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苏轼(大事年表)-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古文知识:唐宋八大家苏轼

古文知识:唐宋八大家苏轼本文是关于古文知识:唐宋八大家苏轼,感谢您的阅读!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
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
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要敢于革新独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
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
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
他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苏轼(人物简介)·苏轼(生平事略)·苏轼(乌台诗案)·苏轼(大事年表)·苏轼(艺术成就)·苏轼(主要作品)·苏轼(作品注本)·苏轼(传世佳句)·苏轼(文人评价)·苏轼(人物轶闻)·苏轼(妻妾儿女)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史籍记载)-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史籍记载)|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录其《心术》《远虑》二篇。
ﻭﻪ《心术》曰:ﻪﻭ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太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不动。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
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
用人不尽其所为,所以养其心。
故士当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
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ﻪ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
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嶮。
邓艾缒兵于穴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ﻭﻪﻭ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迁,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利大患。
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ﻭ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敛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
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此用长短之术也。
ﻪﻭﻪ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苏轼年表

米芾开始游宦华南。因母亲的原因踏上了仕途。
任杭州通判
35岁
1072
壬子
五年
黄庭坚在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再任共8年。
欧阳修卒。
苏轼在湖州黄庭坚岳父处见黄诗叹“世久无此作也”,致信黄。
36岁
1074
甲寅
七年
米芾73年到广州,74年迁桂林,长子友仁出生。75年迁长沙
任山东密州太守
38岁
1077
1054
甲午
至和
元年
苏轼娶王弗
18岁
1055
乙未
至和二年
黄庭坚父受文彦博推荐,此年摄知康州。中年卒于任所
1056年,苏洵见欧阳修
19岁
1057
丁卯
嘉祐元年
至和三年,苏洵48岁。欧阳修50岁。王安石36岁。蔡襄45岁。苏辙18岁。黄庭坚12岁。米芾6岁。
欧阳修主持礼部试,曾巩进士及弟,苏轼、苏辙进士及弟母丧服孝
王安石参知政事。
娶妻王闰之。1067年,召王安石为翰林学士。欧阳修知毫州,
32岁
1069
己亥
二年
返京
33岁
1070
庚子
三年
米芾“男二十,冠而字。”取字元章,并与蔡京相识
是年苏轼还朝,因与王安石相左,被迫监官告院。
《乌台诗话》云:“熙宁二年,某在京授差遣,与王诜写诗赋及《莲华经》。”
34岁
1071
辛亥
1107
丁亥
大观
元年
得徽宗赐砚。蔡京提米芾为礼部员外郎,遭抨击。蔡京只好外放米芾
1108
戊子
二年
58岁的米芾在淮阳军使任去世。死前,焚烧珍贵书画。
1126
丙午
(完整版)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

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苏东坡生平大事年表宋仁宗时代景祐三年(1036 年)丙子一岁公历1036 年12 月19 日,卯时,生于眉山县(属成都府路之眉州)纱縠行。
此年父苏洵二十八岁,母程氏二十七岁。
范仲淹四十八岁,梅尧臣三十五岁,欧阳修三十岁,司马光十八岁,曾巩十八岁,王安石十六岁,程颢五岁,程颐四岁。
范仲淹因反对宰相吕夷简,贬知饶州,欧阳修亦坐贬夷陵。
宝元元年(1038 年)戊寅三岁苏轼兄景先卒。
元昊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
宝元二年(1039 年)己卯四岁弟苏辙生于二月二十日。
庆历二年(1042 年)癸未八岁始入乡校,从道士张易简读书,闻欧阳修等名。
此年范仲淹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新政”。
庆历五年(1045 年)乙酉十岁苏洵东游京师,拟应次年的“茂才异等”科考试。
苏轼从母程夫人读书,“奋厉有当世志”。
此年因苏舜钦进奏院事件,范仲淹等离朝出任地方官,“庆历新政”中断。
黄庭坚生。
庆历七年(1047 年)丁亥十二岁苏洵因制科落第,南游庐山等地。
五月苏轼祖父苏序卒,苏洵闻讯返家,自此居丧读书,并教养二子。
皇祐元年(1049 )己丑十四岁苏洵作《名二子说》,名轼及弟辙。
是岁,秦观生。
皇祐四年(1052 年)壬辰十七岁三姊受其舅程濬、姑宋氏、夫之才(正辅)之虐,卒。
苏、程结怨。
范仲淹卒。
皇祐五年(1053 )癸巳十八岁至是岁,日益壮大,好读史、论史,章亦好道。
晁补之、陈师道生。
至和元年(1054 年)甲午十九岁娶妻王弗。
张方平镇蜀,访知苏洵之名。
是岁,张耒生。
至和二年(1055 年)乙未二十岁以诸生谒张方平于成都,张一见待以国士。
嘉祐元年(1056 年)丙申二十一岁张方平致书欧阳修推荐苏洵,苏轼、苏辙随父进京.兄弟俱获开封府解,拟应次年的进士试。
苏洵上《书》欧阳修,并上所作《洪范论》、《史论》,修大称赏之。
时欧阳修任翰林学士,荐苏洵于朝,洵文名大盛。
嘉祐二年(1057 年)丁酉二十二岁正月六日,以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
(完整版)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东坡是宋代诗词大家,他那乐观豪迈、飒然超离的诗词与他的透彻的禅学修养是紧密联系的。
他把学诗比作学禅,诗境等同禅境,每逢佳句则参禅”(《书李端叔诗后》)是他从事创作的体会。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湄山人。
后人读苏轼的诗词文无数,其中体现的豪情震慑了多少人的心魂!文字明朗,文风清新,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伟大的一代宗师。
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
正如他的诗句:猿吟鹤唤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
他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褒奖,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因此他的诗句总能体现他的本性,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总能看到那个乐观,豪放的苏轼,似乎能碰到他的心。
说苏东坡乐观、豁达,是因为他在历尽仕途坎坷之后还是那么天趣洋溢,超然无累,在苦难中他张显出生命的活力。
因此他受到所有后人的爱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怎么能不受人尊敬?苏轼生平作诗几百首。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多么平静的心情,潇洒的人生态度,豁达的人生观念所有的过去都已经成为历史,雨也罢晴也罢,人生就是一场经历,走过路过,幸福悲伤,都是人生的意义;会识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石上有几个人有这种豪情,这种想象!西北望,射天狼”堪称一绝;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
”臾间有味是清欢,一蓑烟雨任平生。
”似乎看到苏轼早已看透红尘,心间一片澄澈,悠然看世间生老死别;J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
”橙黄桔绿”四个字轻易地把寒冷的冬季写得充满生机,不同凡俗。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此句携海上风涛之气而来,何其雄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所以人不可好高慕远,否则只会留下遗憾;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毅力成就古之成大事者,否则即使有超世之才也将一事无成;矢外黑风吹海立”一个立”字胜过千言万语,诗境不言而喻……超脱的语句是一个超脱的心灵释然的真心流露。
苏轼大事年表一览表

苏轼大事年表一览表仁宗天圣元年——嘉祐八年(1023-1064)1036年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历1037年1月8日),苏轼降生。
1054年娶第一任妻子王弗。
1057年 21岁高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举家前往京都,苏迈降生。
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61年任凤翔府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1064年任职史馆。
1065年妻丧,王弗离去。
1066年父丧;服孝(1066.4~1068.7)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1068年娶王闰之(王弗之堂妹)。
1069年返京;任职史官。
1070年苏迨降生。
1071年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2年苏过降生。
1073年收留王朝云。
1074年 38岁任密州太守。
1076年 40岁任徐州太守。
1079年 43岁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年谪居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1084年往常州。
1085年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祐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年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6年朝云去世。
1097年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1101 年,北返;往常州;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逝世,享年66岁。
1102年,即崇宁元年六月葬于汝州郏城钓台乡上瑞里。
唐宋八大家知识点总结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之基础知识积累《祭十二郎文》一、通假字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_______”,美味食物)2、零丁孤苦(通“_______”,孤苦无靠)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_____”,死)4、敛不凭其棺(通“________”,给死人穿衣入棺)二、一词多义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_______,名词)②诚知其如此(___________,连词)③所谓天者诚难测(__________,副词)2、幸:①皆不幸早世(__________,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_________,动词)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__________,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_________,介词)4、省:①不省所怙(__________,动词)②汝来省吾(___________,动词)5、孤:①吾少孤(___________,动词)②零丁孤苦(___________,形容词)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___________,名词)6、长:①吾少孤,及长(___________,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___________,形容词)③长吾女与汝女(___________,动词)7、终: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___________,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___________,副词)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___________,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___________,使动)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___________,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___________,动词)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___________,动词)②死而有知(___________,名词)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___________,动词)11、其: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___________,代词)②诚知其如此(___________,代词)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___________,副词)④其信然邪?其梦邪?(___________,动词)⑤又可冀其成立邪(___________,代词)⑥其又何尤?(___________,代词)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___________,副词)⑧敛不凭其棺(___________,代词)其的用法其一、代词1. 人称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
唐宋八大家简介王安石(年谱)-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唐宋八大家简介--王安石(年谱)|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三月,行方田均税法。
四月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新法遭遇首次挫折。
十月,行手实法。
ﻭﻪ熙宁八年乙卯(1075) 五十五岁ﻪﻭﻭ二月,复拜同平章事、昭章馆大学士。
六月,进加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ﻪ熙宁九年丙辰(1076) 五十六岁六月,子雱卒。
十月,罢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
ﻪﻭ元丰元年戊午(1078) 五十八岁ﻭ正月,进尚书左仆射,封舒国公。
ﻪﻭﻭﻪ元丰三年庚申(1080)六十岁ﻪﻭﻪ九月,加特进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改封荆国公。
ﻭﻪﻪ元丰七年甲子(1084) 六十四岁ﻭﻪﻭ乞以宅为寺,赐名报宁。
ﻪ元丰八年乙丑(1085) 六十五岁ﻭﻭﻪ三月,神宗崩,哲宗(赵煦)即位。
新法先后废罢。
ﻪﻭﻪﻭ哲宗元祐元年丙寅(1086)六十六岁ﻭﻭﻪ四月初六病逝,赠太傅。
ﻭ唐宋八大家简介--王安石(人物简介)|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世人称其为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小字獾郎,晚年封荆国公,汉族,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
江西临川(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 )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现存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
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宋八大家--苏轼(大事年表)|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
全-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内容。
唐宋八大家--苏轼( 妻妾儿女)|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岁嫁给苏轼。
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
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
苏轼的《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
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
已而果然。
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
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
王弗侍亲甚孝,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
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
又过了十
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
这首词九百多年来,在不同的朝代都一直被广为传诵着,也是文学史上众多悼亡作品中最突出的一首。
当了解到苏轼与王弗的爱情故事后,再读这首词,那种情感、那种沉痛、那种深切,足以让后人也一样泪千行了!
ﻪﻭ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给了苏轼。
她比苏轼小十一岁,自小对苏轼崇拜有加,生性温柔,处处依着苏轼。
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官海沉浮中,与之同甘共苦。
最困难时,和苏轼一起采摘野菜,赤脚耕田,变着法子给苏轼解闷。
在王闰之生日之际,苏轼放生鱼为她资福,并作《蝶恋花》纪事。
词中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是赞美她对三个儿子都一视同仁,疼爱不分彼此。
二十五年之后,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
苏轼痛断肝肠,写祭文道:我曰归哉,行返丘园。
曾不少许,弃我而先。
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
旅殡国门,我少实恩。
惟有同穴,尚蹈此言。
呜呼哀哉!在妻子死后百日,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
苏轼死后,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ﻭ
的愿望。
ﻪﻭ
苏轼的侍妾叫王朝云,苏轼为她起字子霞比苏轼小二十六岁。
苏轼最困顿时,他身边的侍妾纷纷离去,王朝云却一直陪伴其左右。
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苏轼写给王朝云的诗歌最多,称其为天女维摩。
据说苏东坡被贬惠州时,王朝云常常唱《蝶恋花》词,为苏轼聊解愁闷。
每当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
就掩抑惆怅,不胜伤悲,哭而止声。
东坡问何因,朝云答:妾所不能竟(唱完)者, 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
苏轼大笑: 我正悲秋,而你又开始伤春了! 不幸的是,朝云也先于苏轼在惠州病逝。
朝云逝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一直鳏居。
遵照朝云的遗愿,苏轼将其葬于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大圣塔下的松林之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
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 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 一婢遽曰: 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
又一人曰: 满腹都是见识。
坡亦未以为当。
至朝云,乃曰: 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
坡捧腹大笑。
朝云墓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州西湖景区孤山之上,苏
ﻭﻭ
东坡纪念馆旁,如今已成为名胜。
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