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视塔在风力载荷下的弯曲应力分析

合集下载

广州塔防震防风原理

广州塔防震防风原理

广州塔防震防风原理
广州塔的防震防风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阻尼器:广州塔顶部设有阻尼器,这是一种减少建筑物因风或地震引起的振动的装置。

阻尼器能够吸收和分散能量,从而减少建筑物的晃动幅度,保护建筑物免受破坏。

2. 镂空外形设计:广州塔的镂空外形设计不仅美观,而且具有防风抗震的功能。

镂空设计使建筑物在受到风力作用时,空气能够流过建筑表面,减少风阻,从而降低风力对建筑物的影响。

3. 结构柔性设计:高层建筑在设计时会考虑到结构柔性,即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

这种设计可以在地震或强风作用下,通过建筑物的变形来消耗能量,减少振动幅度,从而保护建筑物免受破坏。

4. 结构体系优化:广州塔在结构设计上采用了多种优化措施,如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钢结构外框的组合结构,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同时,还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连接方式,减少了建筑物的振动传递和应力集中。

综上所述,广州塔的防震防风原理主要是通过阻尼器、
镂空外形设计、结构柔性设计和结构体系优化等多种措施来实现的。

这些措施共同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风抗震能力,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广州塔运用的数学原理

广州塔运用的数学原理

广州塔运用的数学原理广州塔是世界上最高的电视塔之一,它不仅是一种建筑结构,还是数学原理的杰出应用。

在广州塔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运用了许多数学原理和概念,包括三角函数、向量、力学和结构分析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广州塔所运用的数学原理。

首先,广州塔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了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广泛应用于几何学、物理学和工程学中。

广州塔的主要结构是一个由钢架组成的高塔,塔身外形像一个巨大的双扭转螺旋形状。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们需要计算和确定塔身的各个角度、长度和位置。

三角函数可以帮助工程师们精确地计算各个部分的尺寸和位置,确保塔身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其次,广州塔的设计还运用了向量的概念。

向量是一种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广泛应用于力学和结构分析中。

在广州塔的设计中,工程师们需要计算和分析塔身所受的各种力的作用和影响。

这些力包括自重、风荷载和地震力等。

通过将这些力表示为向量,工程师们可以对力的作用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塔身的结构是否能够承受这些力的影响,保证塔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广州塔的设计还运用了力学的原理。

力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和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广州塔的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们需要计算和分析各个部分所受的力和力矩,确定塔身各部分的受力情况。

通过力学的原理,工程师们可以优化塔身的结构和设计,使其能够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保持稳定和坚固。

最后,广州塔的设计还涉及结构分析的原理。

结构分析是工程学中研究和分析各种结构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的学科。

在广州塔的设计中,工程师们需要对塔身的各个部分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各个部分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

通过结构分析,工程师们可以确定塔身的材料和尺寸,保证塔身在外力作用下不会发生过度的应力和变形,确保塔身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综上所述,广州塔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运用了许多数学原理和概念,包括三角函数、向量、力学和结构分析等。

这些数学原理的运用使得广州塔在设计和施工中能够精确计算各个部分的尺寸和位置,确定塔身的结构是否能够承受外力的作用,保证塔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广州新电视塔结构施工控制技术_崔晓强 (1)

广州新电视塔结构施工控制技术_崔晓强 (1)

【作者简介】崔晓强(1973-),男,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

联系地址:上海市杨浦区营口路588号10楼(200433)。

【收稿日期】2009-10-12BUILDING CONSTRUCTION建筑施工第31卷第11期Vo1.31No.11广州新电视塔结构施工控制技术□崔晓强1胡玉银1吴欣之1陈安民1陈刚2(1、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200050;2、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510030)【摘要】广州新电视塔结构形式和造型上丰富多彩,其结构的施工控制作为保证结构安全高效施工和最终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设计和施工成败的关键问题,这在超高、异形的结构中表现尤为明显。

结合广州新电视塔工程对建筑结构施工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广州新电视塔施工控制预报分析系统调整系统监测系统【中图分类号】TU75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1001(2009)11-0938-04Control Technology for Structural Construction ofGuangzhou New TV Tow er1广州电视塔结构施工控制问题610m高的广州新电视塔具有超高、纤细、扭转、偏心、镂空等结构特点,这些结构上的特点,使得施工控制的问题变得非常突出:1.1结构变形控制难度高由于结构超高、纤细、偏心、扭转,因此在自重作用下将产生较大的变形。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桩基不均匀沉降、内外框筒差异压缩变形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影响,特别是温度荷载的影响,结构将产生复杂且不可忽略的变形。

此外,施工变形与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也是息息相关的,施工方法对结构施工控制难度和精度将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正是由于这种施工过程变化复杂且数量较大的结构变形,使得结构变形的控制难度极高。

1.2施工工况复杂多变由于广州新电视塔的结构组成完全相异于一般的高层建筑结构和高耸结构,因此无论采用何种施工方法,结构的施工过程都不能采用单一的方式完成,施工工况必然复杂多变,且会对结构的最终成型产生不同的影响,给结构施工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广州塔吹弯了是真的吗

广州塔吹弯了是真的吗

广州塔吹弯了是真的吗
【原创版】
目录
1.广州塔简介
2.广州塔吹弯的原因
3.广州塔的结构特点
4.广州塔的安全性保障
5.小结
正文
广州塔,位于我国广东省广州市珠江新城中心区域,是广州新的地标
性建筑。

广州塔高 600 米,其中塔身高度为 454 米,天线桅杆高 146 米。

广州塔在 2010 年亚运会前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了广州的标志性景观。

最近网络上有关于广州塔被风吹弯的传闻,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广州塔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了风力的影响。

广州塔采用了一种
独特的椭圆形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地抵抗风力,使塔身在强风作用下
依然保持稳定。

广州塔的椭圆形结构特点在于,它的截面在垂直方向上呈现椭圆形状,这种结构可以分散风力,降低塔身的风压。

同时,广州塔的外壳采用了高强度的钢材,具有很好的抗风性能。

在塔的内部,还有一系列的支撑结构,
以确保塔身在强风作用下的稳定性。

为了保障广州塔的安全性,我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标准。

在建造过程中,就对塔的结构强度、抗风能力等进行了严格的检测。

此外,广州塔在运营过程中还进行了定期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塔的安全性
能始终达标。

总的来说,广州塔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到风力的影响,采
用了椭圆形结构和高强度钢材等材料,确保了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虽然网络上有关于广州塔被风吹弯的传闻,但这并不符合事实。

广州新电视塔厚壁锥形钢管柱、节点加工技术及卷制管的应力特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广州新电视塔厚壁锥形钢管柱、节点加工技术及卷制管的应力特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广州新电视塔厚壁锥形钢管柱、节点加工技术及卷制管的应力特点分析与质量控制王晓波周永明蒋良军李强徐刚杨志明张庆摘要:本文介绍了广州新电视塔钢结构工程,建筑造型复杂,主要构件加工制作难度非常大,通过对高强度厚板锥形钢管柱的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本文对厚板锥形钢管柱的加工、制作全过程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电视塔厚壁锥形钢管柱加工应力分析广州市新电视塔高610米,由一座高达454米的主塔体和一个高156米的天线桅杆构成,建成后,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属于最高的钢结构之一,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观赏性,,也是当前世界经典建筑中最具有时代性的标志性建筑,不仅为广州市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是我国在国际地位与实力的显示。

如下图示:钢结构外筒是结构的主要抗侧力体系,主要由钢管构件组成,包括钢管混凝土立柱、钢管环梁和钢管斜撑,钢管混凝土立柱共24根,由地下二层柱定位点起呈倾斜状沿直线至塔顶(+454.0m)相应的柱定位点,各柱的倾角不相同,柱钢管截面的直径与壁厚均沿高度变化,由底部外径2000mm,壁厚50mm缩至顶部外径1200mm,壁厚30mm,,钢材材质采用Q390JGC和Q345GJC,管内充填C60高强混凝土。

因建筑外观造型的要求,立柱钢管是带锥度的锥形管。

一.锥形钢管成形工艺方案的确定分析本工程所用的各种规格钢管,立柱φ2000×50~φ1200×30,其径厚比为38,符合此规范采用冷卷工艺的要求,钢板经压制或卷制后,其力学性能又要发生变化,压制、卷制的过程,实际就是在外力作用下,使钢板的外层纤维伸长,内层纤维缩短而产生塑性弯曲变形。

冷弯时变形越大,材料的冷加工硬化也越严重,在钢板内产生的残余应力也越大,甚至会发生表面裂纹。

压制或(卷制)后钢管的表面硬度、冷硬化层深度将随压制(卷制)压力和次数的增加而加大。

根据本工程设计要求的钢管柱规格(主要是径厚比)、材质、受力状态和构件类别,考虑到卷制和压制制管工艺上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以及工厂的实际加工设备,制作质量比较,经过综合比较分析后,确定锥形钢管柱采用卷制成型的工艺。

广州塔吹弯了是真的吗

广州塔吹弯了是真的吗

广州塔吹弯了是真的吗
摘要:
一、广州塔简介
1.广州塔的历史
2.广州塔的设计与结构
3.广州塔的高度和地理位置
二、广州塔被风吹弯的传闻
1.传闻的起源
2.科学解释与辟谣
3.广州塔的抗风设计
三、广州塔的旅游价值和影响
1.广州塔的旅游吸引力
2.广州塔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3.广州塔在国内外知名度的影响
正文:
广州塔,位于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的珠江边,是一座既具有观光功能,又具备广播电视发射功能的多功能塔。

广州塔的总高度为600米,其中塔身高度为454米,天线桅杆高146米。

广州塔自2009年9月竣工以来,已成为广州市的地标性建筑,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近年来,有关广州塔被风吹弯的传闻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事实上,这一说法纯属虚构。

广州塔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了风力对塔身的影
响。

广州塔采用了悬索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很好的抗风性能。

此外,广州塔还配备了先进的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风力和塔身变形情况,确保塔身安全。

尽管广州塔被风吹弯的传闻已被科学解释和辟谣,但这一说法仍在网络上流传。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广州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广州塔对游客的吸引力。

广州塔作为广州市的地标性建筑,已经成为一张城市名片,提升了广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同时,广州塔的旅游业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广州新电视塔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广州新电视塔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610m⾼的⼴州新电视塔是世界的电视塔,也是⼀个典型的超⾼层建筑,具有⾼、扭、偏等复杂结构特征。

本⽂对其关键施⼯技术和措施进⾏了分析和论述。

⼀、⼴州新电视塔简介 ⼴州新电视塔是为2010年⼴州亚运会建设的⼴播电视塔。

位于珠江岸边,是⼴州新城市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物。

总⽤地⾯积约 18万m2,总建筑⾯积 10 万m2,结构总⾼ 610 m ,钢结构总量 5.5 万吨,7.2m平台层 3万m2.形体扭转向上,形成纤纤细腰,体态优美。

⼴州新电视塔有⼀座454m的塔⾝和156m的钢结构桅杆组成,总⾼610m.塔⾝由钢结构外框筒和钢筋混凝⼟核芯筒构成。

内外框筒通过楼层结构相连,但楼层缺失⼀半。

功能层分段分布,外框筒由24根钢柱和46个钢椭圆环及钢斜撑组成,由下到上,截⾯由⼤变⼩,再由⼩变⼤,扭转⽽成,钢柱截⾯由2000mm渐变到1200mm.核芯筒结构⾼达448m,截⾯呈椭圆形,外壁壁厚由1200mm随⾼度减⼩到400mm,混凝⼟标号由C80变化到C40,内置14根⼯字型截⾯的劲性柱。

24根外框筒柱呈空间三维倾斜,且环间距离⾼达10余⽶,且采⽤低收缩的C60混凝⼟。

⼆、⼴州新电视塔的特点和难点 ⼴州新电视塔这样⼀个标志性建筑,由于建筑师创新性的设计,使得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和难点: (1)⾼:塔楼⾼454m,天线桅杆顶⾼610m,超⾼度带来施⼯⾼风险。

(2)扭:钢外筒⾃下⽽上扭转45度,使结构呈三维倾斜,万余构件⽆⼀相同。

施⼯变形控制难度⼤。

(3)偏:钢结构底座与核⼼筒偏⼼9.3m,⽽顶部钢结构⼜与底座偏位9m,使结构在⾃重作⽤下发⽣侧移。

(4)柔:结构细长,内外框筒连接较弱,核芯筒截⾯只有14X17m,⾼度却达450余⽶。

(5)外:外框筒位于功能层外侧,因此施⼯时不能依靠楼层作操作⾯,⼤⼤增加了施⼯难度。

三、⼴州新电视塔的关键施⼯技术和措施 由于⾯临上述结构上的特点和难点,⼴州新电视塔施⼯过程必然⾯临很多的技术难点和困难。

广州塔吹弯了是真的吗

广州塔吹弯了是真的吗

广州塔吹弯了是真的吗摘要:一、广州塔简介二、广州塔吹弯原因分析三、广州塔安全性探讨四、类似现象举例五、预防措施及建议正文:近年来,有关广州塔被风吹弯的传闻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广州塔确实在强风条件下出现了一定的弯曲现象。

下面,我们将对这一现象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安全性以及应对措施。

一、广州塔简介广州塔,又称小蛮腰,位于我国广东省广州市,是一座既具有观光功能,又具备广播电视发射功能的多功能塔。

广州塔高约6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观光塔之一。

其独特的造型和高度使其成为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二、广州塔吹弯原因分析1.风压:广州塔在强风作用下,风压会对塔身产生一定的弯曲力。

特别是在塔顶部位,风压更大,导致塔身出现弯曲现象。

2.结构设计:广州塔采用了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使得塔身在遇到强风时,能够有效地减小风力对塔身的影响。

然而,这种结构在风压过大时,仍难以避免出现弯曲现象。

3.材料性能:广州塔采用了高强度、轻质的材料建造,以保证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塔身的稳定性。

但在强风作用下,即使材料性能优良,仍难以完全抵抗风力的影响。

三、广州塔安全性探讨虽然广州塔在强风条件下出现弯曲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塔身不安全。

事实上,广州塔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风力的影响,采用了多种抗风措施。

此外,广州塔弯曲的程度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对塔身结构造成损害。

同时,塔内的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

四、类似现象举例类似广州塔吹弯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塔上也曾出现过。

例如,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和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等,都在强风条件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弯曲现象。

五、预防措施及建议1.加强气象监测: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气象变化的监测,提前发布大风预警,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2.适时关闭景区:在风力过大时,为确保游客安全,应适时关闭广州塔景区。

3.提高建筑抗风性能: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风力因素,采用抗风性能优良的材料和结构设计。

4.增强游客安全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对高塔安全性的认识,遇到恶劣天气时,提醒游客注意自身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实际状况中,电视台有较大的重力,会 在塔的横截面上产生较大的压应力,也会很大 程度上影响塔截面上的正应力。但由于无法查 找到与塔重力相关的资料,因此目前只能做公 式性的分析。
建模时给出如下假设:塔的椭圆轴线无扭 转,塔重力均匀分布。
Z Y
X
h 风载荷 ω
1h
hF
m
Y
2
OX
设 z 高度以上塔身的压力为 T(z)
这时自然出现了一个问题:在这样相对恶 劣的环境下,“杨柳小蛮腰”能否经得起考验? 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应力分析。
2. 基本参数 2.1 风力相关资料 风压:气流遇到建筑物的阻碍产生压力气 幕,即风压。风对工程结构的作用是以压力的 作用体现的,对工程计算来说,风力作用的大 小直接以风压表示。单位面积上的风压力为 ω=(1/2)ρν2 =(1/2) (γ/g)ν2
因为广州电视塔设计时塔高和横截面积相
由重力引起的正应力为
总正应力
6.2 扭矩的影响 图示为结构受风力示意图。由于建筑物截
面旋转中心与空气动力中心不重合、或物体刚 度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建筑物在受风 时截面会产生一定的扭转力矩,导致切应力的
产生。但由于气候、风力状况过于复杂,此处 暂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h1
h
h2
Y
X
总塔高 h 450m ,上段高 h1 150 m ,下段
高 h2 300 m 。横截面为椭圆,椭圆方程为:
x2 a2
y2 b2
1
查阅资料选择以下参数:
顶部椭圆: a1 54 b1 40.5
中部最细处椭圆: a0 27.5 b0 20.625
底部椭圆: a2 80 b2 60
M
6.3 实地考察 为验证本模型的正确性并探究实际情况下
的复杂问题,我们在清华大学土木实验室研究 了相关的实际模型。
由实际模型可以看出,在真实环境中的风 力作用下,塔的受力是十分复杂的。同时,由 于塔是由钢筋交叉搭接而成,每一根钢筋上的 受力在这种结构的互相的影响下变得更为复 杂。举例来讲,如图中所示,塔底部出现了本 文中未分析到的侧向弯曲。这有可能是钢筋结 构所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风施加的扭矩所引 起的。 7. 总结与感想
广州电视塔在风力载荷下的曲应力分析
工业工程系 工 31 班 沙 王 廖 贾
1. 概述 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
广州塔是中国第一高塔,世界第四高塔,位于 中国广州市天河区赤岗塔附近地面,标高 600 米,距离珠江南岸 125 米,与海心沙岛及珠江 新城隔江相望。小蛮腰电视塔是一座类似神户 港塔造型以观光旅游为主,具有广播电视发射、 文化娱乐和城市窗口功能的电波塔,为 2010 年 在广州召开的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提供转播服 务。广州塔由上海建工集团负责施工,在 2009 年 9 月竣工,并于 2010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对公 众开放。小蛮腰的正式开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 关注。
5.2 风向的影响 由于塔形状的特殊性,不同角度的来风所
引起的应力不同。令θ角为风向与 x 轴方向的夹 角,分别分析θ为 0 度、30 度、60 度、90 度时 的应力状态,得到如下规律。
从图中颜色对比可以明显看出,风沿与 x 轴方向吹来时塔的应力最小,最安全;沿 90 度 方向吹来时其应力最大,发生失效的可能性最 大。实际规划中可以考虑将 x 轴方向面对风力最 大、最常有风吹来的方向;尽量避免与 x 轴方向 成 90 度角的来风。 5.3 高度和横截面大小的影响
60°和 90°,观察塔身应力分布的变化,并求 出各个角度情况下的最大拉压应力值。同时可 以改变风压来观察风力大小对塔身应力分布的 影响。源代码见附录。
绘制的塔表面应力分布图分为塔身正视图 (a),去除“小蛮腰”以上部分的俯视图(b),包 含“小蛮腰”以上部分的俯视图(c),塔身立体 图(d)。z 轴为 0~450,0 刻线为塔底部。X 轴范 围为-40~40,y 轴范围为 0~30。由于塔的对称性 可知,塔的应力分布在 y∈[-30,0)和 y∈(0, 30]时对称,数值互为彼此的负值,因此不再做 出 y∈[-30,0)的图。
并且有比例关系如下成立:
a1 a0 a2 b1 b0 b2
3. 等效受力模型及应力计算 3.1 构建等效受力模型 假设电视塔所受到的风力为水平方向,风 的载荷密度为 q,根据“小蛮腰”的形状,我们 构建出一个等效的受力模型如下图。
根据资料,模型的任意横截面的形状均为 椭圆,并且在不同高度时,横截面的长轴与短
最后,很感谢方菲老师和助教在这一学期 中对我们的细心指导,确实令我们受益良多。
由于建模时条件的限制,每个风力角度时 的颜色标度并没有调整到一致,因此每幅图应 力为 0 时代表色都是不同的——塔身正视图中 背景的颜色代表应力为 0。颜色越深表示数值的 绝对值越大,与 0 参考色相对而言的暖色(红 色)为正值,冷色(蓝色)为负值。根据工程 力学的知识,拉应力为正值,压应力为负值。 5. 结果分析 5.1 计算结果
x
我们取该高度横截面边缘的点进行计算机 建模。 4. 计算机建模
根据前述思路,用 matlab 进行建模与计算。 建立空间右手坐标系(O,x,y,z)。采用 surf 函数 绘制半塔模型,根据塔身表面上应力的大小绘 制塔身颜色,颜色越深应力的数值越大。分别 取风力方向θ角(与 x 轴方向夹角)为 0°,30°,
轴之比为一定值,即 a(Z ) =k。 b(Z )
假设
M y Z
1 2
q
cos
h
Z 2
M x Z
1 2
q
sin
h
Z 2
另一方面,椭圆的形心主轴为其长轴和短轴, 据此我们如下计算截面椭圆的惯性矩:
Ix
x 2dA
A
b
2ay 2
b
1
y2 b2
2
2ab3 sin2 1 sin2 cos d
凭借我们对工程力学知识的掌握与对于应 力与危险分析的敏感与直觉,我们感觉到小蛮 腰电视塔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从外表来看, 小蛮腰电视塔有点不像塔:它由上小下大的两 个椭圆圆心相错,逆时针旋转 135 度,扭成塔 身中部“纤纤细腰”。塔底椭圆长轴方向与珠江 方向一致,顶部椭圆长轴方向与城市新中轴线 重合,寓意电视塔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其“纤 纤细腰”椭圆长轴大小相差两倍,最小处直径 只有 30 多米。小蛮腰电视塔盈盈一握的细腰处 显然是建筑的最大亮点,但从结构分析,也是 直观上最危险的点,这里的设计必然需要进行 大量的强度校核以保障生命与财产的安全。风 力对于建筑物的影响颇大,尤其对于这样细高 型的建筑影响更为巨大。小蛮腰电视塔位于广 东,其夏季多台风,据官方数据,2014 年广东 省台风数量有 9 个。
0度
30 度 60 度
(b)
(c) (a)
(d)
90 度
由以上图形运行结果得出
角度

30 º
最大应力 “瘦腰” “瘦腰”

两侧 背风处
最大拉应 668.56 612.20
力(MPa)
最大压应 668.56 799.22
力(MPa)
60 º “瘦腰” 背风处 382.44
1059.5
90 º “瘦腰” 两侧 0
2
ab3 4
同理可知, I y
ab 3 4
因此,该高度处的截面对 x 轴、y 轴的惯性矩
分别为:
Ix(Z )
a(Z )b(Z )3 4
3.2 受力分析 在模型的某一高度取一横截面,俯视图如下
由于风可以从任意方向吹来,假设风向与 x 轴的正方向夹角为θ。并且,整个模型受到的风力
载荷为 F qh
对 F 进行 x 轴和 y 轴方向的正交分解,得到:
1189.6
关,因此将这两项合并分析。 在计算前的定性猜测为:危险点集中在“小
蛮腰”部分,发生失效的可能性较大。因为“瘦 腰”部分面积小、惯性矩小,承受同样的扭矩 时会产生较大的应力。
定量分析:改变风力大小、风向角度,各 种情况下最大应力几乎都出现在“瘦腰”处,因此 此处为整个建筑的危险点。 6. 展望 6.1 塔自重的影响
FX qh cos
则该高度处,截面上受到的弯矩分别为:
Iy(Z )
a(Z )b(Z )3 4
相应的正应力为:
(Z,Y) M x(Z) y I x (Z )
(Z, X ) M y(Z) x Iy (Z)
所以该截面上某点所受的正应力为:
1(X
,Y,
Z)
M x (Z ) I x (Z )
y
M y (Z) Iy (Z)
通过这次对广州新电视塔“小蛮腰”的研 究,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工程力学在实际生活中 的实践意义。对物体承受外力时的应力分析等 问题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当然,在分析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建模计算时所应用的假设过于理想化, 实际情况中的许多影响因素,如风旋产生的扭 矩、塔建筑结构等问题都没有加以考虑。我们 也从对广州电视塔的分析中认识到,实际的工 程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处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 响下。更多更深入的问题还等待着我们进行进 一步的探索!
式中,ω为风压;γ为空气重度。
经过查找文献,考虑广州电视塔在热带气
旋的影响下所受到的风力,受到 6 级到 10 级大 风的概率达 70%以上,因此取 8 级大风来计算, 8 级大风的风速 20m/s,得到风压ω=0.25 kn/m2。 2.2 电视塔自身参数
查询网上资料,筛选信息后采用以下参数:
Z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