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含答案解析-知识点47 新定义型2019
2019年北京中考数学习题精选:新定义型问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2018北京昌平区初一第一学期期末) 用“☆”定义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 和b ,规定a ☆b = ab 2 + a .如:1☆3=1×32+1=10. 则(-2)☆3的值为A .10B .-15C . -16D .-20 答案:D 二、填空题3、(2018北京西城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附加题)1.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 ,b ,当a ≤b 时,都有2a b a b ∆=;当a >b 时,都有2a b ab ∆=.那么, 2△6 = , 2()3-△(3)-= . 答案:24,-64.(2018北京海淀区第二学期练习)定义:圆中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弦组成的折线称为圆的一条折弦.阿基米德折弦定理:如图1,AB 和BC 组成圆的折弦,AB BC >,M 是弧ABC 的中点,MF AB ⊥于F ,则AF FB BC =+.D如图2,△ABC 中,60ABC ∠=︒,8AB =,6BC =,是AB 上一点,1BD =,作DE AB ⊥交△ABC 的外接圆于E ,连接EA ,则EAC ∠=________°.答案605、(2018北京交大附中初一第一学期期末)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 1,l 2相交于点O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 ,若p 、q 分别是点M 到直线l 1,l 2的距离,则称(p ,q )为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2,1)的点共有______个.图2图1DE CBAFMB A三、解答题6、(2018北京平谷区初一第一学期期末)阅读材料: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 c =bad bc d-.例如:1214-23=-2.34××=(1)按照这个规定,请你计算5624的值.(2)按照这个规定,当5212242=-+-x x 时求x 的值. 答案(1)5624=20-12=8 (2)(2)由 5212242=-+-x x 得5224221=++-)()(x x ...............................................................4 解得,x = 1 (5)7、(2018北京海淀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对于任意四个有理数a ,b ,c ,d ,可以组成两个有理数对(a ,b )与(c ,d ).我们规定:(a ,b )★(c ,d )=bc -ad .例如:(1,2)★(3,4)=2×3-1×4=2. 根据上述规定解决下列问题:(1)有理数对(2,-3)★(3,-2)= ;(2)若有理数对(-3,2x -1)★(1,x +1)=7,则x = ;(3)当满足等式(-3,2x -1)★(k ,x +k )=5+2k 的x 是整数时,求整数k 的值. 答案.解:(1)﹣5……………………..2分(2)1 ……………………..4分(3)∵等式(-3,2x -1)★(k ,x +k )=5+2k 的x 是整数 ∴(2x ﹣1)k ﹣(﹣3)(x ﹢k )=5﹢2k ∴(2k ﹢3)x =5 ∴523x k =+∵k 是整数 ∴2k +3=±1或±5∴k =1,﹣1,﹣2,﹣4……………………..7分8、(2018北京朝阳区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对于任意有理数a ,b ,定义运算:a ⊙b =()1a a b +-,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例如,2⊙5=2×(2+5)-1=13;(3)-⊙(5)-=3(35)123-⨯---=.(1)求(2)-⊙132的值;(2)对于任意有理数m ,n ,请你重新定义一种运算“⊕”,使得5⊕3=20,写出你定义的运算:m ⊕n =(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答案 解:(1)(2)-⊙1132(23)122=-⨯-+- 4=-.(2)答案不唯一,例如:m n ⊕=(1)m n +.9.(2018北京石景山区初三毕业考试)对于平面上两点A ,B ,给出如下定义:以点A 或B 为圆心, AB 长为半径的圆称为点A ,B 的“确定圆”.如图为点A ,B 的“确定圆”的示意图....(1)已知点A 的坐标为(1,0)-,点B 的坐标为(3,3), 则点A ,B 的“确定圆”的面积为_________;(2)已知点A 的坐标为(0,0),若直线y x b =+上只存在一个点B ,使得点A ,B的“确定圆”的面积为9π,求点B 的坐标;(3)已知点A 在以(0)P m ,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上,点B 在直线333y x = 若要使所有点A ,B 的“确定圆”的面积都不小于9π,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 解:(1)25π; ………………… 2分 (2)∵直线y x b =+上只存在一个点B ,使得点,A B 的“确定圆”的面积 为9π,∴⊙A 的半径3AB =且直线y x b =+与⊙A 相切于点B ,如图, ∴AB CD ⊥,45DCA ∠=°.①当0b >时,则点B 在第二象限. 过点B 作BE x ⊥轴于点E ,∵在Rt BEA ∆中,45BAE ∠=°,3AB =, ∴322BE AE ==.∴323222B-(,. ②当0b <时,则点'B 在第四象限.AByxl'lECD BB'3A同理可得3232'22B -(. 综上所述,点B 的坐标为323222-(,或323222-(). ………………… 6分(3)5m -≤或11m ≥.10.(2018北京延庆区初三统一练习)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1(A x ,1)y 与2(B x ,2)y ,如果满足120x x +=,120y y -=,其中12x x ≠,则称点A 与点B 互为反等点.已知:点C (3,4)(1)下列各点中, 与点C 互为反等点;D (-3,-4),E (3,4),F (-3,4)(2)已知点G (-5,4),连接线段CG ,若在线段CG 上存在标p x 的取值范围; 两点P ,Q 互为反等点,求点P 的横坐(3)已知⊙O 的半径为r ,若⊙O 与(2)中线段CG 的两个交点互为反等点, 求r 的取值范围.解:(1)F ……1分 (2) -3≤p x ≤3 且p x ≠0 ……4分(3)4 < r≤5 ……7分11. (2018北京市朝阳区综合练习(一))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和线段AB ,其中A (t ,0)、B (t +2,0)两点,给出如下定义:若在线段AB 上存在一点Q ,使得P ,Q 两点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则称P 为 线段AB 的伴随点. (1)当t =-3时,①在点P 1(1,1),P 2(0,0),P 3(-2,-1)中,线段AB 的伴随点是 ;-1-2-3-4-5-6-6-5-4-3-2-1y123456x654321O②在直线y =2x +b 上存在线段AB 的伴随点M 、N , 且MN 5=,求b 的取值范围;(2)线段AB 的中点关于点(2,0)的对称点是C ,将射线CO 以点C 为中心,顺时针旋转30°得到射线l ,若射线l 上存在线段AB 的伴随点,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 解:(1)①线段AB 的伴随点是: 23,P P . ………………………………………………2分 ②如图1,当直线y =2x +b 经过点(-3,-1)时,b =5,此时b 取得最大值.…………………………………………………………4分 如图2,当直线y =2x +b 经过点(-1,1)时,b =3,此时b 取得最小值. ………………………………………………………5分 ∴ b 的取值范围是3≤b ≤5. ………………………………………6分(2)t 的取值范围是-12.2t ≤≤……………………………………8分 12.(2018北京丰台区一模)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M 和图形1W ,2W 给出如下定义:点P 为图形1W 上一点,点Q 为图形2W 上一点,当点M 是线段PQ 的中点时,称点M 是图形1W ,2W 的“中立点”.如果点P (x 1,y 1),Q (x 2,y 2),那么“中立点”M 的坐标为⎪⎭⎫⎝⎛++2,22121y y x x .已知,点A (-3,0),B (0,4),C (4,0). (1)连接BC ,在点D (12,0),E (0,1),F (0,12)中,可以成为点A 和线段BC 的“中立点”的是____________; (2)已知点G (3,0),⊙G 的半径为2.如果直线y = - x + 1上存在点K 可以成为点A 和⊙G 的“中立点”,求点K 的坐标;图1图2(3)以点C 为圆心,半径为2作圆.点N 为直线y = 2x + 4上的一点,如果存在点N ,使得y 轴上的一点可以成为点N 与⊙C 的“中立点”,直接写出点N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解:(1)点和线段的“中立点”的是点D ,点F ; ………2分(2)点A 和⊙G 的“中立点”在以点O 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运动. 因为点K 在直线y =- x +1上, 设点K 的坐标为(x ,- x +1),则x 2+(- x +1)2=12,解得x 1=0,x 2=1.所以点K 的坐标为(0,1)或(1,0). ………5分(3)(说明:点与⊙C 的“中立点”在以线段NC 的中点P 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运动.圆P 与y 轴相切时,符合题意.) 所以点N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6≤x N ≤-2. ………8分13.(2018北京海淀区第二学期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和C ,给出如下定义:若C 上存在一点T 不与O 重合,使点P 关于直线OT 的对称点'P 在C 上,则称P 为C 的反射点.下图为C 的反射点P 的示意图.A BC N 54411231213xOy 6876543276543265(1)已知点A 的坐标为(1,0),A 的半径为2,①在点(0,0)O ,(1,2)M ,(0,3)N -中,A 的反射点是____________;②点P 在直线y x =-上,若P 为A 的反射点,求点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C 的圆心在x 轴上,半径为2,y 轴上存在点P 是C的反射点,直接写出圆心C 的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 解(1)①A 的反射点是M ,N . ………………1分②设直线y x =-与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和3的两个圆的交点从左至右依次为D ,E ,F ,G ,过点D 作⊥DH x 轴于点H ,如图. 可求得点D 的横坐标为322-. 同理可求得点E ,F ,G 的横坐标分别为22-,22,322. 点P 是A 的反射点,则A 上存在一点T ,使点P 关于直线OT 的对称点'P 在A 上,则'OP OP =.∵1'3≤≤OP ,∴13≤≤OP . 反之,若13≤≤OP ,A 上存在点Q ,使得OP OQ =,故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原点,且与A 相交.因此点P 是A 的反射点.∴点P 的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32222≤≤x --,或23222≤≤x . ………………4分 (2)圆心C 的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44≤≤x -. ………………7分14、.(2018北京西城区九年级统一测试)对于平面内的⊙C 和⊙C 外一点Q ,给出如下定义:若过点Q 的直线与⊙C 存在公共点,记为点A ,B ,设AQ BQk CQ+=,则称点A (或点B )是⊙C 的“k 相关依附点”,特别地,当点A 和点B 重合时,规定AQ BQ =,2AQ k CQ =(或2BQCQ). yxPOC T P’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1,0)Q -,(1,0)C ,⊙C 的半径为r . (1)如图1,当2r①若1(0,1)A 是⊙C 的“k 相关依附点”,则k 的值为__________.②2(12,0)A +是否为⊙C 的“2相关依附点”.答:__________(填“是”或“否”). (2)若⊙C 上存在“k 相关依附点”点M , ①当1r =,直线QM 与⊙C 相切时,求k 的值. ②当3k =r 的取值范围.(3)若存在r 的值使得直线3y x b =+与⊙C 有公共点,且公共点时⊙C 的3”,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解:(12 1分②是.……………………………………………………………………………2分 (2)①如图9,当r =1时,不妨设直线QM 与⊙C 相切的切点M 在x 轴上方(切点M 在x 轴下方时同理),连接CM ,则QM ⊥CM . ∵ (1,0)Q -,(1,0)C ,r =1, ∴ 2CQ =,1CM =.备用图CyO Q图1CyxO A 1A 2Q∴ 3MQ =此时23MQk CQ==.…………………………………………………… 3分②如图10,若直线QM 与⊙C 不相切,设直线QM 与⊙C 的另一个交点为N (不妨设QN <QM ,点N ,M 在x 轴下方时同理). 作CD ⊥QM 于点D ,则MD=ND .∴ ()222MQ NQ MN NQ NQ ND NQ DQ +=++=+=. ∵ 2CQ =, ∴ 2MQ NQ DQk DQ CQ CQ+===.∴ 当k 33DQ =此时221CD CQ DQ =-=. 假设⊙C 经过点Q ,此时r = 2. ∵ 点Q 在⊙C 外,∴ r 的取值范围是1≤r <2. …………………………………………… 5分(3)3b <33 7分图9 图10yx–1–2–3–4–512345–1–2–3–4–512345O15. (2018北京怀柔区一模)P 是⊙C 外一点,若射线..PC 交⊙C 于点A ,B 两点,则给出如下定义:若0<PA PB ≤3,则点P 为⊙C 的“特征点”. (1)当⊙O 的半径为1时.①在点P 1(,0)、P 2(0,2)、P 3(4,0)中,⊙O 的“特征点”是 ;②点P 在直线y=x+b 上,若点P 为⊙O 的“特征点”.求b 的取值范围; (2)⊙C 的圆心在x 轴上,半径为1,直线y=x+1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M ,直接写出点C 的横坐N ,若线段MN 上的所有点都不是...⊙C 的“特征点”,标的取值范围.解:(1)①P 1(,0)、P 2(0,2)…………………………………………………………………2分 ②如图, 在y=x+b 上,若存在⊙O 的“特征点”点P ,点O 到直线y=x+b 的距离m ≤2. 直线y=x+b 1交y 轴于点E ,过O 作OH ⊥直线y=x+b 1于点H.因为OH=2,在Rt △DOE 中,可知OE=2.可得b 1=2.同理可得b 2=-2.∴b 的取值范围是:≤b ≤. …………………………………………………6分(2)x>或 . …………………………………………………………………………8分⋅2222222-2233-<x yxE Hy=x+b 2y=x+b–1–2–3–41234–1–2–3–41234OD16. (2018北京平谷区中考统一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的坐标为()11,x y ,点N 的坐标为()22,x y ,且12x x ≠,12y y ≠,以MN 为边构造菱形,若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则称该菱形为边的“坐标菱形”.(1)已知点A (2,0),B (0,23),则以AB 为边的“坐标菱形”的最小内角为_______;(2)若点C (1,2),点D 在直线y =5上,以CD 为边的“坐标菱形”为正方形,求直线CD 表达式;(3)⊙O 的半径为2,点P 的坐标为(3,m ) .若在⊙O 上存在一点Q ,使得以QP 为边的“坐标菱形”为正方形,求m 的取值范围.解:(1)60; ······························································································ 1 (2)∵以CD 为边的“坐标菱形”为正方形, ∴直线CD 与直线y =5的夹角是45°. 过点C 作CE ⊥DE 于E .∴D (4,5)或()2,5-. ........................................ 3 ∴直线CD 的表达式为1y x =+或3y x =-+. .. (5)(3)15m ≤≤或51m -≤≤-. (7)17.(2018北京顺义区初三练习)如图1,对于平面内的点P 和两条曲线1L 、2L 给出如下定义:若从点P 任意引出一条射线分别与1L 、2L 交于1Q 、2Q ,总有12PQ PQ 是定值,我们称曲线1L 与2L “曲似”,定值12PQ PQ 为“曲似比”,点P 为“曲心”. 例如:如图2,以点O'为圆心,半径分别为1r 、2r (都是常数)的两个同心圆1C 、12''r O M O N r =是定2C ,从点O'任意引出一条射线分别与两圆交于点M 、N ,因为总有值,所以同心圆1C 与2C 曲似,曲似比为12r r ,“曲心”为O'. 线2y x =、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kx =与抛物212y x =分别交于点A 、B ,如图3所示,试判断两抛物线是否曲似,并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圆,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C ,是否存在k 值,使⊙O 与直线BC 相切?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在(1)、(2)的条件下,若将“212y x =”改为“21y x m=”,其他条件不变,当存在⊙O 与直线BC 相切时,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及k 与m 之间的关系式.解:(1)是.图2C 2C 1NMO'图1Q 2Q 1L 2L 1P过点A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C .(3)m 的取值范围是m >1,k 与m 之间的关系式为k 2=m 2-1 . ……… 8分18、(2018年北京昌平区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给出如下定义:记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1d ,到y 轴的距离为2d ,若12d d ≥,则称1d 为点P 的最大距离;若12d d <,则称2d 为点P 的最大距离.例如:点P (3-,4)到到x 轴的距离为4,到y 轴的距离为3,因为3 < 4,所以点P 的最大距离为4. (1)①点A (2,5-)的最大距离为 ;②若点B (a ,2)的最大距离为5,则a 的值为 ; (2)若点C 在直线2y x =--上,且点C 的最大距离为5,求点C 的坐标;(3)若⊙O 上存在..点M ,使点M 的最大距离为5,直接写出⊙O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解:(1)①5……………………… 1分xy –1–2–3–4–512345–1–2–3–4–512345O②5±……………………… 3分 (2)∵点C 的最大距离为5,∴当5x <时,5y =±,或者当5y <时,5x =±. ………………4分分别把5x =±,5y =±代入得:当5x =时,7y =-,当5x =-时,3y =,当5y =时,7x =-,当5y =-时,3x =,∴点C (5-,3)或(3,5-).……………………… 5分 (3)552r ≤≤…………………………………7分19、(2018北京朝阳区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0, 6),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 若点P ,Q 在线段AB 上,且PQ 为某个一边与x 轴平行的矩形的对角线,则称这个矩形为点P ,Q 的“X 矩形”. 下图为点P ,Q 的“X 矩形”的示意图.(1)若点B (4,0),点C 的横坐标为2,则点B ,C 的“X 矩形”的面积为 . (2)点M ,N 的“X 矩形”是正方形,① 当此正方形面积为4,且点M 到y 轴的距离为3时,写出点B 的坐标,点N 的坐标及经过点N 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② 当此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3,且半径为r 的⊙O 与它没有交点,直接写出r 的取值范围 .备用图答案:(1)6; …………………………………………………………………………1分 (2)① B (6,0) ………………………………………………………………………2分N (1,5)或N (5,1) …………………………………………………………4分xy 5=; ……………………………………………………………………………5分 ② 23230-<<r 或229>r . …………………………………………………8分20、(2018北京东城第一学期期末)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M 和图形G ,若在图形G 上存在一点N ,使M ,N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1,则称M 为图形G 的和睦点.(1)当⊙O 的半径为3时, 在点P 1(1,0),P 231),P 3(72,0),P 4(5,0)中,⊙O 的和睦点是________; (2)若点P (4,3)为⊙O 的和睦点,求⊙O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3)点A 在直线y =﹣1上,将点A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以AB 为边构造正方形ABCD ,且C ,D 两点都在AB 右侧.已知点E 22),若线段OE 上的所有点都是正方形ABCD 的和睦点,直接写出点A 的横坐标A x 的取值范围.y x6715325432-1-16O 14xy B A 715325432-1-16O 14PQ答案: 解: (1)P 2,P 3; ………………2分 (2)由勾股定理可知,OP =5,以点O 为圆心,分别作半径为4和6的圆,分别交射线OP 于点Q ,R ,可知PQ =PR =1,此时P 是⊙O 的和睦点; 若⊙O 半径r 满足0<r <4时,点OP -r >1,此时,P 不是⊙O 的和睦点; 若⊙O 半径r 满r >6时,r -OP >1,此时,P 也不是⊙O 的和睦点;若⊙O 半径r 满足4<r <6时,设⊙O 与射线OP 交于点T 即PT <1时,可在⊙O 上找一点S ,使PS =1,此时P 是⊙O 的和睦点;综上所述,46r ≤≤. ………………4分(3)523A x --≤≤, 211A x ≤≤. ………………8分21、(2018北京丰台区第一学期期末)2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和⊙C ,给出如下定义:如果⊙C 的半径为r ,⊙C 外一点P 到⊙C 的切线长小于或等于2r ,那么点P 叫做⊙C 的“离心点”.(1)当⊙O 的半径为1时,①在点P 1(123),P 2(0,-2),P 35,0)中,⊙O 的“离心点”是 ;②点P (m ,n )在直线3y x =-+上,且点P 是⊙O 的“离心点”,求点P 横坐标m 的取值范围; (2)⊙C 的圆心C 在y 轴上,半径为2,直线121+-=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 如果线段AB 上的所有点都是⊙C 的“离心点”,请直接写出圆心C 纵坐标的取值范围.解:(1)①2P ,3P ; ……2分②设P (m ,-m +3),则()5322=+-+m m . …3分解得11=m ,22=m . ……4分 故1≤m ≤2. ……6分(2)圆心C 纵坐标C y 的取值范围为:521-≤C y <51-或3<C y ≤4. ……8分22、(2018年北京海淀区第一学期期末)对于⊙C 与⊙C 上的一点A ,若平面内的点P 满足:射线..AP 与⊙C 交于点Q (点Q 可以与点P 重合),且12PAQA≤≤,则点P 称为点A 关于⊙C 的“生长点”. 已知点O 为坐标原点,⊙O 的半径为1,点A (-1,0).(1)若点P 是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且点P 在x 轴上,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________; (2)若点B 是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且满足1tan 2BAO ∠=,求点B 的纵坐标t 的取值范围;(3)直线3y x b =+与x 轴交于点M ,与y 轴交于点N ,若线段MN 上存在点A 关于⊙O 的“生长点”,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1)(2,0)(答案不唯一). ………………1分(2)如图,在x 轴上方作射线AM ,与⊙O 交于M ,且使得1tan 2OAM ∠=,并在AM 上取点N ,使AM =MN ,并由对称性,将MN 关于x 轴对称,得M N '',则由题意,线段MN 和M N ''上的点是满足条件的点B .作MH ⊥x 轴于H ,连接MC ,∴ ∠MHA =90°,即∠OAM +∠AMH =90°. ∵ AC 是⊙O 的直径,xyA–1–2–312345–1–2–3–4–5–612345OxyA–1–2–312345–1–2–3–4–5–612345OyxC H NM AO∴ ∠AMC =90°,即∠AMH +∠HMC =90°. ∴ ∠OAM =∠HMC .∴ 1tan tan 2HMC OAM ∠=∠=. ∴12MH HC HA MH ==. 设MH y =,则2AH y =,12CH y =, ∴ 522AC AH CH y =+==,解得45y =,即点M 的纵坐标为45.又由2AN AM =,A 为(-1,0),可得点N 的纵坐标为85, 故在线段MN 上,点B 的纵坐标t 满足:4855t ≤≤. ……………3分 由对称性,在线段M N ''上,点B 的纵坐标t 满足:8455t -≤≤-.……………4分 ∴ 点B 的纵坐标t 的取值范围是8455t -≤≤-或4855t ≤≤. (3)431b -≤≤-或143b ≤≤ ………………7分23、(2018北京怀柔区第一学期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的横坐标为x ,纵坐标为2x ,满足这样条件的点称为“关系点”.(1)在点A (1,2)、B (2,1)、M (21,1)、N (1,21)中,是“关系点”的 ; (2)⊙O 的半径为1,若在⊙O 上存在“关系点”P ,求点P 坐标; (3)点C 的坐标为(3,0),若在⊙C 上有.且只有一个.....“关系点”P ,且“关系点”P 的横坐标满足-2≤x≤2.请直接写出⊙C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xy–11–11GPO解:(1)A 、M . ……………………………………………………………………………………2分 (2)过点P 作PG ⊥x 轴于点G …………………………………………………………………3分 设P (x ,2x )∵OG 2+PG 2=OP 2 ………………………………………………………………………………4分 ∴x 2+4x 2=1 ∴5x 2=1∴x 2=∴x = ∴P (,)或P (,)……………………………………………………5分 (3)r =或 …………………………………………………………7分5155±5555255-552-5564117≤<ryx–1–2–3–4–5–61234567–1–2–3–41234567891011O24、(2018北京门头沟区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以点P 为端点竖直向下的一条射线PN ,以它为对称轴向左右对称摆动形成了射线1PN ,2PN ,我们规定:12N PN ∠为点P 的“摇摆角”, 射线PN 摇摆扫过的区域叫作点P 的“摇摆区域”(含1PN ,2PN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2,3)P .(1)当点P 的摇摆角为60︒时,请判断(0,0)O 、(1,2)A 、(2,1)B 、(230)C +属于点P 的摇摆区域内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即可);(2)如果过点(1,0)D ,点(5,0)E 的线段完全在点P 的摇摆区域内,那么点P 的摇摆角至少为_________°; (3)⊙W 的圆心坐标为(,0)a ,半径为1,如果⊙W 上的所有点都在点P 的摇摆角为60︒ 时的摇摆区域内,求a的取值范围.备用图xyO解:(1)点B ,点C ; …………………………………………2分 (2)90°………………………………………………………3分 (3)当⊙W 运动到摇摆角的内部,与PF 左边的射线相切时如图28-1∵点(2,3)P 的摇摆角为60° ∴30KPF ∠=︒,3PF =在Rt △PFK 中, tan tan 30KFKPF PF∠=∠︒=在 可求得3KF =∵30KPF ∠=︒,∴60PKF ∠=︒在Rt △PFK 中, sin sin 60QW QKF KW∠=∠︒=,可求得233KW =∴212332333OW OF KF KW =-+= 当⊙W 运动到摇摆角的内部,与PF 右边的射线相切时如图28-2同理可求得133OW∴1123333a ≤≤xyFKQPO W xyK'Q'F POW25、(2018北京密云区初三(上)期末)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和图形G,给出如下的定义:若在图形G 上存在一点Q ,使得Q P 、之间的距离等于1,则称P 为图形G 的关联点. (1)当O 的半径为1时,①点11(,0)2P ,23)P ,3(0,3)P中,O 的关联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直线经过(0,1)点,且与y 轴垂直,点P 在直线上.若P 是O 的关联点,求点P 的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 (2)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中心为原点,正方形各边都与坐标轴垂直.若正方形各边上的点都是某个圆的关联点,求圆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备用图 备用图答案:(1)12P P 、 ………2分(2)如图,以O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与直线y=1交于12,P P 两点.线段12P P 上的动点P (含端点)都是以O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的关联点.故此33x ≤≤-1-2-3-4-5xy 12345-5-4-3-2-154321O-1-2-3-4-5xy 12345-5-4-3-2-154321O…………………………………………………………6分(3)由已知,若P 为图形G 的关联点,图形G 必与以P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有交点.正方形ABCD 边界上的点都是某圆的关联点∴ 该圆与以正方形边界上的各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都有交点故此,符合题意的半径最大的圆是以O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符合题意的半径最小的圆是以O 为圆心,221 为半径的圆.综上所述,2213r ≤≤ .………………………..8分26、(2018北京平谷区第一学期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某点(横坐标与纵坐标不相等)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换后得到的点叫这个点的“互换点”,如(-3,5)与(5,-3)是一对“互换点”.(1)以O 为圆心,半径为5的圆上有无数对“互换点”,请写出一对符合条件的“互换点” ; (2)点M ,N 是一对“互换点”,点M 的坐标为(m ,n ),且(m >n ),⊙P 经过点M ,N .①点M 的坐标为(4,0),求圆心P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 ②⊙P 的半径为5,求m -n 的取值范围.P2P 1y x-5-4-3-154321-5-4-3-2-15432-2OO1解:(1)答案不唯一,如:(4,3),(3,4); (2)(2)①连结MN ,∵OM =ON =4,∴Rt △OM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过O 作OA ⊥MN 于点A ,∴点M ,N 关于直线OA 对称. .......................................................... 3 由圆的对称性可知,圆心P 在直线OA 上. ................................. 4 ∴圆心P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y=x . ................................................. 5 ②当MN 为⊙P 直径时,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可知m -n =52 ..... 6 当点M ,N 重合时,即点M ,N 横纵坐标相等,所以m -n =0; ................. 7 ∴m -n 的取值范围是0<m -n ≤52 . (8)27、(2018北京石景山区第一学期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的坐标为),(11y x ,点Q 的坐标为),(22y x ,且21x x ≠,21y y ≠,若PQ 为某个等腰三角形的腰,且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x 轴平行,则称该等腰三角形为点P ,Q 的“相关等腰三角形”.下图为点P ,Q 的“相关等腰三角形”的示意图....(1)已知点A 的坐标为)1,0(,点B 的坐标为)0,3(-,则点A ,B 的“相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___°; (2)若点C 的坐标为)3,0(,点D 在直线34=y 上,且C ,D 的“相关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求直线CD 的表达式;(3)⊙O 的半径为2,点N 在双曲线xy 3-=上.若在⊙O 上存在一点M ,使得点M 、N 的“相关等腰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N 的横坐标N x 的取值范围.解:(1)120º; ……………………………………………………………2分(2)∵C ,D 的“相关等腰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底角为60°,底边与x 轴平行,∴直线CD 与x 轴成60°角,与y 轴成30°角,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可得D 的坐标为)343(,或)343(,-,进一步得直线CD的表达式为33+=x y 或33+-=x y . …………………………………………5分(3)31N x -≤≤-或13N x ≤≤. ……………………8分28、(2018北京通州区第一学期期末)点P 的“d 值”定义如下:若点Q 为圆上任意一点,线段PQ 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点P 的“d 值”,记为P d .特别的,当点P ,Q 重合时,线段PQ 的长度为0. 当⊙O 的半径为2时:(1)若点⎪⎭⎫⎝⎛-0,21C ,()4,3D ,则=C d _________,=D d _________; (2)若在直线22+=x y 上存在点P ,使得2=P d ,求出点P 的横坐标;xyQP O(3)直线()033>+-=b b x y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若线段AB 上存在点P ,使得32<≤P d ,请你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答案:29、(2018北京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2)A ,(2,2)B -.对于给定的线段AB 及点P ,Q ,给出如下定义:若点Q 关于AB 所在直线的对称点Q '落在△ABP 的内部(不含边界),则称点Q 是点P 关于线段AB 的内称点. (1)已知点(4,1)P -.①在1(1,1)Q -,2(1,1)Q 两点中,是点P 关于线段AB 的内称点的是____________;②若点M 在直线1y x =-上,且点M 是点P 关于线段AB 的内称点,求点M 的横坐标M x 的取值范围; (2)已知点(3,3)C ,⊙C 的半径为r ,点(4,0)D ,若点E 是点D 关于线段AB 的内称点,且满足直线DE 与⊙C 相切,求半径r 的取值范围.答案:30、(2018北京昌平区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任意三点A 、B 、C 我们给出如下定义:“横长”a :三点中横坐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纵长”b :三点中纵坐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若三点的横长与纵长相等,我们称这三点为正方点.B 、C例如:点A (2-,0) ,点 B (1,1) ,点 C (1-, 2-),则A 、三点的 “横长”a =|1(2)--|=3,A 、B 、C 三点的“纵长”b =|1(2)--|=3. 因为a =b ,所以A 、B 、C 三点为正方点.(1)在点R (3,5) ,S (3,2-) ,T (4-,3-)中,与点A 、B 为正方点的是 ; (2)点P (0,t )为y 轴上一动点,若A ,B ,P 三点为正方点,t 的值为 ;(3)已知点D (1,0).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E 满足以下条件:点A ,D ,E 三点为正方点,在图中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EBC –1–2–3–41234–1–2–3–41234AO xy组成的图形;②若直线l :12y x m =+上存在点N ,使得A ,D ,N 三点为正方点,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备用图)解:(1)点R ……………………… 1分 (2)−2或3……………………… 3分(3)①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 5分②52m ≥或2m ≤-……………………… 7分 y xD O A–1–2–3–4–512345–1–2–3–4–512345yxD O A–1–2–3–4–512345–1–2–3–4–512345y DO A –1–2–3–4–512345–1–2–3–4–51234531、(2018北京朝阳区二模)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和直线m ,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一点P ,使得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等于1,则称P 为直线m 的平行点. (1)当直线m 的表达式为y =x 时,①在点P 1(1,1),P 2(0,2),P 3(22-,22)中,直线m 的平行点是 ; ②⊙O 的半径为10,点Q 在⊙O 上,若点Q 为直线m 的平行点,求点Q 的坐标.(2)点A 的坐标为(n ,0),⊙A 半径等于1,若⊙A 上存在直线x y 3=的平行点,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答案:(1)①P 2,P 3 ……………………………………………………………………2分② 解:由题意可知,直线m 的所有平行点组成平行于直线m ,且到直线m 的距离为1的直线.设该直线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如图1,当点B 在原点上方时,作OH ⊥AB 于点H ,可知OH=1. 由直线m 的表达式为y =x ,可知∠OAB=∠OBA =45°. 所以OB=2.直线AB 与⊙O 的交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Q . 连接OQ 1,作Q 1N ⊥y 轴于点N ,可知OQ 1=10. 在Rt △OHQ 1中,可求HQ 1=3. 所以BQ 1=2.在Rt △BHQ 1中,可求NQ 1=NB=2.所以ON=22.所以点Q 1的坐标为(2,22).同理可求点Q 2的坐标为(22-,2-).……………………………4分如图2,当点B 在原点下方时,可求点Q 3的坐标为(22,2)点Q 4的坐标为 (2-,22-). ………………………………………………………6分综上所述,点Q 的坐标为(2,22),(22-,2-),(22,2),(2-,22-).(2)334-≤n ≤334. ……………………………………………………………8分32、(2018北京东城区二模)研究发现,抛物线214y x =上的点到点F (0,1)的距离与到直线l :1y =-的距离相等.如图1所示,若点P 是抛物线214y x =上任意一点,PH ⊥l 于点H ,则PH PF =. 基于上述发现,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 中的点M ,记点M 到点P 的距离与点P 到点F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d ,称d 为点M 关于抛物线214y x =的关联距离;当24d ≤≤时,称点M 为抛物线214y x =的关联点.(1)在点1(20)M ,,2(12)M ,,3(45)M ,,4(04)M -,中,抛物线214y x =的关联点是______ ; (2)如图2,在矩形ABCD 中,点(1)A t ,,点(13)A t +,C ( t .①若t =4,点M 在矩形ABCD 上,求点M 关于抛物线214y x =的关联距离d 的取值范围; ②若矩形ABCD 上的所有点都是抛物线214y x =的关联点,则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 12M M ,; -----------------------------------------------------------------2分(2)①当4t =时,()41A ,,()51B ,,()53C ,,()43D ,, 此时矩形ABCD 上的所有点都在抛物线214y x =的下方, ∴.d MF =∴.AF d CF ≤≤∵=4=29AF CF ,∴29.d 4≤≤ ---------------------------------------------------------------------------------- 5分②33 1.t --2≤≤2 ------------------------------------------------------------------------8分33、(2018北京房山区二模)已知点P ,Q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不重合的两点,以点P 为圆心且经过点Q 作⊙P ,则称点Q 为⊙P 的“关联点”,⊙P 为点Q 的“关联圆”.(1)已知⊙O 的半径为1,在点E (1,1),F (-12,32 ),M (0,-1)中,⊙O 的“关联点”为 ; (2)若点P (2,0),点Q (3,n ),⊙Q 为点P 的“关联圆”,且⊙Q 的半径为 5 ,求n 的值; (3)已知点D (0,2),点H (m ,2),⊙D 是点H 的“关联圆”,直线443y x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 若线段AB 上存在⊙D 的“关联点”,求m 的取值范围.解:(1)① F ,M .………………………………………………………………………2′(注:每正确1个得1分) (2)如图1,过点Q 作QH ⊥x 轴于H . ∵PH =1,QH =n ,PQ =5 ∴由勾股定理得,PH 2+QH 2=PQ 2 即()22215n +=解得,2n =或-2. ………………………………………………………4′(3)由443y x =-+,知A (3,0),B (0,4) ∴可得AB =5I. 如图2(1),当⊙D 与线段AB 相切于点T 时,连接DT .则DT ⊥AB ,∠DTB =90° ∵OA DTsin OBA AB BD∠== ∴可得DT =DH 1=65∴165m =…………………………………………………5′ II. 如图2(2), 当⊙D 过点A 时,连接AD .由勾股定理得DA =OD 2+OA 2=DH 2=13 ……………………6′ 综合I ,II 可得:6135m -≤≤-或6135m ≤≤………………………………8′34、(2018北京丰台区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任意两点()11,y x P 与()22y x Q,之间的“直距”定义为:2121y y x x D PQ -+-=.例如:点M (1,2-),点N (3,5-),则132(5)5MND =-+---=.yxT 图21()D BAOH 1yxD BAOH 2已知点A (1,0)、点B (-1,4). (1)则_______=AOD ,_______=BO D ;(2)如果直线AB 上存在点C ,使得CO D 为2,请你求出点C 的坐标; (3)如果⊙B 的半径为3,点E 为⊙B 上一点,请你直接写出EO D 的取值范围.答案. (1)1AO D =,5BO D =;………………2分(2)如图:解法1:由点A 和点B 坐标可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2x +2.设点C 的坐标为(x ,-2x +2),则222x x +-+=,则点C 的坐标为(0,2)或42(,)33-. 解法2:由点A 和点B 坐标可得,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2x +2.点C 与点O 之间的“直距CO D ”为2的运动轨迹为以点O 为中心、对角线分别位于坐标轴上、对角线长度为4的正方形.设点C 的坐标为(x ,-2x +2),则利用直线解析式可求得,点C 的坐标为(0,2) 或42(,)33-. ………………5分(3)EO D 的取值范围为422532EO D -≤+分35、(2018北京海淀区二模)对某一个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k ,对于函数图象上横坐标之差为1的任意两点1(,)a b ,2(1,)a b +,21b b k -≥都成立,则称这个函数是限减函数,在所有满足条件的k 中,其最大值称为这个函54411231213xOy6876543276543265数的限减系数.例如,函数2y x =-+,当x 取值a 和1a +时,函数值分别为12b a =-+,21b a =-+,故211b b k -=-≥,因此函数2y x =-+是限减函数,它的限减系数为1-.(1)写出函数21y x =-的限减系数; (2)0m >,已知1y x=(1,0x m x -≤≤≠)是限减函数,且限减系数4k =,求m 的取值范围. (3)已知函数2y x =-的图象上一点P ,过点P 作直线l 垂直于y 轴,将函数2y x =-的图象在点P 右侧的部分关于直线l 翻折,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函数的图象,如果这个新函数是限减函数,且限减系数1k ≥-,直接写出P 点横坐标n 的取值范围.答案28.解:(1)函数21y x =-的限减系数是2;(2)若1m >,则10m ->,(1m -,11m -)和(m ,1m )是函数图象上两点,11101(1)m m m m -=-<--,与函数的限减系数4k =不符,∴1m ≤. 若102m <<,(1t -,11t -)和(t ,1t)是函数图象上横坐标之差为1的任意两点,则0t m <≤,1111(1)t t t t -=---, ∵(1)0t t -->,且2211111(1)()()24244t t t m --=--+≤--+<,∴1141t t ->-,与函数的限减系数4k =不符. ∴12m ≥. 若112m ≤≤,(1t -,11t -)和(t ,1t)是函数图象上横坐标之差为1的任意两点,则0t m <≤,1111(1)t t t t -=---, ∵(1)0t t -->,且2111(1)()244t t t --=--+≤,∴11141(1)t t t t -=≥---,当12t =时,等号成立,故函数的限减系数4k =. ∴m 的取值范围是112m ≤≤. (3)11-n ≤≤.36.(2018北京市东城区初二期末)定义:任意两个数,a b ,按规则c ab a b =++扩充得到一个新数c ,称所得的新数c 为“如意数”.(1) 若2,1,a b ==直接写出,a b 的“如意数”c ;(2) 如果4,a m b m =-=-,求,a b 的“如意数”c ,并证明“如意数” 0c ≤(3)已知2=1(0)a x x -≠,且,a b 的“如意数”3231,c x x =+-,则b = (用含x 的式子表示).解:(1)22 1.2c =+分2224,(4)()(4)()44444(m 2)05a m b mc m m m m m m c m m c (2)分分=-=-∴=-⨯-+-+-=-+-=-+-=--∴≤⋅⋅⋅⋅⋅⋅26b x =+(3)分37.(2018北京市平谷区初二期末)对于实数a ,我们规定:用符号[]a 表示不大于a 的最大整数,称[]a 为a的根整数,例如:[]39=,[]310=.(1)仿照以上方法计算:[]=4_______;[]=26________.(2)若[]1=x ,写出满足题意的x 的整数值______________.如果我们对a 连续求根整数,直到结果为1为止.例如:对10连续求根整数2次 [][]13310=→=,这时候结果为1.(3)对100连续求根整数,______次之后结果为1.(4)只需进行3次连续求根整数运算后结果为1的所有正整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_. 解:(1)2, 5 (2)1,2,3 (3) 3 (4)25538.(2018北京市顺义区八年级期末)如果一个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可以因式分解,且这个分式不可约分,那么我们称这个分式为“和谐分式”.(1)下列分式: ①211x x -+;②222a b a b --;③22x y x y +-;④222()a b a b -+. 其中是“和谐分式”是 (填写序号即可); (2)若a 为正整数,且214x x ax -++为“和谐分式”,请写出a 的值; (3) 在化简22344a a bab b b -÷-时, 小东和小强分别进行了如下三步变形:小东:22344=a a ab b b b -⨯-原式223244a a ab b b =--()()222323244a b a ab b ab b b--=- 小强:22344=a a ab b b b -⨯-原式 ()22244a a b a b b =--()()2244a a a b a b b--=- 显然,小强利用了其中的和谐分式, 第三步所得结果比小东的结果简单, 原因是: ,请你接着小强的方法完成化简. 解:(1)②………………1分(2) 4,5………………3分(3)小强通分时,利用和谐分式找到了最简公分母. ………………4分。
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第二期):整式与因式分解(PDF版,含解析)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完全平方公式,幂的乘方与
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6. 小明总结了以下结论:
① a( b+c)= ab+ac;
② a( b﹣ c)= ab﹣ ac;
③( b﹣ c)÷ a= b÷ a﹣ c÷ a( a≠ 0);
④ a÷( b+c)= a÷ b+a÷c( a≠0)
别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 A、 a2+a3,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
B、( a2) 3= a6,故此选项错误;
C、 a6÷ a3= a3,故此选项错误;
23
36
D、( ab ) = a b ,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以及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积的乘方运算,正确掌
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9. ( 2 019 ·江苏盐城· 3 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答案】 B
【解析】 a 5 a 2 a7 ,故 A 错; 2a a 3a ,故 C 错; (a2) 3 a6 ,故 D 错。故选 B.
10. (2019?广西贺州 ?3 分)把多项式 4a2﹣ 1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4a+1)( 4a﹣ 1) C.( 2a﹣ 1) 2
其中一定成立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4
【解答】解:① a( b+c)= ab+ac,正确;
② a( b﹣ c)= ab﹣ ac,正确;
③( b﹣ c)÷ a= b÷ a﹣ c÷ a( a≠0),正确;
④ a÷( b+c)= a÷ b+a÷c( a≠0),错误,无法分解计算.
2019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59套63专题)4

2019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59套63专题)专题5:分式一、选择题1. (2019安徽省4分)化简xxx x -+-112的结果是【 】 A.x +1 B. x -1 C.—x D. x 【答案】D 。
【考点】分式的加法运算【分析】分式的加减,首先看分母是否相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如果分母不同,先通分,后加减,本题分母互为相反数,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加减:222(1)1111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故选D 。
2. (2019浙江湖州3分)要使分式1x有意义,x 的取值范围满足【 】A .x=0B .x≠0 C.x >0 D .x <0 【答案】B 。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根据分式分母不为0的条件,要使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x≠0。
故选B 。
3.(2019浙江嘉兴、舟山4分)若分式x 1x+2-的值为0,则【 】A . x=﹣2B . x=0C . x=1或2D .x=1 【答案】D 。
【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分析】∵分式x 1x+2-的值为0,∴x 1=0x+2x+20-⎧⎪⎨⎪≠⎩,解得x=1。
故选D 。
4. (2019浙江绍兴4分)化简111x x --可得【 】 A .21x x - B . 21x x -- C .221x x x+- D .221x x x--【答案】B 。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
【分析】原式=211(1)x x x x x x--=---。
故选B 。
5. (2019浙江义乌3分)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 .0.2a b 2a b 0.7a b 7a b ++=--B .3223x y x y x y= C .a b 1b a -=-- D .123c c c +=【答案】A 。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根据分式的运算法则逐一作出判断:A 、0.2a b 2a 10b0.7a b 7a 10b ++=--,故本选项错误; B 、3223x y xyx y =,故本选项正确; C 、a b b a1b a b a --=-=---,故本选项正确; D 、123c c c+=,故本选项正确。
2019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二次函数概念、性质和图象(精品文档)

2019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二次函数概念、性质和图象一、选择题9.(2019·温州)已知二次函数y=x2-4x+2,关于该函数在-1≤x≤3的取值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最大值-1,有最小值-2 B.有最大值0,有最小值-1C.有最大值7,有最小值-1 D.有最大值7,有最小值-2【答案】D【解析】∵二次函数y=x2-4x+2=(x-2)2-2,∴该函数在-1≤x≤3的取值范围内,当x=2时,y有最小值-2;当x=-1时,y有最大值7.故选D.7.(2019·绍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3)(y经过变换后得到抛物线=xx+5(-+=xy,则这个变换可以是 ( )x(-)5)(3A.向左平移2个单位B.向右平移2个单位C.向左平移8个单位D.向右平移8个单位【答案】B【解析】y=(x+5)(x﹣3)=(x+1)2﹣16,顶点坐标是(﹣1,﹣16).y=(x+3)(x﹣5)=(x﹣1)2﹣16,顶点坐标是(1,﹣16).所以将抛物线y=(x+5)(x﹣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y=(x+3)(x﹣5),故选B.10.(2019·嘉兴)小飞研究二次函数y=﹣(x﹣m)2﹣m+1(m为常数)性质时如下结论:①这个函数图象的顶点始终在直线y=﹣x+1上;②存在一个m的值,使得函数图象的顶点与x轴的两个交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③点A(x1,y1)与点B(x2,y2)在函数图象上,若x1<x2,x1+x2>2m,则y1<y2;④当﹣1<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为m≥2.其中错误结论的序号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二次函数y=﹣(x﹣m)2﹣m+1(m为常数),①∵顶点坐标为(m,﹣m+1)且当x=m时,y=﹣m+1,∴这个函数图象的顶点始终在直线y=﹣x+1上,故结论①正确;②假设存在一个m的值,使得函数图象的顶点与x轴的两个交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令y=0,得﹣(x﹣m)2﹣m+1=0,其中m≤1,解得:x=m﹣,x=m+,∵顶点坐标为(m,﹣m+1),且顶点与x轴的两个交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m+1|=|m﹣(m﹣)|,解得:m=0或1,∴存在m=0或1,使得函数图象的顶点与x轴的两个交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故结论②正确;③∵x1+x2>2m,∴,∵二次函数y=﹣(x﹣m)2﹣m+1(m为常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m,∴点A离对称轴的距离小于点B离对称轴的距离,∵x1<x2,且﹣1<0,∴y1>y2,故结论③错误;④当﹣1<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1<0,∴m的取值范围为m≥2.故结论④正确.故选C.10.(2019·杭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设函数y=(x+a)(x+b)的图象与x轴有M 个交点,函数y=(ax+1)(bx+1)的图象与x轴有N个交点,则()A.M=N-1或M=N+1 B.M=n-1或M=N+2 C.M=N或M=N+1 D.M=N或M=N-1【答案】A【解析】先把两个函数化成一般形式,若为二次函数,再计算根的判别式,从而确定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若一次函数,则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据此解答.∵y=(x+a)(x+b)=x2+(a+b)x+1,∴(a+b)2-4ab=(a-b)2>0,∴函数y=(x+a)(x+b)的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M=2,∵函数y=(ax+1)(bx+1)=abx2+(a+b)x+1,∴当ab≠0时,(a+b)2-4ab=(a-b)2>0,函数y=(ax+1)(bx+1)的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即N=2,此时M=N;当ab=0时,不妨令a=0,∵a≠b,∴b≠0,函数y=(ax+1)(bx+1)=bx+1为一次函数,与x 轴有一个交点,即N=1,此时M=N+1;综上可知,M=N 或M=N+1.故选C .11.(2019·烟台)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y 与x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04x <<时,0y >;④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是4;⑤若1(,2)A x ,2(,3)B x 是抛物线上两点,则12x x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2B .3C .4D .5 【答案】B【解题过程】先根据二次函数的部分对应值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由图象可以看出抛物线开口向上,所以结论①正确,由图象(或表格)可以看出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0,0),(4,0),所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2x =且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4,所以结论②和④正确,有抛物线的图象可以看出当04x <<时,0y <,所以结论③错误,由图象可以看出当抛物线上的点的纵坐标为2或3时,对于的点均有两个,若1(,2)A x ,2(,3)B x 是抛物线上两点,既有可能12x x <,也有可能12x x >,所以结论⑤错误.7.(2019·绍兴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3)(5(-+=x x y 经过变换后得到抛物线)5)(3(-+=x x y ,则这个变换可以是 ( )A.向左平移2个单位B.向右平移2个单位C.向左平移8个单位D.向右平移8个单位 【答案】B【解析】y =(x +5)(x ﹣3)=(x +1)2﹣16,顶点坐标是(﹣1,﹣16).y =(x +3)(x ﹣5)=(x ﹣1)2﹣16,顶点坐标是(1,﹣16).所以将抛物线y =(x +5)(x ﹣3)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抛物线y =(x +3)(x ﹣5),故选B .10.(2019·益阳)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e <0,②b-2a <0,③ac b 42-<0,④a-b+c <0,正确的是( )A. 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第10题图【答案】A【解析】∵抛物线开口向下,且与y 的正半轴相交,∴a <0,c >0,∴ac <0,故①正确; ∵对称轴在-1至-2之间,∴122---<<ab,∴4a <b <2a ,∴b-2a <0,故②正确; ∵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ac b 42->0,∴③错误; ∵当x=-1时,y=a-b+c >0,∴④错误. ∴正确的说法是①②.故选A.11.(2019·娄底)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5)所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① abc<0 ② 240b ac -<③ 2a b > ④ ()22a c b +<A . 1个B . 2个C .3个D . 4个【答案】A【解析】解:①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向下知a<0,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得a 、b 同号,抛物线与y 轴交于正半轴得c>0,所以abc>0;故结论①错误;②由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得240b ac ->,故结论②错误; ③由图象知对称轴12b x a =->-得12ba<;由a<0,结合不等式的性质三可得 b>2a,即2a<b ;故结论③错误; ④由图象知:当x =1时,y<0即a+b+c<0;当x =-1时,y>0即a -b+c>0; ∴()()0a b c a b c ++-+<,即()220a c b +-<;∴()22a c b +<.故结论④正确.故答案A 正确.1. (2019·济宁)将抛物线y =x 2-6x +5向上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A .y =(x -4)2-6B .y =(x -1)2-3C .y =(x -2)2-2D .y =(x -4)2-2 【答案】D【解析】y =x 2-6x +5= (x -3) 2-4,把向上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后, 得y = (x -3-1) 2-4+2,即y =(x -4)2-2.2. (2019·巴中)二次函数y =ax2+bx+c(a ≠0)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b2>4ac,②abc<0,③2a+b -c>0,3. ④a+b+c<0,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第10题图 【答案】A【解析】①:因为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b 2-4ac>0,即b 2>4ac,故①正确;②:图象开口向下,故a<0,图象与y 轴交于正半轴,故c>0,因为对称轴为x =-1,所以12ba-=-,所以2a =b,故b<0,所以abc>0,②错误;③:a<0,b<0,c>0,所以2a+b -c<0,③错误;④当x =1时,y =a+b+c,由图可得,x =-3时,y<0,由对称性可知,当x =1时,y<0,即a+b+c<0,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正确,故选A.3. (2019·达州)如图,边长都为4的正方形ABCD 和正三角形EFG 如图放置, AB 与EF 在一条直线上,点A 与点F 重合.现将△EFG 沿AB 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F 与点B 重合时停止,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正方形ABCD 和△EFG 重叠部分的面积S 与运动时t 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答案】C【思路分析】可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重合部分为三角形,第二种情况重合部分为四边形,分别求出对应的函数关系式即可.【解题过程】运动过程中,当顶点G 在正方形外部时,重合部分为三角形,设运动时间为t ,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232t y =,函数图像为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当顶点G 在正方形内部时,重合部分为四边形,设运动时间为t ,面积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343423-2-+=t t y ,函数图像为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故选C.4. (2019·凉山)二次函数y=ax2+bx+c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①3a –b=0;②b2-4ac >0;③5a-2b+c >0; ④4b+3c >0,其中错误结论的个数是( ▲ ) A. 1B. 2C. 3D. 4第12题图【答案】A【解析】根据对称轴232-=-a b 得b =3a ,故可得3a –b =0,所以结论①正确;由于抛物线与x 轴xxx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b 2-4ac >0,结论②正确;根据结论①可知b =3a ,∴5a -2b +c =5a -6a +c =-a +c ,观察图像可知a <0,c >0,∴5a -2b +c =-a +c >0,结论③正确;根据抛物线的轴对称性可知抛物线与x 轴的右交点在原点与(1,0)之间(不含这两点),所以当x =1时,y =a +b +c <0,∵a =b 31,∴b 34+c <0,∴4b +3c <0,所以结论④错误.故选 A.5. (2019·攀枝花)在同一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 =ax 2+bx 与一次函数y =bx -a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 【答案】C【解析】据参数符号可排除A 、D 选项,联立两函数解析式所得方程无解,则两函数图象无交点,故选C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6.(2019·天津)二次函数y=ax 2+bx+c(a ,b ,c 是常数,a ≠0)的自变量x 与函数值y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且当12x =-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0,有下列结论:(1)abc>0;(2)-2和3是关于x 的方程ax 2+bx+c=t 的两个根;(3)0<m+n<203,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答案】C【解析】(1)因为当12x =-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0,由图表可知x=0时,y=-2,x=1时,y=-2,可以判断对称轴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图像开口向上,a>0;由图表可知x=0时,y=-2,x=1时,y=-2,可得对称轴为直线21=x ,所以b<0;x=0时,y=-2,所以c=-2<0,故abc>0(1)正确;(2)由于对称轴是直线21=x ,-2和3是关于对称轴对称的,所以(2)正确;(3)由对称轴是直线21=x 可得a+b=0,因为x=0时,y=-2,可知c=-2,当21-=x 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0可得38>a ,当x=-1时,m=a-b-2=2a-2>310,因为-1和2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得m=n ,所以m+n>320,故(3)错误,故选C.【知识点】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7. (2019·衢州)二次函数y=(x-1)2+3图象的顶点坐标是(A ) A. (1.3) B.(1,-3) C.(-1.3) D.(-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顶点坐标的确定,二次函数y=a (x-h )2+k 的顶点坐标为(h ,k ),所以y=(x-1)2+3的顶点坐标是(1.3),故选A.8. (2019·重庆B 卷)物线y =的对称轴是( )A.直线B.直线C.直线D.直线 【答案】C【解析】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 则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y =的对称轴是直线 .故选C.263-2++x x 2=x 2-=x 1=x 1-=x c bx ax ++2263-2++x x 1=x9.(2019·自贡)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二次函数y=ax2+bx+c的x大致图象是()【答案】A.【解析】∵双曲线y=c经过一、三象限,x∴c>0.∴抛物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直线y=ax+b经过第一、二和四象限,∴a<0,b>0,即−b<0.2a∴抛物线y=ax2+bx+c开口向下,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故选A.9.(2019·遂宁)二次函数y=x2-ax+b的图像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a=4B.当b= -4时,顶点的坐标为(2,-8)C.当x= -1 时,b> -5D.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答案】C【解析】选项A,由对称轴为直线x=2可得22a--=,∴a=4,正确;选项B,∵a=4,b= -4 ∴代入解析式可得,y=x 2-4x-4,当x=2时,y=-8,∴顶点的坐标为(2,-8),正确;选项C ,由图像可知,x=-1时,y=0,代入解析式得B=-5,∴错误;选项D 由图像可以看出当x>3时,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14. (2019·遂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O 落在坐标原点,点A,点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G 为线段OA 上一点,将△OCG 沿CG 翻折,O 点恰好落在对角线AC 上的点P 处,反比例函数xy 12=经过点B ,二次函数y=ax 2+bx+c(a ≠0)的图像经过C (0,3),G 、A 三点,则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填一般式)【答案】3411212+-=x x y 【解析】∵矩形OABC ,C (0,3)∴B 点的纵坐标为3,∵反比例函数x y 12=经过点B ,∴B(4,3),A (4,0),∴OA=4,∵C (0,3),∴OC=3,∴Rt △ACO 中,AC=5.设G (m,0)则OG=m ∵翻折∴GP=OG=m,CP=CO=3,∴AP=2,AG=4-m,∴Rt △AGP 中,m 2+22=(4-m)2,∴m=23,∴G(23,0),∵A (4,0)C (0,3)G(23,0)∴解析式为3411212+-=x x y15.(2019·广元)如图,抛物线y =ax 2+bx+c(a ≠0)过点(-1,0),(0,2),且顶点在第一象限,设M =4a+2b+c,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第15题图 【答案】-6<M<6【解析】∵y =ax 2+bx+c 过点(-1,0),(0,2),∴c =2,a -b =-2,∴b =a+2,∵顶点在第一象限,∴2ba>0,∴a<0,b>0,a+2>0,a>-2,∴-2<a<0,M =4a+2b+c =4a+2(a+2)+2=6a+6,∴-6<M<6.18.(2019·衡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点A 坐标为(1,1),过点A 作AA 1∥x 轴交抛物线于点A 1,过点A 1作A 1A 2∥OA 交抛物线于点A 2,过点A 2作A 2A 3∥x 轴交抛物线于点A 3,过点A 3作A 3A 4∥OA 交抛物线于点A 4…,依次进行下去,则点A 2019的坐标为 .【答案】(-1010,10102)【解析】A (1,1),A 1(-1,1),A 2(2,4),A 3(-2,4),A 4(3,9),A 5(-3,9),…,A 2019(-1000,1000 2).11.(2019·株洲)若二次函数2y ax bx =+的图像开口向下,则a 0(填“=”或“>”或“<”). 【答案】<【解析】二次函数开口向下,则a<0。
中考数学复习《新定义及阅读理解型问题》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新定义及阅读理解型问题》测试题(含答案)题型解读1.考查题型:①新定义计算型;②阅读理解型;③新定义与阅读理解结合题. 2.考查内容:①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②涉及“新定义”的阅读理解及材料分析;③与函数、多边形、圆结合,通过材料或定义进行相关证明或计算.3.在做此类题型时,首先要理解新定义的运算方式,提升从材料阅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已知条件中的推理方法,学以致用,便可得以解决.1.对于实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为:a ⊗b =1a -b 2,这里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例如:1⊗3=11-32=-18,则方程x ⊗(-2)=2x -4-1的解是( ) A . x =4 B . x =5 C . x =6 D . x =72.对于实数a 、b ,我们定义符号max {a ,b}的意义为:当a≥b 时,max {a ,b}=a ;当a <b 时,max {a ,b}=b ;如max {4,-2}=4,max {3,3}=3.若关于x 的函数为y =max {x +3,-x +1},则该函数的最小值是( )A . 0B . 2C . 3D . 43.我们根据指数运算,得出了一种新的运算,下表是两种运算对应关系的一组实例:根据上表规律,某同学写出了三个式子:①log 216=4,②log 525=5,③log 212=-1.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①②③4.设a ,b 是实数,定义关于@的一种运算如下:a@b =(a +b)2-(a -b)2,则下列结论:( ) ①若a@b =0,则a =0或b =0; ②a@(b +c)=a@b +a@c ;③不存在实数a ,b ,满足a@b =a 2+5b 2;④设a ,b 是矩形的长和宽,若该矩形的周长固定,则当a =b 时,a@b 的值最大. 其中正确的是( )A . ②③④B . ①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②③5.对于实数a ,b ,定义运算“*”:a*b =⎩⎪⎨⎪⎧a 2-ab (a≥b)a -b (a<b ),例如:因为 4>2,所以4*2=42-4×2=8,则(-3)*(-2)=________.6.规定:log a b(a>0,a ≠1,b>0)表示a ,b 之间的一种运算. 现有如下的运算法则:log a a n=n ,log N M =log a Mlog a N(a>0,a ≠1,N>0,N ≠1,M>0), 例如:log 223=3,log 25=log 105log 102,则log 1001000=________.第7题图7.实数a ,n ,m ,b 满足a<n<m<b ,这四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是A ,N ,M ,B(如图).若AM 2=BM·AB,BN 2=AN·AB,则称m 为a ,b 的“黄金大数”,n 为a ,b 的“黄金小数”,当b -a =2时,a ,b 的黄金大数与黄金小数之差m -n =________. 8.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阿基米德折弦定理阿基米德(Archimedes ,公元前287~公元前212年,古希腊)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与牛顿、高斯并称为三大数学王子.阿拉伯Al -Biruni(973年~1050年)的译文中保存了阿基米德折弦定理的内容,苏联在1964年根据Al -Biruni 译本出版了俄文版《阿基米德全集》,第一题就是阿基米德折弦定理. 阿基米德折弦定理:如图①,AB 和BC 是⊙O 的两条弦(即折线ABC 是圆的一条折弦),BC>AB ,M 是ABC ︵的中点,则从M 向BC 所作垂线的垂足D 是折弦ABC 的中点,即CD =AB +BD.下面是运用“截长法”证明CD =AB +BD 的部分证明过程.证明:如图②,在CB 上截取CG =AB ,连接MA ,MB ,MC 和MG. ∵M 是ABC ︵的中点, ∴MA =MC. …图① 图②任务:(1)请按照上面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的剩余部分;(2)填空:如图③,已知等边△ABC 内接于⊙O,AB =2,D 为AC ︵上一点,∠ABD =45°,AE ⊥BD 于点E ,则△BDC 的周长是________.图③9.如果三角形三边的长a 、b 、c 满足a +b +c3=b ,那么我们就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匀称三角形”.如:三边长分别为1,1,1或3,5,7,…的三角形都是“匀称三角形”.(1)如图①,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a 、c(a<c),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最短边、最长边的长分别为a 、c 的“匀称三角形”(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②,△ABC 中,AB =AC ,以AB 为直径的⊙O 交BC 于点D ,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AB 延长线于点E ,交AC 于点F.若BE CF =53,判断△AEF 是否为“匀称三角形”?请说明理由.10.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n 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 =p×q(p,q 是正整数,且p≤q),在n 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 ,q 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 是n 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pq .例如12可以分解成1×12,2×6或3×4,因为12-1>6-2>4-3,所以3×4是12的最佳分解,所以F(12)=34. (1)如果一个正整数a 是另外一个正整数b 的平方,我们称正整数a 是完全平方数.求证: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 ,总有F(m)=1;(2)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t ,t =10x +y(1≤x≤y≤9,x ,y 是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来的两位正整数所得的差为18,那么我们称这个数t 为“吉祥数”.求所有“吉祥数”中F(t)的最大值.11.已知点P(x 0,y 0)和直线y =kx +b ,则点P 到直线y =kx +b 的距离d 可用公式d =|kx 0-y 0+b|1+k 2计算. 例如:求点P(-1,2)到直线y =3x +7的距离. 解:因为直线y =3x +7,其中k =3,b =7,所以点P(-1,2)到直线y =3x +7的距离为d =|kx 0-y 0+b|1+k 2=|3×(-1)-2+7|1+32=210=105.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求点P(1,-1)到直线y =x -1的距离;(2)已知⊙Q 的圆心Q 坐标为(0,5),半径r 为2,判断⊙Q 与直线y =3x +9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已知直线y =-2x +4与y =-2x -6平行,求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12.【图形定义】如图,将正n 边形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后,发现旋转前后两图形有另一交点O ,连接AO ,我们称AO 为“叠弦”;再将“叠弦”AO 所在的直线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后,交旋转前的图形于点P ,连接PO ,我们称∠OAB 为“叠弦角”,△AOP 为“叠弦三角形”. 【探究证明】(1)请在图①和图②中选择其中一个证明:“叠弦三角形”(即△AOP)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②,求证:∠OAB=∠OAE′. 【归纳猜想】(3)图①、图②中“叠弦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叠弦三角形”__________等边三角形(填“是”或“不是”); (5)图中,“叠弦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用含n 的式子表示).13.若抛物线L :y =ax 2+bx +c(a ,b ,c 是常数,abc ≠0)与直线l 都经过y 轴上的一点P ,且抛物线L 的顶点Q 在直线l 上,则称此直线l 与该抛物线L 具有“一带一路”关系.此时直线l 叫做抛物线L 的“带线”,抛物线L 叫做直线l 的“路线”.(1)若直线y =mx +1与抛物线y =x 2-2x +n 具有“一带一路”关系,求m ,n 的值;(2)若某“路线”L 的顶点在反比例函数y =6x 的图象上,它的“带线”l 的解析式为y =2x -4,求此“路线”L 的解析式;(3)当常数k 满足12≤k≤2时,求抛物线L :y =ax 2+(3k 2-2k +1)x +k 的“带线”l 与x 轴,y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取值范围.1. B 【解析】根据题意a ⊗b =1a -b 2,则 x ⊗(-2)=1x -(-2)2=1x -4,又∵x ⊗(-2)=2x -4-1,∴1x -4=2x -4-1,解得x =5,经检验x =5是原方程的根,∴原方程x ⊗(-2)=2x -4-1的解是x =5. 2. B 【解析】当x +3≥-x +1时,max{x +3,-x +1}=x +3,此时x ≥-1,∴y ≥2;当x +3<-x +1时,max{x +3,-x +1}=-x +1,此时x <-1,∴y >2.综上y 的最小值为2.3. B 【解析】①∵24=16,∴log 216=4,故①正确;②∵52=25,∴log 525=2,故②不正确;③∵2-1=12,∴log 212=-1,故③正确. 4. C 【解析】∵a @b =(a +b )2-(a -b )2,若a @b =0,则(a +b )2-(a -b )2=0,∴(a +b )2=(a -b )2, ∴a +b =±(a -b ),∴a =0或b =0,∴①正确;∵a @b =(a +b )2-(a -b )2,∴a @(b +c )=[a +(b +c )]2-[a -(b +c )]2=[a +(b +c )+a -(b +c )][a +(b +c )-(a -b -c )]=4ab +4ac ,∵a @b +a @c =(a +b )2-(a -b )2+(a +c )2-(a -c )2=a 2+2ab +b 2-a 2+2ab -b 2+a 2+2ac +c 2- a 2+2ac -c 2=4ab +4ac ,∴a @(b +c )=a @b +a @c ,∴②正确;∵a @b =(a +b )2-(a -b )2= a 2+2ab +b 2-a 2+2ab -b 2=4ab ,当a =b =0时,满足a @b =a 2+5b 2,∴③错误;若矩形的周长固定,设为2c ,则2c =2a +2b ,b =c -a ,a @b =(a +b )2-(a -b )2=4ab =4a (c -a )=-4(a -12c )2+c 2,∴当a =12c 时,4ab 有最大值是c 2,即a =b 时,a @b 的值最大,∴④正确.综上,正确结论有①②④.5. -1 【解析】根据新定义,当a<b 时,a*b =a -b 列出常规运算,进行计算便可.∵-3<-2,∴由定义可知,原式=-3-(-2)=-1.6. 32 【解析】根据新运算法则,得log 1001000=log 101000log 10100=log 10103log 10102=32. 7. 25-4 【解析】设AN =y ,MN =x ,由题意可知:AM 2=BM ·AB ,∴(x +y)2=2(2-x -y),解得x +y =5-1(取正),又BN 2=AN·AB ,∴(2-y)2=2y ,解得y =3-5(y <2),∴m -n =MN =x =5-1-(3-5)=25-4,故填25-4.8. 解:(1)又∵∠A =∠C ,CG =AB. ∴△MBA ≌△MGC(SAS ),∴MB =MG . 又∵MD ⊥BC , ∴BD =GD ,∴CD =CG +GD =AB +BD. (2)2+2 2.【解法提示】折线BDC 为⊙O 的一条折弦,由题意知A 为BDC ︵中点,由材料中折弦定理易得BE =DE +CD ,在Rt △ABE 中可得BE =2,所以△BCD 周长为BC +CD +DE +BE =2+2 2.9. 解:(1)作图如解图①.第9题解图①(2)△AEF是“匀称三角形”.理由如下:如解图②,第9题解图②连接AD、OD,∵AB是⊙O直径,∴AD⊥BC,∵AB=AC,∴D是BC中点,∵O是AB中点,∴OD是△ABC的中位线,∴OD∥AC.∵DF切⊙O于D点,∴OD⊥DF,∴EF⊥AF,过点B作BG⊥EF于点G,易证Rt△BDG≌Rt△CDF(AAS),∴BG=CF,∵BECF=53,∴BEBG=53,∵BG∥AF(或Rt△BEG∽Rt△AEF),∴BEBG=AEAF=53.在Rt△AEF中,设AE=5k,则AF=3k,由勾股定理得,EF=4k,∴AF+EF+AE3=3k+4k+5k3=4k=EF,∴△AEF是“匀称三角形”.10. (1)证明:∵m是一个完全平方数,∴m=p×q,当p=q时,p×q就是m的最佳分解,∴F(m)=pq=pp=1.(2)解:由题意得,(10y+x)-(10x+y)=18,得y=x+2(y≤9),∴t=10x+y=10x+x+2=11x+2(1≤x≤7),则所有的“吉祥数”为:13,24,35,46,57,68,79共7个,∵13=1×13,24=1×24=2×12=3×8=4×6,35=1×35=5×7,46=1×46=2×23,57=1×57,68=1×68=2×34=4×17,79=1×79,∴F(13)=113,F(24)=46=23,F(35)=57,F(46)=223,F(57)=157,F(68)=417,F(79)=179,∴“吉祥数”中F(t)的最大值为:F(35)=57.11. 解:(1)∵直线y =x -1,其中k =1,b =-1, ∴点P(1,-1)到直线y =x -1的距离为: d =|kx 0-y 0+b|1+k 2=|1-(-1)-1|1+12=12=22.(2)相切.理由如下:∵直线y =3x +9,其中k =3,b =9,∴圆心Q(0,5)到直线y =3x +9的距离为d =|kx 0-y 0+b|1+k 2=|3×0-5+9|1+(3)2=42=2,又∵⊙Q 的半径r 为2,∴⊙Q 与直线y =3x +9的位置关系为相切.(3)在直线y =-2x +4上任意取一点P , 当x =0时,y =4, ∴P(0,4),∵直线y =-2x -6,其中k =-2,b =-6,∴点P(0,4)到直线y =-2x -6的距离为d =|kx 0-y 0+b|1+k 2=|-2×0-4-6|1+(-2)2=105=25,∴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为2 5.12. (1)选择图①.证明:依题意得∠DAD′=60°,∠PAO =60°. ∵∠DAP =∠DAD′-∠PAD′=60°-∠PAD′,∠D ′AO =∠PAO -∠PAD ′=60°-∠PAD′, ∴∠DAP =∠D′AO.∵∠D =∠D′,AD =AD′, ∴△DAP ≌△D ′AO(ASA ), ∴AP =AO , 又∵∠PAO =60°,∴△AOP 是等边三角形. 选择图②.证明:依题意得∠EAE′=60°,∠PAO =60°. ∵∠EAP =∠EAE′-∠PAE′=60°-∠PAE′, ∠E ′AO =∠PAO -∠PAE′=60°-∠PAE′, ∴∠EAP =∠E′AO(ASA ). ∵∠E =∠E′,AE =AE′, ∴△EAP ≌△E ′AO , ∴AP =AO , 又∵∠PAO =60°, ∴△AOP 是等边三角形.第12题解图(2)证明:如解图,连接AC ,AD ′,CD ′. ∵AE ′=AB ,∠E′=∠B =180°×(5-2)5=108°,E ′D ′=BC ,∴△AE ′D ′≌△ABC(SAS ),∴AD ′=AC ,∠AD ′E ′=∠ACB , ∴∠AD ′C =∠ACD′, ∴∠OD ′C =∠OCD′, ∴OC =OD′,∴BC -OC =E′D′-OD′,即BO =E′O. ∵AB =AE′,∠B =∠E′, ∴△ABO ≌△AE ′O(SAS ), ∴∠OAB =∠OAE′. (3)15°,24°.【解法提示】∵由(1)得,在图①中,△AOP 是等边三角形, ∴∠DAP +∠OAB =90°-60°=30°, 在△OAB 和△OAD′中,⎩⎪⎨⎪⎧OA =OABA =D′A, ∴△ABO ≌△AD ′O(HL ), ∴∠OAB =∠D′AO , 由(1)知∠D′AO =∠DAP , ∴∠OAB =∠DAP , ∴∠OAB =12×30°=15°;∵由(1)得,在图②中,△PAO 为等边三角形, ∴∠PAE +∠BAO =∠EAB -∠PAO ,∵∠EAB=15×180°×(5-2)=108°,∴∠PAE+∠BAO=48°,同理可证得∠OAB=∠PAE,∴∠OAB=12×48°=24°.(4)是.【解法提示】由(1)(2)可知,“叠弦”AO所在的直线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后,AO=AP,且∠PAO =60°,故△AOP是等边三角形.(5)60°-180°n(n≥3).【解法提示】由(1)(2)(3)可知,“叠弦角”的度数为正n边形的内角度数减去60°之后再除以2,即∠OAB=180°(n-2)n-60°2,化简得∠OAB=60°-180°n(n≥3).13. 解:(1)由题意得n=1,∴抛物线y=x2-2x+1=(x-1)2,顶点为Q(1,0),将(1,0)代入y=mx+1,得m=-1,∴m=-1,n=1.(2)由题意设“路线”L的解析式为y=a(x-h)2+k,∵顶点Q的坐标在y=6x和y=2x-4上,∴⎩⎪⎨⎪⎧k=6hk=2h-4,解得h=-1或3,∴顶点Q的坐标为(-1,-6)或(3,2),∴y=a(x+1)2-6或y=a(x-3)2+2,又∵“路线”L过P(0,-4),代入解得a=2(顶点为(-1,-6)),a=-23(顶点为(3,2)),∴y=2(x+1)2-6或y=-23(x-3)2+2,即y=2x2+4x-4或y=-23x2+4x-4.(3)由题可知抛物线顶点坐标为(-3k2-2k+12a,4ak-(3k2-2k+1)24a),设带线l:y=px+k,代入顶点坐标得p=3k2-2k+12,11 ∴y =3k 2-2k +12x +k , 令y =0,则带线l 交x 轴于点(-2k 3k 2-2k +1,0),令x =0,则带线l 交y 轴于点(0,k), ∵k ≥12>0, ∴3k 2-2k +1=3(k -13)2+23>0, ∴带线l 与坐标轴围成三角形面积为S =12·2k 3k 2-2k +1·k =k 23k 2-2k +1=11k 2-2·1k +3, 令t =1k ,∵12≤k ≤2,∴12≤t ≤2,∴S =1t 2-2t +3,∴1S =t 2-2t +3=(t -1)2+2,故当t =2时,(1S )max =3;当t =1时,(1S )min =2.∴13≤S ≤12.。
2019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新定义型)

一、选择题1.(2019·岳阳)对于一个函数,自变量x 取a 时,函数值y 也等于a ,我们称a 为这个函数的不动点.如果二次函数y =x 2+2x +c 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x 1、x 2,且x 1<1<x 2,则c 的取值范围是() A .c <-3 B .c <-2 C .14c <D .c <1 【答案】B【解析】 当y =x 时,x =x 2+2x +c ,即为x 2+x +c =0,由题意可知:x 1,x 2是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所以12121x x x x c+=-⎧⎨⋅=⎩∵x 1<1<x 2,∴(x 1-1)(x 2-1)<0, 即x 1x 2-(x 1+x 2) +1<0, ∴c -(-1)+1<0, ∴c <-2.又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Δ>0, 即12-4c >0, 解得:c <14.∴c 的取值范围为c <-2 .2.(2019·济宁)−1,-1的差类推,那么a 1+a 2+…+a 100的值是() A .-7.5 B .7.5 C .5.5 D .-5.5 【答案】A【解析】二、填空题18.(2019·娄底)已知点P ()00,x y 到直线y kx b =+的距离可表示为d =例如:点(0,1)到直线y =2x+6的距离d ==y x =与4y x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 【答案】.【解析】在直线y x =上任取点,不妨取(0,0),根据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定义可知,(0,0)到直线4y x =-的距离就是两平行直线y x =与4y x =-之间的距离.d ===. 16.(2019·常德)规定:如果一个四边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边相等,那么四边形为广义菱形.根据规定判断下面四个结论:①正方形和菱形都是广义菱形;②平行四边形是广义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广义菱形;④若M 、N 的坐标分别为(0,1),(0,-1),P 是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任意一点,PQ 垂直直线y =-1于点Q ,则四边形PMNQ 是广义菱形.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答案】①④【解析】正方形和菱形满足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边相等,故都是广义菱形,故①正确;平行四边形虽然满足一组对边平行,但是邻边不一定相等,因此不是广义菱形,故②错误;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的对边不一定平行,邻边也不一定相等,因此不是广义菱形,故③错误;④中的四边形PMNQ 满足MN ∥PQ ,设P (m ,0)(m >0),∵PM+1,PQ =-(-1)=+1,∴PM =PQ ,故四边形PMNQ 是广义菱形.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④.17.(2019·陇南)定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其一个底角的度数的比值k 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若等腰△ABC 中,∠A =80°,则它的特征值k = . 【答案】85或14. 【解析】当∠A 是顶角时,底角是50°,则k=808505=;当∠A 是底角时,则底角是20°,k=201804=,故答案为:85或14.三、解答题1.(2019·重庆A 卷)《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出了自然数的特征.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进行研究,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研究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种特珠的自然数—“纯数”.定义:对于自然数n ,在计算n +(n +1)+(n +2)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则称这个自然数n 为“纯数”,例如:32是”纯数”,因为计算32+33+34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23不是“纯数”,因为计算23+24+25时,个位产生了进位.(1)判断2019和2020是否是“纯数”?请说明理由; (2)求出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解:(1)2019不是“纯数”,2020是“纯数”,理由如下:∵在计算2019+2020+2021时,个位产生了进位,而计算2020+2021+2022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 ∴2019不是“纯数”,2020是“纯数”.(2)由题意可知,连续三个自然数的个位不同,其他位都相同,并且连续的三个自然数个位为0、1、2时,不会产生进位;其他位的数字为0、1、2、3时,不会产生进位.现分三种情况讨论如下:①当这个数为一位自然数时,只能是0、1、2,共3个;14214m 214m 214m②当这个数为二位自然数时,十位只能为1、2、3,个位只能为0、1、2,即10、11、12、20、21、22、30、31、32共9个; ③当这个数为100时,易知100是“纯数”. 综上,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为3+9+1=13.2.(2019·重庆B 卷)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进行研究,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研究了偶数、奇数、合数、质数等.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种特殊的自然数——“纯数”.定义:对于自然数n ,在通过列竖式进行()()21++++n n n 的运算时各位都不产生进位现象,则称这个自然数n 为“纯数”.例如:32是“纯数”,因为343332++在列竖式计算时各位都不产生进位现象; 23不是“纯数”,因为252423++在列竖式计算时个位产生了进位. ⑴请直接写出1949到2019之间的“纯数”;⑵求出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并说明理由. 解:(1)1949到2019之间的“纯数”为2000、2001、2002、2010、2011、2012 . (2)由题意:不大于100的“纯数”包含:一位数、两位数和三位数100若n 为一位数,则有n +(n +1)+(n +2)<10,解得:n <3,所以:小于10的“纯数数”有0、1、2,共3个.两位数须满足:十位数可以是1、2、3,个位数可以是0、1、2,列举共有9个分别是10、11、12、20、21、22、30、31、32;三位数为100,共1个所以:不大于100的“纯数”共有13个.3.(2019·衢州)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两点A (a ,b ),B (c ,d ),若点T (x ,y )满是x =3a c +,y =3b d +,那么称点T 是点A ,B 的融合点。
中考真题分类整理:新定义型(附答案)

一、选择题1.(2020·岳阳)对于一个函数,自变量x 取a 时,函数值y 也等于a ,我们称a 为这个函数的不动点.如果二次函数y =x 2+2x +c 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x 1、x 2,且x 1<1<x 2,则c 的取值范围是() A .c <-3 B .c <-2 C .14c <D .c <1 【答案】B【解析】 当y =x 时,x =x 2+2x +c ,即为x 2+x +c =0,由题意可知:x 1,x 2是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所以12121x x x x c+=-⎧⎨⋅=⎩∵x 1<1<x 2,∴(x 1-1)(x 2-1)<0, 即x 1x 2-(x 1+x 2) +1<0, ∴c -(-1)+1<0, ∴c <-2.又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Δ>0, 即12-4c >0, 解得:c <14.∴c 的取值范围为c <-2 .2.(2020·济宁)−1,-1的差类推,那么a 1+a 2+…+a 100的值是() A .-7.5 B .7.5 C .5.5 D .-5.5 【答案】A【解析】二、填空题18.(2020·娄底) 已知点P()00,x y 到直线y kx b =+的距离可表示为d =0,1)到直线y =2x+6的距离d ==y x =与4y x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 【答案】.【解析】在直线y x =上任取点,不妨取(0,0),根据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定义可知,(0,0)到直线4y x =-的距离就是两平行直线y x =与4y x =-之间的距离.d ===. 16.(2020·常德)规定:如果一个四边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边相等,那么四边形为广义菱形.根据规定判断下面四个结论:①正方形和菱形都是广义菱形;②平行四边形是广义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广义菱形;④若M 、N 的坐标分别为(0,1),(0,-1),P 是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任意一点,PQ 垂直直线y =-1于点Q ,则四边形PMNQ 是广义菱形.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答案】①④【解析】正方形和菱形满足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边相等,故都是广义菱形,故①正确;平行四边形虽然满足一组对边平行,但是邻边不一定相等,因此不是广义菱形,故②错误;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的对边不一定平行,邻边也不一定相等,因此不是广义菱形,故③错误;④中的四边形PMNQ 满足MN ∥PQ ,设P (m ,0)(m >0),∵PM=+1,PQ =-(-1)=+1,∴PM =PQ ,故四边形PMNQ 是广义菱形.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④.17.(2020·陇南)定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其一个底角的度数的比值k 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若等腰△ABC 中,∠A =80°,则它的特征值k = .【答案】85或14. 【解析】当∠A 是顶角时,底角是50°,则k=808505=;当∠A 是底角时,则底角是20°,k=201804=,故答案为:85或14.三、解答题1.(2020·重庆A 卷)《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出了自然数的特征.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进行研究,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研究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种特珠的自然数—“纯数”.定义:对于自然数n ,在计算n +(n +1)+(n +2)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则称这个自然数n 为“纯数”,例如:32是”纯数”,因为计算32+33+34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23不是“纯数”,因为计算23+24+25时,个位产生了进位.(1)判断2019和2020是否是“纯数”?请说明理由; (2)求出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解:(1)2019不是“纯数”,2020是“纯数”,理由如下:∵在计算2019+2020+2021时,个位产生了进位,而计算2020+2021+2022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2019不是“纯数”,2020是“纯数”.(2)由题意可知,连续三个自然数的个位不同,其他位都相同,并且连续的三个自然数个位为0、1、2时,不会产生进位;其他位的数字为0、1、2、3时,不会产生进位.现分三种情况讨论如下:①当这个数为一位自然数时,只能是0、1、2,共3个;14214m 214m 214m②当这个数为二位自然数时,十位只能为1、2、3,个位只能为0、1、2,即10、11、12、20、21、22、30、31、32共9个; ③当这个数为100时,易知100是“纯数”. 综上,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为3+9+1=13.2.(2020·重庆B 卷)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进行研究,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研究了偶数、奇数、合数、质数等.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种特殊的自然数——“纯数”.定义:对于自然数,在通过列竖式进行的运算时各位都不产生进位现象,则称这个自然数为“纯数”.例如:是“纯数”,因为在列竖式计算时各位都不产生进位现象; 不是“纯数”,因为在列竖式计算时个位产生了进位. ⑴请直接写出1949到2019之间的“纯数”;⑵求出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并说明理由.解:(1)1949到2019之间的“纯数”为2000、2001、2002、2010、2011、2012 . (2)由题意:不大于100的“纯数”包含:一位数、两位数和三位数100若n 为一位数,则有n +(n +1)+(n +2)<10,解得:n <3,所以:小于10的“纯数数”有0、1、2,共3个.两位数须满足:十位数可以是1、2、3,个位数可以是0、1、2,列举共有9个分别是10、11、12、20、21、22、30、31、32;三位数为100,共1个所以:不大于100的“纯数”共有13个.3.(2020·衢州)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两点A (a ,b ),B (c ,d ),若点T (x ,y )满是x =3a c +,y =3b d +,那么称点T 是点A ,B 的融合点。
2019中考真题精选1 新定义型问题

3.(2019·衢州)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两点A(a,b),B(c,d),若点T(x,
ac bd
y)满是x=
,y=
,那么称点T是点A,B的融合点。例如:A(-1,8),B(4,一2),
3
3
1 4
8 (2)
当点T(x.y)满是x=
=1,y=
=2时.则点T(1,2)是点A,B的融合点。
3
x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面的问题:
已知函数
f
x
1 x2
x
(x<0),
f
1
1
12
1
0,
f
2
1
2 2
2
7 4
(1)计算:f(-3)=________,f(-4)=________;
(2)猜想:函数
f
x
1 x2
x
(x<0)是________函数(填“增”或“减”);
(3)请仿照例题证明你的猜想.
(1)将指数 34=81 转化为对数式
;
M
(2)证明 loga =logaM﹣logaN(a>0,a≠1,M>0,N>0)
N
(3)拓展运用:计算 log69+log68﹣log62=
.
4
新定义型问题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当 y=x 时,x=x2+2x+c,即为 x2+x+c=0,由题意可知:x1,x2 是该方程的两
2019 中考真题精选 1——新定义型问题
1.(2019·岳阳)对于一个函数,自变量 x 取 a 时,函数值 y 也等于 a,我们称 a 为这个函数的不 动点.如果二次函数 y=x2+2x+c 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 x1、x2,且 x1<1<x2,则 c 的取值范围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2019·岳阳)对于一个函数,自变量x 取a 时,函数值y 也等于a ,我们称a 为这个函数的不动点.如果二次函数y =x 2+2x +c 有两个相异的不动点x 1、x 2,且x 1<1<x 2,则c 的取值范围是() A .c <-3 B .c <-2 C .14c <D .c <1 【答案】B【解析】 当y =x 时,x =x 2+2x +c ,即为x 2+x +c =0,由题意可知:x 1,x 2是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所以12121x x x x c+=-⎧⎨⋅=⎩∵x 1<1<x 2,∴(x 1-1)(x 2-1)<0, 即x 1x 2-(x 1+x 2) +1<0, ∴c -(-1)+1<0, ∴c <-2.又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Δ>0, 即12-4c >0, 解得:c <14.∴c 的取值范围为c <-2 .2.(2019·济宁)−1,-1的差类推,那么a 1+a 2+…+a 100的值是() A .-7.5 B .7.5 C .5.5 D .-5.5 【答案】A【解析】二、填空题18.(2019·娄底) 已知点P()00,x y 到直线y kx b =+的距离可表示为d =0,1)到直线y =2x+6的距离d ==y x =与4y x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 【答案】【解析】在直线y x =上任取点,不妨取(0,0),根据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定义可知,(0,0)到直线4y x =-的距离就是两平行直线y x =与4y x =-之间的距离.d === 16.(2019·常德)规定:如果一个四边形有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边相等,那么四边形为广义菱形.根据规定判断下面四个结论:①正方形和菱形都是广义菱形;②平行四边形是广义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广义菱形;④若M 、N 的坐标分别为(0,1),(0,-1),P 是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任意一点,PQ 垂直直线y =-1于点Q ,则四边形PMNQ 是广义菱形.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答案】①④【解析】正方形和菱形满足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边相等,故都是广义菱形,故①正确;平行四边形虽然满足一组对边平行,但是邻边不一定相等,因此不是广义菱形,故②错误;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的对边不一定平行,邻边也不一定相等,因此不是广义菱形,故③错误;④中的四边形PMNQ 满足MN ∥PQ ,设P (m ,0)(m >0),∵PM=+1,PQ =-(-1)=+1,∴PM =PQ ,故四边形PMNQ 是广义菱形.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④.17.(2019·陇南)定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其一个底角的度数的比值k 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值”.若等腰△ABC 中,∠A =80°,则它的特征值k = .【答案】85或14. 【解析】当∠A 是顶角时,底角是50°,则k=808505=;当∠A 是底角时,则底角是20°,k=201804=,故答案为:85或14.三、解答题1.(2019·重庆A 卷)《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出了自然数的特征.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进行研究,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研究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种特珠的自然数—“纯数”.定义:对于自然数n ,在计算n +(n +1)+(n +2)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则称这个自然数n 为“纯数”,例如:32是”纯数”,因为计算32+33+34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23不是“纯数”,因为计算23+24+25时,个位产生了进位.(1)判断2019和2020是否是“纯数”?请说明理由; (2)求出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解:(1)2019不是“纯数”,2020是“纯数”,理由如下:∵在计算2019+2020+2021时,个位产生了进位,而计算2020+2021+2022时,各数位都不产生进位,∴2019不是“纯数”,2020是“纯数”.(2)由题意可知,连续三个自然数的个位不同,其他位都相同,并且连续的三个自然数个位为0、1、2时,不会产生进位;其他位的数字为0、1、2、3时,不会产生进位.现分三种情况讨14214m 214m 214m论如下:①当这个数为一位自然数时,只能是0、1、2,共3个;②当这个数为二位自然数时,十位只能为1、2、3,个位只能为0、1、2,即10、11、12、20、21、22、30、31、32共9个; ③当这个数为100时,易知100是“纯数”. 综上,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为3+9+1=13.2.(2019·重庆B 卷)在数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总会对其中一些具有某种特性的数进行研究,如学习自然数时,我们研究了偶数、奇数、合数、质数等.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种特殊的自然数——“纯数”.定义:对于自然数,在通过列竖式进行的运算时各位都不产生进位现象,则称这个自然数为“纯数”.例如:是“纯数”,因为在列竖式计算时各位都不产生进位现象; 不是“纯数”,因为在列竖式计算时个位产生了进位. ⑴请直接写出1949到2019之间的“纯数”;⑵求出不大于100的“纯数”的个数,并说明理由.解:(1)1949到2019之间的“纯数”为2000、2001、2002、2010、2011、2012 . (2)由题意:不大于100的“纯数”包含:一位数、两位数和三位数100若n 为一位数,则有n +(n +1)+(n +2)<10,解得:n <3,所以:小于10的“纯数数”有0、1、2,共3个.两位数须满足:十位数可以是1、2、3,个位数可以是0、1、2,列举共有9个分别是10、11、12、20、21、22、30、31、32;三位数为100,共1个所以:不大于100的“纯数”共有13个.3.(2019·衢州)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两点A (a ,b ),B (c ,d ),若点T (x ,y )满是x =3a c +,y =3b d +,那么称点T 是点A ,B 的融合点。
例如:A (-1,8),B (4,一2),当点T (x .y )满是x =143-+=1,y =8(2)3+-=2时.则点T (1,2)是点A ,B 的融合点。
(1)已知点A (-1,5),B (7,7).C (2,4)。
请说明其中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融合点. (2)如图,点D (3,0).点E (t ,2t +3)是直线l 上任意一点,点T (x ,y )是点D ,E 的融合点.①试确定y 与x 的关系式.②若直线ET 交x 轴于点H ,当△DTH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点E 的坐标.解:(1)∵173-+=2,573+=4, ∴点C (2,4)是点A .B 的融合点。
..…3分n ()()21++++n n n n 32343332++23252423++(2)①由融合点定义知x=33t+,得t=3x-3....4分又∵y=0(23)3t++,得t=332y-...….5分∴3x-3=332y-,化简得y=2x-1.……6分②要使△DTH为直角三角形,可分三种情况讨论:(Ⅰ)当∠THD=90°时,如图1所示,设T(m,2m-1),则点E为(m,2m+3). 由点T是点D,E的融合点,可得m=33m+或2m-1=(23)03m++解得m=32,∴点E1(32,6).…7分(Ⅱ)当∠TDH =90°时,如图2所示,则点T 为(3,5).由点T 是点D ,E 的融合点,可得点E 2(6,15)。
.……8分 (Ⅲ)当∠HTD =90°时,该情况不存在。
……9分 (注:此类情况不写不扣分)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点为E 1(32,6),E 2(6,15). ……10分 4.(2019·宁波)定义:有两个相邻内角互余的四边形称为邻余四边形,这两个角的夹边称为邻余线.(1)如图1,在△ABC 中,AB =AC,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E,F 分别是BD,AD 上的点.求证:四边形ABEF 是邻余四边形;(2)如图2,在5×4的方格纸中,A,B 在格点上,请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邻余四边形ABEF,使AB 是邻余线,E,F 在格点上;(3)如图3,在(1)的条件下,取EF 中点M,连接DM 并延长交AB 于点Q,延长EF 交AC 于点N.若N 为AC 的中点,DE =2BE,求邻余线AB 的长.解:(1)∵AB =AC,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D ⊥BC,∴∠ADB =90°,∴∠DAB+∠DBA =90°, ∴∠FAB 与∠EBA 互余.∴四边形ABEF 是邻余四边形; (2)如图所示,四边形ABEF 即为所求.(答案不唯一)(3)∵AB =AC,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D =CD,∵DE =2BE,∴BD =CD =3BE,∴CE =CD+DE =5BE.∵∠EDF =90°,M 为EF 的中点,∴DM =ME.∴∠MDE =∠MED.∵AB =AC,∴∠B =∠C,∴△DBQ ∽△ECN,∴35QB BD NC CE ==,∵QB =3,∴NC =5,∵AN =CN,∴AC =2CN =10,∴AB =AC =10.5.(2019·金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4,边OA ,O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把正方形OABC 的内部及边上,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称为好点.点P 为抛物线y =-(x -2)2+m +2的顶点.(1)当m =0时,求该抛物线下放(包括边界)的好点个数. (2)当m =3时,求该抛物线上的好点坐标.(3)若点P 在正方形OABC 内部,该抛物线下方(包括边界)恰好存在8个好点,求m 的取值范围.解:(1)当m =0时,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2+2,画出函数图象(图1), ∵当x =0时,y =2;当x =1时,y =1; ∴抛物线经过点(0,2)和(1,1).∴好点有:(0,0),(0,1),(0,2).(1,0)和(1,1)共5个.(2)当m =3时,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3)2+5,画出函数图象(图2), ∵当x =1时,y =1;当x =4时,y =4;∴抛物线上存在好点,坐标分别是(1,1)和(4,4). (3)∵抛物线顶点P 的坐标为(m ,m +2), ∴点P 在直线y =x +2上.由于点P 在正方形内,则0<m <2. 如图3,点E (2,1),F (2,2).图1图3∴当顶点P 在正方形OABC 内,且好点恰好存在8个时,抛物线与线段EF 有交点(点F 除外). 当抛物线经过点E (2,1)时,-( 2-m )2+m +2=1,解得m 1,m 2 当抛物线经过点F (2,2)时,-( 2-m )2+m +2=2, 解得m 1=1,m 2=4(舍去).m <1时,点P 在正方形OABC 内部,该抛物线下方(包括边界)恰好存在8个好点. 6.(2019·达州)箭头四角形 模型规律如图1,延长CO 交AB 于点D ,则∠BOC=∠1+∠B=∠A+∠C+∠B. 因为凹四边形ABOC 形似箭头,其四角具有“∠BOC=∠A+∠C+∠B ”这个规律,所以我们把这个模型叫做“箭头四角形”. 模型应用(1)直接应用:①如图2,∠A+∠B+∠C+∠D+∠E+∠F=________ .②如图3,∠ABE 、∠ACE 的2等分线(即角平分线)BF 、CF 交于点F ,已知∠BEC=120°∠BAC=50°,则∠BFC=__________.③如图4,BO 1、CO 2分别为∠ABO 、∠ACO 的2019等分线(i=1,2,3,…,2017,2018),它们的交点从上到下依次为O 1,O 2,O 3,…,O 2018. 已知∠BOC=m °,∠BAC=n °,则∠BO 1000C=______度(1)拓展应用:如图5,在四边形ABCD 中,BC=CD ,∠BCD=2∠BAD. O 是四边形ABCD 内的一点,且OA=OB=OD. 求证:四边形OBCD 是菱形.解:(1)①∵∠A+∠B+∠C=α∠,∠D+∠E+∠F=α∠ ∴∠A+∠B+∠C+∠D+∠E+∠F=2α∠②∵∠BEC=∠A+∠ABC+∠ACB ∠BFC=∠A+21∠ABC+21∠ACB ∠BEC=120°∠BAC=50°∴21∠BEC=21∠A+21∠ABC+21∠ACB ∴60°=25°+21∠ABC+21∠ACB ∴21∠ABC+21∠ACB=35° ∴∠BFC=∠A+21∠ABC+21∠ACB =50°+35° =85°∴∠BFC =85° ③n m 2019101920191000+ (2)7.(2019·枣庄)对于实数a 、b ,定义关于的一种运算:a ⊗b =2a+b.例如3⊗4=2×3+4=10. (1)求4⊗(-3)的值;(2)若x ⊗(-y)=2,(2y)⊗x =-1,求x+y 的值. 解:(1)根据题意得:4⊗(-3)=2×4+(-3)=5.(2)∵x ⊗(-y)=2,(2y)⊗x =-1,∴2x+(-y)=2,2×2y+x =-1,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得,x =79,y =49-,∴x+y =13.8.(2019·济宁) 阅读下面材料:如果函数y =f (x )满足:对于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内的任意x 1,x 2, (1)若x 1<x 2,都有f (x 1) <f (x 2),则称f (x )是增函数; (2)若x 1<x 2,都有f (x 1) >f (x 2),则称f (x )是减函数. 例题:证明函数f (x )=6x(x >0)是减函数. 证明:设0<x 1<x 2,f (x 1) -f (x 2)=1266x x -=()21211212666.x x x x x x x x --= ∵0<x 1<x 2,∴x 2-x 1>0,x 1x 2>0.∴()21126x x x x ->0,即f (x 1) — f (x 2)>0.∴f (x 1) >f (x 2),∴函数f (x )=6x(x >0)是减函数.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面的问题:已知函数()21f x x x=+(x <0),()()()()()()22117110,22412f f -=+-=-=+-=--- (1)计算:f (-3)=________,f (-4)=________; (2)猜想:函数()21f x x x=+(x <0)是________函数(填“增”或“减”); (3)请仿照例题证明你的猜想. 解:(1)()()()()()()2212616333,4491634f f -=+-=--=+-=--- (2)增;(3)证明:设x 1<x 2<0,f (x 1) -f (x 2)=222112121222222212121211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21212121212222121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x x+--+-=--=.∵x 1<x 2<0,∴x 2—x 1>0,x 12x 22>0,x 2+x 1-1<0, ∴()()212122121x x x x x x -+-<0,即f (x 1)-f (x 2)<0.∴f (x 1) <f (x 2),∴函数()21f x x x =+是增函数. 一、选择题11.(2019·深圳)定义一种新运算:abn=n n a b ,例如:132=2213=1-9=-8,若51mm=-2,则m=( )A .-2B .52-C .2D .52【答案】B【思路分析】如图【解题过程】由题意得1m -15m=1m -15m =-2,则m=52-,故选B .【知识点】定义新运算三、解答题26.(2019 ·扬州)如图,平面内的两条直线1l 、2l ,点A ,B 在直线1l 上,点C 、D 在直线2l 上,过A 、B 两点分别作直线2l 的垂线,垂足分別为1A ,1B ,我们把线段11A B 叫做线段AB 在直线2l 上的正投影,其长度可记作(,)AB AD T 或2(,)AB l T ,特别地线段AC 在直线2l 上的正投影就是线段1A C .请依据上述定义解决如下问题:(1)如图1,在锐角ABC ∆中,5AB =,(,)3AC AB T =,则(,)BC AB T =;(2)如图2,在Rt ABC ∆中,90ACB ∠=︒,(,)4AC AB T =,(,)9BC AB T ==,求ABC ∆的面积;(3)如图3,在钝角ABC ∆中,60A ∠=︒,点D 在AB 边上,90ACD ∠=︒,(,)2AD AC T =,(,)6BC AB T =,求(,)BC CD T ,【思路分析】(1)如图1中,作CH AB ⊥.根据正投影的定义求出BH 即可.(2)如图2中,作CH AB ⊥于H .由正投影的定义可知4AH =,9BH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CH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3中,作CH AD ⊥于H ,BK CD ⊥于K .根据正投影的定义,求出CD ,DK 即可解决问题. 【解题过程】解:(1)如图1中,作CH AB ⊥.(,)3AC AB T =,3AH ∴=,5AB =,532BH ∴=-=,(,)2BC AB T BH ∴==,故答案为2.(2)如图2中,作CH AB ⊥于H .(,)4AC AB T =,(,)9BC AB T ==,4AH ∴=,9BH =,90ACB CHA CHB ∠=∠=∠=︒,90A ACH ∴∠+∠=︒,90ACH BCH ∠+∠=︒,A BCH ∴∠=∠,ACH CBH ∴∆∆∽,∴CH AHBH CH =,∴49CH CH =,6CH ∴=,111363922ABC S AB CH ∆∴==⨯⨯=.(3)如图3中,作CH AD ⊥于H ,BK CD ⊥于K .90ACD ∠=︒,(,)2AD AC T =,2AC ∴=,60A ∠=︒,30ADC BDK ∴∠=∠=︒,CD ∴==,24AD AC ==,112AH AC ==,3DH AD AH =-=,(,)6BC AB T =,CH AB ⊥,6BH ∴=,3DB BH DH ∴=-=,在Rt BDK ∆中,90K ∠=︒,3BD =,30BDK ∠=︒,cos30DK BD ∴=︒=,CK CD DK ∴=+=,(,)BC CD T CK ∴=.【知识点】正投影的定义;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2019•南京)【概念认识】城市的许多街道是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因此,往往不能沿直线行走到达目的地,只能按直角拐弯的方式行走.可以按照街道的垂直和平行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对两点A (x1,y1)和B (x2,y2),用以下方式定义两点间距离:d (A ,B )=|x1﹣x2|+|y1﹣y2|.【数学理解】(1)①已知点A (﹣2,1),则d (O ,A )= . ②函数y =﹣2x+4(0≤x ≤2)的图象如图①所示,B 是图象上一点,d (O ,B )=3,则点B 的坐标是 . (2)函数y =4x (x >0)的图象如图②所示.求证:该函数的图象上不存在点C ,使d (O ,C )=3. (3)函数y =x2﹣5x+7(x ≥0)的图象如图③所示,D 是图象上一点,求d (O ,D )的最小值及对应的点D 的坐标. 【问题解决】(4)某市要修建一条通往景观湖的道路,如图④,道路以M 为起点,先沿MN 方向到某处,再在该处拐一次直角弯沿直线到湖边,如何修建能使道路最短?(要求: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思路分析】(1)①根据定义可求出d (O ,A )=|0+2|+|0﹣1|=2+1=3;②由两点间距离:d (A ,B )=|x1﹣x2|+|y1﹣y2|及点B 是函数y =﹣2x+4的图象上的一点,可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B 的坐标; (2)由条件知x >0,根据题意得x +4x =3,整理得x2﹣3x+4=0,由△<0可证得该函数的图象上不存在点C ,使d (O ,C )=3.(3)根据条件可得|x|+|x2﹣5x+7|,去绝对值后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出最小值;(4)以M 为原点,MN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将函数y =﹣x 的图象沿y 轴正方向平移,直到与景观湖边界所在曲线有交点时停止,设交点为E ,过点E 作EH ⊥MN ,垂足为H ,修建方案是:先沿MN 方向修建到H 处,再沿HE 方向修建到E 处,可由d (O ,P )≥d (O ,E )证明结论即可.【解题过程】解:(1)①由题意得:d (O ,A )=|0+2|+|0﹣1|=2+1=3; ②设B (x ,y ),由定义两点间的距离可得:|0﹣x|+|0﹣y|=3, ∵0≤x ≤2, ∴x+y =3, ∴{x +y =3y =−2x +4, 解得:{x =1y =2,∴B (1,2),故答案为:3,(1,2);(2)假设函数y=4x(x>0)的图象上存在点C(x,y)使d(O,C)=3,根据题意,得|x−0|+|4x−0|=3,∵x>0,∴4x>0,|x−0|+|4x−0|=x+4x,∴x+4x=3,∴x2+4=3x,∴x2﹣3x+4=0,∴△=b2﹣4ac=﹣7<0,∴方程x2﹣3x+4=0没有实数根,∴该函数的图象上不存在点C,使d(O,C)=3.(3)设D(x,y),根据题意得,d(O,D)=|x﹣0|+|x2﹣5x+7﹣0|=|x|+|x2﹣5x+7|,∵x2−5x+7=(x−52)2+34>0,又x≥0,∴d(O,D)=|x|+|x2﹣5x+7|=x+x2﹣5x+7=x2﹣4x+7=(x﹣2)2+3,∴当x=2时,d(O,D)有最小值3,此时点D的坐标是(2,1).(4)如图,以M为原点,MN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将函数y=﹣x的图象沿y轴正方向平移,直到与景观湖边界所在曲线有交点时停止,设交点为E,过点E作EH⊥MN,垂足为H,修建方案是:先沿MN方向修建到H处,再沿HE方向修建到E处.理由:设过点E的直线l1与x轴相交于点F.在景观湖边界所在曲线上任取一点P,过点P作直线l2∥l1,l2与x轴相交于点G.∵∠EFH=45°,∴EH=HF,d(O,E)=OH+EH=OF,同理d(O,P)=OG,∵OG≥OF,∴d(O,P)≥d(O,E),∴上述方案修建的道路最短.【知识点】新定义;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解方程(组)25.(2019·毕节)某中学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课外学习与探究中遇到一些新的数学符号,他们将其中某些材料摘录如下:对于三个实数a ,b ,c ,用{M a ,b ,}c 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用{min a ,b ,}c 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例如:{1M ,2,1299}43++==,{1min ,2,3}3-=-,{3min ,1,1}1=.请结合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①2{(2)M -,22,22}-=43; ②{sin30min ︒,cos60︒,tan 45}︒= ; (2)若{2M x -,2x ,3}2=,求x 的值;(3)若{32min x -,13x +,5}5-=-,求x 的取值范围.【思路分析】(1)①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即可.②求出三个数中的最小的数即可. (2)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根据不等式解决问题即可.【解题过程】解:(1)①2{(2)M -,22,2222(2)2242}33-+--==;②{sin30min ︒,cos60︒,1tan 45}2︒=;故答案为:43;12; (2)){2M x -,2x ,3}2=,∴22323x x -++=,解得1x =-或3;(3){32min x -,13x +,5}5-=-,∴325135x x --⎧⎨+-⎩,解得24x -.【知识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算术平均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3.(2019·随州)若一个两位数十位、个位上的数字分别为m ,n ,我们可将这个两位数记为mn ,易知mn =10m+n ,同理,一个三位数、四位数等均可以用此记法,如abc =100a+10b+c . 【基础训练】 (1)解方程填空:①若2x +3x =45,则x =;②若7y -8y =26,则y =;③若93t +58t =131t ,则t =; 【能力提升】(2)交换任意一个两位数mn 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可得到一个新数nm ,则mn +nm 一定能被整除,mn -nm 一定能被整除,mn ·nm -mn 一定能被整除;(请从大于5的整数中选择合适的数填空)【探索发现】(3)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人类拍摄的首张黑洞照片问世,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大的天体,连光都逃脱不了它的束缚,数学中也存在有趣的黑洞现象:任选一个三位数,要求个、十、百位的数字各不相同,把这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按大小重新排列,得出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用得出的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得到一个新数(例如若选的数为325,则用532-235=297),再将这个新数按上述方式重新排列,再相减,像这样运算若干次后一定会得到同一个重复出现的数,这个数称为“卡普雷卡尔黑洞数” . ①该“卡普雷卡尔黑洞数”为;②设任选的三位数为abc(不妨设a>b>c),试说明其均可产生该黑洞数.【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新定义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新定义的运算法则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1)根据mn=10m+n,abc=100a+10b+c,分别代换可以得到关于x,y,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些方程即可分别得出①、②、③的结果;(2)将mn、nm分别根据定义写成10m+n和10 n + m,然后再依据运算分别进行合并同类项便可以看成一定能被谁整除;(3)依据“卡普雷卡尔黑洞数”的定义反复推算可得出①;由a >b>c,abc=100a+10b+c,重新排列得到最小的数为cba=100c+10b+a,第一次运算可以得到99(a-c),结果必为99的倍数,再依据a,b,c的大小关系,以及各数位上的数至少相差1的特点,可以得出a-c的取值范围,从而写出第一次运算后所有可能的结果,再将这些数字依据“卡普雷卡尔黑洞数”的定义进行推算,便可得到结果.【解题过程】解:(1)∵mn=10m+n,∴2x+3x=45=20+x+10x+3=11 x+23=45,得x=2,同理可得y=4,t=7;(2)mn+nm=10m+n+10n+m=11(m+n)故一定被11整除;同理mn-nm一定被9整除;mn·nm-mn一定能被10整除;(3)①反复运算可得495;②∵a>b>c,∴第一次运算得到100a+10b+c-(100c+10b+a)=99(a-c),可以看出结果必为99的倍数,∵a>b>c,∴a≥b+1,b≥c+1,即a≥b+1≥c+2,∴a-c≥2,9≥a>c,∴a-c≤9,则a-c=2,3,4,5,6,7,8,9,∴第一次运算得到99(a-c)可以是198,297,396,495,594,693,792,891,再让这些数字依据“卡普雷卡尔黑洞数”的推算规则进行运算,分别可以得到:981-198=792,972-279=693,963-369=594,954-459=495,954-459=495,以后均重复运算,故可以得到该黑洞数为495.【知识点】新定义25.(2019·天水)如图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叫做垂美四边形.(1)概念理解: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问四边形ABCD是垂美四边形吗?请说明理由;(2)性质探究:如图1,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BD.试证明:AB2+CD2=AD2+BC2;(3)解决问题:如图3,分别以Rt△ACB的直角边AC和斜边AB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CFG和正方形ABDE,连结CE、BG、GE.已知AC=4,AB=5,求GE的长.【思路分析】(1)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2)根据垂直的定义和勾股定理解答即可;(3)根据垂美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结合(2)的结论计算.【解题过程】解:(1)四边形ABCD是垂美四边形.证明:∵AB=AD,∴点A在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上,∵CB=CD,∴点C在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上,∴直线AC是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AC⊥BD,即四边形ABCD是垂美四边形;(2)猜想结论:垂美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平方和相等.如图2,已知四边形ABCD中,AC⊥BD,垂足为E,求证:AD2+BC2=AB2+CD2证明:∵AC⊥BD,∴∠AED=∠AEB=∠BEC=∠CED=90°,由勾股定理得,AD2+BC2=AE2+DE2+BE2+CE2,AB2+CD2=AE2+BE2+CE2+DE2,∴AD2+BC2=AB2+CD2;故答案为:AD2+BC2=AB2+CD2.(3)连接CG、BE,∵∠CAG=∠BAE=90°,∴∠CAG+∠BAC=∠BAE+∠BAC,即∠GAB=∠CAE,在△GAB和△CAE中,{AG=AC∠GAB=∠CAE AB=AE,∴△GAB≌△CAE(SAS),∴∠ABG=∠AEC,又∠AEC+∠AME=90°,∴∠ABG+∠AME=90°,即CE⊥BG,∴四边形CGEB是垂美四边形,由(2)得,CG2+BE2=CB2+GE2,∵AC=4,AB=5,∴BC=3,CG=4√2,BE=5√2,∴GE2=CG2+BE2﹣CB2=73,∴GE =√73.【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垂直的定义;勾股定理;新定义25.(2019·黔东南)某中学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课外学习与探究中遇到一些新的数学符号,他们将其中某些材料摘录如下:对于三个实,数a ,b ,c ,用M {a ,b ,c }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用min {a ,b ,c }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例如M {1,2,9}=1+2+93=4,min {1,2,﹣3}=﹣3,min (3,1,1}=1.请结合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①M {(﹣2)2,22,﹣22}= , ②min {sin30°,cos60°,tan45°}= ;(2)若min (3﹣2x ,1+3x ,﹣5}=﹣5,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3)若M {﹣2x ,x 2,3}=2,求x 的值;(4)如果M {2,1+x ,2x }=min {2,1+x ,2x },求x 的值.【思路分析】(1)①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即可.②求出三个数中的最小的数即可. (2)根据不等式解决问题即可. (3)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4)把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组解决即可.【解题过程】解:(1)①M {(﹣2)2,22,﹣22}=43, ②min {sin30°,cos60°,tan45°}=12; 故答案为:43,12.(2)∵min (3﹣2x ,1+3x ,﹣5}=﹣5, ∴{3−2x ≥−51+3x ≥−5, 解得﹣2≤x ≤4, 故答案为﹣2≤x ≤4. (3)∵M {﹣2x ,x 2,3}=2,∴−2x+x 2+33=2,解得x =﹣1或3.(4)∵M {2,1+x ,2x }=min {2,1+x ,2x }, 又∵2+1+x+2x3=x +1,∴{x +1≤2x +1≤2x , 解得1≤x ≤1, ∴x =1.【知识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算术平均数二、填空题12.(2019·襄阳)定义:a *b =ab ,则方程2*(x +3)=1*(2x )的解为________.答案:x=1解析:本题考查了可化为一元一次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按新定义可知:32)3(2+=+*x x ,xx 21)2(1=*,可得方程xx 2132=+,解得x =1,经检验此解为方程的根.三、解答题26.(2019·徐州)【阅读理解】用10cm ×20cm 的矩形瓷砖,可拼得一些长度不同但宽度均为20cm 的图案. 已知长度为10cm 、20cm 、30cm 的所有图案如下:20cm10cm 20cm 20cm 30cm 30cm 30cm 【尝试操作】【归纳发现】解析:本题考查与图形有关规律的探究,解题的关键是画出长度是40cm的图案.答案:解:【尝试操作】按照横放和平放两大类来进行画图;【归纳发现】按1,2,3,5,猜想出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前面两个数之和. 解:【尝试操作】【归纳发现】附:长度是50cm时,有8种不同的图案:26.(2019 · 常州)【阅读】数学中,常对同一个量....(图形的面积、点的个数、三角形内角和等)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从而建立相等关系,我们把这一思想称为“算两次”.“算两次”也称为富比尼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理解】(1)如图1,两个边长分别为a 、b 、c 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两条直角边都是c 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梯形.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梯形的面积,并写出你发现的结论;(2)如图2,n 行n 列的棋子排成一个正方形,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棋子的个数,可得到等式: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3)n 边形有n 个顶点,在它的内部再画m 个点,以(m +n )点为顶点,把n 边形剪成若干个三角形,设最多可以剪得y 个这样的三角形.当n =3,m =3时,如图3,最多可以剪得7个这样的三角形,所以y =7.①当n =4,m =2时,如图4,y =______;当n =5,m =_______时,y =9;②对于一般的情形,在n 边形内画m 个点,通过归纳思想,可得y =__________(用含m 、n的代数式表示).请对同一个量....用算两次的方法说明你的猜想成立.【解题过程】解:(1)∵S 梯形=12(a +b )(a +b )=12(a 2+2ab +b 2), 又∵S 梯形=2×12ab +12c 2,∴12(a 2+2ab +b 2)=2×12ab +12c 2. ∴a 2+2ab +b 2=2ab +c 2. ∴a 2+b 2=c 2.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1+3+5+…+2n -1(n 为正整数). (3)①6,3;②n +2m -2,理由如下:如答图,在n 边形内有不共线的m 个点,最多能剪出y 个三角形,这些y 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总和为(180y )°,也等于n 边形的内角和与m 个周角的和,即180°•(n -2)+m •360°,故180y =180(n -2)+360 m ,故y =n +2m -2.图26—3图26—4图26—1bc ca图26—2【知识点】勾股定理的验证;数列的求和公式推导;规律探究;阅读理解题28.(2019 ·常州)已知平面图形S,点P、Q是S上任意两点,我们把线段PQ的长度的最大值称为平面图形S的“宽距”.例如,正方形的宽距等于它的对角线的长度.(1)写出下列图形的宽距:①半径为1的圆:________;②如图1,上方是半径为1的半圆,下方是正方形的三条边的“窗户形”:________;(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B(1,0),C是坐标平面内的点,连接AB、BC、CA所形成的图形为S,记S的宽距为d.①若d=2,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点C所在的区域并求它的面积(所在区域用阴影表示);②若点C在⊙M上运动,⊙M的半径为1,圆心M在过点(0,2)且与y轴垂直的直线上.对于⊙M上的任意点C,都有5≤d≤8,直接写出圆心M的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解题过程】解:(1)①2(直径是圆的宽距);+1.(如答图1,点A与半圆圆心的连线与半圆相交于点D,则AD的长最大)(2)①如答图2所示,分别以A、B为圆心,以AB为半径所作的圆心角为120°的两条弧所形成的阴影部分即为点C所在的区域.S阴影=2(21202360π⋅-112⋅)=83π-.图28—2图28—1第26题答图②1≤x1或1-x ≤1-.【知识点】新定义问题;点到圆的最大距离;扇形的面积;尺规作图;动态问题;探究问题;压轴题21. (2019 ·荆州)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图象的顶点在一次函数y =kx +t (k ≠0)的图象上,则称y =ax 2+bx +c (a ≠0)为y =kx +t (k ≠0)的伴随函数,如:y =x 2+1是y =x +1的伴随函数. (1)若y =x 2﹣4是y =﹣x +p 的伴随函数,求直线y =﹣x +p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2)若函数y =mx ﹣3(m ≠0)的伴随函数y =x 2+2x +n 与x 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4,求m ,n 的值. 解:∵y =x 2﹣4,∴其顶点坐标为(0,﹣4), ∵y =x 2﹣4是y =﹣x +p 的伴随函数, ∴(0,﹣4)在一次函数y =﹣x +p 的图象上, ∴﹣4=0+p . ∴p =﹣4,∴一次函数为:y =﹣x ﹣4,∴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4),(﹣4,0), ∴直线y =﹣x +p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都为|﹣4|=4, ∴直线y =﹣x +p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2×4×4=8.(2)设函数y =x 2+2x +n 与x 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1,x 2,则x 1+x 2=﹣2,x 1x 2=n , ∴|x 1−x 2|=√(x 1+x 2)2−4x 1x 2=√4−4n ,第28题答图3 第28题答图4CBA第28题答图1∵函数y =x 2+2x +n 与x 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4, ∴√4−4n =4, 解得,n =﹣3,∴函数y =x 2+2x +n 为:y =x 2+2x ﹣3=(x +1)2﹣4, ∴其顶点坐标为(﹣1,﹣4),∵y =x 2+2x +n 是y =mx ﹣3(m ≠0)的伴随函数, ∴﹣4=﹣m ﹣3, ∴m =1.【知识点】新定义;一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的性质;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22.(2019·安顺)阅读以下材料:对数的创始人是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J .Nplcr ,1550﹣1617年),纳皮尔发明对数是在指数书写方式之前,直到18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Evlcr ,1707﹣1783年)才发现指数与对数之间的联系.对数的定义:一般地,若a x =N (a >0,a ≠1),那么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x =log a N .比如指数式24=16可以转化为4=log 216,对数式2=log 525可以转化为52=25.我们根据对数的定义可得到对数的一个性质:log a (M •N )=log a M +log a N (a >0,a ≠1,M >0,N >0);理由如下: 设log a M =m ,log a N =n ,则M =a m ,N =a n∴M •N =a m •a n =a m +n ,由对数的定义得m +n =log a (M •N ) 又∵m +n =log a M +log a N ,∴log a (M •N )=log a M +log a N 根据阅读材料,解决以下问题:(1)将指数34=81转化为对数式 ; (2)证明log aNM=log a M ﹣log a N (a >0,a ≠1,M >0,N >0) (3)拓展运用:计算log 69+log 68﹣log 62= .解:(1)由题意可得,指数式34=81写成对数式为:4=log 381,故答案为:4=log 381; ·········································································· 3分 (2)设log a M =m ,log a N =n ,则M =a m ,N =a n , ····································· 4分∴N M =n m a a =a m ﹣n ,由对数的定义得m ﹣n =log a NM , ······························· 5分又∵m ﹣n =log a M ﹣log a N6分∴log aNM=log a M ﹣log a N (a >0,a ≠1,M >0,N >0); ··························· 7分 (3)log 69+log 68﹣log 62=log 6(9×8÷2)=log 636=2,故答案为:2. ···················································································· 10分【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整式的混合运算、对数与指数之间的关系与相互转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