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_陈宝龙_邓旭_曾光尧_郭虹_周应军
抗流感药的研发进展及市场情况

抗流感药的研发进展及市场情况抗流感药是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和预防流感。
随着全球流感流行的不断加剧,抗流感药的研发一直是医药行业的关注焦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抗流感药的研发进展以及市场情况。
抗流感药的研发以抗病毒药物为主,主要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利巴韦林、中南美疟药、蝙蝠瑞德宁等。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流感药。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流感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并复制,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流感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包括奎宁、阿那米酸、奥贝司酸和扎那米酮。
利巴韦林也是一种常见的抗流感药。
利巴韦林是一种核苷类似物,可以抑制流感病毒RNA聚合酶,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过程。
利巴韦林具有疗效窗口窄、使用限制多等缺点,但目前尚无更好的替代药物。
中南美疟药是一种抗疟疾药物,近年来被发现在抗流感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研究表明,中南美疟药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并提高宿主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
蝙蝠瑞德宁是一种针对蝙蝠病毒的抗病毒药物,近年来也被用于抗流感病毒的研发。
蝙蝠瑞德宁可以阻断流感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流感的效果。
抗流感药的市场情况日益增长。
随着全球流感流行的不断加剧,人们对抗流感药物的需求也在增加。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抗流感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
市场上主要的抗流感药企业有罗氏、葛兰素史克、诺华等国际大型制药公司,以及江苏海牛药业、湖南跻一医药等国内制药企业。
目前抗流感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研发新药的同时也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
新兴科技的应用也为抗流感药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机遇。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流感病毒的感染机制和靶向药物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辅助药物筛选和预测药物效果。
抗流感药的研发进展迅速,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发投入的增加,相信未来抗流感药的研发将会取得更多突破,为人类抗击流感疫情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流感治疗中奥司他韦的最新临床研究

流感治疗中奥司他韦的最新临床研究流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流感病毒引起。
每年流感都会导致大量人群感染,给社会带来重大负担。
在对抗流感病毒的治疗中,药物奥司他韦近年来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
首先,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在阻断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项最新的临床研究表明,奥司他韦可有效抑制多种流感病毒株的生长,包括目前广泛传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
这一发现为奥司他韦在流感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其次,研究人员还发现,奥司他韦对于高危人群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高龄人群、免疫系统受损者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往往更容易受到流感的侵袭,症状也更加严重。
然而,通过临床试验的数据分析显示,奥司他韦对于这些高危人群的治疗效果不亚于其他治疗方式,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更为显著。
这意味着奥司他韦有可能成为治疗高危人群流感的首选药物。
另外,奥司他韦具有出色的抗病毒作用和较低的耐药性。
研究人员发现,在奥司他韦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流感病毒的复制速度明显减慢,病毒株的数量也大幅减少。
而与其他抗病毒药物相比,奥司他韦抗病毒效果的持久性更佳,病毒对其的耐药性较低。
这一特点使得奥司他韦成为流感治疗中的热门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奥司他韦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结果显示,奥司他韦在正常剂量下的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
然而,对于儿童、孕妇和一些存在特殊情况的患者,如肝肾功能损害者等,还需要更加严格的监测和使用指导。
总体而言,奥司他韦在流感治疗领域的最新临床研究表明,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在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减轻临床症状以及缩短疾病持续时间方面,奥司他韦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然而,需要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奥司他韦在流感治疗中的疗效,同时深入研究其对不同人群的作用机理和安全性。
相信未来,奥司他韦会在流感治疗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降低流感给社会和个体带来的负担,并为全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及其抑制抗体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摘要】 流感病毒表面含有丰富的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 A ) ,其以多种方式 参 与 病 毒 复 制 , 并 促 进 病 毒 颗 粒 从 受 感 染 的 细 胞 中 释 放 和 传 播 。N A 与 流 感 疫 苗 的 免 疫 效 果 有 关 ,N A 抑 制 ( NA inhibiti〇n,N I)抗体在免疫应答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目前生产工艺、疫 苗 类 型 等 原 因 ,疫 苗 中 的 NA 含量/ 活性存在差异,如 何 准确检测疫苗中的N A 含量/ 活 性 是 现 在 亟 待 解 决 的 问 题 。相关检测方法的 开发有利于更加全面分析流感疫苗的有效成分,为 评 估 流 感 疫 苗 保 护效果提供更多的手段。此文就最 新的流感病毒N A 含量/ 活 性 和 N I抗体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N I抗体通过阻止细胞表面流感病毒的聚集及 促进补体防御系统来抑制动物模型中流感病毒的复 制和肺损伤的形成。动物实验表明,小鼠在接种重 组 NA[叫、N A 表达载体⑴]、只 含 N A 的病毒样颗 粒 (virus-like particle,VLP)[〗2]诱导产生 NI 抗体或 注 射 N A 特 异 性 单 克 隆 抗 体 (monocolonal
• 177 •
苗 中 N A 含量的一种方法。但 是 ,由 于 N A 活性检 测不能在多价疫苗中区分N A 亚 型 ,因此并不适用 于检测当前三价和四价季节性流感疫苗中N A 的含 量 。同时,由于酶容易变性的特性,N A 活性测定法 目前已不用于作为疫苗中N A 定量的方法。 3. 2 突光滴定试剂 1( titration reagent 1,TR1)
的 NA
出现假阳性
双抗体夹心 线 性 、灵 敏 度 、准确度 抗 原 必 须 有 2 个以上的抗体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_陈宝龙

但甲苯基取代的化合物 13 对 N1 亚型的抑制作用比 N2 亚型 增强了约 200 倍,且它对 2009 年 H1N1 型的突变体 H274Y 和 Q136K 同样有效。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对唾液酸类似物的 C-3 位进行修饰,有望得到高选择性高强度的治疗 H5N1 流 感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2. 1. 3 C-4 位的修饰 唾液酸 C4 位和 C6 位分别被氨基和 氨基羰基取代的化合物 14 抗 A 型流感病毒的活性高于扎那 米韦,这就说明 C4 位的胍基并不一定是活性所必需基团。 如 Ye 等[12]报道的化合物 15,其 C4 位是由天冬酰胺基取代, 它不仅显示出对 H5N1 感染的 MDCK 细胞良好的抑制活性 ( IC50 = 2. 72 mmol·L - 1 ) ,而且显著增强了对 N2 亚型流感 的抑制,这可能和天冬酰胺基与 N2 亚型神经氨酸酶可以更 好的结合有关。随后,Wen 等[13]在 C4 位的胍基上进行拓展 修饰,发现哌嗪基取代的化合物 16 显示出了很强的神经氨 酸酶抑制活性以及针对 H1N1 型流感亚微摩尔级的抗流感 活性。 2. 1. 4 C-5 位的修饰 研究人员发现唾液酸的 C-5 位必须 保持一定的立体构型才具有抗流感活性,而且可以选择性增 强抑制 B 型流感病毒的活性。2012 年,Suzuki 等[14] 增加唾 液酸的 C-5 位链长,得到化合物 17、18,它们都表现出了不错 的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因此,乙酰氨基同样具有改造修饰 的空间。 2. 1. 5 C-6 位侧链 Yamashita 等[15]将扎那米韦分子中 C-7 位羟基醚化、C-9 位羟基长烷基链酯化,分别得到化合物 19 ( R-125489) 、20( CS-8958) ,它们对 A、B 型流感病毒以及耐 奥司他韦的流感病毒株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就是最近 在日本上市的新型抗流感病毒抑制剂辛酸拉尼米韦的前身。 辛酸拉尼米韦与其他抗流感药物相比肺部滞留时间更长,单 次吸入即可获得显著疗效的特点,每周吸入 1 次即可有效预 防流感[16]。研究人员通过对感染 H5N1 合并高细胞因子血 症的患者治疗观察发现,C7 位羟基取代的扎那米韦具有纳 摩尔级的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以及良好的抗炎活性[17]。因 此,Liu 等将咖啡酰基引入扎那米韦的 C7 位得到化合物 21、 22,他们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流感和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活 性。Weight 等[18]在扎那米韦的 C7 位进行修饰发现,化合物 24 的结构中多引入了 1 个 L-谷酰胺聚合物的结构,这使得其 抗流感活性比化合物 23 增强了约 15 ~ 860 倍。这些研究结 果表明,唾液酸 C6 位侧链具有很大的结构改造空间。 2. 2 苯甲酸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毒 的 复制 和传 播 中发挥 着 极 具重 要 的作 用 。在 新 病 毒颗 粒脱 离 宿 主 细胞 的 过程 中,被 释放 的病 毒 颗粒 通 过唾 液酸 粘 附在 宿主 细 胞
近 些 年来 取得 阶段 性 成 果的 神经 氨酸 酶抑 制 剂主 要 有 :唾 液
酸 类 、环 己烯类 、五元 环类 。
I唾液酸类 NAIs
目前 已经 上市 的 唾液 酸 类 药物 有 扎 那米 韦(zanamivir), 商 品 名 为乐 感 清(Relenza)。扎 那 米 韦上 市后 不 久 ,暴 露 出 口服 利 用 率 低 以及 耐 药等 问题 ,研 究 学者 开 始将 日光 转 向结 构优 化 上 。对 扎 那 米韦 甘 油侧链 进 行成 醚 化修 饰 ,,增加 与神 经氨 酸 酶 的疏水 作 用 得 到 laninamivir, 目前 作为 一 种长 效药 已经 在 日本 、韩 国等 国 家 上 市【 。2010 年 ,FangI ]等通 过计 算机 模 拟 得 出:扎 那 米韦 的胍 基 能 与 Nl亚型 的活 性 中心 和 “1 5O空腔 ”紧密结 合 ,其 中化 合物
药 物可 以有效 的 预防 和治 疗流 感 ,本 文通 过 综述 近 些年 来神 经氨 酸 酶抑 制剂 的 研 究进 展, 为 后续 神经 氨 酸酶抑 制 剂 类药 物 的设 汁与 开 发提 供一
些 帮助 。
【关键 词 】流 感 :神经 氨 酸酶 :神 经 氨酸酶 抑 制剂
[中 分 类号]TQ
l 对 H1Nl具 有 很 强 的 抑 制 作 用 , lC50=2.1 pM(zanamivir 的 lc50=0.004 pM)。2012年 ,Yef 1等 继续 对胍 基进 行 修饰 ,化 合物 2 对 N1、N2均 表现 出强烈 的抑 制作 用 ,Ic50值分 别 为 2.72 uM 和
新型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概论

P e r a mi v i r s o d i u m c h l o r i d e i n j e c t i o n h a d b e e n d e v e l o p e d i n a c c o r d a n c e wi t h t h e 1 O W o r a l b i o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 i t h a d b e e n
An I nt r O d uc t i 0 n t o Re s e a r c h Ad v a nc e s i n No ve l An t i . i n lue f nz a Vi r u s Ne ur a mi ni da s e I nhi bi t o r
要 的组成 ,具有对各亚 型流感病毒广 谱、有效 、低 耐药、 良好 耐受性等优 点,成 为当前抗击人 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和新型A 型 H x N x 流感病毒最主 要的一类药物 。扎那米韦 、奥司米韦和 帕拉米 韦3 个 抑制剂能抑制 多种A 、B 型流感病毒 的N A 活性 ,前两者 早 己上市 。针对 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 ,研发 了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也 已进 入I I I 期临床 。本文报道 了国内外 扎那米韦 、奥 司米 韦 和帕拉米 韦3 个 抑制剂 的研 发历程 、理化性 质、作用机制 、药效学 、药动学、 临床 实验 研究 ,并对 国 内外生产企业 的研 发动 态
进 行 了 概述 。
关键 词: 扎那米韦 : 奥司米韦 ; 帕拉米韦; 神 经氨 酸酶 ( N A ) 抑制 剂: H T N 9 禽流感病毒 ; 作用机 制; 药动学; 临床
实验; 生产企业
中图分类号:R 9 7 8 . 7
文献标识码 :A
抗流感药的研发进展及市场情况

抗流感药的研发进展及市场情况随着全球流感病例数量的不断增加,抗流感药的研发进展和市场情况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抗流感药物被研发出来,为流感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从抗流感药的研发进展和市场情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抗流感药的研发进展1. 新型抗流感药物的研发目前,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离子通道抑制剂两类。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主要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能有效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
而离子通道抑制剂主要包括阿尔法酶、阿那米酮等,能够干扰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和传播。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家们对新型抗流感药物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发现了一些新的靶点,从而设计出了一系列新型抗流感药物。
这些药物不仅在病毒的复制过程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干扰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2.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重点当前,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靶点抑制剂的研发。
传统的抗流感药物主要针对单一靶点,容易产生耐药性。
研究人员正在寻找一些可以同时抑制多个靶点的抗病毒药物,以提高其疗效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2)新型抗病毒药物的靶点研究。
通过对流感病毒的基因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人员不断发现新的抗病毒药物的靶点,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抗病毒药物的合成和改良。
目前,研究人员正积极探索新型抗病毒药物的合成方法,并进行其结构的改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药效。
随着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临床试验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通过临床试验,研究人员可以评估新型抗病毒药物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疗效,为其获得上市许可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抗流感药的市场情况1. 全球抗流感药市场的规模据统计,2019年全球抗流感药市场规模约为1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0亿美元。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摘 要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对人类 的健康危害极大。神经氨酸酶 ( N A ) 在流感病繁殖过程起重
要作 用 ,通过 抑制 N A可 阻止流感 的蔓 延 ,从此 神 经 氨酸 酶 成 了抗 流 感 病毒 药 物 理 想 的进 攻 靶 点 ,基 于神 经 氨 酸 酶与 底 物 的酶促 活性结 构合 理设 计 的神经 氨酸 酶药 物相继 上 市 ,该 文 对扎 那米 韦 ,奥 斯 米伟 及 帕 拉米 韦 高 活性 衍 生 物 的研 究 做 了综
第4 3卷第 9期
2 0 1 5年 5月
广
州
化
工
V o 1 . 4 3 No . 9
Ma v . 2 01 5
Gua n g z h o u Che mi c a l I nd us t r y
神 经 氨 酸 酶抑 制剂 研 究进 展
木 巴拉克 ・ 热合买 提江
( 上海 交通 大 学化 学化 工 学院 ,上 海 2 0 0 2 4 0 )
流感 ( i n l f u n z a ) 病毒引发人类呼吸道症状疾病 ,在多种病毒
其半抑制率 I c 0 约为 1 0 m M 也即唾液 酸浓 度为 1 0 mo L / L时 ,流 感病毒会抑制一半 。酶底 物作用 机理及 S A非 特异性 的发 现 得到 了研究者 的特别关注 ,也 为抗病 毒药物探 索 ,开发 ,设 计
述。
关键 词 :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N A; 扎那米韦衍生物;奥斯米伟衍生物;帕拉米韦衍生物
中图分 类号 :R 9 1 4 . 1
文献 标志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1 — 9 6 7 7 ( 2 0 1 5 ) 0 9 — 0 0 2 8 — 0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宝龙,邓旭,曾光尧,郭虹,周应军* ( 中南大学药学院,长沙 410013)
摘要: 神经氨酸酶( NA) 是流感病毒表面一种蘑菇云状四聚体结构的包膜糖蛋白,其抑制剂对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各亚型 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其安全性和耐药性良好,可用于流感病毒的预防和治疗。笔者在归纳总结近年来该领域国内外文献的基 础之上,对神经氨酸酶及其抑制剂的分类、构效关系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现有条件设计并 合成出活性更好、选择性更高的抗流感药物。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分类; 构效关系 doi: 10. 11669 / cpj. 2015. 01. 002 中图分类号: R9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2494( 2015) 01 - 0007 - 08
2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2. 1 唾液酸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目前,随着新型流感病毒的潜在威胁和流感病毒耐药株 的不断出现,使抗流感药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研发口
·8· Chin Pharm J,2015 January,Vol. 50 No. 1
服生物利用度高、耐药性好的抗流感药物迫在眉睫。天然存 在的唾液酸本身就是一种弱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早期神经 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主要是模拟唾液酸苷酶催化反应过渡 态中对底物水解唾液酸类似物的筛选。而通过对唾液酸类 似物的结构修饰有望得到高效、低毒、低耐药的抗流感药物, 故通过对其构效关系进行总结,以期促进新型抗流感药物的 研发( 图 3) 。 2. 1. 1 C-2 位的修饰 C-2 位的羧基与神经氨酸酶的 S1 区 域( 正电荷区域) 形成盐桥,是必需的活性基团,但羧基的存 在也使得分子极性增大,降低了其口服的生物利用度。长链 烷氧烷基酯引入扎那米韦的 C-2 位( 7) 不仅提高了其口服生 物利用度,而且降 低 了 毒 性。最 近 两 个 课 题 组[6-7] 先 后 报 道 了一种基于共价结合新机制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化合物 8, 其晶体结构研究表明它的 C2 位与神经氨酸酶中重要的 Tyr406 残基羟基形成共价键结合,故对 A、B 型流感和耐药菌株 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动物实验数据亦表明,其抗流感活 性可以与扎那米韦相媲美。在另一项研究中,氟苯取代 C2 的化合物 9 具有可以与扎那米韦相媲美的活性[8]。化合物 10 是扎那米韦的膦酸酯衍生物,它对包括 H274Y 突变体的 5 种神经氨酸 酶 抑 制 剂 均 显 示 出 比 扎 那 米 韦、奥 司 他 韦 高 出 3 ~ 6倍的纳摩尔级抑制活性[9]。 2. 1. 2 C-3 位的修饰 在未发表第一类神经氨酸酶亚型的 晶体结构之前,唾液酸的 C-3 位一直被认为是没有修饰改造 价值的。但是 150-空腔发现后,研究人员为了使抑制剂与新 发现的 150-空腔匹配,对唾液酸衍生物进行了一系列的修饰 改造。如 Bhatt 等[10]设计了一系列 C3 位取代的化合物,其 中化合物 11 采用了二氢吡喃环的构象,其活性增强了约 32 倍; 然而当使用甲氧基、O-乙酰基取代 C-3 位时,化合物的活 性又明显降低,这就说明 C3 位,也就是 S2 活性位点不适合 与较大的疏水性基团发生相互作用。随后,Rudrawar 等[11] 合成了一系列的 C3 位取代的化合物,其中 C3 位未被取代的 化合物 12 对 N1 和 N2 型神经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无选择性,
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据相 关统计全球每年约有 25 万 ~ 50 万人死于流感及其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全球物种活动范围的加大,流感病毒变异性的 增强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世界范围内的频繁暴发,给人类 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目前,疫苗接种和 药物治疗是防治流感的主要措施。但流感病毒亚型多、易突 变的特点使得人们预测流感爆发的准确性大为降低,从而导 致常规流感疫苗对不可预见的新型流感病毒束手无策。因 此,保护人类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有效对抗流感病毒的只能 是高效的抗流感药物。目前已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包括 2 种类型: 一类是 M2 蛋白抑制剂,包括金刚烷胺( 1) 和金刚乙 胺( 2) ( 图 1) ,但这类药物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而且耐药 株的致病性和传染性以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等均 限制了此类药物的应用[1]。另 一 类 是 神 经 氨 酸 酶 ( neuraminidase) 抑制剂 ,包括扎那米韦( 3) 、奥司他韦( 4) 、帕拉米 韦( 5) 、拉尼米韦( 6) ( 图 1) 等,这类药物对高致病性流感病 毒的各亚型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其安全性和耐药性良好,可 用于流感病毒的预防和治疗。笔者对神经氨酸酶及其抑制 剂的分类、构效关系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促 进新型抗流感药物的研发。
作者简介: 陈宝龙,男,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天然产物的合成与结构修饰 * 通信作者: 周应军,男,教授 研究方向: 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产物的合成与结构修饰 Tel: 13319588828 E-mail: fisher203@ 126. com
中国药学杂志 2015 年 1 月第 50 卷第 1 期
Advances in Anti-Influenza Virus of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
CHEN Bao-long,DENG Xu,ZENG Guang-yao,GUO Hong,ZHOU Ying-jun* (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Cen-
中国药学杂志 2015 年 1 月第 50 卷第 1 期
但甲苯基取代的化合物 13 对 N1 亚型的抑制作用比 N2 亚型 增强了约 200 倍,且它对 2009 年 H1N1 型的突变体 H274Y 和 Q136K 同样有效。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对唾液酸类似物的 C-3 位进行修饰,有望得到高选择性高强度的治疗 H5N1 流 感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2. 1. 3 C-4 位的修饰 唾液酸 C4 位和 C6 位分别被氨基和 氨基羰基取代的化合物 14 抗 A 型流感病毒的活性高于扎那 米韦,这就说明 C4 位的胍基并不一定是活性所必需基团。 如 Ye 等[12]报道的化合物 15,其 C4 位是由天冬酰胺基取代, 它不仅显示出对 H5N1 感染的 MDCK 细胞良好的抑制活性 ( IC50 = 2. 72 mmol·L - 1 ) ,而且显著增强了对 N2 亚型流感 的抑制,这可能和天冬酰胺基与 N2 亚型神经氨酸酶可以更 好的结合有关。随后,Wen 等[13]在 C4 位的胍基上进行拓展 修饰,发现哌嗪基取代的化合物 16 显示出了很强的神经氨 酸酶抑制活性以及针对 H1N1 型流感亚微摩尔级的抗流感 活性。 2. 1. 4 C-5 位的修饰 研究人员发现唾液酸的 C-5 位必须 保持一定的立体构型才具有抗流感活性,而且可以选择性增 强抑制 B 型流感病毒的活性。2012 年,Suzuki 等[14] 增加唾 液酸的 C-5 位链长,得到化合物 17、18,它们都表现出了不错 的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因此,乙酰氨基同样具有改造修饰 的空间。 2. 1. 5 C-6 位侧链 Yamashita 等[15]将扎那米韦分子中 C-7 位羟基醚化、C-9 位羟基长烷基链酯化,分别得到化合物 19 ( R-125489) 、20( CS-8958) ,它们对 A、B 型流感病毒以及耐 奥司他韦的流感病毒株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就是最近 在日本上市的新型抗流感病毒抑制剂辛酸拉尼米韦的前身。 辛酸拉尼米韦与其他抗流感药物相比肺部滞留时间更长,单 次吸入即可获得显著疗效的特点,每周吸入 1 次即可有效预 防流感[16]。研究人员通过对感染 H5N1 合并高细胞因子血 症的患者治疗观察发现,C7 位羟基取代的扎那米韦具有纳 摩尔级的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以及良好的抗炎活性[17]。因 此,Liu 等将咖啡酰基引入扎那米韦的 C7 位得到化合物 21、 22,他们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流感和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活 性。Weight 等[18]在扎那米韦的 C7 位进行修饰发现,化合物 24 的结构中多引入了 1 个 L-谷酰胺聚合物的结构,这使得其 抗流感活性比化合物 23 增强了约 15 ~ 860 倍。这些研究结 果表明,唾液酸 C6 位侧链具有很大的结构改造空间。 2. 2 苯甲酸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1 神经氨酸酶及其抑制剂靶点概述 1. 1 神经氨酸酶
神经氨酸酶是流感病毒表面一种蘑菇云状四聚体结 构的包膜糖蛋 白,其 活 性 中 心 位 于 各 个 亚 基 中 央 较 深 的 口袋内。神经氨酸酶与流感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过程关系 密切: 首先,神经氨酸酶能够 通 过 水 解 唾 液 酸 与 细 胞 之 间 的糖苷键来促进病毒在上呼吸道的传播和新一代病毒的 释放。其次,神 经 氨 酸 酶 可 以 将 子 代 病 毒 表 面 的 唾 液 酸 残基清除,从而 防 止 子 代 病 毒 因 血 凝 素 与 唾 液 酸 之 间 的 相互作用而 发 生 聚 集。因 此,神 经 氨 酸 酶 抑 制 剂 可 以 通 过阻断病毒的生命周 期,有 效 控 制 病 毒 在 呼 吸 道 的 进 一 步 传 播[2] 。 1. 2 神经氨酸酶活性中心
神经氨酸酶活性中心的框架是由 18 个保守的氨基酸残 基构成,其中 8 个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可直接与底物水解 唾液酸发生相互作用,影响整个水解糖苷键的催化过程,而 其余的氨基酸残基则具有维持酶活性中心空间构象的作用。 2003 年,Stoll 建立了神经氨酸酶活性中心与其抑制剂的结合 模型( 图 2) ,根据此模型,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中心可以分为 5 个结合区域( S1 ~ S5) 。
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China)
ABSTRACT Neuraminidase ( NA) is a mushroom-shaped and tetramer structural envelope glycoprotein on the surface of the influenza virus. NA inhibitors can inhibit highly pathogenic influenza virus subtypes and have good safety and drug resistance,hence they are widely use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influenza virus. Based on the pres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in this field,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 classification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It will help us make better use of existing conditions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better active and more selective anti-influenza drugs. KEY WORDS: influenza virus; neuraminidase inhibitor; classification;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