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精彩动画)
合集下载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动画ppt课件

膜外: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③局部电流 膜内: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 位
未兴奋部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动画
④神经冲动:
已经兴奋的部位又不断地依次恢复原先的电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动画
④神经冲动:
已经兴奋的部位又不断地依次恢复原先的电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动画
④神经冲动:
已经兴奋的部位又不断地依次 恢复原先的电位
Na+
Na+
K+
Na+
Na+
K+
组织液
探讨:阅读课本P18小字部分,说说神经元未受刺激时和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情 况?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动画
结论:神经元未受刺激时和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情况如下:
未 受 刺 激
静息电位: 内负外正 原理:K+外流
受 刺 激
动作电位: 内正外负 原理:Na+内流
传导方向: 兴奋的部位→未兴奋部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动画
疑点1:局部电流方向和传导方向 1.局部电流方向: 膜外:未兴奋部位 → 兴奋部位 膜内:兴奋部位 → 未兴奋部位 2.传导方向: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动画
疑点2: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刺激 ↓
刺激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动画
膜外
电流表
膜内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动画
结论:神经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动画
想一想 神经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什么?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含动画
神经元生活的环境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43张)课件

5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 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1)食物引起味觉属于反射吗?
提示:不属于。
1
2
3
4
5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等 D.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1
2
3
4
5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BC [该题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可以判定①表示神经中 枢,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传出神经,④表示效应器,⑤表示感 受器。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 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当切断③时,由于反射弧结构不 完整,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不会产生效应。]
1
2
3
4
5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1)能够引起非条件反射发生的刺激,叫作非条件刺激;能够引
起条件反射发生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既不能引起非条件反射发
生,也不能引起条件反射发生的刺激,称为无关刺激。
(2)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实际上就是非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在
(超实用,图片动画有趣)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课堂

温觉感受器
(皮肤、内脏等处)冷觉感受器
效应器:
骨骼肌、皮肤血管、汗腺 以及甲状腺、肾上腺等
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 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
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会怎样? 散热大于产热,体温降低(冻疮:皮肤 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会怎样?
产热大于散热,引起体温升高(中暑)
实例二:水盐平衡的调节 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 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下丘脑
渴觉中枢:大脑皮层
渴觉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 +
垂体
饮水不足、 体内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释放
抗利尿激素 +
肾小管、集合 管,重吸收水
-
尿量减少
饮水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细胞外 — 液渗 透 压
下降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 垂体
释放
饮水过多
抗利尿激素少 —
肾小管、集合 管,重吸收水
+
尿量增多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大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 的调节体,液____调节可以看成是_神__经___调节的一 个环节。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__神__经__系__统___ 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 影响脑的发育(如呆小症);成年甲状腺激素 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问题探讨
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 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砰 砰直跳,并狂呼乱叫。如果此 时检测血液,发现能否使心跳 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也 明显升高。
神经-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PPT课件

分析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 传递的区别 比较项目 结构基础 速度 方向 传导方式
兴奋在神经纤 兴奋在神经元 维上的传导 之间的传递
神经元(神 经纤维) 快 双向 电信号(神 经冲动)
突触慢Biblioteka 单向电信号-化学 信号-电信号
耗能的多少
少
多
三、判断反射过程兴奋传导方向的方法
1、D为突触,兴奋在该处的传 递方向是单一的,传递方向是: B D C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脑 脑神经
神经系统是怎样组成的?
中枢神 神 经系统 脊髓 经 系 按解剖分 统 周围神 经系统 按功能分 脑
脊髓 脊神经
脑神经 脊神经
感觉(传入) 神经
运动(传出) 神经
1.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神经元
树突
细胞体
播放动画
细胞核 轴 突 神经纤维
轴 突 末 梢
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之间的关系怎样?
髓鞘 突 起 轴突 神经纤维 多条集 结成束 神经
树突
细胞体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对体内外
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
(2)类型
反射 定义 反射中枢 意义 举例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 大脑皮层以 完成机体基 通过遗传获 下的神经中 本生命活动 得 枢 条件反射 在生活中通 大脑皮层 过训练逐渐 形成 提高适应复 杂环境的能 力
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传递过程及特点 传递形式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传递过程
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 膜释放作用于后膜)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第1课时)教学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通过反射弧中兴奋传导和传递特点的分析, 提升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03 (科学探究)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坐骨神经
腓肠肌
(意大利)伽尔瓦尼
资料1:1786年有一天,伽尔瓦尼在实验室解剖青蛙,把剥了皮的 蛙腿,用刀尖碰蛙腿上外露的神经时,蛙腿剧烈地痉挛,同时出现 电火花。经过反复实验,他认为痉挛起因于动物体上本来就存在的 电,他还把这种电叫做“动物电”。 这种电可测吗?
维 上 的
传导方式 电流方向
膜外: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浓度高,膜内 膜内: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K+浓度高
传 导
特 点: 双向传导 Na+浓度→动作电位,K+浓度→静息电位
达标练习
1.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B.乙区发生了Na+内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据图可判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
10
15
1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0
1.5
10
140
150
4
神经细胞Na+、K+分布特点?
Na+ 细胞外>细胞内
K+ 细胞内>细胞外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阅读教材P28小组讨论完成问题。3min
1:静息电位:膜电位表现?机理?离子跨膜方式?
内负外正; 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外流; 协助扩散
2:动作电位:膜电位表现?机理?离子跨膜方式?
丹麦生理学家斯科(Jens C.Skou)等人发现,钠钾泵是一种钠钾依赖的 ATP酶,能分解ATP释放能量,将膜外的K+运进细胞,同时将膜内的Na+运出 细胞。细胞内K+浓度高,细胞外Na+浓度高,正是由钠钾泵维持的。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坐骨神经
腓肠肌
(意大利)伽尔瓦尼
资料1:1786年有一天,伽尔瓦尼在实验室解剖青蛙,把剥了皮的 蛙腿,用刀尖碰蛙腿上外露的神经时,蛙腿剧烈地痉挛,同时出现 电火花。经过反复实验,他认为痉挛起因于动物体上本来就存在的 电,他还把这种电叫做“动物电”。 这种电可测吗?
维 上 的
传导方式 电流方向
膜外: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浓度高,膜内 膜内: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K+浓度高
传 导
特 点: 双向传导 Na+浓度→动作电位,K+浓度→静息电位
达标练习
1.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B.乙区发生了Na+内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据图可判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
10
15
1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0
1.5
10
140
150
4
神经细胞Na+、K+分布特点?
Na+ 细胞外>细胞内
K+ 细胞内>细胞外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阅读教材P28小组讨论完成问题。3min
1:静息电位:膜电位表现?机理?离子跨膜方式?
内负外正; 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K+外流; 协助扩散
2:动作电位:膜电位表现?机理?离子跨膜方式?
丹麦生理学家斯科(Jens C.Skou)等人发现,钠钾泵是一种钠钾依赖的 ATP酶,能分解ATP释放能量,将膜外的K+运进细胞,同时将膜内的Na+运出 细胞。细胞内K+浓度高,细胞外Na+浓度高,正是由钠钾泵维持的。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1)

4.反射需要的条件:
足够强度的刺激
判断以下描述是不是反射,若不是,请说出判断依据
是,缩手反射 不是,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兴奋传到神经中枢未再发生效应)
3.直接刺激肌肉,肌肉收缩_不_是__,_未__经__过_完__整_的__反_射__弧_(__兴_奋__只_在__效__应_器_ 产生)
5.感觉的产生 产生感觉
7.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方法
(1)从神经节来判断: 神经节所在位置为传入神经
(2)与感受器相连的是传入神经;与效应器相连的是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窄入宽出
(4)根据脊髓灰质内结构判断: (5)切断实验法:
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 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刺激向 中段(靠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 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否则为传 出神经。
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本节聚焦: 1.什么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2.反射弧的结构是怎样的? 3.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意义?
知识回顾: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2.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两种分类方式) 3.传出神经分类? 4.什么是自主神经系统? 5.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特点? 6.神经元的结构组成?特点?
条件反射
不给予 非条件刺激
消退
非条件刺 激的强化
维持
②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 非条__件__刺__激__ 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2.条件反射的消退
原因
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 弱,以至于最终完全不出现。
机理 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 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足够强度的刺激
判断以下描述是不是反射,若不是,请说出判断依据
是,缩手反射 不是,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兴奋传到神经中枢未再发生效应)
3.直接刺激肌肉,肌肉收缩_不_是__,_未__经__过_完__整_的__反_射__弧_(__兴_奋__只_在__效__应_器_ 产生)
5.感觉的产生 产生感觉
7.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方法
(1)从神经节来判断: 神经节所在位置为传入神经
(2)与感受器相连的是传入神经;与效应器相连的是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窄入宽出
(4)根据脊髓灰质内结构判断: (5)切断实验法:
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 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刺激向 中段(靠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 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否则为传 出神经。
第二章 神经调节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本节聚焦: 1.什么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2.反射弧的结构是怎样的? 3.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意义?
知识回顾: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2.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两种分类方式) 3.传出神经分类? 4.什么是自主神经系统? 5.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特点? 6.神经元的结构组成?特点?
条件反射
不给予 非条件刺激
消退
非条件刺 激的强化
维持
②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还需要 非条__件__刺__激__ 的强化,否则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2.条件反射的消退
原因
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 弱,以至于最终完全不出现。
机理 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 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第24讲 神经调节课件

考点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功能
大脑皮层
小脑
脊髓
脑干
下丘脑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中枢
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生物节律等控制有关
①概念: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以至最终完全不出现,这就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②分析: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神经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③结果: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考点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
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
受体
(突触小体的膜)
(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组织液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基础:
突触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内容考情——知考向
内容要求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阐明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3.简述人脑的高级功能4.活动:观看反射过程的动画,分析反射弧的组成5.活动:通过资料分析神经系统受损对人体运动等行为的影响,探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核心素养——提考能
生命观念
通过分析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兴奋的传导的联系,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大脑皮层
小脑
脊髓
脑干
下丘脑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中枢
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生物节律等控制有关
①概念: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以至最终完全不出现,这就是条件反射的消退。
②分析: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神经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
③结果: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考点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前膜
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
受体
(突触小体的膜)
(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组织液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结构基础:
突触
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另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内容考情——知考向
内容要求
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阐明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3.简述人脑的高级功能4.活动:观看反射过程的动画,分析反射弧的组成5.活动:通过资料分析神经系统受损对人体运动等行为的影响,探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核心素养——提考能
生命观念
通过分析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兴奋的传导的联系,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神经调节》PPT课件共15页

《神经调节》PPT课件
神经调节
学习任务
1、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掌握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3、比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神经元
知识框架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的基本方式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的传导 神经间的传递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与突触传递的区别
神经纤维
1、方向: 可以双向传导
导入:神经元
反射
2、方式: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3、速度:
局部电流 快
突触传导
突触
只能单向传递 化学信号 慢
小结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反射弧
神经调节
神经纤维传导
突触传导
神经调节的的基本方式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的传导 神经间的传递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内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反射
突触传导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突触传导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巩 固练习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突触传导
再见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 —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神经调节
学习任务
1、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掌握兴奋的传导和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3、比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神经元
知识框架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的的基本方式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的传导 神经间的传递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与突触传递的区别
神经纤维
1、方向: 可以双向传导
导入:神经元
反射
2、方式: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3、速度:
局部电流 快
突触传导
突触
只能单向传递 化学信号 慢
小结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反射弧
神经调节
神经纤维传导
突触传导
神经调节的的基本方式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的传导 神经间的传递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内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反射
突触传导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突触传导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巩 固练习
导入:神经元 反射 反射弧 神经纤维传导 突触传导
再见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 —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
讨论
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婴儿却 不能,二者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的功能 有什么差别?
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 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婴儿因大脑的 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 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 间遗尿的现象
51
2.有些患者出现资料3所提到的不 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出 了问题? 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大脑出 现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 什么联系? 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 的调控 52
◆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就越 多
探讨:怎样识别反射弧各部分?
1111111 111
16
17
如果某人缩手反射的传入神经受到了损伤,那么感 受器受到刺激后,人还会有感觉吗?会产生缩手反 射吗?如果损伤的是传出神经或者是脊髓相应的中 枢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只有感觉但无效应
传入 神经 传出 神经
内环境能维持相 对稳定——稳态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用橡皮锤轻 轻叩击膝盖 下面的韧带
感受器
传入神经 脊 髓
小腿突然抬 起 效应器
传出神经
膝跳反射
2015-1-19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
树
突 细胞质 轴 突 末 梢
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产生电位变化,已 经兴奋的部位不断地依次恢复为静息电位
兴 奋 的 产 生 和 传 导
2015-1-19
关于电流表的偏转
++++ ---a 刺 激 图1
++++ ---b
++++
--a 图4
---++++ ---++++
b
---++++ ---++++
a 图2
++++ ---b
含羞草叶子被触 碰后会闭合
手被针扎 效应器 了迅速缩 膝跳反射 回
小腿突然抬 起
传出神经
三个要点:高等动物
刺激
反应
反 射
动物通过遗传获得的先天就 有的反射。如:吮吸反射、 非条件反射 膝跳反射、眨眼反射、尝梅 (低级) 止渴、缩手反射等。
条件反射 (高级)
动物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 学习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 狗听到铃声流口水、人听到叫声 回头、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老 马识途等。
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 3 )用强刺激施加该反射弧后,在①~⑤可以测出电 位变化的部位是 1234 ,在b 部位的电荷分布情况是 外正内负 ____ 。
57
(3)分泌结构 突触前膜 (4)受体 (5)种类 (6)作用 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糖蛋白) 按功能分为两种:兴奋型和抑制型 使后膜兴奋或抑制
(7)去向 作用后被酶分解或被移走或被重吸收而迅 速停止作用 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 2015-1-19 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类型比较
双向传导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_____________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兴奋的传导 兴奋的传递
1.突触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 每个小枝末端都膨大 33 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轴突末梢经多次分支,每个小枝末端 1.突触小体: 都膨大成杯状或球状小体
34
2、突触的结构
轴突
突触小体 线粒体 突触小泡(内含递质) 突触前膜 突 突触间隙 触 突触后膜
受损:书 写障碍( 不能写)
视觉性语言中枢(V区)
受损:视 觉性失语 症(看不懂 )
失写症 运动性语言中枢
受损:运动性失语症 (不能说)
失读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
受损:听觉性失 语症(听不懂)
55
失听症
思考:下图表示人体内反射弧的模式图
刺激
B (1)在人体内,该反射弧神经传导的方向是_____. A、由左向右 B、由右向左 判断的理由是 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 . 单 向的,原因是 (2)在a部位,神经传导是____
1)不同的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2)不同的神经中枢相互联系,相互调节。 3)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53
神 经 系 统 不 同 中 枢 对 排 尿 反 射 的 控
高级 中枢
上行传导束
较高级中枢
感受器 下行传导束
低级中枢
效应器
三.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运动性书写中枢(W区)
细胞体 细胞核
轴 突
神经纤维
髓 鞘
神经元模式图
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核 细胞体: 含有细胞核,代谢中心 神经元 细胞质 (神经细胞) 树突:短而多 突起 细胞膜: 轴突:长而少
髓鞘 + 轴突或 长树突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包裹
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轴突末端形成的许多细小的分支 神经: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
特点 传导方向:双向传导 膜内: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膜外: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具有相对不疲劳性
与膜内局部电流
方向一致 与膜外局部电流 方向相反
兴奋传导的详细过程分析
内负外正 1.未受到刺激时(静息状态)的膜电位:___________ 内正外负 2.兴奋区域的膜电位: ____________ 内负外正 3.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_______________ 电位差 4.兴奋区域与未兴奋区域形成______________ 局部电流 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 未兴奋部位 流向__________ 兴奋部位 5.电流方向在膜外由____________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在膜内由_______________ 流向_____________
++++ ---a 图3,5
++++ ---b
a受刺激后点,ab之间的电流表偏转两次方向相反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方向是怎样的呢?
++++++++++-- --++++ ----------+++++----
刺激
- - - - - - - - - - + + + + +- - - ++++++++++-- --++++
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突触 突触间隙 (内有组织液) 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35
2015-1-19
突触的类型:
轴突 —— 树突
轴突 —— 细胞体
2015-1-19
2015-1-19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2015-1-19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自学导读
• 1、兴奋是以什么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怎么证 明的? •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传导的? • 3、传导的方向是如何的?
• 4、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差如何产生的?
• 5、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是怎样?当受 到刺激后发生什么变化?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传导形式
+
a 图1 b
+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由哪几部分组成?
对传入的信息 进行分析综合
接受一定刺激 后产生兴奋 将兴奋传导到 神经中枢
发生应答反应 的器官或组织
将兴奋动传到 效应器
神经节
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
完成一个反射活动至少需要几个神经元?
◆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 ◆绝大多数的 活动需要三个或三个以 上的神经元参与
44
m
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大脑
神 经 系 统
间脑(下丘脑) 神经元的 脑 中枢神 细胞体聚 小脑 经系统 脊髓 集之处
脑干
脑神经
周围神 经系统
神经纤维聚集之处
脊神经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 高级中枢)
下丘脑
(调节体温、水 盐平衡和内分泌 的中枢,参与生 物节律的控制)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反射弧的五个部分必 须完整反射才能顺利 完成反射
讨论:
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就一定能产 生反射活动吗? (不一定,还需要有刺激,产生的传导
• 兴奋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 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 的过程。 反射过程: 也是兴奋传导的过程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类型 方向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1 双向
单向
形式
速度 其他
局部电流的形成
4 快
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
神经递质的扩散 2 3 突触
5 慢
在同一细胞内电信号 在不同细胞间,依靠于电 的传导,不能间断 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换
43
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神 经 元 可 用 如 下s 图 表 示 :
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 条神经。
中 间 神 经 元
传 入 神 经 元
传 出 神 经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