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1全套PPT课件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第3节 第2课时 氨与铵盐 (2)

(1)氨气中含有水蒸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吗?
提示 不能。浓硫酸能与氨气反应生成铵盐,应用碱石灰干燥氨气。
(2)能否将收集气体的小试管换为一带有单孔塞子的集气瓶?
提示 不能。这样瓶内的空气无法排出,收集的氨气不纯。
(3)装置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防止氨气沿试管壁冲出与空气形成对流。
归纳拓展
子,溶液的酸性增强,所以A项正确;铵态氮肥会引起水体中含N化合物的增
多,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所以B项正确;检验 NH4+ 应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所以C项错误;石灰石与H+反应可调节水体的酸碱性,所以D项正确。
方法点拨检验NH4+的答题规范
(1)实验操作:取少许待测液或晶体置于小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微
提示 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焐热烧瓶,NH3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
内的气体,NH3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
归纳拓展
1.氨气的喷泉实验
实验装置
现象
烧杯中的溶
液由玻璃导
管进入烧瓶,
形成美丽的
喷泉,烧瓶内
液体呈红色
产生现象的原因
能够形成美丽的喷泉说明
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
的压强迅速减小,烧杯内的
第3章
第2课时 氨与铵盐
内
容
索
引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1.通过对固氮反应的分析、氨气的转化与生成的实验探究以
及浓硝酸性质的学习,认识氨气、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素
养
目
标
质以及典型的实验现象,能书写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 走进化学科学 课件(共30张PPT)

间书写计算过程的请附纸,并粘贴在相应的位置。 (3)独立完成、核对答案,及时改正,红笔在原题
处改正。 (4)对问题、疑惑用不同符号作标记,为答疑做好
准备。
石嘴山第一中学
学习要求---错题改正本(笔记本)
一、能及时对自己犯的错误引起注意。 二、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能巩固学过的知识。 四、能为总复习提供有利依据。
What? Where?
How?
石嘴山第一中学
❖ 准确清晰的基本概念(记)
❖ 丰富详实的实验事实(记) ❖ 过硬的化学实验技能(记) ❖ 多维的化学计算能力 (练)
“死”去“活”来 学化学
石嘴山第一中学
学习要求---关于预习与复习
课前做好预习:课本为主体,练习册为辅 具体方法: 1.认真熟读课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基 本掌握;2.完成练习册预习内容。 课后做好复习:课本为主体,练习册为辅 具体方法: 1.回归课本,回顾总结 ;2.完成练习册及 课堂作业,勤学勤练
A
2、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B
石嘴山第一中学
4、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认识,
其中错误的是
A
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得无能 为力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 方面大显身手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石嘴山第一中学
1.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 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
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
的化学物质是( ) B
处改正。 (4)对问题、疑惑用不同符号作标记,为答疑做好
准备。
石嘴山第一中学
学习要求---错题改正本(笔记本)
一、能及时对自己犯的错误引起注意。 二、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能巩固学过的知识。 四、能为总复习提供有利依据。
What? Where?
How?
石嘴山第一中学
❖ 准确清晰的基本概念(记)
❖ 丰富详实的实验事实(记) ❖ 过硬的化学实验技能(记) ❖ 多维的化学计算能力 (练)
“死”去“活”来 学化学
石嘴山第一中学
学习要求---关于预习与复习
课前做好预习:课本为主体,练习册为辅 具体方法: 1.认真熟读课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基 本掌握;2.完成练习册预习内容。 课后做好复习:课本为主体,练习册为辅 具体方法: 1.回归课本,回顾总结 ;2.完成练习册及 课堂作业,勤学勤练
A
2、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B
石嘴山第一中学
4、下面是人们对于化学科学的各种认识,
其中错误的是
A
A、化学面对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显得无能 为力 B、化学将在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应用 方面大显身手
C、化学是一门具有极强创造性和实用性的科学 D、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石嘴山第一中学
1.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 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
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
的化学物质是( ) B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的转化》物质的性质与转化PPT(第1课时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其之间的转

素养脉络
2.SO2和Cl2漂白原理的比较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典例剖析 例2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 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B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解析: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A项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 SO2的漂白性,故B项正确;SO2的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故C项错误;SO2与NaHSO3不反应,吸收SO2气体应用氢 氧化钠溶液,故D项错误。
水处理,溶解硝酸钾,过滤,滤渣为炭粉,滤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得
到硝酸钾,②正确;当硫单质与金属反应时,硫做氧化剂,S+O2
SO2中S做还原剂,③不正确;当S与Cu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时,由
于S的氧化性较弱,只能将Cu氧化成Cu2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 + S
Cu2S
2×64
32 160
6.4 g
适用对象
主要适用于 漂白纺织品
常用于漂白 纸张、纺织品 等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类型 原理
特点
有些固体物质疏松 部分吸
多孔,具有较大的表 附剂可 面积,可以吸附有色 重复 物质而使之失去原
使用 有的颜色
举例 活性炭
适用对象
吸附色素、一 些有毒气体 或微粒
探究1
探究2
探究3
第2节 硫的转化
第1课时 自然界中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其之间的转化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件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1 走进化学科学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3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 的量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 课件目录
0002页 0050页 0111页 0166页 0198页 0258页 0334页 0397页 0420页 0504页 0562页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本章自我评价 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3 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2 氮的循环 4 海水中的化学元素 第四章 元素与材料世界 2 铝 金属材料 本章自我评价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本章自我评价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的世界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全套)精品课 件
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பைடு நூலகம்套)精品课 件
高中教育化学必修第一册鲁科版《3.1.1 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性质》教学课件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铁锈,加入稀盐酸使其溶解,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说明
_铁_锈__中_含_有_F_e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能否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2)实验探究(以FeSO4、FeCl3为例) ①知识支持:Fe3+和KSCN溶液反应,溶液__显_红_色____,离子方程式: Fe3++3SCN-===Fe(SCN)3。 ②可供选择的试剂:FeSO4溶液、FeCl3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 水、KI溶液、0.1 mol·L-1 KSCN(硫氰酸钾)溶液、淀粉溶液、NaOH 溶液、铁粉、锌片、铜片。
知识网络
学业基础
一、亚铁盐和铁盐 1.亚铁盐和铁盐的组成
亚铁盐
铁盐
组成 含有___Fe_2+____的盐
含有___F_e3_+ ___的盐
常见 FeSO4·7H2O(绿色)、 FeCl3·6H2O(黄色)、Fe2(SO4)3(黄
物质 FeCl2等
色)、Fe(NO3)3等
2.性质的预测与探究 (1)预测。 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角度
Fe+2FeCl3===3FeCl2
②从铁单质化合价的角度,铁具有__还_原_性____。 a.铁和冷水或热水__不_反_应____。 b.铁和水蒸气的反应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肥皂液中有气 泡产生,用火
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H2,化学 方程式:
柴点燃气泡, __听_到_爆_鸣__声____
_3_Fe_+_4_H_2O_(_g)_=高_==温_=_F_e_3O_4+__4H_2________
_铁_锈__中_含_有_F_e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能否说明溶液中含有Fe2+?
(2)实验探究(以FeSO4、FeCl3为例) ①知识支持:Fe3+和KSCN溶液反应,溶液__显_红_色____,离子方程式: Fe3++3SCN-===Fe(SCN)3。 ②可供选择的试剂:FeSO4溶液、FeCl3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 水、KI溶液、0.1 mol·L-1 KSCN(硫氰酸钾)溶液、淀粉溶液、NaOH 溶液、铁粉、锌片、铜片。
知识网络
学业基础
一、亚铁盐和铁盐 1.亚铁盐和铁盐的组成
亚铁盐
铁盐
组成 含有___Fe_2+____的盐
含有___F_e3_+ ___的盐
常见 FeSO4·7H2O(绿色)、 FeCl3·6H2O(黄色)、Fe2(SO4)3(黄
物质 FeCl2等
色)、Fe(NO3)3等
2.性质的预测与探究 (1)预测。 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角度
Fe+2FeCl3===3FeCl2
②从铁单质化合价的角度,铁具有__还_原_性____。 a.铁和冷水或热水__不_反_应____。 b.铁和水蒸气的反应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肥皂液中有气 泡产生,用火
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H2,化学 方程式:
柴点燃气泡, __听_到_爆_鸣__声____
_3_Fe_+_4_H_2O_(_g)_=高_==温_=_F_e_3O_4+__4H_2________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26张PPT).pptx

Ba(OH)2+Na2CO3 ===BaCO3↓+
2NaOH
复分解 反应
知识·回顾区
2. 根据你所知道的知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强酸有 盐酸、硫酸、硝酸 ;常见的强碱有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
本 节
(2)你知道的可溶性盐有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多数
栏 目
硫酸盐和氯化物 ,难溶性盐有 BaSO4、PbSO4、Ag2SO4、
学习·探究区
[活学活用]
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C)
A.Na+、Mg2+、Cl-、OH-
B.H+、Ca2+、CO32-、NO- 3
本
C.Cu2+、K+、SO24-、NO- 3
节 栏
D.Na+、HCO- 3 、OH-、Ca2+
目 开
解析 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关键是看离子间能否
关
节 栏
Ca2+与 CO32-、Ag+与 Cl-、Ca2+与 OH-等;
目
开 关
(3)生成气体物质如:CO23-、S2-与 H+等;
(4)HCO3-既不能与 H+大量共存,也不能与 OH-大量共存。
学习·探究区
本 节 栏 目 开 关
自我·检测区
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C)
A.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2CO3+2H+===2Na++
学习·探究区
(3)由上述分析可知:离子反应的概念:在溶液中 有离子
参加 的化学反应。离子反应的实质:某些离子的浓度降低。
2.离子反应常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本
(1)离子方程式是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
节 栏
反应的式子 。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1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⑦4NH3+3O2(纯)=点==燃==2N2+6H2O
⑧2H2O=电==解==2H2↑+O2↑
⑨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⑩SO2+H2O===H2SO3
22
(1)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 有__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是______。 (3)上述反应中,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④⑩ ⑤⑦ (2)②⑩ (3)⑧
答案 (1)1∶5 (2)氧 (3)1∶1 24
10.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分,写成两 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 “还原反应”式。如 2Fe3++Cu===2Fe2++Cu2+,可 以写成:氧化反应:Cu-2e-===Cu2+;还原反应: 2Fe3++2e-===2Fe2+。 (1)根据以上信息将反应 3NO2+H2O===2H++2NO- 3 +NO 拆分为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一反应的“半反应式”为 CH4+10OH-- 8e-===CO23-+7H2O;O2+2H2O+4e-===4OH-,则 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随堂训练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①CuSO4+2NaOH===Cu(OH)2↓+Na2SO4
②3Cl2+6KOH===5KCl+KClO3+3H2O
⑧2H2O=电==解==2H2↑+O2↑
⑨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⑩SO2+H2O===H2SO3
22
(1)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 有__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是______。 (3)上述反应中,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④⑩ ⑤⑦ (2)②⑩ (3)⑧
答案 (1)1∶5 (2)氧 (3)1∶1 24
10.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分,写成两 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 “还原反应”式。如 2Fe3++Cu===2Fe2++Cu2+,可 以写成:氧化反应:Cu-2e-===Cu2+;还原反应: 2Fe3++2e-===2Fe2+。 (1)根据以上信息将反应 3NO2+H2O===2H++2NO- 3 +NO 拆分为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一反应的“半反应式”为 CH4+10OH-- 8e-===CO23-+7H2O;O2+2H2O+4e-===4OH-,则 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随堂训练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①CuSO4+2NaOH===Cu(OH)2↓+Na2SO4
②3Cl2+6KOH===5KCl+KClO3+3H2O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1.1《走进化学科学》课件(共53张PPT)

【解析】选B。造纸、印刷技术、火药、指南针、炼铜、 炼铁、炼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都属于中国重大的 发明和发现,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印刷技 术、指南针与化学关联不大。
3.进入20世纪以后,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 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 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 )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 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C.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 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
【延伸探究】 (1)请列举导电过程是化学变化的实例________。 提示:电解水的过程。此过程是水电解生成H2、O2,有新 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由题干④工业制O2,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写出实验室
制O2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__________。
提示:2H2O2
2H2O+O2↑。实验室也可采用加热高
三、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 1.化学科学领域: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_原__子__ 和_分__子__,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等。 2.能源和资源领域:有了化学科学,人类能够更好地利 用能源和资源,处理好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 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材料科学领域:化学将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 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4.环境领域:化学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保障。 5.医学领域:化学科学可以让研究人员在_分__子__水平上 了解疾病的病理,寻求有效防治措施。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一、化学科学的创造性及实用性 1.化学科学研究的对象:
分子
性质 制备 应用
【注意】原子的核聚变和核裂变是原子核的变化,不是 化学研究的范畴。
2.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1)化学的创造性:化学科学的特征就是_认__识__分子和 _制__造__分子,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CO3 + C02 + H2O = Ca(HCO3)2
Ca(HCO3)2=CaCO3 + H2O + C02
3.溶洞形状的变化就是由于溶洞中含有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气 体与水以及碳酸钙发生上述反应的缘故。
CHENLI
3
一.化学是具有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
化学学科的创造性 1.从自然物质中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结构、把它们从矿物、 岩石、或生物体中提取出来。 2.从现有的物质制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以满足人 类科研、生产、生活的需求。 3.目前已发现和创造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万种。且每 年以几百万种的速度增长。 化学学科的实用性 如果没有化学科学: 1、20世纪初的合成氨技术--人类将面临饥饿的威胁; 抗生素、抗病毒新药的成功研制--人类将难以摆脱病魔; 2、合成塑料、纤维、橡胶、硅芯片和光导纤维--人类将不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第一章
第一节 走进化学科学
CHENLI
1
自然界中的 溶洞
溶洞的形态为什么
会发生变化?
CHENLI
2
1.澄清石灰水通入适量 2.当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碳酸钙
的二氧化碳时生成难溶的
又溶解生成可溶的碳酸氢钙,加热碳酸氢 钙又产生碳酸钙沉淀。
碳酸钙沉淀: C02+Ca(OH)2=CaCO3 + H2O
产品检验师等
生师、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等
CHENLI
12
知识拓展
璀璨的分子明星:
1.NH3(1909年、德国哈伯)
2.硝化甘油(19世纪六十年代、瑞典诺贝尔)。
3.NO(1992评为明星分子。
1998年三位科学家因此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4.富勒烯C60(1996年三位美、英科学家因此获诺贝尔奖),此后还有碳 纳米管等。
4、熔点低 ,97.81℃。 二、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1、与水反应 2Na +2H2O = 2NaOH + H2↑
CHENLI
8
道尔顿
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的科学家是(C )
A.英国科学家——波义耳 B.法国科学家——拉瓦锡 C.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D.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CHENLI
9
现代:
结晶牛胰岛素
Ca-As表面结构隧道扫描图
CHENLI
扫描隧道显微镜
10
互 航
连
天网
交
能
通 源
化学学科的分支和发展:
传统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了
高分子化学、化学工程学、
环境化学、生物化学、
地球化学、量子化学、结构化学等CH。ENLI
13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D )
• A.寻找新的性能良好的材料 • B.治理环境污染 • C.开发新能源 • D.研究质子、中子的结构
1.浮在水面: 2.熔成小球: 3.四处游动: 4.发出嘶嘶的响声: 5.溶液由无色变红:
CHENLI
23
[思考·结论]
• 金属钠与水反应
我知道了什么?
1.浮在水面: 2.熔成小球:
ρ水> ρ钠
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
3.四处游动: 4.发出嘶嘶的响声: 反应剧烈、生成气体
5.溶液由无色变红: 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CHENLI
14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 发挥天赋的才能, 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 碍才能的发挥。
——贝尔纳
CHENLI
15
怎样才能更科学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呢?
CHENLI
16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CHENLI
17
交流·研讨
1、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你认识了哪些物质? 你是通过什么方法在研究它们的性质的?
CHENLI
11
特点
化学-在原子、分子水平
走
进化 学
化科 学
学的 应
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
认 识
价值
发展
操在 探索 纵 微
分
子 创 造
一一 门门
新
有有
分
创创
子
造造性性的的 Nhomakorabea古 代 、 近 代 、 现
代
原粒
永
子层
无
分次
止
子上
境
的
空 间
科用
读工科大学
化学与职业
读理科大学
学
药物研究员、化工产设计员、
化学科研员、化学教师、医
CHENLI
25
钠
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的
用
高压钠灯
途
冶炼某些金属
Na、K合金导热性能好 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
钠化学性质很活泼
秦山核电站
高压钠灯及其用途
CHENLI
26
[概括·整合]金属钠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2、硬度小;
3、密度小,0.97g·cm-3 , ρ水 > ρ钠 >ρ煤油 ;
诞生
1771年建立燃烧 现象的氧化学说, 使近代化学取得 了革命性的进展
1803年提出原子 学说,为近代化 学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波义耳
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
1869年发现元素 周期律,把化学 元素及其化合物 纳入一个统一的
理论体系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CHEN俄LI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CHENLI
18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
1、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用感官 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2、观察是用肉眼或借助仪器(提高灵敏度) 观察物质的色、态、闻气味。在此过程中不 仅要用感官搜集信息,还须同时进行积极的 思考,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观察 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并对所观察到的现 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CHENLI
19
观察·思考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固体
银白
较软 比煤油小
CHENLI
良好
20
CHENLI
21
自己动手,大胆做一做!
严禁用手触摸钠 ! 严禁任意丢弃 ! 严禁比绿豆粒大 !
正确观察现象 , 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CHENLI
22
• 观察记录:
我观察到了什么?
•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马上记下来!
CHENLI
24
[反思使人进步]
在观察过程中,我有哪些成功的做法?有哪些 优良的表现?有什么不足?
[分析·思考]
思考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 思考2:为什么“严禁比绿豆粒大”? 思考3:为什么“严禁用手触摸钠”? 思考4:为什么“剩余的钠必须立即放回试剂瓶中”? 思考5:金属钠是怎样保存的?为什么?
可能进入信息时代; 3、玲琅满目的化妆品和功能各异的食品添加剂――人类生活
不会如此丰富多彩。
CHENLI
4
CHENLI
5
• 人类开始化学实践活动是从下列哪项活动开始的(A)
• A.使用火 B.制陶瓷 • C.酿酒 D.炼丹
CHENLI
6
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CHENLI
7
近代:
1661年提出化学 元素的概念,标 志着近代化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