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练习题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国民经济核算(强化练习)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国民经济核算(强化练习)1、填空题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的是()分类。
正确答案:产业部门2、单选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
A.生产税B.所得税C.财产收入D.劳动报(江南博哥)酬正确答案:B3、单选在收入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A.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C.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原始收入D.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正确答案:B4、问答题期末资产负债数量和价值发生变动的原因?正确答案:期末资产负债数量和价值发生变动的原因主要有:(1)期内进行交易活动、非金融投资和金融投资引起的变动;(2)期内非交易因素,包括:有形资源资产的增加与减少、战争和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放生引起资产负债物量变化、机构部门分类变化导致的部门之间资产负债的增加与减少等;(3)由于市场价格(利率、汇率、价格)变化引起的资产价值变化。
5、填空题在中性持有资产收益及计算中,综合物价指数通常可以选用按月计算的()替代。
正确答案:消费物价指数6、单选收入形成帐户的平衡项是()。
A.劳动报酬B.生产税净额C.增加值D.营业盈余正确答案:D7、单选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
A.进出口差额B.国际收支基本差额C.国外净要素收支D.国际收支总差额正确答案:D8、填空题农业总铲除按()计算。
正确答案:产品法9、单选火药用于军事和有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A.西汉B.唐代C.宋代D.明朝正确答案:B10、填空题最终消费率是指()与实际最终消费之比。
正确答案:最终消费支出11、多选对外交易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包括()。
A.货物与服务交易B.收入分配交易C.投资和金融交易D.交换式交易E.单方面转移正确答案:A, B, C, D, E12、多选国外金融资产主要包括的三项内容是()。
A.直接投资B.间接投资C.证券投资D.期权投资E.其他投资正确答案:A, C, E13、单选国民资产负债的分类标准是资产负债的()。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强化练习)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国民经济核算考试试题(强化练习)1、单选从全世界范围看,下列正确的关系式是()。
A.Σ国内生产总值=Σ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B.Σ国内生产总值>Σ国民可支配总收入C.Σ国内生产总值<Σ国民(江南博哥)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D.Σ国内生产总值>Σ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正确答案:A2、问答题已知全年总产出9159亿元,中间消耗4381亿元,最终消费物品和服务3858亿元,资本形成总额88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589亿元,货物和服务出口1124亿元。
计算题: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正确答案: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9159-4381=4778(亿元)3、单选在下列政府行为中,哪一项不属于政府消费()。
A.提供社区公共健身器材B.给低收入家庭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订购一批军火D.为居民提供免费教育正确答案:B4、填空题SNA核算体系中的生产活动既包括(),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
正确答案:物质生产部门5、填空题投入产出表按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分为()和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正确答案:实物型投入产出表6、填空题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经济活动总价值量的动态变化,通常受到两个主要因素变动的影响,这就是()和物价因素。
正确答案:物量因素7、填空题某地区2002年有关收入分配的统计资料为单位:亿元:劳动者报酬300,生产税160,生产性补贴60,固定资产折旧80,营业盈余120。
则该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
正确答案:600亿元8、填空题服务的特点是()同时进行。
正确答案:生产和使用9、填空题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常住单位和()。
正确答案:非常住单位10、单选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
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亿元。
A.5600B.3600C.1700D.1600正确答案:D11、填空题已知某年国民总收入为9.4亿元,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为-0.2亿元,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入为0.3亿元,向国外经常转移支出0.2亿元,则当年的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为()元。
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含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含答案)题目: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A: 500元B: 480元C: 470元D: 400元答案:C题目: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
A: 只包括货物进出口B: 只包括劳务进出口C: 只包括外汇转移D: 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答案:D题目: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A: 资产B: 负债C: 资产和负债D: 负债和净值答案:D题目: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
A: 包括在工业总产出中B: 包括在工业增加值中C: 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D: 包括在房地产业总产出中答案:C题目: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 金融资产的增减B: 金融负债的增减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D: 资金余缺答案:A题目: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A: 某金融机构购买价值200万元的网络通信设备B: 财政部向某贫困地区调拨3000万元的救济物资C: 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D: 某企业向政府缴纳所得税450万元答案:C题目: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为基础。
A: 国民收入核算B: 企业资产负债核算C: 存量核算D: 国际收支核算答案:B题目:我国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A: 产业机构部门B: 企业C: 法人D: 常住机构单位答案:D题目: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
A: 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B: 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C: 再分配关系D: 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答案:B题目:服务的特点是()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答案:B题目:人口出生数是一个()。
A: 时点指标B: 时期指标C: 既可以是时点指标,也可以是时期指标D: 以上都对答案:B题目:收入再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A: 增加值B: 营业盈余C: 初次分配总收入D: 可支配收入答案:D题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逆差是指()。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网络试点课程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 A 〕A. SNAB. MPSC.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D. 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2.在国民经济核算历史上,英国经济学家〔B〕主要领导了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统计制度制定工作。
A.J.米德 B.R.斯通 C..克利夫 D.S.库兹涅茨3.以下经济量中,属于流量的是〔 D 〕。
A.固定资产数B.存款数C.人口数D.销售额4.MPS核算体系中的生产活动〔 A 〕。
A.只局限于物质生产部门 B.只局限于非物质生产部门C.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 D.以上都对5.以下经济单位中,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D 〕。
A.在国内旅游的外国游客 B.在国外定居的华人居民户C.在我国境外的中资企业 D.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6.我国国民经济产业部门分类,最综合的分类是〔 C 〕。
A. 一次产业分类B. 二次产业分类C. 三次产业分类D. 四次产业分类7.以下单位中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D 〕。
A.自来水厂 B.机床厂C.建筑公司 D.医院8. 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根本依据是〔 B 〕。
A.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C. 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 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9.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展〔 B 〕确定的根本核算单位。
A. 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B.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 资金流量核算D. 国际收支核算10.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 A 〕。
A.住户和法人单位B.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11.以下产业不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D 〕。
A. 交通运输业B. 物资供销和仓储业C. 科学研究事业D. 畜牧业12. 保险公司属于〔B 〕。
A. 非金融企业部门B. 金融机构部门C. 政府部门D. 住户部门13.*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效劳,该公司属于〔C〕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无法确定产业范围14.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效劳的同质性分类形成〔D〕。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国民经济核算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国民经济核算题库知识点(强化练习)1、填空题投资率一般定义为()与国民可支配收入之比。
正确答案:非金融投资额2、填空题在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中,通常属于投资资金不足的主要部门是()部门.正确答案:(江南博哥)企业3、单选生产成果总价值是指()。
A.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劳动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资本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B.固定资本消耗的价值、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C.国内生产总值D.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和服务总价值正确答案:A4、单选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
A.就是中间产出B.就是最终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5、判断题工业总产出在本企业内可以重复计算。
正确答案:错参考解析:工业总产出是企业本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的最终产品,但企业最终产品,有可能成为其它企业的中间产品。
因此,在企业内部不能重复计算,但在企业之间存在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
6、单选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
A、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B、住户和法人单位C、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D、基层单位和产业部门正确答案:B7、单选政府财政统计核算体系是从()角度反映一个政府治理国家、管理经济活动运行情况的多功能体系。
A.经济B.社会C.政府D.环境正确答案:A8、判断题市场价格中的基本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正确答案:错9、多选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中的经常账户包括()。
A.货物和服务账户B.生产账户C.收人分配和使用账户D.资本交易账户E.金融交易账户正确答案:A, B, C10、填空题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机构单位交纳所得税作为()处理。
正确答案:分配交易11、多选人口构成统计的内容包括()。
A.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B.人口的经济构成C.人口的出生构成D.人口的地区构成E.人口的社会构成正确答案:A, B, C, E12、多选客观赋权法主要有()。
A.变异系数法B.复相关系数法C.熵值法D.主成分分析法E.因子分析正确答案:A, B, C, D, E13、单选社会核算矩阵在()的基础上增加了非生产性部门,以二维表的形式全面反映了整个经济活动的收入流和支出流。
国民经济核算重点练习题及答案一

《国民经济核算》重点练习题及答案(一)1.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答: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在核算中间消耗时,要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主要包括:(1)小型工具。
一般是价值低于200元的工具都被视为中间消耗;(2)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中间消耗;(3)将核算中不能以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和核定折旧率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视为中间消耗。
2.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指标单位2000 2001 2002 2003 2004全年粮食产量万吨 46251 45262 45711 43067 46947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39570 42607 45935 53612 62815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89404 95933 102398 116694 136515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32619 36898 43202 55118 770073(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之和。
机构单位增加值核算方法主要是两种,一个是生产法,另一个是收入法(或称分配法)。
生产法的核算公式是: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分配法的核算公式是: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全部生产单位所进行生产创造的增加值的全部或总量,它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也是社会最终用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价值之和。
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在实际核算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即生产者法、收入法(分配法)和支出法(使用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价值构成。
国民经济核算综合测验(题库)及参考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期中测验_0003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C )A. 500元B. 480元C. 470元D. 400元2. 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A )。
A. 机构单位B. 机构部门C. 基层单位D. 产业部门3. 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 D )。
A. 政府税收B. 劳动报酬C. 营业盈余D. 增加值4.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 C )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无法确定产业范围5. 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 A )A. 存款利息B. 政府发放的生活补贴C. 贷款D. 彩票中奖6. 企业的总产出是指企业( D )。
A. 生产过程中最初投入的价值B. 生产过程中对货物和服务的中间消耗的价值C. 上缴政府的生产税净额D. 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7. 服务的特点是(B )A. 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B.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 其总产出只能采用虚拟核算的方式D. 无增加值核算的内容8. 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 B )A. 某居民家庭年底收到股票分红300元B. 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C. 政府给某小区建设公用电话亭D. 银行收取利息税9. 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纵向看,表明(B )。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10. 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了进行( B )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
A. 生产和收入分配核算B. 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C. 资金流量核算D. 国际收支核算11. 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 )A. 金融资产的增加B. 金融负债的增加C. 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D. 资金余缺12. 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D )。
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练习及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
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3.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A包括)在国外的领土飞地。
4.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D机构单位)。
5.常住单位是指( 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6.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B住户和法人单位)。
7.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 D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8.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 B第二产业)。
9.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 B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
10.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B产业部门)。
11.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 C根据咨询的内容来确定产业)。
12.保险公司属于(B 金融机构部门)。
13.在收入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是( B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
14.市场价格中的要素价格是根据( A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15.国民经济核算账户方法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方法。
它运用的基本原理是( D会计帐户的基本原理)。
一、单项选择1.生产核算的核心是( C国内生产总值)2、生产成果总价值是指( A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3、某企业下列产出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 D企业自制设备价值10亿元)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加值的是( A中间消耗)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 营业盈余)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某建筑去年已经完成,今年的销售金额应加入今年的GDP )8、在当期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向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 C 农民自己食用的粮食)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B 小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法人单位不包括住户)。
2.计算中间消耗时,对投入的原材料的值应按(C.现行市场价格 )进行核算。
3.农业部门在计算总产出时,通常采用(C.产品法)。
4.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z1000亿元,总产出为7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500亿元。
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B.3200 )亿元。
5.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2004年GDP为136515亿元,2003年GDP为124670亿元,则中国200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 C.9.5% )。
6.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象限是( A.第1象限 )。
7.若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32,说明( B.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业产品的数量为0.132 )。
8.某商店进货100万元,全部售出后得到销售收入130万元,则商业总产出为(A.30万元 )。
9.已知某年国民可支配总收人为9.5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折旧为0.5亿元,总消费为6.5亿元,则总储蓄为(A.3亿元 )。
10.如果一部门在一时期内的经济总量如下:增加值为1000亿元,原始总收入为400亿元,可支配总收人为300亿元,总储蓄为300亿元。
根据各部门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中的特点判定,该部门应该是( B.企业部门 )。
11.我国某地区城镇居民在2004年的恩格尔系数为0.42,按联合国提出的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则该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为( C.小康水平 )。
12.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 D.储蓄 )
13.在国民经济各机构部门中,通常属于投资资金富余的主要部门是(A.居民部门 )。
14.金融资产的获得与处置的估价(D.不包括手续费、佣金和金融交易税 )。
15.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指(B.经济资产)。
16.在对外经济核算中,确定货物进出口的计价是(C.进出口均按离岸价计算 )。
17.从国外购买证券和向国外出口货物应分别记人国际收支平衡表的(B.前者为借方,后者为贷方 )。
18.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 C.经济领土 )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
19.下列账户中属于初次分配核算收入的账户是(B.收入形成账户 )。
20.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进口和出口与(A.对外经常交易账 )相连结。
21.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A.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
22.人口总数是(B.存量)。
23.某地期初人口为400万人,期内净迁入人口为12万人,期末人口为312万人,则该地区净迁移率为(D.3.37% )。
24.紧缩法的实质是间接推算编制(B.帕氏 )综合物价指数的方法。
25.帕氏物价指数是以(D.报告期数量 )进行加权。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少选或错选不得分。
本题共20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哪些产业包括在我国三次产业分类的第二产业类中(BC)。
A.部队 B.发电厂
C.建筑公司 D.铁路运输
E.渔业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ABCE)
A.支付原材料的运输费用 B.更换一批新的钳锤等手工工具
C.职工的教育培训费用 D.大型机床更新改造
E.设备的普通保养
3.投入产出表中的主要平衡关系有( ACD )。
A.总投入等于总产出
B.中间使用加最初投入等于总产出
C.第II象限总计等于第III象限总计
D.每种产品行总计等于相应的列总计
E.中间投入每一列的合计等于中间产品相应行的合计
4.下列项目中,属于经常转移的有(ABC)。
A.财产税 B.个人所得税
C.社会福利 D.遗产税
E.固定资产捐赠
5.下列属于金融交易项目的有(CDE )。
A.财政部门向民政部门拨救济款3000万元
B.某户居民购买股票后年底获得分红3000元
C.某户居民购买了2.5万元的国债
D.某企业向银行贷款200万元
E.某户居民向保险公司购买了2000元的保险
6.下列需要记入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项目的有(ACDE)。
A.某地区由于修公路占用耕地100公顷
B.某地区将一批沙漠荒地建设成经济林
C.某单位因遭遇特大水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D.某单位由于债务人破产而无法追回债务人所欠的债务 E.某单位由于价格变化,使其所持有的资产增值200万元7.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服务贸易的有(ACDE)。
A.金融保险
B.我国向国外捐赠货物
C.运输
D.通讯
F.信息服务
8.在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中,经常账户包括(ACE)。
A.货物和服务账户 B.重估价账户
C.生产账户 D.资产数量其他变化账户
E.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
9.确定劳动力资源总数的人口条件是(ABD)。
A.16周岁以上 B.具有劳动能力
C.无劳动能力 I).不被约束和管制
E.服刑人员
10.国民经济核算中主要应用的综合指数有(BDE)。
A.个体指数 B.拉氏指数
C.超越对数指数 D.帕氏指数
E.理想指数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每小题5分,共25分)
1.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
1.错。
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除包括货物的生产外,还包括服务的生产。
2.工业总产出在本企业内可以重复计算。
2.错。
工业总产出是企业本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的最终产品,但企业最终产品,有可能成为其它企业的中间产品。
因此,在企业内部不能重复计算,但在企业之间存在转移价值的重复计算。
3.国民总收入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3.错。
不一定,因为:国民总收=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所以两者的关系取决于来自国外的净要收入净额。
4.已知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6000亿元,负债总额为7000亿元,净值2500亿元,则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3500亿元。
4.正确。
因:(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一负债=净值,则非金融资产=净值+负债一金融资产=2500+7000--6000=3500亿元
5.对外经济核算的记账单位是本位币。
5.错。
对外经济核算中的国外账户的记账单位必须是本国货币,但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单位既可以是本国货币,也可以是外国货币,只要在表中的所有记账都折合成同一种货币就可以。
四、计算分析题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可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用你确定的方法分别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并编制该国的货物和服务账户。
(10分)
(2)计算该年度的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民总储蓄,并编制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10分)
(3)计算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收支差额,编制局部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根据结果对国际收支情况作简要分析。
(10分)
解:(1)(10分)
根据资料可采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法:GDP=总产出一中间消耗=6500--3400=3100(亿美元)
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1990+920+(280—90)=3100(亿美元)
货物和服务账户单位:亿美元
(2)(10分)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3100+(50—200)一2950(亿美元)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收总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入净额
=2950+(100—40)=3010(亿美元)
国民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一最终消费=3010一1990=1020(亿美元)
国民可支配收入账户单位:亿美元
(3)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出口总额一进口总额=280—90=190(亿美元)
国际收支平衡表(局部) 单位:亿美元
根据计算结果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大于0,即出现顺差,表明该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