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整体概念的创新研究_朱思文
家用纺织品的市场产品创新与市场研发

家用纺织品的市场产品创新与市场研发家用纺织品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其市场需求量巨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家用纺织品企业需要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研发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本文将重点分析家用纺织品市场产品创新和市场研发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1. 家用纺织品市场现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家用纺织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在过去的几年中,家用纺织品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势。
首先,消费者对于家用纺织品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在使用功能上,更多地关注产品的品质、设计、环保性等方面。
其次,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家用纺织品的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拓展,线上销售逐渐成为主流。
最后,家用纺织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 家用纺织品市场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家用纺织品企业需要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具体来说,家用纺织品市场产品创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随着消费者对于家用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推出定制化、个性化的家用纺织品产品。
2.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产品创新,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设计水平、环保性能等方面,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3.增强品牌竞争力:产品创新是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增强品牌竞争力。
3. 家用纺织品市场产品创新策略家用纺织品企业在进行产品创新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1.关注消费者需求: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消费者的喜好、需求和痛点,从而为产品创新提供方向。
2.强化设计创新:设计创新是家用纺织品产品创新的重要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引进优秀设计师、加强与设计院校的合作等方式,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
中国“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方向博士论文主要选题及相关信息简况

附件1中国“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方向博士论文主要选题及相关信息简况序号所属学校或研究机构授位时间论文题目所属学科作者指导教师12014基于广义产品知识的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工业设计冯青余隋怀22007产品风格约束的计算机辅助形态设计技术研究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许占民陆长德32007工业产品形态人机设计理论方法研究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骆磊陆长德42007计算机辅助色彩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王可陆长德52007附件1. 中国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方向博士论文主要选题及相关信息简况产品色彩智能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张全陆长德62006基于混合知识表示的设计创新及知识获取研究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秦忠宝何卫平72003面向产品概念设计的智能草图研究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宋保华 杨海成82002虚拟企业基于知识的产品概念设计研究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蔡波杨海成92002用于创新设计的人脑模型体系构造及知识生成航空宇航器制造工程蔡鸿明张定华102016基于轮椅使用者乘车能力的高速列车旅客界面优化设计研究工业设计向泽锐徐伯初112014高速列车乘客座椅“人-椅”接触面人机舒适度设计研究工业设计李娟徐伯初王智勇西北工业大学122014欧洲现代设计的历史社会学释义工业设计王智勇 徐伯初132013邛窑器物设计的审美文化研究工业设计詹颖 张夫也142013成都漆器艺术研究工业设计刘小路 张夫也152012基于乘务员特性的机车驾驶界面优化设计研究工业设计李洋徐伯初162012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列车车内色彩环境舒适性研究工业设计支锦亦徐伯初172010高速铁路客车乘坐舒适度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工业设计陈祥徐伯初182015汽车产品造型设计中的人车关系研究 车身工程于海洋付黎明晚明江南文人的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研究谢云霞西南交通大学192015晚明江南文人的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研究 文艺学谢云霞 付黎明202014汽车造型模块化设计研究 车身工程孙明阳付黎明212012汽车车身形态仿生设计研究车身工程侯敏枫付黎明222012汽车标志设计研究车身工程李健付黎明232010理性化汽车造型的设计方法研究车身工程兰巍付黎明242009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研究车身工程付璐付黎明252013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历史价值研究产品系统设计及理论陈雨李亮之设计伦理研究——基于实践价值原则和方法的设计伦理思考高兴吉林大学262012设计伦理研究——基于实践、价值、原则和方法的设计伦理思考产品系统设计及理论高兴 李亮之272011基于产品符号认知的创新设计过程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产品系统设计及理论吴志军李亮之282010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产品系统设计及理论王庆斌张福昌292010钧瓷色彩的特征与分类体系研究产品系统设计及理论王庆斌张福昌302009现代中式家具和谐化设计系统研究产品系统设计及理论许继峰张福昌312009多重设计范式下竹类产品系统的设计规律研究产品系统设计及理论张小开张福昌322008中国门文化特性的系统研究轻工技术与工程沈卓娅张福昌文化构成设计方法学研究及应用江南大学332016文化构成设计方法学研究及应用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郑林欣孙守迁342012偏好驱动的SUV产品族外形基因设计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傅业焘潘云鹤;罗仕鉴352009基于上下文感知的移动设备自适应用户界面设计研究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程时伟孙守迁362009基于QFD与工效学方法的产品开发与评价技术研究数字化艺术与设计邹宁 孙守迁372009基于三维人体扫描的客制化产品工效学评价技术与应用 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董占勋 孙守迁382008匹配过程的产品设计开发前期研究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刘征 孙守迁;潘云鹤392008基于视觉感知的产品品牌个性识别研究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张艳河潘云鹤;孙守迁吴群浙江大学402008基于心电信号的驾驶疲劳检测方法研究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吴群 孙守迁412006面向人机工程仿真分析的人体生物力学模型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徐孟 孙守迁422005基于生物学反应的驾驶舒适度研究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罗仕鉴潘云鹤; 孙守迁432005基于驾驶姿势预测模型的人机工程设计技术研究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柴春雷孙守迁442003基于知识的产品造型设计技术研究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朱上上潘云鹤452014汽车造型设计过程研究与计算机辅助系统构建设计艺术学邹方镇赵江洪汽车造型的原型范畴及拟合模型构建设计艺术学462014李然赵江洪472014长沙窑事物原型获取与数字化表征设计学易军赵江洪482014汽车造型的设计创意与工程物化设计艺术学王贞赵江洪492014事件原型衍生的自然交互设计与应用设计学尹超何人可502014服务设计概念衍生阶段的反思型设计设计学胡莹何人可512013基于知识的复杂产品工业设计辅助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设计学张军赵江洪522013汽车造型的设计意图和认知解释设计学赵丹华何人可湖南大学532011汽车车身气动造型设计优化研究车辆工程江涛谷正气542009汽车造型设计的领域任务研究与应用设计艺术学陈宪涛赵江洪552008汽车造型的领域知识描述与应用设计艺术学王巍赵江洪562006基于案例的产品造型设计情境知识模型构建与应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谭浩赵江洪572014从北京城中轴线看中国设计审美观的演变机械设计及理论张帆张乃仁582014禅宗美学对设计的启示机械设计及理论温为才张乃仁592014老年人科技生活环境设计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宫晓东张乃仁产品设计中的知识产权探索和研究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602014机械设计及理论姜冰张乃仁612009造物中“情”、“理”二元关系的理论构架研究设计艺术学汤军郑建启622012产品创新中的设计风险研究设计学邓俊陈汗青632007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设计艺术理论发展研究设计艺术学金银雷绍锋642005设计策划与管理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杨先艺胡树华;陈汗青652009基于虚拟仿真系统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设计艺术学 曾琎 陈汗青662010李渔造物思想研究设计艺术学陈建新 陈汗青武汉理工大学672007基于意象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法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 孙菁 王少梅;朱明健682014造器宜人之道设计艺术学郑海标 付黎明692013宋代女性头饰设计研究 设计艺术学许静 付黎明702013中国锡制产品艺术研究设计艺术学耿孝臣付黎明712010古罗马与汉代造物艺术比较研究设计艺术学朱文涛诸葛铠722009文化传播视野下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研究设计艺术学方敏廖军732012基于大规模定制的厨柜产品族设计技术研究家具设计与工程郁舒兰吴智慧苏州大学742012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的造型设计和结构研究家具设计与工程孙静吴智慧752008无锡中小学普通教室课桌椅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研究木材科学与技术陆剑雄华毓坤;张福昌762008产品设计的形态观及形态品质塑造研究家具设计与工程杨大松吴智慧772006以现代工业设计理念振兴常州梳篦传统手工艺产业木材科学与技术 吴琼 华毓坤782008现代大众产品设计的中国特色研究——以生活方式的视角设计艺术学巫濛 柳冠中792006 实事求“适”——商品设计评价体系研究设计艺术学刘新 柳冠中802004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设计艺术学吴卫柳冠中南京林业大学清华大学器以象制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设计术学吴812004设计事理学理论、方法与实践设计艺术学唐林涛 柳冠中822012基于成本—质量控制的工业设计知识管理研究工商管理李怡 柳冠中832010从“创意”到“项目”——基于事理学的产品创新立项论证研究工商管理李志榕 柳冠中842012工业设计的视觉文化研究——以产品的视觉性和文化实践为视域文学与传媒鲍懿喜严三九852010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史贺晓舟杜成宪86天津大学2012面向情绪设计的产品造型对顾客情绪及行为影响的研究工业工程高维齐二石华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87东北林业大学2010植物秸秆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研究木材科学与技术周威王逢瑚88南京艺术学院2007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研究设计教育研究何晓佑 奚传绩89北京林业大学2007皖南民俗家具研究木材科学与技术张亚池林作新9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基于虚拟环境的意图驱动产品造型设计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张文莉左洪福91东南大学2005“后现代”转向中的工业设计观艺术学刘子川 凌继尧整理者:西南交通大学 向泽锐。
产品创新:理论和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
产品创新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以苹果公司为例,其通过不断推陈出新,将智 能手机、平板电脑、音乐播放器等不同产品线进行完美融合,打造出划时代的 产品如iPhone、iPad、iPod等,一度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这些产品的 成功主要归功于苹果公司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以及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卓 越的设计理念。
其次,企业的产品创新需呀强大的研发实力和设计能力作为支撑。这要求企业 不仅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还要拥有一支具备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设计 研发团队。
此外,政策环境和社会资源对企业的产品创新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政府可以通 过提供税收优惠、扶持资金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社会资源方 面,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同推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当前产品创新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方法、创新战略、创新生态等方面。学 者们对于如何制定有效的产品创新战略、如何整合创新资源、如何建立良好的 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提供了有益的理论 指导。
然而,产品创新的理论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对于产品创新的定 义和衡量标准尚未达成共识。这导致在产品创新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难以进 行有效的比较和分析。其次,产品创新的成功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环境等,如何厘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 是产品创新理论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
最后,企业的产品创新需要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只有了解市场需求,才能使 产品创新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企业还需要行业发展趋势,以便在未来的 竞争中取得优势。
谢谢观看产Βιβλιοθήκη 创新:理论和应用研究01 引言
03 理论研究
目录
02 应用研究 04 结论
引言
文创产品毕业设计论文

文创产品毕业设计论文文创产品毕业设计论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
文创产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将从文创产品的定义、设计理念、市场分析和设计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文创产品的定义文创产品是指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融合设计、技术和艺术等多种元素,通过创造性的方式表达和传播文化内涵的产品。
它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情感的传递工具。
文创产品的特点是独特性、创新性和艺术性,它能够满足人们对美感和情感的追求,同时也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二、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包括创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创新是文创产品设计的核心要素。
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可以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文创产品,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其次,传承是文创产品设计的重要方向。
传统文化是文创产品设计的宝贵资源,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再创造,可以使文创产品更具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最后,可持续发展是文创产品设计的长远目标。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社会责任,以实现文创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创产品市场分析文创产品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需求的多样性是文创产品市场的特点之一。
不同人群对文创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好。
其次,市场竞争的激烈性是文创产品市场的现实问题。
随着文创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差异化和创新性,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最后,市场宣传和销售渠道的建设是文创产品市场的关键环节。
通过有效的宣传和销售渠道,可以提升文创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四、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是毕业设计的重要内容,它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以完成一款符合市场需求和设计理念的文创产品。
产品概念演变、营销哲学发展与企业营销功能延伸

2 营销哲 学 的演变 与企 业营 销功 能延伸
产 品概 念 的不 断演 变是 企业对 产 品认识 不断深 化 的过
[ 文章编 号 ] 10 6 3 (0 2 1 0 5— 4 2 2 1 ) 8—0 2 0 0 2— 2 的加 深 。反 过来 ,从绿 色产 品到核 心产 晶 ,则 是产 品整 体 概念 的绿 色化 过程 。该 过程 生成 的是 整体绿 色产 品 .整 体 . 绿 色产 品是企业 将其社 会 责任感 和环境 目标 融人 企业产 品 整体 概念 之 中 ,并通 过有效 的绿 色产 管理来 达 到企业 产 晶营销 目标 的手段集 合 。其主 要内容包 括整 体绿 色产 品管 理 、绿色 产 品组合策 略 、绿色 产品包 装策 略和绿 色产 品商 标 策略 等 。它 是从产 品 的价值 整体 …发 ,以引 导和满 足消
者提供 绿 色服务 。 ( )绿 色期 望产 品。绿 色期 望 产 品 是 企业 的 绿 色 文 4
应 该被看成一束能够解决 问题 的属性集合或 者一个能够 让消 费者感知到 的利 益包裹 ” 。核心产 品 、 式产 品和 附加产 品 形
针 对的都是现有 产品 ,满 足的是消费者 现实需求 。但 当今 日 益竞争的环境 ,许 多企业不得 不具有超 前意识 ,以满 足消费 者的潜在需 求为 目标 。于是 ,产 品整体概念 中的期望 产品层 次应运而生。期望产 品赋予产 品以战略 和文化 内涵 ,包 括产
程 ,从 物 品到商 品 ,从 单 一 商 品 到服 务商 品 、战 略 商 品 , 其 巾的文化 内涵 越来越 丰 富 ,从 而形 成 了产品 整体概 念 。 1 产 品整体概 念 的当代 诠释 . 1
现代市场营销中的产 品整体概 念 由=个层次 构成 :核心 产品 、形式 产品 、附J产 品,它既包 括企业 向消费者提供 的 J 几 有形商品 ,也包 括企业 向? 肖费者提供 的无形 服务 ,即 “ 占I 产 f
基于产品族设计DNA的床式熏蒸产品造型创新设计研究

基于产品族设计DNA的床式熏蒸产品造型创新设计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产品族设计DNA的方法,对床式熏蒸产品进行造型创新设计,以提升产品的外观设计和用户体验。
文章首先解析了产品族设计DNA的概念,然后对床式熏蒸产品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造型创新设计的方法,并通过设计实践与案例分析,评价了产品性能及用户体验。
结论部分总结了基于产品族设计DNA的床式熏蒸产品造型创新设计的经验和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拓展床式熏蒸产品的设计思路,提高产品竞争力,并为相关领域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产品族设计DNA、床式熏蒸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方法、设计实践、案例分析、产品性能评价、用户体验、研究方向、结论与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床式熏蒸产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保健领域的传统疗法,通过热量和草药的熏蒸来起到调理身体、健康保健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床式熏蒸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需求。
目前市面上的床式熏蒸产品在外观设计上大多呈现出传统、单一的造型风格,缺乏创新和个性化。
如何通过产品设计来提升床式熏蒸产品的审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产品族设计DNA的理念,即通过对产品族中不同产品之间共享的设计元素和特征进行抽象总结,来指导产品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床式熏蒸产品的造型创新设计中,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的设计连贯性和辨识度,为产品赋予更多个性化和时尚化的元素,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基于产品族设计DNA的床式熏蒸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方法的探讨与实践,为行业提供全新的产品设计理念和方法,推动床式熏蒸产品在外观设计上的升级和创新,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体验。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产品族设计DNA的床式熏蒸产品造型创新设计,通过对产品族设计DNA概念的解析,分析床式熏蒸产品现状,探讨造型创新设计方法,并结合实践和案例分析,评价产品性能与用户体验,从而提出相应的总结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苏绣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创新研究

苏绣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创新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苏绣是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之一,起源于江苏苏州一带,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
苏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苏绣逐渐走向衰落,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压力。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人们开始将苏绣这一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创意产品,为苏绣注入了新的活力。
苏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不仅展示了传统工艺的精髓,还赋予苏绣新的时代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本文旨在通过对苏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研究,探讨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传承和发扬苏绣文化的精髓,拓展苏绣的发展空间,推动苏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苏绣文化与创意产品设计的关系、案例分析、现状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苏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意义苏绣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苏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对苏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苏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促进苏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推动中国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和创新。
苏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挖掘苏绣在现代设计领域中的潜力和可能性,为苏绣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
通过将苏绣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可以为苏绣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开拓苏绣在时尚、家居、礼品等领域的应用空间,提升苏绣文化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苏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深入挖掘苏绣文化的历史底蕴和传统技艺,在现代设计中融入创新元素,提升苏绣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承价值。
通过对苏绣文化与创意产品设计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动苏绣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与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苏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创新设计对苏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为未来苏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创新产品设计论文六篇

创新产品设计论文六篇创新产品设计论文范文1在彰显共性、追求趣味的消费潮流下,企业和设计师往往尽可能避开使用这些工业材料,以免产品被打上“过时”的标签。
可见,必需打破对材料的程式化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在设计中的创新效用。
2材料设计特性再熟悉程式化的应用方式源于人们对材料陈旧而僵化的认知,因此必需消退成见,对材料的设计特性及其作用进行重新熟悉,才有可能进一步打破程式化的应用方式。
2.1材料的设计特性及作用材料的设计特性可以分为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特性是人们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形成的感知特性,包括质感、情感以及艺术感等,如钢材显冷峻、红木显古朴、皮革显温润等;客观特性则主要包括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以及加工工艺等自然属性,如高碳钢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弹性极限,但焊接性能和冷塑性变形力量较差,而低碳钢则正好相反。
材料的客观特性是主观特性的基础,而主观特性则是客观特性的升华,两者相辅相成,它们在设计中的作用也各有所长。
主观特性是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途经之一,材料的质感、情感、艺术表现力等主观特性必需与产品既定的人文内涵、艺术风格等相适应,以便于满意人们表现其身份地位、审美情趣或价值取向等精神需求。
如高档汽车之所以采纳胡桃木作为内饰材料,就是为了满意客户显示其尊贵身份的心理需求;而客观特性则是实现产品功能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材料的客观特性应与产品各方面性能要求相符,以便于制造良好的使用体验。
如钢制刀具比铝制刀具更锐利、更耐用,因此就客观特性而言钢材比铝材更适于制造刀具。
2.2材料设计特性的应用要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条件的变化,产品设计对材料特性的应用也有所侧重。
一般而言,社会大众在物质匮乏时期普遍较重视产品的有用功能,因而产品设计往往侧重于对材料客观特性的应用;而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社会大众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且精神需求所占的比率不断攀升,材料主观特性的应用价值也随之提升,设计应用的重心渐渐向主观特性倾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整体概念的创新研究朱思文摘 要:产品作为市场营销组合(4P S)中的一个利器,一直是企业所重视的内容,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在不断地完善产品整体概念。
文章在菲利普 科特勒(Philip Kotler)的产品整体概念三层次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产品五层次论,并提出了实施情感产品和个性产品的方法。
关键词:产品整体概念 创新研究 方法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5)11-182-02产品是企业市场营销组合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仅靠提高产品质量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应该从最佳营销组合的需要出发,多角度完善产品,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 产品力。
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产品整体概念的创新研究。
一、产品整体概念的演变1.两层次结构的产品整体模型。
贝内特(Peter.D.Bennet,1988)构建了一个三角形的两层次模型,见图1。
在这个模型中,附加产品包括送货、修理服务、品牌形象、保证、包装和信贷等。
他指出: 附加产品是由伴随的利益而增加了价值的物品、服务和思想,它是卖方打算卖的东西和买方感知到的东西两者的综合。
但他错误地认为: 附加产品是消费者真正购买的东西。
这就忽视了核心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
马杰罗(Simon M ajaro,1993)和佩恩(1993)的模型在结构上十分相似,均由核心产品和产品围绕物构成。
齐克曼德和阿米科(1993)共同推出的模型由核心产品和附加产品构成。
他们认为产品整体分为主要性状和附属方面两个层次。
核心产品即产品整体的主要性状,是核心提供物的基本特性和基本方面,包括具体的特性、美学、包装、保证、使用指令、修理服务、合同、威望和品牌名称等,每一部分都提供追加利益。
附属方面与核心产品的绩效结合后,共同满足购买者的需要。
库尔茨和布恩(David L.Kurtz and Louis E.Boone,1987)推出了一个正方形的两层次模型,见图2。
内层的正方形是提供给消费者的物品或服务的物理特征和功能特征,外面的正方形包括品牌、包装和标签、保证和服务以及产品形象等。
从上述两层次模型,我们可以发现,模型构建者在认识上尚不尽一致,对附加产品认识层的认识差异较大。
2.三层次结构的产品整体模型。
三层次结构产品整体模型的构建应归功于科特勒。
在其著作 营销管理 1976年版中,他最早提出了三层次划分:即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
核心产品是提供给购买者或购买者所追求的基本效用或利益,有形产品是产品的外观,包括质量、特征、式样、品牌名称和包装,附加产品为买主取得有形产品时所获的附加利益。
这时,科特勒尚未给出三个层次的具体位置。
这一问题在 营销管理 1984年版中得到了明确回答,即核心产品位于产品整体的中心,它回答 购买者真正要购买的是什么 ,有形产品位于产品整体的中间层,附加产品位于产品整体的最外层。
三层次结构模型的层次增加,本质上是对两层次结构模型中第二层次所包括的内容进行再次划分的结果。
3.四层次结构的产品整体模型。
四层次结构的产品整体模型是莱维特(1986)提出的。
他认为,提供物可以在几个层次上加以观察,并具体的提出了四个层次:一是核心产品或一般产品,它是产品的有形属性;二是期望产品,是消费者对有形属性或其他属性的期望,是需要满足的最低限度的购买条件,诸如送货条件、安装服务、售后服务、维修、备件、训练、包装、便利等;三是附加产品,是超出顾客期望的部分;四是潜在产品,是可能增加对购买者具有效用或可能具有效用的特点和利益。
4.五层次结构的产品整体模型。
五层次产品整体模型最早见于科特勒的 营销管理 (1984)著作中。
与他的三层次模型相比,五层次模型增加了潜在产品(第五层)和期望产品(第三层),改造了原来的第二层,有形产品的提法代之以 一般产品 ;附加产品层被推向第四层。
据科特勒解释,五层次由内到外依次是核心产品、一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核心产品是最基本的层次,是购买者真正购买的基本服务或基本利益;一般产品由核心利益转化而来;期望产品是购买者购买这种产品时通常期望和赞同的一组属性和条件;附加产品是期望产品之外的购买者欲求(desires);潜在产品包括产品在将来可能经过的所有附加和转化,潜在产品指出了产品可能的演变,而附加产品描述的是产品中现今包括的东西。
二、产品整体概念的创新1.新的产品整体概念五层次的构成。
尽管国内外学者不断地在完善产品整体概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必须从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剖析产品整体概念,因此,本文提出了个性产品和情感产品概念,把整体产品分为核心产品、形式产品、附加产品、个性产品和情感产品五个层次。
由此可知:产品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它既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产品,产品既要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要,也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
情感产品和个性产品的提出,正好弥补了以往产品概念对无形产品重视不够,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关注较少的不足,对企业提高产品的无形价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产品的赢利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
2.个性产品研究。
个性产品就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通过产品消费所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利益。
包括产品宣扬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性格、生活方式、爱好、兴趣等。
消费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存、生活的需要,而且成为了一种张扬个性,凸现自我、铸就特性的方式。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可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个从物质需要到精神需要,由实到实中有虚的过程。
并且,随着需要水平由低向高发展,需要的个性呈倒金字塔结构膨胀,即需要层次越低,需要的个性越少;层次越高,个性、差异性就表现得越明显和复杂,此时的消费可以看成追求个性的需要。
正因为如此,许多酒吧请技师指导客人自己亲手调酒、调饮料,许多商场打出了 调出你自己的味道 的广告,在商场由技师指导你自兑香水。
这些营销手段尊重了消费者的个性,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因此,个性产品就成了产品整体概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情感产品研究。
情感产品是指产品含有的情感意义。
它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满足感、成就感、自豪感、归宿感等情感、情绪因素或象征意义。
人是有情感的社会群体,产品不能再被看成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形态,而是与人交流的媒介,人与物质是可以产生感情的,并可以把这种情感融入人类的行为活动中,将情感赋予产品,让产品具有 人的情感 。
企业可以通过制造一个感人的画面或故事情节,让目标顾客感动或产生共鸣,引发其同情心或其他情愫,使产品演变成抒发情感的载体。
三、情感产品和个性产品的实施1.在产品中融入情感和个性的因素。
既然消费者购买产品时非常关注产品所表达的个性意义和情感因素,企业在进行产品概念构思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如何把情感沉淀在产品中,通过情感纽带建立购买产品时的联想。
淡化产品的功效,让产品变为一种情感的载体,通过产品的消费,表达渲泄或寄托情感,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在产品功能、品质、服务日益同质化的今天,仅靠传(下转第184页)价位的不合理,使得符合条件但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无法上市。
2.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健全。
我国的 证券法 中只对主板市场有较为系统的规定,而对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以及场外交易市场都没有较系统的规定或者根本就没有涉及,这种不系统的规范体系只会给市场带来政策风险,动摇投资者的持股信心,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我国的资本市场制度创新长期处于滞后状态,股票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结构缺陷和层次单一缺陷,把绝大部分民营企业拒之门外,市场资源基本上被国有企业所垄断,民营企业发展缺乏相应的一个完整合理的资本市场层次结构体系支撑。
1992年以来,我国主板市场快速发展,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逐步形成系统,从各方面界定了进入该市场的条件。
但这些条件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在比较稳定的产业中、经营业绩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
对主板市场更科学的定位应该是服务于业绩相对稳定的成熟企业,它既包括成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包括进入成熟期的已经壮大了的中小企业。
另外,单一的资本市场结构并不能为资金供求提供平等的市场机会,大量企业按同一标准难以进入资本市场,资本的配置就会发生扭曲,达不到最佳的配置效果,有潜力的企业和行为得不到资本来适时发展。
并且单一的间接融资模式将风险聚集在银行系统,单一的主板市场模式无法克服信息造假风险,无法分散、对冲系统性风险。
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实现资本集中机制。
然而,目前我国单一的资本市场无法满足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许多民营企业想方设法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这种采取非制度的手段上市的方式与当前资本市场不健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民营企业上市法律风险的防范(一)上市民营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走制度化道路我国民营企业如何能在上市的过程中更加顺利,在上市后能持续发展并将各种风险降低到最低点,最根本的途径是要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使企业真正走上制度化道路。
首先,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后,要按照 公司法 对上市公司的规定和证券市场的监管原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流程,这将有利于促进民营企业改变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更好地规范运作,实现从经验管理到专业管理的飞跃;其次,上市民营企业需进一步明晰股权结构,降低股权集中,防止一股独大的局面出现;最后,应提高企业运作的透明度,将股权安排、经营模式、财务状况公布于众,接受严格的外部监督。
民营企业尤其是上市的民营企业必须要防止靠 关系 生存,走非制度化的道路,必须严格按照 公司法和 证券法 对上市公司的规定规范经营,完善内部结构。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主体,进入了资本市场,就必须要按照资本市场的规则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只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此外,民营企业在进入资本市场时,应慎重考虑上市方式,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上市方式和上市地,不要盲目跟风。
(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健全资本市场体系此次 证券法 修订草案中对有关部门的监管权将大大增加,证券市场 铁腕监管 有望出现。
此外,修订后的 证券法 将有多款关于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规定,这都将有利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形成。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标应该是:有利于资源与资本优化,能够满足多种投融资需求,实现资本合理定价,分散金融风险,监管制度规范健全,内部子市场相互衔接,有助于提高金融效率。
使上市企业和投资人在资本市场中进行可选择的、连贯性的运营与投资。
借鉴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努力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多层次发展,为企业特别是为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多层次的交易平台。