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七律长征_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_七律长征》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7)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_七律长征》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7)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卷(7)一、解答题1. 多音字组词。

2. 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寒:①冷②害怕③穷困(1)贫寒并没有吓倒心地善良的人们。

________(2)站在泸定桥上,往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

________(3)昨天,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来的寒流侵入了胶东半岛。

________绝: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④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赶上的⑤极,最⑥绝对(4)中国演员表演了很多绝活,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称赞。

________(5)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绝路。

________(6)这道难题他做得绝对正确。

________(7)尽管日寇在侵犯我国时,烧、杀、抢、掠,但中国人是斩不尽杀不绝的,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游击战,狠狠打击入侵者。

________(8)每天清晨,到古井挑水的人络绎不绝。

________3. 解释词语。

(1)只等闲:________(2)腾细浪:________(3)走泥丸:________(4)云崖暖:________(5)铁索寒:________(6)尽开颜:________二、解答题课内阅读七律•长征(1)默写课文。

(2)填空。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是:________。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是:________。

③毛泽东同志在________时写下的这首诗,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________精神。

课外阅读。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首诗题目中的“卜算子”是________名,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卜算子(bǔ pǔ)________犹有花枝俏(yōu yóu)________她在丛中笑(cóng chóng)________(3)判断句子说法的正误,正确用“√”表示,错误用“×”表示。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填空题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wán yámín bósuǒxián子山山般链着【答案】丸;崖;岷;礡;索;闲【解析】应注意丸是“九”字上多一点,组成词语“泥丸”“肉丸”;“崖”字是上下结构,下边是“厂”字下边两个“土”,组成词语是“山崖”“岷”“礡”都是左右结构,组成词语是“岷山”“磅礴”。

填空题多音字组词难nán nàn ;横héng hèng ;磅páng b àng ;尽jǐn jìn【答案】困难;难民;横批;蛮横;磅礴;英镑;尽管;尽力【解析】难:[ nán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

~度。

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

~为。

不好:~听。

~看。

[ nàn ]灾祸,困苦:~民。

灾~。

遇~。

仇怨:排~解纷。

诘责,质问:发~。

非~。

责~。

横:[ héng ]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梁。

~楣。

[ hèng ]凶暴,不讲理;蛮~。

意外的,不寻常的:~财。

~祸。

磅:[ páng ]〔~礴〕a.广大无边,如“气势~~”;b.扩展,充满,如“热情~~”。

[ bàng ]英美制重量单位,一磅合0.45359237公斤。

用金属制成,底座上有承重金属板的台秤。

尽:[ jìn ]完毕:用~。

说不~。

取之不~。

达到极端:~头。

山穷水~。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

~力。

~瘁。

~职。

[ jǐn] 极,最:~底下。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量(liàng)。

~管。

填空题我是拼音小能手(选正确读音)nán nàn难友难题艰难难民gēng gèng更衣更快更加三更天【答案】nàn;nán;nán;nàn;gēng;gèng;gèng;gēng【解析】难:nán 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七律长征》课课练习题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七律长征》课课练习题

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8.1七律长征练习卷1.带着问题来读书。

《七律·长征》是__________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艰难历程,赞颂了红军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2.拼读写字看谁棒。

3.我会正确识记汉字。

(1)“丸”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礴”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__画,结构是________,“磅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比快来组词语。

征( ) 磅( ) 闲( )证( ) 傍( ) 闭( )症( ) 谤( ) 门( )5.补充诗句,再回答问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征”是指(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B.向远方征战。

C.长途征战。

(2)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6.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尽:①完;②全部用出;③都,全。

尽.开颜( ) 用尽.力气( ) 取之不尽.( )(2)开:①展开;②写出,说出;③使显露出来;④举行;⑤发动,操纵。

开.车( ) 开.会( ) 尽开.颜( ) 开.价( )7.根据意思写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容弯曲绵延的样子。

(连绵)B.气势盛大的样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七律长征-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七律长征-有答案

2014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8.1七律长征练习卷1.带着问题来读书。

《七律·长征》是__________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艰难历程,赞颂了红军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2.拼读写字看谁棒。

3.我会正确识记汉字。

(1)“丸”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礴”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__画,结构是________,“磅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比快来组词语。

征( ) 磅( ) 闲( )证( ) 傍( ) 闭( )症( ) 谤( ) 门( )5.补充诗句,再回答问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征”是指(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B.向远方征战。

C.长途征战。

(2)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拟人 C.夸张6.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尽:①完;②全部用出;③都,全。

尽.开颜( ) 用尽.力气( ) 取之不尽.( )(2)开:①展开;②写出,说出;③使显露出来;④举行;⑤发动,操纵。

开.车( ) 开.会( ) 尽开.颜( ) 开.价( )7.根据意思写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容弯曲绵延的样子。

(连绵)B.气势盛大的样子。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5七律长征(1)附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5七律长征(1)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5七律长征(1)附答案一、根据注音书写词语1.wēi yí2.pá bó二、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1.红军不怕远征难,。

2.更喜岷山千里雪,。

3.,乌蒙磅礴走泥丸。

4.,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翻译“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四、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逶迤——磅礴——云崖——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4.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诗。

5.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

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6.默写一首毛泽东描绘长征的其他诗词。

五、阅读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回答问题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其一其二其三山,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倒海翻江卷巨澜。

刺破青天锷未残。

惊回首,奔腾急,天欲堕,离天三尺三。

万马战犹酣。

赖以拄其间。

1.给加粗字注音。

下鞍()巨澜()酣()锷()堕()拄()2.下列诗句意思理解有错的一项是()A.“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快马加鞭的翻山战士回头一看,那高入云霄的山峰,离天只有三尺三寸了。

B.“山,倒海翻江卷巨澜”:骑着马在山中奔驰,感到一座座高峰像倒海翻江般卷起巨大的波浪。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_七律-长征》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_七律-长征》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我们赣南山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当年红军从这里越过wēi yí________的五岭,跨过páng bó________的乌蒙山,攀着铁suǒ________飞过大dù________河,是何等的英勇。

(2)勇敢的红军把连绵的乌蒙山看作是ní wán________,历尽艰辛越过mínshān________,胜利到达陕北。

2. 照样子,写词语。

例:千(山)万(水)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3.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①平常②随随便便,轻易(2)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①冷②穷困③害怕(3)三军过后尽开颜。

________①脸上的表情②体面,面子③颜色。

4. 预习课文并填空。

(1)这首诗的作者是开国领袖________,他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诗人和书法家,这首诗写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

(2)中央红军长征始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其间经过________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________里。

5. 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1)红军不怕远征难,成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中“万水千山”形容山多,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 根据课文看拼音写汉字wán yámín bósuǒxián________子山________ ________山般________ ________链 ________着2. 多音字组词难nán________nàn ________ ;横héng ________ hèng ________;磅páng________ bàng ________ ;尽jǐn ________ jìn________3. 我是拼音小能手(选正确读音)nán nàn难________友难________题艰难________ 难________民gēng gèng更________衣更________快更________加三更________天4. 写出近义词等闲—________磅礴—________ 难—________ 暖—________ 5. 写出反义词难—________ 暖—________6. 给下列字组词征________ 证________;崖________ 涯 ________;闲________闭________ ;岷 ________ 眠 ________;磅 ________ 榜________7. 给划线的字注音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逶迤磅礴岷山更喜尽开8.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①上面那石头吓了一跳,顾不得生气了。

________②骄傲像隔年的草根。

________③灯光如同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________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________9. 填空①《长征》是一首________律诗,作者是________,写于1935年10月,________。

2022-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

2022-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

2022-2022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填空题看拼音,写词语。

wǔlǐn?wēi yíwūmén?yǘn yátiěsuǒ【答案】五岭;逶迤;乌蒙;云崖;铁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岭、逶、迤、崖、茫”容易写错。

填空题填空。

①《长征》是一首律诗,作者是,写于1935年10月,即。

②作者不仅是一位家、家,还是一位伟大的。

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在途中战胜的过程,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精神。

【答案】七言;毛泽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之时;政治;军事;诗人;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险阻;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解析】①?⑥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⑦?⑩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①《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10月,即(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之时)。

②作者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战胜(艰难险阻)的过程,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语言表达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诗句。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答案】(1)英勇的红军是不怕长征的艰难的,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2)金少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作者的生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对整首诗歌内容的感知并抓住重点词义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8.1七律长征练习卷
1.带着问题来读书。

《七律·长征》是__________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艰难历程,赞颂了红军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2.拼读写字看谁棒。

3.我会正确识记汉字。

(1)“丸”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礴”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__画,结构是________,“磅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比快来组词语。

征( ) 磅( ) 闲( )
证( ) 傍( ) 闭( )
症( ) 谤( ) 门( )
5.补充诗句,再回答问题。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征”是指( )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B.向远方征战。

C.长途征战。

(2)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6.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尽:①完;②全部用出;③都,全。

尽.开颜( ) 用尽.力气( ) 取之不尽.( )
(2)开:①展开;②写出,说出;③使显露出来;④举行;⑤发动,操纵。

开.车( ) 开.会( ) 尽开.颜( ) 开.价( )
7.根据意思写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容弯曲绵延的样子。

(连绵)
B.气势盛大的样子。

(磅礴)
C.脸上现出高兴的样子。

(开颜)
D.平常。

(等闲)
8.仿照例句的标示,选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9.《七律·长征》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赞扬了红军战士不怕死的精神。

B.表扬了红军战士非常乐观的精神。

C.赞颂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10.课外类文阅读。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卜算子·咏梅”中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____是题目。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的“她”指__________,赞颂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

11.你知道吗?
(1)长征从______年______月开始,到______年______月结束。

(2)律诗属于近体诗,有____联八句。

依次是首联、______、______和尾联,其中中间两联要求______工整。

五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七律长征_人教新课标
参考答案
1.毛泽东二万五千里长征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
【解析】
2.
【解析】
3.
【解析】
4.
【解析】
5.(1)万水千山只等闲 A
(2)乌蒙磅礴走泥丸AC
【解析】
6.(1)③②①(2)⑤④①②
【解析】
7.A
【解析】
8.C
【解析】
9.C
【解析】
10.(1)卜算子咏梅
(2)梅花默默无闻、不图名利
【解析】
11.(1)1934 10 1936 10
(2)四颔联,颈联对仗
【解析】
1 / 3第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