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合集下载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
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兴起
(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3)北上进军 (4)定都天京 (5)北伐西征
北 伐 形 势 图
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在鄱阳湖被太平 军打败的曾国藩 欲投水自尽
“中宵念此,魂梦屡惊”
措施

的 时间 将 领


北伐
为了推 翻清政 府 为巩固 天京大 本营
背景资料陈列室
材料三: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 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 不足。
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上述材料的含义,从而准确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 “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外国侵略
的危险局面。
三、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原因: (2)过程: (3)影响: 2、重建领导核心:
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核心
天王洪秀全
组织了一系列的军事战斗
颁布《资政新篇》
三、天国悲剧
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原因: (2)过程: (3)影响: 2、重建领导核心:
直接推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反映 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 特点 同时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进步性: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 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 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 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局限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 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 (革命纲领)
《资政新篇》 (治国方案)
激 化
农民阶级
自然灾害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 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 ②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
1. 背景和起因:
- 发生时间:1851年-1864年,持续了14年之久。

- 发生地点:主要在中国南方地区,以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

- 起因:基于基督教教义的怀疑和反思,加上对清王朝统治的不满。

2. 领导人和组织:
- 主要领导人:洪秀全(太平天国"天王")、杨秀清、韦昌辉等。

- 组织体系:建立"天朝"政权,模拟清王朝体制。

3. 发展过程:
- 拱卫起义(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的开端。

- 攻占南京(1853年):建立"天朝"都城。

- 广阔疆土(1856年):疆土最大时横跨16个省。

- 江南基地(1860年后):后期仅存江南地区。

4. 影响和结果:
- 造成了大规模的流离失所、民间伤亡。

- 加剧了清朝中央集权的削弱。

- 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西方列强武力介入埋下伏笔。

- 最终在1864年被清军彻底剿灭。

5. 历史评价:
- 具有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

- 具有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色彩。

- 带有一定的农民起义和宗教运动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归纳总结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归纳总结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归纳总结太平天国运动,起始于1850年,结束于1864年,历时14年。

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运动。

本文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线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该运动的发展过程。

1850年:- 1月:太平天国运动的先驱洪秀全于广西梧州举行天理教宗教活动,宣布建立太平天国。

- 2月:洪秀全在激进宗教信仰的基础上,组织起义将农民武装起来。

- 3月:太平天国运动的起义规模迅速扩大,各地纷纷响应,许多地区出现大规模冲突。

1851年:- 7月:太平军攻占广东广州,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转折点。

- 9月:太平天国王室建立首都天京(今南京),宣布开创“天国纪元”。

1852年:- 3月:太平天国军攻占安庆,建立太平天国江南王府。

- 4月:太平天国军开始进攻上海,但未能攻克。

1853年:- 1月:太平天国军围攻英法联军在广州的驻地。

- 5月:太平天国军占领苏州,推翻清朝的地方官府。

1854年:- 3月:太平天国军攻打南京,并将其占领,成为太平天国的政治中心。

1856年:- 4月:太平天国军夺取杭州,对清朝南方地区形成威胁。

1858年:- 1月:太平天国运动与太平军内部发生分裂,导致内部冲突和混乱。

- 6月:太平天国军围攻天津,但未能攻克。

1860年:- 6月:太平天国军攻打北京,遭到清朝军队的猛烈反击,未能攻克。

1861年:- 3月:太平天国军攻占武昌,并宣布将其作为新的首都。

- 7月:太平天国王室发生内斗,洪秀全被迫宣布退位。

1864年:- 3月:太平天国运动最后一位王室领导人李秀成被清军击败,太平天国运动宣告结束。

本文总结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线,系统梳理了从起义初期到运动结束的14年发展历程。

通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归纳,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这场历史事件的演变和影响。

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doc资料

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doc资料

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阶级矛盾尖锐——主要原因 (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反封建)2、外国的入侵战争赔款、经济入侵(引申出太平天国反帝性质)3、自然灾害两广地区严重(太平天国爆发于广西的直接原因)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社会矛盾发展了,危机加深了,从而导致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以反封建为主的全国人民大起义。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

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二、酝酿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1)思想来源: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引出思想特点)(2)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3)教义:①“皇上帝”唯一真神论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③打倒“阎罗妖”注意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

2、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准备)三、兴起1、金田起义 1851年2、永安建制 (点出太平天国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3、攻占武昌4、定都天京(正式与清朝对峙)四、高潮1、《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①土地:不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②产品:圣库③评价:A、积极: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斗争的思想结晶。

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局限:太平天国追求的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生产。

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是一种空想。

平均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革命初期,农民无田无粮,平均主义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但在革命初步成功后,农民分得部分田地,它又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军事全盛(1)北伐:(2)西征:鄱阳湖口大捷(3)东征:攻破江北、江南大营小结: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不堪压迫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

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1)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帝国主义的任务,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具备的。

天平天国发展历史过程

天平天国发展历史过程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也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后建立“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于此,号称天京。

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1856年,太平天国完成三大军事行动,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

洪秀全挽救危局的主要措施:重建领导核心。

洪秀全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担任军事指挥,先后封他们为英王、忠王;洪秀全又封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

1872年,最后一支太平军部队,翼王石达开余部李文彩在贵州败亡,太平天国终结。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1)兴起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③自然灾害严重④主观原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和发动民众起义(2)经过:
①1851年:金田起义;永安建制②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重点,见教材47页)
③1853-1856:北伐;西征;天京突围(东征)
④1856-1857年:天京事变,石达开率军出走。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⑤1859年: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重点,见教材48页)
⑥1860年:(二鸦后,太平军攻打上海时)外国侵略者开始勾结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
⑦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第1 页共1 页。

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太平天国历史过程

一、从金田起义到进军南京:
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初建政权:1851年秋,攻占永安,初建政权。

定都天京:永安突围北上,1853年春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都,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朝对峙。

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高潮的表现:
政治: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军事:1856年,太平天国完成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三、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
1. 1856年,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

2. 洪秀全挽救危局的主要措施: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为英王、忠王,担任军事指挥;洪秀全又封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3. 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包括哪些著名战役及结果:
1858年,破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

三河镇大捷,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1860年,破江南大营;向东拓展,在上海附近遭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攻击。

1860年,1861年安庆陷落,陈玉成牺牲。

4.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62年,清军围攻天京,1864,湘军攻破天京,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是怎么样的

太平天国运动是怎么样的

太平天国运动是怎么样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公元1851年到1864年间的一场旨在推翻清王朝的农民起义,最后以天京沦陷告终。

那么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的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运动简介太平天国运动起于1850年金田起义,终于1864年洪秀全病逝洪天贵遇害,一场农民主导的运动,历经十余年,席卷大半个中国,其成功与失败,常常令后人感慨唏嘘。

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百姓税赋沉重,从北至南,白莲教、天理教、捻党、斋教、天地会等民间反抗政府运动此起彼伏。

1844年开始,洪秀全创立上帝教,随后在他和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等人的宣扬组织下,上帝教在两广地区迅速壮大。

1850年,各地教众在洪秀全的号召下,在广西金田集结整编。

1851年1月11日,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从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开始了。

在“同食同穿,一律平均”口号的鼓动下,起义队伍不断壮大,1853年3月20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应该说,建国初期,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建立一个与清王朝截然不同,“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国度,《天朝田亩制度》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很快,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治理国家能力缺乏逐渐暴露出来,加上他们思想深处封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享乐欲望不断膨胀,这个新兴政权很快由盛转衰,最终在清王朝的反扑下走向灭亡。

能力缺失无疑是太平天国领导者们遇到的最严重的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执政纲领先天不足。

跟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农民起义类似,太平天国缘起于宗教迷信,所不同的是,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发扬的是拿来主义精神,____义成了他们发动组织群众的工具,然而他们宣传的绝对平均主义与力图建立的个人权威,一开始便注定拜上帝教以及后来建立的太平天国政权是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产物。

其次,经济政策难以施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尖锐——主要原因(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反封建)
2、外国的入侵战争赔款、经济入侵(引申出太平天国反帝性质)
3、自然灾害两广地区严重(太平天国爆发于广西的直接原因)
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社会矛盾发展了,危机加深了,从而导致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以反封建为主的全国人民大起义。

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

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二、酝酿
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
(1)思想来源:西方基督教、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引出思想特点)
(2)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
(3)教义:
①“皇上帝”唯一真神论
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打倒“阎罗妖”
注意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

2、冯云山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准备)
三、兴起
1、金田起义1851年
2、永安建制(点出太平天国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3、攻占武昌
4、定都天京(正式与清朝对峙)
四、高潮
1、《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
①土地:不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②产品:圣库
③评价:
A、积极: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斗争的思想结晶。

成为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局限:太平天国追求的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生产。

平均主义不切实际,是一种空想。

平均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革命初期,农民无田无粮,平均主义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但在革命初步成功后,农民分得部分田地,它又易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2、军事全盛
(1)北伐:
(2)西征:鄱阳湖口大捷
(3)东征:攻破江北、江南大营
小结:
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不堪压迫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

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1)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帝国主义的任务,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具备的。

由于其反帝又反封,所以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2)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

把西方基督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创立拜上帝教。

用宗教形式宣扬反封建思想。

(3)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尽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以求的愿望。

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尽管它有诸多新特点,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因此它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的继续。

它最终也不可能给中国指出光明前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