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二节巴西(1)
9.2 巴西(第1课时)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地理

第二节巴西新课程的教材在知识结构的组织上比较复杂,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上还没有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与技能重点第1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导入新课【师】课件展示巴西风情:巴西群众踢足球、跳桑巴舞的录像片断(不超过2分钟)。
【提问】这是拉丁美洲哪一个国家?(巴西)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巴西人热爱足球运动,球踢得漂亮,脚法娴熟,配合默契,节奏明快,如同踏着桑巴舞的节奏;粗犷、急促的桑巴舞是巴西人民喜爱的舞蹈。
足球、舞蹈均给人以美的享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国家吧!【板书】第二节巴西一、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师】引导学生回忆:世界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
【生】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口诀记忆法:世界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俄加中美巴澳。
由上可知:在世界各国中巴西面积的位次是第五位。
【承转】通过对巴西面积、人口的分析,同学们想一想,巴西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学生总结】目前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众多的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对巴西在世界各国中面积的位次的比较,让学生感知巴西在拉丁美洲地区的地位。
【承转】巴西同整个拉丁美洲一样,其开发历史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其开发历史的特点对巴西的人种构成、文化特色有直接的影响。
【板书】1.开发历史【师生】描述巴西的发展历程。
【师】课件展示(教材第82页图9.16)“卞卡一家”,理解混血种人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师】由于欧洲殖民者的侵入,大量黑人奴隶的到来,早期的葡萄牙移民很少有种族偏见,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之间互相通婚,他们的后代很多人成为了混血种人。
按照人口比例由大到小,人种构成状况是:白种人、黑白混血种人、黑种人、印第安人等。
【板书】2.人种构成【师生总结】巴西是一个种族复杂,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教师引申】种族的融合,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发展,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西文化。
【生】阅读教材第83页的图文资料,完成“活动”第1题。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的笔记

以下是关于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的笔记:
1.巴西的人口以白种人为主,其次是混血种人,而南美洲的人种以混血种人为主,其次是白种人。
2.巴西的人种以混血种人为主的原因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导致欧洲殖民者对南美洲
的移民比较单一,主要是以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移民为主,从而使得南美洲的人种比较单一。
3.巴西的民族文化融合了欧洲文化、非洲文化和印第安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4.巴西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工业,其中钢铁、汽车、飞机制造业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5.巴西的农业以咖啡、蔗糖、大豆等为主,其中咖啡是巴西最重要的农业产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
大的咖啡生产国。
以上是关于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的笔记。
第九章第二节巴西

近些年,雨林破坏的程度逐年降低。卫星影像显示,2010年,巴西热带雨 林的砍伐率比2004年降低了85%。
讨论雨林应该开发还是保护? 尽管巴西政府采取措施,有效地保护热带雨林,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日 益提高,但是,热带雨林中的非法砍伐现象始终存在。人们对热带雨林应 该开发还是保护的争论也是一直没有停止过。 私人农场中的工人正在非法砍树。巴西有关部 门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亚马孙地区面积很大, 因此,森林警察无法及时制止每一起非法砍树活 动。
(混血种人)
我叫卞卡。我的家族有黑 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的 血统。巴西有很多像我家 这样的家庭。
爸爸(混血种人) 妈妈(印第安人)
图9.16卞卡一家
祖父(非洲黑种人)
祖母(欧洲白种人)
阅读图文材料,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影响。
1.下列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 狂欢节原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后传到巴西。 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狂欢活 动,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图9.20 巴西的地形和主要农产品分布
图9.21
收割甘蔗
图9.22
采摘咖啡豆
19世纪末,巴西开始工业化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巴西工业化的步伐 加快。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巴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农业大国。钢铁、汽车、飞机 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 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 的提高。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河地区,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 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不仅对巴西本土的 环境造成影响,如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
初中地理课件 巴西

六、人口和城市
人口和城市主要集 中在东南沿海,原 因:
这里气候温暖湿润、 交通便利,是葡萄 牙殖民者最先到达 并开发的地区;
工农业集中在东南 部沿海广大地区。
主要城市
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是巴西的
首都,它屹立在距 海1000千米的巴西 高原上,面积5771 平方千米,人口 160万。巴西利亚 是世界上第一座新 型的现代化城市, 该市被列为“人类 财富”而受到保护。
A.高原地形的影响
B.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
C.森林茂密
D.周围草原广阔
【思路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巴西利亚地处热
带,但位于海拔1000米的巴西高原上,气温相对下降6摄氏
度,故巴西利亚气候四季如春。它的周围是大面积的热带
草原,对巴西利亚的气候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
解题过程中很容易受干扰项的干扰,从而判断错误;
排除障碍的方法:①巴西利亚位于海拔1000米的巴西高原,
高原上的气温相对于平原地区低;②巴西利亚不靠近海洋,
周围也不是森林,而是草原,草原对气候的调节不明显。
【答案】A
第九章第二节
巴西
一、巴西的位置和范围
• 纬度位置
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 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 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广的国 家
• 海陆位置
位于南美洲东部,大西洋 西岸
0° 南纬23.5°
国 土 面 积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领土和人口皆居世界第五位的著名大国。
二、巴西的自然环境
巴西最大城市 圣保罗
圣保罗是巴西的第 一大城市,人口700 万人口,集中了全 国工业的1/2,主要 工业部门有钢铁、 汽车、石油、化学、 电子等,世界上最 的咖啡输出港——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第一课时)

上冈实中地理备课用纸
年级七周次十五课题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二节巴西
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资料认识殖民统治对巴西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知道南美拉丁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鲜明的文化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并从中认识单一经济的弊端,进一步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建立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
学会综合分析自然、经济、人口、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说明巴西工农业的发展与分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价值与道德观
通过认识巴西,尊重多民族的巴西文化和传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和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教学难点:
巴西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教学准备:
挂图、投影
教法:
问题导学、自主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地理填充图册》P43的1、2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巴西》

A.长鼓舞 B.锅庄舞
C.桑巴舞
D.孔雀舞
3.巴西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B )
A.咖啡、橡胶、甘蔗 B.咖啡、甘蔗、柑橘
C.橡胶、黄麻、油棕 D.椰子、柑橘、橡胶
4.巴西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其中显著的特征是 )
种人数量多A(
A.混血人种
B.黄色人种 B C.白色人种
D.黑色人种
5.巴西的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
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并理解形 成原因及对巴西文化的特点影响。 2.利用图文资料归纳巴西的位置、地形、河流、气候 等自然景观,并理解其对农业的影响。 3.利用图文资料分析巴西的主要资源及对工业的影响, 理解工农业的布局与原料的关系。 4.通过对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野生动物 锐减
后 果 影 响 ?
.
全球变暖 干旱
洪涝
24
课堂辩论:
面对热带雨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谈谈你对 开发和保护的看法,提出论点和论据。
.
25
课堂小结:
位置:热带
农业:咖啡、甘蔗、柑橘
巴 西 自 然 环 境
地形:平坦
巴
因地制宜 西
气候:湿热
协调发展
经 济 发
工业:钢铁、汽车、飞机
美 好 家 园
种族没有优劣、贵贱之分,各种族间友好、平等、和谐相处
.
6
第二篇:探索巴西
.
7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 人口最多、经济最强的国家。
.
8
自学指南
工农业发展历程
阅读教材P84-86页的图文,找出:
9章2节 巴西

• 第二个同学
• 论点:必须继续开发热带雨林。 • 论据:人口增长需要大量的食物和木材,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
• 第三个同学
• 论点:应停止一切对热带雨林的开发活动。 • 论据:雨林已经对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应该禁止一切开发活动。
人口城市主 要分布在东 部沿海地区 圣保罗是巴西最 大的城市和工业 中心,也是世界 特大城市之一。
亚热带 湿润气 候
地形特点
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高原占全国面积 的二分之一以上。北部是圭亚那高原,东 部为巴西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 高原,地势北低南高,起伏平缓,亚马孙 平原,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 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300米以下。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
巴西的北部有一条世界上最大 的河流——亚马逊河。亚马逊河流 域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 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由于热 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一直 被世人瞩目。
巴西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
热带雨林的作用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护水 资源
调节全球气候、
保护土壤,防止 水土流失
提供木材、药材、 食品等
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农业仍然是巴西重要的国 民经济基础部门。在品种众多 的农作物中,热带经济作物, 如咖啡、甘蔗、柑橘的产 量居世界第一,咖啡豆、 蔗糖、橘汁是重要的 出口创汇产品,为巴西 的经济发展做出了 重要的贡献。
卡拉雅思铁 矿是世界上 最大铁矿年 产铁矿石1亿 多吨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长度 ( 千米)
流域面积( 河口平均流量 万平方千米 (立方米/秒 ) )
亚马孙河
6437
705
220000
尼罗河
人教版《巴西》优秀课件1

1.为便于在投资论坛上对巴西政府官员进行采访,新华社派驻
圣保罗的记者应懂
语言。( B )
A.英语
B.葡萄牙语
C.西班牙语
D.汉语
2.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巴西属于哪类国家?我国和巴西的经济
合作被称作什么?答案组合正确的是( D )
A.发达国家、南北对话
B.发展中国家、南北对话
C.发达国家、南南合作
D.发展中国家、南南合作
19.读图 2,分析巴拿马运河开凿的有利条件是( A ) A.陆地狭窄且多湖泊 B.位于赤道附近 C.盛产香蕉等经济作物 D.境内多火山
20.下面为“南美洲轮廓图”(图 1)及其相应的气候资料和“亚马 孙河流域水系示意图”(图 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美洲北隔 巴拿马 运河与北美洲相望。拉丁美洲是指 ___美__国___以南的美洲部分。 (2)南美洲地形结构独特,高大山脉纵贯南北,山脉以东, 平原和高原 相间分布。南美洲“世界之最”较多,这里有世界最 大的平原—— 亚马孙 平原,世界最大的高原—— 巴西 高 原。
•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原因是这里地形平坦,水源便 利,交通便利。 (4)我国是秘鲁渔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秘鲁发展渔产品加 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秘鲁临海,渔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地理学案设计人:赵玲玲时间:2014.5.19 ┈┈┈┈┈┈┈┈┈┈┈┈┈┈┈┈┈┈┈┈┈┈┈┈┈┈┈┈┈┈┈┈┈┈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巴西(1)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
【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巴西的民族构成及文化特点。
2、能读图说出巴西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及气候特征、河流、地
形区布。
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重点】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环境,一·自主学习(开启智慧之门,相信自己的能力!)
1、位置:巴西位于南美洲,大部分国土位于_______(重要纬线)和_______(重要纬线)之间,属于_______带,东临_______洋。
2、地形和气候:
(1)巴西1/3的国土是______________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___林区。
(2)巴西2/3的国土是______________高原。
3、河流与资源:
(1)世界第二长河是__________,仅次于__________河,但它是世界上__________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西最著名的矿产资源是_________,该国缺乏煤和石油, 但水力资源丰富。
4、人口与城市:
(1)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__________的国家,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______位。
(2)巴西的人口90%以上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大城市是_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__。
(3)巴西人口的一半以上是__________人种。
5、人种组成:巴西人口众多,最显著的特征是种人数量多。
巴西人口中,种人占一半多,种人约占40%,种人约占6%,人不到1%,还有少数人和人等黄种人。
6、巴西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
7、巴西热带经济作物中的、、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被称为“王国”。
二·合作探究(发扬团队精神,会让你获益更多。
)
活动一:阅读图文材料,分析巴西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影响
1.下列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文化?
2.多元文化对巴西有哪些影响?受以下同学的启发,谈谈你的看法。
活动二: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农、矿产品)的关系
1.在图9.24中找出煤、铁、石油的分布地区。
选择题
1.巴西储量大、质地优、产量、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
A.铜矿
B.煤矿
C.钨矿
D.铁矿
2.南美洲所有国家中,除下列哪些国家外,全部与巴西陆上相邻()
A.秘鲁和智利
B.厄瓜多尔和智利
C.秘鲁和厄瓜多尔
D.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
3.“玛雅文明”的创始者是:()
A.印度人
B.西班牙人
C.印第安人
D.因纽特人
4.巴西人口40%的人种是:()
A.白种人
B.混血种人
C.黑种人
D.黄种人
填空题
1.巴西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5位,仅次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后。
2.巴西的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世界第5
位。
3.巴西绝大部分国土位于________纬度和
________纬度之间,是世界上占有________带
(温度带)面积最大的国家。
4.巴西人热衷的民间娱乐活动是跳________
舞,该舞源于________(国家)。
综合题: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国家是______,位于
_________地区。
(2)该国居民中_______种人占一半以上,
___________种人占40%左右。
(3)填出图中A、B、C、D所表示的城市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四·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