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北京版语文全册教案集

合集下载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题:《和时间赛跑》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悟。

2.学习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1.理解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准备:1.课文《和时间赛跑》2.PPT课件3.教学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聊一聊:同学们,你们知道时间是什么吗?时间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时间是无形的,我们无法看到它,但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流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时间的课文——《和时间赛跑》。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辅导阅读,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

3.学生复述课文,检查阅读效果。

三、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如:“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和时间赛跑”等,让学生体会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悟。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时间的认识和感悟。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珍惜时间,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3.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时间的感悟作文。

2.收集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下节课分享。

六、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宝贵,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

但需要注意的是,个别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附:课文《和时间赛跑》在和时间赛跑的日子里,我懂得了珍惜。

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生命有限,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6篇)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6篇)

北师大版语文四班级下册教案(热门6篇)北师大版语文四班级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独立识字,学会本课8个生字。

2、引导同学采纳本身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背诵本身喜爱的段落。

3、学习第一人称和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这种写法仿写一段。

4、通过诵读课文体会对美对光明的渴望与努力探求。

教学重点:对“我永久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爱花儿吗?谁来用最美的语言称赞本身所喜爱的花儿呀。

2、板书课题:花之咏查字典,说说“咏”是什么意思?结合预习,想一想“花之咏”是什么意思?(花之咏就是花的唱歌)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吧![由孩子们咏花引入课题,同学通过对比自然而然地理解花之咏就是花儿的唱歌。

]二、自读自悟1、同学自主朗读课文,并用本身喜爱的方式识字。

2、想一想课文重要讲什么?把本身在课文中碰到的难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学之间互读,检查字句读得是否正确。

4、相互交流读完课文的感受。

[四班级的同学已经具备肯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本领,课堂上给同学充分的时间让其自读自悟,本身质疑问难,充分发挥同学的自动性,同学学习课文时会更积极。

]三、全班交流1、谁乐意代替花儿“唱”出本身的心声?(指名读)2、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生生互评)3、说说花儿表达了本身什么心声?(生答)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准备。

四、词句摘抄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相互交流。

北师大版语文四班级下册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感受娃丽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做一个有优良品质的小公民。

教学重点: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教学方法:阅读法、引导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现在是怎样和你的伙伴、亲戚联系的?(打电话、发短讯、发邮件、写信)在以前人们又是用哪些方式进行联系?(最多的是写信)写信就得用到信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6课《信箱》。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八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话语《大地的话》教学目标:1、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5个汉字,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地识记“蕊”字。

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全诗内容,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1、本篇课文的前四节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

重点理解第五小节“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这句话。

2、学会仿照诗歌说话、续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教师直接板书“话”,提问:这是什么字?(话)一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2、教师再板书“大地的”,要求学生思考:大地会与谁对话?3、师:大地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它到底和谁对话了,说了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地的话》。

(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二、品读悟情。

1、教师配乐范读。

师:现在老师配上音乐把诗歌朗诵一遍,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大地在和谁说话?指名学生回答。

(板书:种子、飞鸟、游鱼、小草)[设计意图:指导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这非常符合诗歌的特点,要在读中体会诗歌意境,教师饱含感情的范读,再加上音乐,让学生很快进入诗歌意境,对诗歌有个整体感受。

]2、学生自由读诗,自学生字词。

(1)自由地轻声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同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以及理解情况。

(4)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生字词)纠正容易读错的音,比如“嘟噜”、“吐蕊”、“驱赶”等;重点识记“蕊”字。

3、默读诗歌,理解内容。

(1)默读诗歌,并在书上做些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或读后的体会,也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的问题。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读,指导学生用“心”说话。

(1)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

(2)指名四位同学扮演大地朗读课文的前四节,想象自己就是大地母亲,你想对种子、飞鸟、游鱼、小草说些什么?其他同学就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仔细听大地的话,看能否听懂大地想对你说些什么?(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接读课文前四节,教师点击相关课件(每一小节都制作动画课件),读后其余学生评价。

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及新词。能用多音字组词。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2.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热爱中华民族、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3. 通过学习和朗读课文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 感受他们
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目标
4.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心情,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1、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那两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分段,理清结构。 3、说说分段的理由,概括段意。 4、老师引导学生小结分段的方法。
四.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山沟孩子上学的不易
1、默读 1-5 自然段,哪些句子写山沟孩子起早贪黑,不怕
困难?用笔画一画。
2、生默读画出有关的句子。
5
二、独立 自学、小 组交
传人 ”,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周围处处充满着龙的文化和龙精
神)
五、达标 测评,反 馈评价
六.达标自测:
结合词语的意思读每小节的内容,思考每小节通过些什么来 说明什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填空:通过(
)的话我知道(
)。
预设:通过奶奶的话我知道了龙是水里的神, 很神奇;通过爷爷
的话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通过爸爸的话我知道了长城
还从哪体会到上下学要起早贪黑?引导学生从颜色变化上谈。 ( 2)孩子们上学如此的艰苦,读出他们当时的处境。 ( 3)师导:天再黑路再远,孩子们还是有说有笑,高高兴
兴,真快乐,读五自然段。
天边的云,( ),山沟的路( )。远处,( ),牛
栏边的(
)。天(
),忽然,(

哦,那是……
(4)师导:孩子们在上学的路上随时都有危险,他们还
第( 一 )单 元 计 划 主备人: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我们的手》是北师大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手"为主题来组合单元。

手是劳动的工具,是创造的凭借,也是传递情感的介质。

《我们的手》一课则是从友爱的角度选编的课文。

全诗共四个小节,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这一意象,把手分别比做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诚,快乐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传递给热爱生活的人们.各小节的结构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美和绘画美.诗的内容浅显。

但意境深远,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诗。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1)培养个性化识字,鼓励交流学习经验,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章的内容。

(3)学习做批注笔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相信你们都拥有一双不平凡的手,你们都用手做了些什么呢?”(绘画,跳舞,弹琴)“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智慧的手。

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我们的手是怎样的?我们的手有什么神奇的功能?)“好,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相信你们学了课文会有更大的发现。

”(在导入课文学习中,我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巧设疑问,“用手做些什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来激发学生想像探究的欲望)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由于学生的识字量是有差距的,识字能力也存在差别。

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进行自学生字,与同学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经验。

小学四年级下册北京版语文全册教案集

小学四年级下册北京版语文全册教案集
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
继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在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上,学生虽然掌握方法,但是在运用方法去理解重点语句上还要多加练习。能够展开想像和联想,但不够创新和大胆;能够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一段话,但语言表达上还要多指导、多练习;积累词语,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1、了解写龙与赞颂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2、课文6、7自然段,知道“金钥匙”指的是什么,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赞颂之情。
3、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从而产生强烈的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这一单元内容,要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懂得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困难;产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感受大草原上师生之间真挚善良的关爱。同时,继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略读课文,粗知大意;识字写字;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等。
三、重点分析: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和联想。
四、难点分析:
理解:“金钥匙”指的是什么?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这些话的含义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本单元继续学习联系全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的意思。学生对此项学习内容比较熟悉,但缺乏灵活的掌握,因此还需要有针对性地练习。本单元由三篇写景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探寻写作方法、写作顺序等,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学生对修改短文是第一次接触,之前有修改病句的经验,还需在训练中强调整体,顾全大局的思想
2、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小学四年级下册北京版语文全册教案集

小学四年级下册北京版语文全册教案集
小学四年级下册北京版语文全册教案集
第8册第一单元备课
一、本单元内容:
精读课文:1、龙2、山沟的孩子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略读课文:4、*春天的雨点
语文实践活动1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以及新词。能正确书写生字以及新词。能用多音字组词。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2、感受作者热爱中华民族、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
这一单元要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奇特,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本单元要继续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这个教学重点。教学中要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完成背诵练习并认真落实习作要求。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抓住重点段落品词析句,感受天鹅团结、勇敢的精神。并能说出感受最深的地方。
4、读课文,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各是怎样吃虫的,以及为什么能吃到虫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奥妙,产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5、了解人跟刺猬和睦相处的故事,感受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
学生已经能用普通话正确的朗读课文,但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还需要练习。已经掌握了把课文分成几部分的方法,但还要多练习。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但字词方面上比较多,还应交给学生方法。
七、课时分配:
《古诗三首》2课时《寓言二则》2课时
《西门豹》2课时《三过家门而不入》1课时
1、了解写龙与赞颂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2、课文6、7自然段,知道“金钥匙”指的是什么,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赞颂之情。
3、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从而产生强烈的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12篇)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12篇)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12篇)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卓”“盔”等7个生字,会写“牺牲”等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1、收集资料,了解当今世界战事。

2、准备反映战争的多媒体课件,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重点收集这些战争中儿童生活的画面。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作者憎恨战争、渴望和平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播放一组孩子幸福生活的画面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世界里,这里有亲人的疼爱,朋友的关怀,师长的教诲,这里有鸟语花香、明媚阳光……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许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由此,一个中国孩子就发出了强烈的呼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的心灵呼唤吧!2、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齐读课题)二、由题质疑,激发感情。

1、这个孩子叫什么名字?2、他呼吁什么?为什么要发出呼吁?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先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从中找一找答案,相信这些问题不会难住你的。

(生读,师巡视指导)四、检查学习情况。

1、抽读生字,教师及时正音。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同时结合理解一些专用词语:蓝盔、征衣、联合国、秘书长、维和部队等。

3、交流:师:他有一位怎样的父亲?(1)卓越的军事观察员。

(2)热爱家庭的人。

(3)热爱和平的人。

(4)优秀的经济学硕士。

4、这位中国孩子雷利的呼声是什么?用横线画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四年级下册北京版语文全册教案集第 8 册第一单元备课 2009 年 2 月14 日一、本单元内容:精读课文:1、龙2、山沟的孩子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略读课文:4、 *春天的雨点语文实践活动 1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以及新词。

能正确书写生字以及新词。

能用多音字组词。

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2、感受作者热爱中华民族、赞颂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深厚感情。

3、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4、体会作者心情,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5、能够把发生在达丽玛和老师之间的故事将给别人听。

6、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7、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1 / 18三、重点分析: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有关龙的传说,知道中华民族的历史与龙的传说紧密相连,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2、 1 至 5 自然段,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去上学的情景,感受他们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3、理解信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四、难点分析:1、了解写龙与赞颂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2、课文 6、 7 自然段,知道金钥匙指的是什么,体会文中所表达的赞颂之情。

3、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从而产生强烈的渴望和平、维护和平的观念。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这一单元内容,要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懂得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困难;产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感受大草原上师生之间真挚善良的关爱。

同时,继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略读课文,粗知大意;识字写字;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等。

---------------------------------------------------------------最新资料推荐------------------------------------------------------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继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在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上,学生虽然掌握方法,但是在运用方法去理解重点语句上还要多加练习。

能够展开想像和联想,但不够创新和大胆;能够结合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一段话,但语言表达上还要多指导、多练习;积累词语,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七、课时分配:精读课文:1 龙二课时2 山沟的孩子二课时3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二课时略读课文:4*春天的雨点一课时语文实践活动 1 三课时第八册第 2 单元备课 2009 年 2 月 14 日一、本单元内容:精读课文《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吁》《山沟的孩子》略读课文《春天的雨点》语文实践活动二、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本单元 31 个生字和新词,认识 15 个字;能用贡献、呼吁造句;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3 / 18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积累文章中好词佳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积累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用制定的词语造句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力,背诵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读了课文后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的能力;三、重点分析: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和联想。

四、难点分析:理解:金钥匙指的是什么?认识到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这些话的含义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本单元继续学习联系全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学生对此项学习内容比较熟悉,但缺乏灵活的掌握,因此还需要有针对性地练习。

本单元由三篇写景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探寻写作方法、写作顺序等,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

学生对修改短文是第一次接触,之前有修改病句的经验,还需在训练中强调整体,顾全大局的思想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修改病句,具有一定的方法和能力,此次单元练习中出现了让学生修改一篇短文,对学生来说比较有难度。

---------------------------------------------------------------最新资料推荐------------------------------------------------------ 应在回忆修改病句方法的基础上,有整体、大局意识地修改短文。

另外,写作方面,学生写过关于春天的作文,有相通之处,可以借鉴本单元的三篇写景课文和学生以往的写作经验,自主创作。

培养认真书写,自己修改的好习惯。

七、课时分配:1《龙》 2 课时 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吁》 2课时 2《山沟的孩子》 2 课时 *4《春天的雨点》 1课时语文实践活动 4 课时第 8 册第三单元备课 2009 年 2 月 14 日一、本单元内容:精读课文:9、美丽的小兴安岭 10、威尼斯的小艇 11、观潮略读课文:12、 *北京的长城语文实践活动 3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以及新词。

能正确书写生字以及新词。

能用多音字组词。

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2、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5 / 18丽的大花园,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

3、了解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奇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受到热爱祖国自然景观的感情熏陶。

5、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

6、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三、重点分析:1、感受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诱人的,了解那里有丰富的物产,从而产生喜爱之情。

2、了解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进而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奇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难点分析:1、描写夏天的段落,以及想像句子所描绘的景象。

2、学习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这一单元要让学生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奇特,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的熏陶。

---------------------------------------------------------------最新资料推荐------------------------------------------------------ 本单元要继续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这个教学重点。

教学中要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完成背诵练习并认真落实习作要求。

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本单元要继续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这个教学重点。

这项训练在以前的教学中也曾经遇到过,学生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之上应该有了一定的能力,本次训练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些,让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课时分配:精读课文:9、美丽的小兴安岭二课时 10、威尼斯的小艇二课时11、观潮二课时略读课文:12*北京的长城一课时语文实践活动 3 三课时第八册第 4 单元备课2009 年 2 月 14 日一、本单元内容:精读课文《果断的判断》《语言的魅力》《六个馒头》略读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4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 42 个生字2、能说出课文的大意,并提出不懂得7 / 18问题 3、用和谐目的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思考,相信自己作出的正确判断;要有同情心,要善于体贴尊重人、乐于帮助人、乐于奉献,并感受语言的魅力。

6、继续学习体会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基本意义。

三、重点分析:1、继续学习体会揣摩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基本意义2、了解法国著名诗人用语言帮助盲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句四、难点分析:1、能说出课文的大意,并提出不懂得问题2、懂得遇到问题时,要善于思考,相信自己作出的正确判断;要有同情心,要善于体贴尊重人、乐于帮助人、乐于奉献,并感受语言的魅力3、体会《六个馒头》中同学间的纯真、丰厚的友谊。

五、知识点地位及系统性分析:本单元延承上一学期默读课文的学习,继续有关于默读的训练。

此外,依旧重视学生在学习课文中的情感体验。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写作内容与课文联系比较紧密,可以把读写结合起来,在学---------------------------------------------------------------最新资料推荐------------------------------------------------------习《语言的魅力》后就让学生尝试写作六、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及能力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的能力,查字典及积累词语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能力,通过介绍自己成长经历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这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水平。

七、课时分配:精读课文《果断的判断》《语言的魅力》《六个馒头》分别两课时略读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一课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4 为三课时第 8 册第五单元备课 2009 年 2 月 16 日一、本单元内容:精读课文:17、迎接绿色 18、天鹅的故事 19、吃虫的植物略读课文:20*、刺猬语文实践活动 5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以及新词。

能正确书写生字以及新词。

能用多音字组词。

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9 / 182、了解人们是怎样爱护这株野生的丝瓜的,感受人们对绿色的向往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抓住重点段落品词析句,感受天鹅团结、勇敢的精神。

并能说出感受最深的地方。

4、读课文,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各是怎样吃虫的,以及为什么能吃到虫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奥妙,产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5、了解人跟刺猬和睦相处的故事,感受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6、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