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优化设计104
基于Moldflow的带金属嵌件汽车安全带卡扣浇口优化设计

进行双层面网格划分ꎬ 修复不合格网格ꎬ 修复工作完
径小、 易加工、 浇口位置不受限制、 浇口附近残留应
成后ꎬ 对塑料部分进行 3D 网格划分ꎬ 厚度方向最小
力小、 在塑件上浇口残留不明显等优点ꎬ 在生产当中
单元数为 6ꎬ 最大边长为 1 212 mmꎬ 塑料部分最大
纵横比为 26 17ꎬ 最小纵横比为 1 04ꎬ 平均纵横比为
P
>
EN
Q
>>
UFXQ
UH
QE>
=
?L GFN
DY
N
FX>
FY
Q
XH
T
PY
FT>
=
IEN
H
Q
=
F? H
?H
N
R>
=
>Z
H
?Y
=
?D H
N
NW=
?D>FYDP
Y
P
Z
Q
>
VT
FDEZ
P
D [R VT
FDEZ
Q
>E?DP
TD=
Y
Y
P
T
P
?QLH
Q
P>
P
Q
Q
=
?L>
! >
FH
>Q
FH
SF=
D FTP
N
=
I=
得到分析结果ꎬ 对四种方案各个结果进行对比ꎮ
3 方案对比及分析
3 1 充填时间
填充时间是指熔融的塑胶充满整个型腔的时间ꎮ
充填时间可以用于查看整个塑件充填情况、 充填时间
及查看塑件有无发生短射、 迟滞现象ꎮ 充填时间短可
车身结构分析及轻量化优化设计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车身结构分析及轻量化优化设计姓名:孙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车辆工程指导教师:朱茂桃;陈上华20040601江苏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图2.3计算对象的实物照片2.2.1模型的简化以某军车作为研究对象,其外形如图2.3所示。
该车是—种采用焊接、铆接以及螺栓连接等方式建立起来的空间板壳结构。
在建立有限元模型前,用Pro/E建立军车的初步实体模型。
参考文献及以前的工作经验,确定模型的简化原则如下;①略去功能件和非承载构件嗍。
②将连接部位作用很小的圆弧过渡简化为直角过渡。
③在不影响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对截面形状作一定的简化。
④对于一些结构上的孔、台肩、凹槽、翻边在截面形状特性等效的基础上尽量简化,对截面特性影响不大的特征予以忽略。
【111【121[13】⑤对于车身各大片间的连接部位,采用耦合约束。
按照简化原则,运用Pro/E得到整车实体模型,将其输出为IGES文件,运用ANSYS输入命令,转换为DB文件。
所建立整车实体简化模型如图2A所示:8江苏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图2.4研究对象实体模型2.2.2模型离散化图2.5整车离散化模型2.2.3整车模型工况选取和边界条件的处理2.2.3.1模型工况的选取及约束处理汽车车身通过前、后桥支撑在地面上,地面的反作用力通过悬架传给车体。
车身骨架与车架刚性相连,而车架通过悬架系统与车桥相连。
因此不同的悬架系统对车架以及车身骨架的强度和刚度的影响较大。
若忽略悬架的约束作用,采用简单的两点支承方式,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同时,若不考虑悬架的结构形式如何,仅用螺旋弹簧来模拟钢板弹簧悬架,也与实际结构不符,因为钢板弹簧除了作为弹性元件外,还起到导向作用,因此在各个方向上均9江苏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3.2整车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㈣嘲嘲1圈嘲剀嘲3.2.1整车强度分析1.弯曲工况下的强度分析在满载,弯曲工况下,得到整车的应力分布,从应力分布彩图中可以知道,车身骨架以及车身蒙皮上的应力都比较小,最大应力为60.IMPa,位于钢板弹簧后吊耳与车架相连接的位置。
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轻卡前围设计 轻卡顶盖与后围设计 轿车后备箱设计 轿车侧围设计 大客车车身设计 轿车顶盖、机罩设计 基于VSA的前保险杠公差分配优化设计 通过离散点云搜索指定点算法优化 汽车保险杠设计及注塑成型的数值模拟 含发动机舱的汽车流场数值模拟 基于CFD的汽车外流场数值模拟及车身造型优化 微型纯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参数匹配及仿真研究 微型汽车混合动力系统的匹配 汽车稳定性控制的基理分析与性能仿真(ESP控制策略研究) 载货车制动不协调问题分析及解决 基于点云的车身细分算法研究 基于逆向工程的汽车驾驶室曲面逆向重构及结构设计 四轮电动汽车曲面造型设计 弱混合动力汽车爪极式电励磁起动发电机起动控制技术 弱混合动力汽车四相双凸极无刷电机起动控制技术 弱混合动力汽车皮带驱动永磁起动机及其控制 增程式电动汽车四相双凸极无刷发电机结构设计 电动汽车驱动用开关磁阻电机及新型控制技术 电动汽车新型驱动电机容错技术 汽车新型交流发电机参数设计与优化 汽车用五相双凸极无刷发电机结构设计 汽车新型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发电机设计与仿真 斯太尔汽车开关磁阻发电机设计及新型控制技术 电动厢式运输车结构参数匹配设计 电动载货汽车轻量化设计 电动汽车永磁轮毂式驱动电机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电动汽车用直流驱动电机参数设计与优化 电动汽车增程器永磁与电磁混合励磁发电机设计 汽车用双径向永磁与凸极电磁混合励磁发电装置设计 轻型汽车用飞轮式永磁增速发电机设计与稳压控制技术研究 汽车用离心式永磁发电机设计与稳压控制技术研究 利用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回收汽车废气余能技术研究 基于车载的空调系统回收车辆废气余热技术研究 钢板弹簧对制动跑偏的影响与优化设计 福田1036车型制动跑偏的研究与仿真 商用车转向系统对制动跑偏的影响与模拟 教练车副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液压挖掘机工装装置的节能研究 液压挖掘机工装装置势能利用研究 半挂车车架的有限元分析 工程车辆铲斗磨损研究及其改进设计 履带底盘测功机整车试验台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三元材料的104半峰宽

三元材料的104半峰宽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文章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让读者对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下面是一个示例:在材料科学领域,三元材料是一类由三种不同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这些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而备受关注。
其中,104半峰宽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指标,对于理解三元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三元材料的104半峰宽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我们将对三元材料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这些材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然后,我们将重点讨论104半峰宽在材料研究中的意义,探讨其在材料性能评估、晶体缺陷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当前研究现状的总结,我们将进一步了解三元材料104半峰宽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最后,我们将展望三元材料104半峰宽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以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三元材料104半峰宽的相关知识,并对其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同时,本文也希望为未来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三元材料104半峰宽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进行说明,以及各个章节的简要介绍。
以下是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引言部分首先对三元材料的104半峰宽进行概述,简要介绍了相关背景和研究现状。
随后给出了本文的目的,即探讨三元材料的104半峰宽的意义和应用。
正文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两个章节:三元材料的定义和特点,以及104半峰宽的意义和应用。
在第2.1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三元材料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对三元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在第2.2节中,我们将重点讨论104半峰宽在三元材料研究中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对104半峰宽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其在材料性能研究、结构优化和功能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获奖作品一览

优化
蔡晓君
二等奖
60.
贵州大学
冷热水混合瞬时恒温输出装置
王耀锋、纪维维、肖旭、谭文、金交羽
田蒙奎
二等奖
61.
贵州大学
单缸汽油 250 型水冷式发动机节油装置设计
肖政文、王华珑、郭慧、陈诗雨、江小平
王琬
二等奖
62.
华东理工大学
基于真空吸附原理的微型圆薄片试样的加工装置 董樑、张亚林、朱娅婕
研发
惠虎
二等奖
李学来
80.
河南工业大学
多功能可调防爆散粮托辊皮带输送机
张豪、刘威、彭柳明、陈炅
王明旭 王星
三等奖
81.
陇东学院
375L 车用 LNG 气瓶结构优化设计
魏兆乐、徐鹏、康小兵、龚玉成、孟永忠
张琪 于春柳
三等奖
82.
南昌大学
新型臭氧/活性炭/紫外光联用流化床反应器设计 程剑文、徐龙圣、郭宇宙、胡靓、罗曌
胡兆吉
优秀作品
24.
北方民族大学
新型四螺杆塑料挤出造粒机组
张卫卫、刘琳、呼勇利、杨恩建、杨文彬
刘广君
优秀作品
25.
北方民族大学
新型剪板-折弯一体机
彭星、呼勇利、程天才、薛晓陈、刘佳琪
刘广君
优秀作品
26.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空调热泵热水器系统
27.
福州大学
基于限制失稳的低温绝热容器轻型化研究
许黎明、韩波、王旭、芦嘉、越云凯 柳文乾、黄娟娟、李民、郑瑞蓥、陈德泉
二等奖
57.
西南石油大学
外涡型静电旋风分离器
58.
中国矿业大学
容积式压缩机检测技术的创新实践
毕业设计汽车轮毂轻量化设计

毕业设计汽车轮毂轻量化设计毕业设计:汽车轮毂轻量化设计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汽车轮毂是承载汽车重量、支撑胎轮和提供与地面的接触的重要部件。
轮毂质量的增减直接影响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悬挂系统的响应和操控性能。
因此,轮毂轻量化设计成为了现代汽车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合理的设计减轻轮毂质量,不仅可以降低车辆的燃油消耗,还能提高车辆的加速性能、制动性能和操控稳定性。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轮毂的现有设计和制造工艺:了解轮毂的结构和零部件的材料、工艺等,分析其主要的质量构成。
2.分析轮毂的工作环境和受力情况:包括轮毂的受力状态、振动特性等。
3.进行轮毂质量分析和优化:基于现有的设计和工艺,使用轮毂质量分析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确定轮毂的关键受力部位和存在的质量冗余。
4.设计轮毂轻量化方案:根据分析结果和轮毂质量要求,进行轮毂的结构和材料优化设计,提出轻量化方案。
5.进行仿真验证和实验测试: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并进行实验测试,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6.总结和评价:总结轮毂轻量化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研究的方向。
三、预期成果和创新:1.设计出轮毂的轻量化方案:通过优化设计和材料选择,降低轮毂的质量,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
2.提出轮毂轻量化设计的新方法:通过研究轮毂受力状态和振动特性等,提出轮毂轻量化设计的新思路和方法。
3.完成轮毂轻量化设计的仿真验证和实验测试: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四、可行性分析:1.研究材料和软件的可获取性:轮毂轻量化设计所需的材料和有限元分析软件等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可获取性。
2.研究设备和实验条件的可获得性:轮毂轻量化设计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条件在实验室和相关研究机构中一般可获得。
3.项目的难度和风险可控性:轮毂轻量化设计涉及到较复杂的工艺和受力特性分析,但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和先进的仿真测试方法,该项目的难度和风险可控。
车身模态及接附点动刚度分析

后ꎬ共有 3 104 429 个单元、2 717 029 个节点ꎬ三角
形单元占比为 5 3% ꎮ
表 1 车身材料参数
Table 1 Body material parameters
材料
弹性模量 / MPa
泊松比
钢
2 1 × 10 5
the research objectꎬits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ꎬthe free mode of the vehicle body within
0 ~ 100 Hz and the dynamic stiffness of 16 attachment points is obtainedꎬthe left front and right
格比例较大ꎬ网格主要由四边形单元和少量三角
形单元混合而成ꎬ采用三角形单元是为了获得更
高质 量 的 整 体 网 格ꎬ 其 数 量 不 超 过 单 元 总 数 的
10% ꎮ 组件进行连接时ꎬ主要使用螺栓、点焊和粘
胶三种方式ꎬ车身相关材料参数如表 1 所示ꎮ 车
身厚度约 0 7 ~ 3 2 mmꎬ有限元模型中厚度设置
下的动刚度特性较差ꎬ此时进行模态分析ꎬ通过分
析车 身 模 态 频 率 与 振 型 来 判 断 产 生 峰 值 的 原
因 [13] ꎮ IPI 计算公式为
IPI =
- w2 x0 e jwt - w2
ẍ
- w2
=
=
=
jwt
F
Kd
F0 e
k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w2 m + jwc
(9)
沈 阳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客车车身结构及其设计方案

客车车身构造及其设计方案摘要:客车是目前最常见和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人们对出行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也对客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合理的车身构造、更小的能耗、更大的承载量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是客车车身构造及其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而随着这些问题的凸显,车身构造设计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从车身构造的分类及其设计方案来探讨客车设计的多样性。
关键字:客车;车身构造设计;客车车身分类1.引言客车的合理设计,是保证其承载量和使用寿命的重要缘由。
优秀的设计,不能仅能够提升效益,降低能耗,还能够从各个方面保障行车与民众安全。
在国际标准中,对客车车身的定义为:长方形,用来装载乘客和行李的车厢。
由于客车种类繁多,车身构造也多种多样,本文针对客车车身构造及其设计,从分类方法、设计思路等多个方面进展阐述,力求为行业查找最优的车身构造设计,为行业的进展供给参考依据。
1.客车车身构造及分类常见的客车车身构造及分类方法如下:1.按用途分类依据客车的使用方式,可以分为城市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客车和专用客车四个类别。
其用途和优点比照方下:客车身构造设计特点车用途1.城设有乘客站立区域市客车 2.车厢在设计时充分考虑频繁上下客的问题,座椅少、车门多且有扶手,走动空间大,通道宽。
1.长无站立位,每个乘客一个位置的设计。
途客车 2.座椅较为密集,且质量好,这是为了保证长途坐车的舒适性,且此类客车车厢地板高,车厢下有行李舱。
旅其与长途客车的设计原则根本相近,但在游客外观和舒适性等方面比长途客车好,车内设施车及附件设备也更豪华和高档。
专与长途客车设计类似,但无行李箱,一般用客是依据特定要求来设计和制造,常见于校车、车机场摆渡车、采血车等。
〔二〕按承载形式分类按车身承载形式,客车车身构造可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和承载式三大类。
1、非承载式客车国内的轻型客车,大局部就是非承载式的设计,底盘有车架,靠车架支撑全车。
图 1- 非承载式客车的底盘及车身2、半承载式客车车身半承载式车身就是车身与车架刚性连接,车身局部承载的构造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