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补充习题及答案
形位公差习题课答案(精简版)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不同形状的公差带的形位公差特征项目是(A )。
A 直线度B 平面度C 圆度D 同轴度2. 被测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与它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的关系应是(C )。
A 前者一定等于后者B 前者一定大于后者C 前者不得大于后者D 前者不得小于后者3. 若某轴一横截面内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φ20.05mm 与φ20.03mm 的两同心圆包容面形成最小包容区域。
则该轮廓的圆度误差值为(B )。
A 0.02mmB 0.01mmC 0.015mmD 0.005mm4. 在图样上标注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若形位公差值前面加“φ”,则形位公差带的形状为(C )。
A 两同心圆B 两同轴圆柱C 圆形或圆柱形D 圆形、圆柱形或球5. 孔的轴线在任意方向上的位置度公差带的形状是(B );圆度公差带的形状是(A )。
A 两同心圆B 圆柱C 两平行平面D 相互垂直的两组平行平面二、多项选择题1.某轴标注00.02120φ-○E ,则__A 、D__。
A .被测要素尺寸遵守最大实体边界B .当被测要素尺寸为20mm φ,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21mmC .被测要素遵守实效边界D .被测要素尺寸为19.979mm φ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0.021mm2.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___ABC__。
A .位置公差值的框格内标注符号○MB .实际被测要素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公差值允许增大C .实际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公差为给定的公差值D .被测要素遵守的是最大实体边界3.符号0.0160.027120.06M φφ---圈 说明__C_。
A.最大实体尺寸为11.973mmB.遵守包容原则C.可能补偿的最大形位公差值是0.011mm三、判断题1.最大实体状态就是尺寸最大时的状态。
(×)2.实际要素处于最大极限尺寸且相应的中心要素的形位误差达到最大允许值时的状态称为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形位公差习题答案

第四章外形和地位公役答案页码次序4-1 在表中填写出形位公役各项目标符号,并注明该项目是属于外形公役照样属于地位公役.解:见表2.1 (符号略)解:见表2.2.解释).解:1)φ60f7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役值为0.05mm.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役值0.05mm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2)全部零件的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役是0.01mm.全部零件的左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役值0.01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3)φ36h6圆柱概况上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役为0.01mm.圆柱概况上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役0.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4)φ36h6圆柱概况任一正截面的圆的圆度公役为0.01mm,在垂直于φ36h6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现实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役值0.01mm的两齐心圆之间.4-4 按下列请求在图上标出外形公役代号.(1)Φ50圆柱面素线的直线度公役为mm.(2)Φ30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役为0.05mm.(3)全部零件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0.04 mm的圆柱面内.解:按请求在图上标出外形公役代号图4-5 将下列技巧请求用代号表注在图2.5上.(1)Φ20d7圆柱面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役为0.05mm.(或Φ20d7圆柱面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内距离为公役值0.05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2)被测Φ40m7轴线相对于Φ20d7轴线的同轴度公役为Φ0.01mm.(或Φ40m7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役值0.01mm,且与Φ20d7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3)被测度10H6槽的两平行平面中任一平面临另一平面的平行度公役为0.015mm(或宽10H6槽两平行平面中任一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役值0.015mm,且平行另一平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4)10H6槽的中间平面临Φ40m7轴线的对称度公役为0.01mm.(或10H6槽的中间平面必须位于距离位于距离为公役值0.01mm,且直对经由过程Φ40m7轴线的帮助平面临称设置装备摆设的两平行平面之间.)(5)Φ20d7圆柱面的轴线对Φ40m7圆柱右肩面的垂直度公役为Φ0.02mm.(或Φ20d7圆柱面轴线必须位直径为公役值0.02mm,且垂直于Φ40m7圆柱右肩面的圆柱右肩面的圆柱面内.)解:见图图4-6.解释图2.6中形位公役标注的寄义.解: 1)零件的左正面临基准平面B(右正面)的平行度公役为.如有平行度误差,则史许可按符号的偏向(即从下往上)逐渐减小. 2)零件下概况任一50mm×50mm的正方形面积上,平面度公役为0..06mm.3)槽的中间平面临基准中间平面A(零件左.右两正面的中间平面)的对称度公役为0..01mm,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役与对称度公役遵照最大实体原则.4-7 试述形位公役带与尺寸公役带的异同点.答:形位公役带与尺寸公役带的雷同点是公役带的公能是雷同的.形位公役带是限制现实要素变动的区域;尺寸公役带是限制现实尺寸变动的区域.只有零件的现实尺寸或现实要素位于其公役带内,才是及格的,不然是不及格的.形位公役带与尺寸公役带的不合点是:(1)形位公役带平日是空间区域,尺寸公役带是平面区域.(2)形位公役带由四个要素(外形.大小.偏向.地位)构成,尺寸公役带由两个要素(地位.大小)构成.4-8.径向圆跳动与同轴度.端面跳动与端面垂直度有那些关系?答:径向圆跳动与同轴度的关系:对径向圆跳动,被测要素是圆柱概况;对同轴度,被测要素是圆柱面的轴线.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如许来剖析,统一测量面内的径向圆跳动重要来自该测量截面内的同轴度误差和圆度误差.若截面轮廓线为一幻想圆,则径向圆跳动重要由同轴度误差引起.若该被测截面没有同轴度误差,则径向圆跳动重要由圆度误差引起.由此可见,消失同轴度误差,必定消失径向圆跳动,而消失径向圆跳动其实不克不及解释必定有同轴度误差.径向圆跳动公役能分解掌握同轴度误差和圆度误差.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垂直度的关系: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垂直度的被测要素都是端面,基准都是轴心线.二者都可掌握反转展转体端面形位误差,但掌握后果不尽一样.端面圆跳动掌握端面的被测圆周上各沿轴向的地位误差,不克不及掌握全部被测端面的垂直度误差和平面度误差.垂直度公役可以分解掌握全部被测端面临基准轴线的垂直度误差和平面度误差.由此可见,被测端面消失圆跳动误差,必定消失垂直度误差,反之,消失垂直度或平面度误差,不必定消失圆跳动误差.4-9 试述径向全跳动公役带与圆柱度公役带.端面跳全动公役带与反转展转体端面垂直度公役带的异同点.答:径向全跳动公役带与圆柱度公役带外形雷同,差别在于径向全跳动公役带必须与基准轴线同轴,地位是固定的.而圆柱度公役带的轴线则与其它无关,地位浮动.端面全跳动公役带与反转展转体端面垂直度公役带外形一样,均为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一对平行平面.公役带的另三个要素,只要公役值雷同,则大小.偏向.地位完整雷同.4-10 什么叫实效尺寸?它与感化尺寸有何干系?答:被测要素的最大实体尺寸和许可集中工艺最大形位误差的分解成果所形成的极限状况,称为实效状况.实效状况时的鸿沟尺寸,称为实效尺寸.它与感化尺寸的关系是:实效尺寸是实效状况时幻想包涵面的尺寸,它是一个定值,即为最大或最小感化尺寸.由此可见,实效尺寸只有一个,感化尺寸有很多.4-11.一销轴如图2.11所示,试按请求填空及填表.(1)尺寸公役和外形公役遵照相干原则,此相干原则为_最大实体原则__ ;直线度公役值Φ_____相干公役________ .(2)销轴现实尺寸必须在 mm和 ______10________ mm之间.(3)当销轴直径为Φ10mm时,轴线直线度公役为mm.(4)当销的直径为Φ9.97时,公役的抵偿值为___0.03______________ mm,销轴的轴线直线度公役为____0.045_____________ mm.(5)销轴的实效尺寸为___Φ mm.(6)销轴的最大感化尺寸为____Φmm.(7)销轴的最小感化尺寸为____Φmm.表2.3 (mm)(1)当孔处在最大实体状况时,孔的轴线对基准平面A的平行度公役为mm.(2)孔的局部现实尺寸必须在mm至mm之间.(3)孔的直径均为最小实体尺寸Φ6.6mm时,孔轴线对基准A的平行度公役为mm.(4)一现实孔,测得其孔径为Φ6.55mm,孔轴线对基准A的平行度误差为 mm 问该孔是否及格?__不及格(因为孔径为φ6.55mm.平行度差为0.1mm)_______ .(5)孔的实效尺寸为___φ6.45_______ mm.4-13.一销轴尺寸标注如图所示,试按请求填空,并填表.(1)销轴的局部现实尺寸必须在φ10 mm至φ9.985 mm之间.(2)当销轴的直径为最大实体尺寸_____φ10___mm时,许可的轴线直线度误差为________零____ mm.此时,销轴为一个Φ10mm的幻想圆柱.(3)填表(1)细轴的局部现实尺寸应在_____φ40.025___ mm至____φ40.009 _______mm之间.(2)细轴直径为何尺寸时,许可的细轴轴线对基准平面A的直垂度误差最大,其最大值若干?答:细轴直径为φ40.009时,许可的细轴线对基准平面A的垂直度误差最大,其最大值为φ0.016(φ40.025–φ40.009=φ0.016mm).(3)填表表解:表2. 5 (mm)义.解:见图2.8.图2.84-17 纠正图a) .b)中形位公役标注上的错误(不转变形位公役项目).解:见图2.4a.b.图4-18 识读图中形位公役标注,按请求填空:图(1)被测要素:___φ25mm圆柱面_;基准要素:_φ15mm圆柱面轴线 _____ ;公役带外形:___两齐心圆_____ ;(2)被测要素:___槽φ10mm的中间平面_;基准要素:_φ25mm圆柱面轴线___;公役带外形:___两平行平面_____;(3)被测要素:____φ20mm轴心线____ ;基准要素:_______φ25mm轴的轴心线____;公役带外形:____一个圆柱面________ ;(4)被测要素:___孔φ8mm轴心线 _;基准要素:___φ15mm 轴的轴心线_____;公役带外形:_____两平行平面_______;(5)被测要素:φ15mm轴的轴心线__;公役带外形:一个圆柱面___;4-19.如图1所示,被测要素采取的公役原则是__,最大实体尺寸是__mm,最小实体尺寸是__mm ,实效尺寸是__mm,当该轴现实尺寸处处加工到20 mm时,垂直度误差许可值是__mm,当该轴现实尺寸处处加工到φ19.98mm时,垂直度误差许可值是__mm.答:包涵请求φ20 φ19.98 φ20.01 0 φ4-20.如图2所示,请求:(1)指出被测要素遵照的公役原则.(2)求出单一要素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联系关系要素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3)求被测要素的外形.地位公役的给定值,最大许可值的大小.(4)若被测要素现实尺寸处处为φ19.97mm,轴线对基准A的垂直度误差为φ0.09mm,断定其垂直度的及格性,并解释来由.解:(1)被测要素遵照最大实体请求.(2)单一要素的实效尺寸=φ20.02mm 要素的实效尺寸=φ(3)直线度公役的给定值为φ0.02mm,垂直度公役的给定值为φ0.05mm.直线度误差的最大许可值为φ0.12mm,垂直度误差的最大许可值为φ0.15mm.(4)此时许可的垂直度误差为:0.03+0.05=0.08<0.09,故不及格.。
形位公差作业答案及练习

2.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φ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a =1.25μm,φ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 为Ra =2μm。 (2)键槽侧面对φD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 mm。 (3)φD圆柱面对φd轴线的径向圆跳动量不超过0.03 mm,轴肩端平面对φd轴 线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0.05 mm。
0.03 B 0.02 A 0.8
φD
A
பைடு நூலகம்
1.6
0.05 B
φd
B
改正图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
A
B
A
改正后
B
提示:
1.形状公差框格:形状公差框格共有两格。
指引线 公差项目 公差值
以上形状公差框格只有两格。
2.位置公差框格
指引线 公差项目 公差值 基准 位置公差框格 有三格或多格。
练习
1.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1)φ100h6圆柱表面的圆度公差为0.005mm。 (2)φ100h6轴线对φ40P7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mm。 (3)φ40P7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5mm。 (4)左端的凸台平面对φ40P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 mm。 (5)右凸台端面对左凸台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 mm.
形位公差习题答案

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答案页码顺序4-1 在表2.1中填写出形位公差各项目的符号,并注明该项目是属于形状公差还是属于位置公差。
解:见表2.1 (符号略)项目符号形位公差类别项目符号形位公差类别同轴度位置公差圆度形状公差圆柱度形状公差平行度位置公差位置度位置公差平面度形状公差面轮廓度形状公差或位置公差圆跳动位置公差全跳动位置公差直线度形状公差解:见表2.2。
序号公差带形状序号公差带形状1 两平行直线 6 两平行平面2 两等距曲线7 两等距曲面3 两同心圆8 一个四棱柱4 一个圆9 一个圆柱5 一个球10 两同轴圆柱解:1)φ60f7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值为0。
05mm。
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
05mm的两同轴圆柱面之间。
2)整个零件的左端面的平面度公差是0。
01mm。
整个零件的左端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
01mm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3)φ36h6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
01mm。
圆柱表面上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距离为公差0。
01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4)φ36h6圆柱表面任一正截面的圆的圆度公差为0。
01mm,在垂直于φ36h6轴线的任一正截面上,实际圆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
01mm的两同心圆之间。
4-4 按下列要求在图2.2上标出形状公差代号。
(1)Φ50圆柱面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2mm。
(2)Φ30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5mm。
(3)整个零件的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0.04 mm的圆柱面。
解:按要求在图2.1上标出形状公差代号图2.14-5 将下列技术要求用代号表注在图2.5上。
(1)Φ20d7圆柱面任一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5mm。
(或Φ20d7圆柱面任一素线必须位于轴向平面距离为公差值0.05mm的两平行直线之间。
)(2)被测Φ40m7轴线相对于Φ20d7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mm。
(或Φ40m7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差值0.01mm,且与Φ20d7轴线同轴的圆柱面。
第三章 形位公差作业及答案

3-4改正错误注意公差框格指引线的箭头方向3-5 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习题图3-5上。
A(1)两个φ25mm孔的轴线的同轴度公差0.02mm。
(2)平面A对两个φ25mm孔的公共轴线的平行度公差0.015mm;(3)相距60mm的两平行平面的中心平面对平面A的垂直度公差0.03mm;(4)宽度为10mm的槽相对于相距60mm的两平行平面中心的对称度公差0.04mm;(5)平面A的平面度公差0.01mm3-6 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3-6上。
(1)φ20K7和φ45M7采用包容要求;(2)底面F的平面度公差0.02mm,φ20K7和φ45M7孔的内端面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0.04mm;(3)φ20K7和φ45M7孔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φ0.03mm;(4)6—φ12H9对φ45M7孔的轴线和F面的位置度公差为φ0.05mm,基准要素的尺寸和被测要素的位置度公差应用最大实体要求。
v3-7 试根据习题3-7附图所示,填写习题3-7附表(a) (b) (c)(d) (e)3-习题7附表19. 已知下列三类配合的孔和轴的基本尺寸均为φ30mm ,按照设计要求其极限间隙、极限过盈分别为:(1)配合间隙应在+0.021~+0.056mm 范围内;(2)配合的最大间隙为+0.033mm ,最大过盈为-0.033mm ; (3)配合的过盈在-0.010~-0.063mm 范围内。
试分别确定孔和轴的公差等级,并以基孔制和基轴制选定适当的配合(写出配合代号)。
求孔、轴的公差 解:Tf=Th+Ts=Xmax-Ymax=0.066 ,确定公差等级,IT7he 和 IT8 求孔、轴的极限偏差采用基孔制,EI=0 ES= T h+EI=0.033X max=ES -ei , ei=0查表2—6,确定偏差符号k es=ei+ T s =2+0.021=0.023φ30H8( )/k7( )。
φ30K8( )/h7( )。
形位公差习题课答案(精简版)

一、单项选择题1.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规定不同形状得公差带得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就是(A)。
A 直线度B平面度C圆度D同轴度2.被测轴线得直线度公差与它对基准轴线得同轴度公差得关系应就是(C)。
A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B 前者一定大于后者C前者不得大于后者D前者不得小于后者3.若某轴一横截面内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20、05mm与20。
03mm得两同心圆包容面形成最小包容区域、则该轮廓得圆度误差值为(B)。
A 0、02mmB 0、01mmC 0。
015mmD 0。
005mm4.在图样上标注被测要素得形位公差,若形位公差值前面加“”,则形位公差带得形状为(C)。
A 两同心圆B 两同轴圆柱C 圆形或圆柱形D 圆形、圆柱形或球5.孔得轴线在任意方向上得位置度公差带得形状就是(B);圆度公差带得形状就是(A)、A两同心圆B圆柱C两平行平面D相互垂直得两组平行平面二、多项选择题1.某轴标注错误!,则__A、D__。
A.被测要素尺寸遵守最大实体边界B。
当被测要素尺寸为,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C.被测要素遵守实效边界D.被测要素尺寸为时,允许形状误差最大可达2.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___ABC__。
A.位置公差值得框格内标注符号错误!B、实际被测要素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公差值允许增大C。
实际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形位公差为给定得公差值D、被测要素遵守得就是最大实体边界3。
符号说明__C_。
A.最大实体尺寸为B。
遵守包容原则C、可能补偿得最大形位公差值就是三、判断题1、最大实体状态就就是尺寸最大时得状态。
(×)2、实际要素处于最大极限尺寸且相应得中心要素得形位误差达到最大允许值时得状态称为最大实体实效状态、(×)3。
独立原则就是指无形位公差。
(×)4、包容要求就是要求实际要素处处不超越最小实体边界得一种公差原则、(×) 四、改错五、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中。
1)圆柱面对两公共轴线得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
第四章补充习题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判断题(对的填上“√”,错的填上“×”)1、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 ,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
( )2、某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3 mm ,那么该圆柱面对基准轴线的径向全跳动公差不小于0.03mm 。
( )3、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 )4、对称度的被测中心要素和基准中心要素都应视为同一中心要素。
( )5、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 )6、图样标注中021.0020+φ mm 孔,如果没有标注其圆度公差,那么它的圆度误差值可任意确定。
( )7、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 )8、线轮廓度公差带是指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 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 )9、零件图样上规定Φd 实际轴线相对于ΦD 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 。
这表明只要Φd 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 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 ,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 )10、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 )11、端面全跳动公差和平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12、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 )13、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不合格。
( )14、独立原则是指零件无形位误差。
( )15、作用尺寸是由局部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形成的理想边界尺寸。
对一批零件来说,若已知给定的尺寸公差值和形位公差值,则可以分析计算出作用尺寸。
( )16、被测要素处于最小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为给定公差值时的综合状态,称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 )17、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形位公差习题

0 0.021
mm,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0.8μm;
②小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φ15±0.007mm,素线的直线度为0.001mm,表面 粗糙度Ra值不允许大于1.6μm;
③ 小端圆柱面轴线对大端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 ④ 左端面对小端圆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3mm;
(5) 其余表面粗糙度Ra值均不允许大于3.2μm。
C. 6μm D. 12μm
二、选择题
(5)若某圆柱轮廓相对两端中心孔的公共轴线径向圆 跳动量为0.08mm,则圆柱该截面上的圆心对基准 轴线的同心度误差一定( )0.08mm,该截面 上的圆度误差一定( ) 0.08mm 。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不小于
(10) 评定垂直度误差应采用( )
A.最小包容区域法 B. 定向的最小包容区域法
C. 三点法
D. 定位的最小包容区域法
1.定位公差包括有
。
A.同轴度 B.平行度 C.对称度 D.位置度
2.定向公差包括有
。
A.平行度 B.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 C.垂直度 D.倾斜度
3.公差带形状同属干两同心圆柱之间的区域有
。
A.径向全跳动 B.任意方向直线度
C.圆柱度 D.同轴度
12.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上。
① 两端圆柱尺寸标注为φ15-
0 0.018
mm,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03mm,表面粗糙度Ra 值不允许大于1.6μm;
② 中间大圆柱尺寸为φ20
0.007 0.020
mm,圆柱面对两端小圆柱公共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表面粗糙度Ra 值不允许大于0.8μ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位公差补充习题及答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1.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到图上:
(1)φ100h8圆柱面对φ40H7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8mm 。
(2)左右两凸台端面对φ40H7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均为0.012mm 。
(3)轮毂键槽对φ40H7孔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mm 。
2. 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到图上:
(1)圆锥面A 的圆度公差为0.006mm 、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mm ,圆锥面A 轴线对φd 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mm 。
(2)φd 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φ0.009mm ,φd 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φ0.012mm 。
(3)右端面B 对φd 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mm 。
3.对平面进行测量得出如下数据,用对角线法求该平面度误差。
4.用坐标法测量零件的位置误差,测得各孔轴线的实际坐标尺寸如表,试确定该零件上各孔的位置度误差,并判断合格与否。
4Xφ10
形位公差补充习题答案
1.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到图上:
(1)φ100h8圆柱面对φ40H7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8mm 。
(2)左右两凸台端面对φ40H7孔轴线的圆跳动公差均为0.012mm 。
(3)轮毂键槽对φ40H7孔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mm 。
2. 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到图上:
(1)圆锥面A 的圆度公差为0.006mm 、素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mm ,圆锥面A 轴线对φd 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15mm 。
(2)φd 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φ0.009mm ,φd 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φ0.012mm 。
(3)右端面B 对φd 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1mm 。
3.对平面进行测量得出如下数据,用对角线法求该平面度误差。
F=8-(-1)=9μm
4.用坐标法测量零件的位置误差,测得各孔轴线的实际坐标尺寸如表,试确定该零件上各孔的位置度误差,并判断合格与否。
解:孔1:
1
20.1200.1
x
f mm
=-=,15.1150.1
y
f mm
=-=
1
0.280.5
f mm mm
===<
孔1位置度误差合格。
孔2:
2
70.1700.1
x
f mm
=-=,
2
14.85150.15
y
f mm
=-=-
2
0.360.5
f mm
===<
孔2位置度误差合格。
孔3:
3
19.9200.1
x
f mm
=-=-,
3
44.82450.18
y
f mm
=-=
3
0.410.5
f mm mm
==<
孔3位置度误差合格。
孔4:
4
69.85700.15
x
f mm
=-=-,
4
45.12450.12
y
f mm
=-=
4
0.380.5
f mm mm
===<
孔4位置度误差合格。
4X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