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都江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2委托单位: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成都市规划局都江堰市规划局编制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质等级:规划甲级证书编号:081035法人代表:吴志强教授博导高级规划师项目负责:周俭教授博导高级规划师夏南凯教授博导高级规划师项目总工:闫整总工程师注册规划师协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法国AREP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马来西亚akitek AKIPRIMA sdnbhd美国威尔考特建筑事务所、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日本东京大学、庆应大学联合体、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瑞士伯恩应用科学大学、都江堰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四川省建筑设计院联合体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日本日建设计株式会社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市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四章发展目标与策略 (11)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1)第六章规划区城乡统筹 (12)第七章用地布局规划 (13)第八章居住用地与住房规划 (15)第九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6)第十章产业用地规划 (18)第十一章绿地系统规划 (18)第十二章水系规划 (19)第十三章景观风貌规划 (19)第十四章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19)第十五章道路系统规划 (22)第十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23)第十七章环境卫生与环境保护规划 (25)第十八章综合防灾规划 (25)第十九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6)第二十章老城改造规划 (27)第二十一章旅游发展规划 (27)第二十二章灾后重建规划 (28)第二十三章规划管理实施 (30)第二十四章附则 ............................................................................................................................................. 31附表一:都江堰市城乡发展指标体系 .. (33)附表二:现状建设用地平衡表(2007年) (33)附表三:城市总体规划远期(2020年)用地汇总表 (34)附表四:2020年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平衡表 (34)附表五:城市道路规划一览表 (35)附表六:土地开发强度控制一览表 (36)附表七:建设控制一览表 (36)附表八:建设用地适建性表 (37)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为推动都江堰市灾后重建与复兴,促进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在2008年6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指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都江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08-2020年)》。
都江堰工程修建规划方案

都江堰工程修建规划方案介绍都江堰是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下游。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世界性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西汉大儒蜀人李冰与江都尉合作于公元前256年开始修建,历经修建、升级直到元末明初,整个修建历程超过了2000年。
尽管都江堰工程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需求的巨大变化,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和改善。
本文将针对都江堰工程的现状和未来需求,提出一个修建规划方案。
现状分析项目背景都江堰工程位于都江堰市的蒲阳江和岷江交汇处,是四川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
它可以有效地调节蒲江、岷江的水文变化,提高灌溉效率,防止水灾和旱灾。
目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成为了一项受人尊崇的文化遗产。
问题分析然而,目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尽管在过去的2000年里进行了不断的改造和升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巨大变化,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面临着几个问题:1.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由于都江堰工程的设计是在几百年前完成的,所以它很难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
2.效率较低:尽管都江堰工程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但是目前的灌溉效率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维护成本高:由于都江堰工程存在了2000多年,设计和材料的制造技术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了,购买和维护方面存在浪费,维护成本过高的问题。
方案设计建站方案针对都江堰工程的现状和未来需求,我们决定采取下面几个方案:1.建立更加实时和智能的监测系统:我们将建立一个更加实时和智能的监测系统,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和需要。
监测系统将不仅可以监测各种因素的变化,还可以根据这些变化进行自动调整水位、排水、灌溉等操作,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2.利用最新的技术进行改造:为了提高都江堰工程的效率,我们将利用最新的灌溉技术、自动化水位调节器、提高大坝的高度和尽可能利用当地旱耕作物的水利系统等,以提高效率。
旅游规划都江堰城区规划分析

n 山、水、城、文化浑然一体,旅游者在现代文明与良好生态间保持着若即若 离的关系,既可享受城市生活,又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主题形象全国 罕见。
• 都江堰市旅游资源品位高、知名度大,适合开发面向省外和境外游 客的旅游精品的需要。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世界级别的价值。其 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应成为该区旅游品牌的代表;青城山道教文化 观光游应成为该区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
• 都江堰市具有开发度假旅游的优良环境。
•优良环境:宜人的康乐气候,良好的环境质量,清幽的避暑环境等。
n 在交通上 距成都市仅39公里,只需20分钟就可到达,到双流国际机 场也只需30多分钟。西北可达九寨沟、黄龙、雪山草地,是成都―九 寨沟川西北和成都--卧龙--四姑娘山川西黄金旅游通道的枢纽。
n 在经济上 既有平原经济的富庶,又有山区经济的贫瘠和经济作物的多 样性特征。都江堰是四川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术人员居多,其余依次为行政人员、教师、商务、个体经营者等; n 一般停留时间为1天(过夜),其余为1天(不过夜)、2天、3天; n 出游时间一般在5—10月;2月份到龙池观雪、滑雪是次高峰时节; n 旅游总花费的一半用于餐饮、住宿、门票、购物。人均消费水平偏低,在青
城前山,有20%左右散客自带干粮,平均每人消费85元左右;55%的团队游 客人均消费150元左右;25%的会议游客人均消费300元左右。
少。出游在八月前后及春节前后出现高峰。
B.外地游客流动规律
n 客源地集中——主要集中于本省和东南沿海地区 n 以成都为节点向周围扩散——线路集中于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重庆;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2030)(2016年修编版)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6年修编版)规划文本规划图纸目录规划文本第一章规划总则 (2)第二章保护规划 (4)第三章游赏规划 (9)第四章设施规划 (12)第五章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 (17)第六章相关规划协调 (18)第七章近期规划实施 (20)附表 (21)附表1-1 风景名胜资源类型与分级评价 (21)附表2-1 文物保护单位 (23)附表3-1 风景区游客容量 (24)规划图纸图0-1 区位关系图图0-2 综合现状图图0-3 规划总图图1 风景名胜区和核心景区界线坐标图(包括1-1、1-2两幅分图)图2-1 分级保护规划图图3-1 游赏规划图图4-1 道路交通规划图图4-2 游览设施规划图图5-1 居民点协调发展规划图图6-1 城市发展协调规划图图6-2 土地利用规划图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了加强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的严格保护和管理,有效指导利用与建设行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面积与范围风景区总面积为153.12km²,地理座标为东经103°25'45″——103°38'15″,北纬30°52'29″——31°01'48″范围边界走向见图纸。
核心景区面积81.58km²;占风景区总面积的53.28%。
结合风景区范围调整,划定8个城景交叉的管理地块,管理要求见表1-1。
第三条风景名胜区性质与资源特色(一)风景名胜区性质以水利文化、宗教文化为底蕴,以卓越的古代水利工程、道教宫观、峡谷溪涧、生态山林为突出景观特征,具有游赏休闲、科教文化、生态涵养及大熊猫保护等功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
(二)风景资源特征智慧绝伦的水利工程,享誉海内的道教文化,悠久丰富的佛教文化,厚重丰富的历史遗胜,幽远变幻的山峰峡谷,幽深清秀的河溪潭瀑,幽静原始的生态山林。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都江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9〕25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都江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都江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9〕25号成都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报请审批都江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6—2035年)的请示》(成府〔2018〕124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都江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6—2035年)》(以下简称《名城保护规划》)。
二、明确保护总体目标。
都江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体目标是: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为根本,永久保存历史遗迹本体及环境特色,有效利用重点历史遗存,传续古城街区肌理与整体风貌,构建完整持续的历史文化展示利用体系,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三、构建合理的保护体系。
重视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近现代优秀建筑等的保护,做好周边整体风貌环境协调和治理工作,维护好历史城区的环境和周边自然景观特色。
都江堰历史文化名城要按灌区、市域、中心城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方面进行系统性保护,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重点保护历史城区(252公顷)的城市格局、风貌、高度、视线通廊等基础上,特别加强对西街历史文化街区(18.79公顷)和文庙街历史文化街区(31.85公顷)的保护。
四、统筹协调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合理疏解历史城区功能,促进新城发展,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传承发展。
以历史文化资源、风景名胜和自然风光等为依托,做好文化遗产展示和旅游线路组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及旅游配套设施,促进旅游业发展。
国瑞都江堰项目总体策划方案

宅,创下了成都住宅价格的历史新高。
青城山板块的高山流水项目中也出现了面积1000平米以上,总价达1500万的顶级
别墅,价格比周边同类项目高出一倍,但销售情况良好。
春天大道依靠社区良好的成景都房观地环产境市取场胜代,表6性0套高端单物价业在价70格0变0—化10000的联排和双拼
物业名称
别墅开盘不久就已售罄。
第二部分 总体定位
一、战略定位
国际养生小镇
本项目将面向国际化养生消费市场,体现国际化的养生功能体系, 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打造国际顶级水准的养生系统,传播“科学养生、 健康生活”的理念。
二、市场定位
以休闲度假为主导的市场 以高带低,以外带内
以休闲度假为先导,逐步吸引中高端商务市场、外来居住 市场、以及本地市场的集聚。根据本案高端化、外向化的定
与成都有密切商务关系的公司;发达地区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 或政府机关。 B.购买用途
企业领导疗养度假、企业高端培训。
低端市场
1、个人客户 A.主要消费群体 都江堰及周边地区的企业私营业主或企业高管; 都江堰及周边地区的高级政府公务员; 其他。 B.购买用途 主要作为第一居所。 C.客户特征 年龄层次:客户年龄在28—55岁之间; 经济状况:家庭年收入10万元以上,可自由支配30万元以上的资金; 居住状况:一般拥有第二套住房,拥有一次以上的投资置业经验; 生活状况:事业平稳,收入殷实,注重性价比,追求生活品质,向往大都市国际化 生活方式,紧跟时代潮流。
国瑞都江堰项目总体策划
王志纲工作室 四川国瑞置业
2008年1月
目录
第一部分 态势分析 第二部分 总体定位 第三部分 项目构建 第四部分 开发策略
第一部分 态势分析
都江堰市天府乡村旅游景区总体策划(最终版)

都江堰市天府乡村旅游景区总体策划(最终版)第一篇:都江堰市天府乡村旅游景区总体策划(最终版)都江堰市天府乡村旅游景区总体策划规划总图入口服务区概念性景观设木桶漂流示意图湿地景观示意图田园广场本项目要求从资源利用、文化本底和旅游容量上对景区作全面的利用和规定。
以旅游客观规律完善景区配套,以全新的理念重塑林盘和农耕文化的内涵。
本规划在保持永久性田园风光带的前提下,提出“川西林盘”的新型农业生产、生活和乡村旅游结合的新模式。
提出不仅改良林盘中的住宅,使之更加符合现代人居的需求,而且还保护并大力发展林盘中的水、林等自然要素,保持生态的多样性,以达到自循环的稳态。
第二篇:旅游景区项目策划旅游景区项目策划摘要:策划是旅游项目开发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即便是旅游项目规划也离不开策划,它围绕着一个项目的开端和结束。
前期,需要策划进行目标制定与主题选择、市场定位与产品体系定位、确定选址于布局、指定行动计划等;后期,需要策划为规划把握方向与目标,以达到预期效果,以及在最后进行评估。
关键词: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一.旅游景区项目策划的必要性1.旅游景区旅游景区简称景区,一般指具有一定自然或人文景观,可供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相对完整的空间环境。
根据《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区域。
标准中旅游区(点)是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等功能,具有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
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渡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区(点)。
中国旅游业作为一产业部门,如果从改革开放后的1978年算起,仅仅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过去的20年,我们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亚洲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 (课堂PPT)

由于该地块内B位置已建安麓酒店,且容积率较低,村落排布密集。
项目地块分析
6
得出结论:
通过对传统聚落的分析研究,结合甲方提 供的初步设计要求,本概念方案设计建议采 用水乡小镇的模式,参考其总图布局,利用 建筑错落排布,形成度假氛围成熟,宜商、 宜住、宜会的新型水乡古镇。
得出结论
7
青云阶
发现问题
对于水文丰富的都江堰城 市而言,其仿古社区的营造也 应充分利用水系骨架,做好水 文化元素。
仿古社区空间解读
9
空间构成要素:
通过对仿古社区空间解读, 得出其空间构成要素概括为: 河、街、建筑以及节点。
河—街—建筑的关系 空间感受: 围合感较强,具有连续性。
均匀开敞,视线开放。
围合感强,视线开阔,具 有半私密性。
对本设计的启示
10
街巷空间 界面特点: 错落有致 屈曲转折
收放自如
对本设计的启示
11
桥和水埠 “连与渡”
对本设计的启示
12
通过仿古社区空间要素分 析,得出本设计基本构思,即 以“水乡文化”为主题的休闲 度假社区。整个 设计以水系展 开平面布局,通过模拟传统水 乡古镇等空间营造出尺度宜人、 结构合理的仿古社区。
4、安麓酒店为已建建筑,本设计需要对 原安麓酒店道路出口处(见总图红点标示)做 局部修改,请确认是否可行。
建议意见
32
(1)仿古社区空间解读 (2)对本设计的启示 (3)设计理念
8
仿古社区空间形成特点:
纵观古镇古村的空间形态, 可以看出,其空间演变多以水 为轴、顺势延展,呈现线性发 展的生长模式。为了生活和交 通之便,街道最早在河道两侧 生成并得到发展。街、屋以河 为轴线平行重复、线型扩张。 其后,巷弄逐渐形成,构成道 路回路,进一步完善了线性空 间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本设计的启示
街巷空间 界面特点: 错落有致 屈曲转折
收放自如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对本设计的启示
桥和水埠 “连与渡”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对本设计的启示
通过仿古社区空间要 素分析,得出本设计基本构思, 即以“水乡文化”为主题的休 闲度假社区。整个 设计以水系 展开平面布局,通过模拟传统 水乡古镇等空间营造出尺度宜 人、结构合理的仿古社区。
1982年,都江堰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0年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遗产。2007年,成 都市青城山-- 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周边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卧铁等景点。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周边环境分析
场景展示
左上:C、D区鸟瞰图 左中:C、D区透视图
左下:C、D区透视图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右下:局部平面图7
场景展示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沿主河道动态场景场景展示 场景展示
青云阶
建议意见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设计构思
青云阶
解决问题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1)总平面图 (2)鸟瞰图 (4)功能布局分析 (5)空间格局分析 (6)产品分析 (7)交通分析 (8)景观分析 (9)场景展示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总平面图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鸟瞰图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功能布局分析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左上:双侧水街鸟瞰图1 左下:双侧水街透视图2 右下:局部平面图2
场景展示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左上:双侧水街透视图1 左下:双侧水街透视图2 右下:局部平面图4
场景展示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左上:临安鹿酒店鸟瞰图 左下:临安鹿酒店透视图 右下:局部平面图5
场景展示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左上:庭院内景 左下:庭院透视 右下:局部平面图5
空间格局分析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产品分析Biblioteka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交通分析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景观分析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左上:旱街透视图1 左下:旱街透视图2 右下:局部平面图1
场景展示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左上:旱街鸟瞰图 左下:单侧水街透视图 右下:局部平面图1
场景展示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区位分析
青城山:
青城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分前、后山,文物古迹众多, 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东距成 都市仅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 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00年同都江 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 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得出结论
青云阶
发现问题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1)仿古社区空间解读 (2)对本设计的启示 (3)设计理念
仿古社区空间形成特点:
纵观古镇古村的空间 形态,可以看出,其空间演变 多以水为轴、顺势延展,呈现 线性发展的生长模式。为了生 活和交通之便,街道最早在河 道两侧生成并得到发展。街、 屋以河为轴线平行重复、线型 扩张。其后,巷弄逐渐形成, 构成道路回路,进一步完善了 线性空间体系。
都江堰青云阶第四版块
----概念方案设计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青云阶 概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念设
解决问题
计方案
建议意见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青云阶
发现问题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1)区位分析 (2)周边环境分析 (3)项目地块分析 (4)得出结论
该地块位于辽阔的成都平原都江堰境内,地 势平坦,万里沃野,河网密布,周围都是基本农 田,视野非常开阔。 路网分析:
项目所在地位于都江堰市内,距离都江堰市区 不到十公里,距离成都市区不到五十公里,都汶 高速、成灌高速连通市区,周边有成绵高速复线、 成温邛高速环绕,且本地块距离高速出入口仅十 公里左右,距离快铁青城山站一公里左右,交通 十分便利。 总体概况:
该地块偏而不闭,即保证了清净雅致的乡野风 情,同时通过有效的交通网络,又不至于与外界 隔绝联系,是绝佳的旅游度假之地。
地块现状:
由于该地块内B位置已建安麓酒店,且容积率较低,村落排布密集。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项目地块分析
得出结论:
通过对传统聚落的分析研究,结合甲方提 供的初步设计要求,本概念方案设计建议采 用水乡小镇的模式,参考其总图布局,利用 建筑错落排布,形成度假氛围成熟,宜商、 宜住、宜会的新型水乡古镇。
对于水文丰富的都江 堰城市而言,其仿古社区的营 造也应充分利用水系骨架,做 好水文化元素。
都江堰古镇规划设计终版
仿古社区空间解读
空间构成要素:
通过对仿古社区空间 解读,得出其空间构成要素概 括为:河、街、建筑以及节点。
河—街—建筑的关系 空间感受: 围合感较强,具有连续性。
均匀开敞,视线开放。
围合感强,视线开阔,具 有半私密性。
周边环境:
青城山又是道教文化发源地,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俗话 说:“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该项目临近都江堰,背靠青城山, 坐拥青城山、都江堰双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地块优势:
成都平原水资源丰富,河网密集,而且本项目位置背山面水,位置 优越,且地势平坦,适合水网体系的排布,为本方案概念的形成提供 了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