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教案第八周小学二年级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精选9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精选9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精选9篇)教案一:《恐龙课堂》教学设计课程目标•了解和掌握《恐龙课堂》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默写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分组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表演教学准备•教材:《语文园地》上册•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即将学习的课文《恐龙课堂》。

2.预习:让学生浏览课文标题和图片,猜测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

3.听读课文:播放《恐龙课堂》的录音,学生跟读。

教师逐句解释生词和句子的意思。

4.合作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完后选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5.小组表演:根据课文内容,让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短的小剧场表演,并在课堂上展示。

6.点评讨论: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每个小组的表演,并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核心内容。

教案二:《小蜗牛种西瓜》教学设计课程目标•了解和掌握《小蜗牛种西瓜》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园艺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回答问题,完成课文的阅读理解题•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口头表达教学准备•教材:《语文园地》上册•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过程1.导入:用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即将学习的课文《小蜗牛种西瓜》。

2.预习:让学生浏览课文标题和图片,猜测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

3.阅读课文:学生独立阅读《小蜗牛种西瓜》并回答相关问题。

4.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交流阅读理解的答案,并且一起探讨其中的生词和难句。

5.口头表达:让每个小组的一名学生分享他们的答案和想法,并引导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补充。

6.总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总结归纳。

(以下是剩下的文档内容, 均按照相同的格式进行)。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10个动物名称的词语,旨在引导学生归类识字、学词,将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字词句运用”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

并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放入句子中。

书中呈现的拟声词字数不同;形式不同;描绘的又对象不同:有描绘大自然中声音的,有描绘生活场景中声音的。

同一种声音可以形容不同的对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书写提示”通过书写“领、群、船、朗”4个生字,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引导学生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的书写习惯。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9个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

第一列是并列结构的成语,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带有动物名称。

第二列是带有“之”的偏正结构的成语,第四个字带有动物。

第三列是带有比喻意味的成语,动物名称出现在第二个字或第四个字。

引导学生发现成语的特点,便于认读积累。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篇童话故事《称赞》,旨在让学生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二、教学目标1.认识“狼、猩”等12个生字。

正确认读“狼、猩猩”等10个词语。

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

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3.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

4.正确认读12个带有动物名称的词语,借助师生合作读等方式,引导发现成语的特点,熟读积累。

5.阅读《称赞》,感受称赞带来的美好与快乐,在生活中学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三、教学重点1.认识“狼、猩”等12个生字。

正确认读“狼、猩猩”等10个词语。

能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借助形声字的构字特点,猜读拟声词的读音。

能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拟声词。

四、教学难点1.了解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书写要点,养成先观察、后落笔,减少修改次数的好习惯。

语文园地八-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园地八-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园地八-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读、会写本课所涉及的人物、地点、动物等词汇;2.能流畅朗读并理解课文内容;3.能正确使用“又”、“还”等词语,并能在阅读中理解它们的意思;4.能以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感恩父母、珍惜时间的重要性;2.心存感激,增强孝敬父母的意识;3.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细心分辨大小、轻重缓急,注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情。

2.难点:正确使用“又”、“还”等词语,理解它们的意思。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个熟悉的话题,调动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询问学生在课堂上最喜欢的科目。

正式学习(30分钟)1. 语文课文朗读教师可指定一些小组进行课文的朗读,并进行评价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2. 课文理解和讲解教师适当讲解课文中涉及到的生词和重难点词汇,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3. 学习“又”、“还”等词汇教师讲解这些词汇的含义,提示学生在阅读中注意理解它们的用法和意思。

4. 阅读练习教师根据课文设计阅读练习,例如读后问题、填空练习、课文举例等。

5.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课文中涉及到的人物、地点、时间等内容,并相互询问对方的观点并进行交流。

巩固练习(20分钟)1. 练习“又”、“还”等词汇教师可以通过练习,例如填空、连词成句等方式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又”、“还”等词汇的用法和理解。

2. 转化故事情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创作自己的故事情节,让他们描述好的孩子、勤奋又美丽的湖泊、欺软怕硬的大树、淘气的小猴等等。

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并对下一步课堂内容进行预告和介绍。

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学习的词汇及句子;2.写出自己心中的“好人”是哪种?3.完成本节课的练习题。

二年级语文园地八书本教案

二年级语文园地八书本教案

二年级语文园地八书本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二年级语文园地八》中所涉及的课文内容,包括词语、句子、段落的理解和运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

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含义,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 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句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等形式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2. 学习课文。

(1)听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节奏和情感表达。

(2)理解课文,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点。

(3)讨论课文,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

4. 语文表达。

(1)词语运用,让学生通过造句、填词等形式运用所学词语,巩固词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句子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句子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写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情感教育。

通过课文内容和相关故事、情境等形式,引导学生培养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学习收获和进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出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课文理解和语文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我在教学中更加耐心细致地引导和辅导。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课堂练习
01
02
03
基础练习
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 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 识点。
拓展练习
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题目 ,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 力。
小组合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 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课堂小结
回顾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 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学 习内容。
评价反馈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 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
பைடு நூலகம்情境创设
2
通过故事、图片或实际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
题。
提出目标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
课文精讲
讲解重点
对《语文园地八》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如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等。
互动问答
鼓励学生提问,通过问答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实例分析
结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反思内容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反思内容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 度
是否需要引入更多相 关或拓展的知识?
是否涵盖了《语文园 地八》的所有重点内 容?
反思内容
课堂氛围与师生互动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敢于表达自己的观 点?
布置作业
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让 学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学 知识。
03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难点一:识字写字
总结词: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汉字基础,但在识字写字方面仍存在一些困难,如 字形复杂、笔画顺序易错等。
详细描述:在《语文园地八》的教学中,针对识字写字的难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字形分析、笔画示范、口诀记忆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和技巧,提高 识字写字的准确性和速度。

二年级下册语文双休日作业第八周 人教(部编版)(Word含答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双休日作业第八周 人教(部编版)(Word含答案)

第八周课文8彩色的梦-9枫树上的喜鹊一、看拼音,写词语。

cǎi sè mènɡ xiǎnɡ lā shǒu cǎo pínɡ()()()()fānɡ biàn jiāo shū yóu xì mǔ qīn()()()()二、比一比,再组词。

菜()拉()般()精()彩()垃()船()晴()戏()第()教()每()找()弟()哮()母()三、查字典。

“森”共___画,第5画是___,组词___。

“结”共___画,第5画是___,组词___。

“灵”共___画,第3画是___,组词___。

“母”共____画,第5画是____,组词____。

“游”共____画,第3画是____,组词____。

“便”共____ 画,最后1画是____,组词____ 。

四、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房子一()森林一()画笔一()梦想一()小船一()太阳伞一()绿荫一()诗歌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并填空。

近义词:似乎——()遮蔽——()发觉——()反义词:喜欢——()上升——()伤心——()从上面的反义词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孩子的成绩有所( ),家长不要一味指责,要帮孩子分析原因,一起努力,这样孩子的成绩才会( )。

2、她在放学的路上帮助了别人,心里很( )。

可是因为回家晚了,妈妈训斥了她,她很( )。

六、按样子写词语。

叽叽喳喳(AABB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又大又圆(ABAC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红彤彤(ABB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东张西望(含反义词)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一、按要求写句子。

1、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二年级语文第8周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二年级语文第8周教案

语文教案二年级第8周教案(10.25—10.29)整理人:张艳鹏一、周学习内容:第八单元《书的世界》二、周学习重难点:1.生字:认字26个,写字14个。

2.积累:学习1个新部首,认识一些书名,并会给书分类。

3.作文: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能够看图讲故事。

三、周学科融合:本单元安排了丰富的与读书有关的活动。

教材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把这些活动划分成几个版块:寻找有书的地方,查找图书报刊,看图讲故事,认识图书,其他语文活动,把学生带入“书的世界”。

四、周学情分析:本单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开展各种与读书有关的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低中年级,小学阶段乃至终身读书奠定基础。

一般来讲,我们都必须务必慎重的考虑考虑。

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可是,即使是这样,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这样看来,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因何而发生?克劳斯·莫瑟爵士曾经说过,教育需要花费钱,而无知也是一样。

这不禁令我深思。

既然如何,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那就是,问题的关键究竟为何?总结的来说,我认为,伏尔泰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这不禁令我深思。

现在,解决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对我个人而言,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我的人生。

我认为,这种事实对本人来说意义重大,相信对这个世界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歌德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这不禁令我深思。

我们都知道,只要有意义,那么就必须慎重考虑。

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人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在每个日日夜夜思考这个问题。

现在,解决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的问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经过上述讨论。

所谓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关键是首个受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国家需要如何写。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全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全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认识400个左右生字,会写200个左右生字。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汉语拼音教学2.生字词教学3.阅读教学4.写作教学5.口语交际教学6.语文园地教学三、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汉语拼音教学2.第二周:汉语拼音教学3.第三周:生字词教学4.第四周:生字词教学5.第五周:阅读教学6.第六周:阅读教学7.第七周:写作教学8.第八周:口语交际教学9.第九周:语文园地教学10.第十周:复习巩固第一周:第1课:《汉语拼音入门》1.学习声母、韵母、声调。

2.练习拼读音节。

第2课:《声母、韵母复习》1.复习声母、韵母。

2.练习拼读音节。

第二周:第3课:《声母、韵母综合练习》1.练习声母、韵母的拼读。

2.学习音节的拼读。

第4课:《声母、韵母、声调综合练习》1.复习声母、韵母、声调。

2.练习拼读音节。

第三周:第5课:《生字词入门》1.学习生字词。

2.练习拼读音节。

第6课:《生字词复习》1.复习生字词。

2.练习拼读音节。

第四周:第7课:《生字词综合练习》1.练习生字词的认读。

2.练习拼读音节。

第8课:《生字词应用练习》1.应用生字词。

2.练习拼读音节。

第五周:第9课:《阅读入门》1.学习阅读方法。

2.阅读童话、故事、散文等。

第10课:《阅读理解练习》1.练习阅读理解。

2.分析文章内容。

第六周:第11课:《阅读综合练习》1.练习阅读理解。

2.分析文章内容。

第12课:《阅读写作练习》1.根据阅读内容进行写作。

2.练习写作技巧。

第七周:第13课:《写作入门》1.学习写作方法。

2.练习写作。

第14课:《写作综合练习》1.练习写作技巧。

2.分析写作内容。

第八周:第15课:《口语交际入门》1.学习口语交际技巧。

2.练习口语表达。

第16课:《口语交际综合练习》1.练习口语交际技巧。

2.分析口语表达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让学生上来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并说一说自己的家乡。
3.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五位小朋友,他们很爱自己的家乡。并把他们的家乡画下来,他们的家乡可美了,你们想看看吗?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初步感知课文后,说说你打算先到谁的家乡去。就选择到她(他)的家乡去,美美地多读几遍,等会儿展示给大家。
板书设计
画家乡
海边 山里 平原 草原 城市
总计44节
课题
12坐井观天
第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写7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重点
1、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2、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难点
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坐井观天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同时它也在批评一类人,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是批评什么样的人呢?
回顾: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3)拓展
出示课堂小练笔: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终于跳出了井口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4)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
1.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生动有趣。可让学生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进入故事,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感悟人物,感悟对话,感受故事中的乐趣。
2.男女生分角色读课文2.3.4.5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笑的含义一样吗?
2)同桌分角色朗读,讨论一下小鸟和青蛙各自在笑什么。
3)反馈:预设:青蛙笑小鸟错了,自己是对的……小鸟笑青蛙过于自信,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青蛙觉得自己天天坐在井里看天,最了解天的大小,不会弄错的,小鸟居然和他争论,实在可笑……
总计43节
课题
语文园地四
第5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受祖国的美好,热爱自己的家乡。
重点
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受祖国的美好,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备注
(补充、学法或反思)
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悟情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它像什么?(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你能够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吗?
3.精读第二段,指导感悟
(1)看样子,大多数小朋友都想先到美丽的海边走一走,那我们就先到涛涛的家乡去吧!
(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知道涛涛是怎样夸自己的家乡吗?(自由读第二段)
(2)“涛涛的家乡在海边。”他画的海是怎样的?(宽)。 (3)涛涛画的图上还有什么?(鱼和虾)哪里看出鱼和虾很多?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读好“一百多里”。
(四)研读第二次对话,争论的要点
1.理解小鸟的观点
1)理解“无边无际”2)天如此无边无际,怪不得…….
教师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集体读,再次回顾。
教师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指名读,想想小鸟会()地说。
评价读中感受小鸟的自信、诚恳……
2.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青蛙的观点。
读前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多媒体显示沿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的图片,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
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借助拼音读正确、流利。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能根据“谁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什么景物、他在那里做什么”这些问题,在阅读中提取相关信息。3阅读之后,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以解说员的身份解说图片。还可以以导游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次对话,关注生生评价。
三、提炼“坐井观天”的寓意
引:课文学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到底是谁弄错了?
(1)青蛙错在哪里?
预设:错在自己呆在井底,不跳出来看看,就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天就井口那么小……错在不听别人的劝告,自以为是……..
(2)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观察天……坐在井里看天……
1.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以问题为载体,汇报阅读收获。
2.感悟课文的表达方法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来体会。
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井 观 沿 答
渴 喝 话 际
总计45节
课题
12.坐井观天
第2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
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写7个词语。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重点
1、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2、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难点
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备注
(补充、学法或反思)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第三次对话
三、提炼“坐井观天”的寓意
一、识字,复习导入
1、读生字卡片: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
教学流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备注
(补充、学法或反思)
一、谜语导入
二、初读课文
三、朗读悟情
一.谜语导入 导入新课《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
1一读读通课文,把读不通顺的句子读3---5遍。2二读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3三读边读边想,《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研读三次对话,随文识字
(一)反馈:《坐井观天》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理解“大话”:“大话”是什么话?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
2)青蛙问小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
3)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感受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感受“!”和“?”的变化。
4)探究青蛙的观点的形成原因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青蛙的话,读好“!”和“?”
3.分角色朗读第一、二次对话。
四.写字
1.()和()争论()2.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3.反馈出示课文4.5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二)思考:青蛙和小鸟的观点为什么截然相反呢?
1.自由读这一段,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一摆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2理解“井沿”,识字“沿”
3.理解“落”字在句子中的运用。给“落”换词。
(三)教师引读,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了解故事的起因。
2.在回答“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看法”这个问题时,要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因为青蛙坐在井底,所以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因为小鸟总在天上飞,所以看到的天是无边无际的。
板书设计
6.坐井观天
青蛙:见识短浅、傲慢、自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