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关联解析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关联解析标题一: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论证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首先,从理论角度上来看,电力消费可以被看作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
电力是现代产业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因此,电力需求的增长可以视为经济活动增长的反映。
同时,电力消费的增长也会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因为电力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其次,从数据分析角度出发,通过对世界各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性非常显著。
例如,2019年中国电力消费量同比增加4.5%,对应着GDP的增长率为6.1%,两者之间呈现出了明显的正相关。
而且在全球范围内,电力消费与GDP增长的关联性也是相当强烈的。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性。
越高的电力消费往往对应着越强的经济增长,反之亦然。
因此,合理规划电力消费,提高电力消费率,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标题二:电力消费与城市化进程的关联城市化进程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消费和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化进程和电力消费之间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将过去的一部分生活在农村的活动搬到了城市中,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升,电力消费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大。
城市中的住房、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都需要电力供应。
因此,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于电力消费的增加有着直接促进作用。
同时,电力消费与城市化进程的相互作用也是双向的。
高水平的电力供应可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大型工业、公共设施的用电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同时城市生活中的各种电子产品也得到了大量应用。
这样,城市中的电力消费得到了迅速的扩大,也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总而言之,电力消费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作用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
产业结构调整_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5期总第115期2011年9月山东财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No.5Vol.115Sep 2011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金瑞庭(复旦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上海200433)摘要:基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1978-2008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修正”的新古典生产函数,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果显示:除了第二产业对能源需求产生压力之外,第三产业也表现出了对能源消费的增长势头。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1)05-0047-07收稿日期:2011-06-11作者简介:金瑞庭(1985-),男,浙江兰溪人,复旦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引言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
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近2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达到了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
截至2010年底,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而众所周知,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
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能源同样扮演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能源战略的合理制定,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实现小康社会、和谐社会。
现有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依旧是以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为主要增长极。
以2009年为例,相对于第一、第三产业而言,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3%。
不容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的工业结构层次并不高,低水平的加工工业过快增长,而生产率提高较快和附加值较高的加工工业却增长缓慢。
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E v i e w s 处 理 结果 显 示x 1 、x 2 显 著 ,x 3 、x 4 不显 著 。但 F 统 计 量 非 常 显 著 , 即 模 型 显 著 。 这 说 明 被 解 释 解 释 变 量 与 解 释 变 量 之 间 确 实存 在 回归 关 系 。这 有 可 能是 由于 多 重共 线 性 引起 的 。采 用 逐 步 回归 法修 正 ,处 理 后要 去 掉x 4, 再 进 行 O L S 估 计 。在0 . 0 5 的 显著 性 水 平 下 ,模 型 通 过 检 验 。 故 新 模 型 可 以 写 成 如 下 形 式 :
论 a韩 智勇 等 ( 2 0 0 4)采 用 了1 9 7 8 — 2 0 0 0 年 的相 关数 据 ,分析 了能 源 消 费 与经 济 增 长 之 间 的 因 果 关 系和 协 整 性 , 结 果两 者 之 间 存在 双 向因 果 关 系 ,但 不 具 有 长 期 的协 整 性 。王海 鹏 、 田澎 ( 2 0 0 5 ) 对 电 力消 费 与 经 济 增 长之 间的 关 系进 行 了协 整 分析 和 格 兰 杰 因果 关 系 检 验 , 并 建 立 的 误 差 修 正 模 型 表 明 , 两 者 之 间 在 长 期 和 短 期 都 存 在 着 双 向格 兰 杰 因 果 。 能源 消 费受 到 多种 因素 的 影 响 ,就 此 国 内学 者 也有 多个 研 究 成 果 。 史丹 在 《 我 国 经 济 增 长 过 程 中 能 源 利 用 效 率 的 改 进 》 一 文 中 , 根 据 相 关 因 素 分 析 法 研 究 得 到 : 影 响 能 源 效 率 的 因 素 有 技 术 进 步 、 结构 变 动 、对 外开 放 、市 场 经济 。王 庆 一在 《 中 国 的 能 源 效 率 评 估 》 一 文 中 , 运 用 能 源 经 济 学 理 论 进 行 研 究 , 认 为 自 然 因 素 、 体 制 因 素 、 价 格 因 素 、 技 术 因 素 、 社 会 因 素 、 政 策 因 素 等 对 能 源 消 费有 影 响 。但 是 ,两 者 的研 究 主要 是 从 定 性 的 角度 来 进 行 研 究 , 并 不 能 具 体 地 指 出各 个 变 量 指 标 对 能 源 强 度 的 影 响 程 度 。 三 、方法 选择 及 数据 来源 本 文 选 择 计 量 经 济 学 中 的 格 兰 杰 因 果 关 系 检 验 和 回 归 分 析 的 方 法 进 行研 究 。全 文 模 型 分两 个 阶 段 进 行 :首 先 对 经济 增 长 与 能 源 消 费 总 量进 行 格 兰 杰 因 果 关系 检 验 , 第二 部 分 对 影 响 能源 消 费 的 因 素 进 行 研 究 , 建 立 能 源 消 费 与 人 口 数 、 规 模 以 上 企 业 工 业 总 产 值及 价 格 指数 的回 归模 型 。数 据处 理 使用 E v i e w s 6 软件 。数据 来 自 《 北京市2 0 1 O 年 统计 年 鉴 》 、 北 京市 统 计信 息 网和 《 中 国统 计 年 鉴 》 、国家 统计 局 、 国泰 君安 行业 数据 库 。 四 、经 济增 长 与能 源消 费 的关 系 从2 O 1 0 年 北 京 市统 计 年鉴 选 择 1 9 8 0 -2 0 0 9 年 北京 市 地 区 生产 总值 与 能 源 消 费 总量 。首 先 ,对 地 区生 产 总值 和 能 源 消 费 原序 列 进 行 单 位根 检 验 。处 理 结果 显示 地 区 生产 总值 ( g d p) 和 能 源 消 费 ( e n e r g y) 都 是 一 阶 单 整 的 。 利 用 相 关 系 数 图 判 断 滞 后 期 数 为 5 。 最后 做 因 果关 系检 验 ,结果 显示 地 区 生产 总值 ( g d p) 不 是 能 源 消 费 ( e n e r g y ) 的格 兰 杰原 因 ,而 能源 消 费 ( e n e r g y )是 地 区 生产 总值 ( g d p ) 的格兰 杰原 因 。 格 兰杰 因果关 系 结果 如下 :
帕累托效率视角下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袁程 炜 张
得 帕 累托 效率视 角下 的能源 消 费与经 济增 长关 系研 究
长 期影 响 。李韧 ( 2 0 1 0 )在利 用 1 9 7 8年至 2 0 0 7年 时问序 列数 据 基础 上 ,应用 V A R脉冲 响应 分 析表
明保 持 能源 消 费、 固定资本 存量 和 劳动者 工 资协调 同步 增长对 经济 的稳 定 发展有 积极 作用 。
国 内外 的学者 们应 用不 同方法 ,研 究 了国 内外 能源 消 费与经 济增 长 的关系 , 由于数据 和 研 究方 法 的不 同,得 出来 的结 论也 有所 区别 ,但 都承 认 能源 与经 济增长 之 间 的密切 关系 ,有 的存 在 单项 因 果关 系 ,有 的存在 长期 的协 整关 系 。本文 在 实证研 究基 础 上 ,从 帕累托 理论 模 型这 一新 的视 角分 析 经济增 长 与 能源消 费 的关系 ,并提 出帕 累托 改进 的路径 选 择 。本文 第三 部分 构建 了分析 经济 增长 与
一
、
引 言
“ 十二 五 ”时期 是我 国深 入实 施西 部大 开 发战 略 、继续 推进 “ 两 个加 快 ”、全 面建 成 小康 社会
的攻坚 时 期 。 “ 十 二五 ”规 划提 出的经 济社 会 发展 各项 目标 值 ,对 深化 能源 改革 、提 高 能源 支撑 保
障能 力 、加 快 转变 能源 发展 方式 提 出 了更 高更 新 的要求 。十 八 大报 告再 次 强调要 推 动能源 生产和 消
消 费只 有在 短期 才 能促 进经 济增 长 。S o y t a s( 2 0 0 3 )就七 国集 团和新 兴 市场 国家 能源 消 费与 G D P的
关 系 做 了 国际 比较 ,发现 仅 阿根 廷存 在 双 向 因果 关 系 。在 国 内,韩 智 勇和 魏 一 鸣 ( 2 0 0 4 )利 用 E G 两 步法 ,分 析 了 1 9 7 8年 至 2 0 0 0年 我 国能 耗与 经济 增 长 的协 整性 和 因果 关系 ,认 为两 者之 间不 存在 长 期 的协整 关系 ,但 存在 双 向的 G r a n g e r因果关 系 。陈 首丽 和 马立平 ( 2 0 1 0 )在 基于 C — D函数 的基 础上对中国 1 9 7 9年至 2 0 0 7年 的数 据进 行 分析 后发 现 , 中 国能源 消费 总量 与经 济 总量 具有 长期 稳 定 关 系 且 经济 增 长表 现 出 了对 能源 的 显著 依 赖 。周 江 ( 2 0 1 0 )采用 中 国经济 及 能 源数 据 对 1 9 7 8年至 2 0 0 8年 的时 间序 列 数 据进 行 协 整 分析 和 因 果检 验 ,得 出经 济 总 量对 能源 消 费 总量 的 短 期影 响 大于
我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能源消费关系之研究

随着研 究 的深 入 ,越来 越 多 的学者 意 识 到能 源 的 生产 和消 费存 在外 部性 。传 统 的经 济学 理论 在计 算 能源价 格 时没有 考 虑其 不可 再生 性 、对 环境 的破
()二 者之 间存 在单 向因果 关 系 1 Ka .adKat 17)是学术 界公 认 的从 实 rfJ n rfA f98 t .
证 角度 研 究 经 济增 长 与 能 源 消 费之 间 关 系 的学 者 。
消 费 (C 翻了两 番 ,成 为继 美 国之后 世界第 二 大 E)
能源 消费 国 。2 0 0 6年 ,我 国在 《 民经 济和社 会 发 国 展第 十 一个五 年规 划 纲要》 中提 出五 年 内国 内生产
的关 系 ,其 中杨 冠琼 (0 6 通过 对 山东 省 经济 增 20 )
长与 能源 消 费关 系 的实证 研 究得 出 ,山东省 经济 增
长与 能源 消 费存在 长 期均 衡 关 系 ,并 存 在从经 济增
长 到能 源 消费 的单 向因果 关 系 ;经 济 增长 与能 源 消
费 之 间的关 系是非 线性 的 ,因而不 能从 能 源消 费 的 线性 变 化推 测 出经 济增 长率 的变化 。周 勇 、李 廉水
(9 5 、Mai n s 19 )也通 过实证研 究得 18) s adMai 9 8 h h(
出 了能 源 与 经 济增 长 之 间 具 有 单 向 因 果 关 系 的 结
论。在近十年的研究中,很多 中国学者结合 中国能 源 消费具 体 情况 ,考 察 了能 源 消费 与经 济增 长之 间
由于 能源 在 国家经 济 生活 中 的绝对 重要 性、各 国在能 源有 效 利用 方 面
的 巨 大 压 力 ,确定 能 源 消 费 与经 济 增 长 之 间 的联 系 ,提供 解决 能 源问题 的 有效对 策 ,成 为 国 内外 学 术 界和政 府部 门关注 的热点 。学术成 果层 出不穷 。 2 纪 3 代 提 出的投 入 产 出法 构 建 了一 个 0世 0年 模 拟显 示 的 国民经济 结 构和 社会 产 品再生 产 过程 的 数学 模 型 ,综 合 分析 确定 国民经 济各 部 门问联 系 生 产 的重要 比例 关 系 ,使得 进行 能 源消 费需 求 预测 时 更具 全 面性 。分 部 门能源 消 费分 析法是 在 国 民经济 已有 计 划 或设 想 条 件下 对 能 源 消 费需 求 进 行 预 测 。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

17— 19 9 4 9 O年间 的季 度数据 , 利用 E G两步法 检验 — 了美 国能源 消费和 收 入 的关 系 , 现 二者 不存 在 长 发 期协 整关 系口 。A. M.Mai ] M. s h和 R .Mai[ 利 s 2 h 用 Jh ne o a sn协 整检 验 分析 了印 度 、 巴基 斯 坦 、 来 马
长 率为 5 4 。2 0 . 0 6年 , 中国商 品能源 消 费 总量 达
到了 2 6 7 4 2 0万 吨 标 准 煤 , 占世 界 能 源 消 费 总量 的 1 . , 世界上 第 二能 源 消费 大 国 。以 目前 中国 56 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亚 、 新加坡 、 印度 尼 西亚 、 律 宾这 6 亚 洲 国家 菲 个
保证 能源和 经济 的协 调发展 。
能源与 经济之 间的关 系研究成 为 当前 研究 的热 点 。由于能源 消 费 和 经 济 时 间序 列 数 据 的非 平 稳 性, 处理非平 稳时 间序 列 的协整 技 术成 为 能 源经 济 领域 广泛采 用 的方法 。最早 采用 协整技 术来研 究能
国、 日本 、 意大利 、 国、 韩 阿根廷这 7个 国家 的能源 消 费和 GD P之间存 在协整关 系 , 采用基 于向量误差 并 修 正模 型的格 兰杰 因果 关系检验 分析 了这 7个 国家
的能源 消费和 G DP之间 的因果关 系 。
在 中国 能 源 消 费 与 经 济 之 间 的 关 系 研 究 中,
能 源消费 和实 际收入 的关 系 , 发现 两者在 印度 、 巴基
经济发展 的势头来 看 , 源需 求 量 有望 保 持强 劲 增 能 长 。中国的石化 能源 储 量远 远 低 于世 界平 均 水 平 , 可再生 能源利用 滞后 于 发达 国家 , 源供 给 瓶颈 进 能
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总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炭消费量 、 经济增长 、 产业结构 、 能源消费结构 、 能源利用效率之间 的关系。王鉴雪 和宁云才[ 4 ] 运用误差修正模 型和格兰尼
因果关 系检验研究 了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 系和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 的因果关系。
V0 l _ 41 NO. 6
2 0 1 3年 1 1 月
NO V . 2 0 1 3
能源消费 、 经济增长 与碳排放总量之 间的关系研究
以辽 宁省为例
付 云鹏 祝 国君 马树 才
( 1 . 辽宁大学 信息学院 ,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6 ;2 . 辽宁大学 经 济学 院,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6 )
用E K C 空 间计量模型 , 检验 了我国各 省之 间碳排放之间的空间依赖性 , 讨论 了碳排放 E K C拐点的地区差异性 , 并 给出相应
的政策建议 。郑长德和刘帅 [ 8 ] 运用加权最小二乘估计 和空 间滞后模型估计对我 国 3 1 个地 区的经济增长 、 劳动力和碳排放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 2 5
第二, 研究经济增长 与碳排放之间 的关系 。李明贤和刘娟( 5 ] 通过对 中国 1 9 7 8 — 2 0 o 6年 的碳排放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 相关分析 、 回归分析和因果关 系研究表明 : 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起推动作用 , 但 是碳排放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 。王礼刚 [ 6 ] 将碳 排放量引入柯布 一道格拉斯生产 函数 , 研究 了资本存 量 、 劳动力投入和碳 排放量对 贵州 经济增长 的影响 , 结果表 明: 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投 入对经济增长的影 响较 为显著 , 而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是十分显著。魏下海和余玲铮【 7 ] 运
电力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电力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内容摘要:在现有能源经济文献中,对电力消耗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多,但使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时期的数据,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研究都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本文回顾了国外和国内学者对电力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并对文献研究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电力消耗经济增长关系文献综述电力消耗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于1978年美国学者Kraft,随后其他国家也相继展开相关研究。
在现有能源经济文献中,对电力消耗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多,但使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时期的数据,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研究都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大多数研究揭示了能源消耗和经济增长之间暂时的相关关系,证实了能源是产出的重要影响因素。
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在过去的许多研究中,人们广泛使用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非常敏感的Granger和Sim因果关系检验,来探测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研究在未检验时间序列特性的情况下,假设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即直接使用时间序列的水平值进行检验。
因此,这些研究使用了不合适的计量方法。
在这一研究领域做出开创性工作的是Kraft(1978),他发现:美国在1947-1974年期间,仅存在GNP对能源消费的单项因果关系。
此结果意味着施行能源保护政策不会影响GNP增长。
然而,Akarca和Long(1980)却发现:当使用同样的时间序列但比Kraft(1978)更短的样本区间时,不能得出类似的结论。
这意味着样本区间的选择可能会影响实证结果。
Yu和Hwang(1984)将上述研究的美国数据的样本区间更新为1947-1979年,但他们发现能源消费和GNP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Yu和Choi(1985)使用美国、英国、波兰、韩国以及菲律宾5国的数据发现:GNP 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和波兰。
存在GNP到能源消费方向因果关系的国家是韩国,而存在相反方向因果关系的国家是菲律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 )国外学者选 用不 同的时 间序列对能 源消费和经 济增长 之 间的关 系进行 了分析 。研 究的结果显示 , G D P和能源 消费存 在
9 7 8~2 0 0 6年 的数 据进行 的分析表 明经济增 长与 能源消 费之 间 a n d H e a l 拓展 的 R a m s e y模型得 出在最优 的增长路 径上最 终能源 1 存 在 协 整 关 系。 消费将 减少 。N o r d h a u s 在经济增长模型 中考虑 了技术进步对可耗
( 一) 在定性 方面 , 赵嫒 认为 , 一 个 国家 或地 区 国民经经 济 的 增长速度 同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保持上正 比例关 系。隗斌贤则认为
一是经济增 长对能 国外真正对 能源 经济 问题 的研究 最具 代表性 的是 梅多 斯等 能源 与经济增长 的关 系主要 体现为两个方 面 : 源 的依赖性 , 二是能源 的发展 以经济增长为前提 。 人, 在《 增长与极 限》 一文 中 , 他着重 强调 了能源对 经济增 长和社 ( 二) 在 定量方面 , 我国学者 的研究 大多基 于传统经济 理论模 会 发展 的制 约作用 , 通 过研 究世界人 口 、 _ T业 发展 、 污染 、 粮 食生 将 能源作 产和资 源消耗 五种 因素 之间 的变动和 相互关 系 , 建立 了“ 世 界末 型 的扩 展。赵丽霞和魏巍 贤采用多变量 的 自回归方法 , o b b —D o u g J a s 生产 函数 ,得出我 国能源消费与 经 日模型 ” ,结论是如果维持 现有的人 口增 长率 和资 源消耗速度不 为新变量 引入 C 范继涛率先 将非线性 S T R模 型 变的话 , 世界资源将会耗竭 。之后 的两次石 油危机 印证 的梅多斯 济增长呈正 相关 的结 论。赵进文 , 技术 应用于此研究 , 得 出我 国经 济增长对能源 消费 的影 响具有非 等人的结论 。 经 济增长对 能源 消费影 响具有非 对称性 , 以及经 济增 ( 一 )国外研究的结果 , 可以根据其经济增长理论 基础的差异 线性 特征 , 分 为技术 内生和外生 。在假定外 生的技术 进步研究 中 , D a s g u p t a 长对能 源消费有 明显 的阶段性 特征 。欧晓万运用协整理论对我 国
一
、
引 言
能源问题一直是 我国经济发展 中的焦点和 热点 问题 , 最新 资 1 9 7 3年爆发 的“ 石油危机” , 促使人们 开始关注能源 消费与经 济增长关 系的研究 。能源是 国家的经济命脉 , 也是 一 国经济 发展 料表明,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 二大能源 消费国, 是世 界上能源 消费 的物质基础 。 在经济增长中 , 对 于能 源的消费占主要地 位。因此在 增长最快 的国家 。国内经济增长 与能源 消费的相关性 研究从定性 能 源消费 的制约 下 , 我们应 研究如何 保 障经 济持续 增长 , 正 确认 和 定 量 两 方 面 展 开 。 识经济增长 与能 源消费之 间的关 系。 二、 国 外 研 究 现 状
关 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 费关 系研究 的文献综述
◆王 小 燕
( 华 北电力大学 河北省
0 7 1 0 0 3 )
【 摘要 】 本文通过对 国 内外关于经济增长 与能源消 费关系的研 究 , 西亚 的 G D P与能源消费存在反 向因果关系 ; 在K r ft a 的研究 之上 , 总结 学者的观点 以及研 究方法 , 得 出两者之 间存在 着四种格 兰杰 Y u将样本 空间从 1 9 7 4年扩展 至 1 9 7 9 ,却 发现 G N P和能源 消费
因果 关 系 , 并 且 指 出分 析 方 法 中存 在 的 问题 与 不 足 。
【 关键 词 】 经 济增 长 能源消费 研 S t e m 使用单方程静态协整分析法 以及 多 元 动态协整分析法进 行实证研 究并发现 了长期均衡 关系 。S o y t a s 着 重研究 了韩 国 、 日本等 G 7国家发现能源 消费和 G D P之 间存 在 协整关系。 三、 国 内研 究现 状
或 者在短期 内也许 有效 , 但 是 当经 济 内生增长模 型中包括 了可耗竭 资源 , 并 假设技术 的进步取决 于用 对于本 来 的指 导意 义不大 , 对于经济增 长 的长期 趋 于研发 的劳动力和 已有创新 ,对最优 的经济增 长路径进 行分析 。 增长仍然按 照原 来的趋势发展下 去的话 , 越 来越 多的决策者意识到 , 利用这样 的 G r i m a u d a n d R o u g e 将 生产部 门分 为最终产 品部 门和研发 部门 , 假 势预测无能为力 。事实上 , 建模方 式来分 析问题 , 往 往不仅 不能够 解决 目前 的问题 , 反 而会 设 了简 单 的内生技 术进步 , 分 析 了污 染 、 技术进 步和经 济增长 之 使这些 问题更加严重 。 间 的关 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