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优美古诗及赏析

合集下载

古诗清明的注释翻译及赏析

古诗清明的注释翻译及赏析

古诗清明的注释翻译及赏析清明节雨纷纷更是添加了浓浓的诗和远方色彩。

文人墨客也随意挥洒着笔尖,将清明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描绘得淋淋尽致。

其中不乏带有浓浓的怀念亲人哀思情感、或者是清明踏青的悠闲自在表达。

店铺今天为大家带来古诗清明的注释翻译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

2.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3.借问:请问。

古诗今译清明时候偏赶上细雨蒙蒙,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名句赏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柳绿花红、春光明媚。

但这日却细雨纷纷,这“纷纷”在此自然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

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镜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

天气如此,心情如此,找家酒店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当然是很自然的事。

诗人捕捉到这一情景,而且描写得格外生动。

“借问酒家何处有”,是问谁?从下一句得知是问牧童,“牧童遥指杏花村”,告诉人们什么?从上句得知是指酒家。

这种两句互相补充,互相发明的写法叫作“互文见意”。

它节省了字句,增加了诗歌的跳跃性。

一问一答,情景十分生动。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

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

清明最好的十首诗6句

清明最好的十首诗6句

清明最好的十首诗1.《清明》——杜牧1.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解释: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诗人询问当地之人哪里有酒可买,牧童笑而不答,只是指向远处的杏花村。

此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雨中问路图,也体现出诗人孤身在外,在清明时节的愁苦和对慰藉的渴望。

2.《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1.诗句: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2.解释:风吹梨花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游人们为了寻找春意大多都出城踏青。

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

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西湖美丽的景色和游春的热闹场面,以及游人散后的幽美景色。

3.《清明》——王禹偁1.诗句: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解释:诗人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样。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此诗反映了古代清贫知识分子的困顿生活,也表达了诗人以读书为乐的情怀。

4.《清明夜》——白居易1.诗句: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2.解释:清明节夜晚,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碧玉做成的台阶和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

诗人独自在回旋的走廊里走走停停,远远地听到弦声,默默地欣赏花。

诗中表现出一派闲适的心情。

5.《清明》——黄庭坚1.诗句: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2.解释: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但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沛,滋润郊野旷原,使草木变得青绿柔美。

此诗通过对比,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6.《郊行即事》——程颢1.诗句: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古诗清明的原文及注释赏析(3篇)_1

古诗清明的原文及注释赏析(3篇)_1

古诗清明的原文及注释赏析(3篇)篇一:清明节古诗词原文及赏析篇一《清明呈馆中诸公》高启〔明代〕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赏析:清明节,旧时风俗为人们扫基祭祖的日子,所以最易触发客居在外的游子的乡思。

这首诗所抒写的心情也大抵如此,只是它表现得特殊含蓄委婉、曲折隐微,在高启的律诗中又是一种格调。

“清明无客不思家”,既曰“无客不”,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内。

不过,全诗干脆抒写思家之情语,一句,其余则着力描写最物,如垂柳、杏酪、青山、芳草、落花等,可谓色调缤纷,明丽如画,甚至有画所难到者。

但这一切,似并未使作者沉醉,从而消释其思家之情,相反地,见景生情,反而更衬托、引发了他的思乡情。

官墙外的垂柳,丝丝弄碧,新烟萦绕;人家所细心制作的杏酪,散发出阵阵的芳香。

这风光节物无不在告知作者清明节的到来,自然也会唤起他往岁在家乡与家人共度佳节的种。

种回忆。

这一来,客居青山环绕的京师金陵的作者,自然便思念起家乡来了。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五、六两句,意更深曲困难。

迷芳草,芳草萋萋,一片凄迷,化用《楚辞·招胞士》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婆婆。

”已寓有思归之意。

而作者偏又以芳草与卞侯墓并置,以落花与莫愁女映照,似更富有富贵难久恃,盛时难长留的感慨。

篇二:清明节的古诗文说明及赏析篇二清明作者:杜牧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诗文说明】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似乎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清明【词语注释】纷纷:形容多。

断魂:形容非常难过悲伤。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诗文赏析】山西杏花村的白酒,醇香可口,年头许久。

在杏花村考古工作者发掘出很多汉代的制酒的工具和酒器,推想大约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就大规模地酿造白酒。

清明节古诗词及赏析解析(精选26篇)

清明节古诗词及赏析解析(精选26篇)

清明节古诗词及赏析解析(精选26篇)清明节古及赏析解析篇1《三台·清明应制》万俟咏〔宋代〕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

望凤阙、非烟非雾。

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平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

近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

饧香更、酒冷踏青路。

会暗识、夭桃朱户。

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

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

清明看、汉宫传蜡炬。

散翠烟、飞入槐府。

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赏析:全词用赋的铺张扬厉之笔法极力铺叙京城清明时节的节序风光,粉饰出一片虚假的太平繁荣景象。

词分上、中、下三片,上片写宫苑中的春景,由内及外;中片写郊外之游,具体描写莺歌燕舞、各色人物游冶欢乐的情形;下片写贵族宅院中的喜庆景象。

上片写春到京城,将优美的春景,归结为“朝野多欢”、“箫鼓”盈衢的“太平气象”。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首二句写景,收入了梨花、海棠、夜月、朝雨这一系列意象,色彩清丽,并未沾染上多少宫廷的富贵气息。

“内苑春”四句写春意由皇宫内苑延向民间,渲染出一片春意融融的景象。

“东风静”四句,描写东风拂柳的春日景象和皇宫楼阙的巍峨,烘托出帝王之家的祥和与高贵。

东风和煦闲静,细柳静静地垂拂着金黄色的柳丝,远远望去,皇宫楼阙金碧辉煌,朦朦缥缈,却非烟非雾。

“好时代”四句全是颂扬之词,粉饰出一片虚假的太平景象。

中片写市井之繁华热闹。

流莺宛转,燕子去来,近水台榭映秋千,成双游女戏斗草。

卖场携酒,踏青祭扫,游人往返不绝,犹有留情于“夭桃朱户”人家者。

仍归结为贵族子弟纵马豪饮的游冶逸兴。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

”这二句写莺歌燕舞,既是对景物的描绘,也象征着太平盛世的祥和安宁。

“近绿水”四句描写了荡秋千和斗百草两种游戏场面,姑娘们的嬉耍在无形之中为春天增添了不少美色。

清明诗词赏析

清明诗词赏析

清明诗词赏析《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最为人熟知的清明诗之一。

清明时节本该是家人团聚、踏青出游的日子,但诗人孤身赶路,又遇细雨纷纷,心中不禁涌起淡淡的忧愁与哀伤,“欲断魂”三字生动地描绘出行人的惆怅心情,而“牧童遥指杏花村”则给人以希望和慰藉,展现出一幅清新自然的乡村春景图。

《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两日,此诗描绘了寒食节时皇城的明媚春光和皇室的雍容富贵。

“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春天长安城花开满城、柳絮飞舞的绚烂画面,“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则通过描写宫廷中寒食节传蜡烛的特殊仪式,暗讽了当时的权贵特权。

《闾门即事》—张继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此诗前两句描绘了农民被招募从军后,田园荒芜的景象,后两句则通过“清明几处有新烟”的疑问,表达了对战争导致人烟稀少、民生凋敝的感慨,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苏堤清明即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诗中描绘了清明时节西湖边的热闹景象。

在梨花盛开、微风轻拂的美好时节,人们纷纷出城踏青寻春,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

日暮时分,笙歌渐歇,但西湖边的万株杨柳依旧在风中摇曳,仿佛只属于那些自由自在的流莺,展现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意境《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这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清明时节,桃李盛开,一片生机勃勃之象,而野外的荒冢却让人顿生忧愁。

诗中还运用了“人乞祭余骄妾妇”和“士甘焚死不公侯”两个典故,表达了对贤愚不分、功名利禄的不屑与批判,最后发出“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的感慨,寓意着无论贤能还是愚蠢,最终都将归于尘土,体现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洞察。

清明节的文学作品与诗词赏析

清明节的文学作品与诗词赏析

清明节的文学作品与诗词赏析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祭祀节日。

自古以来,清明节就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诗词赞美清明节的风景和感慨人生的意境。

本文将就几首经典的清明节诗词进行赏析,让我们一起感受清明节的文学魅力。

一、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佳作。

诗中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连绵,行人在雨中徘徊感叹人世沧桑的景象。

诗中举例询问酒家的位置,而牧童却指指远处杏花村的方向,暗示着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

整首诗意境深远,让人不禁沉浸在思乡之情中。

二、白居易《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墓前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的《清明》是一首深情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作。

诗中描绘了墓前草木葱茏,清明时节亲人离世带来的伤感之情。

诗中以花溅泪、别鸟惊心形容了作者的悲伤,同时也描述了烽火连绵战乱的景象,抒发了对家园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

整首诗虽篇幅不长,却表达了浓郁的情感。

三、杜甫《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杏花村里一相逢,该是谁家新妇长?竹笋青青蘸水多,也为送君生远方。

杜甫的《清明》是一首描写村庄生活和表达对朋友之思的诗作。

诗中通过描述清明时节的雨水和行人的情绪,表现了诗人对时世的不满和悲凉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融入了村庄的景象,并以村中杏花、竹笋等描写朋友的生活,表达了对友情和离别的思念。

整首诗从人世情感出发,展现了杜甫独特的写作风格。

四、苏轼《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落花风起满城尘。

纵是春将归马足,不如垂玉坠楼人。

苏轼的《清明》是一首以意境高远著称的诗作。

诗中描绘了清明时节花雨落满城尘的壮景,通过落花飞扬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转和人生短暂的领悟。

最后两句“纵是春将归马足,不如垂玉坠楼人”则以独特的意象表达人生的不易和儿女情长,给人以深深的思索。

清明节的诗词赏析

清明节的诗词赏析

清明节的诗词赏析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祭祖活动之一。

每年的清明节,人们会祭拜祖先,扫墓祭奠逝去的亲人,并且在这个日子里,也有许多与清明节相关的诗词被广泛传颂。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首与清明节相关的诗词,并对其进行赏析。

1.《清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牧所作,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行人在雨中行走的孤寂和迷茫之情。

诗中的牧童指引着行人前往杏花村的酒家,给予了人们一丝希望和指引。

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2.《清明》-- 白居易清明时节雨纷纷,墓前草色绿无边。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云暗雨凄凄,地远波浅觉寂寥。

有时蜡烛泪阑干,灵前一片明月霜。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名篇,通过对墓前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青冥长天和渌水波澜给人一种宽广无垠的感觉,与墓前的静谧形成了鲜明对比。

蜡烛泪阑干和明亮的月光则以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亲人的痛惜和怀念。

3.《清明日忆李白》-- 杜甫清明时节雨中行,纵使漂泊亦不惊。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城。

萧萧白骨无人收,葬在深松属幽州。

都忘世上沈浮事,纵使青楼笑我痴。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在清明时节思念好友李白的心情。

诗中的漂泊和自嘲都是表达对逝去友人的思念和自己遭遇的无奈。

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雨中行走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深切哀思。

通过以上几首诗词的赏析可以看出,清明节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与诗词创作密切相关。

这些诗词通过对清明时节景象的描绘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表达,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清明节的意义和内涵。

清明节不仅是祭奠和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日子,也是人们放松心情,赏析自然美景的时刻。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除了扫墓、祭拜和悼念,还可以踏青郊游,欣赏美丽的春景,给繁忙的生活增添一丝闲适和舒缓。

清明节古诗词赏析

清明节古诗词赏析

清明节古诗词赏析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清明节这天,人们会祭祖扫墓,瞻仰墓地,悼念逝去的亲人和先贤。

而在这一天,也有很多古代文人雅士以诗词的形式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对生命的感悟。

下面将为大家赏析几首清明节相关的古诗词,感受其中的深意与美。

1.《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明时节雨水纷纷的景象。

在清明这一天,人们会祭扫墓地,扫墓归来时,往往天公不作美,飘洒细雨。

行人踏雨而行,心情忧伤,减淡了春天的喜悦。

诗中牧童指引的杏花村,也让人联想到了温暖的人间烟火。

2.《清明日妆》——陆游合欢花须满路枝,从此君王不早晚。

春风忽忆江东事,十载故人今在否?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他以合欢花来象征死亡。

合欢花盛开时,花朵均匀堆满枝头,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短暂。

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往昔故人的怀念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他对岁月的迅速流转同样表示担忧,诗中的问题“十载故人今在否?”更是对岁月无情的揭示。

3.《春怨》——杜牧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这首诗同样出自杜牧,他以燕草、秦桑等意象来描绘春天的愁绪和离别的伤感。

燕草如碧丝是形容燕子草长得茂密,绿意盎然;而秦桑指的是桑树,稍显凄凉。

诗人把“君”的归来和“妾”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爱人归来的期盼和离别的苦楚。

4.《清明》——杜牧落纸无情负春秋,孤灯伴雪夜漫收。

九重蒙众故人去,二十三年老病头。

这首诗同样是杜牧的作品,他以文字和画面的形式表达了对往昔故人的思念和岁月的流转。

诗中的“落纸无情负春秋”形容了自己埋首写作但难以抒发内心的苦闷。

孤灯伴雪夜,更彰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凄凉。

最后,诗人用“二十三年老病头”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时间的流逝对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以上是对清明节相关的几首古诗词进行的赏析,这些诗词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往昔逝者的思念,也让人深思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的优美古诗及赏析
导读: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及赏析【1】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

借清明是的景物抒发自己思乡的内心。

2、《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赏析:既然要“关门好静眠”,似已厌倦繁华。

按说,一个致仕的人,若真的厌倦繁华,正求之不得,又何必兴“惟有杨花”之叹?表达作者都官场的厌倦。

3、《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赏析:借写清明,写出了过去读书人的贫困生活和苦学精神。

诗人独自一人在他乡,在清明体会着深深的个体孤独。

“野僧”,又可以说是诗人的写照。

4、《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赏析:表达作者水田园和隐逸的`快乐。

5、《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赏析: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

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

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这首诗对大好春光和游春的喜悦之情。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2】
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孟云卿《寒食》
2.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孟浩然《清明即事》
3.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程颢《郊行即事》
4.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6.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
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
10.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
11.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2.淡荡春光寒食天。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4.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5.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6.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王禹偁《清明》
17.听风听雨过清明。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8.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9.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20.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黄庭坚《清明》
21.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高翥《清明日对酒》
22.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3.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24.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25.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26.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7.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韩偓《夜深》
28.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
上巳西湖好》
29.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0.黄昏疏雨湿秋千。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1.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2.梨花榆火催寒食。

——周邦彦《兰陵王·柳》
3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高翥《清明日对酒》
34.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上文是关于清明的优美古诗及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