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优秀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归纳课文描写的乡下生活的场景。

教学过程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回顾古诗:同学们,乡村生活是美好的,像一幅画卷,一起回忆一下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清平乐村居》。

2、导入新课:还有一位老人,他离开家乡几十年了,后来终于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当看到家乡的美丽景色,禁不住写下了这样一篇美文——《乡下人家》,请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读一读。

2、认读生字新词。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构、饰、蹲、率、倘、眠”。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指导,学生仿写。

(“构”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勾”,不要写成“勺”。

“蹲”是左右结构,右边“尊”中的短横一定不能忘记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作者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眼中的乡下人家,请用横线画出来。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通读课文,作者介绍了哪几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简单概括一下。

(瓜藤攀檐图、鲜花绽放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秋夜睡梦图。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课题:乡下人家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情感态度:学习作者描写乡下人家的相关景物,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探究学习阶段】阅读理解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炊烟(节选)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

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的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早晨,天色往往最见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

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

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让人惬意的。

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

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

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里喜欢。

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

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亦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

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

(1)“归心似箭”的意思是________。

这个词语中含有________的修辞手法,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用“________”画出来,并仿写一句。

(3)短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________的,中午的炊烟是________的,黄昏的炊烟总会让人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案】(1)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

形容回家心切;比喻;泪如(2)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

示例:傍晚的阳光很温柔。

(3)时间;惬意;随意;有很多的感慨(4)短文表达了作者钟爱炊烟,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14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理解时令、屋檐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3.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描绘引入。

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喧嚣的都市,步入乡村,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们今天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揭题)二、初读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号,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句。

3.全班交流。

4.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5.默读课文16自然段,想想描写了哪几处乡村的风景。

第一自然段:屋前的瓜棚;第二自然段:门前的花、屋后的竹;第三自然段:房前屋后的鸡群;第四自然段:屋后的小河;第五自然段:傍晚吃饭的情景;第六自然段:瓜架上的纺织娘。

三、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生字的情况。

音:指名读、齐读。

(重点正音:棚péng不读póng;率shu ài翘舌;眠mián不读mín)形:采用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谐的右下部分是白不是日;冠是上下结构,寸应写在冖里面;2.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读完后你想说点什么吗?2.想想文中描写了哪几处乡村风景?3.你对哪一处风景最感兴趣,找出来并读读。

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4.喜欢同一处风景的同学在一起品读,交换自己的看法。

5.有感情齐读全文,并想像画面。

6.你觉得这篇乡村课文写得怎么样?(形象、生动)二、积累好词、佳句。

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三、画。

把你喜欢的一处风景的段落多读读,并展开想象把它画出来。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第一课时无论什么时候,乡下人家都有独特、迷人的风景,令人神醉。

那些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能让我们感受到农家生活的自然和谐,朴实欢快。

走进农家,体验乡村生活,你将会感到生活是那样的美好。

一、作者我知道:陈醉云,现代小说家、诗人。

著有《玫瑰》《游子的梦》等书。

陈醉云对乡下人家的生活非常喜欢,对宁静、质朴、悠闲、舒适的乡村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留恋。

二、知识积累:1、我认识下列词语(给下列词语注音):()()()()()棚架屋檐装饰芍药鸡冠()()()()()觅食捣衣归巢和谐催眠2、多音字组词:__________( ) ________( )冠率___________( ) ________( )3、辨字组词:棚()饰()率()耸()绷()怖()摔()茸()捣()搬()谐()瞧()岛()般()楷()焦()4、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藤叶()的农家风光()的浓阴()的竹笋()的梦乡()的风景5、有很多词表示“看”的意思,我能写出几个,并选词填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1)星期天老师带我们()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上课了,同学们()黑板,认真听老师讲课。

(3)周总理审阅稿件时不是()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6、“率”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它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能从这些独特迷人的风景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想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生活场景说说自己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装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采用了______________的方法,把农家小院装点的别致生动、亲切可爱、质朴自然,无人工雕琢之感。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 乡下人家 导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 乡下人家  导学案

《乡下人家》导学案学习目标一、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装饰、耸着、瞧见、率领、捣衣、向晚、归巢、和谐、辛苦、觅食、大丽菊、催眠曲、鸡冠花、天高地阔”等词语。

二、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热爱乡村生活。

三、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学习重点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知识链接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小诗并把自己读后的感受批注到诗的旁边。

(课本104页)自主预习一、初读课文(一遍),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生字借助字典标注拼音,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并组词。

(组两词:书中、课外各一个)二、我能在词语盘点里标出第二十一课的词语并正确认读。

三、再读课文(一遍),理解词语。

不理解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来理解,并把意思标注在书中的词语旁边。

四、熟读课文(多遍),直到读正确读流利。

(字音读正确,读准轻声、儿化、多音字、变调,不丢字、不填字、不颠倒、不重复,读出长句子中词语的停顿。

读不通的地方重点反复读)五、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乡下人家,,,都有的风景。

”我能给文中每一处风景起一个小标题:、、、、、、。

合作交流通过读课文,我对课文第()自然段描写的乡村风景最感兴趣,我还能继续认真默读课文,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到最感兴趣的段落旁边,然后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批注方法提示:1.抓关键词语谈体会。

2.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3.从文章中心入手谈体会。

4.对于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点明所用修辞手法和作用谈体会。

5.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体会。

6.理解标点符号谈体会。

7.结合全文内容谈体会。

)交流方式:首先告诉同学自己最感兴趣的乡村风景是,然后谈体会,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探究展示课文写了乡下的春天、夏天、秋天,很遗憾作者没有写冬天,那么你想象中乡下的冬天是怎样的?用语言描绘一下:反馈总结课文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十分形象、生动,我要把它摘抄下来。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第【1】篇〗《乡下人家》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檐、饰、棚、捣等10个生字。

正确读写“棚架、装饰、归巢、捣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难点:1.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播放乡下风光,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风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配乐播放乡村风光)2.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欣赏着这些美景,你仿佛来到了哪里?(乡下,乡村)是的,这些风景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乡村。

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作家陈醉云先生,一起走近《乡下人家》(板书:乡下人家),去感受那自然和谐、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来,让我们亲切地读读课题。

(齐读)二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拿起课文。

听清要求: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生字新词,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想一想当我们走近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生字新词检查反馈。

师:请看大屏幕,老师来检查一下字词学习的情况。

出示:觅食捣衣归巢照例率领时令天高地阔月明人静(1)谁来读读第一组?(你读起来字正腔圆,真好听!)这三个生字(觅、捣、巢反红)容易写错,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觅:部首是爪字头,爪字的变形;捣:右边不要写成鸟;巢:上半部分是三个撇点,你看,真像小鸟用树枝在搭窝。

)(2)谁来读第二组?(你的声音真响亮。

)你能给这组的词语找找近义词吗?真能干!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

这里的“率”字也有点难写,它的笔顺是先中间,再两边,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3)谁来读读第三组?读着这两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预设:高高的蓝天,广阔的大地,乡村就是这样的“天高地阔”。

部编版四下《乡下人家》导学案

部编版四下《乡下人家》导学案

《乡下人家》导学案★设计: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油石小学谭新福★评析: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教研室朱国华【学习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课【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构成、装饰、率领、觅食、踏步、倘若、描绘、和谐、催眠”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抓住“独特、迷人”的关键之处,品味乡下人家的场景美。

4.了解文章结构,学习并运用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乡村生活的美。

[学习重点]1.抓住“独特、迷人”的关键之处,品味乡下人家的场景美。

2.了解文章结构,学习并运用对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乡村生活的美。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一、课前预习,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添字,并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屋檐.(yàn yān ) 装饰. (shì sì) 鸡冠.(guān guàn) 捣.( dào dăo) 乱和谐.(xué xié) 棚.(péng béng) 架率.(shuài lǜ)领觅.(mì nì)食(2)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圈出来,大声读一读,再完成下面的练习。

构成、凤仙、装饰、顺序、照例、踏步、率领、觅食、捣衣、倘若、向晚归巢、和谐、高耸、鸡冠花、催眠曲、天高地阔、月明人静①照样子,写词语:天高地阔②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装饰——觅食——倘若——和谐——③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时令:在文中指。

捣衣:在文中指妇女们在石头上。

向晚:在文中指。

天高地阔:在文中指夏天,乡下人家喜欢把饭桌搬到室外,坐在,享受美味的晚餐。

2.课文内容了然于心。

(1)我读了___遍课文。

我读的最通顺的是第____自然段。

(2)我发现课文共____个自然段。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课题:乡下人家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情感态度:学习作者描写乡下人家的相关景物,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探究学习阶段】阅读理解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让人敬畏的生命或许我们会认为胡杨不喜水,是天生的耐旱植物。

然而错了,实际上胡杨是非常喜欢水的,没有水就没有它的生命。

它的种子必须遇到河流、吸足了水之后才能发芽,不发芽当然就不能成长,自然也就没有生命。

有人会问,现在胡杨生长的沙漠里没有河流啊?它们是怎样生长的?这是问题的关键。

的确,这里现在已经没有了河流,可当年却是有河流的,追随河流的胡杨种子在这里吸足了水,扎下了根,长成了林。

不承想,河流断流了,胡杨的生存受到了严重挑战,怎么办?环境无法改变,只能从自身做起。

胡杨的做法是惜水如命,即充分吸收那点微量的雨水,尽力保存在体内不流失。

幼苗时,它在叶子上下功夫,尽量让自己的叶子长得细小,形似柳叶。

这样,减小了蒸发面积,减少了水分蒸发。

随着逐渐长大,细小的叶子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叶子则渐渐变成卵状,直至变成杨树叶的形状。

叶子大了,蒸发量必然大,又会造成过多的水分蒸发散失。

胡杨还是在叶子上下功夫,每片叶子上都长了一层蜡质物,很有效地保住了体内的水分。

这样,它们才得以生存。

面对环境的变恶,不是苟且偷生,自怨自艾,而是顽强求生,,这怎能不让人敬畏呢?不但这样的植物让人敬畏,这样的人也让人敬畏。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敬重—________ 坚强—________ 周而复始—________(2)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的确,这里现在已经没有了河流。

________②不承想,河流断流了,胡杨的生存受到了严重挑战。

________(3)“面对环境的变恶,不是苟且偷生,自怨自艾,而是顽强求生,生生不息,这怎能不让人敬畏呢?”给句子换一种表达方法,使意思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优秀导学案指导老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我要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我要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方法感情朗读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展示学习法、结合插图想象意境★预习任务1.读准字音,会写词语,想办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读熟,弄清楚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3.画出喜欢的地方,写写自己的感受。

★预习收获:一、我会注音并组词。

(每个字组两个词语)棚()饰()冠()菊()瞧()率()二、我发现了这些好句子。

三.课文内容我知道。

1、我读了___遍课文。

我读的最棒的是第____自然段。

我能把它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

2、我发现课文共____个自然段。

第1—6自然段分别描述了这样几幅画面:①瓜藤攀檐图;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

第7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四、预习课文后乡下生活给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问题自己在阅读中生成的问题小组讨论归纳后生成的问题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学习任务【任务一】你最喜欢文中乡村生活的哪个场景?请你有感情的读出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任务二】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任务三】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乡村风景的美的?★个性修改补充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读课后“阅读链接”,写写自己的感受。

◆读下面的话,回答问题。

1.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这些句子在文中起了的作用。

2.课文题目是“乡下人家”,从课文内容来看,是写一户,还是几户人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3.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的作用。

全文写了季节的景物。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22*《牧场之国》导学案指导老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8个生字。

2.我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荷兰独特的牧场风光之美。

3.我要体会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学习方法抓住优美的句子体会知识链接阅读课后“资料袋”★预习任务1、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并读准字音。

2、用心读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兰的独特风光。

3、画出喜欢的句子,简案写写自己的感受。

4、搜集关于荷兰的资料,了解荷兰的情况。

★预习收获一、我的读文收获。

1. 课文第一句话“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是本文的_________,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

2. 荷兰,是水之国,这里一条条______________纵横交错,宛如棋盘。

3. 荷兰,是花之国,花卉品种达二百多个。

那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处处大大片大片的鲜艳夺目的国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兰,也是牧场之国。

这里有丝绒般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花牛,这里有辽阔无垠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骏马,这里有白色的_______________、黑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鸡和_______________的长毛山羊……5、我觉得荷兰牧场白天__________________,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将下列拼音补充完整。

x q j ch y m镶嵌公爵牲畜辽阔无垠模样三、我会读下列词语,并能准确、工整的抄写一遍。

遮掩镶嵌赞许吆喝微弱严肃沉没偶尔丝绒铃铛★我的疑问问题自己在阅读中生成的问题小组讨论归纳后生成的问题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学习任务【问题一】荷兰为什么被称为“牧场之国”呢?(在文中找出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句子)【问题二】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问题三】你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个性修改补充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根据文章内容选择答案。

(可多选)1. 荷兰是牧场之国,是因为在低地和草原上生活着许多靠食草为生的牲畜,本文列举了()A.牛B.羊C.马D.猪E.鸡F.鸭G.鹅2.荷兰是水之国,是因为那里有许多的()A.江B.湖C.潭D.运河3.荷兰是花之国,而本文没有写荷兰的花。

你知道荷兰主要生产了哪些花吗?()A.玫瑰B.郁金香C.牡丹D.菊花★摘抄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古诗词三首》导学案指导老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耕田、箸笠”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并能默写前两首诗。

3.我能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浙江省温州)人。

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风光的诗篇。

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和称“永嘉四灵”。

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

●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诗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和称“南宋四大家”。

●张志和唐代诗人。

字子同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市)人。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

★预习任务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耕田、箸笠”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读熟读通。

3、想办法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写在书上。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习收获一、我会注音。

蚕()桑()昼()耘()绩()塞()鹭()笠()二、我会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供()();当()()了()();塞() _()三、我会解释词语。

子规:________ 了:________ 杂兴:________ 耘田:________绩麻:________ 未解:________ 供:________ 傍:________四、我发现文中前两首是____,最后一首是____,“渔歌子”叫________。

五、我理解了三首古诗词的意思,我要与同学们交流。

★我的疑问问题自己在阅读中生成的问题小组讨论归纳后生成的问题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学习任务(运用前面学习时总结的学习古诗方法开展学习)【任务一】三首古诗词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乡村四月》表达了诗人《四时田园杂兴》表达了诗人《渔歌子》表达了诗人【任务二】比较分析,看看三首古诗词有什么异同点?【任务三】你最喜欢哪一首?说说你的理由?★个性修改补充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品析诗情:阅读理解《渔歌子》,完成下列习题。

1、诗人写了哪些景物?重点写了景物的哪些方面?2、词中描写的动态的景物有什么?静态的景物又有哪些?(找出相应句子)3、你从“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中可以看出诗人有着怎样的心情?4、如果将这首词中的景色画出来的话,画中会有哪些颜色呢?★读一读《渔歌子》,想一想,把你脑海中的画面画在下面方框里。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24《麦哨》导学案指导老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8个生字。

2.我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的童年生活。

3.我要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

学习方法感情朗读读文;理解描写生动的语句;★预习任务1、认识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读熟。

3.画出描写生动的地方,写写自己的感受。

★预习收获1、我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抄两遍)掠过湖畔衬衫晶莹招呼清凉肺腑麦浪鹅黄嫩绿芽雹初放此起彼落2、我会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和()();剥()()应()();乐()()3、多美的色彩!快来给它组短句。

红扑扑()鹅黄嫩绿()雪白()浅黄色()黑白相间()金黄()4、我发现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

5、预习完后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疑问问题自己在阅读中生成的问题小组讨论归纳后生成的问题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学习任务【任务一】文中孩子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找出相应的句子说一说。

【任务二】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任务三】想想作者为什么用省略号结尾?★个性修改补充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排比句写一段话。

-------------------------------------------------------------------------------------------------------------------------------------------------------------------------------------------------------------------------------------------------------★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

“擎起”意思是();用这个词可以体会到麦穗儿(),使人联想到()。

2.从文中找出表现乡村孩子快乐生活的话,写下来。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语文园地六》导学案指导老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我要培养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