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学习版[1]
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

⑷桥涵变形观测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依据变形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变形观测点布点图(《关于发布沉降 观测测量标志技术要求的通知》沪昆浙工函〔2010〕115号),确定其位置。 ②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观测,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观测值。 ③变形观测中应符合以下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观察、尺量;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2. 沉降变形观测装置的规格、材料及埋设深度应符合《客运 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 158号)的相关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第8页/共27页
6. 严禁采用单一附和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进行观测。
第24页/共27页
7. 低矮墩身无法观测,应将承台观测标挖出,埋入127PVC管 且露出回填土10Cm,并加护盖,观测承台观测标即可。
8. 桥梁铺架段应严格按照沉降观测细则要求的频次,对架梁 前、架梁后、运粱车通过三个阶段进行观测。 9. 应及时完成连续梁徐变观测数据的处理工作,并应尽快对 已完成的连续梁进行初始徐变观测。
第7页/共27页
5.观测期内,墩台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 应及时会同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 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 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二)主控项目 1. 桥涵沉降变形观测标布设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高速铁路工 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的规定。
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
第1页/共27页
高速铁路沉降变形观测

桥台观测标埋设位置示意图
预制梁徐变观测标埋设示意图
连续梁徐变观测标埋设示意图
ⅰ按三等垂直位移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读数取位至0.1mm; ⅱ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ⅲ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基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⑸每个桥梁墩台应在承台施工完成后进行首次观测,以后根据高铁测量规范或 沉降观测细则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观测。
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3.观测期间应对变形监测网设施和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
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受扰动或破坏。
4.变形观测成果的所有原始观测记录应真实、可靠,具有可
追溯性,严格执行责任人签字制度,并应符合竣工文件编制和移
交的有关规定。
5.观测期内,墩台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 应及时会同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 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 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6.观测期内,路基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 应及时会同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 核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 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7.变形观测单位应有专门的路基变形观测组,观测资料应 齐全、详实、规范,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及时整理、汇总分析, 提供给相关单位。建设单位负责铺轨条件的评估工作,并组织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咨询等单位实施。
⑷桥涵变形观测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依据变形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变形观测点布点图(《关于发布沉降 观测测量标志技术要求的通知》沪昆浙工函〔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观测值。
③变形观测中应符合以下规定:
墩身、承台观测标埋 设示意图
长 沙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任务4-1.土质路堑施工

(2)通道纵挖法:先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 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如此向纵深开挖至路基标高的方法。
通道纵挖法适用于路堑较长、较深,两端地面纵坡较小的路堑开挖。
16
路堑开挖方法
2.纵挖法
(3)分段纵挖法:沿路堑纵向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宜处,将较薄一侧堑壁横向挖穿,使路堑 分为两段或数段,各段再沿纵向开挖的方法称为分段纵挖法。
22
土质路堑开挖施工工艺
(三)防排水设施修筑 1.应首先做好堑顶截水沟、天沟,路堑开挖过程要自始至终保证排水畅通。要做到临时排水设施与永
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2.堑顶为土质或含有软弱夹层时,天沟应及时铺砌或采取其他防渗措施,其排水口应引入自然沟或排
水构筑物。 3.在路堑施工期间要注意检查维护,如发现路堑或边坡内发生地下水渗流时,应根据渗流的位置及流
遵守国家爆破安全规程,确保周边环境安全;宜采用松动爆破,不得使用峒室药包爆破;炮孔直径
4
爆破
38~150m,深度≤15m,倾斜炮孔;石质路堑边坡光面爆破,坡面半孔率:硬岩≥80%,中硬岩
≥60%,软岩≥30%,坡面平整度±15cm,稳定、美观
堑顶弃土、渣要保证路堑边坡、山体及自身的稳定,弃土、渣坡脚距堑顶≥5m;陡坡路基和深路堑
(1)膨胀土路堑不宜在雨季施工,膨胀土路堑的侧沟、天沟、吊沟、排水沟的铺砌必须及时完成,保 证铺砌前不受雨水侵入。施工、生活、工业用水应采取有效措施,禁止流入施工现场,应集中力量、快速 施工,及时封闭、分段完成,应避免在大雨、连续阴雨天施工。设有支挡结构的边坡应随开随挖随砌筑, 如防护不能紧跟开挖完成时,应暂留厚度不小于50 cm的保护层。膨胀土路堑基床换填要紧随开挖完成, 当有困难时,应暂留厚度不小于0.5m的保护层。路堑高侧山坡不应设弃土堆。需要设置弃土堆时,弃土堆 距边坡顶不应小于10 m。
工程测量答案

工程测量总共793 题一.单选题(共185题)1.每个工程变形监测网基准点数至少应有()个。
(1分)A.1B.2C.3D.42.沉降监测基准点发生沉降而未进行复测修正时,从观测成果上表现为观测点产生()(1分)A.下沉B.隆起C.无法确定D.没有影响3.建筑物沉降观测中,确定观测点布设位置,应重点考虑的是()。
(1分)A.能反映建筑物的沉降特征B.能保证相邻点间的通视C.能不受日照变形的影像D.能同时用于测定水平位移4.位移观测是在( )的基础上进行。
(1分)A.高程控制网B.平面控制网C.平面与高程控制网D.不需要控制网5.沉降观测成果整理时,应绘出各沉降点的()关系曲线图。
(1分)A.时间—荷重B.时间—沉降C.荷重—沉降D.时间—荷重—沉降6.监测桥梁变形时采用的物理学传感器方法,具有()缺点。
(1分)A.不能长期连续的自动化观测B.野外测量的工作量大C.只能观测有限的局部变形D.获取的变形信息精度比较低7.裂缝的观测周期,应根据裂缝变化速度确定。
裂缝初期可( )观测一次,基本稳定后宜每月观测一次,当发现裂缝加大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必要时应持续观测。
(1分)A.每半个月B.每一个月C.每两个月D.以上三点都不对8.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取决于观测的目的和该建筑物的()。
(1分)A.面积大小B.允许变形值的大小C.重量大小D.体积大小9.水准测量过程中前后视交替放置尺子并要求偶数站结束,可消除或减弱对高差的影响。
()(1分)A.尺面弯曲B.标尺零点差C.尺长误差D.刻划误差10.用同一台经纬仪观测2个角,∠A=10°20′30″,∠B=80°30′30″,测角中误差均为30″,则2角的精度关系是()。
(1分)A.A角精度高B.B角精度高C.A角和B角精度相同D.A角和B角精度不同11.由于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是()。
(1分)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12.测量精度的高低是由()的大小来衡量。
高铁CP3控制网测量作业指导书

15
(3)水准点间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之较差限差为±。
1 技术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 《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 设[2006]158号); (3)《关于进一步规范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管理工作的通知》
(铁建设[2009]20号); (4)《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铁
2.4 高程基准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5 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1)精测网复测成果 利用设计院提供的合福铁路(闽赣段)精测网复测成果及技术总结 等资料。 (2)沉降资料 利用沉降评估单位提供的沉降评估验收资料。
3 精测网加密 3.1 一般规定
加密测量采用的方法、使用的仪器和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 所采用仪器应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检定期内。
式中:△Xij=(Xj –Xi)复 –(Xj –Xi)原 △Yij=(Yj –Yi)复 –(Yj –Yi)原 △Zij=(Zj –Zi)复 –(Zj –Zi)原 s---相邻点间的二维平面距离或三维空间距离; △Xij,△Yij— 相邻点i与j间二维坐标差之差(m);
△Zij— 相邻点i与j间Z方向坐标差之差,当只统计二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时该值为零 (m)。
.1.3 精测网全面复测
按《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CPⅢ建网前应对精测网
(CPI、CP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并采用复测合格的精测网
(CPI、CPⅡ及二等高程控制网)成果进行CPⅢ轨道控制网测设。
(1)采用GPS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时,复测与原测成果较差应满
足表1.2-1、表1.2-2的规定。
N——导线环(段)的个数; 注: mD为仪器标称精度;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 培训资料

《高速铁路工程铁量铁范》TB10601-2009铁版学铁铁1.0.1 铁铁一高速铁路工程铁量的技铁要求保铁其铁量成果铁量铁足勘铁、施工、铁铁铁各运铁段铁量的要求适铁高速铁路工程建铁和铁管理的需要制定本铁范。
个运1.0.2 本铁范适用于新建250350km /h高速铁路工程铁量。
高速铁路定铁铁速度铁大于250km/h。
1.0.3 高速铁路工程铁量平面坐铁系铁采用工程立坐铁系铁在铁铁的铁路铁面铁铁高程面独上坐铁系铁的投影铁度铁形铁不宜大于10mm/km。
公路和一般铁路投影铁形铁不大于25mm/km。
1.0.4 高速铁路工程铁量的高程系铁铁采用1985家高程基准。
铁地段无国当个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铁可引用其高程系铁或以立高程起算。
但在全铁高程铁量它独铁通后铁消除高铁算成断1985家高程基准。
有困铁铁亦铁铁算成全铁铁一的高程系国铁。
1.0.5 在家控制点铁足平面、高程控制要求的情下铁铁先采用家控制点座位国况国高速铁路的平面、高程控制点。
1.0.6 高速铁路工程铁量的平面、高程控制按施铁铁段、施铁目的及功能可分铁勘铁网控制、施工控制、铁铁铁控制。
各铁段平面控制铁量铁以基铁平面控制网网运网网CPⅠ铁基准高程控制铁量铁以铁路水准基点控制铁基准。
网1.0.7 铁铁足高速铁路平面GPS控制铁量三铁铁束平差的要求在平面控制铁量工作铁展前铁首先采用GPS铁量方法建立高速铁路架控制框网CP0。
1.0.8 高速铁路工程铁量平面控制铁在架控制网框网CP0基铁上分三铁布铁第一铁铁基铁平面控制网CPⅠ主要铁勘铁、施工、铁铁铁提供坐铁基准第二铁铁铁路平运面控制网CPⅡ主要铁勘铁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三铁铁铁道控制网CPⅢ主要铁铁道铁铁和铁铁铁提供控制基准。
运1.0.9 高速铁路工程铁量高程控制分二铁布铁第一铁铁路水准基点控制铁高速铁网网路工程勘铁铁铁、施工提供高程基准第二铁铁道控制网CPⅢ铁高速铁路铁道施工、铁铁提供高程基准。
轨道控制网CPIII测量作业指导书(修改完成)

工程编号:轨道控制网CPIII测量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目录1.适用范围 (1)2.作业准备 (1)2.1一般规定 (1)2.2 CPⅢ控制网的观测条件 (1)3.技术要求 (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5.施工要求 (3)5.1控制网的复测 (3)5.1.1控制网测量要求 (3)5.1.2控制网复测 (3)5.2控制点高程复测 (4)5.2.1技术要求 (4)5.2.2测量方法 (4)5.2.3数据处理 (4)5.3 CPⅢ控制网测量工作 (5)5.3.1 CPⅢ控制点的埋设与编号 (5)5.3.2 CPⅢ平面控制网测量方法 (7)5.3.3 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 (10)6.施工放样 (11)6.1铺轨基标测设 (11)6.2道岔施工 (13)7.轨道精调测量 (14)7.1轨道铺设时的线路精调 (14)8.劳动组织 (15)9.轨道控制网CPⅢ测量设备机具配置 (15)10.质量控制及检验 (15)10.1测量复核 (16)10.1.1测量外业复核 (16)10.1.2测量内业复核 (16)10.2测量仪器定期检核 (16)11.安全及环保要求 (17)工程轨道控制网CPIII测量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为地铁轨道控制网CPⅢ测量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地铁轨道CPⅢ控制网建立,本文对测量条件、准备工作、点位的埋设和测量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为其他地铁铺轨项目轨道CPⅢ控制网建立提供参照。
2.作业准备2.1一般规定CPⅢ的控制网测量应在线下工程完工提供移交验工报告,并由业主测量队完成贯通测量及断面测量后开展。
2.2 CPⅢ控制网的观测条件(1)CPⅢ控制网外业观测应待土建工程完工,场地清理完成后进行。
(2)CPⅢ观测应在气象条件相对比较稳定下进行(温差变化较小,湿度较小,洞内粉尘较少)。
(3)CPⅢ观测时测程内不能有任何遮挡物,场内不得有人体可以感受到的任何震动。
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普通铁路(客货共线)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适用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Ⅰ)
其中10本验标,与行车速度等条件 有密切关系的质量指标,是按时速 160 km客货共线铁路确定的。一般 情况下,时速160 km以下的客货共线 铁路也按这些标准验收。
•李博士
1.普通铁路(客货共线)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适用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 Ⅱ )
•李博士
现行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目录
•李博士
现行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数量
截止2016年12月
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目录
•李博士
无碴轨道铁路工程的支撑标准
1.《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 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6]189号)--已经作废
2.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8项 (Ⅱ)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3-2010)
(4)《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4-2010)
(5)《高速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5-2010)
•李博士
2.高速铁路(客运专线)
(铁建设[2005]160号)
⑷《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2005]160号)
•李博士
4. 废止——客运专线铁路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1项 (Ⅱ)
⑸《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2007]85号)
⑹《客运专线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铁建设[2007]251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学习版
总则
1.0.1 为统一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保证其测量成果质量满足勘测、施工、运营维护各个阶段测量的要求,适应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需要,
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250~350km /h高速铁路工程测量。
高速铁路定义为速度值大于250km/h。
1.0.3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坐标系应采用工程独立坐标系统,在对应的线路轨面设计高程面上坐标系统的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宜大于10mm/km。
公路和一般铁路投影变形值不大于25mm/km。
1.0.4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当个别地段无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点时,可引用其它高程系统或以独立高程起算。
但在
全线高程测量贯通后,应消除断高,换算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
有困难时亦应换算成全线统一的高程系统。
1.0.5 在国家控制点满足平面、高程控制要求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国家控制点座位高速铁路的平面、高程控制点。
1.0.6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平面、高程控制网,按施测阶段、施测目的及功能可分为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
各阶段平面控制测量应以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为基准,高程控制测量应以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基准。
1.0.7 为满足高速铁路平面GPS控制测量三维约束平差的要求,在平面控制测
量工作开展前,应首先采用GPS测量方法建立高速铁路框架控制网(CP0)。
1.0.8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在框架控制网(CP0)基础上分三级布设,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主要为勘测、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第二级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Ⅱ),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第
三级为轨道控制网(CPⅢ),主要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