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双向细目表
高一物理必修1考核内容和要求及练习卷双向细目表[1]
![高一物理必修1考核内容和要求及练习卷双向细目表[1]](https://img.taocdn.com/s3/m/913653944b35eefdc9d3339c.png)
高一物理必修1考核内容和要求及练习卷双向细目表[1] 高一物理必修1考核内容和要求及练习卷双向细目表说明:本练习卷对必修1各知识点作四点要求,A, 了解和认识:指了解、认识、描述、列举、识别、比较物理概念和规律。
这些题目在A卷出现。
,B, 理解:指能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能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及收集和整理信息等。
可按难易程度分别在A、B卷中出现。
,C, 应用:指能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能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
可按难易程度分别在A、B卷中出现。
,D, 实验:理解实验原理~能独立完成操作及测量~会数据收集与处理~尝试实验设计与创新。
这些题目在B卷出现。
题型与题量章节考核内容和要求选填作计择空图算参考系(A) 1 二 1、运动、空间建立一维、二维坐标系描述空间位置(A) 运时间和时刻(A) 1 动和时间的描质点(A) 1 2、质点和位移述位移和路程(B) 1 1矢量和标量(A) 1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B) 1 1 3、速度和加速加速度(B) 2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A) 1 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A) 三 1、匀变速直线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规律(C) 3 2 2 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B) 2 1 变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A) 1 速直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A) 1 3、自由落体运线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A) 1 运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规律(C) 1 1 动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探索的回眸(B) 的研究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A) 1 1 四 1、重力与重心重力及其测量,弹簧测力计读数(B) 1 相重心和稳定(B) 1 互作用形变、弹性(A) 1 1 2、形变与弹力胡克定律(B)弹力的应用(A) 1 1滑动摩擦、动摩擦因数(B) 1 1 3、摩擦力静摩擦(B) 1摩擦力的调控(A)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A) 1 五 1、力的合成合力的计算(B) 1力力的作用效果及分解(B) 1 1 2、力的分解力的正交分解(B) 与力的分解的应用(B) 1 1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B) 1 1 3、力的平衡平平衡的种类和稳度(A) 平衡条件的应用(C) 1 1 2 4、平衡条件的衡应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A) 1 六 1、牛顿第一定牛顿第一定律(B) 1物体的惯性(A)力律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C) 1 2 2 与2、牛顿第二定力学单位制(A) 1 运律牛顿第三定律(B) 1 动 3、牛顿第三定律超重和失重的解释(B) 2 1 1 完全失重现象(B)4、超重与失重实验与探究部分要求内容说明1(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理双向细目表

v-t 图像 频闪照相 速度的测量 加速度的测量 基本规律的应用 多解问题 运动实例分析
能力考查目标
来源 预估难度
理解
推理
分析 综合
运用 数学
实验
√
原创 0.95
√
原创 0.95
√
改编 0.80
√
改编 0.80
√
改编 0.60
√
√
改编 0.60
√√
改编 0.60
√√
原创 0.45
√
原创 0.75
√
直用 0.70
√
改编 0.50
√
√√
改编 0.40
√
√ 改编 0.90
√
√
√ 改编 0.80
√
改编 0.85
√
√
改编 0.80
√√√√
改编 0.40
0.70
2023级高一10月月考 物理双向细目表
题题分 型号值
14
24
34
44
54
选6 4 择 题7 4
84
10 4
11 4
12 4
实 13 6 验 题 14 10
15 8 计 算 16 12 题
17 16
合计 100
考点(内容和要求)
位移速度加速度 质点位移速度平均速度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多过程问题 v-t 图像 比例关系 刹车问题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双向细目表

14(8)15(8)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
17(8)
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
匀速直线运动s-t图象
10(4)
12(4)
了解伽利略对பைடு நூலகம்体问题的研究
7(4)
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研究
13(4)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16(8)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涉及反应时间的追及问题)
18(8)
第
三
章
掌握重力的三要素
基本相互作用
6(4)
共8分
占7%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11(4)
小计
48分
约占48%
12分
约占12%
40分
占40%
100
说明:
(1)高考对速度的要求由Ⅰ变为Ⅱ.滑动摩擦由Ⅱ降为Ⅰ,形变、胡克定律由Ⅱ降为Ⅰ,增加了弹性,要求为Ⅰ,矢量和标量由Ⅱ降为Ⅰ。
(2)预测平均分:65分左右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双向细目表
题型、要求
内容
选择
实验
计算
小计
Ⅰ
Ⅱ
Ⅰ
Ⅱ
Ⅰ
Ⅱ
第
一
章
认识质点
1(4)
共28分
占23%
参考系
2(4)
时间与时刻,矢量和标量
8(4)
位移与路程
3(4)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4(4)
理解加速度
5(4)
9(4)
第
二
章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打点计时器)
13(8)
共64分
占6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戴昱晖的双向细目表

高一物理必修1考核内容和要求及练习卷双向细目表
说明:本练习卷对必修1各知识点作四点要求
(A)了解和理解:指了解、理解、描述、列举、识别、比较物理概念和规律。
这些题目在A 卷出现。
(B)理解:指能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能实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及收集和整理信息等。
可按难易水准分别在A、B卷中出现。
(C)应用:指能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能实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
可按难易水准分别在A、B卷中出现。
(D)实验:理解实验原理,能独立完成操作及测量,会数据收集与处理,尝试实验设计与创
实验与探究部分。
新课标下的双向细目表

新课标下的《知识内容及考试要求细目表》
注意:
连续四年(必考)
三年(几率较大)
隔年(10年已经考查过的内容11年不考)
近两年(暂时不考)
四年一次都没有考过的(考10分)
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1.停表的使用和读数。
2.不单独考查电能表测量。
3.汽车挡风玻璃防水雾装置原理,汽车简单机械。
4.各版本(人教、沪粤、科教)叙述不一致的内容不考,如安全电压。
5.判断多次测量的目的:减小误差或总结规律。
6.电磁波只需知道概念,不考公式计算。
7.刻度尺不考估计值。
8.平面镜成像作图注意平面镜示意图画法。
9.量筒、烧杯示意图画法。
10.g若无说明取9.8N/Kg。
11.起重机、厨具所包含物理知识原理。
12.风力发电风速与功率关系,电学综合。
13.防核辐射、能源分类。
14.多项选择题有3个正确选项。
15.物理学史。
16.黑箱作图。
17.亚运会、十二五规划、新能源、环境、新兴材料。
18.以考试答题必备工具设计、进行实验探究。
19.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
高考物理双向细目表

高考物理双向细目表一、力学1. 力和运动- 力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质点和刚体的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牛顿第二定律和质量-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动力学公式与力的分解2. 动能和功-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 动能定理- 功的定义和计算- 功与能的转化3. 动量和碰撞- 动量的定义和计算-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的动能损失4. 引力与万有引力定律- 引力的概念和性质- 重力和物体的重量- 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和计算- 行星运动和开普勒三定律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 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热平衡和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传热和辐射2. 热量和功的转化-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 等温过程和等容过程的做功和热量3. 热传导与导热性- 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和传导率- 热传导的速率和热传导定律- 材料的导热性和导热系数- 热传导与材料的结构和温度差的关系4. 理想气体和气体动理论- 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状态方程- 分子平均动能和理想气体的内能-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的概念三、光学1. 光的传播与光的特性-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和弯折传播- 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概念- 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率的概念-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特点2. 物质的光学性质- 介质的透射、吸收和反射- 透明介质和不透明介质的区别- 材料的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光的色散现象和折射率的变化3. 光的光路与光学仪器- 光的光路和光线的分类- 光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透镜的成像特点和公式-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和使用4. 光的波动性和光的粒子性-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双缝干涉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光的波粒二象性和光子的概念四、电学1. 电荷和电场- 电荷的性质和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的定义和电场强度的计算- 点电荷、均匀带电球和均匀带电环的电场性质2. 电势和电势差- 电势的定义和电势差的计算-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电势差计算中的路径选择和参考点选择3. 电流与电阻- 电流的定义和电流强度的计算- 电阻的定义和电阻的计算- 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单位电功率和电功率的计算4. 电路与电源- 简单电路的组成和符号表示-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电路中的分流和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 电源的内阻和电源的最大功率输出五、原子物理与核物理1. 原子结构和常见原子模型- 原子结构的发现和玻尔原子模型- 基态和激发态的能级- 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的能级跃迁2.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 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和德布罗意假设- 不确定性原理的表述和效应- 电子的行为和波函数的概念3. 原子核的结构和放射现象- 原子核的组成和质量数、原子序数的定义- 放射现象:α衰变、β衰变和γ射线- 半衰期和放射性衰变曲线4. 核能与核反应- 核能的释放和核聚变与核裂变反应- 热核反应和核聚变反应的核反应方程- 反应堆的原理和利用六、本文总结本文对高考物理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双向细目表

1.通过实验,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弹簧弹力之间的关系
2.会作F与x的关系图象,并用图象来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三: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间压力的关系
1、会用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来探究滑动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
2、理解课本实验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优点
实验四: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五: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2、利用图象来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
高一物理必修1双向细目表
章节
考核内容和要求
题型与题量
选择
填空
作图
计算
二
运动的描述
1、运动、空间和时间
参考系(A)
建立一维、二维坐标系描述空间位置(A)
时间和时刻(A)
1
1
2、质点和位移
质点(A)
位移和路程(B)
矢量和标量(A)
1
1
1
1
3、速度和加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B)
加速度(B)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A)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天平、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物体的惯性(A)
1
1
2、牛顿第二定律
高一物理必修2双向细目表(excel版)

1
3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
❤❤❤❤
11
4
平抛运动计算(平抛与斜面)
❤❤❤❤❤
11
5
实验:平抛运动
❤❤❤❤❤
1
6
斜抛运动
❤❤
1
7
线速度、角速度、周期
❤❤❤❤❤
11
8
向心力的来源
❤❤❤❤❤
1
9
匀速圆周运动
❤❤❤❤❤
1
10
水平方向的圆周运动
❤❤❤❤
1
11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
❤❤❤❤❤
1
12 圆周运动中的相遇追、周期性多解性问题
❤
1
13
离心现象
❤❤❤
1
14
日心说和地心说
❤❤
1
15
开普勒三定律
❤❤
1
16
引力常量
❤❤❤
1
17
万有引力定律
❤❤❤❤❤
1
18
天体质量、密度的计算
❤❤❤❤❤
1
19
宇宙速度
❤❤❤❤❤
1
20
卫星运行参量的比较与计算
❤❤❤❤❤
1
21
卫星的变轨与对接
❤❤❤
1
22
同步卫星特点
❤❤❤❤
1
23
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地面物体
❤❤❤
1
45
功率(瞬时功率、平均功率)
❤❤❤❤❤
1
46
机车启动问题
❤❤❤❤
1
47
平抛+圆周+功能关系
❤❤❤❤❤
1
48
弹簧+圆周+平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题――第3,4,6,8,9,12,15题,共计27分,占27%
改编题――第1,2,5,7,14,16,17,18,19题,共计60分,占60%
引用题――第10,11,13题,共计13分,占13%
3.难度预测:0.7-0.72
4.均分预测:68-72分
A
9
4
教参
物理概念
A
10
4
网络
自由落体、图象
A
11
4
网络
万有引力
B
12
4
教参
圆周运动
C
13
5
教参
实验数据处理
B
14
7
网络
作图、实验分析
B
15
6
教参
实验原理、结论分析
C
16
8
教材
动力学分析计算
A
17
9
媒体,教材
天体运动
B
18
12
生活,教材
圆周运动、平抛
B
19
12
教材,试题研究
牛二律应用
C
20
附:
1.能力要求说明:A――容易题B――中等难度题C――较难题
2006-2007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双向细目表
题号
分值
出 处
考试说明分布
考试内容
能力要求
1
3
教材
物理学史
A
2
3
教材、教参
理想模型
A
3
3
教材
超重、牛三律、
惯性、运动合成
A
4
3教材习题ຫໍສະໝຸດ 牛二律理解A5
3
改编
平衡、牛二律
B
6
3
教材
受力及运动分析、物理图象、平衡
B
7
3
教参
受力及运动分析
C
8
4
教材
物理量及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