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_以石油资源为例
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能源供求状况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能源消费趋势、供给结构、调控等方面,探讨中国能源供求的预测模型及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能源消费趋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能源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了7.2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了4.5%。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工业化进程加快,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对石油等传统能源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二、供给结构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传统化石能源仍然是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在中国也不例外。
然而,在严重依赖传统化石资源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等问题之下,转型升级能源供给结构是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
根据中国能源发展规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0%。
因此,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中国供给结构调整的关键。
三、调控调控是实现中国能源供求平衡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中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和措施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例如,加大对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补贴力度,并对传统煤电等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和淘汰。
此外,为了提高整体用电效率和减少浪费现象,中国也出台了一系列节约用电。
例如,在工业领域推行节约用电审核制度,并鼓励企业使用高效节电设备。
四、模型预测为了更准确地预测中国未来的能源供求情况,并制定相应对策,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模型和方法。
其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有时间序列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等。
时间序列模型基于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在考虑长期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预测未来的能源供需情况。
回归分析模型则通过建立能源供需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回归关系,预测未来的能源需求。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未来能源供求情况,并制定相应对策。
五、发展对策基于以上分析和预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是保障中国能源供求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基于谱分析的中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研究

m:,…,;样本容量的倒数为频率 1N; / 1 , 2 z / Ⅳ为以1 / N为基
波 的第 m 次谐 波 :£ 为 随 机 误 差 项 。
傅立 叶级数 拟合 方程 的系数、 的谱密度 及周期 长度 可以
实现 能源、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源利用率 。所 以 ,处理
好 能 源消 费 与 经 济 增 长 关 系 问 题 已成 为 我 国 未来 经济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新 焦 点 ,这 也 正 契 合 了 “ 二 五 ”规 划 与科 学 发 展 观 的主 十
列 中存在 的主 要频率 分量 ,从而把握该序列的周期波动特征 。
根 据 谱 分 析 方 法 的基 本 原 理 ,对 于 一 个 具 有 平 稳 随 机 过 程 的 时 间序 列 O l . ) = … . ,通 常 可用 傅 立 叶 级 数 来 拟 合 ,即 : 2 , Ⅳ
=
A+ c 2m/ + .i 7 t )e =,.门 ( ) o ∑( o = t B s 2r ̄ +, 1 ,, 1 s N nt N o 2- ) _
题思 想。
间序列的频率结构 ,掌握其 主要波动特征 ,从 而找出波动的主
要周期。 单 个 谱 分 析 ,就 是 对 某 个 经 济 时 间序 列 剔 除趋 势 和 季 节 因 素 后 的循 环 项 进 行 谱估 计 ,根 据 估 计 出 的谱 密 度 函 数 ,找 出序
近 年 来 , 国 内 外 众 多 学 者 对 能 源 与 经济 之 间 的关 系进 行 了 大 量 研 究 , 结 果 各 有 不 同 。 赵 丽 霞 ,魏 巍 贤 ( 9 8) 能 源 19 将 引 入 C b — Do ga 生 产 函 数 , 建 立 了 向 量 自 回 归 模 型 ob ul s ( AR),探 讨 了我 国 能 源 与 经 济 之 间 的 关 联 ; 曾胜 ,黄 登仕 V ( 0 9) 于 C b — o ga 生 产 函 数 ,运 用 D A方 法 对 我 国 20 基 ob D ul s E
石油能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石油能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作者:张娅楠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3期摘要:石油被誉为现代工业血液,不仅对国家意义重大,而且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尽管中国油气资源比较丰富,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人均占有量偏低。
鉴于石油对中国经济生活的影响广泛,中国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中国能源,并在保护同时提高石油能源的利用效率,还要合理利用海外石油能源,制定石油安全战略,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石油分布;进口;影响;策略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001-02石油被誉为现代工业血液,不仅对国家意义重大,而且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石油被广泛运用于交通运输、石化等各行各业,被称为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黑色黄金”。
它的流动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只要没有一种新的燃料能取代石油,国际间石油的争夺就不会停止。
一、中国石油分布状况及油量储存现状石油又称原油,它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来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
中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亿吨,占全国的81.13%;主要的产油区有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辽河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四川油田、华北油田等等。
根据新一轮的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国石油可采资源总量为150亿~200亿吨。
其中2020年以前可供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为150亿吨,2020—2050年随着技术进步和领域拓展,可供勘探利用的资源总量有望再增加50亿吨,达200亿吨,石油资源总量列世界第六位,亚洲第一位。
二、中国从国外进口石油渠道尽管中国油气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偏低。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考虑结构断点的再分析

GD 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以及从前者到后 者的单向因果关系。 国内文献方面 ,林伯 强( 2 0 0 3) 在三要素生产 函数的框架之下 ,
化 作为备择假设 时 ,检验 结果显示在此区 间内 ,中国能源 消费表现 为含 结构 断点的 趋势平稳数据 , 而不是真正的 l ( 2 ) , 由此可 知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将不会
存 在 我 们所 一般 讨 论 的协 整关 系 。
本文主要研 究非协 整背景下 ,1 9 7 9 到 2 0 0 8年改革开放 以来 3 0年间 中国能源消 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本文 主要的贡献在于揭示能源消费 中结构变化 及相应的趋势平稳属性 , 并引入T o d a a n d Y a ma mo t o( 1 9 9 5) 方法来建立能源消费 与经济增长之 间相互关系。 据我 们了解 , 国
究。
继涛 ( 2 0 0 7) 主要运
用 平 滑 转 换 回 归 模
关键 词 :能 源 消 费 经 济增 长 因果
关 系 结 构 断 点
型外 , 其 它三篇则 着 重 考 察 了 变量 问协
整关系 , 并在 协 整 成 立 的 条 件 下 运 用 误
差纠正模型 , 以发 现
协 整关系 ,尤其是前者 向后者 的单 向因果
内容 摘 要 :在 关 于 中 国 能 源 消 费 与 经 济 增 长 相 互 关 系的 研 究 中 , 以 能 源 消 费 、 经 济 增 长 两 个 变 量 的 平 稳 性 检 验 为起 点 ,确 定单 位根 ,发 现 协整 ,并 以 误 差 纠正 模 型展 开二 者 之 间 G r a n g e r 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二节 中国能源安全

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
1.地位:我国确定了“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的能源安全战略。其 中⑨ 石油 是我国能源安全的晴雨表,其供需关系变化是我国能源安全变化的缩 影。 2.石油供需变化 (1)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盛行⑩“中国贫油论 ”观点,我国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 赖进口。 (2)195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继 大庆 油田之后,我国又相继发现了胜利、大 港、任丘、辽河等油田,在1964年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 初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口国。
5.为解决我国面临的“油荒”“电荒”等能源问题,应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 用率。 ( ) 6.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排名第二的是石油;而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则位列 第一。 ( ) 7.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水电为主。 ( ) 提示: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且煤炭的比重在下降,石油、天然气的比 重在上升。
(2)特点 a.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④ 增长快 ; b.能源消费结构以⑤ 煤炭 为主,与世界上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有 线 ; d.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⑦ 配置错位 ,能源主要消费区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煤炭和 石油“北多南少”,天然气和水能“西多东少”,形成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 东输、西电东送的空间格局。大规模、⑧ 长距离 的输送使能源输送环节的安全 保障十分重要。
8.我国能源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是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首要原因。( ) 9.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使用能源的数量减少,种类增多。 ( ) 提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数量和种类都 将不断增多。
1 |能源安全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三五”能源发展总的目标要求:增强能源供 给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取得新突破,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幅度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逐步提高天然气消费 比重,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进展;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取得新突破,煤炭深加工和综合 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源发展更加开放,国际合作更加广泛深入;用能条件大幅改 善,普遍服务显著提高;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适应新常态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关系的实证研究

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参数估计,利用统计软件进行 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
模型结果及解释
模型结果
经过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得出中国能源 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结论。 具体而言,能源消费每增加1个单位, GDP增加0.75个单位。
VS
结果解释
这个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 上依赖于能源消费,而这种依赖关系是正 向的。这也验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 的能源消费支撑作用。尽管如此,这种依 赖关系并非绝对,因为能源消费对经济增 长的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能源利 用效率、产业结构、政策调控等。
同时,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可能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等,因 此其影响并不显著。
05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是实现经 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平衡发展的 关键。
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和优 化管理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能耗和能源消费量。
04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分析
Granger因果检验原理及步骤
首先,建立VAR模型,并确定模型的阶数。
最后,根据检验结果,判断变量之间的因果 关系。
Granger因果检验是一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 型(VAR)的统计方法,用于检验两个时间 序列之间的因果关系。
然后,利用F检验或似然比检验,对模型中 的变量进行逐个显著性检验。
能源消费现状
能源消费总量
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在逐年增长,其中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为主。
能源消费结构
传统能源消费仍占据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导地位,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逐渐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以石油资源为例

维普资讯
第 4期
20 0 7年 l 0月
华北 电力 大学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un l fN ahChn lcr o rUnv ri S ca S in e ) o ra o o i Ee ti P we iest o i ce c s a c y( l
Ab ta t E e g o re s te p e o d t n o h x se c n e eo me ti u n s cey , sr c : n r y s u c si h r c n ii ft e e itn e a d d v lp n n h ma o it o
能源是 人类 社 会 赖 以存 在 的物 质 条 件 之 一 ,
也 就成 为 世 界 各 国经 济 发 展 战 略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中 国是 世 界 上 最 大 的发 展 中 国家 , 时 也是 同 第二 大 能源 生 产 国 和 消 费 国 , 不 断 推 进 的tb r2 0
● 能 源 资 源 环 境 问 题 研 究
中国能 源 消费 与经 济增 长 之 间 的关 系研 究
— —
以 石 油 资 源 为 例
刘 宏 杰
( 中国社会 科 学院 财 贸所 , 京 10 3 ) 北 0 86
摘
要 : 源 是 人 类 社 会 存 在 和 发 展 的 先 决 条 件 , 国 民 经 济 增 长 的 重 要 物 质 基 础 。 随 着 中 国 经 济 的 迅 能 是
速 崛 起 , 源 消 费 量 不 断 增 长 。本 文 在 对 中 国 能 源 消 费 状 况 进 行 深 入 分 析 的基 础 上 , 用 协 整 理 论 和 G a g r 能 运 r e n
21-22版:2.2中国的能源安全(创新设计)

D.建地下水窖
解析 一般而言地表水匮乏地区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成为工业活动的限制
性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水资源短缺与耗水
量大的矛盾依然存在,循环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适用于长期用 水。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
集的水量有限,故A正确,排除B、C、D。
目录
1.预习新知
///////
[微思考] 石油资源短缺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 石油资源的短缺,将会影响到石油加工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 进一步影响到以石油为能源的汽车行业和以石油为原料的工业行业的发展, 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等。
目录
1.预习新知
///////
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 1.资源特点:煤炭资源_丰__富___,在数量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 2.利用煤炭的能源安全风险
目录
1.预习新知
///////
3.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地:_俄__罗__斯___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 家和地区。
4.国际石油供给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
出口国社会__动__荡__导致可进口石油数量减少 (1)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国际石油市场_价__格___垄断导致进口成本增加
(2)石油运输距离长:运输__通__道__不畅导致石油不能及时运达。
///////
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
1.世界能源的变化趋势
(1)能源发展:呈现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__技__术__创__新__活跃。 (2)能源利用:向清洁、_低__碳___、高效方向转型。 (3)能源需求:总量增长变_缓___的趋势。
目录
1.预习新知
2.我国未来能源的消费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3 年, 中国开始实施第 一 个 五 年 计 划 , 除 大 力发展能源工业外, 重点发展了高能耗的重工业, 这 一 时 期 的 能 源 消 费 弹 性 系 数 在 1.7 ̄3.6 的 高 位 区 间。1958—1960 年, 中 国 能 源 消 费 增 长 迅 速 , 经 济 “大跃进”发展战略使能源大量消耗和浪费, 三年的 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分别为 82%、36%和 26%, 而经济
无因果关系, 长期中二者之间是单向因果关系, 即 GDP 的增长促进能源消费的增加。”[8]目前有一些中 国学者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 行了实证研究。赵丽霞等( 1998) 利用 Cobb- Douglas 生产函数,“揭示了中国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 相关性, 表明能源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可 完全替代的限制性生产要素。”[9]。林伯强( 2001) 利 用 Johansen 多 变 量 方 法 考 察 了 中 国 能 源 消 费 与 GDP 等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 “能源总消费、GDP、能源价格及结构变化之间存在 长期的关系。”[10]马超群等( 2004) 对中国能源消费与 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 得出:“GDP 分别与总能 源消费、煤炭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 而 GDP 与石 油、天然气和水电之间无协整关系。”[11] 范雪红等 ( 2005) 对总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析, 认为 “2000 年以前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 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2000 年以后, 中国能源消费与 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12]王海鹏 等 ( 2005) 运 用 协 整 理 论 分 析 了 电 力 消 费 与 中 国 GDP 之间的长期 均 衡 关 系 , 得 出“ 中 国 电 力 消 费 与 经济增长之间 存 在 着 长 期 均 衡 的 协 整 关 系 。 ”[13]此 外, 倪铮等( 2005) 从产业层面对中国石油消费进行 了模型分析, 得出“采用分不同产业的误差修正模型 来预测石油消费量能够充分反映出国内产业结构的
变动对石油消费量的影响, 并且国内生产总值中第 二产业生产值具有显著的长期均衡调控作用。”[14]
上述研究多针对 GDP 和能源消费总量进行分 析, 并未就具体的能源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 关系分别进行定量研究。国内学者对中国石油消费 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较少, 对不同 的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分析更是不多见。本文运用协 整理论和因果关系检验两种计量分析方法, 深入研 究不同时间序列条件下中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 间的关系。
在中国能源消费中, 由于石油工业的产业链延 伸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很强的 瓶颈制约作用, 因此, 本文以石油资源为例, 深入研 究中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二、石油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整关 系和因果检验
对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对六个亚洲国家 能源消费和 GDP 关系的分析中发现,“六个国家中 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的能源消费与
刘宏杰 1, 邱立成 2
( 1.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836; 2.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 天津 300071)
摘 要: 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
能源消费量不断增长。从对中国能源消费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协整理论和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ΔLNGDP、ΔLNOILC( 如图 1) 。LNGDP、LNOILC 表现 同理, 对表 2 进行单整检验分析, 可知 LNOILC~(I 1) 。
出明显的非平衡性, 其差分序列表现出平稳的特征。
2. 协整回归分析
因此对以上两个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分析之前, 首先
由于 LNGDP 和 LNOILC 都是一阶单整变量, 故
( 3.071886) *
( 3.034863)
D( LNGDP, 2) = - 0.322245D( LNGDP( - 1) )
( - 2.997367) *
D( LNGDP, 2) = - 0.401097D( LNGDP( - 1) ) + 0.225463 D( LNGDP( - 1) , 2)
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而马来西亚、新加坡和 菲 律 宾 的 两 变 量 之 间 则 不 存 在 协 整 关 系 。 ”[3]Asafu- Adjaye 和 John( 2000) 对 印 度 、印 度 尼 西 亚 、菲 律 宾 和泰国的能源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 验, 结果表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的能源与收 入之间的关系是单向因果关系, 而菲律宾和泰国两 国能源与收入之间是双向因果关系, 能源与收入之 间存在着相关关系。”[4]Hondroyiannis( 2002) 通过实 证研究得出:“希腊的能源消费、GDP 和能源价格三 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5]Jumbe 和 Charles ( 2004) 对马拉维的电力消费和 GDP 关系进行了分 析, 得出“电力消费与 GDP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但是 从产业角度来看, 电力消费与农业总产值之间却不 存在长期均衡关系。”[6]Paul 等( 2004) 认为:“印度的 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 Granger 因 果检验, 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双向因果关 系。”[7]此外, Wankeun 和 Kihoon 通过对研究发现, “利用 1981—2000 年时间序列模型分析韩国的能源 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得到短期内二者之间
引言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能源供应不足的 情况下, 维持国家实力的稳定上升。”[1]因此, 能源成 为现代国家关心的首要问题之一, 能源战略自然也 就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同时也是第二大能 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在不断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进程中, 能源问题( 特别是石油问题) 愈来愈成为中 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因此, 正确认识能源 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实现二者之间的协调 发展, 是开放的中国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理论, 从不同的时间序列对中国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 中国石油消费与
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和单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 Granger 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 F04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2101( 2008) 01- 0016- 06
1954—1978 年, 有 16 个年份的能源消费弹性 系数大于 1, 说明在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 间里,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的能耗增长速度 高于经济增长速度。1979 年, 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 系数开始下降到 1 以下, 一直保持到 2001 年。2002 年, 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 1 的状况出现逆 转, 到 2005 年, 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 1.2、 1.6、1.6 和 1.3。可以看出, 无论从能源消费弹性还是 能耗强度方面均表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迹象, 重工 业发展特征相当明显。从能耗强度来衡量, 1981—
16
宏观经济
刘宏杰, 邱立成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2003 年 中 国 的 能 耗 强 度 是 美 国 和 日 本 的 5 倍 、13 倍, 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甚至低于印度, 处于相当落 后的水平①。从行业上看, 中国电力、钢铁、石化、轻 工、纺织、化工、有色金属等 8 个行业主要产品平均 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 40%; 钢、水泥 、纸 和 纸 板 的 单 位 产 品 综 合 能 耗 比 国 际 先 进 水 平 分 别 高 21% 、 45%和 120%; 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 25%以上, 比日本高 20%。这些指标反映了目前中国能源使用 浪费、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事实。与 2004 年相比, 2005 年中国主要原材料消费中 , 钢 材 4.0 亿 吨 , 增 长 20.1%; 氧 化 铝 1 561 万 吨 , 增 长 21.7% ; 水 泥 10.5 亿吨, 增长 9.0%。万元 GDP 能 耗 2.98 吨 标 准 煤 , 比上年增加 3%。
( 一) 1953—2004②年中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 之间的协整分析与因果检验
1. 单位根检验 计量经济学的经典模型是把回归方程中的变量 建立在平稳序列的基础上, 而对非平稳序列可能出 现虚的假回归现象, 传统的经典模型不能对此进行 准确的分析。因此, 协整分析把非平稳变量的长期均 衡和短期动态的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一种有效 的分析方法。
( 5.103305) ( 5.651654)
( 11.68837)
( 6.427973)
( - 7.566901)
R2= 0.997813
s.e.=0.053627
T=51 ( 1954- 2004)
序号 ( 1)
( 2)
( 3)
表 1 LNGDP 的单整性检验
DF 或 ADF 回归
D( LNGDP) =0.005508LNGDP( - 1) +0.404558D( LNGDP( - 1) )
2008 年1 月 河第北29经卷贸大第学1 学期报( 双月刊)
○ 宏观经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Trade
Jan.2008 200V8 o年l.2第9 N1 o期.1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 ——以石油资源为例
要检验变量的单整性。对 LNGDP、LNOILC 的 DF 和 可按 EG 两部法做协整回归并检验二者是否存在协
ADF 检验见表 1、表 2。在表 2 对 LNGDP、LNOILC 整关系。
的检验中, 函数( 1) 是对 LNGDP 的 ADF 检验, 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