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鲁科版必修1课件:第3章1节碳的多样性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2课时课件鲁科版必修1

(1)高炉炼铁
①原料: □08 铁矿石 (主要成分为 Fe2O3)和 □09 焦炭 。 ②铁矿石被还原: □10 3CO+Fe2O3=高==温==2Fe+3CO2 。
(2)木炭燃烧 C、CO、CO2 的转化关系如图: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① □11 2C+O2=点==燃==2CO
,
□ ② 12 2CO+O2=点==燃==2CO2
A.672 mL B.336 mL C.>672 mL D.<672 mL
答案 C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 Fe2O3+3CO=高==温==2Fe+3CO2 易知,要使 1.6 g Fe2O3 完全还原为 Fe,需要 672 mL CO,由于实际实验中需要先通入 CO, 实验结束时还要再通入一部分 CO,因此事先准备的 CO 的体积(STP)应大于 672 mL。
,
□ ③ 13 C+O2=点==燃==CO2
,
④ □14 CO2+C=高==温==2CO
。
3.含碳无机物和有机物间的转化
1828 年,德国化学家 □15 维勒 用无机物氰酸铵(NH4CNO)首次合成了
有机物尿素[分子式为 CO(NH2)2],开创了以含碳无机化合物合成有机化合物
的先河。
23
课堂探究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葡萄糖 ②植物呼吸作用消耗葡
萄糖 ③钟乳石、石笋的形成 ④煤炭转化为水煤气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Fra bibliotek答案 C
解析 煤炭转化为水煤气属于人工转化。
答案
解析
二、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交流研讨]
烧制砖瓦时,若自然冷却,则得到红色的砖瓦;若通过从上口往下慢慢 洒水冷却,则得到青色的砖瓦,试解释其原因。
①原料: □08 铁矿石 (主要成分为 Fe2O3)和 □09 焦炭 。 ②铁矿石被还原: □10 3CO+Fe2O3=高==温==2Fe+3CO2 。
(2)木炭燃烧 C、CO、CO2 的转化关系如图: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① □11 2C+O2=点==燃==2CO
,
□ ② 12 2CO+O2=点==燃==2CO2
A.672 mL B.336 mL C.>672 mL D.<672 mL
答案 C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 Fe2O3+3CO=高==温==2Fe+3CO2 易知,要使 1.6 g Fe2O3 完全还原为 Fe,需要 672 mL CO,由于实际实验中需要先通入 CO, 实验结束时还要再通入一部分 CO,因此事先准备的 CO 的体积(STP)应大于 672 mL。
,
□ ③ 13 C+O2=点==燃==CO2
,
④ □14 CO2+C=高==温==2CO
。
3.含碳无机物和有机物间的转化
1828 年,德国化学家 □15 维勒 用无机物氰酸铵(NH4CNO)首次合成了
有机物尿素[分子式为 CO(NH2)2],开创了以含碳无机化合物合成有机化合物
的先河。
23
课堂探究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葡萄糖 ②植物呼吸作用消耗葡
萄糖 ③钟乳石、石笋的形成 ④煤炭转化为水煤气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Fra bibliotek答案 C
解析 煤炭转化为水煤气属于人工转化。
答案
解析
二、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交流研讨]
烧制砖瓦时,若自然冷却,则得到红色的砖瓦;若通过从上口往下慢慢 洒水冷却,则得到青色的砖瓦,试解释其原因。
优秀课件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碳的多样性课件 (共27张PPT)

NaHCO3+NaOH=Na2CO3+H2O
1 、无明显现象是不是就没有不发生反应? 2 、如何证明NaHCO3确实与NaOH发生了反应?
探究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的反应
实验4 与 盐 反 应 现 象 方 程 式 碳酸钠(Na2CO3) 白色沉淀 碳酸氢钠(NaHl2 = CaCO3↓+ 2NaCl
有趣的家庭小实验
? 向装有苏打水的瓶中加入苏打,
Na2CO3
充分振荡,发现瓶子瘪下去了。
苏打水化学成份……
碳酸钠(纯碱、苏打) 白色固体粉末
碳酸氢钠 (小苏打) 白色晶体
典型的两种无机盐: Na2CO3与NaHCO3
溶解度 碳酸钠 称 20℃ 21.8g 碳酸钠 40℃ 48.8g 60℃ 46.4g 碳酸氢钠
⒉ NaHCO3转变成Na2CO3
2NaHCO3==Na2CO3+CO2↑+H2O NaHCO3+NaOH = Na2CO3+H2O
适量H+ 或 CO2+H2O
△
Na2CO3
NaOH或△
NaHCO3
碳 酸 钠 的 用 途
制皂
造纸
制玻璃
碳 酸 氢 钠 的 用 途
作分析试剂、无 机合成、制药工业、 治疗酸血症以及食品 工业的发酵剂、汽水 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 发生剂、黄油的保存 剂。可直接用作制药 工业的原料、作羊毛 的洗涤剂、泡沫灭火 剂、浴用剂、碱性剂、 膨松剂 。
1、Na2CO3与NaHCO3物理性质比较
名 俗 碳酸氢钠 名 9.6g 12.7g 苏打、纯碱 色 态
白色固体 水溶液呈
都易溶于水
16.4g 小苏打 白色固体
水溶性 应用
1 、无明显现象是不是就没有不发生反应? 2 、如何证明NaHCO3确实与NaOH发生了反应?
探究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的反应
实验4 与 盐 反 应 现 象 方 程 式 碳酸钠(Na2CO3) 白色沉淀 碳酸氢钠(NaHl2 = CaCO3↓+ 2NaCl
有趣的家庭小实验
? 向装有苏打水的瓶中加入苏打,
Na2CO3
充分振荡,发现瓶子瘪下去了。
苏打水化学成份……
碳酸钠(纯碱、苏打) 白色固体粉末
碳酸氢钠 (小苏打) 白色晶体
典型的两种无机盐: Na2CO3与NaHCO3
溶解度 碳酸钠 称 20℃ 21.8g 碳酸钠 40℃ 48.8g 60℃ 46.4g 碳酸氢钠
⒉ NaHCO3转变成Na2CO3
2NaHCO3==Na2CO3+CO2↑+H2O NaHCO3+NaOH = Na2CO3+H2O
适量H+ 或 CO2+H2O
△
Na2CO3
NaOH或△
NaHCO3
碳 酸 钠 的 用 途
制皂
造纸
制玻璃
碳 酸 氢 钠 的 用 途
作分析试剂、无 机合成、制药工业、 治疗酸血症以及食品 工业的发酵剂、汽水 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 发生剂、黄油的保存 剂。可直接用作制药 工业的原料、作羊毛 的洗涤剂、泡沫灭火 剂、浴用剂、碱性剂、 膨松剂 。
1、Na2CO3与NaHCO3物理性质比较
名 俗 碳酸氢钠 名 9.6g 12.7g 苏打、纯碱 色 态
白色固体 水溶液呈
都易溶于水
16.4g 小苏打 白色固体
水溶性 应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碳的多样性》课件

无明显现象
生成了什 么物质?
生成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思考交流2】
Na2CO3 与NaHCO3在和以上物质反应的现象有哪些相同和 不同之处?哪些反应可用于检验Na2CO3 NaHCO3?
【归纳整理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
(1) 取等量,加同浓度稀盐酸: NaHCO3产生气泡速度快
(2) 加CaCl2或BaCl2: N们a不2C反O3应与它们可以产生白色沉淀,而NaHCO3与它
2、每个实验都用两只试管分别取碳酸钠和碳 酸氢钠溶液做对比试验。
3、做好实验记录,小组汇总实验结果。
小结: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比较
实验现象
碳酸钠
碳酸氢钠
试剂
盐酸 酚酞 CaCl2溶液 Ca(OH)2溶液
NaOH溶液
产生气泡 碱性Biblioteka 变红较强生成白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产生气泡(更剧烈)
几乎不变
金刚石
C60
石墨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碳酸
碳酸盐
课后作业
1、学案课后练习 2、微课程课时检测
鲁科版必修一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1节 碳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的三种 同素异形体。 2、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实验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观察实验盒中两瓶固体 2、化学性质
预测: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观察思考】
观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实验视频,你又了 解到了Na2CO3与NaHCO3 的 哪些性质?
鲁科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3.近年来科学家在氦的气氛中给石墨电极通 电,石墨挥发,在其挥发产生的黑烟中发现了 C60。C60 的金属渗入物具有可贵的超导性质。 北京大学首先将 C60 渗锡,获得超导转变温度 为 37 K 的好成果。 这种 C60 是________元素的 一种________,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_;若要 确证其元素的组成,可将它在足量的氧气中燃 烧,再用________试剂来检验生成的________ 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新知初探自学导引
自主学习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如 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 O2 和 O3,碳元素的同 素异形体有石墨、金刚石和 C60 等。 2.碳的同素异形体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物 质 金刚石(C) 内容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要点2
的吗?
【提示】
CO2与碱反应产物的确定
CO2与碱反应的产物是唯一 不唯一,少量CO2与碱液反应生
探究导引3
成碳酸盐,过量CO2与碱反应生成碳酸氢盐.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探究导引4 的产物? 【提示】
如关键是熟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物质 内容
碳酸钠
碳酸氢钠
NaHCO3+ ________________ NaOH===Na2CO ________________ 3+H2O ________________ 发酵粉、治疗胃病
与NaOH 不反应 溶液反应 用途 制玻璃、造纸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2课时教学课件

毛材 线料 、: 洗两 涤个 碱玻 。璃
罐 、
2把两个罐子放在温暖的地方,中间放 个盘子。把几条毛线扭成一条,两端分别 放入两个罐子里,线中间垂下来一点。两 边的溶液会沿着线向上流动,然后在线中 间聚合,最后滴落在盘中。
3把罐子留在原地几天,你会看到在 毛线中间形成了很小的钟乳石和石笋。而
当水蒸发之后,就形成了一根结晶柱。
4、无机物与有 机物的转化
1828年,德国化学 家维勒用无机化合 物氰酸铵(NH4CHO) 合成有机化合物- -尿素[CO(NH2)2], 突破了无机化合物 与有机化合物的界 限。
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由碳元素单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 C、石墨转变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 D、C60是新发现的一种碳单质,其摩尔质量为720g·mol-1
交流 讨 论
1、高炉炼铁是将铁矿石 (主要成分Fe2O3)还原 成金属铁的过程。实际 起还原作用的是CO,它 是如何产生的?在此过 程中碳元素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写出相关化学 方程式。
高炉炼铁时发生的主要反应
点燃
❖ ❖
CC+OO2+2=C==C△2OC2O
❖ FeO+CO=△= Fe+CO2
❖ Fe3O4+CO =△=3FeO+CO2
石、石笋。洞顶的钟乳石和洞底的石笋连接起来,
便形成了奇特的石柱。
CaCO3+H2O+CO2==Ca(HCO3)2
加热
Ca(HCO3)2 ==CaCO3↓+H2O+CO2↑
溶洞的形成
CO2
CO2
加热
CaCO3 沉淀
Ca(HCO3)2 溶液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课件 鲁科版必修1

1、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分别取少量固体加热, 分别取少量固体加热பைடு நூலகம்能产生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为碳酸氢钠 2、如何除去碳酸氢钠中的碳酸钠
在混合物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 3、如何除去碳酸钠中的碳酸氢钠 加热固体混合物至质量不再改变
用途
Na2CO3 制玻璃、 制玻璃、 制皂、 制皂、 中国古代造纸流程 造纸、 造纸、 纺织等
思考: 思考: NaHCO3与Ca(OH)2是否反应?若反应,反应 是否反应?若反应, 用量不同,离子方程式是否相同? 用量不同,离子方程式是否相同?
与盐反应
Na2CO3+CaCl2=CaCO3 +2NaCl
Na2CO3
CO32-+Ca2+=CaCO3 与可溶性的钙盐、 与可溶性的钙盐、钡盐反应生成沉淀
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
知识: 知识:
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碳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方法: 方法:
应用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应用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探讨物质的性质,以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探讨物质的性质,以及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习 题 二
有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a)和碳酸钠(b)溶液, 有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a)和碳酸钠(b)溶液, (a)和碳酸钠(b)溶液 不用任何试剂,如何鉴别这两种溶液? 不用任何试剂,如何鉴别这两种溶液?
a滴入 : 滴入b: 滴入
CO32 - + H+ = HCO3 HCO3 - + H += H2O + CO2
教材框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3.1.1碳的多样性

合,A排除。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由于物质(单质)
不同,应属于化学变化,C排除。C60属于单质而不是 化合物,D排除。
【典例2】某学校的实验室有一瓶碳酸氢钠,由于放置 时间过久,不知是否变质。 (1)请你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一简单的实验,确定
这瓶碳酸氢钠是否变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
A.具有放射性B.易燃、易爆
C.能导电D.质软 【解析】选C。石墨纤维有导电性,引起电线短路。
3.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 D.它们里面的碳原子排列不同
【解析】选B。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金刚石中碳原子以强的相互作用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质硬不导电,石墨中碳原子呈层状结构,碳原子以强
(2)写出a点到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若某Na2CO3溶液中含mmolNa2CO3,滴入一定量的 稀盐酸,恰好使溶液中Cl-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则滴入稀盐酸的物质的量等于_______mol(用m
表示)。
【解析】向Na2CO3溶液中逐渐滴加HCl时,发生的反应
(2)如果变质了,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其是否完全 变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_。 【思路点拨】首先正确判断NaHCO3变质后的物质,然后 根据Na2CO3、NaHCO3性质差异设计实验方案。
【自主解答】NaHCO3易分解,如果NaHCO3中含有Na2CO3, 说明NaHCO3已变质。鉴别NaHCO3中是否含有Na2CO3可用 CaCl2溶液。若NaHCO3完全变质,就会全部生成Na2CO3。 确定NaHCO3是否完全变质,可用加热法,若加热时有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三章第一节.pptx

发酵粉、治疗胃病
想一想 2.(1)Na2CO3 与任何碱都不反应吗? (2)滴加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溶液中是否一定含有 CO23-?
【提示】 (1)不一定。Na2CO3 与 Ca(OH)2、 Ba(OH)2 等能够反应。如 Na2CO3+ Ca(OH)2===CaCO3↓+2NaOH。 (2)不一定。也可能是含有 HCO- 3 或 HCO- 3 与 CO23-的混合物。
显现象,后 来有气体放
出
NaHCO3 后来:NaHCO3+ HCl===NaCl+H2O +CO2↑
探究导引2 能否用Ca(OH)2除去NaHCO3溶 液中的Na2CO3杂质? 【提示】 不能。因为Ca(OH)2与NaHCO3 反应;Ca(OH)2+2NaHCO3===CaCO3↓+ Na2CO3+2H2O。
C60 不导电
想一想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 质,为什么物理性质不同?
【提示】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金刚石、石墨和C60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不同,决定了其性质不同。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Na2CO3和NaHCO3的比较
物质 内容
化学式 俗名
颜色状态
碳酸钠
Na2CO3 苏打/纯碱 白色粉末
mol/L NaOH 溶液吸收 0.8 mol CO2,所得溶液
中
CO
2- 3
与
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
()
A.1∶3
B.1∶2
C.2∶3
D.3∶2
解析:选 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2NaOH===Na2CO3+H2O CO2+NaOH===NaHCO3 设生成 Na2CO3、NaHCO3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y。
想一想 2.(1)Na2CO3 与任何碱都不反应吗? (2)滴加盐酸后产生无色无味且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溶液中是否一定含有 CO23-?
【提示】 (1)不一定。Na2CO3 与 Ca(OH)2、 Ba(OH)2 等能够反应。如 Na2CO3+ Ca(OH)2===CaCO3↓+2NaOH。 (2)不一定。也可能是含有 HCO- 3 或 HCO- 3 与 CO23-的混合物。
显现象,后 来有气体放
出
NaHCO3 后来:NaHCO3+ HCl===NaCl+H2O +CO2↑
探究导引2 能否用Ca(OH)2除去NaHCO3溶 液中的Na2CO3杂质? 【提示】 不能。因为Ca(OH)2与NaHCO3 反应;Ca(OH)2+2NaHCO3===CaCO3↓+ Na2CO3+2H2O。
C60 不导电
想一想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 质,为什么物理性质不同?
【提示】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金刚石、石墨和C60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不同,决定了其性质不同。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Na2CO3和NaHCO3的比较
物质 内容
化学式 俗名
颜色状态
碳酸钠
Na2CO3 苏打/纯碱 白色粉末
mol/L NaOH 溶液吸收 0.8 mol CO2,所得溶液
中
CO
2- 3
与
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
()
A.1∶3
B.1∶2
C.2∶3
D.3∶2
解析:选 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2NaOH===Na2CO3+H2O CO2+NaOH===NaHCO3 设生成 Na2CO3、NaHCO3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
硬度 导电性
不导电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笃学二
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种类繁多的含碳化合物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2.Na2CO3和NaHCO3 物质 内容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名 颜色状态 溶解性
Na2CO3
苏打或纯碱 白色固体 易 溶于水 ___
NaHCO3
小苏打 白色固体 易 溶,(比Na2CO3溶解度小) ___
(2)水垢 CaCO3等。 ①主要成分:_________
②形成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Ca(HCO3)2=====CaCO3↓+CO2↑+H2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在无机物和有机物间的转化 维勒 用无机化合物氰酸铵(NH4CNO)首次 1828年,德国化学家_____ 尿素 分子式为CO(NH2)2],开创了以含碳无 合成了有机化合物_____[ 机化合物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先河。
使人体中毒。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CO是不成盐氧化物,在反应中一般表现较强的还原性, 做还原剂。CO2不具有还原性,有弱的氧化性。CO2是典 型的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在实验室中用 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CaCO3+ 2HCl===CaCl2+H2O+CO2↑)。 3.CaCO3有哪些化学性质?试举例说明。 提示 不稳定性、与酸反应等。受热可分解生成CaO和
CO2,与盐酸反应生成CO2和氯化钙。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及其性 1.
质差别和差别的原因。 2.了解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3.了解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差别和差别的原因。 4.了解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笃学一
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慎思5】 “向某一无色溶液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生成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 有CO32-”。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不对,也可能有HCO3-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慎思6】 焦炭在高炉炼铁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 燃烧提供能量,生成还原剂CO,使CO将Fe2O3还 原为Fe单质。
②钟乳石、石笋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Ca(HCO3)2=====CaCO3↓+CO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高炉炼铁
Fe2O3 。 焦炭 和_______( 铁矿石 主要成分是______ (Ⅰ)原料:_____ (Ⅱ)过程(实际起还原作用的是____) CO 。
1. 同素异形体 同一种元素 组成的_________ 性质不同 的几种单质,如氧元素的 由___________ O2 和___ O3,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_____ 石墨 、 同素异形体有___ C60 等。 金刚石 ______和____ 碳的同素异形体 2.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物质 性质 外观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元素的存在形式有哪些?以碳元素为例分别举例说明。 1.
提示
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碳的游离态是碳单质,如金
刚石;碳的化合态有CO、CO2、H2CO3及其盐类等。 CO、CO2各有哪些重要性质? 2. 提示 CO与CO2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O不溶于水,CO2 能溶于水,CO有剧毒,能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笃学三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 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转化形式
(2)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的形成
①溶洞形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2+H2O===Ca(HCO3)2 。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金刚石(C)
石墨(C)
C60
灰黑色固体 正五边形 和 由_________ 正六边形 排列 _________ 而成的 足球 “_____”分子
深灰 色、不透 _____ 无色透明晶体 明的片状固体
平面六边形 由正四面体 _________构 由___________ 成的空间网状 _________ 构成的_____ 层状 结 结构 构 很大 不导电 质软 ,在纸上 _____ 可留痕迹 良好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慎思3】 CO2用作制冷剂,是利用了什么性质?原理是什 么? 提示 物理性质,利用干冰气化时吸收热量,而使周围环 境温度降低。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慎思4】 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何现象,并说
明原因。 提示 有固体析出,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反 应生成更多质量的NaHCO3且消耗掉了水。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慎思1】 金刚石、石墨和C60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 什么物理性质不同? 提示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刚石、石墨和C60 内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其性质的不同。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慎思2】 如何证明石墨、金刚石、C60是同素异形体? 提示 在一定条件下,使金刚石、石墨、C60分别与氧气 反应都生成CO2气体就可以说明三者是同素异形体。
①CO的产生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高温 C +O2=====CO2;C+CO2=====2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②铁矿石被还原
高温 3Fe2O3+CO=====2Fe3O4+CO2; 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 高温 Fe FeO+CO=====Fe+CO2。 3O4+ CO=====3FeO+ 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要点一
|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1. C、CO、CO2的转化关系如图:
自主探究
精要解读
实验探究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点燃 ① 2C+ O2=====2CO(氧气不足), 点燃 ② 2CO+O2=====2CO2, 点燃 ③ C+O2=====CO2(氧气充足), 高温 ④ CO2+C=====2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