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合集下载

太平天国运动概况

太平天国运动概况

太平天国运动概况:原因①鸦片走私猖獗,银价上涨。

②手工业者破产。

③巨额赔款使人民负担加重。

④自然灾害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后激化经过酝酿组织一发动起义一永安建制一突围北上一定都天京一颁布纲领一北伐、西征一东征(全盛时期),天京变乱一太平天国助御战一天京陷落结果及原因失败。

①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力最过于强大,联合绞杀太平天国运动。

②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新特点在反封建的同时又反侵略;洪仁玕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地位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时间长,规模大,提出了农民阶级的上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意义①加速了清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②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③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④开始反封建反侵略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具有深远影响。

⑤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教训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3、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4、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5、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7、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8、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1、反封建: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2、反侵略:对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3、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

4、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1太平天国

3.1太平天国

专题三第一节太平天国【学习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教学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

3.【教学难点】: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自主学习】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兴起的原因:根本原因:腐败的和沉重的剥削,导致激化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外民族矛盾激化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组织准备:1843年,洪秀全在广西创立拜上帝教2、兴起和发展:兴起: 1851年1月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攻克永安后,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发展:1853年太平军攻克,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3、全盛时期(1853年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西征: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天京突围:打垮了江南江北大营,巩固了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二、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内容:土地分配:废除封建地主阶级,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圣库)。

3、评价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空想性: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圣库制,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

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违背了的客观规律。

三、转折-----天京变乱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四、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主要功绩:
(1) 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的最早探索
(4) 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
中国革命实质上是一场农民革命,主力军是农民。 教训:受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
主革命的重任。
发 展 形 势
空想性:没有真正实施。主观原因:
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社会发展 规律,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根 本无法实现的空想。客观原因:缺乏安 定的环境。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 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
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三人丑田, 好丑各一半.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 荒.则移彼丰处,以赈彼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 处,以赈彼荒处.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 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 匀,无人不饱暖也.
永安建制
说明了这个新生的农民政 权一开始就依照旧的封建 制度进行内政建设→农民 阶级之局限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洪秀全利用拜上帝教作为组织农民起义的工具 说明了什么? 农民阶级不是先进阶级,缺乏科学理论和先进革命纲领 所以它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 “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 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只有把那些违反上 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 享太平”的大同社会。
(一)天京事变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1、原因:
洪杨矛盾(直接原因) 洪 2、概况:

马克思眼中的太平天国运动

马克思眼中的太平天国运动

马克思眼中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要影响的农民起义运动。

而对于这场运动,马克思也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本文将从马克思的视角出发,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运动特点以及马克思对于这场运动的评价。

一、历史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困境下,封建剥削和社会不公使得广大农民生活贫困困顿,民不聊生。

1860年代,由洪秀全等人组成的太平军在广东兴起,继而发展壮大,从而形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面。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1. 宗教性质鲜明太平军的核心是基督教思想派别太平道,在宣传中强调信仰上帝、打击邪恶和建立理想国家的观念,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这种宗教性质的运动特点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不同于其他农民起义的独特性。

2. 高度组织化和纪律性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非常重视组织建设和军事纪律,严格规定军纪,实行严密的军事指挥体制。

这种高度组织化和纪律性为太平天国运动的迅速崛起和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力保障。

3. 社会主义色彩浓厚在太平军的纲领和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印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因素。

太平天国运动试图通过平分土地、取消私有财产,实行等级制度废除,追求社会平等和公正。

这种社会主义色彩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一场突破封建社会秩序和开启中国社会变革的有力尝试。

三、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了深入观察和研究,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具有革命性质的农民起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中国农民的革命潜能。

对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的农民剥削和压迫,太平军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诉求,表达了他们反抗封建制度的愿望。

其次,马克思赞赏太平天国运动的组织和纪律性。

他认为太平军在高度组织化和纪律性的领导下,能够一度占领广阔的领土,并对外展开进攻,显示出了中国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战胜外敌的能力。

太平天国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

太平天国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正确答案
C
试题分析:要注意“时代特点”的含义,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正是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除具备其他农民运动反封建的性质外,它还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新任务。

从世界形势来看,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思潮,《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也就符合了时代的新特点。

故太平天国新的时代特点是②④。

点评: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
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拓展延伸: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表现出的新特点

拓展延伸: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表现出的新特点

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起义相比表现出的新特点
1、背景有所不同:以往的起义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自然灾害。

而太平天国起义则更增加了一层战争赔款
2、起义形式不同。

过去的起义也有利用宗教的,但大多数是中国自身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是外来宗教,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特色。

3、大平天国领导人的思想有变化,尤其以洪仁玕为代表的进步人士,大胆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与外国人打交道,当西方列强提出以国家利益为交换条件支持太平天国时,被太平天国拒绝了,这些现象都是以往的农民战争不可能遇到的问题。

5、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除《天朝田亩制度》外,还有《资政新篇》,它反映出一部分领导人要求学习西方的愿望。

太平天国的失败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结果。

1 / 1。

四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四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在进行反封建的同时,担负起反侵略的任务。

2:领导人向外国学习,寻求救国道路。

①洪秀全根据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教②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完整方案。

五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评价1:主要内容①兴办近代企业②建立新式海陆军③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2:评价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但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和思想,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改变了社会风气,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六早期维新思想家;中日甲午海战。

1: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薛福成。

2:甲午海战:1894年,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舰队,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中方主要军舰:定远号、镇远号、致远号。

日方主要军舰吉野号、高千穗号、秋津洲号。

甲午海战中殉国的将领: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管带邓世昌、林永生、刘步蟾等。

七三民主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及评价。

1: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①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结束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及其媚外政策。

即民族革命。

②民权主义:“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即政治革命。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全民共享。

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即社会革命。

三民主义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2: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背景:清政府预备立宪实质却是加强了皇族的权力导火索:保路运动前期准备:文学社和共进会两个革命团体在湖北新军中开展革命宣传工作,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积极准备起义影响: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历史必修一-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1.绝对平均主义,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2.缺乏实行的条件
3.固守小农经济,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一)前期 (二)转折: 天京变乱
天王府模型
阅读图片,请分析一下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发生天京事变?
天京变乱 ①逼

④杀 ⑥走 杨 韦 石 ②杀 ③责 ⑤疑
1.原因:
①直接原因: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②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个体的小生产 者,不代表先进生产力).
规定均分土地但每家每户单独进行生产,所有收成留足 口粮后,其余归国库。婚丧嫁娶都由国库出资。
①内容: 土地分配:a.原则: b.方法: 产品分配:a.原则: b.方法: ②目的 :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③评价: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 多分,人寡则寡分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规定均分土地但每家每户单独进行生产,所有收成留足 口粮后,其余归国库。婚丧嫁娶都由国库出资。
(四)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失败的原因 (1)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方面: 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犯兵家大忌。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局限性的表现: I. 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II.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III.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 利,内讧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联系 ⑴《资政新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反封 建的一面。 ⑵《资政新篇》弥补了《天朝田亩制度》改造 社会方案上落后与空想的不足。 ⑶两者在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方面的主张 是相反的、矛盾的。
(三)后期斗争:
1.提拔将领:陈、李、洪 2.改革内政:1859年《资政新篇》 3.东征:1860年 将领:陈玉成、李秀成 路线:天京以东:上海 失败原因: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①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任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②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③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1、历史作用:
第一,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第二,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第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
第四,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
第五,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2、局限性: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是小私有者,具有自私狭隘特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

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2)时代局限性: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没有形成,先进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未产生,因此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而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