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物业管理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人员众多,责任范围广泛。
为了保障物业管理企业合法权益,提高服务质量,许多企业开始购买公众责任险。
本文将从物业管理的定义、公众责任险的概念及作用、物业管理企业购买公众责任险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物业管理的定义物业管理,又称为房产管理,是指对房地产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对房产的规划、运营、维护等全方位管理。
物业管理不仅仅局限于住宅小区,还包括商业、办公、工业等各类不同属性的物业。
物业管理公司承担着维修、保洁、安全、绿化等一系列工作,为业主提供便利和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三、公众责任险的概念及作用公众责任险,是指物业管理企业为了承担自身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第三者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损害赔偿责任所购买的保险。
公众责任险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企业自身权益:物业管理企业承担着对大量人员和财产的管理工作,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巨额赔偿责任。
购买公众责任险可以帮助企业承担赔偿责任,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2. 保障业主权益:公众责任险还可以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
作为物业管理企业的委托人,业主有权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为其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业主可以向物业管理企业索赔,而公众责任险可以为业主提供必要的赔偿保障。
3. 促使企业规范运营:购买公众责任险可以迫使物业管理企业加强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因为保险公司对物业管理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将无法购买保险或保费较高。
这样一来,物业管理企业会更加注重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四、物业管理企业购买公众责任险的必要性物业管理企业购买公众责任险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要求: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物业管理企业需要购买公众责任险。
例如《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物业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购买责任保险”。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是一种保险产品,旨在为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提供保障,以应对因物业管理活动导致的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定义、保险责任、保险范围、理赔流程以及购买该险种的注意事项。
一、定义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是一种责任保险,主要针对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第三方伤害赔偿责任。
该险种的保险责任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因疏忽、过失或者违约行为导致的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
二、保险责任1. 第三方人身伤害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将对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导致第三方人身伤害的赔偿责任进行保障。
例如,物业管理公司未及时修复楼梯导致租户摔倒受伤,保险公司将负责赔偿受伤租户的医疗费用等相关损失。
2. 第三方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公司将对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导致第三方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进行保障。
例如,物业管理公司未妥善保管小区居民的行李,导致行李被盗或者损坏,保险公司将负责赔偿受损居民的相关损失。
三、保险范围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保险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2. 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因疏忽、过失或者违约行为导致的第三方诉讼费用、律师费用等相关费用;3. 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合理措施所导致的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4. 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因合同约定需要承担的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
四、理赔流程在发生保险事故后,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应即将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现场,并及时通知保险公司。
理赔流程如下:1. 报案: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应拨打保险公司提供的理赔报案电话,向保险公司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和资料。
2. 现场勘查:保险公司将派出理赔专员进行现场勘查,了解事故情况,采集证据。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是一种针对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的保险产品。
该保险旨在保护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免受因其经营活动引起的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责任。
以下是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标准格式文本:一、引言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是一种专门为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定制的保险产品。
该保险旨在保护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免受因其经营活动引起的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责任。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定义、保险范围、理赔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二、定义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是一种商业责任保险,旨在保护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免受因其经营活动引起的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责任。
该保险通常包括公众责任险和雇主责任险两个方面。
1. 公众责任险:保护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免受因其经营活动导致的第三方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责任。
例如,如果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在维修公共设施时不慎导致租户受伤或者财产损失,公众责任险将赔偿受害方的医疗费用或者财产损失。
2. 雇主责任险:保护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免受因其员工在工作中受伤或者患病而导致的责任。
例如,如果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在工作中受伤,雇主责任险将赔偿员工的医疗费用和工资损失。
三、保险范围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通常包括以下保险范围:1. 第三方人身伤害:保护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免受因其经营活动导致的第三方人身伤害的责任。
例如,如果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在清理楼道时导致租户摔倒受伤,保险公司将赔偿受害方的医疗费用。
2. 第三方财产损失:保护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免受因其经营活动导致的第三方财产损失的责任。
例如,如果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在修剪树木时不慎破坏了邻居的花园,保险公司将赔偿邻居的花园修复费用。
3. 雇主责任:保护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业主免受因其员工在工作中受伤或者患病而导致的责任。
例如,如果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在清理垃圾时被针刺伤导致感染,保险公司将赔偿员工的医疗费用和工资损失。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引言概述: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是指物业管理公司在管理和运营物业过程中所承担的公众责任风险,并通过购买公众责任险来进行风险的转移和保障。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相关内容,包括责任范围、保险金额、保险责任、理赔流程和险种选择。
正文内容:1. 责任范围:1.1 物业管理公司的责任范围:物业管理公司在管理和运营物业过程中,承担着维护物业安全、提供基础设施和服务、维护公共秩序等责任。
1.2 公众责任险的责任范围:公众责任险主要涵盖物业管理公司因管理和运营物业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伤害、财产损失等公众责任风险。
2. 保险金额:2.1 保险金额的确定:物业管理公司需要根据物业规模、风险评估等因素来确定购买的保险金额。
2.2 保险金额的重要性:保险金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保险公司在事故发生时的赔付能力,保险金额过低可能导致无法完全赔偿受损方的损失。
3. 保险责任:3.1 保险责任的界定:公众责任险通常包括人身伤害责任和财产损失责任两个方面,其中人身伤害责任主要涵盖人员伤亡、医疗费用等,财产损失责任主要涵盖物业损失、第三方财产损失等。
3.2 保险责任的限制:公众责任险通常会对一些特定风险进行限制,如自然灾害、战争等。
4. 理赔流程:4.1 理赔申请:受损方需要向物业管理公司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并填写理赔申请表。
4.2 理赔调查:保险公司将对事故进行调查,确认责任和赔偿金额。
4.3 理赔处理:保险公司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赔付,并与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结算。
5. 险种选择:5.1 综合责任险:综合责任险是一种综合性的保险,可以覆盖多种公众责任风险,包括物业管理责任、雇主责任等。
5.2 单一责任险:单一责任险主要针对特定的公众责任风险进行保障,如人身伤害责任险、财产损失责任险等。
5.3 附加险种选择:物业管理公司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些附加险种,如法律费用保险、紧急救援保险等。
总结:综上所述,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是物业管理公司在管理和运营物业过程中所承担的公众责任风险的保障方式。
物业管理责任保险与公众责任保险的主要差别和分析

物业管理责任保险与公众责任保险的主要差别和分析物业管理责任保险和公众责任保险是两种不同的保险类型,它们在保险对象、保险责任和保险范围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别。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保险的主要差别和分析。
一、保险对象1. 物业管理责任保险:物业管理责任保险主要针对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管理人员的责任进行保障。
保险对象可以是物业管理公司、物业管理人员或者物业管理团队。
2. 公众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主要针对企业或者个人在经营活动中对第三方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责任进行保障。
保险对象可以是各类企业、机构、个体工商户等。
二、保险责任1. 物业管理责任保险:物业管理责任保险主要承担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管理人员因管理不善、疏忽等导致的损失赔偿责任。
例如,物业管理公司未及时维修导致业主财产损失,物业管理人员因疏忽导致业主人身伤害等。
2. 公众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主要承担企业或者个人因经营活动引起的第三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赔偿责任。
例如,企业产品浮现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受伤,企业施工不当导致邻居财产损失等。
三、保险范围1. 物业管理责任保险:物业管理责任保险通常包括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责任范围,如楼宇维修、设备维护、安全管理等。
保险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公众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通常包括企业或者个人在经营活动中的责任范围,如产品质量、施工质量、服务质量等。
保险范围普通由保险公司根据投保人的具体经营活动进行评估和确定。
四、保险金额和费用1. 物业管理责任保险:物业管理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和费用根据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管理人员的规模、风险评估等因素进行确定。
通常,保险金额较小,费用相对较低。
2. 公众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和费用根据企业或者个人的经营规模、风险评估等因素进行确定。
通常,保险金额较大,费用相对较高。
五、投保要求和注意事项1. 物业管理责任保险:投保物业管理责任保险时,需要提供物业管理公司或者物业管理人员的相关资料,如注册证书、经营许可证等。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

引言概述:
物业管理是指对房地产项目进行全面管理的工作,包括房屋的维护、保养、修缮,以及各项服务的提供。
公众责任险是一种保险形式,用于保障物业管理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给公众造成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关系,并详细阐述其相关内容。
一、物业管理的职责与义务
1.物业管理的定义和范围
2.物业管理者的职责和义务
3.物业管理的重要性
二、公众责任险的概念和作用
1.公众责任险的定义和范围
2.公众责任险的作用和意义
3.公众责任险的保障对象和范围
三、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关系
1.物业管理者是否需要购买公众责任险
2.公众责任险对物业管理的保障作用
3.公众责任险的购买和理赔流程
四、公众责任险的保障范围和责任承担限制
1.公众责任险的保障范围和保额选择
2.公众责任险的责任承担限制和免赔条款
3.公众责任险的续保和终止
五、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1.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发展趋势
2.如何选择合适的公众责任险保险公司
3.物业管理者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总结: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是密不可分的,通过购买公众责任险,物业管理者可以有效避免因意外事故给公众造成的损失。
同时,物业管理者也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保证房地产项目的正常运营与服务。
公众责任险的保障范围和责任承担限制需要仔细了解,选择合适的保险公司也至关重要。
在日常工作中,物业管理者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发展趋势。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一、引言物业管理是指对房地产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公共设施的维修、保养、安全管理等。
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或者伤害,给业主、租户或者第三方带来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
为了保障物业管理公司的利益,降低风险,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应运而生。
二、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定义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是一种保险产品,旨在为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保障,保障其在履行物业管理职责时可能面临的责任风险。
该险种主要包括公共责任险和雇主责任险两个方面。
1. 公共责任险公共责任险是物业管理公司面向业主、租户和第三方的责任险。
当物业管理公司的行为或者疏忽导致他人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时,公共责任险可以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例如,如果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在维修公共设施时不慎造成业主财产损失,公共责任险可以赔偿该业主的损失。
2. 雇主责任险雇主责任险是物业管理公司面向员工的责任险。
当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在履行工作职责时发生意外事故或者受伤时,雇主责任险可以赔偿员工的医疗费用、误工费用等。
例如,如果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在修剪树木时不慎摔倒受伤,雇主责任险可以赔偿员工的医疗费用和误工费用。
三、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保障范围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保障范围包括以下方面:1. 财产损失赔偿公共责任险可以赔偿物业管理公司因其行为或者疏忽导致他人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
例如,如果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在清洁公共区域时不慎将地板弄脏,导致业主需要花费额外费用清洁地板,公共责任险可以赔偿业主的清洁费用。
2. 人身伤害赔偿公共责任险可以赔偿物业管理公司因其行为或者疏忽导致他人人身伤害的赔偿责任。
例如,如果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在公共区域清理时不慎将物品掉落,导致租户受伤,公共责任险可以赔偿租户的医疗费用和误工费用。
3. 雇员意外事故赔偿雇主责任险可以赔偿物业管理公司因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而导致的责任赔偿。
例如,如果物业管理公司的员工在维修电路时触电受伤,雇主责任险可以赔偿员工的医疗费用和误工费用。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是一种保险产品,旨在保护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在管理和运营物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责任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定义、作用、适合范围、保险责任、理赔流程以及购买该险种的注意事项。
一、定义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是一种专门针对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的责任保险。
它主要覆盖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在管理和运营物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以保护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免受潜在的法律诉讼和赔偿风险。
二、作用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利益:在管理和运营物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第三方受伤或者财产损失,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可以为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提供保障,减轻其因此导致的经济损失。
2. 保护第三方的权益: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不仅保护了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利益,也保护了物业使用者、租户以及其他与物业有关的第三方的权益,确保他们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得到合理的赔偿。
3. 提升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的信誉:购买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可以体现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的责任心和专业水准,提升其在业界的信誉和竞争力。
三、适合范围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适合于以下场景:1. 物业管理公司:对于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的公司,购买该险种可以保护其在管理和运营物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责任风险。
2. 业主委员会:对于由业主组成的委员会,负责管理和运营小区或者公寓的情况,购买该险种可以保护其在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责任风险。
四、保险责任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的保险责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第三方人身伤害:保险公司在保险期间内,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因管理和运营物业导致第三方人身伤害的赔偿责任进行赔付。
2. 第三方财产损失:保险公司在保险期间内,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或者业主委员会因管理和运营物业导致第三方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进行赔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业管理与公众责任险〈案例1〉:2004年8月某日傍晚7点,某花园小区业主施某,与亲戚、同学三人,凭着小区管理处发放的游泳卡,兴冲冲来到该住宅区免费向业主提供的游泳池游泳。
此时,游泳池内已有30余名泳客。
一小时后,游泳池的纠察发现深水区水底下有一人"潜泳"了半分钟仍未露出水面,便急呼游泳池中的其他泳客将该人拉出水面,此人正是施某,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在场泳客对其采取人工呼吸急救措施无效,然后送入附近医院抢救亦于事无补。
施某被认定溺水死亡。
死者父母悲痛之余,把该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告上法庭。
法院认为被告开设花园游泳池,作为配套设施为业主提供健身服务,理当负有安全保障义务。
由于被告开设的游泳池缺乏必要的医疗救护和医护人员,场边救生员配备不足,巡视又不力,以致发生泳客溺水后未被及时发现导致死亡,被告应承担管理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判决被告支付原告补偿金28万元,并支付丧葬费、停尸费、交通费、误工费等2.9万元。
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逐渐成熟和不断发展,业主认识的进一步提高,物业管理纠纷案件呈逐年递增趋势。
物管企业在经营管理物业过程中经常遇到车辆丢失、危墙坍塌、水管迸裂、线路短路等意外责任事故,有的还付出了比较惨重的代价。
面临行业不断增加的各种风险,再优秀的物业管理公司也很难避免因工作中的疏忽和过失对物业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如何降低或转移风险成为物业管理企业研究的又一课题。
因此业内人士纷纷将目光投向保险业,就目前的险种来看,公众责任保险对规避物业管理企业法律风险是行之有效的。
一、物业管理企业涉及风险分析物业管理企业在从业过程中承担的主要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物业管理法律规范的行为,对使用者或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侵权后果。
实践中物业管理法律关系比较广泛,因而物业管理法律责任也具有广泛性,物业管理公司与物业使用者的法律纠纷主要集中在侵权责任方面。
物业管理企业为业主提供多样性的服务,项目繁多,服务对象广泛。
涉及的风险主要有:财产风险:物业企业以固定资产为主的财产,业主委托物业公司对物业区域内的各种设施、设备等公共财产进行管理,就可能面临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责任风险:由物业企业负责管理、维护的公共设施及设备由于疏忽或过失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如〈案例1〉中所述第三者在小区游泳池溺水、物业区域内运动设施由于失修或其他原因伤人等。
现金风险:物业公司的职员在从事本职或非本职工作时,可能遭受的意外伤害。
餐饮风险:拥有餐饮场所的物业公司,可能因提供的食品造成食用者食物中毒或一些食源性隐患,也可能因服务人员过失或餐具存在缺陷导致食用者人身伤亡。
车辆风险:物业公司因疏忽或过失造成业主的机动与非机动车辆可能遭受损失及第三者责任。
总的来说责任风险是物业企业主要承担的风险,因此物业公司在投保险种时首选责任保险。
二、公众责任保险内容责任保险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它是投保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的险种,其最终目的是使受害的第三者得到及时、有效的经济补偿。
责任保险的投保人多为企业,一旦发生保险责任事故,将由保险公司向受害者提供赔偿。
按照承保范围,责任保险可以分为公众责任险、产品责任险和雇主责任险等几个险种。
责任保险作为事故发生后的一种救助方式,虽然不能完全挽回损失,却能有效地弥补过失和意外造成的损失。
公众责任险又称普通责任险,它主要承保被保险人在公共场所进行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时,因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的他人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公众责任险的形式很多,主要有普通责任险、综合责任险、场所责任险、电梯责任险、承包人责任险等。
对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公众责任险是规避风险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
日前,一种以物业管理责任为投保对象的物业管理责任保险被推出。
物业管理责任保险是为保障物业管理者的合法权益,对在保险期限内,被保险人在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区域内从事物业管理工作过程中,因过失导致意外事故而致使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险。
业内人士认为,国际惯例是在物业管理行业中应用公众责任险,并不专门设立一个"物业管理责任险"。
而且物业管理责任保险与公众责任险从概念来看都是以"因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的他人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投保依据的。
虽然物业管理责任保险条款中的保险范围在公众责任险中没有,但这些条款可在公众责任保险中约定,因此可以认定物业管理责任险是公众责任险的一种,完全可以将其划入公众责任险种。
物业管理责任险只负责物业管理企业责任造成损失的赔偿,而公众责任险还包括非物业管理企业责任造成的物业区域内的赔偿,涵盖范围广,可以将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双方的风险同时规避给保险公司。
笔者认为以公众责任险作为物业管理投保主要险种为宜。
三、物业管理企业投保公众责任险现状及原因沈阳市现有物业管理企业340余家,省内外进驻沈阳的约20余家,据调查目前参加公众责任险的投保率不到5%。
主要原因是:1、公众责任保险保费量少,场所分散和投入较大,加上实际操作技术含量要求高,部分保险公司对公众责任险兴趣不高,谙熟公众责任险的人才储备不足,致使社会宣传力度不够。
不少企业对公众责任险知之甚少。
2、大部分企业对公众责任险意识淡薄,往往存在饶幸心理。
一些企业对财产保险、车辆保险认知比较广泛。
四、公众责任险降低物业管理企业法律风险分析公众责任险实际是民事案件赔偿责任险。
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单所列范围对在保险期内发生意外引起的被保险人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赔偿。
就目前来说公众责任险投保的条款和适用的费率都属于双方约定的条款和费率。
根据保险标的情况、保险公司应承担的责任和要求赔偿的最高限额来确定费率,承担的风险越大费率越高。
公众责任险投保的最低限额为50万元人民币,最高限额未具体规定,显现了投保的空间自由度较大,有利于不同的物业管理项目的投保。
(一)投保公众责任险具体步骤首先,物业公司与保险公司确定物业投保责任的承担范围,主要表现在条款中保险公司与物业公司约定对投保的物业区域内人身意外、车辆、设施设备运行等意外事故承担的风险大小。
其次,保险公司委托评估部门对投保的物业项目的自然状况进行自然勘察,如物业区域的环境等级、设施设备等级、停车场设定的位置等等进行评估,对不符合投保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对整改之后仍不合格的项目可以拒保。
再次,保险公司根据评估的结果、投保人确定投保最高限额和双方协商的保险范围等确定保险费率,核算保险费用。
最后,双方就达成的条款签订保险合同单。
(二)公众责任险保险费的计算方式公众责任险计算内容中分基本险保险费和附加险保险费两部分。
A、基本险。
主要是指物业区域内发生事故引起的赔偿,比如外墙皮脱落砸伤业主,广告栏牌倒塌砸坏物品等。
年保险费=累计赔偿额×基本险费率B、附加险。
主要是指基本险以外投保人要求附加的保险内容,如车辆责任险、游泳池责任险、电梯责任险、物业区域发生抢劫造成人身伤亡责任险等等。
年保险费=附加险累计赔偿额×附加险费率总的年保险费=基本险年保险费+附加险年保险费(三)案例分析如上述〈案例1〉中的物业公司对该小区投保了公众责任险,投保范围附加了一项游泳场所责任险。
整个投保的基本险最高限额为人民币100万元人民币,要求每次赔偿限额为20万元人民币,其中物品损坏的赔偿限额为10万元人民币,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为10万元人民币,游泳场所责任附加条款中保险年累计赔偿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人民币,每人每次人身伤亡赔偿限额为10万元人民币,基本险费率取3‰,附加险费率为取5‰。
则该物业公司每年的投保费用为:1)基本险年保险费=100万元×3‰=3000元2)附加费年保险费=50万元×5‰=2500元合计每年支付的保险费为5500元。
上述案例中物业公司共计支付原告30.9万元。
投保后保险公司承担10万元的赔偿金额,物业公司就可少负担10万元,再减去每年保险费0.55万元,物业公司将减少损失9.45万元。
随着智能化系统在物业项目的应用,既为业主提供了生活的方便,同时又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责任也因此而加大,公众责任保险在此时就尤其突出它的优势,也是物业管理企业减少损失、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
〈案例2〉:一个高档的公寓物业项目,建筑面积3.6万?,总层数30层,电梯9部,地下停车位400个,中央空调系统、消防喷淋系统等一应俱全。
物业管理企业为其投保公众责任险,基本保险的最高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费率为3‰,电梯责任险与车辆责任险均为附加险。
要求电梯投保的责任范围是发生意外造成人身伤害的给予经济赔偿,累计最高限额为25万元人民币,每次最高险额为5万元人民币,每人为2.5万元人民币;车辆险的投保责任范围是车辆进入园区停放在固定车位上意外丢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累计最高限额为150万元人民币,每车次15万元人民币。
根据以上条件分析,电梯的保险费用计算按每部800元标准,每车位费用为120元,则该保险总费用计算如下:基本保险费=100万元×3‰=3000元电梯责任险费=800×9=7200元车辆责任险费=120×400=48000元总的年保险费=3000+7200+48000=58200元该项目的车辆较多,车辆责任险在这里占主导地位,物业企业先期投入58200元的保险费,如果小区内发生一起车辆丢失事故,物业企业就将避免15万元的经济损失,同时物业区域内发生意外(非物业企业责任)造成业主的人身伤亡或物品损坏,都将得到保险公司一定的经济赔偿。
上述两个事例表明公众责任险既减轻了物业企业的经济赔偿负担和法律责任,也为全体业主在物业区域内发生意外事故带来损失给予一定经济赔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
五、投保公众责任险应注意的问题目前物业服务成本构成中未包含物业保险费的项目,随着物业市场的成熟,责任险投保问题将成为物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物业公司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
目前该市场处于启蒙阶段,物业管理企业也是在逐步探索,笔者认为物业企业在投保公众责任险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投保公众责任险的保额限额与物业区域的物业服务费收费标准和年度物业服务费的收缴总额相适应。
物业服务费的收费标准的高低一般决定物业区域的档次和服务内容,高档次的物业管理要求的服务内容多,物业公司承担的责任大,保险最高险额和取费率也就较高,反之亦然。
2、保险费用可以考虑在物业服务费和物业公司的经营收入中支出。
物业公司投保公众责任险,收益人既包括物业公司,也包括全体业主,是对物业服务内容的扩展,因此应加强对公众责任险的宣传,使业主能自动接受,有利于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