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问卷编制及现状解析

合集下载

大学情绪交流调查问卷模板

大学情绪交流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同学们: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情绪交流现状,提高校园心理健康水平,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改进相关工作,为同学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1)男(2)女(3)其他2. 您所在的年级:(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3. 您所在的学院:二、情绪交流现状4. 您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朋友交流情绪的频率是:(1)经常(2)偶尔(3)很少(4)几乎没有5. 您认为自己在以下方面与同学、朋友交流情绪的效果如何?(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表达能力(2)倾听能力(3)沟通能力(4)情感共鸣能力6. 您在遇到困难或压力时,最倾向于以下哪种情绪交流方式?(可多选)(1)向同学、朋友倾诉(2)独自承受,不与他人交流(3)向老师、辅导员寻求帮助(4)通过运动、娱乐等方式缓解情绪7.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您与同学、朋友交流情绪?(可多选)(1)性格差异(2)学业压力(3)人际关系(4)家庭环境(5)其他(请说明)8. 您在校园内,认为以下哪些场所适合进行情绪交流?(可多选)(1)宿舍(2)教室(3)图书馆(4)操场(5)其他(请说明)三、心理健康状况9. 您在近一个月内,是否出现过以下情况?(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感到焦虑、紧张(2)情绪低落、抑郁(3)失眠、多梦(4)食欲不振、体重下降(5)其他(请说明)10. 您是否认为自己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是(2)否11. 您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最倾向于以下哪种解决方式?(可多选)(1)寻求专业心理咨询(2)向亲朋好友倾诉(3)独自面对,不寻求帮助(4)参加心理健康讲座、活动(5)其他(请说明)四、建议与期望12. 您认为学校在提升大学生情绪交流能力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2)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活动(3)增设心理咨询机构(4)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校园氛围(5)其他(请说明)13. 您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和期望是什么?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祝您生活愉快,学业有成!。

大学生情绪管理调查问卷_问卷统计助手

大学生情绪管理调查问卷_问卷统计助手

大学生情绪管理调查问卷Q1.你觉得不良情绪是宣泄好还是压抑好○宣泄○压抑Q2.你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吗○容易○较容易○较难○难Q3.你认为你的性格是○偏理性○偏感性○比较内向○比较外向Q4.你认为外界条件与人的情绪是否有关联○有很大的关联○有关联但关联不大○毫无关联Q5.你会把不良情绪传递给他人吗○会○偶尔○不会○很少Q6.你更愿意找谁倾诉烦恼○家人○室友○朋友○老师○网友Q7.当自己出现消极情绪时,你会怎么做○寻找正常的宣泄通道○与他人诉说○转移注意力○饮食调节Q8.你是否想过学习管理情绪○想○不想○无所谓Q9.你觉得管理情绪需要多久○一分钟○一小时○一天Q10.当你的情绪不稳定时,你是否会带给身边的人○会○不会Q11.情绪是否会影响你会事物的判断○偶尔○经常○从来不会Q12.给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打分○ 1○ 2○ 3○ 4○ 5Q13.你觉得外界因素会影响你的情绪吗○会○不会Q14.你会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烦恼吗○会○有时○从不Q15.你认为鉴定压力症状的指标是什么○身体健康状况的分析○情绪症状○日常生活中的异常行为○以上都有Q16.你有过因控制不住情绪而伤害到他人吗○有○没有Q17.你会因为一件事而心烦一阵子吗○会○不会Q18.你接受身边的人向你倾诉他的烦心事吗○接受○不接受Q19.你觉得控制好情绪重要吗○重要○不重要○一般般○无所谓Q20.现阶段,你的压力来自于○家庭负担○人际交往○生活费用○学业压力○无压力。

大学生情绪管理调查

大学生情绪管理调查
生涯中,在人生的道路中都将会受益匪浅。
• • • • • •
1.容易冲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2.肢体语言是表达情绪、释放情绪的有效途径。
3.大部分人在闹情绪的时候能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情绪状态是不好的。 4.大部分人能克制自己的情绪。 5.大多数人比较理智,但还是会有很大部分的情绪会影响人际交往和学习。 6.大多数人在作为旁观者的时候很理智,懂得倾听。 7.大对数人能在事后反思自己的情绪。 8.大对数人对自己的脾气比较了解。 9.大对数人都有自己的释放情绪的方法。 综上所述,目前我校大学生情绪管理均在一个正常稳定状况。
结论
• 一、大学生心理具有丰富性 • 二、大学生心理就有不稳定性。 • 三、大学生心理出现了心境化。
情绪管理的方法
• 一、心理暗示法 • 二、注意力转移法 • 三、适度宣泄法 • 四、自我安慰法 • 五、交往调节法 • 六、情绪升华化
THANK YOU
• 大学生情绪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做好情绪管理,无论在是学习上还是在以后的职业
课题的选择
• 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刚刚从应试教育的繁重中解压出来,难免会对于一些事情感到茫然。
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正当的做法甚至是极端的做法。这样的例子常常见诸 报端。心理压力、人际关系等等都会带来一系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无不涉及到我 们应该如何管理我们的情绪。
问卷设计
• 采用纸质版问卷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一、大学生情绪问题调查分析1.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大学500名大一新生,其中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年龄分布在18-20岁之间。

1.2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匿名的形式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通过学校通讯录随机筛选样本。

1.3 调查内容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个体基本信息、情绪状态的自我评价、情绪问题频率、症状表现及应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1.4 调查结果对500份问卷的分析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

约有40%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感到焦虑,30%的学生感到压力很大,20%的学生觉得孤独,10%的学生有抑郁情绪。

在症状表现方面,有的学生出现失眠、食欲改变、疲劳等身体上的问题,有的学生出现情绪波动、情绪低落等心理上的问题。

二、大学生情绪问题的应对方式研究2.1 积极应对学业压力大学生普遍感到学业压力大,尤其是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对此,学生可以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包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避免拖延和分心,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寻求帮助等。

适当的课余活动和社交活动也能帮助缓解学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状态。

2.2 加强心理调适许多大学生因适应新环境、面对新挑战而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

加强心理调适对于缓解这些情绪问题至关重要。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心理辅导课程、自我调节技巧学习、参与团体辅导活动等方式来提升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2.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对情绪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

大学生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学会放松自己,寻找情感支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维持情绪的稳定。

2.4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一些特别严重的情绪问题,大学生应主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以免情况恶化。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医生等都可以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2.5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良也是导致大学生情绪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社会焦虑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式,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旨在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并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一、调查目的1. 了解大学生的主要情绪状态及其程度;2. 探讨大学生的情绪状况与个人背景因素间的关系;3. 分析大学生常见的负面情绪,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式。

二、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大学生为对象。

问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个人基本信息:包含性别、年级、专业等基本情况;2. 情绪状态:调查大学生当前主要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压力等,并确定其程度;3. 影响因素:调查个人背景因素对情绪状态的影响,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4. 应对方式:调查大学生常用的应对方式,如寻求支持、积极思考等。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果:四、应对方式研究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应对方式:1. 寻求支持:与他人交流、寻求帮助是缓解情绪压力的有效方式,可以与朋友、家人、老师或心理咨询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困扰和压力;2. 积极思考: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关注积极的一面,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且要对自己进行鼓励和肯定;3. 放松调节:运动、呼吸练习、冥想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可以通过参加运动课程或参加社团活动来放松身心;4. 防范社交焦虑:提升自信心,逐渐参与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5. 寻找兴趣爱好: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读书等,有助于释放压力和放松身心。

五、结论和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存在较高的情绪问题,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采用有效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

建议学校和社会各界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设置心理咨询服务,在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提升大学生的应对能力和心理素质。

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调查研究摘要:情绪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整合性心理过程,大学生的情绪虽然开始趋于成熟,但是冲动性的特点也很明显,特别是一些负面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学习、人际关系甚至人格都会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提高大学生情绪认知能力;指导他们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提高情绪智力;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并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辅导。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情绪,行为都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情绪管理是关键的问题,以情绪管理能力为切入点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与其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管理能力大学生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高校和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尤其大学生处于由学校到社会的转折期,他们在心理发展方面还未完全成熟,他们在面对学业、感情、交友、就业等问题时往往比较敏感,情绪波动较大,常常会出现沮丧、失落、焦虑、空虚、自卑、易怒等负面情绪,且很容易陷入情绪困扰,造成心情不愉快、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一些冲动失控的举动,丧失理性,这些负面情绪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影响他们的未来。

所以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于转型和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处环境的变迁、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也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益充裕,人们关心的焦点从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转向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关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来。

国家教委近年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6万大学生中,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感情脆弱、意志消沉、迷惘困惑、自卑感强、人格丧失、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上。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

大学生情绪状态调查及应对方式研究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在高强度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下,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变得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和情绪波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方式,本文将进行相关研究。

一、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包括抑郁、焦虑、情绪波动等;2. 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来源,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压力、职业规划等;3. 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包括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等。

二、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本校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共1000人。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调查内容编制相关问卷,随机抽取被调查者进行填写。

四、调查结果1. 大学生的情绪状态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普遍比较不稳定,抑郁、焦虑和情绪波动的情况比较常见。

具体来说,有45%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感到压抑和沮丧,30%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感到焦虑和不安,25%的被调查者表示经常情绪波动较大。

2. 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来源主要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和职业规划等。

其中,学习压力是最大的压力来源,有60%的被调查者表示学习压力非常大;其次是人际压力,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职业规划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小,只有10%的被调查者表示感到较大的职业规划压力。

3. 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主要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其中,积极应对的方式有50%的被调查者采用,包括寻求帮助、调整心态、寻找自我等;消极应对的方式有30%的被调查者采用,包括逃避、抱怨、失眠等;还有20%的被调查者采用其他方式。

五、应对方式研究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来缓解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呢?具体如下:1. 积极应对积极应对是有效缓解大学生情绪问题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可通过以下方式积极应对:(1)寻求帮助。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及教育启示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及教育启示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及教育启示大学生研究D aX u eS h e ngY anJ iu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

在这一阶段,心理上尚不够成熟的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动,成长任务的内容增加,导致情绪波动性大,常常会出现沮丧、失落、焦虑、空虚、自卑、易怒等负性情绪;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和有效疏导,大学生就很容易长期受不良情绪的困扰,甚至做出一些冲动、失控、丧失理性的行为。

近年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情绪调节和情绪的影响渐渐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关注[1][2][3]。

根据国外学者Caprara等人的观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能否有效调节自身情绪状态的一种自信程度[4]。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本质上是指个体基于对自身情绪调节能力的主观评价而形成的自信感。

研究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以使个体有效应对压力、提高人际关系质量、提高主观幸福感,还对亲社会行为、犯罪行为、抑郁、成瘾行为等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2]。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状况如何?本研究采用修订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对高校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以期更全面地了解现状,从而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一、研究方法1.调查对象江苏、湖南、安徽、上海7所高校1076名大学生接受了问卷调查。

受调查大学生年龄在16~24岁,□朱伟方田学英黄洪基摘要:采用修订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随机抽取江苏、湖南、安徽、上海7所高校1076名大学生进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

结果发现,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结构失衡:感受和调节积极情绪的效能感比较高,而调节消极情绪的效能感比较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在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提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面临的情绪困境,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逐步使他们可以依靠和发挥自身的力量,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问卷编制及现状解

一、问题提出
情绪管理是Mayer 和Salovey 提出的情绪智力理论中的一个维度。

综合相关研究发现,有关情绪管理的概念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情绪管理的适应性,即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现实而实施的行为反应。

有研究者认为,情绪管理是以一种社会可以容忍的方式,灵活地对一系列情绪发展要求作出反应,以及在需要的时候延迟反应。

第二类是强调情绪管理的功效性,即基于个人目的进行的情绪管理。

第三类是情绪管理的特征性,即强调情绪管理在某方面所具备的针对性特质。

除此之外,我国学者葛荣晋认为,情绪管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二是理解、处理他人情绪的能力。

综合以上关于情绪管理能力的概念,本文将情绪管理能力定义为:个体在情绪发生时能够觉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运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情绪,并善于主动寻找方式对情绪进行调控、疏泄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在哈尔滨某高校随机抽取50 名学生作为开放式问卷的被试,回收问卷50 份,其中无效问卷3 份,有效问卷47 份。

之后随机抽取300 名学生作为结构式问卷的被试,共回收问卷291 份,其中无效问卷26 份,有效问卷265 份。

2、研究工具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
编制开放式问卷,并对回收的有效的开放式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进而确定本量表从情绪觉察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情绪理解能力以及情绪调节能力这四个维度来编制问卷。

问卷共包括了38 个项目,采用5 点量表进行评定,1 到5 分别表示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初始问卷信度分析
对初测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其信度为0.850,根据题总相关删去9 个题。

删题后的信度为0.910。

2、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剩余问卷的29 个项目进行KMO 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KMO 值为0.89,x2=2794.062(df=0.406),达到0.001 的显著水平,表明数据适合做探索性因素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初步分析发现,特征值大于1 的因素有7 个,可解释项目总变异的58.539%。

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标准,经斜交旋转,将共同度小于0.4 以及因素负荷较低或在多个因子上的负荷无明显差异的项目删掉。

最后保留15 个项目,形成三个维度,其特征根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为57.330%。

第一个因子包括五个项目,命名为情绪理解和运用能力;第二个因子包括六个项目,命名为情绪表达能力;第三个因子包括四个项目,命名为情绪觉察能力。

3、正式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在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确定了问卷保留项目后对其进行信度检验。

结果表明,各因素的ɑ 系数均在0.784 到0.819 之间,总问卷的的
信度为0.869。

信度符合标准,问卷较可靠。

通过计算各因子分数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来分析问卷的结构效度。

各因子间的相关都小于各因子与总体分数之间的相关,各因子间呈中等程度相关,相关系数在0.432 到0.484 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而且,各项目与总分之间也呈现出了较高相关,相关系数在0.480 到0.651,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

4、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总体状况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情绪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一维度上出现显著差异,女生要好于男生;学生干部的情绪表达和觉察能力要好于普通学生;城市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要好于农村学生;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学生的情绪理解和运用能力要好于父母教养方式为放任自由型和漠不关心型的学生。

四、讨论男女生在情绪
理解和运用能力上出现差异,可能是因为男女生在生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男性的荷尔蒙分泌量要高于女性,而荷尔蒙则会影响个体对外界产生的攻击性和控制欲。

除此之外,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可能会造成这种差异的出现。

学生干部一般都是投票、选举出来的,因此他们比普通学生有着更好的人际关系,通常能够良好的觉察他人的情绪并善于表达自己情绪的人往往也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所以学生干部的情绪表达和觉察能力好于普通学生。

而城市的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要好于农村的学生。

这可能是因为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与农村孩子相比,生活的环境要更加优越,而且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