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理综卷物理双向细目表修改版

合集下载

2019高考物理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2019高考物理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2019高考全国卷2物理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号 题型 分值
考查内容
涉及教材章节
主要内容及知识点
涉及教材章节
考查能力
了解
理解 掌握
14
选择 6 题
万有引力定律
必修2第三章

15
选择 6 题
核裂变和聚变,光电效应方程
选修五光电效应和原 子核及核反应

16
选 择 6 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第二定律
必修2

选修1,选修2
22
实验 题
5
牛顿第二定律,纸带的处理, 匀变速运动规律,受力分析
必修一
23
实验 题
10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流电 选修1,闭合电路欧姆
路,伏安特性曲线
定律

24
计算 题
1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牛 顿定律,电场力,电场强度,
选修1电场力,场强

25
计算 题
20Leabharlann 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 律,图像关系
17
选 择 6 洛伦兹力,圆周运动,左手定 选修2.磁场,圆周运



18
选 择 6 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功能 必修2,功,动能定

关系
理,机械能守恒
19
选择 题
6
平抛运动,速度时间图像
必修2

20
选 择 6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牛

顿定律,电场力,电场强度,
选修1静电场

21
选择 题
6
安培定则,法方拉向第电磁感应, 动能定理,功能转换,运动和

2019 全国卷物理双向细目表 - (一二三卷)

2019 全国卷物理双向细目表 - (一二三卷)
(2)
5 10
吕萨克
波的干 光涉的折 射和全
总计
110分 38
12
27
12
15
15
备注:难度系数在0.8以上为易,在0.5-0.8之间为中,在0.3-0.5之间为较难,在0.3以下的为难。
2019年高考全国理综Ⅲ卷物理部分 双向细目表
容 选修3-5
能力要求
难度 要求
理解 能力


难度要求


√ 弹性碰
用自由 落体测 重力加 速度
运动学
牛顿定 律 运动
动能定 理
牛顿第 二定律 功和能
电场力 和能的
电表改 装及欧 姆表使 用带电校粒准 子在电 场中运 动、场 强、电 场力做
电磁感 应中的 图像问

油膜法 估测分 子大小
选 考 题
理想气
选 考 题
33 (2)
10
体状态 方程 玻意耳 定律 盖
34 (13)4
撞 √

6 难,在0.3以下的为难。
推理 能力
难度要求 分析 综合
数学 运用
实验
难度要求 预测 统计 易













较难




较难 难
√中√源自较难√√√

较难 难 易









较难
题题 型序
项 分 内 容目

14
6
15
6
16
6

物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物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近三年高考题分析(知识点顺序)双向细目表1三年高考题分析一、总体特点:题目内容常规正统,不偏,不难,不怪。

因而,在复习中不必追求高、难、怪。

应该抓学生常规落实,抓正确率和得分率。

落实是关键。

二、知识分析:基本规律一致选择:力学、运动学、交流电、天体圆周、固定各有一题,各占4分;电场、磁场、力与能量结合,各占一题的几率极大。

实验:电学是大比重,并且有和实际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趋势。

力学开始渗透。

大题:24题基本是力学、运动学与能量的结合25题主要电场、磁场、运动与能量的结合。

选做:常规、简单,轮换知识点,但也强调重点知识点,不偏。

三、反思:1、教学常规还是重点,抓根本才能举一反三。

2、电学实验应该继续加强,尤其和实际相联系,要突出重点。

但是,考虑到连续三年电学实验是重点,明年是否会侧重有所偏转?不可不防。

3、基本知识点有些是必考的,比如力学、运动学、交电、天体圆周、电场、磁场、力与能量结合,在选择中已经近似成为规律,那就一定要加强练习。

4、大题注重过程和综合内容,在教学中应以每日一题的形式加强学生的训练,适应综合能力的提高。

5、应以极大的耐心去复习选做知识,面广,难度低容易得分,学生却容易忽视。

胶州教体局教研室2010年近三年考题分析及双向细目表(10.07)学科:物理组理科综合Ⅰ.命题指导思想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布《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不拘泥于莫一版本的教科书。

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三、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13-1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物理双向细目表+考向表

13-1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物理双向细目表+考向表

13-17年⾼考全国理综卷物理双向细⽬表+考向表2013年Ⅰ卷2013年Ⅱ卷2014年Ⅰ卷2014年Ⅱ卷2015年Ⅰ卷2015年Ⅱ卷2016年卷Ⅰ2016年卷Ⅱ2016年卷Ⅲ2017年卷Ⅰ2017年卷Ⅱ2017年卷Ⅲ14伽利略斜⾯实验数据分析⽜顿第⼆定律F-a图“由磁产⽣电”设想的实验同向直线运动的v-t图带电粒⼦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的平衡、静电场、平⾏板电容器平⾏板电容器动态分析受⼒分析、动态平衡开普勒发现运动定律(物理学史)动量守恒定律、反冲受⼒分析、功的判断卫星运⾏参数15电场强度平衡物体的受⼒分析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平抛运动(抛出点Ep和Ek相等,确定落地点速度的⽅向)带电粒⼦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质谱仪点电荷周围电场特点、运动和⼒的关系静电场等势⾯性质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以ɑ粒⼦衰变为背景考查动量、能量、半衰期等基本概念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16带电粒⼦在带电平⾏板间的运动(板外粒⼦⾃由下落后进⼊板间,恰到下板返回;上移下板后,判断粒⼦返回情况)电磁感应现象中的v-t图象带电粒⼦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与运动、功、动能定理(两拉⼒分别作⽤于同⼀粗糙⽔平⾯上的物块,相同时间获得的速度不同,判断拉⼒和摩擦⼒做功的⼤⼩关系)理想变压器卫星、运动合成与分解、余弦定理理想变压器坚直⾯内圆周运动、动能定理、⽜顿第⼆定律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带电粒⼦在复合场运动、受⼒分析受⼒分析、摩擦⼒和正交分解法电磁感应带电粒⼦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粒⼦沿直径射⼊圆形磁场,偏60°射出,确定磁感应强度)橡⽪筋作⽤下的平衡与加速运动机械能守恒、向⼼⼒、物体的平衡⽜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圆周运动综合应⽤汽车启动、v—t图像三颗同步卫星通信问题电路分析、电容器性质受⼒分析静⼒平衡条件质能⽅程,简单运算竖直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综合应⽤受⼒分析、胡克定律、⼒的合成18带电粒⼦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静电场中粒⼦受⼒平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万有引⼒定律的应⽤(通过已知地球两极和⾚道处的重⼒加速度、地球的⾃转周期确定地球的密度)平抛运动临界条件应⽤磁场、指南针⼒与运动关系、⽜顿运带电粒⼦在圆边界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有界磁场的临界问题楞次定律带电粒⼦在有界圆形磁场中的运动磁感应强度的叠加、左⼿定则和右⼿定则19位置-时间图象电学发展史开普勒第三定律、⾏星相遇“冲⽇”静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判断性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和应⽤带电粒⼦在匀强磁场中运动的物理量摩擦⼒、物体的平衡、正交分解法受⼒分析、⽜顿运动定律、功的定义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分析计算磁感应强度的叠加、左⼿定则和右⼿定则万有引⼒定律和功能关系的应⽤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程20(神九与天宫⼀号对接,因轨道处有稀薄⼤⽓,判断运动情况)天体运动(动能定理)(⼈造地球卫星在轨道上受地球引⼒和稀薄⽓体阻⼒作⽤⽽使轨道半径减⼩,确定⼒的做功情况和能的变化情况)向⼼⼒、离⼼运动的临界条件带电粒⼦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顿运动定律结合v-t图像应⽤受⼒分析、⽜顿第⼆定律、匀变速运动、整体法与隔离法应⽤带电体在电场中轨迹分析、电场性质分析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电磁感应、转动切割坚直⾯内圆周运动、动能定理、⽜顿第⼆定律电场强度、电场⼒做功和图像应⽤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安培⼒动量定理,F-t图像21v-t图象、⽜顿定律的应⽤、功率圆周运动(临界情况分析)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电场⼒做功理想变压器天体运动、平衡条件、机械能等综合应⽤系统机械能守恒、⽜顿运动追及相遇问题、v-t图像弹簧问题、功能关系电磁感应、交流电的产⽣、交流有效值受⼒动态平衡问题以⾃制电动机为背景,考查左⼿定则、惯性电场性质物理量22测⽊块与⽔平⾯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平抛运动探究弹性势能⼩车加速度与钩码质量之间的关系伏安法测电阻(内接法与外接法的误差⽐较)⼩车加速度与钩码质量之间的关系测量物块与斜⾯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探究弹性势能、纸带分析涉及安培⼒的电路实验、实物连线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光电门的应⽤和图像法处理数据⼒学实验:验证⼒的平⾏四边形定则选择题13-17全国新课标理综物理试题考查点题内容序型23测多⽤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多⽤表的基本原理(电表的改装)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电表改装和校准半偏法测量电压表内阻及误差分析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完成电路设计半偏法测电压表内阻、连接实物图探究加速度与⼒的关系、系统的⽜顿第⼆定律⼩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应⽤图像计算⼩灯泡的功率测量电流表内阻。

高考物理双向细目表

高考物理双向细目表

高考物理双向细目表一、力学1. 力和运动- 力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质点和刚体的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牛顿第二定律和质量-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动力学公式与力的分解2. 动能和功-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 动能定理- 功的定义和计算- 功与能的转化3. 动量和碰撞- 动量的定义和计算-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的动能损失4. 引力与万有引力定律- 引力的概念和性质- 重力和物体的重量- 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和计算- 行星运动和开普勒三定律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热平衡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传热和辐射2. 热量和功的转化-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 等温过程和等容过程的做功和热量3. 热传导与导热性- 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和传导率- 热传导的速率和热传导定律- 材料的导热性和导热系数- 热传导与材料的结构和温度差的关系4. 理想气体和气体动理论- 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状态方程- 分子平均动能和理想气体的内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的概念三、光学1. 光的传播与光的特性-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和弯折传播- 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概念- 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率的概念-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特点2. 物质的光学性质- 介质的透射、吸收和反射- 透明介质和不透明介质的区别- 材料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光的色散现象和折射率的变化3. 光的光路与光学仪器- 光的光路和光线的分类- 光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公式-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和使用4. 光的波动性和光的粒子性-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双缝干涉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子的概念四、电学1. 电荷和电场- 电荷的性质和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的定义和电场强度的计算- 点电荷、均匀带电球和均匀带电环的电场性质2. 电势和电势差- 电势的定义和电势差的计算-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势差计算中的路径选择和参考点选择3. 电流与电阻- 电流的定义和电流强度的计算- 电阻的定义和电阻的计算- 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单位电功率和电功率的计算4. 电路与电源- 简单电路的组成和符号表示-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电路中的分流和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 电源的内阻和电源的最大功率输出五、原子物理与核物理1. 原子结构和常见原子模型- 原子结构的发现和玻尔原子模型- 基态和激发态的能级- 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的能级跃迁2.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和德布罗意假设- 不确定性原理的表述和效应- 电子的行为和波函数的概念3. 原子核的结构和放射现象- 原子核的组成和质量数、原子序数的定义- 放射现象:α衰变、β衰变和γ射线- 半衰期和放射性衰变曲线4. 核能与核反应- 核能的释放和核聚变与核裂变反应- 热核反应和核聚变反应的核反应方程- 反应堆的原理和利用六、本文总结本文对高考物理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物理历年高考全国卷123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卷双向细目表

物理历年高考全国卷123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卷双向细目表

33(1) 气体
热学
速率分布律 热学
33(2) 理想气体状态 理想气体状态 理想气体状态 理想气体状态
方程
方程
方程
方程
34(1) 波
折射率

34(2) 光


加试题 加试题
浙江卷双向细目表
2019年4月
2018年6月
2018年11月
1 单位制
国际单位
标量矢量
2 电学原件
电学原件
物理学史
3 基本公式
牛三
国际单位制
功能关系圆周运动 力与运动(滑板) 电气体状态方程 振动 光路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波 光路
热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波 光路
北京卷双向细目表
2019 2018 2017 2016
13
简谐波
核反应
热运动
波尔模型
14
干涉衍射 分子动理论 光(色散) 电磁波
4 带电粒子的偏 转(霍尔元 件)
5 光路
变压器 波尔模型
圆周运动 波
6 核反应
万有引力
交变电流
光子、光电效 应
万有引力
电容器
电路动态分析 、电容器
物理学史
7 振动
力与运动
电场能的性质 简谐振动
8 交变电流
振动
平衡
力与运动
9 单位制、折射 率、电阻率
动量
万有引力
动量守恒、探 究小车速度与 时间关系、伏 安特性曲线
全国卷二双向细目表
2019
2018
2017
2016
14 万有引力
功能关系 圆周运动

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双向细目表

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双向细目表

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双向细目表序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双向细目表在2023年的高考物理科目中,全国卷的双向细目表备受关注。

本文将全面评估和分析这一细目表,探讨其在物理学习和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细目表的重要性1. 确定学习内容范围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双向细目表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指导,它明确了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这有助于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物理知识。

2. 制定教学计划细目表的制定有助于教师们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内容安排,确保覆盖所有考试内容,帮助学生全面准备高考。

3. 提高学习和教学质量细目表的制定能够促进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物理知识,鼓励教师更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细目表的影响1. 对学生的影响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双向细目表的发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规划。

学生可以根据细目表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更好地掌握考试重点,提高应试能力。

2. 对教师的影响细目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有很大影响,教师需要根据细目表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考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双向细目表的发布对于教学和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规范教学和学习行为,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是教育领域的一大利好。

细目表还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总结回顾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双向细目表是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指导,它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

细目表的发布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促进物理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全面评估和分析了2023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双向细目表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物理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物理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物理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物理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通过表格列出的物理试卷的出题形式。

通过将物理概念,
力学,和机械的主题分类和细分,双向细目表提供了学生能够表达他们对概念的认知和探
索的机会。

物理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可以把考题细分成一个细粒度的网格着眼点,而其中提供了许多
把试卷分类的合理方式,如力学、物理机械、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和核物理学等,另
外还可以将其进一步细分成更小的题型。

例如,力学题型可以被进一步划分为应力、势能、流体力学和动量传递topic.细目表的这种对物理题目的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物理概念,并了解他们在用户考卷上取得极佳成绩所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技能或个别概念。

物理双向细目表可以提高教师能够更加清楚地说明物理考题。

这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
试卷所涵盖的每一个物理题目,从而极大地提高物理成绩。

教师可以使用双向细目来调整
物理考题的难易度,帮助学生深入探索物理概念。

另外,教师利用双向细目表的灵活性可
以自由地分配考题数量,从而给学生创建一个更具挑战性的考试环境,帮助学生更加深入
地理解物理知识。

物理双向细目表是物理考题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地分配每一题的复杂程度,
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作出最佳答案;而学生也可以借助物理双向细目表学习物理,更全面
地理解物理概念,为考试打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度要求 分析 综合 数学 运用 实验
难度要求 预测 易 易 统计
14 15 16 选 择 题 17 18 19 20 21 实 验 题 计 算 题 22 23 24 25
33(1) 33(2)
6 6 6 6 6 6 6 6 6 9 13 19 5 10易 中 易
2015年高考全国理综Ⅱ卷物理部分 双向细目表
内 题 型 题 序 分 值 项 目

知识内容 必修1 电容器;电场 力;力的平衡 导体切割磁感线 运动的合成与分 解 机车起动问 题、功率 安培定则、磁场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 的运动;圆周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 律;运动的合成 与分解 测量物块与斜面 的动摩擦因数 半偏法测电表内阻 动能定理;带电粒 子在电场中运动 牛顿第二定律; 匀变速直线运 动; 分子动理论 玻意耳定律 光的折射;光 的干涉 振动和波 波粒二象性 动量守恒定律; 28 24 18 25 15 15 15 √ √ √ √ √ √ √ 必修2 选修3-1 选修3-2 选修3-3 选修3-4 选修3-5 理解 能力 √ √ 推理 能力

中 较难 √ √ 易 较难 易 难 易
√ √
√ √

难 易
选 考 题
34(1) 34(2) 35(1) 35(2)


中 易 √ 中
总计
备注:难度系数在0.8以上为易,在0.5-0.8之间为中,在0.3-0.5之间为较难,在0.3以下的为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