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达标检测试题附答案
教科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达标测试卷(时间:70分钟满分:90分姓名: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物理概念的形成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下列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植物的生长B.激动的心情C.飞奔的猎豹D.跳动的音符2.成宜高速铁路已正式开通运营。
高铁列车缓缓进站过程中,若认为列车是静止的,则其所选的参照物是()A.站台B.车窗C.地面D.铁轨3.物质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形式,并且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三峡水电站发电时,其能量的形式转化是()A.内能转化为电能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光能转化为电能D.机械能转化为电能4.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小明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进行实验、收集证据C.猜想与假设D.交流、评估和反思5.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做法不能减小误差的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B.使用分度值更大的测量工具C.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D.使用分度值更小的测量工具6.甲、乙、丙三物体运动速度不变,大小分别是v甲=750 m/min,v乙=15 m/s ,v丙=36 km/h ,则它们速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甲>v乙>v丙B.v乙>v丙>v甲C.v丙>v甲>v乙D.v乙>v甲>v丙7.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根据该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A.不应超过10 minB.不应超过6 minC.不应短于10 minD.不应短于6 min8.某同学用饮料瓶和自制刻度尺制作了一个简易量雨器,并用该量雨器测得某暴雨日一小时的降雨量为27.8 m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测量结果不存在误差B.测量记录结果中的“8”是准确值C.该结果是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的D.使用刻度尺测量记录结果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越精确9.关于刻度尺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测量物理作业本的宽度,应该选择量程较大的卷尺B.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一端,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不能歪斜C.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10.如图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频闪照片”。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同学们在探究“怎样投铅球才会更远”时,小明说:“投铅球的远近可能与抛出的角度有关”,“怎样投铅球更远”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一个环节()A.提出问题B.猜想C.结论D.评估2.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A.158 mm B.158 cm C.158 m D.158 km3.如图所示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4.下列单位换算的算式中,正确的是()A.4.3 m=4.3×100=430 cmB.4.3 m=4.3×100 cm=430 cmC.4.3 m=4.3 m×100 cm=430 cmD.4.3 m=4.3 m×10-3=0.004 3 km5.一个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得的数据为1.41 cm、1.52 cm、1.43 cm、1.41 cm,则测量结果应该是()A.1.416 cm B.1.43 cm C.1.42 cm D.1.44 cm6.学生返校复课后,老师每天都要用手持测温仪为学生测量体温。
下列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测温仪距离被测者约2 m B.测得的正常体温值约为36.5 ℃C.测量一名学生的体温用时约5 min D.测温仪的体积约1 m37.下面是张宁同学的一段“物理笔记”摘抄,其中错误的是()A.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因刻度尺没有放好而产生的差异是误差B.用皮卷尺测篮球场的长度时,因用很大的力拉皮卷尺而使测量值比真实值小是错误C.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而产生的差异是错误D.读数时,因估读而产生的差异是误差8.在校运动会上,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下列测量工具中合适的是()A.分度值是1 mm的米尺B.分度值是1 cm,长30 m的皮卷尺C.分度值是1 mm,长30 m的钢卷尺D.游标卡尺9.【易错题】如果只考虑钢的热胀冷缩,那么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时,冬天和夏天的测量结果相比应该()A.一样大B.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C.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D.无法判定10.分别用分度值为1 m、1 dm、1 cm、1 mm四种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用米为单位做记录,则记录数据中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最多的是()A.用米尺测量的结果B.用分米尺测量的结果C.用厘米尺测量的结果D.用毫米尺测量的结果11.下列测量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用一辆26自行车和一根粉笔测量操场的周长B.用量筒和足够的水测量形状不规则的花露水瓶的容积C.用毫米刻度尺测出英汉词典中每张纸的厚度D.用量筒和适量的水测出方糖的体积12.身高160 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A.教室宽5庹,约8 m(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 m(拃:张开手,大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 cm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3.【新题】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继续飞向月球。
教科版初二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达标检测卷》(附答案)

第一章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如图所示,在以下的测量仪器中,属于电学测量仪器的是()2.元旦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
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
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确越好B.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相同的C.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D.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估计的数字越多越好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7.2 mm=7.2 mm×10-3=7.2×10-3 mB.15 m=15×106=1.5×107μmC.2.5 km=2.5 km×104 cm=2.5×104 cmD.3.0×106 cm=3.0×106×10-2m=3.0×104 m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测量可以消除误差B.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C.测量时应避免产生错误D.测量中错误和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6.下面哪个部位最接近10 mm()A.成人食指指甲的宽度B.成人拳头的宽度C.成人脚的长度D.成人眉毛的长度7.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是0~3 m,分度值是 1 mm B.量程是0~10 m,分度值是 1 dm C.量程是0~30 cm,分度值是 1 mm D.量程是0~15 cm,分度值是0.5 mm8.小明用分度值为 1 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 cm,17.88 cm,17.87 cm,18.8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 A.17.86 cm B.17.87 cm C.18.85 cm D.18.115 cm9.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 1.6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用尺的分度值是1毫米B.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C.0.650 m是估计值D.末位数字零可以省去不写10.在考试中,婉彤同学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试卷纸的厚度是0.005 mm B.课桌的高度约 1.4 mC.教室门的高度约 2 m D.2B铅笔的长约30 cm11.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12.如图所示为用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读数分别为()A.刻度尺A:3.80 cm,刻度尺B:3.80 cmB.刻度尺A:3.80 cm,刻度尺B:2.8 cmC.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2.80 cmD.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2.8 cm(第12题图)(第14题图) 13.有下列器材:a.白纸条;b.钟;c.大头针;d.刻度尺;e.重锤;f.圆柱体。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上册第一章测试卷一(含解析)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上册第一章测试卷一(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1.(4分)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50cm的是()A.一个杯子的高B.一支铅笔的长C.一个乒乓球的直径D.一课桌的宽度【考点】63: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A、一个杯子的高度在15cm左右。
不符合题意;B、一支铅笔的长度在18cm左右。
不符合题意;C、一个乒乓球的直径为4cm.不符合题意;D、一张课桌的宽度在50cm左右。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4分)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面积约为()A.1mm2B.1cm2C.1dm2D.1m2【考点】63:长度的估测.【分析】根据生活中物体的实际面积,分析选项中的不同数据,选择正确的答案。
【解答】解: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应在1cm2左右,1mm2的面积太小了,而1dm2和1m2的面积太大了,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只有选项B正确;故选:B。
【点评】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3.(4分)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A.nm B.mm C.cm D.m【考点】63:长度的估测.【分析】长度单位的换算:1m=102cm=103mm=109nm,一般成人的脚长大约为24厘米左右,以此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判断四个选项中的答案是否正确。
【解答】解:一般成人的脚长大约为24厘米左右,约合0.24m、2.4×10﹣10nm,240m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长度单位换算关系要熟练掌握,因为物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估测的运用是广泛的,结合自已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估测。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02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A.日晷B.沙漏C.电子手表D.铯原子钟2.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是()A.40次B.140次C.70次D.200次3.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D.量程15cm,分度值0.5mm4.下列情况中只是由于误差而引起结果不准确的是()A.测量时物体的边缘未对准“0”刻度线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D.读数时没有再估读一位数字5.正常情况下,人每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A.3分B.3秒C.300秒D.0.1时6.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A.18nmB.18mmC.18cmD.18dm7.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对近代物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述各项贡献中属于爱因斯坦发现的规律是()A.狭义和广义相对论B.日心说C.万有引力定律D.阿基米德原理8.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
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米B.分米C.厘米D.微米9.用一根直尺和一把三角尺测量球的直径,如下图中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B.C.D.10.关于打点计时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是测量长度的仪器B.打点计时器是测量质量的仪器C.打点计时器每打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均匀的D.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相邻两点的距离总是相等的二、填空题(共8小题;共32分)11.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单位。
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14________;一节课的时间约为40________;一场电影的时间约为1.5________;燃完一炷香的时间约为60________。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A. 日B. 小时C. 分D. 秒2.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 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 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cmD. 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3.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4.某同学进行长度测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2.74cm,则该同学所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 )A. 米刻度尺B. 厘米刻度尺C. 毫米刻度尺D. 分米刻度尺5.一名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在调节天平时,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后,忘记了移动游码,当时游码处在0.2g的位置,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测量时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放入50g、10g、5g 的砝码各一个,指针正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A. 65gB. 65.2gC. 64.8gD. 无法确定6.一架天平的游码指在2.5g处,小明同学忘记将游码拨回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就调好平衡了,称量时,物体放在左盘,然后在右盘放了50g砝码后,天平刚好在水平方向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A. 52.5gB. 47.5gC. 50gD. 55g7.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砝码因长期使用被磨损,导致测量出的质量()A. 相等B. 偏大C. 偏小D. 无法确定8.用最小刻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A. 238.0毫米B. 23.8厘米C. 237.90毫米D. 2.38分米9.如图在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小明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猜想2:手挤压玻璃瓶壁时,使瓶内水的温度升高.于是小明进行如下探究:先用较大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松手后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高度变小,重复多次,现象均相同,对于此探究()A. 只能验证猜想1B. 只能验证猜想2C. 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10.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跟下面哪个因素有关()A. 摆锤的轻重B. 摆动的角度C. 摆的形状D. 摆的长短11.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A.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 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C. 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 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12.下面是小明所做的验证性实验,不正确的是()A. 将大豆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看到大豆被震起,听到打鼓声音,说明物体振动发声B. 在桌面一端放块表,耳朵贴到另一端,可听到表走的声音,说明声音可在固体中传播C. 将尺子的一端固定,分别轻拨和重拨另一端,听到的声音大小不同,说明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D. 一束平行光照射到粗糙表面时,虽然反射光线将向四面八方反射,但光线扔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3.某同学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分别记为:23.37cm,23.36cm,23.18cm,23.39cm,那么,最终这个物体的长度应视为()A. 23.325cmB. 23.33cmC. 23.373cmD. 23.37cm14.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 提问B. 猜想C. 实验D. 得出结论15.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 2.36cmB. 2.357cmC. 2.35cmD. 2.4cm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秒表的分针圈中的分度值为________ s,秒表此时的示数为________ s.17.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物体的 ________,实验时,物体应放入 ________盘.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 ________在电路中,电压表应 ________在电路中.(后两空均选填“串联”或“并联”)18.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__19.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_,物体的宽度是 ________cm.20. 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 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S为单刀双掷开关,R0为定值电阻.小明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A.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C.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 (只需填写序号).(2)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为30 Ω.若已知R0的阻值为10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 Ω.(3)本实验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__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21.(2016•凉山州)某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钢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取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1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cm,在图2中体温计示数是________℃,在图3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三、解答题22.水稻丰收后,带壳的稻谷放在场院上,堆成圆锥形的谷堆,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一起给学生们留了作业:用一个量程是20 m的卷尺,一个不太大的薄铁皮桶,一个量程不超过15 kg的杆秤,还可以利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依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估算一下这堆稻谷的质量有多大,请你说出具体的办法。
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实用标准问题详解)

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第一章走进实验室)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6分)1、我国从2011年12月份开始,发布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中的PM2.5监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__________(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达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而且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3×10-10m,由此可判断PM2.5颗粒__________单个分子。
(选填“是”或“不是”)2、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图中橡皮擦的长度为_______cm。
3、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_______ 。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4、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分别是:14.72 cm,14.71 cm,14.82 cm,14.73 cm,14.73cm。
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
5、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一纸的厚度约70μm=m.测同一长度时常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可以减小。
6、一个同学用手中的毫M刻度尺子测量壹圆硬币的直径,四次结果依次为:2.51cm、2.53cm、2.5cm、2.51cm,其中错误的一个数据是__ _____,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硬币的直径应该记为________。
7、一把普通钢尺的刻度比标准的刻度间隔大一些,那么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长度值将会比实际值.用这把钢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夏天测得的长度值比冬天测得的长度值(选填“偏大”或“偏小”)8、是科学发现的重要环节。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测试卷-教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实验室》测试卷-教科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
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m B.dmC.cm D.μm2.如图1所示,下列测量工具中用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图13.下列关于长度和时间的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一个手臂的长度接近600 mmB.教室门的高度大约为2 dmC.一套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30 minD.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20 s4.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9.6 nm=9.6×10-3=9.6×10-3μm B.9.6 cm=9.6 cm÷100=0.096 m C.9.6 cm=9.6 cm×10=96 mm D.96 cm=96×107nm=9.6×108 nm 5.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同一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6.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图27.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B.测量时,课本的左边未对准零刻度线,就把课本右边所对的刻度值当作课本的长度C.读数时,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不同测量者估读值不同D.读数时,人的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8.有五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同一物理课本的宽度,测量结果分别为18.52 cm、18.51 cm、18.80 cm、18.50 cm、18.50 cm,你认为该物理课本的宽度是()A.18.564 cm B.18.56 cmC.18.505 cm D.18.51 cm9.实验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用尺子的分度值是1 mm B.测量结果精确到1 cmC.末位数字是准确值D.末位数字可以省去不写10.某学校马上要举行第34届校运会,在跳远比赛中,一般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11.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枚1元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多次测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枚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12.如下表所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摆的等时性过程中,记录了以下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达标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1.如图所示,在以下的测量仪器中,属于电学测量仪器的是(2.元旦早晨,小雷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雷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
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
小雷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确越好B.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相同的C.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D.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估计的数字越多越好4.一次课堂计算比赛中,四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其中正确的是()133--m 7.2×7.2 mm=7.2 mm×1010 =A.67μm 1.5×=.15 m15×1010=B44 cm 2.5×2.5 km×1010 cm==C.2.5 km6624-m 10=×103.0×3.0D.×10m cm=3.0×1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测量可以消除误差B.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C.测量时应避免产生错误D.测量中错误和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6.下面哪个部位最接近10 mm()A.成人食指指甲的宽度B.成人拳头的宽度C.成人脚的长度D.成人眉毛的长度7.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量程是0~3 m,分度值是1 mm B.量程是0~10 m,分度值是1 dmC.量程是0~30 cm,分度值是1 mm D.量程是0~15 cm,分度值是0.5 mm8.小明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 cm,17.88 cm,17.87 cm,18.8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 A.17.86 cm B.17.87 cm C.18.85 cm D.18.115 cm9.测得某同学的身高是1.6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用尺的分度值是1毫米B.测量结果准确到厘米C.0.650 m是估计值D.末位数字零可以省去不写10.在考试中,婉彤同学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试卷纸的厚度是0.005 mm B.课桌的高度约1.4 mC.教室门的高度约2 m D.2B铅笔的长约30 cm11.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212.如图所示为用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读数分别为()A.刻度尺A:3.80 cm,刻度尺B:3.80 cmB.刻度尺A:3.80 cm,刻度尺B:2.8 cmC.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2.80 cmD.刻度尺A:2.80 cm,刻度尺B:2.8 cm(第12题图)3(第14题图)13.有下列器材:a.白纸条;b.钟;c.大头针;d.刻度尺;e.重锤;f.圆柱体。
若要测出圆柱体底面的周长,应选用的器材是()A.adef B.acde C.acdf D.abdf14.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得图中细铜丝的总宽度为18.90 cm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15.在下面的变换单位的式子中,填上缺少的部分:5-________。
×10 ____________(1)2.8厘米=米=2.86________。
×10 (2)3.5米=____________毫米=3.516.给下列数字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________;(2)一张课桌的高度约80________;(3)一位中学生的百米跑成绩约15________;(4)物理课本的宽度为1.85 ________。
17.(1)如图甲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s。
4)题图17(第)第19题图(,数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29.50 cm18.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________ cm。
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 cm,估计值是再用圆规如图表示用圆规测曲线长度的一种方法,先将圆规两脚分开,19.,那么曲线的l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n,然后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
甲、乙两同学用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他们________长度L=,他们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10 mm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 mm、________计算都正确,但两人测得的结果却不同,那么,的测量结果较准确。
他用脉搏作为计时工具,小黄测得自己每分钟的脉搏跳动次数为70次,20.次,则他用的时间约为测得从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脉搏跳动次数是140 ________秒。
) 42分108分,25题分,26题分,共624(21三、解答与实验题~题每题.某同学在测量一圆锥体的高时,操作如图,试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22题图(题图(第21)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22.存在的四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丽同学要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请帮助她完成测量过程。
23.。
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将测量的物理量(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代替) 用字母表示)。
则一张纸的厚度为(3)d=____________(听到解说员说运动员身体要尽.小明看自行车运动员比赛的电视转播时,24量前倾、减小空气的阻力。
于是,小明找了两张同样的纸,将一张纸水平展开,结果发现揉让两张纸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观察谁先落地。
另一张纸揉成一团,并对小明同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成一团的纸先落地。
请你分析以上现象,学的设计进行评估。
你提出的探究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评估:就可以从全国交通地图上一根没有弹性的软棉线和笔,25.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并推算出南京和郑州之间铁路线的实际长度。
写出做法。
626.某校自然科学兴趣小组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这样的猜测:“保温瓶内水的温度下降快慢可能与保温瓶中盛热水的多少有关”。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借来了8个同样容量的保温瓶做实验,在8个保温瓶中分别装入初温相等、质量不同的热水,在同一环境中同时测量,以保证环境温度相同,8个小时后再测量水温。
以下是同学们的实验结果:的温差与其他各保温瓶中的水的温差趋势明显不一致。
你认为实验的时候,在器材选择上还存在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这个实验还存在缺陷,你认为应进行怎样的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后你觉得保温瓶中水温下降的快慢与保温瓶中水的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一章达标检测卷一、1.A点拨:停表是记录时间长短的仪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是测量物体长度的仪器。
2.C点拨: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小雷在室内发现暖水瓶打开盖后,不冒“白气”,小雷猜想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所以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这个环节。
3.C点拨:在长度的测量中我们要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不是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确越好。
在测量中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是不同的。
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
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只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D5.C点拨: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测量中的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6.A7.A8.B点拨: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减小,而不可能避免。
常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求出的平均值还应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8.85 cm与其他三个数据相差较大,因此18.85 cm是错误数据,应求其他三个数据的平均值,故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