步分离的过程。

浸出又称浸取、溶出、湿法分解。

3、烧结矿:将矿粉(包括富矿粉、精矿粉以及其它含铁细粒状物料)、熔剂(石灰石、白云石、生石灰等粉料)、燃料(焦粉、煤粉)按一定比例配合后,经混匀、造粒、加温(预热)、布料、点火,借助炉料氧化(主要是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使烧结料水分蒸发并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部分液相粘结,冷却后成块,经合理破碎和筛分后,最终得到的块矿就是烧结矿。

4、高炉利用系数: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一昼夜生产生铁的吨数,是衡量高炉生产效率的指标,单位:吨/(米3·日)。

5、直接还原:以气体燃料、液体燃料或非焦煤为能源,在铁矿石(或铁团块)呈固态的软化温度以下进行还原获得金属铁的方法。

6、熔融还原:以非焦煤为能源,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进行铁氧化物还原,渣铁能完全分离,得到类似高炉的含碳铁水,其目的在于不使用焦炭。

7、炼钢:就是通过冶炼来降低生铁中的碳和去除有害杂质,再根据对钢性能的要求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使其成为具有高的强度、韧性或其它特殊性能的钢。

8、碳素钢:是指钢中除含有一定量为了脱氧而加入硅(一般≤0.40%)和锰(一般≤0.80%)等合金元素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钢。

9、合金钢:是指钢中除含有硅和锰作为合金元素或脱氧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合金元素如铬、镍、钼、钛、钒、铜、钨、铝、钴、铌、锆和稀土元素等,有的还含有某些非金属元素如硼、氮等的钢。

10、金属压力加工:金属压力加工是对固态金属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其发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的金属材料和制品。

钢铁冶金原理复习资料

钢铁冶金原理复习资料

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某纯组分溶解于溶剂中,形成标准溶液时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值。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在标准状态下由稳定单质生成1mol物质时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值。

直接还原:CO和H2做还原剂产物为CO2或H2O的反应。

间接还原:以C为还原剂产物为CO的反应。

化学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计算方法:(1)标准生成自由能法(2)线性组合法(3)平衡常数法(4)电化学反应电动势法(5)自由能函数法偏摩尔量:在恒温、恒压及其它组分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溶液的广度性质X,对某组分B物质的量的偏微商。

[X B=(ə/əmb)T.P.nk(K≠B)]化学位:当广度性质是吉布斯自由能时,组分B的偏摩尔量就称为化学位。

活度:为了使实际溶液也能够服从拉乌尔定律,就需要将实际溶液的浓度前乘以一个系数对他加以校正,经校正的浓度称为活度。

活度的定义a B=p B/p(标)活度的测定方法:蒸汽压法、分配定律法、化学平衡法、电动势法。

活度的三种标准态:(1)纯物质标准态。

(符合拉乌尔定律)(2)假象纯物质标准态。

(符合亨利定律)(3)质量1%溶液标准态。

(符合亨利定律)理想溶液:在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

稀溶液:溶质服从亨利定律,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称为稀溶液。

多相反应发生的问题在体系的相界面上,有如下三个环节:(1)反应物对流扩散到反应界面上。

(2)在反应界面上进行化学反应。

(3)反应产物离开反应界面向相内扩散。

未反应核模型:当固相反应物是致密的时,化学反应从固相物的表面开始,逐渐向矿块中心推进,反应物和产物之间有较明显的界面存在;而反应在层间的相界面附近区域进行,因而形成的固相产物则出现在固相反应物处,而原相内部则是未反应的部分。

双模理论:(1)在两相的相界面两侧的每个相内都有一层边界薄膜,这种膜产生了物质从相内到界面的基本传质阻力,存在浓度梯度。

(2)在两层膜之间的界面上,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组元在每相内的传质通量与浓度差活分压差成正比。

钢铁冶金技术考试题库答案

钢铁冶金技术考试题库答案

钢铁冶金技术考试题库答案一、选择题1. 钢铁冶炼中,以下哪种元素是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A. 碳B. 硅C. 锰D. 铁答案:A2. 炼钢过程中,转炉炼钢主要使用的还原剂是什么?A. 焦炭B. 氧气C. 氢气D. 一氧化碳答案:B3. 钢铁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主要取决于什么?A. 碳含量B. 硅含量C. 锰含量D. 硫含量答案:A4. 钢铁材料的韧性和塑性主要取决于什么?A. 碳含量B. 硅含量C. 锰含量D. 磷含量答案:C5. 以下哪种工艺是钢铁冶炼中常用的脱硫方法?A. 空气吹炼B. 氧气吹炼C. 电炉炼钢D. 转炉炼钢答案:B二、填空题6. 钢铁材料中,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材料的_________增加,但同时会降低材料的_________。

答案:硬度;韧性7. 钢铁冶炼过程中,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答案:氧化物8. 钢铁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_________等。

答案:正火9. 钢铁材料的焊接性与其_________含量有关。

答案:碳10. 钢铁材料的腐蚀性与其_________含量有关。

答案:硫三、判断题11. 钢铁材料的耐腐蚀性与其碳含量成正比。

()答案:错误12. 转炉炼钢是一种利用氧气进行吹炼的工艺。

()答案:正确13. 钢铁材料的焊接性与其硫含量成反比。

()答案:正确14. 钢铁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只与碳含量有关。

()答案:错误15. 钢铁材料的韧性和塑性只与锰含量有关。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钢铁冶炼中的脱碳过程。

答案:脱碳过程是钢铁冶炼中将铁水中的碳含量降低到一定范围内的过程。

通常通过吹入氧气,使铁水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CO和CO2气体,从而实现脱碳。

17. 描述钢铁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答案:热处理工艺包括淬火、回火、正火等,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来改善其宏观性能。

淬火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会降低韧性;回火可以降低淬火后的硬度,提高韧性和塑性;正火可以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降低硬度。

钢铁冶金复习资料

钢铁冶金复习资料

钢铁冶金第一章1.高炉炼铁生产工艺流程炉料(铁矿石 溶剂 焦炭)通过上料机装入炉内,空气通过鼓风机和热风炉生成热风鼓入炉内,喷吹燃料罐将燃料装入炉内,它们在高炉内反应生成炉渣 生铁和煤气;炉渣分为水渣(建筑材料)和渣棉(绝热材料);生铁分为铸造生铁 炼钢生铁和特殊生铁;煤气通过除尘产生净煤气加入热风炉或者其他用途。

2.高炉炼铁有哪些技术经济指标(1)有效容积利用系数uu V p=η其中P 为生铁日产量,u V 为高炉有效容积 (2)焦比;PQ K = Q 为焦炭日消耗量 1)燃料比)(重油煤粉焦炭燃 +++=K K K K2)综合焦比干综K K K +=(3)冶炼强度u V QI =由此得出K I u =η(4)焦炭负荷 (5)生铁合格率 (6)休风率 (7)生铁成本 (8)炉龄3.高炉区域划分从上到下依次是块状带,软熔带,滴落带,燃烧带,渣铁盛聚带。

第二章1.高炉常用的铁矿石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赤铁矿:红矿,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硫磷含量低,质软,易碎,易还原磁铁矿:黑色,有磁性,四氧化三铁,硫磷含量高,致密,坚硬,难还原褐铁矿:含水氧化铁,褐色,磷含量高,质软疏松,易还原菱铁矿:碳酸铁矿石,灰色 浅黄色,褐色,碳酸亚铁,易破碎,焙烧后易还原2.评价铁矿石质量的标准有哪些?A 成分:矿石品位 脉石成分 有害杂质和有益元素的含量B 粒度和强度C 还原性D 化学成分稳定性3.烧结和球团有哪些区别?(1)球团矿更始于处理细精矿粉。

粒度越细,成球性越好,球团强度越高(2)成品矿的形状不同。

球团矿较烧结矿粒度均匀,微气孔多,还原性好,强度高,且易于贮存,有利于强化高炉生产。

(3)适用于球团法处理的原料来源较宽,产品种类多。

(4)固结成块的机理不同。

烧结矿是靠液相固结的,混合料中必须有燃料;而球团矿主要是依靠矿粉颗粒的高温再结晶固结的,混合料中不加燃料(5)生产工艺不同。

烧结料的混合与造球是在混合机内同时进行的,成球不完全,混合料中仍然含有相当数量未成球的小颗粒。

钢冶金复习题

钢冶金复习题

钢冶金复习题钢冶金复习题钢铁是现代工业的基石,而钢铁的生产离不开钢冶金技术。

钢冶金是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材料科学、化学、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些与钢冶金相关的问题,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1. 什么是钢冶金?钢冶金是指将铁矿石或废钢通过冶炼、炼钢等工艺过程,制造出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的钢材的过程。

它包括原料处理、炼铁、炼钢、热处理等多个环节。

2. 钢的成分有哪些?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和碳,其中碳的含量在0.02%至2.1%之间。

此外,钢中还含有少量的合金元素,如锰、铬、镍、钼等,以及一些杂质。

3. 钢的分类有哪些?钢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用途、生产工艺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化学成分,钢可以分为碳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按照用途,钢可以分为结构钢、工具钢、耐磨钢等;按照生产工艺,钢可以分为平炉钢、转炉钢、电炉钢等。

4. 钢的生产工艺有哪些?钢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平炉法、转炉法和电炉法。

平炉法是最早的炼钢方法,通过在平炉中加热生铁和生石灰,使其冶炼成钢;转炉法是较为常用的炼钢方法,通过在转炉中将生铁和废钢进行冶炼;电炉法是利用电能进行炼钢的方法,具有能耗低、环保等优点。

5. 钢的热处理有哪些方法?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对钢材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过程,改变其组织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退火是将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缓慢冷却,以减少内应力和提高塑性;正火是将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以提高硬度和强度;淬火是将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到室温,以获得高硬度和高强度;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缓慢冷却,以减少脆性和提高韧性。

6. 钢的缺陷有哪些?钢材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如夹杂、气孔、夹渣、裂纹等。

夹杂是指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会降低钢的强度和塑性;气孔是指钢中的气体包裹体,会导致钢的脆性增加;夹渣是指钢中的氧化物夹杂物,会降低钢的强度和韧性;裂纹是指钢中的裂纹缺陷,会导致钢的断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
2
27 只有边缘和中心煤气流都得到适当发展的所谓“两道气流”, 才能使高炉 顺行,煤气能量利用好。适应大型/巨型高炉顺行的“中心开放式 28 装料制度影响装料制度的因素,料线高低,批重大小,装料顺序、 在现代条件下的生产中影响高炉生产的是批重大小 31 提高风温最重要、最直观的效果——降低焦比 根本原因——鼓风带入的物理热有效地代替部分焦 32 高压操作的实现是由高压操作阀组,TRT,余压发电, 33 高压操 作的实质 , 鼓风体积受压缩可增大风量炉顶煤气没增大多少的压力, 炉内各 部分的压力均增大多少 33 喷吹燃料 大喷煤后,焦负荷增加,炉料在炉内时间延长,焦炭强度降 低,焦粉增多;焦粉和未燃煤粉(UPC)在风口前形成透气性很差的焦粉壳(焦 巢)采用高风速和高鼓风动能,在布料上采用疏松中心,适当抑制边缘煤气流, 形成合理煤气流分布,提高煤粉利用率,减少吹出率。 34 富氧鼓风理论增产率:如果风量、焦比一定,鼓风含氧提高 1%,可增产 4.76% 。 35:高炉有效容积 Vu,生铁日常量 P,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软熔带位置和结构形状如何影响煤气的运动的阻力和煤气流分布? 从软化到熔滴这个温度区间按等温线分布,形成同焦炭夹层相见分布的若干 软熔层, 这些软熔层和焦炭夹层按等温规律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软熔带, 在软 熔带以下,只有焦炭保持着固体状,软熔带中,仍然明显的保持着按装料顺序行 策划那个的焦矿分层状态, 只是固态矿石层变成了软熔层或熔者曾软熔带位置越 低,矿石软熔温度越高,煤气刘的运动阻力越低,月有利于煤气顺行,合理分布
w[ S ] S 料 -S 气 1 n Ls
25 [S]和四个因素有关。 炉料带入的硫量 S 料愈少,随煤气排除的硫 S 挥愈多,渣量 n 愈大,硫的分 配系数 LS 愈高,则生铁含硫量愈少。 26 鼓风参数为:湿度,f (% ) ;干风含氧,ω(%) ;则 1m3 鼓风形成的 炉缸煤气体积为: VCO [(1 f ) 0.5 f ] 2,m3; VN2 (1 f ) (1 ),m3; V f ,m3;
3
炼钢的主要方法 1.长流程 高炉→铁水预处理→转炉→炉外精炼→连铸 2.短流程 废钢(DRI 、HBI、生铁等)→UHP 电弧炉→炉外精炼→ 连 铸→ 连轧 4 铁水的物理热和化学热是转炉炼钢的基本热源 5 电炉炼钢的废钢代用品(1)直接还原铁( (2)碳化铁(Fe3C) (3)脱 碳粒铁 6 根据石灰的煅烧条件,一般把煅烧温度过高或煅烧时间过长说获得的晶 粒粗大、气孔率低或体积密度大的石灰称为硬烧石灰; 7 将煅烧温度在 1100℃左右获得的晶粒细小、气孔率高或体积密度小的石 灰称为软烧石灰。 一般软烧石灰即为活性石灰。 介于两者性质之间的叫中烧石灰。 8 铁水预处理的类型 1 铁水脱硅处理 2 铁水脱硫处理 3 铁水同时脱硫磷处理 4 铁水提钒、提 铌处理 铁水预处理是指铁水兑入炼钢炉之前对其进行脱除杂质元素或从铁水中回收 有价元素的一种铁水处理工艺 转炉一炉钢的冶炼过程包括: 装料、吹炼(供氧、造渣) 、出钢、脱氧与合金化、溅渣护炉和倒渣几个 阶段。 一炉钢的吹氧时间通常为 12~18min, 冶炼周期为 30min 左右。 10 依据氧势图,元素氧化顺序: T<1400 ℃:Si、V、Mn、C、P、Fe T:1400~1530 ℃:Si、C、V、Mn、P、Fe T> 1530 ℃:C、Si、V、Mn、P、Fe 转炉炼钢系统包括以下部分: 供料系统 转炉系统 供气系统 净化系统 辅 助设备 11 乳化概念: 金属液滴或气泡弥散在炉渣中 12 留渣操作 留渣操作就是将上炉终渣的一部分留给下炉使用。 终点熔 渣的碱度高,温度高,并且有一定 (TFe)含量,留到下一炉,有利于初期渣尽早 形成,并且能提高前期去除 P、S 的效率,有利于保护炉衬,节省石灰用量。 采用留渣操作时,在兑铁水前首先要加石灰或者先加废钢稠化冷凝熔渣, 当炉内无液体渣时方可兑入铁水,以避免引发喷溅。 溅渣护炉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留渣操作的特例。 13 后吹的危害有:1 钢水碳含量降低,钢中氧含量升高,从而钢中夹杂物增 多,降低了钢水纯净度,影响钢的质量。 2 渣中 TFe 增高、降低炉衬寿命。3 增加了金属铁的氧化, 降低钢水收得率, 使钢铁料消耗增加。 4 延长了吹炼时间, 降低转炉生产率。 增加了铁合金和增碳剂消耗量,氧气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 14 脱氧的方法 1 沉淀脱氧 是将脱氧剂加入到钢水中,使溶于钢 水中的氧结合成稳定的氧化物即脱氧产物,并与钢水分离排到熔渣中, 从而达到 降低钢中氧含量的目的。 2 扩散脱氧 一般是用于电炉还原期或炉外精练。 首先用炭粉、Fe-Si 粉、 Ca-Si 合金粉、Al 粉和石灰等材料造还原渣,脱除渣中的氧,使渣中的 FeO 含量 极低(约小于 1%) ,进而降低钢——高碱度烧结矿 + 酸性炉料。 13 直接还原和间接还原区的划分: 受布多尔反应的制约, Fe-O-C 体系平衡各相组成图中铁的各级氧化物稳定存 在的区间是以温度划分的高炉内 IR 和 DR 区域也是以温度划分 T<800 的低温区,碳的气化反应尚未开始 IR 区 T>1100 的高温区,碳过剩时,CO2 不能稳定存在的 DR 区 800-1100 的中温区,碳的气化反应区,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IR ,DR 共存区 简单划分:1000 度等温线作为 IR 与 DR 的分界线,因为过 1000 度后,碳的 气化反应将以很高的速度进行 13 A 焦炭的作用* a 燃料——热能 高炉冶炼所消耗热量的 70%~80%来自 燃料燃烧(另 20%~30%来自热风) 。b 还原剂——化学能 焦炭中所含的固定 碳以及焦炭燃烧产生的 CO 是铁及其他氧化物进行还原的还原剂。 c 料柱骨架 ——特殊的机械能 d 生铁渗碳的碳源 20 A 14 烧结矿的转鼓指数= 20 100 % 15 四种典型的黏结体系* A FeO -SiO2 液相体系铁 B CaO-SiO2 液相体系 C CaO -Fe2O3 液相体系 D CaO-FeO-SiO2 液相体系 17 一般自熔性烧结矿的特点 (1) 钙铁橄榄石与铁橄榄石同属一个晶系, 构造相似:结构致密,还原性较差; (2)液相黏度小,故烧结时透气性较好, 但易形成大气孔烧结矿。 17 一般自熔性烧结矿生产的操作特征 高温高碳,低氧势。 18 球团生产包括两个过程:A 矿粉成型(造球) ;b 焙烧固结。 19 球团矿焙烧过程大体上可分为 3 个阶段——生球干燥、 焙烧固结、 冷却。 20 固结机理——先氧化为 Fe2O3 而后再结晶固结 ;是一种简单的高温再 结晶过程 接还原反应:低、中温区所进行的还原反应—还原剂为气体 CO 和 H2,还原 产物为 CO2 和 H2O。 接还原反应: 高温区所进行的还原反应——还原剂为固体 C, 还原产物为 CO。 23 Si 的还原途径之一:渣相还原。 还原途径之二:气相还原。是铁水增硅得主要途径,尤其反应 SiO(g)+[C] = [Si] + CO SiO(g)+C 焦 = [Si] + CO 气态 SiO 的生产: 主要在风口前燃烧带生成。 24 这就是高炉冶炼过程中的硫的分布规律方程式。
4
3 真空脱氧 将已炼成合格的钢水置于真空条件下,这样就打破 [C]、 [0] 之间原有的平衡状态,引起了[C]、[0]反应,也就是通过钢中的碳脱除钢中的氧。 4 复合脱氧 实际生产中多采用复合脱氧。复合脱氧的特点是: (1) 可以提高脱氧元素的脱氧能力,因此复合脱氧比单一元素脱氧 更彻 底。 (2) 倘若脱氧元素的成分比例得当,有利于生成液态的脱氧产物,便于产物 的分离与上浮,可降低钢中夹杂物含量,提高钢质量。 (3) 有利于提高易挥发元素在钢中的溶解度,减少元素的损失,提高脱氧元 素的脱氧效率。 15 电炉炼钢设备 供电系统 机械设备 除尘系统 加料系统 供氧 设备 16 碱性电弧炉氧化法冶炼一炉钢的工艺操作为:补炉→装料→熔化期→氧化 期→还原期→出钢 弧炉炉衬损害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1) 在冶炼一炉钢的过程中, 炉衬寿命受温度影响主要是还原期间和出钢至 装料完毕送电以前这段时间。 前者受电弧直接辐射的影响, 后者受温度激冷激热 而引起炉衬剥落。氧化末期过高的冶炼温度也是降低炉衬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降低温度对炉衬寿命的影响, 关键在于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供电制度。 (2)过低的炉渣碱度或过高的流动性使 “ 渣线 ” 受到严重的侵蚀。随时调 整好冶炼各期炉渣的碱度和流动性、以及合适的渣量,可减少对炉衬的侵蚀,保 证熔池内物化反应的顺利进行。 在调整炉渣碱度的问题上, 主要在于提高熔化渣 的碱度到 2 左右,并控制好还原期加入萤石与火砖块的数量以及还原剂 Si 粉和 Al 粉的数量。 (3)电炉熔化期的大塌料和氧化期产生的大沸腾,会使炉衬遭到严重破坏, 应力求避免。 18 补炉的原则: “高温、快补、薄补”,“ 先外后里”;“先坏后好”。这三 条原则都是利用出钢后炉内的高温和余热使补炉材料烧结好。 19 布料原则: 下致密,上疏松;中间高,四周低,炉门口无大料。使得 送电后穿井快, 不搭桥,有利熔化的顺利进行。 氧化期的任务 1 进一步降低钢液中的磷含量,使其低于成品规格的一半;2 去除钢液中气 体和非金属杂质;3 加热和均匀钢水温度;4 控制钢中的含碳量。 氧化 期的主要任务是去磷和脱碳, 去除钢中气体,夹杂和钢液升温是在脱碳过程中同 时进行的。 21 1.Ar 气泡的清洗作用:一是: Ar 气泡相当于无数小真空泵,使[H]、[N]被 带出; 二是: 有利于夹杂物上浮排除; 2.Ar 气泡上浮造成钢液流动,起到搅拌钢液的作用,使钢液成分、温度均匀, 合成渣的脱氧、脱硫效率提高,合金收得率提高。 不足:温降较大。 221-Ar 气导管 2-石墨电极加热装置 3-观察孔 4-抽气管 5-加料装置 6-真空 室 7-吸管 8-钢包 RH 法的优点: 1 脱氢; 2 脱氧; 3 脱氮; 4 钢的质量。 23 结晶由两个基本过程构成:①.在液态金属中产生极小的晶体作为结晶中
炼钢部分
1 硫在钢中是以 FeS、MnS 形态存在,硫含量高的钢会产生“热脆”。 炼钢过程中的主要脱硫方式为熔渣脱硫,脱硫反应方程式: [FeS]+(CaO)=(CaS)+(FeO) (吸热) 或 [FeS]+(MnO)=(MnS)+(FeO) (吸热) 2 磷在钢中以 Fe3P 或 Fe2P 形态存在,使钢的塑性,韧性降低,尤其低温 时韧性降低最厉害,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磷对钢材性能的危害表现在:冷脆,调质钢的回火脆性,热加工性和焊接性 金属料:生铁、废钢、废钢代用品及铁合金; 非金属料:造渣料、熔剂、冷却剂等; 气体:氧气、氮气、氩气、及二氧化碳等。 。 磷对钢材性能的有利作用有:磷能降低硅钢的铁损,改善电磁性能提高钢的 抗腐蚀性(大气,海水,弱碱)以及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磷在钢中是以或形式存在,其化学反应式为: 2[P]+5(FeO)+(CuO)=(4CaO·P2O5)+5[Fe] 放热 或 2[P]+5(FeO)+3(CaO)=(3CaO·P2O5)+5[Fe] 放热 3 .氮对钢性能的危害表现在(1)由于 Fe4N 析出,导致钢材的时效性; (2) 降低钢的冷加工性能; (3)造成焊接影响区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