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期中考试卷
物理化学期中试卷答案

ΔrHm=179.5 kJ·mol-1
反应 (2) C2H2(g) + H2O (l) → CH3CHO (g);
ΔrHm=-107.2 kJ·mol-1
反应 (3) C2H4(g) + H2O (l) → C2H5OH (l);
ΔrHm=-44.08 kJ·mol-1
反应 (4) CS2(l) + 3O2(g) → CO2(g) + 2SO2(g);
(D) 不定
19.理想气体由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 (1) 绝热可逆膨胀, (2) 多方过程膨胀,达到同一体积
V2,则熵变ΔS1 和ΔS2 之间的关系为:
(C)
(A) ΔS1>ΔS2 (B) ΔS1<ΔS2 (C) ΔS1=ΔS2 (D) 两者无确定关系 20. 某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p[(V/n)-b]=RT,式中 b 为常数, n 为物质的量。若该气体经一等温过
程,压力自 p1 变至 p2,则下列状态函数的变化,何者为零?
(A)
(A) ΔU (B) ΔH (C) ΔS (D) ΔG
二、填空题 ( 共 5 题 10 分 ) 21.某气体服从状态方程 pVm= RT + αp (α> 0 的常数),若该气体经恒温可逆膨胀,其内 能变化ΔUm= _________ J。 [答] 零
物理化学期中试卷答案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 共 20 题 40 分 )
1.某理想气体可逆压缩至同一压力 p2,
若环境所做功的绝对值分别为 WT 和 WA,问 WT 和 WA 的关系如何?
(A)
(A) WT>WA
(B) WT <WA
(C) WT =WA
物理化学期中考试

化学平衡练习题一、是非题 1.等温等压条件下,r m B B G νμ∆=>∑ 的化学反应一定不能进行。
2.对于反应过程中温度、压力有变化的化学反应,就不能使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据,()0r m T p G ∆≤ 。
3.所有标准平衡常数都是无量纲的。
4.化学反应亲和势越大,自发反应趋势愈强,反应进行的愈快。
5.平衡常数因条件变化而改变,则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但平衡移动则不一定是由于平衡常数的改变。
6.在确定的反应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只有一个平衡态,标准态却可任意选定。
7.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pK 只与温度有关。
8.0K 时完整晶体的熵值为零,以此为基准,可以计算熵的绝对值。
9.温度T 时,1a K θ= ,说明这个反应在温度T 、压力 101.325kPa 的条件下已达到平衡。
10.用化学方法测平衡常数,因为是测定已达平衡的物质浓度,所以不必像测定反应速率那样——采取措施使反应“冻结”。
二、选择题11.化学反应若严格遵循体系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反应进度”曲线进行,则该反应在A.曲线的最低点B.最低点与起点或终点之间的某一侧C.曲线上的每一点D.曲线以外某点进行着热力学可逆过程。
12.有一理想气体反应A+B=2C ,在某一温度下进行,按下列条件之一可以用r mG直接判断反应方向和限度: A.任意压力和组成B.总压101.325kPa,物质的量分数A x =B x =C x =1/3C.总压303.975kPa, A x =B x =C x =1/3D.总压405.300kPa, A x =B x =1/4,C x =1/2 13.气相反应2NO+2O =22NO 在27℃时的p K 与c K 之比值约为:A.4410-⨯B.3410-⨯C.32.510⨯D.22.510⨯14.实际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f K 的数值与下列因素中的哪一个无关?A.标准态B.温度C.压力D.体系的平衡组成15.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随下列因素当中的哪一个而改变? A .体系组成 B.标准态C .浓度标度 D.化学反应式中的计量系数B v16.在相同条件下有反应式(1)A+2B (1)r mGC ,(2)(2)1122r m G A B C + ,则对应于(1)(2)两式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以及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A.(1)r m G =2(2)r m G,1K =2K B.(1)r m G =2(2)r m G ,1K =()22K C.(1)r m G =(2)r m G ,1K =()22K D.(1)r m G =(2)r m G ,1K =2K 17.反应222()()()()CO g H O g CO g H g +=+,在600℃、100kPa 下达到平衡后,将压力增大到5000kPa ,这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2CO γ=1.09,2H γ=1.10,CO γ=1.23,2H O γ=0.77。
物理化学II期中考试试卷

11. 理想气体反抗恒外压 pe 绝热膨胀,功 W 不等于( A.
p2V2 p1V1 1
B. pe V2 V1
C. U
12. 如果(
) ,理想气体的 H 0 。 B. V 0
A. p 0 。 13. 等容过程必有( )
C. Q 0
D. U 0
A. W 0
型电炉( ) 。
A. 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 C. 违背卡诺定理 16. 关于热容错误的说法是( ) 。 A. 对理想气体, C p CV nR C. 对非理想气体, C p CV
B. 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理想气体, C p ,m 1.5 R
11. 对于气相分子数减少的反应, Q p ____ QV 。 12. 估算常压下氧炔焰的最高温度一般假定反应前后系统的 H ____ 0 。
本题共 5 页,本页为第 5 页
B. V 0
C. U Q
D. H Q
14. 对于理想气体的内能,正确的说法是( ) 。 A. 内能确定,状态也确定 C. 状态确定后,内能具有确定值 B. 状态确定后,内能可以直接测定 D. 状态改变时,内能一定改变
15. 有人想设计一种新型电炉,只需不到传统电热丝电炉一半的电能就能烧开同样多的一壶水,新
恒温时在 A 和 B 的溶液增加微量 A 组分使其气相分压上升,则 B 组分在气相的分压将( A. 上升 B. 不变 C. 下降 D. 变化不定
6.
373.15K 时,纯 A 的蒸气压为 200 kPa ,纯 B 的蒸气压为 100 kPa , A 和 B 形成的理想溶液,其 平衡的气相中的 A 的摩尔分数为 0.4 ,则溶液中 A 的摩尔分数为( ) 。 A. 0.15 B. 0.20 C. 0.25 D. 0.30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1.中国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C.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为探究气体是什么物质,小红提出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与假设B.设计实验C.获得结论D.反思与评价3.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检查装置气密性C.液体的倾倒D.氧气的验满4.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检验装置气密性,其原理是构成封闭体系,改变体系内压强,然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下列装置中不能检查气密性的是A.B.C.D.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6.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氧气B.水C.氯化钠D.金刚石7.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
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物的化学式为B.铷属于金属元素C.铷的质子数为37D.从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上看,铷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A.B.C.D.9.下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②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③过程Ⅰ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④过程Ⅱ发生了物理变化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②③④⑤⑥⑦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11.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是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机酸,中医常用其治疗流感。
物理化学期中测试(二)

物理化学期中测试(二)一、选择题1.在下列电解质溶液中,不能用外推法求得极限摩尔电导率的是 ( )A NaClB NaOHC HClD HAC2.质量摩尔浓度为0.001mol.kg-1的下列四种电解质离子强度最大的是()A KClB Na2SO4C FeCl3D ZnSO43.在298 K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A La3+B Mg2+C NH4+D H+4.反应3O2→2O3,其速率方程-d[O2]/d t = k[O3]2[O2] 或d[O3]/d t = k'[O3]2[O2],那么k与k'的关系是:( )A 2k = 3k'B k = k'C 3k = 2k'D ½k= ⅓k'5.将反应设计H2O = H+ + OH- 成电池,正确的是()A Pt︱H2︱H+‖OH-︱O2︱PtB Pt︱H2︱OH-︱O2︱PtC Pt︱H2︱H+‖OH-︱H2︱PtD Pt︱H2(P1)︱OH-︱H2(P2)︱Pt6.298 K时,已知Cu2+ +2e =Cu 的标准电极电势0.337V , Cu+ +e = Cu 标准电极电势0.521V , 则反应Cu2+ + e = Cu+的标准电极电势为()A –0.153VB –0.184VC 0.153VD 0.184V7.有一露于空气中的圆球形肥皂液膜,其半径为r,表面张力为σ,则该液膜所受的附加压力为()A ∆P= 2σ/rB ∆P= σ/2rC ∆P= 4σ/rD ∆P= σ/r8.在毛细管内装入润湿性液体, 现在毛细管内右端加热时,则管内液体将( )A 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 C 不动 D 左右来回移动9.某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为80kJ·mol-1,反应温度由20℃增至30℃时,若指前因子不变,则其反应速率常数约为原来的()A 2倍B 5 倍C 4倍D3倍10.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吸附过程,∆G如何变化? ( )A ∆G >0B ∆G <0C ∆G =0D 无法确定11.比较以下两个反应方程式描述错误的是:()2Fe3++Cu = 2Fe2+ +Cu2+,Fe3+ + 1/2 Cu = Fe2+ + 1/2 Cu2+A 得失电子数相同B ΔrGθm不同C 组成原电池时,电动势相同D 组成原电池时,铜做正极E Kθ不同12.下列关于物理吸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吸附力基于分子间力,吸附一般没有选择性B 吸附较稳定,不易解吸C 吸附速度快,吸附热小D 吸附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E 吸附力是化学键,吸附有选择性13.电解质溶液属于第二类导体导电方式,下列描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A 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B 电导随温度升高而增加C 电导率总是随着溶液浓度增大而升高D 溶液无限稀释时,摩尔电导率趋于最大值E 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14.有关电导和电导率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导的单位是 A/ VB 电导的单位是SC 电导率的单位是SD 电导率的单位是S ·mE 电导率的单位是 S ·m -115.对于反应A → B → C → D ,其总反应速率应为( )A 各步反应速率之和B 由反应速率最快的一步决定C 由反应速率最慢的一步决定D 由反应活化能最大的一步决定E 由反应活化能最小的一步决定二、填空题1.用Ag 电极电解AgNO 3,通电一段时间, 则Ag + 的迁移数t(Ag +),NO 3-的迁移数t(NO 3-),则t(Ag +) + t(NO 3-) = 。
最新2022-2022第一学期物理化学其中试卷

2022-2022第一学期物理化学其中试卷2022/2022第一学期物理化学期中试题一.填空题1. 热力学平衡状态同时包括的四个平衡为(),( ),( ),();2状态性质按其是否具备加和性可分为()和( ).3.Kelvin和Plank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达可简化为().4.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为:( ).5.化学势的物理意义为().6. Le Chatelier提出“平衡移动原理〞,其内容为:()7.按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定义,对C(石墨)、CO(g)与CO2(g)之间,( )标准摩尔生成焓正好等于(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的是( ),因为它是(章节题目名称和面码 2章节题目名称和面码 3).标准摩尔燃烧焓为零的是(),因为它是( )8.以下各公式的适用条件分别为:对亥姆霍兹函数判据公式0≤∆A ,是( ).对吉布斯函数判据公式0≤∆G ,是( ).对热力学根本方程式,如Vdp SdT dG +-=等,是( ).9.只有系统的( )性质才具有偏摩尔量.而偏摩尔量自身是系统的( )性质.偏摩尔量的值与系统中各组分的浓度( ).混合物系统中各组分的同一偏摩尔量间具有两个重要的性质,分别是( )与( ).10.完全互溶的双液系中,在6.0=B x处,平衡蒸气压有最高值,那么组成为4.0=B x的溶液在气液平衡时,)(),(),(总B B B x l x g x 的大小顺序为( ).将4.0=B x 的溶液进行精馏时,塔顶将得到( ).11.对理想气体反响,p K K ,θ均只是( )的函数,与压力、组成无关;而对真实气体反响,( )仍只为温度的函数,但( )的值还与压力有关.章节题目名称和面码 4章节题目名称和面码 5(C).等温条件下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响0=∆=∆H U ;(D).封闭系统中,无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pQ H =∆ 4.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过程A 和绝热不可逆过程B 膨胀到达相同的终态压力时,那么两终态的温度T A 与T B 的关系( )(A). T A =T B ; (B). T A >T B ; (C). T A <T B ; (D). 无法比拟T A 与T B5.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凝聚系统(液体,固体)反响的等压热效应近似等于等容热效应(B).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响,RT Q Q g V p ν∆=-;(C).无非体积功的封闭系统,U Q H QV p ∆=∆=,;(D).对于所有的化学反响,等压热效应p Q 一定大于等容热效应V Q 6.对于热温商T Q δ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T 为系统的热力学温度;(B).卡诺循环的热温商之和等于零;(C).任意循环过程热温商之总和等于零;(D).热温商为状态函数章节题目名称和面码 67.2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恒压条件下,由300K 升至600K,其S ∆为( )J.K -1(A).28.8; (B).-14.4; (C).-28.8; (D).14.48.以下各式正确的选项是( )(A).F=U+pV; (B).G=U-TS; (C).G=F+pV;(D).G=H+TS9.葡萄糖的氧化反响为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由量热法测得此反响的111..4.182)298(;.2810)298(---=∆-=∆mol K J K S mol kJ K U m r m r θθ 在298K 时,此反响的θmr G ∆为( )1.-mol kJ . (A).-2864; (B).2864; (C).2756; (D).-275610.以下各式,何者为化学势( );)).((;)).((;)).((;)).((,,,,,,,,j j j j n p T i n p T i n p T i n p T i n H D n U C n F B n G A ∂∂∂∂∂∂∂∂11.20℃时,纯苯及纯甲苯的蒸气压分别为Pa 31092.9⨯及Pa 31093.2⨯.假设混合等质量的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溶液,那么在蒸气相中苯的分压为( )Pa.33331092.9).(;1071.6).(;1036.5).(;1035.1).(⨯⨯⨯⨯D C B A章节题目名称和面码 712.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实际气体的标准态为温度为T,压力为标准压力下的该气体;(B).实际气体的标准态为温度为T,逸度等于标准压力的该气体;(C).实际气体的标准态为温度为T,逸度系数等于1的该气体;(D).实际气体的标准态为温度为T,压力为标准压力的理想气体.13.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的一化学反响,正向自发进行,那么( )(A).A>0; (B).A<0; (C).A=0; (D).以上均错14.以下平衡常数有量纲和单位的是( )ap x K D K C K B K A ).(;).(;).(;).(θ15.对于θmr G ∆以下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因θθK RT G m r ln -=∆,故θmr G ∆是反响达平衡时产物与反响物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差值.(B). θm r G ∆是反响物和产物均处于标准态并维持标准态不变,反响进行一个单位时系统的自由能改变值;章节题目名称和面码 8(C).θm r G ∆是指产物和反响物由标准态达平衡时吉布斯自由能的差值; (D). θmr G ∆是决定反响方向的物理量. 16.将纯CaCO 3置于真空容器中,在温度T 发生分解反响CaCO 3(s)=CaO(s)+CO 2(g),平衡时总压力为p,那么其Kp 为( )291).(;31).(;).(;).(p K D p K C p p K B p K A p p p p ====θ17. CaCO 3(s)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达平衡状态,其组分数K 和自由度数f 为( )(A).K=3,f=3; (B).K=2,f=2; (C).K=2,f=1;(D).K=1,f=018.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克拉贝龙方程适用于任何纯物质两相平衡;(B).克-克方程仅适用于气-液或气-固平衡,并且假定气体遵守理想气体定律;(C).由实验测得假设干的饱和蒸气压并作Tp 1~ln 图,由直线钭率可计算摩尔蒸发热和其它的未知饱和蒸气压,摩尔蒸发热须与温度无关;章节题目名称和面码 9(D)水的相图中的蒸发线、升华线和凝固线的指向可由克-克方程计算确定.19.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5K,压力是610Pa;(B).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6K,压力是101325Pa;(C).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6K,压力是610Pa;(D).水的三相点的273.15K,压力是101325Pa .20.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理想溶液的p ~x 图中的液相线是直线;(B). 理想溶液的p ~x 图中的液相线是曲线;(C) 理想溶液的T ~x 图中的液相线是直线;(D) 理想溶液的p ~x 图中的气相线是直线;21. 某体系恒压时体积功的表示式为( )(A).)(12V V p --; (B).)(12V V np --;(C).12ln V V nRT -;(D).nRT ∆- 22.无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章节题目名称和面码 10 (A).V p Q U ∆+=∆;(B).V p Q U ∆-=∆(C).p V Q U ∆+=∆;(D).p V Q U ∆-=∆23.以下四种理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假设都以温度为1T 恒容加热到2T ,那么吸热量最少的气体是( )(A).氦气;(B).氢气;(C).二氧化碳;(D).三氧化硫.24.将H 2(g)与O 2(g)以2:1的比例在绝热刚性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响,那么该过程应有( )(A).0=∆T ;(B).0=∆p ;(C).0=∆U ;(D).0=∆H25.对于有理想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响,其H ∆和U ∆的相对大小( )(A).U H ∆>∆;(B).U H ∆<∆;(C)U H ∆=∆;(D).以上都有可能.26.某人设计了一种热机,其高温热源温度为C T 7272=,低温热源温度C T271=,拟使热机经卡诺循环吸热kJ Q 802=,放热kJ Q 201=,对外做功kJ W 60=,那么他的设计( )(A).热机效率%75=η;(B).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C).违反卡诺原理但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D).违反卡诺原理和热力学第二定律;27.计算熵变的公式⎰+=∆21T pdVdUS适用于( )(A)理想气体的化学变化过程;(B)理想气体的任意变化;(C)无关头非体积功的封闭系统的简单状态变化;(D)封闭系统的任意变化;28.300K时,某一过程的kJHkJG90.56,98.76-=∆-=∆,那么S∆为( )(A).-18.401-⋅KJ;(B).-66.931-⋅KJ;(C).66.931-⋅KJ;(D).70.31-⋅KJ29.WGA=∆=∆适用于( )(A).恒温可逆过程; (B).无非体积功的恒温过程;(C).理想气体的恒温过程;(D).理想气体无非体积功的恒温可逆过程.30.经一不可逆循环过程,那么有( )(A).0,0,0=-=>∆<∆=∆WQSGA;(B).0,0,0=-=>∆=∆=∆WQSGA(C).0,0=-==∆=∆=∆WQSGA(D).0,0≠-==∆=∆=∆=∆=∆W Q S G A H U 31.对于多组分系统i 物质的偏摩尔量jn p T imi n XX ,,,)(∂∂=,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mi X ,是无限大量系统中i 物质每变化1mol 时该系统容量性质X 的变化量; (B).X 为容量性质,mi X ,亦为容量性质;(C).mi X ,不仅决定于p T ,,而且决定于浓度;(D).∑=mi iX n X ,32.假设物质B 自发地由α相流向β相,那么必有( ) (A).βαμμBB >;(B).βαμμBB <;(C).βαμμBB =;(D)不能确定;33.等温等压下,某反响正进行时,化学亲合势()(A).0>A ;(B)0<A ;(C).0=A ;(D).<<A 0; 34.反响hH gG bB aA +=+的0=∆θmrG,那么该系统( )(A)处于平衡状态; (B).处于非平衡状态;(C).1=θK (D).θK K p=35.某反响的0,=∆mp rC,那么该反响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36.以下等容低压气体的反响中,参加惰性气体使反响正向移动的是( ). (A).)(2)(3)(322g NH g H g N =+;(B).)(3)()()(22(4g H g CO g O H g CH+=+;(C).)()(21)(322g SO g O g SO =+;(D).)()(2)()(222g S H s Ag g H s S Ag +=+; 37.以下系统1=Φ的是( ) (A).钢铁; (B).水和汽油;(C).CO 和CO 2混合气体; (D).烟或雾均匀分散于空气中;38.CaCO 3(s)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到达平衡状态,其组分数K 和自由度数f 为( ) (A).;3,3==f K (B).;2,2==fK (C).;1,2==f K (D).0,1==f K ;39.对于具有最低恒沸点d 的第二类溶液的沸点—组成图如下,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在d 点时)()(B y B x =; (B).d b a ,,点,均0=f(C).假设物系点为c ,那么该系统为气体; (D). d 为恒沸点,当压力改变时d 的不变. 40.32CO Na 可形成三种水合物O H CO Na O H CO Na 2322327,⋅⋅:和O H CO Na 23210⋅.常压下将)(32s CO Na 投入其水溶液中,三相平衡时,一相是32CO Na 水溶液,一相是)(32s CO Na ,那么另一相是( ) (A).冰; (B). )(10232s O H CO Na ⋅;(C).)(10232s O H CO Na ⋅; (D).)(232s O H CO Na ⋅三.证明题(1) 试证明:p VTC VU p p p-∂∂=∂∂)()((2) 试证明:对纯物质的单相系,有以下关系式成立:T V VS T p )()(∂∂=∂∂四.计算题:1.有10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0℃,1013.25kPa 的初态经过(1)恒温可逆膨胀;(2)绝热可逆膨胀;(3)对抗恒定外压kPape325.101=下的绝热膨胀,最后的压力为kPa 325.101.计算各过程中气体的最终体积、温度及过程的H U W Q ∆∆,,, 2. 1mol 理想气体经CpV =2.1(常数)的可逆过程由温度51T =体积为1V 变到温度,4732K T=体积为2V ,该气体的11,9.20--⋅⋅=mol K J CmV ,求此过程HU W Q ∆∆,,,3. 270.2K 时冰的蒸气压为Pa4.475,270.2K 时过冷水的蒸压为Pa 2.493,试求θp K ,2.270下,1mol 过冷水变成冰的S ∆和G ∆.此过程放15877-⋅mol J .4. 1mol )(2l O H 在100℃,θp 下,向真空蒸发变成100℃,θp 下)(2g O H .求该过程中系统的G A S H U Q W ∆∆∆∆∆,,,,,,,并判断过程的方向.该温度下的167.40-⋅=∆mol kJ H m Vap θ 蒸汽可视为理想气体,液态水的体积比蒸汽体积可 忽略不计.5. 在 413.15K 时,纯氯苯和纯溴苯的蒸气压分别为kPa 238.125和kPa 104.66.假定两液体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假设有一混合液,在413.15K,kPa 325.101下沸腾,试求该溶液的组成,以及在此情况下,液面上蒸气的组成.6. 两种挥发性液体A 和B 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某温度时溶液上面的蒸气总压为Pa41041.5 ,气相中A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450,液相中为0.650.求此温度时纯A 和纯B 的蒸气压.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1.热平衡;机械平衡;化学平衡;相平衡; 2容量(广度)性质;强度性质; 3.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造成;4在0K 时,任何纯物质的完善晶体其熵值为零;5.化学势是决定物质传递方向和限度的强度因素.6.如果对一平衡系统施加外部影响,如改变浓度,压力或温度等,那么平衡将向减少此外部影响的方向移动.7.CO 2(g);C(石墨);C(石墨);碳元素各晶型中最稳定的相态;CO 2(g);碳元素完全氧化的最终产物.8.恒温恒容不做非体积功的过程;恒温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过程;不做非体积功的封闭系统.(双变量系统)9.容量;强度;有关;集合性;依赖性. 10.)()()(l x x g x BBB>>总;6.0=Bx的恒沸混合物.11.温度; K;p K.二.选择题三. 证明题(略) 四.(计算题)1.解(1)0;0=∆=∆H U ;kJ W 33.23-=;kJ W Q 33.23=-= (2)0=Q ;kJ U 146.9-=∆;kJ U W 146.9-=∆=;kJH 24.15-=∆.(3)0=Q ;kJ U 474.5-=∆;kJ U W 474.5-=∆=;kJ H 124.9-=∆. 2.解:JU 2090-=∆.;J H 2921-=∆;.J T T nR pdV W V V 415712.1)(2121-=---=-=⎰;JW U Q 2067=-∆=3.解:J G 2.64-=∆;151.21-⋅-=∆K J S ............................(3分)4.题目名称章节题目名称和面码 21 解:0=W ,kJ H 67.40=∆.;kJ U 57.37=∆;kJ Q 57.37=;10.109-⋅=∆K J S .; kJ A T 10.3-=∆;0=∆G .S K J T Q ∆<⋅=-17.100,所以该过程为一不可逆的自发过程.5.解: 以A 代表氯苯,B 代表溴苯.x 代表液相组成,y 代表气相组成.596.0=A x ; 404.0=B x .;736.0=A y ;264.0=B y 6.解Pa p A 41075.3⨯=*;Pa p B 41050.8⨯=*.。
物理化学期中考试

2010-2011年第二学期--- 轻化工程--- 物理化学期中试卷答案一、说明题(6×8分)1.为什么第一定律数学表示式dU=δQ-δW 中内能前面用微分号d,而热量和功的前面用δ符号?答:因为内能是状态函数,具有全微分性质。
而热量和功不是状态函数,其微小改变值用δ表示。
2.“功、热与内能均是能量,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这句话正确否?答:不正确。
虽然功、热与内能都有能量的量纲,但在性质上不同,内能是体系的本身性质,是状态函数。
而热与功是体系与环境间交换的能量,是与热力学过程相联系的过程量。
功与热是被“交换”或“传递”中的能量,不是体系本身的性质,不是状态函数,与内能性质不同。
热与功也有区别,热是微粒无序运动而传递的能量,功是微粒有序运动而传递的能量。
3.“因ΔH=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ΔH。
”这句话是否正确?答:不正确。
H是状态函数,H=U+pV,凡是体系状态发生变化,不管经过什么过程,体系的焓值都可能变化,即ΔH 有可能不等于零。
4.什么是稀溶液的依数性?稀溶液的依数性都有哪些?答:溶液的一些性质仅与一定量溶液中溶质的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这些性质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溶剂蒸气压的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渗透压的存在。
5.下列两种说法是否正确,说明原因。
(1)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2)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答(1)不对,如:气体的不可逆压缩过程是非自发过程。
(2)对。
6.263K 的过冷水结成263K 的冰,ΔS<0,与熵增加原理相矛盾吗?为什么?答:并不矛盾,熵增加原理适用条件是孤立体系或绝热体系,而上述过程并不具备这个特定条件,体系与环境间有热交换,不是孤立体系或绝热体系,ΔS 可以小于零。
而总熵会大于零的。
7.夏天将室内电冰箱门打开,接通电源,紧闭门窗(设墙壁、门窗均不传热),问能否使室内温度降低?请说明理由。
答:不能使室内温度降低。
因为该情况相当于在一个绝热恒容体系内作电功。
物理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物理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名词解释(总分 15分,一共3题,每题5分) 1.分压定律的定义2•拉乌尔定律的解释3.电导率的物理意义二、选择题(总分 20分,一共5题,每题4分) 1.恒压条件下,二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①.1 ②.2 ③.3 ④.4 ① k=1 f=1② k=2 f=2 ③ k=3 f=3④ k=2 f=13.两种完全不互溶液体组成的系统,系统的总蒸汽压是()* *①P=P A *A+P B *B② P=P A *A+P B *B * * * *③ P=P A +P B④ P A < P < P B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温度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其反应反方向。
5.对于任一化学反应,肯定不会影响其平衡组成的因素是( )①反应系统加入催化剂 ②反应物浓度变化 ③惰性气体的加入④温度的改变三•填空题(总分 20分,一共10空,每题2分) 1.拉乌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其中X A 表示①'rG mrG nrH m2.在抽真空密闭的容器中加热 其组分数和自由度数是( NH 4CI (S ),部分分解成 NH 3(g )和HCI (g ),当系统建立平衡时,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组份系统自由度为零时,最多有平衡共有。
3. ____________ 热与功(是/不是)状态函数。
4•状态函数的变化只与系统的 ________ 和 ________ 有关。
5.R是摩尔气体常数,其单位是R=8.314 _________系统发生不可逆过程系统处于平衡状态6•若系统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其体积功(有a相变为B相)W=____________不可能发生的过程四•计算题(总分50分,一共5题,每题10分)51•今有4mol某理想气体,在1.013*10 pa下加热,使其温度由298K升至368K,求下列各过程Q、W、A U、A H 已知在加热时保持体积不变,C p,M=29.29J/(K.mol)P 3 32.30gC2H5OH(B)溶于50g四氯化钠(A)中形成溶液,其密度为'=1.28*10 Kg/m,试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来表示该溶液的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系2007级化学/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化学》(下)期中测试
姓名学号分数
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
一、判断(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并在括号内用√或⨯表示):
1.根据玻尔兹曼分布率,玻尔兹曼分布就是最概然分布,也是平衡分布。
()
2.零级反应的半衰期与起始反应物浓度成反比。
()
3.在一级对峙反应中加入催化剂后,k正和k逆都增大。
()
4.反应分子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系数。
()
5.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量纲随反应级数而异。
()
6.二级反应一定是双分子反应。
()
7.残余熵等于统计熵与量热熵之差。
()
8.能量零点的不同选择,对U、H、S、A、G等热力学函数都没有影响。
()
9.四乙基铅的分解反应P b(C2H5)4→P b+4C2H5是基元反应。
()
10.对一级反应来说,反应物反应掉1/n时,所需时间为1
ln
1
-
n
k n。
()
二、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写在括号中):
1.不同运动状态的能级间隔是不相同的,对于独立子体系,其能级间隔的大小
顺序为:( )
A. ∆εt > ∆εv > ∆εr > ∆εe > ∆εn;
B. ∆εn > ∆εe > ∆εt > ∆εv > ∆εr ;
C. ∆εn > ∆εe > ∆εv> ∆εt > ∆εr;
D. ∆εn> ∆εe > ∆εv > ∆εr > ∆εt 。
2.在化学动力学中,质量作用定律()
A. 适用于任意恒温反应;
B.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恒温反应;
C. 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D. 只适用于恒温恒容化学反应。
3. 某反应,无论反应物初始浓度为多少,在相同时间内,反应物消耗的浓度为
定值,此反应是:( )
A. 负级数反应;
B. 一级反应;
C. 零级反应;
D. 二级反应。
4. 根据配分函数的析因子性质,可将独立子体系的分子全配分函数分解为彼此
独立的各种运动形式的配分函数之积,其中与压力有关的是:( ) A. 平动配分函数; B. 转动配分函数; C. 振动配分函数; D. 电子配分函数。
5. 巳知CO 和N 2分子的质量相同,转动特征温度相等,若电子均处于非简并
的基态,且振动对熵的贡献可忽略,那么( )
A. S m Ɵ(CO) < S m (N 2);
B. S m Ɵ (CO) 与S m Ɵ(N 2) 大小无法比较;
C. S m Ɵ (CO) = S m (N 2);
D. S m Ɵ (CO) > S m Ɵ (N 2) 6. 对于定位系统,N 个粒子分布方式D 所拥有微观状态数W D 为:( )
A. W D =i
i i i
!!g N N N ∏ B. W D =i i i i !!N g N N ∏
C. W D = i i i
i
!N g N N ∏
D. W D =
i
i i
i
!N g N ∏
7.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B →2D 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A
A A
B d d c k c c t
-
= ,也可以表示为
D
D A B d d c k c c t
=, 速率系数k A 和k D 的关系为:( ) A. k A =k D B. 2k A = k D C. k A =2k D D. 没有关系
8. 一定温度下,[Co(NH 3)5H 2O]3++Br -+
-
−−→←−−k k
[Co(NH 3)5Br]2++H 2O ,当加入NaClO 以增加离子强度,则k +、k -的变化是:( )
A. k +增加,k -减小;
B. k +减小,k -增加;
C. k +不变,k -减小;
D. k +减小,k -不变。
三、填空:
1. 在统计热力学中,按照统计粒子是否可辨将统计体系分为 和 体
系,按此原则区分,理想气体属于 统计体系,理想晶体属于 统计体系。
2. 根据过渡态理论,液相分子重排反应的活化能E a 与活化焓∆H m ≠之间的关系
为 。
3. 对分子CO 2和H 2O 来说,它们的振动自由度为 和 。
4. 设物质A 可发生二个平行的一级反应,(a )A B C a k −−→+;(b )
A D E b
k −−→+,
B 和
C 为需要的产品,而
D 和
E 是副产物,(如右图),则:
(1)两个反应中 的反应活化能高; (2)在相同温度下 的反应速度快; (3) 温度对提高产物收率更有利。
四、计算:
1. A 分子为理想气体,设分子的最低能级是非简并的,取分子的基态能量作为
能量零点,相邻能级的能量为ε,其简并度为2,忽略更高能级。
(1)写出A 分子的配分函数;
(2)若ε=kT ,求出高能级与最低能级上的最概然分子数之比; (3)若ε=kT ,求出1mol 该气体的平均能量为多少RT ?
2.计算A r(g)的标准统计熵SӨm(298.15K),A r的摩尔质量为0.040 kg⋅mol-1,电子
基态简并度为1。
3.400K时,在抽空的容器中按化学计量比引入反应物A和B,进行如下气相
反应A+2B→C。
反应开始时,容器内总压为3.36kPa,反应进行1000s时,总压降为2.12kPa,已知该反应速率方程为r = kp A0.5p B1.5,求速率常数k。
4. 高温下乙醛气相热分解反应CH 3CHO = CH 4+CO ,其反应机理如下:
1
33CH CHO CH CHO k −−→+ (1)E a,1 23343CH CH CHO CH CH CO k +−−→+ (2)E a,2 333CH CO CH CO k −−→+ (3)E a,3 43326CH CH C H k +−−→ (4)E a,4
(1)用稳态近似法,导出以CH 4的生成速率表示之乙醛热分解的速率方程;
(2)导出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 a 与各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